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草原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草原教案 篇1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草原風光片。
導語:那還等什么,咱們趕快學課文吧!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自讀全文。
、鍖W習第1自然段。
1、誰來給我們讀一讀。
師:你覺得她哪些詞讀得特別好?
2、細品第一段。
、抛プ∨!啪!、響亮等詞學習第一句。
⑵抓住鋪滿、新綠、醒來了等詞學習第二句。
3、自由讀詞、讀句。
4、指名讀這段。
5、學生有感情讀齊讀這段。
導語:當黎明到來的時候,隨著牧民鞭聲的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熱鬧的草原是什么樣的呢?
、鎸W習第2自然段。
1、自由學習這段(可以左右交流、探討)
點擊草原之旅中的視頻,邊看邊體會草原的熱鬧。
2、相機教學。
讀過課文,看過錄象,你從哪兒感受到了草原的熱鬧?
羊多,羊歡
、艔奈闹心膸讉詞語感受到的?
抓。阂恢恢弧⒂砍、羊群體會羊多。
、瞥鍪荆河砍觥⒈奶、奔向
⑶讀好涌出、蹦跳、奔向,體會羊兒當時有多么快活。
⑷男生、女生比賽讀這句。
、捎蒙线@3個詞,說說我們前不久學校舉行的放風箏比賽的場面。(同桌交流后發(fā)言)
師:我校一年一度的放風箏比賽開始了,我們(涌出)了教室,(蹦跳)著(奔向)大操場。
師:你當時開心嗎?快活嗎?
、首屛覀冊賮碛懈星榈刈x讀這句,感受一下羊兒急于沖出圈門奔向大草原時的開心、快樂。
導語:真是群自在、快樂的羊!
牧民樂
⑴小朋友,看了那些騎著駿馬,英姿颯爽的牧民,你想說點什么?
。ㄕ婵欤缓猛L;騎馬技術高;高興)
、普埬阕约鹤x讀第二句,看看你能把牧民那開心勁兒讀出嗎?
、侵该嗳俗x。齊讀。
此時的草原是多么得歡快、熱鬧啊!羊兒歡,人更歡。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段。
、鐚W習第3自然段。
、艓煼蹲x,要求:一邊聽一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ǹ囱蛉簣D片,播放牧羊人的歌聲)
⑵(我看到了羊群),那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什么地方像?
自讀這句體會。
、菐煟貉騼撼扇旱纳⒉荚诓菰,慢慢地移動吃草,遠遠望去還像什么?左右交流后指名。
、龋牭搅烁杪暎,歌聲忽遠忽近,在大草原上空來回飄蕩,這就是回蕩。
、蛇@是怎樣的歌聲?
、手笇ёx好這段,語速放慢,聲音漸漸放輕,學著老師的樣指名讀。
、嗽谀裂蛉擞茡P的'歌聲中,有感情地齊讀這段。
三、指導背誦。
導語:多美的一幅景象啊!小朋友,這么美的大草原,這么美的課文,我們把它印入腦海,好嗎?
師:選你最喜歡的一段背一背?梢砸粋人背,也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一起背,比比誰最有感情。
。ㄏ鄼C)喜歡這段的起立背。
四、指導習字。
、懦鍪荆耗痢⒃@兩字。想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記這兩個字,介紹給大家。
⑵你認識了誰?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⑶多媒體講解各字,并指導學生書寫。
五、拓展延伸。
導語:這堂課小朋友學習得真認真,李老師獎勵大家去大草原游覽一番。(播放《賽馬》)讓我們騎上駿馬,跟隨牧民一起去大草原吧。ㄗ銎饎幼,甩起鞭子,喊起來。)
師:點擊草原之旅。自己瀏覽圖片,想看什么就點什么。小朋友們,盡情地享受這次草原之旅吧!
