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白楊》教案

《白楊》教案

時間:2024-12-27 08:33:06 教案

《白楊》教案4篇【優(yōu)】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白楊》教案4篇【優(yōu)】

《白楊》教案1

  一、教材

  《白楊》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課。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火車上爸爸為孩子們介紹了白楊這種樹具有堅韌不拔的品質,通過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了以爸爸為代表的在西部邊疆地區(qū)為祖國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勞動人民具有艱苦奮斗、舍己為人的品質。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讓學生學會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并且對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民產生敬佩之心。

  二、學情

  了解學生是針對性教學的基礎。五年級的學生他們仍處在抽象思維的年齡,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較強。相對于純文字的介紹,他們更容易接受更為直觀的教學方法,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小學生自制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老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更注重新穎,吸引學生注意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說出白楊的特點和祖國建設者的優(yōu)秀品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本文借白楊的特點贊頌堅韌的健身者,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學習,學生體會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默默奉獻、舍己為人的優(yōu)秀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掌握記敘文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體會文中父親和白楊之間的關系,懂得白楊的品格美,領悟父親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詳細介紹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將采用多媒體導入法。為學生展示西部荒漠環(huán)境的照片,引導學生觀察西部環(huán)境特點,并向學生介紹西部風沙大,缺水干裂的氣候,觀察并了解白楊缺水但依然堅挺的特質。

  (二)整體感知

  首先,我通過“文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白楊具有什么樣的品質?”這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去通讀全文,并找出答案。這時學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講述了在火車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故事”“白楊具有高、直、堅韌不拔的特點”(板書:白楊:堅韌不拔)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于文章內容有初步的認識。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jié)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爸爸在介紹白楊的時候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學生紛紛得出答案:比喻手法。找到相關的語句,將白楊比作大傘。因為文章中沒有提到具體將白楊比作大傘,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因此我會向學生展示大傘和白楊的照片做比較,觀察出大傘具有筆直的手桿和較大的傘面,外觀和白楊很像。

  其次引導學生品味爸爸關于介紹白楊堅韌不拔特點的語言。請學生進行角色朗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領學生理解白楊是生長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環(huán)境多么惡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體會白楊的堅強、不軟弱、不動搖。在此,我會向學生展示關于白楊在風吹日曬的環(huán)境中依然屹立的視頻,幫助學生體會白楊生長環(huán)境之差,襯托白楊不動搖、依然筆直的特點。

  接著,我會引導學生理解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不僅僅是在介紹植物,而是以托物言志的手法介紹了生活中有很多跟父親一樣支援西部工作,在遙遠的邊疆為祖國發(fā)展建設做出貢獻的工作者。他們身上體現著白楊精神,在祖國發(fā)展過程中,哪里需要他們,他們就到哪里去艱苦工作,正是有他們的艱辛付出,我們才得以有現在美麗的生活環(huán)境,國家才得以生機勃勃地蓬勃發(fā)展。(板書:爸爸:默默艱苦奮斗)

  最后,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結尾帶有暗示性的語句。爸爸摟著孩子,看著窗外的.白楊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提問“爸爸在沉思什么?”引導學生得出此處沉思以及微笑是因為爸爸看到了高大的白楊旁邊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的小樹。這暗示著父親對孩子們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是為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這時我提問學生“孩子們聽了爸爸的話之后有什么樣的領悟,他們應該學習白楊什么樣的精神?”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以《白楊,我想對你說》寫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結作業(yè)

  在小結環(huán)節(jié),請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白楊的特點,以及以爸爸為代表的西部邊疆工作者的品質。

  課下會布置這樣一個作業(yè):白楊是生長在西北惡劣環(huán)境中的植物,請學生課后觀察身邊的植物有什么樣的特點,選一種植物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它的生長環(huán)境和它的特點。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火車上爸爸為孩子們介紹了白楊這種樹具有堅韌不拔的品質,通過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了以爸爸為代表的在西部邊疆地區(qū)為祖國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勞動人民具有艱苦奮斗、舍己為人的品質。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讓學生學會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并且對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民產生敬佩之心。

《白楊》教案2

  一、談話入題

  1、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大戈壁嗎?(出示茫茫戈壁的圖片)然而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的荒涼大戈壁上,卻有著一棵棵高大挺秀的身影,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它們就是挺拔的白楊樹。今天我們到這荒涼的戈壁灘上去看一看它們。(板書:3、白楊)請同學們欣賞幾幅白楊的圖片。

  2、從剛才你欣賞的圖片中,你了解到了白楊有哪些特點?(出示高大、挺秀)

  二、生讀課文:

  在本篇課文中我們不但能看到茫茫的大沙漠,還能聽到一位旅客為他的孩子介紹白楊呢。邊讀邊想:

