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水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用中等速度、歡快的情緒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jié)》。
2、了解傣族的潑水節(jié)以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向學生滲透民族大團結的思想。
3、欣賞傣族的歌舞,初步熟悉傣族風情的音樂和舞蹈。在觀察和模仿的基礎上學會幾個傣族的舞蹈動作,并能隨音樂表演。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時音高、節(jié)奏準確,咬字吐字清晰。
教學難點
附點八分音符在強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現(xiàn)和結束句中的弱起(后半拍起唱)。
教具準備
電子琴、課件、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唤M節(jié)日的畫面,請大家邊看邊欣賞,還要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潑水節(jié)的.錄像片段)
師:在我國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是傣族,傣族有一個非常隆重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剛才大家看到的畫面就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的盛景。到了那一天他們載歌載舞,互相潑水,互相祝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快樂的潑水節(jié)》。
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一下潑水節(jié)。認識傣族樂器铓鑼和象腳鼓。(字幕播放)
二、學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jié)》(電子課本音樂)
。1)播放歌曲范唱錄音,使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和速度。
師:這首歌表現(xiàn)的音樂情緒怎樣?速度如何?(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教師有表情地范唱,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
。3)解決難點:節(jié)奏練習,附點八分音符在強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現(xiàn)。
。4)引導學生分析第一、二樂句的曲譜,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兩個樂句節(jié)奏完全一樣,后半句的音調不相同。)
(5)運用聽唱法或視唱法,學唱第一、二樂句(前八小節(jié))的歌譜。
。6)教師彈奏歌曲的旋律,學生在音樂伴奏下有節(jié)奏的朗讀歌詞。
(7)學生隨琴聲用“啦”模唱歌曲的主旋律。用跳音唱法,聲音要有彈性,中等速度。
。8)學生跟錄音學唱幾遍歌曲第一段詞。教師隨時糾正出現(xiàn)的錯誤。注意音高、節(jié)奏要準確,咬字、吐字要清晰,速度不宜太快。演唱時,情緒要歡快,突出“笑哈哈”和“喜潑水”的感情。
。9)發(fā)現(xiàn)難點并加以糾正。教師可反復示范、比較。結束句中的“花”字可以用數(shù)拍的方法唱夠三拍,“哎羅”兩字是弱起(起于第
二拍的后半拍),可用擊拍法或指揮手勢予以提示。另外,還要注意兩處“開出”節(jié)奏的不同和后面的四分休止符以及“人人都像只小水鳥”這句節(jié)奏的準確。
。10)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11)用不同形式鞏固練習,相互評價。
三、欣賞傣族舞蹈
師: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少數(shù)民族的人們大多能歌善舞,所以在他們的節(jié)日里總是少不了歌舞。除了傣族的潑水節(jié),蒙古族還有那達慕節(jié),你們還知道哪些民族的節(jié)日?請同學們回去收集民族節(jié)日的有關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
水教案 篇2
最近,我上了一節(jié)研討課《歡樂的潑水節(jié)》,以下是我依據(jù)上課的思路寫的說課稿.