學生自由操作,瀏覽。
六、布置作業(yè)。
任選其一,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完成,也可回家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
1、涂一涂:學習了課文,大草原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吧!請你到小畫板中,幫這幅《草原的早晨》涂上顏色,再把它貼到暢所欲言的涂一涂中。
2、貼一貼:請你動起小手,到網上搜索漂亮的草原圖片,再把它貼到暢所欲言的貼一貼中,讓大家一塊兒來欣賞吧。
師:草原之旅即將結束,我相信每個小朋友的感觸都很深,讓我們在這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本次草原之旅吧!
聽《草原的早晨》有感
邵弘一
前不久聽了李君老師執(zhí)教的《草原的早晨》一課,深有感觸。這節(jié)課真可謂是一節(jié)圖美、樂美、情美的語文課。
1、圖美
課一開始,李老師用美麗的草原圖片,Fash動畫生動地刻畫出了大草原寧靜、悠遠的意境,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了遼闊美麗的大草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地被激發(fā)出了。
在學文過程中,李老師又結合課文內容穿插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像:寧靜、新綠、鋪滿這一類抽象的詞語,使學生通過看圖,有了直觀的感受,激發(fā)了學生朗讀的情感。
學文之后,草原之旅這一欄目的設計,使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再次領略了大草原的無限風光,既鞏固了課文內容,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延伸了知識面。
2、樂美
整節(jié)課自始至終穿插著帶有草原風味的歌曲、背景音樂,使人仿佛身臨其境,在美麗的大草原上暢游,感受到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底現牛羊的意境。李老師讓學生在音樂聲中看,在音樂聲中聽,在音樂聲中想,在音樂聲中讀,把學生的情感完完全全帶到了美麗的大草原上。
3、情美
整節(jié)課,李老師扎實的基本功,優(yōu)美自然的過度語言,激發(fā)了學生美文美讀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表達美的欲望。課上,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搶著讀書,搖頭晃腦地自己品讀,喜愛大自然的情感在瑯瑯的書聲中表達得酣暢淋漓。
草原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感受和表現大草原美麗的風光。
2、感受優(yōu)美恬靜和快樂奔放兩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并能與詩歌中草原的不同風景匹配。
3、能通過文學活動和美術作品來感知音樂,大膽創(chuàng)編各種合適的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熟悉并理解詩歌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朗誦詩歌。
2、繪畫工具,錄音機,配套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1、欣賞草原美景。出示圖畫并播放音樂,請幼兒安靜地欣賞。
2、組織幼兒討論畫面與哪段音樂相似,與詩歌《美麗的草原》哪一段匹配。
3、啟發(fā)有根據音樂和畫面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注意符合音樂的力度、節(jié)奏。
4、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知,即興創(chuàng)編合十的動作表現音樂兩遍:第一遍,欣賞美麗的草原風光。第二遍,在歡樂的草原上愉快地活動。
5、請幼兒自由選擇主題:美麗的草原風光或歡樂的草原進行繪畫活動,注意色彩、構圖與音樂性質相符。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草原教案 篇3
一、教學設計說明: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樂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唱歌內容。因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體驗。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差異等為基本理念;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理念,通過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和豐富有趣的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享受音樂,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智。在互動的學習中,教師以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成為學生們的合作伙伴、平等中首席者。通過本次音樂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活動,使師生間達到共識、共賞、共進。