  1、課文中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

  2、課題是《白楊》,全文就僅僅寫白楊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學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遇到難懂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

  (2)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是通過課文中的那部分讀懂的?自由交流。

 。3)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白楊樹是什么樣的.?在文中勾畫出來。

 。4)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學生自由匯報自學效果。

 。1)對一些詞語的理解(學生相互補充)。提醒學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在字形字義上進行區(qū)別;“陷”字右下的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

 。2)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寫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展開議論的事。)

  四、細品文本,了解白楊生活的環(huán)境

  學習課文1至3自然段,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1、找出描寫白楊樹特點的詞、句。

  2、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白楊樹生長的環(huán)境。

 。1)出示茫茫大戈壁的畫面,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白楊樹的堅強,再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從這些語句中你能體會到些什么?

 。2)學生自由匯報。生:我從剛才欣賞的畫面中知道了戈壁灘上經?耧L四起,飛沙走石,感受到了白楊樹堅強、不擇環(huán)境。生:我從“白楊樹生長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體會到了白楊的生命力強。生:我從:“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币哺惺艿搅税讞顦渖L的環(huán)境及其惡劣。生:我的感受是:白楊樹生長不擇環(huán)境、生命力強,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還長得“高大挺秀”,實在是令人佩服。

  (3)父親又是怎樣介紹白楊的?

  (4)大戈壁這么荒涼,環(huán)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那么高大挺秀,像衛(wèi)士一樣守衛(wèi)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贊美)

 。5)激情朗讀父親說的話。讀出對白楊的贊美。自由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五、歸納小結,置留作業(yè)

  1、同學們,我們從字里行間里、資料中感受到了白楊的特點:

  2、收集與白楊的關的材料。(可以是圖片、歌曲、生長環(huán)境等)

《白楊》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 6 個生字(晰 傘 撫 紹 疆 陷),正確讀寫“清晰、插嘴、分辯、撫摸、介紹、陷入、渾黃一體”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通過白楊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的品質。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課前準備

  1、組織學生上網查閱新疆建設者的有關資料、文藝作品,觀看有關影視資料、圖片等。2、欣賞、學唱歌曲《小白楊》等。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情感

  1、出示課件,戈壁灘上的白楊樹

  2、音樂《小白楊》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微風吹,吹得綠葉沙沙響羅喂,太陽照得綠葉閃銀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配樂朗讀《白楊》(學生帶著情感聽,將生字新詞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畫記號)

  2、課件出示生字新詞。

  生字:晰 傘 撫 紹 疆 陷

  新詞:清晰、插嘴、分辯、撫摸、介紹、陷入、渾黃一體

  區(qū)別“分辯”與“分辨” 。齊讀課文中的注釋② 戈壁:蒙古語意為難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種粗沙,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

  3、師,同學們,剛才大家?guī)е詈竦母星槁犃苏n文配樂朗讀,并學會了生字新詞,能談談你的印象嗎?

  生 1、白楊能在“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的大戈壁上頑強的生長,它的生命力太頑強了!

  生 2、無論遇到自動樣的艱難險阻,白楊樹它總是“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生 3、老師,我還發(fā)現作家袁鷹表面上是在寫白楊,其實他是在寫人,就像我們以前所學過的課文《落花生》一樣……

  生 4……

  4、師:聽了同學們的交流,老師真是太高興了,從大家的交流中我看到同學的學習是多么的專心!

  三、再讀課文,深化認知

  1、出示課件:大戈壁

  2、師: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誰能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大戈壁的句子來?

  生“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線并不那么清晰,都渾黃一體!

  3、齊讀這段話。師:在讀這段話時,你讀出了什么味兒?

  生 1、這段話形象的寫出了大戈壁環(huán)境十分惡劣。

  生 2、這段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

  結合課件重點理解:渾黃一體

  4、出示課件

  5、師,看著窗外不時閃過一棵高大清秀的白楊,兄妹倆發(fā)生了一場小小的爭辯。他們是在爭論的?

  6、分角色朗讀課文第 1—9 自然段。

  重點理解“高大挺秀”和比喻句“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出神。”

  四、重點品讀,體會情感

  1、師:孩子們小小的爭論引起了爸爸沉思,“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蹦敲,爸爸是怎樣評價白楊樹的呢?

  2、重點朗讀第 12 節(jié)爸爸對白楊的評價。

  出示:“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膊粍訐u!

