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音樂教案10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設計意圖:
幼兒對身邊的植物充滿著好奇,通過我們班的自然角種植的小豆莢來觀察小豆莢的生長過程,特別是小豆莢成熟時在太陽下裂開,小豆子自己從豆莢里“跳”出來,幼兒感到非常的興奮。設計《我是小豆子》以音樂的形式來表現(xiàn)小豆莢生長的過程,有利于幼兒的理解與記憶,豐富孩子的知識,更能陶冶孩子熱愛自然的情操。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2、鼓勵幼兒在感受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3、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課件
2、三種顏色的小豆子圖片,讓幼兒貼在手腕上。
3、認識小豆子,知道它的生長過程。
4、場地畫有一株株長有豆莢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式談話,導入課題。
1、出示用小豆子制作的小兔,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你們知道這只小兔是用什么東西制作的嗎?(我們自己種的小豆子),引導幼兒來認識小豆子。
二、學習歌曲《我是小豆子》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在一片種植園里,小豆子發(fā)芽、長葉、開花,以及小豆莢成熟了裂開后,小豆子自己跳出來的情景-------
2、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小豆子是怎么從豆莢里出來的?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3、教師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教唱歌曲。 幼兒隨音樂伴奏完整跟唱。
三、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1、幼兒觀看課件,講述故事,看完后請幼兒說一說用動作怎么去表現(xiàn)。
2、啟發(fā)幼兒想象,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xiàn)小豆子寶寶從小豆莢中出來的?(跳呀、蹦呀、跑呀------)
3、重點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小豆子從豆莢中出來的動作。
4、全體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鼓勵幼兒大膽地創(chuàng)編動作。
5、幼兒站成大圓圈為一個大豆莢,面向圓心,帶領全體幼兒隨音樂做動作。
6、全班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讓幼兒自己看一下粘貼的小豆子的顏色,明確自己所在的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個小豆莢。
1)第一遍:戴同色的小豆子寶四在一起,圍成幾個圈,
2) 第二遍:小豆子寶寶分散開。
3) 第三遍:小豆子寶寶長大了。
7、讓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一次。
8、幼兒自由組合成若干個小豆莢進行表演。
故事內(nèi)容: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風輕輕的吹著。很輕,很輕------小豆莢在太陽公公張開小嘴巴,小豆子寶寶離開了媽媽,跟著風婆婆,跳呀跳呀,蹦呀蹦呀,真快樂。小豆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從豆莢中跳出來。有的'落在了草叢中,有的跳到池塘邊,有的蹦到了柳樹下,有的跑到了花叢中。下雨了下雨了。小豆子寶寶張開小嘴開心的喝著水。漸漸的,小豆子寶寶長大了,個子越長越高,越長越高。有的和他們的媽媽長的一樣高,有的長的更高。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開花了。身上長出了許多小豆莢了,也有自己的豆寶寶,他們也做媽媽啦! 附音樂: 1=C2 活潑、神氣地我是小豆子 55 5 5 3 | 5 5 5 6| 1 6 5 3 | 5 5 3 | 我 是 快樂的 小 豆 子, 太 陽 公 公 照 著 我 , 5 5 3 3 | 5 - | 3 3 3 0 | 5 3 1 0 | 5 5 5 0 | 張 開 小 嘴 巴, 跳 呀 跳, 真 快樂, 蹦 呀 蹦 6 5 3 0 | 5 6 5 6 | 5 5 3 | 5 3 | 6 5 | 1 - || 真快 樂, 碰 到 泥 娃 娃, 我 又 發(fā)芽了。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nèi)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藍鳥》,學生能帶著美好的祝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富有表現(xiàn)力地演唱歌曲《藍鳥》
2、音符mi——do’音程的音準。
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師生問好!
。ǘ┮魳穼嵺`活動
1.律動,聽音樂《藍鳥》伴奏,跟老師做動作
2.做手勢猜謎語
(三)學唱歌曲。
1.引出歌曲,學生聆聽《藍鳥》,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內(nèi)容。(師:藍鳥高興地笑了,哎,它來這里干什么呢……?哦,原來是美國的'小朋友讓藍鳥把他們新年祝福帶過來送給我們呢,聽,是怎樣祝福?)
2.出示課題和拍號
3.提問:情緒如何?
