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

時間:2022-01-24 12:58:25 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猴子下山》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猴子下山》教案3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鞏固已學過的10以內(nèi)數(shù)的減法。

  2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shù)相減的減法問題,讓學生借助學具操作,體會相同的兩個數(shù)相減得數(shù)是0的道理。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shù)相減得數(shù)是0的算式。

  教學難點:通過借助學具操作,算出得數(shù),體會相同的兩個數(shù)相減得數(shù)是0的道理。

  教學準備:學生準備小棒、師準備投影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入:

  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們下山來,看見一棵樹上結(jié)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一只頑皮的`小猴子就提著籃子來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結(jié)果嗎?請看投影片。

  二、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談自己看到了什么?學生自說說,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

  三、引導學生看圖,根據(jù)圖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同桌悄悄說說。同桌互相合作學具解答自己剛才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四、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樣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

  生說算式,師板書。

  五、操作學具

  通過學具操作,著重讓學生理解從一個數(shù)里減去0的含義,體會一個數(shù)減去0得數(shù)還是原數(shù)的道理。

  六、擴展練習

  1、同桌互相說說40頁第1題的圖意,并列出算式解答。

  2、誰能又準又快地計算41頁的第2題。

  3、小組討論第3題,根據(jù)圖意如何列4個不同的加減算式。

  4、看圖能正確流利地講一個有關(guān)的數(shù)學故事。(小組合作探討)

  七、學生本節(jié)課的所學內(nèi)容。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2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猴子嗎?那你們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你們想聽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小猴子下山》。

  二、新課: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3頁,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指名認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础⒎侄沃该首x課文,糾正生字的讀音。

  三、分段學習

 。、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它是怎么做的?

 、、用動作演示“掰、扛、扔、捧、摘”這些動作。

  ③、為什么要掰玉米?又為什么要扛著走?

 、、這一段中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應該重讀的詞語,自己試著讀讀看。邊讀邊用動作表演出。

 。、想一想老師剛才提出了哪些問題?

  學生自學課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學習向?qū)В该驅(qū)。學習向?qū)В?/p>

  1、讀一讀: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

  2、議一議: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認為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重讀的詞。

  3、演一演:請你邊有感情的.朗讀邊表演這一段

  課文。

 、佟⑾矚g學哪一段就學習哪一段,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小組討論學習。

 、、學生匯報學習結(jié)果。

  3、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見那么多的好東西,最后的結(jié)果怎么樣?它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

  4、填空練習。(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選括號里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5、指1、2名學生看投影復述課文內(nèi)容。

  6、聯(lián)系學生實際,說說自己平時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

  學生檢查自己平時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確。

  7、表演課文內(nèi)容。

  8、想象擴展:討論小猴子空手回家后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猴媽媽會對他說什么?

  9、續(xù)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節(jié)課評一評,講一講看誰編得精彩。

  四、板書: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樹下 又大又紅 扔 摘 空著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圓 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此為線索學習并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并會遷移運用。能夠正確區(qū)別“摘、扛、捧、抱、追”等動詞。

  2.能正確朗讀故事,并能結(jié)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啟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像小猴子那樣犯些錯做些傻事,而事后難過后悔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訓為基礎(chǔ),用積極的心態(tài)展望明天。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朗讀故事,并能結(jié)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并能從中得到啟示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看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2. 板書課題,提醒注意“猴”的書寫。

  3. 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1. 出示單字。先自己讀一讀,交流識字方法,再加上動作讀。

  2. 給生字找朋友。同桌輪流讀詞語,同桌展示,再小隊開火車讀。

  3. 小西瓜出題。加上動作搶讀出現(xiàn)的生字,再全班齊讀。

  三、整體讀文,明確路線

  1.接讀全文。

  師:小猴子下山來它先后走過了哪些地方?咱們請幾位小朋友來接讀這個故事吧。(接讀課文)

  2.練說量詞。

  學生回答后,一次出現(xiàn)經(jīng)過地點的圖片。練習填空: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樹下,接著走過一()西瓜地,最后看見了一()小兔子。

  四、師生協(xié)作,自主學習。

  1. 一起學習第一自然段。

  (1)分析詞語“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導朗讀。

  (2)這段寫了哪些內(nèi)容?

  明確:先寫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再寫它看見了什么,最后寫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學習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認真讀,思考下列問題,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

 、傩『镒觼淼搅耸裁吹胤?

 、谒匆娏耸裁?

  ③它是怎樣做的?

  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看見 ,非常高興,就 。

  (2)小組內(nèi)交流,喜歡各段的同學分段展示,重點指出動詞并指導朗讀。

  明確:區(qū)別“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五、積累運用,“又()又()”。

  1.找出課文中“又()又()”的詞語。

  師: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故事告訴我們啊,小猴子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板書)。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說說嗎?

  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

  2.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哦!

  3.拓展運用

  (1)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又()”方式來說一說它嗎?

  (2)我會說: 又( )又( )。

  六、體會結(jié)尾,拓展練習。

  1.小猴子見到這么多好東西,最后是不是高高興興回家了?為什么呢?

  2.小猴子為什么空著回家了?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怎么做?

  3.看圖復述課文。

  課文學完了,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嗎?套用句式,同桌交流互助。

  提示:小猴子下山來。他走到( ),看見( ),非常高興,就( )。

  他走到……

  最后,( )。

  4.通過這個故事,你學會了什么?

  明確:做人不能喜新厭舊,做事情要專一。其實啊,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些錯,做些傻事。經(jīng)歷過一次次的教訓,我們才會變得聰明能干起來啊!

  5.練一練。

  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后,媽媽對他進行了教育。他又一次下山來了。媽媽對小猴子說了什么?第二次下山,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發(fā)揮你的想象,續(xù)寫故事,看看誰是我們班的“故事大王”。

  七、寫字指導——“兔”

  1.觀察字形,與“晚”的右半部分相近,但多了“、”?衫斫鉃樾⊥米拥奈舶。

  2.交流筆順、擴詞。

  3.師范寫,生練習。

  通過小猴子下山圖導入,易讓孩子產(chǎn)善生直觀印象,簡單明了的導入新課。

  通過多種活動檢查預習、鞏固生字,夯實基礎(chǔ)。

  讓學生明確本文的線索,使課文體現(xiàn)整體性。

  量詞的使用是本冊教學的一個重點,在這里進一步進行練習。

  課文的主要段落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都是差不多的。因此首先讓學生一起學習第一段,掌握分析課文的方法,然后舉一反三,自主學習其余三段,充分運用自主互助模式。

  課文中多處運用“又()又()”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這類詞語的特點,并學會運用。

  在分析結(jié)尾的時候,注重學生的自主感悟,并進行拓展——“你是小猴子會怎么做?”為課后續(xù)寫故事作業(yè)打下基礎(chǔ)。

  雖然這是一篇選讀課文,書上并沒有規(guī)定生字的學習,但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寫字教學,因此我選擇了學生比較感興趣,平時又出錯較多的“兔”。

【《小猴子下山》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猴子下山教案07-28

《小猴子下山》教案08-26

《小猴子下山》教案02-02

《小猴子下山》優(yōu)秀教案03-23

《小猴子下山》教案15篇06-16

《小猴子下山》教案設計08-26

《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02-12

《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選13篇)05-10

《小猴子下山》教案四篇02-12

《小猴子下山》教案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