二、教學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內蒙古民歌音調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躍的節(jié)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進,表現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樂歡唱的形象。第三樂句在節(jié)奏上做了變化,八分休止符的運用,盡情的抒發(fā)了對美麗家鄉(xiāng)的贊美之情。歌曲的襯腔“啊哈嗬”是該曲的擴充部分,舒展的節(jié)奏,富有動力感的旋律,表現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時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復了第四樂句的曲調,天真活潑,自豪的情感表達了草原兒童對自己家鄉(xiāng)和甜美生活的贊美。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本課教材的分析,結合三年級學生好動和學習積極性高的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讓學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調的風格特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們在體驗、探究、模仿、合作、綜合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
3、知識與技能目標
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和舞蹈創(chuàng)編能力,并能用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自豪、歡快的情緒,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學難點掌握附點音符、休止符、裝飾音的演唱。
五、教具準備:鋼琴、電腦課件、打擊樂器。
六、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音樂大本營,天天好心情。耶!”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音樂四十分又和大家見面了,大家高興嗎?(高興)請坐。
。ǘ┘と
1、師: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乘坐音樂列車到美麗的蒙古大草原去旅游。我國是多民族大家庭,在大草原上主要生活的是蒙古族。對于蒙古族你們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他們吃的和我們不一樣:喝牛奶、吃羊肉:穿的衣服很鮮艷;住蒙古包;蒙古人騎馬。
2、師:大家知道的真多,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美麗的大草原吧。
3、(播放課件)師:這里空氣清新、天空明朗,到處綠草茵茵。在牧人動聽的歌聲中,可愛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綠海中慢移,馬兒也悠閑地吃著嫩草,一切都是那樣的恬靜、祥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業(yè)為生,他們喜歡摔跤、射箭、騎馬,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當中非常重要,他們放牧離不開馬,外出也離不開馬,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師:蒙古族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動作大多來源于生活。騎馬動作就經常在蒙古族舞蹈里出現。(現在,同學們請起立,每個人擺個騎馬的動作)看誰的小馬跑得又快又輕(腳下要輕)如果想讓小馬跑得快點呢?小馬的速度減慢了,小馬停下來了。生:學生馬上舉起一只手揚起小馬鞭。師:(老師做硬肩動作)大家看這個動作叫做硬肩,跟老師一起做,這個動作是由一個傳統(tǒng)的活動演變而來,誰能猜一猜?(學生猜)那就是——摔跤。ɡ蠋熥鰯D奶動作)再看這個動作,(教動作)我們一起做,猜出這個動作是在干什么呢?(師生一起做)。
。ㄈ⿲W習歌曲、培養(yǎng)興趣(播放歌曲)
1、初聽歌曲
師:了解了蒙古族,當然還要聽聽來自大草原的歌聲啊,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覺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在歌聲中你的腦海里呈現怎樣的畫面呢?(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師:孩子們,大草原的歌聲美嗎?趕快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聽后的感受吧。(你最想做什么)生:我仿佛來到了大草原,和小牧民一起放羊。生:.
2、二次聆聽歌曲,跟著音樂做舞蹈動作