4.出示歌詞,跟師有節(jié)奏朗讀歌詞
5.難點:音符mi——do’音程的音準把握。
解決方法:老師可讓學生通過聆聽、對比、模唱的形式來解決。
6.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7.多種形式演唱,鞏固歌曲
8.聽老師唱某一句,學生找出老師唱的“很”不一樣的地方,引出連線
連線:標記在音符的上面,它有兩種用法:(1)延音線:如果是同一個音,則按照拍節(jié)彈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彈奏。(2)連接兩個以上不同的音,也稱圓滑線。要求唱(奏)得連貫、圓滑。
。ㄋ模┨幚砀枨
1.給歌曲加上音樂記號,從聲音上表現(xiàn)歌曲情緒
2.用“拉”哼唱旋律
3.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煟何覀兊母杪暫苊,為了更好地表達我們此刻愉快的心情,能否用這些打擊樂器為我們的歌聲伴奏,讓我們的祝福更美?)
4.創(chuàng)編動作
5.合作展示
(五)總結
師總結:我們的生活是快樂的,讓我們和歌曲中的藍鳥一樣,把祝福送給更多的親朋好友吧,老師在此也把祝福送給大家:愿小朋友們天天快樂、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教學反思
幼兒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能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的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從教學以來,我在實踐中經(jīng)常反思、觀摩、實踐,但在自己的音樂教學中總感覺缺少了什么,整個活動下來覺得不論是孩子還是自己都覺得這個活動沒有意思。但同樣一個活動、同樣的環(huán)節(jié)在其他老師那卻能收到幼兒積極的反映。問題出在哪?作為教師的我肯定逃脫不了,是自己的積極性不夠、激情沒有,還是準備工作沒做好……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學習歌曲《小花狗》。
2. 能夠邊唱邊按歌詞內(nèi)容做動作,學習按樂句變換動作。
3. 理解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4. 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 小花狗頭飾若干,肉骨頭頭飾若干。(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2. 小花狗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的形式幫助幼兒熟悉歌曲。
。1)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狗嗎?(見過)那你知道小狗是怎么叫的嗎?(汪汪汪)小狗最愛吃什么?(骨頭)
(2) 教師為幼兒演唱兩遍歌曲,演唱時可以讓幼兒拍手打節(jié)奏,使幼兒逐漸熟悉歌詞的內(nèi)容和歌曲旋律。
(3) 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提問:小花狗在什么地方?(在大門口)它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黑的`)小花狗在門口干什么?(想吃肉骨頭)引導幼兒逐漸熟記歌詞。
2.學習演唱歌曲,練習創(chuàng)編動作。
。1) 教師再次范唱,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隨音樂唱歌。
。2) 教師逐句唱歌,引導幼兒分句創(chuàng)編動作,加深對歌詞內(nèi)容的印象。
(3)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表演動作。
3.活動結束:
師:孩子們玩得開心嗎?(開心)現(xiàn)在呢?我們的活動結束了,我們一起用小花狗的方式說再見吧!(汪汪汪)
活動延伸:
音樂游戲:小花狗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規(guī)則與教師進行示范。
1. 幼兒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小花狗和肉骨頭。
2. 小花狗在自己的座位前,邊演唱邊表演;肉骨頭蹲在小花狗面前,當唱完汪汪時,肉骨頭迅速逃回自己的座位。
活動反思:
總結這次的音樂教學,我覺得選材方面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于小狗的形象幼兒都愿意去模仿,幼兒的參與性很高,并能大膽表演。在活動的設計上思路比較清晰,過渡自然,教態(tài)也能做到大方、親切‘與幼兒簡歷平等、融洽的關系,使幼兒學得輕松愉快。不足: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欣賞歌曲時可適當增加次數(shù),幼兒表演的空間較小走動的較少。今后我將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教,是自己在音樂道路上走得更遠。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能感受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培養(yǎng)初步的節(jié)奏意思。
2、會節(jié)奏說與隨樂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春天花園的背景圖一張,紅色花、藍色花、黃色花的圖片各一張。
。2)磁性板一張,磁鐵若干。
。3)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若干
(4)碰鈴。
活動過程:
出示春天花園的背景圖,引導幼兒觀察。
將各色花朵的圖片依次貼在背景圖上,引導幼兒分辨。
幼兒有節(jié)奏地學念歌謠:春天 到來百花開,紅花藍花和黃花。
幼兒自由將節(jié)奏卡對應在相應顏色花的'上面,然后按照節(jié)奏卡的提示朗讀花的節(jié)奏,如紅花對應的是"X X IX X"則一字一音地念"紅花 紅花"若對應的是"X X X X I X X X X"則念"紅 花 紅 花紅 花 紅 花" 。
邀請個別幼兒逐一按照節(jié)奏譜念,其他幼兒聽。念正確了大家用掌聲鼓勵,如錯了大家一起幫忙糾正。
對應圖板上的節(jié)奏卡、幼兒一邊念一邊用碰鈴伴奏。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與結構,學習按節(jié)奏協(xié)調(diào)地做蹦跳步。
2、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花的不同姿態(tài)。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兔媽媽的頭飾。
2、布置場景:花園
活動過程:
一、聽智慧樹中的《去郊游》的音樂進教室。
師: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跟著媽媽開著小車去春游吧!