 、僦该首x;②教師范讀;③全班齊讀。

  3、師:從爸爸的這段話中,你們又體會到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生 1、我看出白楊樹的高大挺秀,“它從來就這么直”。

  生 2、白楊樹它很堅強,不怕任何自然災害。

  生 3、白楊樹生長的范圍很廣,“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生 4、老師,我想爸爸的這段話表面上似乎是在寫白楊,實際上他是在告誡孩子們要做像白楊那樣的人。

  4、師:同學說的都不錯,特別是剛才的這位同學體會真是太深刻了。下面請同學們齊聲朗讀第 13 節(jié):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僦笇W生理解這一設問句。一個“也”字,說明爸爸說樹即說人。爸爸看到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在托物言志。

 、谥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爸爸說的那段話。

  ……

  五、激情閱讀,升華情感

  1、指導朗讀:

  男女生輪讀

  片斷一:“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片斷二:“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的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

  2、教師激情簡介“新疆建設兵團”!

  3、指導學生感悟

  “許許多多的'白楊樹”,那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千千萬萬的勞動者。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使我們的民族更加團結,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

  4、師:爸爸“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你們明白了爸爸要表白的是什么心跡?

  生 1:看到白楊樹,爸爸更堅定了他扎根邊疆的決心。

  生 2:爸爸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一輩的建設者一樣,將來為建設祖國的邊疆做出自己的貢獻。

  生 3:孩子的爸爸可以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像白楊樹一樣,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成為棟梁之才!

  5、師:課文中寫道,“現在呢,孩子們多了一點知識!蹦隳苷f說孩子們多了一點什么知識,你又從中懂得了什么?

  生 1:做人,就應該像白楊樹那樣,“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生 2:做人,就應該不怕困難,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都要“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生 3:做人,就應該不計名利,腳踏實地,努力工作。

  ……

  6、欣賞品味

  1、出示重點句:

  “突然,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倨肺叮骸鞍职值奈⑿οЯ!薄八淖焐嫌指〕隽艘唤z微笑!卑职值淖焐蠟槭裁从指〕隽艘唤z微笑?(“現在呢,孩子們又多了些知識。”“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

 、诶斫猓骸案叽蟮陌讞顦洹焙汀皫卓眯洹狈謩e比喻什么?

  ③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

  這句話反映了老一輩西部開拓者“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博大胸懷。

  2、指導情感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六、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小練筆。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的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wèi)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

  2、情感朗讀、背誦爸爸贊揚白楊的那段話。

  3、音樂《小白楊》。

  附:板書設計

  借物———————————————→喻人

  ↓ ↓

  高大挺秀(大戈壁 衛(wèi)士) 扎根邊疆

  5、白楊 生命力強(哪兒……哪兒) 爸爸 建設邊疆

  (袁鷹) 強不屈(不軟弱,也不動搖) 無私奉獻 ↑

  ↑

  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孩子

《白楊》教案4

  教學分析:

  文中“父親”的話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句子含義,我首先指導他們反復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后,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話寫出白楊的什么特點?它的深刻含義是什么?通過逐句分析,最后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和生長特點(生命力強),并使學生懂得,父親的話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贊美來歌頌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為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指導他們學習書中的句式,運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這樣既訓練了他們運用詞語的能力,又強化和發(fā)展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

  教材分析:

  這是1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證明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爸爸介紹白楊的話體會白楊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爸爸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什么心愿。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邊境戰(zhàn)士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3.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的。

  4.學會本科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了解白楊樹的特點,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爸爸”介紹白楊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本,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充分、快樂地人人向往在一種美好的境界中去讀書,逐步品味語言中的情感、感觸閱讀中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播放閻維文演唱的《小白楊》(學生會唱的可一起隨唱)然后在渲染的氣氛中導入:同學們,歌曲中唱到了什么?你喜歡歌中的白楊嗎?自由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白楊樹?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長的白楊樹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隨著動人歌聲,一同與課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往新疆的直達專列,去那里親自感受一下白楊樹的堅強與美麗。

  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胡的只是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涼呀。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生:這就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huán)境很惡劣。

  生:這里用惡劣的環(huán)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中作者描寫戈壁灘上的白楊用了哪個詞語?

  生:高大挺秀。

  師:作者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這個詞呢?要表達什么情感?

  生:這是作者夸贊白楊樹,告訴我們那普通的白楊樹不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麗。

  生:這個“秀”字流露了作者對白楊樹的欣喜之情。本來白楊很一般,我們也常常見到,并不美麗,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麗的。

  生: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特別是生長在祖國大西北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贊美之情。

  師:很好。作者別具匠心,一個“秀”字,不僅描繪了白楊樹的形象美,而且突出了白楊樹的品格美,抒發(fā)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敬佩之情。

 。ò鍟焊叽笸π,扎根邊疆)

  設計意圖:

  導語設疑激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電化教學,把學生領到大戈壁來,感受白楊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

  二、品讀詞句,理解品格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對白楊產生什么感情?