說教材:
《歡樂的潑水節(jié)》這課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局部,這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jié)的歡樂局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局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征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jié)的其他活動。
析同學:
因民族差別,同學對潑水節(jié)了解較少,難以與課文發(fā)生情感共鳴。同學年齡小,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
說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和教材的布置,再結合二年級同學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yǎng)同學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體驗,同學全面熱情參入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師生與課文發(fā)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jié)的歡樂心情。
四、重難點:
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發(fā)生情感共鳴
說教學:
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第二課時教學授課形式,主要是以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1、激發(fā)情感,引起需求
開課:用上節(jié)課學的第一自然段導入,伴以《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和鳳凰花的畫面導入,同學讀一讀、背一背第一節(jié),進入情境。<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fā)同學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參與潑水節(jié)>
2、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情感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時地給同學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想象,朗讀感悟。
第一個層次1-2句,體現(xiàn)“做一做、讀一讀”
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同學做一做,(憑我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低年級的同學會做的興致盎然)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激發(fā)同學饒有興趣的讀1-2句。
第二個層次3-4句是教學重中之重,在此對同學進行讀、說、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A.出示象腳鼓點聲,引發(fā)同學讀的欲望,先讀,感到“快樂、好玩”。
B.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這是一個潑水的廣場,來把你們的桶提起來,盆端起來,瓢拿起來, 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潑吧。同學下位,互相追趕,體驗潑水節(jié)的快樂。
C.讀出體驗
D.看課件,(傣家人過潑水節(jié)的錄像)
E.體驗后,觀看后,男、女生賽讀
。ㄒ陨檄h(huán)節(jié)設計,重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像,體驗感悟,讀出層次,突破難點,讓師生融情于文,體驗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
第三個層次:5句
A.角色體驗:你身上濕淋淋,為什么臉上還笑開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讀。
C.師述:怪不得人們那么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帶著新的感受再讀3-4句。
D.生讀3-4句。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是讓同學更深刻領悟潑水的象征意義,領悟傣家獨有的風情,從而更好的突破重難點)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進行了弱處置
第一句,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
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烘托,讓同學在樂聲中唱起來,跳起來,在象腳鼓聲中賽龍舟。在禮炮聲中,在五彩濱紛的煙花中,感受潑水后歡快的熱烈局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4、回歸全文
用讀給在座的老師聽,讓在座的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也想去西雙版納過潑水節(jié),激發(fā)同學聲情并茂的朗讀全文。
5、生字教學
學寫“吉”、“祥”二字,引導同學觀察、描紅,提醒寫好這兩字要注意的地方。來指導同學寫好兩字。
說效果:
此課教學,基本上達到了我預設目標,師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別讓我感動的是:
1、請他們自讀二自然段后,我問他們有什么想說的嗎?同學有那么多讀后的感受跟我說,比我預想的“潑水節(jié)很好玩”,“人們好高興呀”這些話要豐富的多。他們有的說了心中的小問號,有的說了當時的情景,有的說了自身的感受,當時,同學的回答激勵了我,我感覺他們真可愛,真會讀書,更愛考慮。
2、同學是最真實的,比方弱處置的第三段,禮炮的轟鳴,五彩繽紛的火花,象腳鼓點聲中賽龍舟的局面,給了同學巨大的震憾,讓他們在課堂上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