師: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牧民,去體驗一下放牧時的樂趣?(想)好,那我們就把教室比作美麗、遼闊的大草原,現在你就是神氣的小牧民,請同學們輕輕起立,小牧民們請騎上你們的小駿馬,和蒙古族小伙伴放牧去嘍。úシ拧段沂遣菰∧撩瘛犯枨瑢W生隨音樂做動作)大家說當小牧民的感覺怎么樣?(好)草原的小伙伴說了,要想真正成為小牧民,還要會唱草原的歌曲,下面就讓我們來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板書)
3、學打節(jié)奏
1)(出示筷子)(示范打節(jié)奏。)
師:在學習歌曲之前,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了新的自制打擊樂器,是什么呀?(筷子)筷子不僅是我們吃飯的工具。還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大家聽聽。(示范)好聽嗎?老師也給大家每人準備了一雙筷子,拿出你們的筷子跟老師打一下。跟老師一樣拿好!認真聽。(生打)老師又換一個,注意聽,會不會呀,孩子們。(師生共打)我又換了,認真看(一起做)。
2)(出示課件)
師:這個呀就是剛才老師領大家敲打的節(jié)奏,我們在分別來敲一敲,第一行節(jié)奏就是老師敲的第一組節(jié)奏,(師示范,生學打)第二行(繼續(xù)打)第三行(繼續(xù)打)。
3)分組打節(jié)奏
師:現在老師把同學們分成三組,你們根據自己對應的節(jié)奏敲一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合奏好不好?現在聽老師指揮,我指揮到哪組,哪組就演奏。(師哼唱打擊)兩遍。
4)聽伴奏打擊
師:下面我們隨著伴奏一起演奏一遍。(師生演奏)誰聽出來了,哪組同學演奏了兩次?第二組同學先接了哪組,又接了哪組?這回我們聽著音樂再來一遍好不好?()大家的表演的太精彩了。
4、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師:下面我們把這首歌完整的聽一遍。(聽歌)小牧民在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我們來讀一讀,因為音樂是流動的文學,我們只有把歌詞清晰流暢的朗讀出來,才能更好的演唱歌曲,請同學們先跟老師有節(jié)奏的讀一遍。
。1)老師邊敲雙響筒邊有節(jié)奏的讀詞,學生跟讀。
。2)同學們完整的讀一遍。(學生完整讀詞。)
。3)師:老師發(fā)現同學們在讀“啊哈嗬”這句歌詞時特別高興,為什么呀?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高興的意思。表達很快樂的心情。很開心地吆喝聲。師:大家理解的非常準確,“啊哈嗬”是一句襯詞,表現愉快的心情,就像我
們平時“哼哼”小曲時的樣子。所以我們在演唱歌曲時要懷著怎樣的心情演唱呢?(愉快、快樂)速度上應該怎樣把握?(稍快)
5、再次聆聽歌曲
師:接下來,想不想聽顧老師為你們演唱這首歌曲呢?(想)大家在認真聽的時候,用你那雙機靈的大眼睛,找找有沒有我們以前沒見過的音符寶寶?(師演唱)(教師范唱歌曲)顧老師唱得好聽嗎?(好聽)掌聲鼓勵鼓勵我吧!(學生拍手)謝謝大家。誰說說歌曲里沒見過的音符寶寶是什么?
生:在“草兒”的上面多了兩個零、在歌詞“肥”字上出現的小音符。
師:我們看看它都出現在哪句歌詞上?老師把它放大在屏幕上!安輧呵嗲啵騼悍省备枳V上出現的這兩個紅色的符號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要停一停,在這里我們要唱半拍,在演唱時要有跳躍的感覺,在“肥”字的譜子上面出現了小音符,它是前倚音,我們唱的時候要拐個彎(老師范唱)老師來唱一下,你們分辨哪個是加了休止符和前倚音的。(教師彈奏旋律,學生認真分辨)
師:這些音樂符號的'加入,讓我們感覺好像青青的草兒跳起來了,肥壯的羊兒扭起來了!
6、哼唱旋律。(用學生名字輕聲哼唱旋律)
師:讓我們趕快來唱響歡樂的旋律吧?以前咱們都是用“啦、啊”來哼唱旋律,今天老師突然有個想法,那就是用咱們班同學的名字來唱行嗎?注意要選擇適合模唱的開口音,先用誰的名字呢?大家推薦一位。(學生推薦)XX同學你愿意嗎?好,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用“董”輕聲的哼唱旋律。咱們先兩小節(jié)兩小節(jié)的哼唱。一句一句的哼唱。完整的哼唱。注意歌曲的前奏出現了四分休止符,聽老師彈一遍前奏,在心里喊空拍,咱們再完整的哼唱一遍(教師完整彈琴、學生跟唱,用稍慢的速度模唱歌曲旋律。)
7、帶詞演唱。
。1)學生輕聲帶詞半句演唱。
師:熟悉了旋律之后,讓我們把歌詞加進來,跟老師先兩小節(jié)兩小節(jié)的唱。
。2)學生整句演唱。
師:下面讓我們跟著琴聲一句一句的演唱。
(3)學生輕聲帶詞完整的演唱。師:下面讓我們跟著琴聲,用悄悄話的聲音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老師的前奏。。
。4)解決難點:
師:通過唱詞,同學們感覺哪里不太好唱?生:“啊哈,啊哈嗬”等(師生共同幫助解決)師:(課件出示這句歌詞)“啊哈啊哈嗬”在第一個音處出現了大附點節(jié)奏,要唱得長一些,后面的音要唱得短一些。(老師邊打拍子邊示范唱)我們一起邊打拍子邊唱一唱。要唱出歡快、自豪的感覺,跟著老師的琴聲再唱一唱。
。5)讓我們把聲音放開,用自豪、歡快的聲音唱一遍
8、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
師:剛才在演唱時,老師發(fā)現有的同學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唱得美美的,有的同學眼睛睜得亮亮的,讓我們大家都像他們一樣,隨著老師的琴聲愉快的演唱,好嗎?(好)看看誰的表情最美!