律動:《去郊游》。
二、初步學習花的不同姿態(tài)。
公園到了,哇,紅的花,綠的草,快來看,這里的花多美啊!這朵花開得低低的,我們來開一朵低低的花,真漂亮!寶寶們,還有什么花呀,請你們用動作做出來。
三、欣賞樂曲《小兔捉迷藏》,并學習隨音樂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師:開花開得有點累了,寶寶們,我們找塊草地坐下來休息一下。
1、完整欣賞樂曲。
(1)、初步欣賞樂曲。
師:咦,什么音樂這么好聽!噓,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音樂)
你們知道嗎這首好聽的音樂里還藏了一個故事呢:有一天,天氣真好,兔寶寶蹦蹦跳跳地來到草地上玩,他們蹦啊,跳啊,玩得可高興了。這時,媽媽來找他們回家了,調(diào)皮的`兔寶寶和媽媽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為了不讓媽媽找到,他們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花,一動也不動的。兔媽媽來了,找也找不到兔寶寶,媽媽說:“咦,怎么都是花呀,我的寶寶到哪里去了呢”明明我聽到寶寶的聲音的,怎么回事呀!
。2)、明確樂曲有AB兩段。
那好,現(xiàn)在我們再到音樂里去找一找哪一段音樂是兔寶寶蹦蹦跳跳地來到草地上玩哪一段音樂是媽媽來找寶寶了,寶寶變成一朵朵美麗的花一動不動的仔細聽好拉。犚魳罚
師:誰來告訴媽媽哪一段音樂是兔寶寶蹦蹦跳跳在草地上玩哪一段音樂是媽媽來找寶寶了
(3)現(xiàn)在媽媽有一個要求:請你們聽到兔寶寶蹦蹦跳跳的音樂時,就用小手在腿上跳一跳,聽到媽媽來找寶寶的音樂時,你們就變成一朵美麗的花,行嗎(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2、分段學習。
。1)、跟著A段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蹦跳步。
寶寶們,我們學著兔寶寶在草地上高高興興地跳一跳。(放音樂)
媽媽發(fā)現(xiàn)這個寶寶會輕輕地、一下一下跳的,我們請她來表演一下,好嗎你們看她跳得多開心呀,會輕輕地、一下一下地跳。
誰也會輕輕地、一下一下地跳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看看哪個寶寶也會輕輕地、一下一下地跳。
剛才媽媽發(fā)現(xiàn)好多寶寶會輕輕地一下一下地跳了,但也有幾個寶寶沒有聽著音樂
。2)、聽B段音樂創(chuàng)編花的不同姿態(tài)。
寶寶們,聽一聽,這是哪一段音樂(放B段)那我們趕快聽著音樂也來變一變,讓媽媽看看哪一朵花最漂亮,讓媽媽拍下來!
寶寶們變得花真漂亮!現(xiàn)在請你們聽著音樂再來變一次,不過,這一次要看看哪個寶寶最愛動腦筋,變的花跟別人不一樣的,而且一動也不動的。
四、游戲《小兔捉迷藏》
師:我的寶寶真能干……現(xiàn)在,媽媽就跟你們到花園玩捉迷藏的游戲,當你們聽到第一段音樂時,你們就做什么動作當聽到第二段音樂時,媽媽要來找你們了。你們要怎么做呢那怎樣不讓媽媽發(fā)現(xiàn)你們。
1、第一遍游戲,提醒幼兒隨樂曲輕輕地、一下一下地跳。(ABA音樂)
表揚兔跳好的幼兒。
2、第二遍游戲,提醒幼兒變出不同姿態(tài)的花。
誰想來做兔媽媽(請一幼兒做)強調(diào)聽到兔媽媽找寶寶的音樂時,到花叢中變成不同的美麗的花,一動不動,等媽媽到別處去找時再跳到草地上玩。千萬別讓媽媽發(fā)現(xiàn)!
