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2-01-15 22:51:11 教案

【熱門】語文教案范文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語文教案范文7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和諧對話

  1、同學們,這學期咱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誰?

 。ü烙嬘袑W生會猜新同學,新老師,教師都加以肯定,但不確定)

  2、讓我們先來聽一則新聞,你就知道了!

  (1)紹興市綠化面積達45%。

 。2)我校老師參加繼續(xù)教育培訓達100%。

  (3)我鎮(zhèn)20xx年的工業(yè)產(chǎn)值比20xx年增加340。8%。

  現(xiàn)在你知道新朋友是誰了吧?誰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想不想和百分數(shù)交朋友?

  3、關于這位新朋友,你已經(jīng)了解多少?你還想了解什么?(教師隨機挑選板書)

  二、自主探索

 。ㄒ唬┦裁词前俜謹(shù)?

  1、提供素材:

  年級“達標”人數(shù)總人數(shù)

  五年級180200

  六年級93100

  師:比一比,哪個年級體育“達標”情況比較好?為什么要這樣比?

  根據(jù)討論補充表格:180/200=90/10093/100

  2、引導探索:

 。1)這兩個分數(shù)有什么相同點?(百分之幾的數(shù))

 。2)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義?共同又表示什么意義?表格上方怎么填?

 。3)如果把“達標人數(shù)”看作“一個數(shù)”,“總人數(shù)”看作“另一個數(shù)”,怎么補充?

 。4)小結: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叫做百分數(shù),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ǘ┌俜謹(shù)特殊在哪兒?

  1、提供素材:

  A、雞的只數(shù)是鴨的75/100。B、繩長是鐵絲長的51/100。C、一堆煤重87/100噸。

  2、共同探索:

 。1)這三個分數(shù)哪個是百分數(shù),哪個不是?為什么?

  (2)結合上面的例子,誰能說說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有什么異同?

  分數(shù):既可表示一個數(shù)(可帶單位),也可表示兩個數(shù)量間的比較關系。

  百分數(shù):只能表示兩個數(shù)量間的'比較關系(不帶單位)。

  (3)百分數(shù)相對于分數(shù)有什么優(yōu)點?

 。ㄈ┌俜謹(shù)長什么樣?

  1、提供素材:

  15%、50%、100%、0。5%、121。7%、300%我國耕地面積約占世界的7%。我國人口約占世界的22%。這本書我已看了40%。自行車廠上半年完成計劃的60%。

  2、自由讀,你最喜歡哪個百分數(shù)?為什么?(分子可以是整數(shù)、小數(shù)、大于100)

  3、細細品:(1)前兩句話分別是誰與誰比?連起來讀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2)我看了40%,一定是看了40頁,對嗎?為什么?

  (3)從上半年的情況你可以聯(lián)想到什么?能按時完成嗎?

  4、原來百分數(shù)長這個樣子!你會寫嗎?

 。1)將93/100、90/100、75/100、51/100改寫成專門形式,評價書寫順序。

 。2)自由寫10個%,用百分數(shù)的知識讓大家猜猜你寫了幾個。

  三、愉快練習

  1、新聞中3個百分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含義?

  2、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百分數(shù),你能舉幾個例子嗎?老師也想舉幾個例子,好嗎?

 。1)王大伯家今年水稻收成比去年增產(chǎn)二成,你能用百分數(shù)表示嗎?(二成五呢)

 。2)開學了,各家商店學習用品進行打折優(yōu)惠。其中一套百科全書國商打九折,供銷打八折,用百分數(shù)怎么表示?表示什么意思?

  你會去哪家買?為什么?如果原價分別是100元、120元,你還會這樣選擇嗎?

  四、反思評價

  學了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學習后有什么感受?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識記A.關于《彷徨》B.“煙靄”等詞語

 。玻斫猓治

 。粒斫庑≌f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

  B.根據(jù)人物描寫和情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及對主題的作用

 。模箶⑹址ǎ◤土暎

  〖教學設想

 。保宋拈L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強調預習,以免課堂上出現(xiàn)空對空的情形。

 。玻捎谛≌f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在課堂開始時有必要讓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弄清。

 。常恼螺^長,知識點多,要學的東西也多,容易雜亂,擬從三個方面實施教學

  A.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

 。拢宋镄愿裥蜗

 。茫≌f的主題,人物形象的意義

  4.此文是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不少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不甚相同,正好可用來訓練利用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

 。担n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

  1.查找相關資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國社會的狀況

 。玻x2-3遍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保斜砘仡欀袑W課本中所涉及的魯迅的作品.文集.體裁