。2)放音樂跟唱
師:下面我們跟隨音樂在唱一唱。
。3)加入打擊樂器跟唱
師:孩子們,拿出你們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再跟唱一遍。
。4)接龍游戲師:歌曲大家已經基本上學會了,下面我們做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仙女棒我來唱”。我來起頭,仙女棒對準誰,誰就接下去唱下一句,有可能仙女棒對準的是兩名同學,也有可能是一位同學或者是大家,所以請同學們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啊。(開始游戲)(放伴奏)師:仙女棒施展了她的魔力說了,我們的歌唱得不錯,但唱得還不夠神氣。讓我們再聽聽小牧民是怎么唱的。
9、聆聽歌曲,跟伴奏演唱師。
。úシ鸥枨┞牭叫∧撩癯倪@么自豪,大家服氣嗎?(不服氣)讓我們也來比一比,誰唱得更神氣?(生唱)除了采用合唱的形式,我們還可以用哪些形式唱呢?(獨唱、小合唱、男女生對唱)下面我要請一名同學上前面來唱一唱,看看誰最勇敢?(生邊唱邊做動作)老師把大家分成男女兩隊,女生唱第一句,男生唱第二句,襯詞的地方我們一同來唱。(放錄音伴奏)
。ㄔ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采用聽唱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反復聆聽歌曲,做舞蹈動作表現歌曲,熟悉旋律,體會歌曲的情感情緒,在學習歌曲中讓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幫助突破歌曲的難點,然后完整演唱全曲,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輔導者。)
。ㄋ模┩卣寡由鞄熒鹚游琛
師:從大家的歌聲中讓我感受到你們越來越像個小牧民了。大家還記不記得“硬肩”是什么活動演變而來的?我要找一名男同學和我一起來跳摔跤舞,大家在用愉快的歌聲演唱好嗎?(設計意圖: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把本課教學推向又一個高潮,讓孩子們真正的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享受音樂,陶冶高尚情操。
。ㄎ澹┱n堂小結
師:快樂的四十分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請大家騎上你們的小駿馬,隨著優(yōu)美的歌聲走出教室。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是,體驗音樂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蒙古族音樂、舞蹈的魅力,我首先借助多媒體把一段蒙古民族特有的舞蹈——筷子舞展示在學生面前。視與聽的結合,營造了強大的震撼力,激起學生隨歌起舞的情感。這時拿出我自費為他們準備的筷子,邊講解邊示范,很快地把他們引入音樂,變身為驕傲自豪的蒙古族小牧民。在感受音樂帶給自己快樂同時,進一步了解了蒙古族舞蹈,從而為民族音樂感到自豪。
本節(jié)課的不足是學生在用不同方式表現音樂的時候,總是忽視自己的唱,使得歌曲教學課中唱的不突出。分析原因,是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分布不均,顧此失彼了。還有就是新學歌曲,唱的熟練度還不夠。從這也看出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是真實的。
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運用這樣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促成更強的學習音樂的能力。
草原教案 篇4
有一只愛嫉妒的百靈鳥,自以為在鳥類中在沒有比自己更能飛的`雙翼了,資料《百靈鳥的傳說教案》。
有一天,他正在地里撿麥粒,忽然看見一只雄鷹矯健地飛過高空,而別的飛禽們又紛紛為此贊不絕口百靈鳥對雄鷹非常嫉妒。他想:
“哼,別看他現在這么神氣,我會讓他羞愧的,否則我就不叫百靈鳥!