3、第三遍游戲,交換角色,請幼兒做兔媽媽。
誰也想做兔媽媽
五、結束律動《彩色的汽車》
天快黑拉,寶寶們,我們趕緊開著汽車回家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熟悉樂曲旋律。
2、讓幼兒能為歌曲用身體打出節(jié)奏,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歌曲《虹彩妹妹》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我們大家做得好》《這是小兵》《春天》《小鳥醒來了》《小馬》
二、導入活動
1、游戲:《請你學我這樣做》
教師:小朋友,我們先來玩這個游戲吧!教師帶領幼兒按節(jié)奏邊說拍手,幫助幼兒體驗并掌握節(jié)奏型。
2、請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部位動作。
教師:我們可以拍手還可以怎么做什么樣的動作呢?
三、讓幼兒熟悉歌曲,跟著音樂玩游戲,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性質(zhì)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播放歌曲,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
2、教師:小朋友,這首歌曲好聽嗎?你們在歌曲里面都聽到了什么呢?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歌曲里聽到的內(nèi)容。
3、教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說得非常好,這首歌曲的名字呢就叫做《虹彩妹妹》。
4、再次播放歌曲,請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并提問幼兒歌曲的名字。
5、教師與幼兒玩“你說我來接”游戲。
四、教師引導幼兒將節(jié)奏型轉(zhuǎn)換成“身體動作”
1、講解前兩拍拍肩,再拍手,最后再跺腳。
2、教師指揮幼兒自己練習數(shù)次,可采用先放慢速度演唱樂曲再逐漸過渡到播放音樂磁帶。
3、教師用手勢和眼神以及體態(tài)來指揮幼兒進行練習,可適當?shù)卦黾右恍┱Z言提示,要求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指揮做動作。
4、讓幼兒集體完整來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次嘗試集體舞的學習,能聽出三段音樂的不同。
2、能按老師的指令做動作,熟悉集體舞的教學口令。
3、感受集體舞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紅、綠絲巾各半。音樂(《找朋友》第一段為旋律,第二段為節(jié)奏伴奏,第三段為完整歌曲)、跑跑看的游戲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跑跑看》游戲
T:我們一起來玩跑跑看的游戲。(老師帶領幼兒一邊玩跑跑看的游戲,一邊進活動室)
二、玩影子游戲
T:剛才我們玩了跑跑看的游戲,好玩嗎?先在我們再來玩一個影子游戲,你們誰愿意來做我的影子?做我的影子應該跟我的動作怎么樣?
S:一樣
教師做 拍手/拍手/飛一飛
T:我剛才做了幾個動作?先做什么動作?
T:還有誰也會飛一非呢?你來做一做。
T:現(xiàn)在我們就選XX的動作一起來做一做。(跟著音樂來一遍)
三、玩找朋友的游戲
T:現(xiàn)在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
請戴紅絲巾的小朋友來圍個圓圈,向后轉(zhuǎn),戴綠絲巾的小朋友去找一個好朋友站在他的面前。
伸出戴絲巾的手,指向你對面的朋友,順著戴絲巾手的方向移動,指向你對面的新朋友。
T:戴紅絲巾的小朋友一邊聽著音樂在原地拍手歡迎你的新朋友,帶綠絲巾的小朋友聽著音樂一邊拍手一邊走到你的新朋友面前。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教師清唱)
T:我們跟著音樂來一遍。
四、集體舞
T:我們今天一共玩了幾個游戲。浚3)
T:我們把三個游戲合在一塊兒就是一段好看的集體舞,我們一起來跳一跳。
教師帶領幼兒重新復習講解三個游戲的玩法。
大家跟著音樂進行集體舞的.表演。
第一次試教
活動觀察:
幼兒喜歡玩影子游戲,創(chuàng)編影子動作對幼兒來說很有趣味性,通過幼兒的創(chuàng)編及與音樂的匹配,從隨意、淺層的動作轉(zhuǎn)化成節(jié)奏表現(xiàn),突出了師幼互動。
活動出現(xiàn)的問題:
學習兩個游戲,又要將三個游戲整合,對于小班幼兒偏難了,高估了幼兒的能力,沒有從實際出發(f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導致幼兒掌握得不好。
提出修改意見(討論后綜合)
1、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活動,把握活動的難點、重點。
2、可分兩個課時完成,前一課時教會影子游戲,后一課時教找朋友,再整合。
3、教師的指令性語言應更清晰。
活動反思:
通過試教,我深刻的體會到教案設計及實施存在很多問題,老師們的修改意義值得借鑒,另外加入自己的思考,使本活動更完善,更易為幼兒喜歡和接受。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欣賞感受《搖籃曲》輕柔、優(yōu)美、舒緩的特點。
2、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重點:欣賞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活動難點:語言的表達活動準備:課件、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漂亮的寶寶。你的眼睛在寶寶身上看到了些什么呢?
