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1.通過對三家子村各方面的考察,了解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2.通過對三家子村滿語情況的調查,認識保護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性,樹立保護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責任的意識。
3.通過對三家子村的生產(chǎn)生活實物的調查,培養(yǎng)學生保護、尊重少數(shù)民族生產(chǎn)、生活、文化特色的意識,樹立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團結、共同發(fā)展的`觀念。
4.用分組合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提高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能力。
〔活動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以學生為本運用不同的方法,根據(jù)不同的內容確定匯報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保畮熒餐瑴蕚涞饺易哟迦タ疾焖鶐锲。
2.師生共同準備進行活動用的若干用具。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步入滿族世界。
1.上周,同學們到三家子村去考察,領略了那里的美景,看到滿族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真是長了不少見識。今天,請這些同學向我們講述一下他們到三家子村的所見所聞吧。
。玻▽W生1和學生2一起到孫博士家)(多媒體顯示孫博士的家)
孫博士向兩位同學介紹三家子村的地理位置,(多媒體顯示地圖)前去的路線及乘坐的交通工具。
。常畬W生2:那我們就坐上汽車出發(fā)吧。簞赢嫞阂惠v汽車開來,三位乘上汽車,汽車開動,出示課題。)(車上:孫博士向兩位同學介紹三家子村名字的由來)
。矗畬W生1:前方有許多人。孫博士介紹:那是滿族人在舉行婚禮。一起去看一看。(多媒體顯示:滿族婚禮圖片)
二、角色表演、親身體驗。1.司儀:滿族婚禮現(xiàn)在開始。(學生把自己課前準備的服裝和道具裝配上。)2.司儀:好,現(xiàn)在我們去迎親!(學生站在兩側充當迎親隊伍)請新娘出門……過彩橋……躍火盆……拜天地……拜高堂……對拜……掀蓋頭……(多媒體放映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
三、現(xiàn)場指導、猜猜看。新娘進門不許坐西炕,也不許坐南炕,只能坐北炕。請在座同學猜猜看,這是什么原因?(多媒體顯示:滿族炕)滿族新郎說明原因:西炕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南炕是長輩住的地方,所以不能坐。二位新人對話:常用滿語和漢語對照如:臟——lata、說——lele……(穿插一名鄰居送禮物——悠車)(穿插一名小孩兒生病請求幫助——薩滿舞——治。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特別的作業(yè)》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選讀課文,文章淺顯易懂,有很多對話描寫。課文通過學生們完成老師布置的特別的作業(yè)找春天,了解了小麗的作業(yè)—— 自己親手畫的一幅玉蘭花畫,告訴大家這樣一個道理:任何花草樹木都是有生命的,我們應當尊重他們的生命,做自覺愛護花草樹木的人。另外,小麗的做法還啟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獨立思考。而小龍在小麗的啟發(fā)下,也明白了小蜜蜂也是有生命的,等展示完作業(yè)之后就放掉它。這是一篇教育學生要愛護自然界中的動植物,要與自然和睦相處,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的好教材。
【設計意圖】
二年級的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還較差,但他們想像力豐富。在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教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在帶領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并從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多音字“盛、扇”。
2、通過讀文體會真實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3、通過說話、寫話的訓練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
4、通過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人與自然怎樣進一步和睦相處,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讀文體會真實的情感,有感情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人與自然怎樣進一步和睦相處,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具準備】:花瓣式詞語卡片、笑臉卡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剛剛老師看到同學們做的作業(yè),做的很工整,誰來跟老師說說,你們回家都什么作業(yè)啊?(出示詞語:一項作業(yè)、布置)
二、揭題質疑,學習第1自然段
1、出示課題:指名讀-齊讀(板書課題:特別的作業(yè))
2、誰能給特殊找個近義詞
3、讀了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預計:作業(yè)怎么會是特別的?特別的作業(yè)是什么?
4、師:答案就在課文中,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出示:第一自然段)
A、自由讀讀這一自然段
B、(指名讀)誰愿意用響亮的聲音來幫老師布置這項作業(yè)
5、有什么特別的嗎?
三、初讀感知,學習第2~3自然段
1、展示作業(yè):孩子們會怎樣展示自己的作業(yè)呢?請同學們打開書156頁,用自己平時常用的方式自由讀讀課文,想想課文介紹了哪些作業(yè)呢?