第二天,他來找雄鷹,提出要比一比飛行技能,雄鷹答應了。
草原教案 篇5
教學準備:CD音樂、CD機、練功服
教學目的:了解蒙古族人的.性格,習俗,生活環(huán)境,以及蒙族舞蹈的風格、特點,通過學習進而掌握該民族舞蹈,達到自如展示
教學難點:民族感覺,重點動作的掌握
教學過程:
1、說明本節(jié)課將要接觸的民族
2、對該民族舞蹈進行賞析并提問學生該民族的動作特點
3、介紹該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活環(huán)境,動作特點等基本知識
4、教師展示完整舞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5、分析音樂,單一介紹舞蹈動作中的重點、難點
6、強調基本位置
7、示范、講解單一動作
8、串連動作并提問動作所屬名稱
9、帶領學生結合音樂串連完整舞蹈
10、 學生單獨展示
教學內容:硬肩、提壓肩、蹉步、硬手、移重心步伐、勒馬手、小馬步、吸跳步、騎馬步
作業(yè):總結本次課的優(yōu)劣之處,課后進行舞蹈復習
草原教案 篇6
錫林郭勒大草原
教學內容16
第2課時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的景象。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3、感受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感受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
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教學方式
集體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具:電腦課件板書:
野草
廣闊美麗:
湖水
野花
16
歡騰的世界: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使用及設計意圖導入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細讀課文(一)一、二自然段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6課,齊讀課題。下面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到大草原去欣賞那獨特的風光。
自由讀課文:想: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問:草原廣闊美麗和是個歡騰的世界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介紹的?
1.
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你從哪里感受到是廣闊美麗的?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然后出聲讀一讀。
讀課題
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草原是廣闊、美麗、歡騰的世界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2、同桌互讀。找到感受最深的語句。
從整體角度留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
滲透段落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使用及設計意圖
。ǘ⿲W習3、4自然段
2、指名匯報:
3問: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是廣闊美麗的?4.指導背誦:多美的草原!那一碧千里的美景,那清澈透亮的湖水,那星星點點的野花。你們想不想把這樣美的景色記在心里,自己試著背誦第二自然段,愿意背哪句就背哪句。
過渡:草原不僅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1.問:.是什么使得這片草原變成了歡騰的世界?
2.出示填空練習:草原上有()、()、()、()、()和()。
3.為什么有了他們就把草原變成了歡騰的世界?提出自學要求
。1)
分組討論;(2)
每組同學找到一種或兩種動物或人物,通過有語氣的朗讀感受到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3)
同學認真聽,并給予評價。(4)
以小組的形式匯報。
4.悠揚的樂曲回蕩在草原上空,咱們看看這首歌完整嗎?(出示歌詞)下面請同學們聯系上文把這首歌續(xù)寫完整。
美麗的草原寬廣無邊,熱鬧的草原充滿生機,讓我們一起來歌唱草原,一起欣賞草原那迷人的美景,跟著歌曲來唱一唱你們續(xù)寫的歌詞。
學生匯報自學結果:1、讀句子談體會:第一句:通過看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草原廣闊。第二句: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站起來,體會草有多高。第三句:看圖:想象一下這句話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景象?第四、五句:師讀第四句,生讀第五句。
學生自由誦讀1、2自然段,親身感悟草原的廣闊美麗
指名回答。
小組學習討論朗讀用不同的形式匯報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生續(xù)寫歌詞
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首歌,學生跟著唱。
電腦演示遼闊的草原的圖片
湖水圖片
野花圖片
聯系生活實際
整體感知獨立思考
滲透給段分層
親身感悟草原的廣闊美麗
填空
在同學之間的交流中形成互動,促進對文章的理解。
集體續(xù)編歌詞
播放錄象
【草原教案】相關文章:
草原的教案04-10
草原的教案04-06
《草原 》教案02-19
《草原》的教案09-14
《草原》教案08-27
有關草原的教案03-15
課文《草原》教案02-25
關于草原教案04-12
草原贊歌教案04-05
草原的早晨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