 。玻P于彷徨及祝福的創(chuàng)作背景

 。粒斞复藭r的思想狀況:由吶喊而彷徨

 。拢保梗玻茨昵昂蟮臍v史

  辛亥革命1911五四運動1919

  二.整體感知,梳理情節(jié)

 。保@篇小說所寫的人物有幾個,請大致給他們分類

 。玻≌f采用什么記敘順序

 。常允裁礊榫索

  4.這篇小說的敘述的時間跨度有多大,具體地寫了哪幾個地點,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担o你感受最深之處是?說一點理由

  6.列出情節(jié)提綱

  明確:

 。毕榱稚

  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

  柳媽

  我

  不需很精確,旨在訓練學生理清人物關系的能力

 。玻箶ⅲ常业囊娐劯

 。矗氖舷拢撸哪曜笥

  魯鎮(zhèn)衛(wèi)家山賀家墺

  濃縮在舊歷的年底的魯鎮(zhèn)由此輻射

  短篇小說的時空安排

 。叮姲鍟

  三.通過人物描寫分析人物命運與性格

  小說通過塑造祥林嫂這個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那么她有怎樣的命運,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性格

  1.簡述她的主要生活經(jīng)歷

 。玻≌f主要采用什么描寫方法描寫主人公的,文中有幾處突出的肖象描寫,寫出她什么性格特點,請找出并分析

  畫眼睛---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還是畫她的眼睛----〈我怎樣做起小說來的》

  跳讀三次描寫,比較其異同,體會用肖像變化表現(xiàn)人物命運的變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臉色表黃----生活艱辛

  紅潤----青春的活力

  順著眼---善良.安分.溫順

  第二次

  兩頰消失了血色

  順著眼,眼角上逞帶些淚痕

  眼光沒有先前的那樣精神

  沒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慘重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以表達

  第三次

  眼珠間或一輪---長期的嚴重的打擊與折磨,陷入極度悲哀,內心痛苦無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總結:三次肖像描寫表現(xiàn)了祥林嫂悲慘的命運

 。常鞘裁词顾拿\如此悲慘直至死去?而她對自己的命運又采取了怎樣的態(tài)度與行為?從其態(tài)度和行為可看出其怎樣的性格特征。

  四.練習

  從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現(xiàn)祥林嫂的悲慘命運的細節(jié)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文中關于祝福景象的描寫,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七、板書設計

  情節(jié)內容 順序

  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突然死去倒敘

  開端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被賣改嫁

  高潮再到魯鎮(zhèn)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薄⒗斫庑≌f的環(huán)境描寫

 。玻治鲂≌f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討論上節(jié)課的課后練習一

  參考角度:A、沒有名字B、小十歲的丈夫C、工錢

  旨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視的信息

  二.小說刻畫了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作者是如何描繪的

  點拔:1)關于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

  2)關于環(huán)境描寫的類型及要求

 。保闹袔滋帉懽8>跋,三處祝福景象的描繪目的何在?

  研讀開頭一節(jié)

 。僚f歷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氣息?

 。拢畬⒌叫履晔且环N怎樣的氣氛?

 。茫氖迮c我見面的情景表現(xiàn)什么?大罵新黨,S在書房里表現(xiàn)什么,為什么不是留在書房里

  2.研讀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寫

 。、此段描寫最突出的是什么,找關鍵詞

  都沒多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常髡呙鑼戶斔睦蠣?shù)臅坑惺裁刺卣,層如其人,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總結

 。保翋瀴阂值臍夥

 。玻饨ǖ娘L俗習慣迷信根深蒂固(盡管封建制度已S終正Q)

 。常J靥搨畏磩

  三.研讀冬季日短一節(jié)

 。保@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

 。玻疄槭裁凑f祥林嫂是玩物?

 。常绾卫斫鈩t無聊生者不生------

  明確:渲染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與可惡,營造悲涼氣氛,表示我對祥林嫂的同情與憤激

  四.研讀小說的結尾

  這一結尾的作用,與文章其它部分的關系

  點拔A、在結構上B、對于中心的表達上

  明確:

 。潦孜埠魬,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

 。屡c祥林嫂的死的慘象和天地圣象的預備給魯鎮(zhèn)人們以無限幸福的氣氛形成對比,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

  五.總結性討論

 。保≌f為什么題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燎楣(jié)發(fā)展與之有關,提供了背景

  B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強烈的對比,增強悲劇性

 。玻鴭屖且粋怎樣的人,她是不是兇手之一

 。粒陕湎榱稚┑膫

 。拢樗齾s給她增加了痛苦

 。常沂且粋怎樣的形象

  A:我與魯四老爺

 。拢何业恼f不清

  也許有---自以為慰藉,不忍心增其煩惱

  也未必---意識到增添苦惱,只好吞吐,支吾其辭

  說不清---怕負責任的含混之辭

  我說不清,始終不否定靈魂的有,表現(xiàn)我對幫助祥林嫂擺脫封建迷信毫無力量,甚至沒有勇氣正視祥林嫂提出的問題,我的軟弱性

  具有進步的思想扔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卻軟弱無能,沒有改良的辦法.