然而在唱起歌來,跳起舞來時,我放的是音樂課曾學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輕輕跳》我班同學都會跳,在元旦聯(lián)歡會上還扮演過,然而課堂上只聽見唱,沒有幾個人跳,課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帶,由聽到唱到跳,于同學著想,是必有一個熟悉過程,因此不能達到伴奏帶一響,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為終究是二上學的一首歌,也許在這里我放有歌詞的歌帶,效果會好些。二,我要學會他們音樂課上那樣跳就好了,能刺激他們的回憶。因此此處為同學著想不夠。
此外,我希望我評價同學的語言更精煉些,不要重復同學的答案。
水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1月份0°等溫線經(jīng)過的地區(qū),能夠通過等溫線圖分析我國冬夏氣溫分別特征。
2.理解溫度帶的劃分依據(jù),能夠在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溫度帶。
3.閱讀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說出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根據(jù)四城市的降水柱狀圖了解我國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特點。
4.了解我國主要的干濕地區(qū),理解其景觀的差異。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各種圖表,進一步鞏固讀圖方法,能夠快速的從地圖上活動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氣溫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國各地異彩紛呈的優(yōu)美風光,激發(fā)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特點和主要的溫度帶。
2.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和主要的干濕地區(qū)。
教學難點
1.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jù)
教學方法
情景模擬,分組討論,當堂達標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地圖冊,課本
教學內容
(一)新課導入
學生活動:根據(jù)展示圖片討論我國各地氣溫和降水的區(qū)別,激發(fā)對于我國氣溫和降水分布的學習興趣。
教師活動:展示我國各地氣溫和降水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二)學習目標
學生活動:展示閱讀學習目標,產(chǎn)生印象,帶著目標去學習
教師活動:展示目標,簡單解釋目標的內容。
(三)冬季氣溫的分布
學生活動:
1.分成四個小組,分別代表海口、武漢、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溫度范圍,估計一個具體的溫度值,寫在題板上展示給全班。
2.找出最高和最低氣溫所在的小組和數(shù)值,計算溫差,總結規(guī)律:自南向北逐漸降低,南北溫差很大。
3.在課本圖上描出0°C等溫線經(jīng)過的地區(qū)
教師活動:
1.展示《中國一月氣溫分布圖》,鼠標點擊不同部分加深學生對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導學生觀察四個小組的氣溫變化,找出最高的最低的小組的位置,啟發(fā)學生總結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3.強調0°C等溫線的意義和位置
(四)夏季氣溫的分布
學生活動:
1.分成四個小組,分別代表廣州、哈爾濱、烏魯木齊和拉薩,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溫度范圍,估計一個具體的溫度值,寫在題板上展示給全班。
2.計算廣州、哈爾濱和烏魯木齊的溫差和冬季溫差比較?偨Y夏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全國普遍高溫。
3.討論青藏高原氣溫低的原因。
4.觀察圖片,近一些理解我國氣溫各地的差異。
教師活動:
1.展示《中國七月氣溫分布圖》,鼠標點擊不同部分加深學生對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導學生計算前三個小組的溫差,總結夏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
3.提示拉薩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qū)。鼠標點擊,出示夏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
4.展示我國氣溫最低和最高氣溫的'圖文資料進行知識拓展。
(五)溫度帶的劃分
學生活動:
1.在教師的提示下閱讀32頁材料,了解溫度帶的劃分依據(jù)。
2.在教師的指點下,找出我國溫度帶和名稱和位置。重點注意家鄉(xiāng)和北京所在的溫度帶和主要溫度帶的分界線。
3.討論回答家鄉(xiāng)的農(nóng)作物
教師活動:
1.聯(lián)系生活,引入活動積溫的概念,解釋溫度帶的劃分。
2.展示《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引導學生讀圖
3.提問家鄉(xiāng)的農(nóng)作物,介紹不同溫度帶的主要農(nóng)作物。
(六)降水的空間分布
學生活動:
1.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等降水量線的分布,討論我國南北和東西的降水差異
2.分成四個小組分別代表臺北、武漢、蘭州和烏魯木齊,找出所在地區(qū)的降水范圍,根據(jù)柱狀圖估計數(shù)值,給全班同學展示,一起標在課本相應的位置。討論我國降水的總趨勢。
教師活動:
1.教師展示《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點擊不同的地區(qū),引入學生分析空間特點。強調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jīng)過的地方。
2.把學生分組,引導學生分析我國降水的總趨勢。
(七)降水的時間變化
學生活動:
1.討論說出家鄉(xiāng)一年中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
2.讀圖四城市降水柱狀圖,討論各地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特點和雨季的長短。
3.讀課本北京年際減少分布圖,討論完成1、2題