  生:崇敬。

  師:那么,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幾句話。

  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齊讀)

  師: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里是說白楊樹姿態(tài)很美,一向是高大、筆直的!爸薄毕笳髦说恼薄

  生:“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边@告訴我們,無論把白楊樹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為人類造福。

  生:這是說白楊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適應各種生活環(huán)境。這正是白楊的'品格。

  生:作者寫物,意在喻人!帮L沙、雨雪、干旱、洪水”是指建設者所遇到的困難;“堅強、不軟弱、不動搖”是寫建設者們把一生獻給了祖國邊疆那種頑強不屈的奮斗精神。

  生:白楊樹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不曾有過分毫的屈曲,仍舊長得那么端莊、凝重,筆直地聳入高空,正象征建設者們在大西北荒漠上克服種種困難、扎根邊疆的精神。

  師:爸爸的這番話含蓄深沉。請同學們帶著對白楊樹的熱愛,對邊疆建設者的敬佩之情,齊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從重點詞句體會白楊的高尚品質,從而發(fā)展語感。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學生畫后交流)

  生:這里用了“哪兒……哪兒……”。

  生:還有“不管……不管……總是……”。

  師:這兩組關聯詞語用得恰當,更有力地突出了白楊的品格。請分別用上這兩組關聯詞語,說說邊疆的建設者。

  生:哪兒最艱苦,哪兒就有建設者的足跡。

  生:祖國哪兒需要,建設者們就在哪兒安家。

  生:不管困難多大,不管條件多艱苦,邊疆建設者總是那么堅強,那么樂觀。

  生:不管風餐露宿,還是語言不通,不管缺水少菜,還是生活習慣不同,邊疆建設者總是不軟弱,不動搖,毅然扎根那里,開花結果。

  (板書:適應性強,建設邊疆)

  設計意圖:

  意在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讀文段,體會感情

  啟發(fā)過渡:爸爸介紹白楊樹時為什么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呢?他為什么要想一會兒才告訴兒子和女兒呢?

  師: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生: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

  師: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從下面的一段話中看出?

  生:爸爸的心愿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ㄒx17小節(jié)。)

  師: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白楊的知識和做人的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了孩子們幼小的心田里。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fā)芽、成長呢?

  老師讀18小節(jié)。讀后討論:

 。1)爸爸在沉思什么?

 。2)為什么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生:在沉思如何把白楊樹的精神傳下去,使孩子們也成為戈壁上的白楊樹。

  生: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聯想到孩子們在爸爸的教育、關愛下,會像小樹一樣,在艱苦的邊疆經受鍛煉,成長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實現他的愿望,所以父親笑了。

 。R讀,體會內含感情。)

  四、總結課文,升華中心

  師:課題是《白楊》,全文是不是僅僅寫白楊?贊揚了爸爸什么精神?

  生:不是。是借白楊來贊美爸爸的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贊揚爸爸實際上就是贊美什么人?

  生:贊揚千千萬萬邊疆建設者。

  總結啟發(fā)想象:

  是呀,多少邊疆創(chuàng)業(yè)者,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邊疆建設事業(yè),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新疆有許多的“白楊樹”,我們這里也有“白楊樹”,誰呀?

  生:老師,辛勤的園丁。特別是廣大農村教師,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像蠟燭一樣默默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師:除了老師像白楊,我們這里還有誰是“白楊”呢?你們知道是誰呀?

  生:我們,我們就是小白楊。

  師:我相信你們這些“小白楊”在“大白楊”的關懷教育下一定會長成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哪兒需要哪兒扎根。

  教學反思:

  本文以白楊比喻爸爸,教學中讓學讓學生懂得其用意所在,并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材的,知道圍繞中心選材的重要性。

  1.我以生活作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最根本的落腳點!栋讞睢芬徽n是1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體會到生活中人們的無私奉獻,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對白楊的敬意,實際上是對建設者的贊美。因而我緊緊抓住樹與人的聯系。從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去反映無限的生活情景。

  2.我更注意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在教學完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贊美白楊樹的內容之后,我又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畫表現出來,學生非常樂于表現自己,同時也體現了個性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我在教學中的評價語較為得當,每一句能恰到好處地敲擊在學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膽的表現,發(fā)揮自己潛在能力。

  總之,我能緊緊以新課標為教學依據,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為目標,以教材作為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能力的線索。

【《白楊》教案】相關文章:

白楊的教案10-06

《白楊》教案10-25

關于《白楊》教案09-21

《白楊》參考教案10-19

關于白楊教案06-06

白楊禮贊教案08-28

白楊的教案[推薦]01-28

《白楊禮贊》教案10-09

《白楊》教案優(yōu)秀01-29

《白楊》的課堂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