  六.作業(yè)

 。保瓿烧n后練習六

 。玻赃x角度,寫一則讀書筆記

  七、作業(yè)反聵及校正

  八、教后記

語文教案 篇3

  《觀滄!方贪3

  教學目標:

  1、 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2、 體會宏偉壯麗的景象。

  3、 寫實與想象。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由寫作背景導入

  該詩寫于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當年的夏五月,詩人率軍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 ,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

  二、 簡介作者,揭示目標

  曹操,字孟德,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曾歷任

  大將軍、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詩人。

  三、 新授內容

  1、 師范讀,生跟讀。

  2、 生自由朗讀,查字典解決生字詞。

  3、 生齊讀。

  4、 分析課文內容

 、欧治鲎至x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觀,看,統(tǒng)領全篇。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洪,大。

  行,運行。 若,如同。

  星漢,銀河。 志,理想。

 、苾热

  A、 詩的前兩句寫什么?最后兩句是寫什么?中間十句寫了什么?

  敘事 合樂時所加,與正文內容無關 寫景

  B、寫景部分采用 手法,勾畫了洶涌的 ,聳立海中的 ,島上繁茂的 ,給人以如畫的感覺。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張)寫出了觀滄海時的什么感受?

  D、寫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博大的.胸襟。

  四、 總結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內容。

  先突出寫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聳立,節(jié)令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機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數(shù)語,便勾勒出一幅壯美的海山秋色圖,敏銳的觀察,開闊的視野,,統(tǒng)攬全局的謀篇,顯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學識。

  寫完眼前的山海,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滄海托舉日月星漢的壯麗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勢。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溫暖和光明,是詩人拯救蒼生于水深火熱之中、一統(tǒng)天下宏大政治抱負的真切比擬;燦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zhèn)、雄才大略的生動寫照?/p>

  五、 作業(yè):

 、磐瓿蓵罅曨};

 、票痴b默寫課文。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4個生字,學會其中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箏、體育場、花花綠綠、各式各樣、老鷹、端端正正、穩(wěn)穩(wěn)當當、骨碌碌、橘紅色、墨綠、斑紋、熱鬧、宇宙、飄蕩”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

  3、 把閱讀、觀察、想象結合起來,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孩子們在放風箏時的喜悅心情,激發(fā)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興趣。

  4、 學習作者觀察和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敘述清楚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并體會課文中對放風箏具體過程的描寫,感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喜悅心情。

  難點:

  根據(jù)課文的描述,引導學生對天空中的風箏進行想象。

  課前準備:

  1、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和生字。

  2、 搜集有關風箏的圖片。

  教學媒體:

  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觀看放風箏圖片,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放風箏圖片,欣賞。

  2、 談話:大家剛才看見的風箏漂亮嗎?春天,萬物復蘇,春風和煦,是放風箏的好季節(jié)。你放過風箏嗎?你愿意參加放風箏的活動嗎?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幾個小朋友是怎樣放風箏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 范讀課文。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三、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2、 自學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詞。

  3、 讀通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字。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

  2、四人小組內交流哪些字難記,哪些字難寫。

  4、 全班交流。重點指導:

  “鷹”、“嚷”、“墨”等字的寫法。

  5、 檢查讀課文情況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 分小組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哪些問題在初讀之后可以解決。

  五、作業(yè)

  1、 抄寫生字新詞,并家聽。

  2、 熟讀課文,思考:畫出描寫圖畫內容的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生字新詞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內容。

  1、 讀課文,這段說的是什么?(時間、地點、人物)

  2、 高高興興地去干什么?(放風箏)

  學習“怎樣放風箏”的部分

  1、 出示課文插圖,觀察畫面

  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心情怎樣?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自己的觀察所得。

  2、 圖文對照,課文中哪一段描述了畫面中“我”和哥哥放風箏的情景?