4.觀看視頻,加深對于年際變大引起災害的認識。
5.觀看圖文資料,加深對于我國降水分布不均的理解。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討論一年中家鄉(xiāng)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
2.展示四城市降水柱狀圖,啟發(fā)學生討論和思考
3.要求學生讀圖,討論總結北京降水的年際變化特點。
4.播放視頻,解釋年際變化大引起的洪澇和干旱災害
5.展示我國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圖文資料,進行知識拓展
(八)干濕地區(qū)
學生活動:
1.閱讀材料,了解干濕的含義和干濕地區(qū)的劃分。
2.讀圖找出我國主要的干濕地區(qū),家鄉(xiāng)和北京所在的干濕地區(qū)。
3.讀圖了解各個干濕地區(qū)中地面景觀、農(nóng)業(yè)類型等的區(qū)別。思考不同干濕地區(qū)的建筑、交通和飲食的區(qū)別,課下去探究。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強調“干”和“濕”和含義。
2.展示《我國干濕地區(qū)劃分圖》,指出半濕潤區(qū)和濕潤區(qū)的分界線,強調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意義。
3.展示不同地區(qū)農(nóng)業(yè)類型圖片,解釋種植業(yè)和畜牧業(yè)的范圍,啟發(fā)學生對于不同干濕地區(qū)的建筑、交通和飲食的思考和探究。
(九)課堂總結
學生活動:
討論,發(fā)言
教師活動:
展示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和發(fā)言。
(十)達標測試
學生活動:
讀題、討論,做出答案
教師活動:
提問,反饋測試結果
板書設計
一.氣溫的分布
1.冬季
2.夏季
3.溫度帶
二.降水的時空變化
1.空間
2.時間
3.干濕地區(qū)
水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 、知識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丹江口市的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有進一步的了解,學習有關導游的基本知識。
2 、能力目標:通過上網(wǎng)查閱資料,調查采訪,實地考查,討論等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
3 、德育目標:使學生體驗到家鄉(xiāng)風景優(yōu)美,培養(yǎng)他們熱愛家鄉(xiāng)山水,立志為家鄉(xiāng)做貢獻的愿望。
活動準備:
1 .組織學生討論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2 .學生自愿組合并討論具體的行動計劃,寫出行動計劃書。
3 學生用多種方式收集一些資料,如:丹江各景點的圖片、景點介紹等。
活動工具:卡紙、膠水、木棍、彩筆、剪刀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激發(fā)興趣。
師:老師聽說最近中央電視臺在開展《完美假期,旅游線路設計大賽》的評選活動,全國各地的觀眾都積極參加,為自己的家鄉(xiāng)設計旅游路線,現(xiàn)在咱們一起去看看,今天向我們展播的是一條什么路線?(放畫面)
看完這個片子,有什么想法?
生:(旅游路線設計有吸引力)、(導游員解說清楚)、(我真想去那兒玩)、(我覺得丹江的景色很美,也可以設計一條路線送去展播)
師:你能有這樣的想法真不錯!是個熱愛家鄉(xiāng)的小市民!
咱們要想給丹江口設計旅游路線,首先得弄清楚丹江口市有哪些風景區(qū)?上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收集了資料,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你是怎么收集的資料?
生:我知道武當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最高峰是天柱峰 1612 米,其余山峰都朝向主峰,形成 72 峰朝大頂?shù)膲邀惥跋蟆N沂菑奈壹乙槐緯喜榈降摹?/p>
生:我想了解凈樂宮,我除了上網(wǎng)查閱,還親自去游玩了一趟。我知道它是八宮之首,典型的皇家建筑,房屋全是中軸對稱。
二、設計“旅游路線”
師:從大家流利的介紹中,我聽出了你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的熱愛!可見大家前期工作準備的非常充分。
這樣吧,咱們現(xiàn)在在我們班開展一次“水都風情”旅游線路設計大賽,(板書)比賽結束后我們將評選出“一個精品線路獎,一個最佳創(chuàng)意獎,二個最佳導游員,二個最佳合作獎”,(邊說邊貼)有信心嗎?(有)
師:誰知道咱們設計旅游線路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生:我認為設計的要有特色,讓別人一聽也想去玩才行。
生:我覺得要畫出旅游線路圖,別人一看,一目了然
生:我認為不僅要讓游客玩好,還要考慮他們吃飯呀,住宿呀等問題。
生:我們想給旅行社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板書:
1. 線路有特色,有吸引力
2. 安排好行程,畫旅游線路圖
3. 考慮好游客吃、住、行等問題。
4. 給旅行社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考慮的很周到。大家在動手之前,老師想提醒大家(大屏幕出示)
A. 今天的活動分六個小組進行,小組內每個成員要團結合作,共同設計一條旅游路線
B. 每個小組選派一名解說員解說自己小組設計的路線,一名導游員介紹景點,可以介紹一個或多個景點。
導游員的評選標準:
①對介紹的景點要有充分的了解
、诼曇艉榱,口齒清楚
③面向游客,舉止大方,講解生動,態(tài)度親切。
師: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現(xiàn)在可以開始設計了。
。▽W生動手設計)
三、展示作品:
師:各小組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下面,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第 1 組代表上場。
1 組:(武當仙山一日游)
師:多么精彩的解說!有請第 2 組代表閃亮登場。
2 組:(市內周末二日游)
師:作為一名丹江人,我們是多么自豪呀!瞧!第 3 組已經(jīng)等不及了
3 組:(凈樂宮,凈樂湖野炊自助游)
師: 即可以鍛煉身體,欣賞到美景,還能吃到美味的野餐,真是一舉三得呀!想?yún)⒓拥呐e手!看來挺受歡迎呀!掌聲歡迎第 4 組同學上場!
