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秒的認識教案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秒的認識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秒的認識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秒的認識教學設計。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三)情感目標:
1.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2.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
1.使學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四、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鐘表、家用小鬧表。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
放映課件(新年到,鞭炮聲聲,小孩子歡天喜地,午夜將要到來,春節(jié)聯歡會上新年鐘聲敲響前全體倒計時的情景,鏡頭定格在運動的鐘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聲跟著數)10、9、8、7、6、5、…
(新年的鐘聲敲響)
師:跟隨著時間的腳步,我們又傾聽了一次新年的鐘聲。那么,誰能說說,10、9、8、7、6、5、4、3、2、1應該用什么時間單位?
生:秒。
師:(用疑惑的語氣重復)秒?
板書:秒
(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是相連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計時…又是小孩子最喜歡、向往的情境,利用這些熟悉的情境,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興奮起來,也讓他們在不經意中調集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認識秒針和1秒。
師:我們以前學過的時間單位有…
生:時、分。
師:我們沒有學過"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呢?
生:鐘面上有秒針。
生:…
師:(放映課件,展示鐘面模型)哪一個針是秒針?
生:最細最長的那一個。
師:秒針是怎樣計時的,誰能給大家講一講?
生:(到前面)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
師:哦,原來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就是這樣?
(放映課件:鐘面上秒針一動,同時滴答一響。)
生:(笑)是!
("秒"這個時間單位學生早有認知,幾乎所有的大掛鐘都有秒針,只是從前讓學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不可能不注意到那個形狀特殊的"高個子"。所以由學生自己引出課題,由自己傳授知識。教師在這里扮演疑惑、驗證的角色,吸引學生"幫助"教師解惑。)
2.體驗1秒的長短。
師:一秒鐘就是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動作)
師:(跟著做)對,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師:(跟著做動作)你沒錯,真棒!
生:我寫一個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腳就是一秒。
生:…
(在這堂課中,把學生對秒的體驗預設為重點,新課程著力強調"經歷",對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時間",通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動作等來配音、配動作,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級的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生活經驗已經足夠豐富,學生自由發(fā)揮,增加感性認識。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與能力,能在實際動作中體驗"1秒"的長短。)
3.1秒的價值。
師:短短的1秒鐘,滴答一下就過去了,我們實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現在科技發(fā)達,很多現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時間里走很多路程,誰知道一些這樣的知識?
生:(沒有人說話,面面相覷)
師:(出示課件)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衛(wèi)星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
…
生:(驚嘆)
(增加知識積累。這些孩子年齡較小,家庭狀況也并不太好,課外書很少,我預料到不太可能有學生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事先準備了大量資料,讓學生通過課件自由選擇獲得和關注的內容,開闊他們的眼界,教案《秒的認識教學設計》。)
師:怎么樣?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對嗎?誰記得20xx年8月27日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獲得男子110米欄世界冠軍的成績是多少?
生:12秒91。
師:在微不足道的還不足13秒鐘時間里,劉翔成了聞名世界的飛人,為我們祖國爭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領獎臺上獲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問他,他一定會告訴你:1秒,對他來說無比重要。同學們,還有什么事情也讓你覺得連1秒鐘的時間都非常重要呢?
生:發(fā)射火箭的時候也要倒數10、9、8…
生:我們開運動會的時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過介紹,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構成時間長河,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并借機滲透做比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來記時。教師飽含激情的語氣和劉翔闖過終點的精彩瞬間讓學生也激情澎湃,為他取得的成績而驕傲,也為祖國而驕傲。)
4.認識幾秒。
師:還有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所以一起興奮的數著新年鐘聲敲響前的最后幾秒。剛才新年鐘聲敲響前的倒計時是幾秒完成的呢?(重復播放剛才倒計時的情景圖,學生又不自主地跟著數數)
(再一次觀看動畫,讓學生剛才散亂的思緒收回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直觀演示"10秒"是怎樣數出來的,而且是由學生自覺自愿地數,讓學生經歷10秒是由10個"1秒"組成的過程,學習計算幾秒的方法。)
生:(搶答)10秒。
師: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針從10走到了12,經過10個小格就是10秒。
師:同學們真聰明!那老師再考考你們,我寫一個"秒"字的時候,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幾個小格,就是幾秒?
生: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5個小格,就是5秒。
師:誰能象老師一樣出題考考同學們?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針從鐘面上的幾走到了幾?
生:我寫一個"針"字,秒針從3走到4經過了幾秒?
生:秒針從3走到4經過了5秒。
生:我系紅領巾的時候,秒針從5走到8經過了幾秒?