2、指名說,板書:紫丁香 楊花 柳枝青草……省略號說明什么?(貼花瓣展示作業(yè))3、(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4、老師覺得這個句子可有趣了,于是給他們排著隊伍出來了,我們一來讀讀吧!
有用水碗盛的紫丁香
有放在鉛筆盒里的蘭花
有插在瓶子里的柳枝
有裝在塑料袋里的青草
5、師生合作讀,讀著讀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你能把第一句的動詞也學著后面的句式一樣放在前面呢?該怎么改同座討論一下吧!
7、瞧,句子的后面還有個省略號“······”呢,那說明 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麗的作業(yè)吧
四、學習第4~7自然段
1、文章的那幾個自然段是關于小麗的作業(yè)呢?請同學翻開書自由讀讀課文
2、哇!這么快就找到了啊,我發(fā)現(xiàn)剛才四種作業(yè)一個自然段就介紹完了,可現(xiàn)在小麗的一種作業(yè)就用了4個自然段來介紹,看來課文有的介紹的很簡單,有的介紹的詳細。
3、(分角色讀4—7自然段)能代表春天嗎?為什么沒有摘而是畫,直接摘一朵玉蘭花多簡單呀!
五、學習8~10自然段
1、我們再來看看小龍的作業(yè)吧!在文章的8、自然段。(分角色讀課文)
2、這是你找到的春天嗎?
3、你覺得小龍是個怎樣的孩子?
4、你能把小麗和小龍的'作業(yè)也學著上面的句式,送到隊伍當中去嗎?
5、自由讀句式,你覺得誰的作業(yè)做得最好,
6、是啊,那些紫丁香、楊柳、青草、柳枝都能代表春天,可是小麗和小龍的作業(yè)不僅能代表春天,還表示了他們對大自然的愛,難怪于老師說······(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
7、(貼笑臉)老師笑了,今天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這么棒,胡老師也笑了。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配音樂的春天美景)春天到處生機勃勃,桃花開了········
2、你們喜歡春天嗎?老師也很喜歡,有開在上坡的桃花(老師根據(jù)圖片示范句式)
3、老師送給你們幾幅圖片,誰也來學著句式說說:有 的
七、作業(yè):寫寫畫畫
1、今天胡老師也給大家布置一項特別的作業(yè),畫一幅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你們的畫上會畫些什么呢?請你先寫出來吧。有 的
2、師巡視指導
3、實物展臺展示學生的作業(yè),老師給予評價
板書設計:
一朵花的圖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閱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明確文章中蘊含的道理。
(2)通過探究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討論,體會人物心理變化和人物品質。
(2)通過默讀了解內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小戰(zhàn)士來頭勇挑戰(zhàn)自我、敢于戰(zhàn)勝自我的精神,懂得世界上根本沒有鬼,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
重難點、關鍵
閱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明確文章中蘊含的道理。
通過探究,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具準備
部分課文片斷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談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獨自睡覺時的情景。
2、有一個小戰(zhàn)士,也和你們一樣,怕黑,以為有鬼,甚至嚇的尿了褲子。
二、速讀課文邊思考,邊做標記
1.來頭為什么怕“從小怕鬼”?
2.那一次來頭嚇得尿褲子是在什么情況下?
三、討論,交流
1、因為來頭小時候在財主家放牛時,廚子老寬總是在夜里對來頭講鬼故事,講得活靈活現(xiàn),聽得直起雞皮疙瘩,所以來頭從小怕鬼。
2、是一個人在夜里獨自站崗放哨時尿褲子,因為當時周圍有鬼,所以嚇的。
四、默讀課文,理清文章順序和脈絡
1、找出文中一個用來隔開兩件事的表明時間的詞語。(“過了沒幾天”)
2、討論課文的順序和分部分。
五、突破難點,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1、自由讀文,劃出文中描寫來頭心理活動的語句。
2、聯(lián)系自己比較,如果當時是你在墳地的話,你會怎么樣?
六、體會文章中寫得妙的其他語句、詞語
1、根據(jù)學生找句來進行交流匯報。
2、“來頭不吭聲,臉紅了大半片!