4 組:(銀夢湖野外宿營二日游)
師:風景真是太優(yōu)美了!有空我一定要去體驗一下野外生活的.樂趣,請最后一組上場!
5 組:(略)
四、全班交流,評獎
師:周密的策劃,精彩的解說,真是看得人目不瑕接,我們 5 個組的同學能在這么短的時間設計出了如此杰出的作品,真是太了不起了!下面進行的是“好作品,大家評”活動,請大家評一評,你認為哪個小組設計路線最有特色?哪個小組的導游員解說得最清楚?哪個小組的路線有待改進?
生:我認為第三小組畫的線路圖色彩不夠鮮艷。
生:我認為第四小組設計的線路最有特色,因為在這里白天可以欣賞到如詩如畫的湖光山色,晚上還可以在野外宿營,舉行篝火晚會,體驗野外生活的樂趣。
生:我覺得第 2 小組的導游員非常優(yōu)秀,他不僅聲音洪亮,親和力強,而且對景點也介紹得很清楚,一定能吸引很多游客。
生:我覺得第一小組的行程安排非常合理,和他們一起游玩武當山一定非常愉快。
師:同學們果然火眼金睛,觀察得非常認真!根據(jù)大家的評議,現(xiàn)在我宣布評比結果:
XX 組精品路線獎 XX 組最佳合作獎
XX 組最佳導游員 XX 組最佳創(chuàng)意獎
五、活動總結,形成課題報告
1 、這節(jié)活動課,大家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談一談,你有何收獲?
A 、我學會了怎樣上網(wǎng)查閱資料,怎樣搜集整理資料。 B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我從同學們身上汲取了許多閃光點,而且小組內的同學一定要團結一心,分工協(xié)作。
C 、我學會了怎樣設計旅游線路圖,要設計得有特色,能吸引游客,行程要安排合理,考慮周全。
D 、我對丹江口更加了解,更加熱愛丹江口
E 、家鄉(xiāng)的風景這么優(yōu)美,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責任宣傳它,讓中國水都走向全國
2 、在你查閱資料,調查走訪,實地考查過程中,你認為丹江口市的旅游還存在什么問題?
。ㄩ_發(fā)力度、宣傳力度、旅游素質)
師:這次活動課同學們都能密切地配合,大膽地創(chuàng)造,設計出了有水都特色的旅游線路,相信有同學們的努力,我們丹江口市一定走向全國。
3 、形成一份課題報告:
組長給每個同學發(fā)一份課程總結報告,請大家認真填好,馬上要召開人大代表會議,可以把我們的建議收集起來,寫成一個提案交上去,為丹江口市的旅游事業(yè)盡自己的一份力
課題總結報告
姓名: 第—小組 組 長: 參加此次活動的情感態(tài)度
我做過哪些事情
我的收獲
我存在的問題
我的建議
水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課本《買礦泉水》一節(jié)。
教學目標:
1、應用連乘的計算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估算方法的多樣化,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連乘試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材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
。薄⒖谒
20×3= 0×6= 8×0= 12×8=
12×4= 22×3= 24×3= 100×4=
2、豎式計算
22×3= 320×5= 602×5=
3、口答
。1)四年級每班有學生30人,3個班共有學生多少人?
。2)每箱飲料3元,20箱飲料共花多少元?
。3)每箱裝12瓶礦泉水,5箱共裝多少瓶礦泉水?
二、情境導入、探索新知
課件出示課本第36頁“買礦泉水”教學情境圖,以及數(shù)學問題:運動會上,張老師給同學們買了2箱礦泉水,大約花了多少錢?
1、理解題意
提問: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提出什么問題?