生:秒針從5走到8經過了15秒。
(在給同學出題的過程中,學生同時也在思考幾秒鐘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鍛煉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以便能夠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的生活中去。對學生提出的明顯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師及時指導,并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改善學生的錯誤印象。比如說脈搏的跳動,我就是讓學生真的按照中醫(yī)診脈的方法找到寸關尺的部位,體驗一下脈搏跳動的速度,并且為他們看時間,讓他們了解10秒鐘自己的脈搏大概跳動了多少下。)
師:同學們反應真快,拿出你的鐘表來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學生活動)
(讓所有的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會撥、會認、會出題,充分認識幾秒。學生在這時候爭先恐后,十分高興。手中的學具鐘表可以撥時間,鬧表可以計算時間,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5.教學1分=60秒。
師:有沒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學?
生:沒有。
師:同學們真棒!這樣的題目太簡單了是吧?
生:是。
師:又輪到老師出題了,老師出道難些的題,同學們怕不怕?
生:不怕!
師:我們知道1時=60分,因為分針主轉動一圈的同時時針轉動一個小格,所以時和分之間的進率是60,秒是一個比分小的單位,它和分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學具鐘表轉一轉,或者觀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鬧表,然后把結果跟小組成員匯報討論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1分=秒)
師:誰把你們的觀察結果向大家報告一下?
生: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個小格。
生:它們之間的進率是60。
生:秒針走一圈是60個小格,是60秒,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鐘,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師:大家觀察到的都是這樣嗎?
生:是。
師:老師也觀察一下。同學們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課件,鐘表的秒針轉動一周,分針移動一個小格)
師:真的是這樣啊,秒針轉動一圈經過60個小格,也就是60秒,分針經過一個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書:60)
生:(齊讀)1分=60秒
師: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連這么難的問題也能研究出來,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們說的半分鐘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課的難點。但由于有1時=60分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非常困難。在教學設計中考慮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交流而得出結論,老師給予適當指導。要讓學生先自己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確的結論,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組匯報時候注意培養(yǎng)學生活動意識和交流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力和習慣,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應當把學習方法的指導放在重要位置上。)
6.體驗1分的長短。
師:剛才我們同學說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鐘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師:1分鐘呢?
生:60下。
師:好,咱們來做個拍手游戲。男同學拿筆,在練習本上寫數字,從1開始寫起,看女同學拍完1分鐘后,你們寫到了數字幾。
(學生活動:男生寫數字,女生拍手。教師帶領拍手,掌握好節(jié)奏。然后交換。)
師:(統(tǒng)計結果:最快的可以寫到72,最慢的寫到31。)一分鐘的時間,我們寫字的話可以寫這么多,那我們還可以做什么呢?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想一想,然后,看看誰一分鐘時間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別出心裁。
(放映課件,鐘面滴答滴答的行進一分鐘)
(再次放映課件,學生自由活動)
師:誰來說說,你們做了些什么事?
生:我寫了35個字。
生:我把上衣脫下來再穿兩回。
生:我系了三次紅領巾。
秒的認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秒”的具體概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或播放春節(jié)聯歡晚會的片斷,引出課題: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鐘更小的單位:秒。
二、新課學習
1.認識鈔針
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呢?我們首先要認識的是鐘表中的秒針。在一些鐘表有3根針,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針。
繼續(xù)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2.認識1秒、幾秒
鐘面上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繼續(xù)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思考:走3小格是()秒,走5秒要走()小格,走10秒要走()小格。
3.認識大格與小格的關系
討論:1大格里有()個小格,30小格里有()個大格,1圈里有()個大格,()個小格。
4.認識秒和分的關系
思考:秒針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1分=()秒。
5.1秒鐘的價值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衛(wèi)星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每秒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
6.體會1分鐘(60秒)能做什么?
。1)播放1分鐘精彩動畫片。
。2)1分鐘數學競賽,體會1分鐘能做多少事情。
。3)1分鐘律動、感受1分鐘的長短。
7.知識應用
繼續(xù)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三、鞏固練習
填空
。1)1分鐘=()秒
。2)我們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35()。
。3)小明系好紅領巾大約需20()。
。4)我們一天睡眠的`時間應達9()。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又什么收獲?有什么感想?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合理的利用時間。教案《人教課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秒的認識》教案示例》,來自網!,人教課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秒的認識》教案示例
秒的認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課件出示主題圖,其中的鐘面時刻為11:59)這是春節(jié)聯歡晚會現場。看墻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
師生一起倒計時:15,14,13,…,1。
師: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說一說,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
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fā)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fā)表意見?赡軙幸韵碌陌l(fā)現:
。1)電子表(或鐘)。
。2)有秒針的鐘表。
。3)秒表。
2.學習1分=60秒。
師:電子鐘表、秒表以及有秒針的鐘表都可以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F在請大家撥一撥你手上的鐘面,你有什么發(fā)現?(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就提示:分針走1格,秒針走多少?秒針走1圈,分針走多少?)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在反饋匯報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
教師接通鐘面的電源,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
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現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要求第1、2、3大組同學從做口算、畫畫、寫一段話中任意選一件做,第4組的同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教師強調:盡管1分鐘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許多事情。
2.聯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師: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長把每個同學的成績記錄下來。比一比,誰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
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
四、課堂小結
小結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