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實踐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教材說明
這部分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并且明確要比較物體的輕重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體重,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感受質量單位的活動,教材選取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富有情趣的'活動,如稱體重、互相背一背。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增加對千克的感性認識,而且還可以了解一些有關的常識,如自己這個年齡段的同學體重大約是多少、如何看體重表等。
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教材選取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體,如書本、書包。首先讓學生先用手掂一掂,估計一下哪個輕,哪個重,然后再用秤來驗證。通過活動,學生不僅增強了對質量單位的認識,感受了物體的輕重,而且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了這些測量重量的工具,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體的輕重。
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教材是通過記錄稱體重的結果的方式來滲透的。教材在這里是通過一個學生畫“正”字來記錄同學們的體重,也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同學們的體重,比如直接寫下姓名和體重、畫“△”(或○)的方法、使用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表)等。為了使學生了解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作用,這里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24千克的有幾人?25千克的有幾人?”“咱們班多重的人數(shù)最多? ”使學生初步了解到通過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應用的意識。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既可以結合第六單元“克和千克”進行,也可以在第七單元后進行。
2、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
3、質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如感受千克,農村的同學可以通過掂1千克的糧食、蔬菜來體會;城市的同學可以通過掂1千克的水果、飲料來體會。這樣不同環(huán)境的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質量單位的觀念,還可以體會到自己身邊的數(shù)學,從而對數(shù)學產生親近感。
4、這里的活動可以分小組進行,小組的組數(shù)可以根據(jù)表的個數(shù)來確定,有幾個表就分幾組,小組輪流進行各項活動。
5、活動前,教師要演示如何稱體重和看體重表以及如何使用其他的工具。稱體重活動時,可以讓每個小組先稱出每個同學的體重,并把稱的結果記錄下來,稱完體重的同學可以互相背一背,體驗一下同學的體重。教師巡視時,要注意了解學生是否會看體重表,是否會記錄稱體重的結果,并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避免個子小的同學背塊頭大的同學。活動結束后,應讓每個小組匯報一下活動情況。如“小明25千克,我背了背知道25千克有多重,王華24千克,我感覺他沒有小明重!薄拔覀冞@一組23千克的有1人,24千克的有3人 ……”也可以先稱出一個學生的體重,比如小明25千克,讓小華背一背,感受一下:“25千克這么重呀!”然后背一背另外一個并估計一下:“你不到25千克!痹偃シQ一稱,看看小華估計的對不對。
6、比較物體輕重活動時,小組的每個同學可以輪流做,一個先掂一掂,估計一下,另一個稱一下,判斷他估計的對不對。這里除了教材中給出的書本、書包以外,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選擇其他的物品。使用測量工具時,物品應放在托盤的中央,讀數(shù)時,教師要加以指導。
7、最后,教師組織各小組把他們的記錄表交流一下,看看都有哪幾種形式,哪些比較容易看出各種體重的人數(shù)。之后教師可以把全班同學的體重用畫 “○”或別的直觀的方法制成一個大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匆豢磸谋碇锌梢粤私饽男┬畔ⅰH,哪個體重的人最多,哪個體重的人最少。等等。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扮演醫(yī)生、護士等角色,幫助學生了解醫(yī)護人員的辛勤勞動,從而喚起學生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
2、通過扮演小患者角色,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公共場所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初步了解患者看病的順序。增加社會生活小常識。
學生全面、公正、客觀地了解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
認識到每個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服務
一、導入。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背景資料,引出學生發(fā)現(xiàn)“醫(yī)院看病是怎樣的順序”。
二、活動過程。
1、想一想。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開個小小醫(yī)院應該做哪些準備?”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收集來的信息回答問題。
2、玩一玩。
進行體驗于實踐。設計下面幾種情況:
醫(yī)護人員互相配合得非常好,為搶救患者贏得了時間……
醫(yī)護人員互相配合不默契,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和藹、配合默契,但患者卻在診室大喊大叫……
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生硬,患者、陪者小心回答著各種問題……
對于以上的各種表演情況,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因為這些情況在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對于表演非常好的組及時表揚和鼓勵。
3、議一議。
針對學生表演的幾種情況,引導他們進行分析、反思于交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醫(yī)患之間的關系。
三、活動評價。
在評價時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活動態(tài)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上。學生還可以自由地交換意見、發(fā)表看法。
四、活動延伸。
在課下進行,學生可以向周圍的人去了解醫(yī)護人員是怎樣工作的,然后進行匯報、交流,并試著練習用體溫表測體溫。練習用體溫表測體溫。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根據(jù)自然災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特點,學會自救自護。
2、能學會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量的減少損失。
3、通過讀新聞、模擬表演、交通安全知識搶答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消防安全的重視。
4、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規(guī)則,知道發(fā)生火災后應該怎樣做,平時注意怎樣預防火災。
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消防事故的新聞。
2、組織學生排演小品。
3、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識。
教學過程:
一、發(fā)生自然災害時的`自救自護
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災害?
學生討論、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災等。
2、發(fā)生這些自然災害時應該怎么做?
學會小組先討論發(fā)生地震時怎么辦?
交流:
。1)不驚慌失措,不要去陽臺或窗下躲避,不要擁向樓梯。
。2)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間里。
。3)在學校要聽從老師指揮,安全疏散。
模擬演示。
二、消防安全教育
1、發(fā)生火災時怎么辦?
(1)看火災資料片。
。2)討論交流。
(3)模擬演示練習
。4)主持小結: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當或者管理不好,就會發(fā)生火災,嚴重威脅人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命財產和國家的建設發(fā)展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消防安全的有關知識。
2.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搶答形式)
。1)火災的預防包括哪些?
(2)易燃物品應該怎樣放置?
。3)平時用電爐取暖對不對?有什么影響?
。4)蠟燭為什么要及時熄滅?
。5)年齡小的同學為什么不能自己燃放鞭炮?
(6)發(fā)生火災時,要撥打什么報警電話?并且要說清楚什么?
。7)小學生能不能參加滅火行動?
。8)從失火的樓房內怎樣逃離危險?
3、看模擬表演,議一議:
(1)表演內容:一名小學生放學回家路上同小伙伴一起到山上玩火?
。2)議一議:
、俦硌葜械男∨笥堰`反了什么規(guī)定?
、谖覀儜撛鯓宇A防火災?
。3)把小朋友的錯誤糾正過來。
(4)談心得體會。
4、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當在參加集體活動時意外發(fā)生火災應該怎樣做……
5、小結:
(1)同學們小結: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結:
消防知識我們一定要牢記,平時預防為主,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幸?鞓氛莆赵谀阕约旱氖掷铮M瑢W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發(fā)生其余的自然災害時該怎么做?
交流討論。
1、演圖片,找錯誤。
2、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傳。
3、小結:要學習自救互救知識,科學救人。
【綜合實踐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教案02-14
綜合實踐教案02-27
綜合實踐的活動教案03-11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3-11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9-24
綜合實踐課教案02-17
小學綜合實踐教案02-18
綜合實踐教案范文03-27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案11-06
綜合實踐教案模板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