 。1) 合作學習第三自然

  同桌同學按照下列步驟,合作學習。

  A、 讀一讀,弄清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

  B、 畫一畫。,段中描寫“我”和哥哥動作的詞語。

  C、 演一演,說一說。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風箏的過程,邊演邊說。

  (2) 表演復述。

  A、 請出一組同學上臺表演,觀眾評說。

  B、 對比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舉著“大蜻蜓” 拽著風箏 才收住腳

  拿 拉 停

 。ㄒ驗椤芭e”含有用力向上的意思,“拽”有緊抓的意思,“收”因為在奔跑中急停下來。)

 。3)體會寫法:通過學習這一段,請你想一想怎樣才能把活動中的情景寫得清楚具體?

 。ㄒ獙懙们宄仨毎匆欢ǖ捻樞;要寫得具體,要朱雀抓住活動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xiàn)。)

  (4)指導有感情朗讀。

  我高興得一邊拍手一邊嚷:“蜻蜓賽過飛機啦!蜻蜓賽過飛機啦!”(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歡快、愉悅的心情。)

  三、 學習“‘大蜻蜓’放飛前”的課文內容

  1、“大蜻蜓”飛上天空以前,有哪些風箏?

 。1) 觀察畫面說一說。

 。2) 對照課文——課文是怎么寫的?

  A、 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B、 通過看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切換詞語的方法理解詞語:“花花綠綠”、“各式各樣”。(表現(xiàn)了風箏鮮艷的色彩、多樣的形態(tài)。)

  C、 具體說說在天空中飄蕩的風箏有什么顏色,是什么樣子的?想象說詞說句。出示:

  ( )的老鷹 ( )的鸚鵡

  ( )的仙鶴 ( )的蜈蚣

  用“( )的( )在天空中飄蕩。”說一句話。

  四、 作業(yè)

  1、 抄寫生字新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朗讀第一至四自然段

  二、 學習“‘打蜻蜓’放飛后”的課文內容

  過渡:“大蜻蜓”放上藍天后,又多了些什么風箏?

  1、 學習第五至七自然段

 。1) 天上的風箏越來越多,熱鬧極了,有哪些風箏?

  (2) 你覺得哪一只風箏最好看?讀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2、 對比句子,體會寫法。

  金黃的小蜜蜂,在空中飛來飛去。

  金黃的小蜜蜂,翹著綠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叢中飛來飛去。

  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小結:第二句不僅寫出了顏色,而且寫出了風箏的樣子和好像在干什么,通過想象,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了一幅“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鮮艷美麗的圖畫。

  3、 想象續(xù)說。

 。1) 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課文描寫的這些風箏呢?從哪里看尋出來?

 。2) 天空中這么多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風箏,挑選你最喜愛的一種或以前你放過、見過的一種,學習作者的寫法,畫一畫,說一說。

  三、 總結全文

  課文給我們描繪了放風箏時所看到的熱鬧歡樂的情形和各式各樣的風箏

  在天空中爭奇斗艷的景象,在學習中我們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課后,讓我們一起去放放風箏吧!

  四、 作業(yè)

  1、 摘抄課文中描寫風箏顏色、姿態(tài)的詞句。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預習第二課。

  4、 (選做題)小練筆:把自己課外放風箏的情景用一段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1、 放風箏

  放 舉 跑 放線 松手

  高興

  風箏 多 熱鬧 鮮艷 美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詞語,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是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權威。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杯子,金魚

  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做小實驗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一次,一位科學家向幾個小朋友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一個叫瑪利亞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是錯誤的。那科學家為什么要向小朋友提出這個錯誤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討論!學習之前,我們先來和課文中的漢字娃娃打打招呼。

  2、認讀生字

  3、讀詞語

  二、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1、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科學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2、讀后交流

 。1)科學家提出了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讀讀第一自然段。

 。2)你覺得這個問題奇怪嗎?哪兒奇怪?

 。3)指導讀,讀出奇怪的語氣來。

  3、小朋友是怎么議論的呢?

 。1)根據(jù)小朋友的發(fā)言,相機理解“搶著說”

 。2)你還有不同的答案嗎?剛才大家都爭著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這就是課文里說的哪個詞語?議論紛紛。

 。3)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4、引讀第三段

  (1)瑪利亞覺得他們都沒有說對,但又說不出什么道理來。因此,她的心里充滿了疑問,課文里第三自然段有一個詞告訴了我們?趕快去找找吧!理解“滿腹疑惑”

  (2)媽媽怎么說?