2、引導計算
。1)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小組內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在交流中出現(xiàn)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指名回答估算過程及結果,進行全班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侔24瓶看成25瓶,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夠了;
、诎24瓶看成20瓶,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
、垡幌涞V泉水大約70元,兩箱大約140元;
④一箱礦泉水超過60元,兩箱礦泉水超過100元,但不到200元。
學生可能還有其它估算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解釋各自估算的'過程。
3、引導精算
把情境中的問題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時,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解法。
、24×3=72(元),72×2=144元;
、24×3×2=72×2=144(元);
、3×(2×24)=3×48=144(元);
、3×(24×2)=3×48=144(元);
、24×2=48(元),48×3=144(元)。
學生可能還有其它解法,只要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課本第36頁“試一試”第1、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老師再指名板書,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解決問題
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用了估算和精算的方法解決連乘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善于應用這種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第2、4題。
水教案 篇6
知識與技能:
1.經(jīng)歷實驗、預測、調查、訪談、比較等過程,了解預測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滴水會浪費多少水的辦法。
2.從數(shù)學的角度(如調查、計算)分析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所漏掉的水的價值,體驗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上網(wǎng)、查閱報刊、專訪等方式搜集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等方面的信息,體驗到珍惜水,就是珍愛生活的`教育。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經(jīng)歷綜合運用知識和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經(jīng)歷滴水實驗的過程,初步感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學習從數(shù)學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見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件:滴水的聲音。
教師:聽,你想到了什么?課件:一滴水下滴的情形。
小朋友很會聯(lián)想,說的都是關于滴水的情況。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關于“一滴水”的一些問題。
二、 實驗:1分滴水多少克
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見過滴水的現(xiàn)象吧。但是,你們有沒有調查過1分滴水有多少克呢?課件出示問題:1分滴水有多少克?
漏水實驗:請2個小朋友來做實驗給大家看。
在杯底打孔;接水1分;天平稱重量。
教師: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知道了什么?
三、 預測:1年浪費多少水
剛上課時小朋友們介紹了生活中有水龍頭漏水的現(xiàn)象。如果1個沒擰緊的水龍頭漏水速度與實驗相同,也就是說1個水龍頭1分滴漏3克水 ,那么1時、1天、1月、1年大約各浪費多少水?(課件呈現(xiàn)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關鍵要弄清楚什么?(進率)請具體說說這幾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每兩個時間單位間的進率。
學生計算,可以使用計算器。
展示計算的情況。
教師:先把這個多位數(shù)分級,再讀出來。算出的數(shù)目大不大?
四、計算:1年漏掉的水的價值
研究表明:1個人除了正常的飲食外,每天應飲水1400 g才能維持人體需要。
1個沒擰緊的水龍頭1年漏掉的水大約可供1個人飲多少天?
解決這個問題,只用這一個信息1400 g行嗎?為什么?學生在本子列式,計算可借助計算器。
教師:學校每個水龍頭都這樣漏水,1年浪費的水可供多少人飲1天?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大約可供83325人飲1天。
教師:如果全校按20xx人計算,1年漏掉的水大約可供全校師生飲多少天?
五、 展示:調查的水資源信息,感受環(huán)保的重要
教師:這是小小一滴水引發(fā)的數(shù)據(jù),如果聯(lián)想到全國,浪費就會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資源很豐富?我國的水資源很富裕?請看這些圖表和數(shù)據(jù)。
。ㄕ堃晃恍∨笥炎x出有關水資源的信息。)
教師:課前,同學們收集了很多有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等方面的信息。請拿出來,在小組內展示,說一說。
六、 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數(shù)學實驗、計算器綜合運用了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同時,我們也體會到小小一滴水引發(fā)的數(shù)據(jù)觸目驚心。那么,這節(jié)課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欣賞動漫課件:節(jié)約一滴水。
板書設計:
滴水實驗
一分鐘 一天 一年
【水教案】相關文章:
《水》教案02-21
《水》教案01-22
關于水教案06-16
水的變化教案06-10
水是寶教案06-14
《奇妙的水》教案04-08
關于水的教案01-10
《水的組成》教案01-15
《水》大班教案12-09
水優(yōu)秀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