七、指導改變順序來改寫故事
1、出示課后問題2。
2、討論
八、課堂總結
談談本課給你的啟發(fā)。
板書設計
鬼是一棵矮衫樹
原因:八歲時常聽鬼故事 從小怕鬼
事例:第一次值夜哨 嚇得尿褲子
申請在墳地值夜哨 戰(zhàn)勝膽怯
啟發(fā):世上沒有鬼; 相信科學,破除迷信
語文教案 篇4
《珍珠泉》是一篇略讀課文,以“珍珠泉何以為珍珠”為探索主線,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實踐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情參與,積極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走進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美,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設計理念】
《珍珠泉》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課題組把它歸屬于語言積累型。教學略讀課文,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在“一課一得”的理念指導下,教學本課的重點設定在緊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留心觀察景物”這一單元主題,憑借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思考、討論、積累,逐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中欣賞、積累語言,感悟珍珠泉的美,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一定順序敘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在讀中欣賞、感悟珍珠泉的特點,積累語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一定順序敘述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泉”的資料、圖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預設】
一、資料導入,揭示課題
1。用“資料袋”導入新課:請閱讀“資料袋”中的材料,看看我國有些什么神奇的泉。(1分鐘)2。在我國的崇山峻嶺中,分布著許許多多的溫泉,這是我國的一大旅游資源。比如:昆明市安寧的溫泉富含礦物質,有調理身心,治療疾病的神奇功效,被譽為“天下第一湯”;坐落在寧海縣城西北20公里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的寧海溫泉,被天臺山和四明山環(huán)抱,風景絕佳,如同“世外桃源”。在騰沖縣的火山群中,有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熱氣升騰的泉水,其中最大的泉水被稱為“熱!。不少地方還有一些被譽為“珍珠泉”的泉水。比如,昆明市黑龍?zhí)兜摹罢渲槿,安寧市曹溪寺的“珍珠泉”…?出示圖片,學生欣賞)(1分鐘)
3。在課文中,“我”的家鄉(xiāng)的山林中也有一眼“珍珠泉”。想知道這是一眼什么樣的泉嗎?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它的美麗身影吧!(板書課題:珍珠泉)
【設計旨意】:通過閱讀資料,回憶自己所見過的泉,增加感性認識,拉近與課文的距離,為學習課文做準備。
二、一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照拼音讀準“鑲嵌、青苔、蕨草、青褐色、緣故、一嘟嚕、綻放、撲哧、干涸”等詞語,并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5分鐘)2。四人小組成員輪讀課文,通過各組員的聲情并茂的朗讀,相互正音,相互學習,同時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初步感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鐘)
3。四人小組交流:
(1)說說讀了課文后,家鄉(xiāng)的珍珠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你喜歡課文中的那一段,把這段讀給大家聽聽,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4分鐘)
【設計旨意】通過讀、聽、議,既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大意,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了解作者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主張“施仁義”的進步意義局限性。(難點)
了解先進行論證,然后得出結論以及運用對偶、排比的`。寫作方法。
掌握一些常用的多義詞,疏通文意。(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作者的生平概況和他。寫作本文的目的;了解秦國日益強盛的情況;譯析一、二段。
教學過程
1、作者介紹、解題(板書課題及作者)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年青時就有才名,經(jīng)人薦舉,被漢文帝召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學識淵博,很有抱負,曾針對時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張,但遭到了守舊的貴族和大臣們的打擊和誣陷,被遷為長沙王太傅深為憂傷憤懣,四年后改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墮馬死,賈誼自傷未盡大夫之責,經(jīng)?奁灾劣粲舳溃陜H33歲。后人輯他的文章為《賈長沙集》,另《新書》十卷。
賈誼是漢代杰出的政論家。他在政治上強調要削弱地方割據(jù)勢力,鞏固中央政權,全力抗擊匈奴的侵擾,主張重視農(nóng)耕以充裕民食。
(學習提示及注釋)
。、生朗讀一、二段,正音。
。场⒆g析一、二段,理解文意。地利--據(jù)、擁
固:險要地方。條件人和--君臣固守
窺:伺機奪取。1、始強內政--務、修
斗:使相斗。政策
既沒:已死。外交--外、斗
弱:使動用法。文治:蒙故業(yè),因遺策
與:結交。武功:六國--合縱締交
一:數(shù)詞用為名詞。2、日強秦國--九國不進
之屬:這一類人。結果:縱散約敗
倫:類(不倫不類)。割地賂秦
延:迎。
厚:寬厚而愛人(厚道);賞厚而信(深,重。信,有信用。)
厚今薄古(看重);厚酒肥肉(味濃)
通:通其意(溝通);道路不通(通過、順暢)不肯為通(通報、傳達)
通今博古(通曉);通夜不寢(整、全)
第二、三課時
教學要點:譯析三至五段;?偨Y課文;完成練習;背誦三至五段。
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過秦論》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注音:崤;逡;笞;隳;鏑;牖。
。、講析三、四、五段。(方法:讀、講、背)
語文教案 篇6
課題:山中訪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有關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學習作者運用的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學習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在以前,我們學過《尋隱者不遇》 這一首詩,還記得嗎?請大家背一背。
2、請說一說這首詩講了什么?