  5、瑪利亞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讀第四自然段,勾畫有關的句子。

  6、是這樣的嗎?我們也來做做這個實驗。

  (1)演示實驗。理解“水漫出來了”

  (2)這樣的結果是瑪利亞根本沒有想到的'。因此,她感到又奇怪又生氣,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讀句子:哎呀,水漫出來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瑪利亞這么生氣,是為什么呢?

  7、第二天,瑪利亞找到那位科學家,質問他怎么可以提錯誤的問題來騙他們,科學家聽了,哈哈大笑。這是為什么?學生回答后相機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導學生讀科學家說的話。

  8、瑪利亞聽了,高興地說“哦,我明白了!”瑪利亞明白了什么?指導讀第七自然段,讀出高興。

  三、總結拓展

  生活中你看到、聽到或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嗎?講一講。

  四、作業(yè)

  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先說在請完成書上的最后一題。

  板書設計:

  不迷信

  25

  科學家的問題

  動手做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讀8個字。

  2、 默讀課文。知道課文寫了我和狼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懂得與動物要和諧相處,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3、按要求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知道課文寫了“我”和狼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

  教學難點:

  知道課文寫了“我”和狼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

  一、預習內容。

  1、熟讀課文。

  2、自學生字。

 。1)生字帶拼音寫兩個。

 。2)給每個生字至少找1個形近字,1個同音字并組詞。

 。3)從本課書中找出2-3個多音字,并按不同的讀音分別組詞。

  3、解釋詞語。

  通過查字典或詞典解釋本課中至少3個生詞,同時可寫出所查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4、思考并完成部分課后習題。

  教學媒體(資源)選擇。

  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

  A.提供事實,建立經(jīng)驗;

  B.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動機;

  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確操作;

  E.呈現(xiàn)過程,形成表象;

  F.演繹原理,啟發(fā)思維;

  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

  I.欣 賞審美,陶冶情操;

  J.歸納總結,復習鞏固;

  K.自定義。

 、谑褂梅绞桨ā

  A.設疑—播放—講解;

  B.設疑—播放—討論;

  C.講解—播放—概括;

  D.講解—播放—舉例;

  E.播放—提問—講解;

  F.播放—討論—總結;

  G.邊播放、邊講解;

  H. 邊播放、邊議論;

  I.學習者自己操作媒體進行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 感知。

  默讀課文,思考: 我和 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課本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互學 狼之間發(fā)生了哪幾件 質疑 事?

  三、 精讀課文。

  體會人與狼是怎么建立感情的?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

  四、積累好詞好句。

  讀讀最讓你感動的`詞讀句子, 把它摘抄下來與同學交流, 說說你為什么感動。

  板書設計:

  24 與北極狼為友的科學家

  救受傷的福子

  趕走黑熊 救 狼 崽

  救科學家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保護群眾、敵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謄寫自身受感動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局部。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錄音機、課文朗讀磁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要介紹背景。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順序。

  三、學習課文第一、第二局部

  四、安排作業(yè)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出示目標

  1、指名讀第一、第二局部。(板書:接受任務,誘敵上山)

  2、說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3、這節(jié)課你還想了解什么內容?

  二、深入學習第三到第五局部,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1、自讀第三局部?紤]:五壯士完成掩護任務后,為什么往三面是懸崖的狼牙山頂峰棋盤陀轉移?

  2、提問: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板書:引上絕路)

  3、討論:(1)五壯士已經(jīng)完成了掩護任務,為什么不走那條“可以追上部隊”的路,而是不顧自身的危險,要把敵人引上絕路呢?(2)“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這里比喻什么?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礋嵫序v?

  4、俺們應該用什么感情來朗讀這一局部?(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5、指名分別朗讀第四、第五自然段?紤]:向頂峰攀登的過程中五壯士是怎樣痛擊敵人的?

  6、提問: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書:英勇殲敵)

  7、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局部,自身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8、指名朗讀第五局部。考慮:五壯士最后是怎樣英勇跳崖的?(板書:英勇跳崖)

  9、討論。

  (1)這一段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

 。2)五壯士為什么“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你從五壯士“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中體會到了什么?

 。3)面對五壯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話想說?

  10、有感情地朗讀這局部。

  三、總結全文

  四、安排作業(yè)

  1、試著背誦課文最后一局部。

  2、課外搜集有關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第三課時

  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

  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課外延伸。

  板書設計:

  21、狼牙山五壯士

  頂峰殲敵

  引上絕路

  誘敵上山

  接受任務

  英勇跳崖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影子》教案12-09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16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精品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