2、星星寶寶很調(diào)皮,眨著他們的亮眼睛,怎么也不睡覺。月亮媽媽很著急,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助媽媽嗎?
二、欣賞感受音樂
1、月亮媽媽請來音樂姐姐幫忙。音樂姐姐帶來一首神奇的搖籃曲,星星寶寶聽著聽著,很快睡著了。
2、星星睡著了,音樂姐姐問:小朋友們,你聽了覺得怎么樣?
3、搖籃曲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請音樂姐姐也給我們聽聽,好嗎?
三、動作表演
1、(嬰兒的哭聲)哎呀,小寶寶哭了。這可怎么辦呀?
2、我們小時侯和星星寶寶一樣很頑皮,哭著不睡覺,這時,你的.媽媽是怎么做的呢?你知道嗎?
3、請你們來當爸爸媽媽,看誰最先使你的寶寶睡著。(動作輕輕的)
4、幼兒隨音樂自由動作。
四、延伸
1、小寶寶聽著搖籃曲睡著了,可是,爸爸媽媽卻一直抱著寶寶,他們可真辛苦!寶寶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
2、伴著音樂,幼兒進行表達。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聲音,嘗試分辨一些不同的聲音。
2、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3、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愉快地參與游戲。
活動準備:
1、會發(fā)聲的樂器,裝有米粒、黃豆、石頭的鐵罐若干。
2、空鐵罐若干,黃豆、石頭若干。
3、每人一個小兔子頭飾。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請幼兒自由選擇桌子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它們唱歌。
2、聽一聽小樂器是怎樣唱歌?是用什么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老師搖動鐵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是否一樣。
2、分別將黃豆、米粒、石頭裝入空盒子中,請幼兒傾聽辨別,并根據(jù)聲響找出與罐子內(nèi)相同的物品,然后檢驗是否正確。
三、游戲:“小仙女的音樂盒。”
1、讓幼兒傾聽故事。
2、出示小仙女的音樂盒,發(fā)出好聽的聲音,請幼兒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3、請幼兒扮演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玩。聽見老師說:“天黑了!庇變簩㈩^飾向下拉,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毙∠膳贸鲆魳泛衼韼椭蠹,大家跟隨“小仙女”音樂盒里的音樂前進,尋找走出森林的路。音樂停止,幼兒把頭飾往上拉,一起說:“謝謝小仙女!”。
小班音樂教案 篇10
設計思路:
在區(qū)角活動時,孩子們喜歡玩奶粉罐,用來敲敲、坐坐、滾滾,我想利用奶粉罐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感,讓幼兒跟著音樂敲打,從而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2、樂意敲打會發(fā)聲的器具,體驗探索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奶粉罐,一次性筷子。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手敲打奶粉罐,引起幼兒興趣。師:小朋友,你們聽聽是什么聲音?(幼兒自由猜測)
2、教師出示奶粉罐,再次拍打發(fā)出聲音,并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讓幼兒自由拍打。
3、教師放音樂,請幼兒跟著音樂節(jié)奏拍打。
(1)第一段請幼兒坐在位置上敲打。
(2)第二段請幼兒起立,在位置前面邊走邊敲打。
4、發(fā)給幼兒每人一根筷子,請幼兒用筷子敲打奶粉罐,感受和用手拍有什么不同。
5、教師再次放音樂,請幼兒在A段時敲打奶粉罐蓋子,B段是敲打底部。
6、教師將筷子收回,請幼兒跟著音樂邊敲邊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樂教案06-24
小班音樂教案11-07
小班音樂教案06-24
小班音樂的教案03-03
小班優(yōu)質(zhì)音樂教案02-11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02-25
小班音樂夏教案03-24
小班音樂《汽車》教案03-24
小班音樂賞花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