(詩人去山中尋找一位隱者朋友,向童子打聽隱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訴詩人,隱者去采藥了。童子只知道隱者在山中云霧深處,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沒找到。)
3、假如你進山拜訪朋友而朋友不在,你會空手而歸嗎?
4、你喜歡在山里做些什么呢?
5、如果同學們進了山,收獲一定很大。有位作家李漢榮也到山中拜訪朋友,帶回了好心情,好記憶,他拜訪了怎樣的朋友?就請我們來共同欣賞李漢榮的《山中訪友》。(出示課題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請同學們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學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在這些 朋友的名稱下做上記號,看看作者到底去拜訪了哪些朋友。
⑴ 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反饋,簡單地說說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大自然的朋友:山水、植物、動物、風云雷雨等。)
三、學習出門,感受心情
1、作者輕裝上路,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當時的心情。
(心情好;高興。)
2、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很好?
出了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 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感受話中所包蘊著的情意與心情。
、 理解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所包含的韻味。
、 帶著輕松愉悅激動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不坐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什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任務:
1.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感情。
2。通過鑒賞,整體感知這篇詩歌的內容大意,理解作者對民族生存力的謳歌。
教學安排:1學時
目標實施:
一、讀導入:這首詩規(guī)模宏大,自始至終,澎湃著火熱的激情,誦讀時須注意兩點:
一是體會蘊藏在詩行里的強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愴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
每節(jié)詩末尾一句“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反復吟唱的深厚意味,這是作者發(fā)自肺腑的帶血的呼喊。
二.作者和寫作背景介紹:
穆旦,原名查良錚,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隨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師生從長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邊城昆明.1940年畢業(yè)后留校。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zhàn)。這些經(jīng)歷對他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箲(zhàn)以來他的心靈和肉體受到了雙重考驗,長沙至昆明的艱苦之旅,在詩人眼前展開的是烽火連天、山河破碎的現(xiàn)實,使他產(chǎn)生對民族生存現(xiàn)狀的痛苦記憶。這種見聞和經(jīng)理引起詩人對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贊美》充滿了對中華民族堅韌的生存力的禮贊。
三.鑒賞分析全詩
1.第一節(jié):
、俚谝还(jié)詩人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遼闊美麗的大地,走不盡的起伏的山巒,數(shù)不盡的密密的村莊,美麗的河流草原,動聽的雞鳴和狗吠,但這是一片呼嘯著干燥的風的荒原土地,低壓的暗云下,滾滾東流水唱著單調的歌,表現(xiàn)的是詩人復雜的精神世界。
、谠娙嗣鑼懹^察有什么特點?
明確:詩人仿佛站在歷史的高度,鳥瞰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來充分展現(xiàn)眼中所見。
③如何理解“荒涼的亞洲的土地上”一句?
明確:點出了時代的環(huán)境,字里行間流露著對這片土地既愛且怨的感情。詩人對土地有太多的話語、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擁抱的人民是在恥辱里生活的佝僂者。但“我”是和這土地一起受難呻吟著過來的,對土地充滿著愛,而且從這愛的力量中他感受到——個偉大的史實:“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
2.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 ,
、僭娙酥攸c寫了“他”——一個農(nóng)夫。如何理解?
明確:這個農(nóng)夫是千百萬中國人民的縮影,他勤勞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慣于隱忍,安于苦難,然而在日寇鐵蹄的踐踏下他畢竟起來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鋤頭”,走上了抗戰(zhàn)的行列。這是覺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這意味著他們除了忍受饑寒、疲勞外,還要面臨流血和死亡。這是多么偉大的人民啊,所以詩人要“擁抱每一個人”。
3.最后一節(jié);
詩人以兩種相互交叉的感情,寫了他復雜的內心感受。如何體會這種復雜的內心感受?
明確:“悠久的年代的風”,年復一年吹過“傾圮的屋檐”,給人帶來了“無盡的呻吟和寒冷”;吹過“枯槁的樹頂”“荒蕪的沼澤”,與“蟲鳴”及“烏鴉的聲音”相應和。這一切使詩人感到無言的'痛苦,然而“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所以“我”并不失望,仍有勇氣生存下去。
四.朗讀全詩,總結其賞析要點:
1、這首詩歌有廣大的包容性,如何理解這種廣大的包容性?
