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

《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

時間:2022-06-28 18:12:17 教案

《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

《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1

  活動目的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tǒng)計,讓幼兒了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系。

  2、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

  前期準備:

  1、與家人一起放風箏2次(一次有風的時候放,一次沒有風的時候放)并作記錄。

  2、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準備

  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jù)幼兒的介紹匯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tǒng)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shù),了解放風箏與風的關系。

 。1)討論:有風的'日子里和沒有風的日子里放風箏, 成功和失敗有什么不同?

 。2)用數(shù)數(shù)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3)師生共同: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什么有關?(風)

  2、放風箏與風箏構(gòu)造、材料的關系。

 。1)討論:沒有風為什么***的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只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gòu)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3)師生共同: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制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系。

  (1)討論:為什么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shù)高)

  (3)師生共同: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shù),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區(qū)角為下次室外放風箏作準備

  1、出示幼兒有關放風箏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qū)角內(nèi)學習并調(diào)整風箏的結(jié)構(gòu)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并做好記錄。

《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2

  活動目的: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tǒng)計,讓幼兒了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系。

  2、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前期準備:

  1、與家人一起放風箏2次(一次有風的時候放,一次沒有風的時候放)并作記錄。

  2、實物風箏若干活動準備: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jù)幼兒的介紹匯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tǒng)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shù),了解放風箏與風的關系。

  (1)討論:有風的日子里和沒有風的日子里放風箏, 成功和失敗有什么不同?

 。2)用數(shù)數(shù)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3)師生共同小結(jié):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什么有關?(風)

  2、放風箏與風箏構(gòu)造、材料的關系。

 。1)討論:沒有風為什么***的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只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gòu)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3)師生共同小結(jié):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制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系。

  (1)討論:為什么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shù)高)

 。3)師生共同小結(jié):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shù),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區(qū)角為下次室外放風箏作準備

  1、出示幼兒收集的有關放風箏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qū)角內(nèi)學習并調(diào)整風箏的結(jié)構(gòu)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并做好記錄。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會飛的風箏》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風箏飛教案03-09

《會飛和不會飛》大班教案05-14

大班教案《飛呀飛》01-10

大班語言《飛呀飛》教案01-24

大班語言飛呀飛教案02-17

大班風箏教案12-15

大班風箏的教案03-14

《風箏》大班教案04-01

大班《風箏》教案03-13

《風箏》大班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