明確:這首詩并不想以小見大,而是力圖對所見所聞所感作整體的把握,以表現(xiàn)復雜深刻的感情,重要處不吝惜筆墨,敞開思路大膽鋪排。盡量寫出了中國人民苦難的生存境況。
2.有人說這首詩是民族生命力的謳歌,你怎樣理解評價?
明確:全詩盡管流露了低沉悲愴的情調,但貫穿全詩的是一種強烈的愛。作者從“恥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時代的閃光,民族的轉機。詩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國、義無返顧的農(nóng)夫身上。當戰(zhàn)爭打破了鄉(xiāng)村的安寧,農(nóng)夫便聽從時代的召喚,踏上一條征戰(zhàn)之路。他是單個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著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全詩表達了作者對“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的堅定信念。
3、詩歌中的“我”指什么?詩人究竟“贊美”什么?詩歌美一節(jié)都以“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作結,有怎樣的意味?
明確;指抒情主人公自己。贊中華民族忍辱負重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此聲音成為詩歌的主旋律,凝結著詩人對民族生命力的贊美,充滿一種鼓舞人心的內在力量。
五.討論:先對《斷章》進行朗讀,然后學生自己賞析,討論這首詩的主題。
教師提示:這首短詩玲瓏精巧,是短詩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作者用常見物、眼前景創(chuàng)造了象征性的畫面,為讀者想象留下開闊的空間。有人認為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裝飾”二字上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遷移,繼續(xù)深化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2、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認真揣摩文章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發(fā)現(xiàn)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積累關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4、學習成語故事,講述成語故事,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教學安排:五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利用課文導入:
同學們,這幾天,我們學習了幾篇抒寫對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幫助別人為快樂的祖孫三代人,以及那些磚縫里頑強生長的小苗、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和冷風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無不展示著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同學們課下還搜集了許多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相信你們對生命也一定有自己的解讀。今天,我們就圍繞生命這一永恒的話題來暢所欲言。
二、學習課文中的資料。
1、默讀資料,想一想這些資料都講了什么。
2、全班交流對資料的解讀,搞清楚每一段資料所立足的角度。
。1)面對個體生命與更多人的生命的時候,眾多的醫(yī)護工作者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生命之歌,換來了更多人的生命。
。2)我們身邊,有許多熱愛生命的人。
。3)生物界表現(xiàn)出來的頑強的生命力。
3、交流:你還搜集了哪些關于生命的資料呢?給同學們說一說吧!
三、交流有感于生命
1、學生自己思考、組織語言。
。1)生自己確定發(fā)言角度,選擇內容,組織語言,著譯圍繞自己選好的內容組織語言,切莫走題。
(2)自由組合,互說互評。說的過程中注意語言流暢、中心明確,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對說得同學提出修改意見,評出小組講得最好的同學。
2、全班交流:
四、總結: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假如生命是水船。請不要停泊,也不要隨波逐流!請高高地升起風帆,向著未有人到達的海域
第二課時
習作教學
一、確定選題。
師:在口語交際中,那些內容、觀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請結合實際,從中選擇習作內容吧!
二、回憶寫作方法:
師:本組幾篇課文在寫作上,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生回答后師小節(jié):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現(xiàn)象中引發(fā)思考,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學生習作
四、寫好后修改自己的'習作。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一、師總結本次習作的優(yōu)缺點。
二、對本次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欣賞評價。
三、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再謄寫。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與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讀一讀,說一說。
小林和小東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發(fā)現(xiàn)了哪幾種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
你在閱讀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方法呢?
2、師生共同總結方法:要體會揣摩句子的含義,除了仔細想、聯(lián)系時代背景、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等方法外,還有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體會等方法。
3、遷移運用:學生快速閱讀本組課文,想一想,通過再次閱讀,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含義深刻的語句,自己是怎樣讀懂的。
4、總結:閱讀時要認真體會、細細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這樣才能領會句子的真正意思。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讀三段名人名言,讀準字音。
2、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三段話的理解。
3、自由背誦
4、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第五課時
成語故事
一、自讀故事
1、生自讀故事,有不認識的字通過學習。
2、讀通句子,讀懂故事內容,并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3、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4、練習講述故事。上臺講故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下冊教案12-29
語文《影子》教案12-09
語文《跳水》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