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裝舞會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化裝舞會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化裝舞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利用泡沫塊和扭扭棒易于插接組合、變形塑造的特點,表現各種動物的特征。
2、綜合運用插接、粘貼的手工技能,利用紐扣、珠片、盤花等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創(chuàng)想,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
3、養(yǎng)成自己動手、垃圾入筐的良好操作習慣,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重難點:
借助扭扭棒插接變形,表現各種動物的臉部特征,發(fā)揮創(chuàng)想打扮裝飾。
活動準備:
1、收集各色珠片串成顏色各異的變形棒、紐扣、毛線、盤花等服裝輔料。
2、方形底板若干,便于添畫上小貓、小狗、小兔、小熊、獅子等耳朵。
3、泡沫塊、雙面膠、材料盒等供幼兒操作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教師手拿裝有眼睛鼻子嘴巴和手腳的泡沫寶寶形象:大家好,我是泡沫寶寶,我和兄弟姐們長得都是方方的。今天,我們要開個化裝舞會,讓自己變成小動物的模樣。聰明的孩子,請你們來當化妝師,幫我們設計一個動物面具,好嗎?
提問:小動物除了眼睛、鼻子、嘴巴還有什么?能突出它們與眾不同的摸樣?
總結:原來,不同的動物耳朵也不一樣。你知道什么動物的耳朵,長的什么樣呢?
二、繪制動物,展現特征。
1、教師隨著幼兒的回答,在方形底板上添畫小動物的耳朵,以及特征。
2、游戲問答,加深印象: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豎呀,豎呀豎起來?
誰的鼻子小,誰的鼻子大,誰的鼻子最呀,最呀最最長?
誰的嘴巴尖,誰的嘴巴扁,誰的嘴巴是呀,三呀三瓣嘴?
誰的眼睛圓,誰的眼睛彎,誰的眼睛圈呀,圈呀最最大?
三、觀察材料,討論方法。
觀察: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怎樣做出小動物呢?誰來說一說?
討論:小動物眼睛、鼻子、嘴巴可以用什么材料做?怎么變出它們的耳朵呢?
介紹:這里有一種神奇的變形棒,拿在手中把它彎一彎,變出了圓耳朵;把它折一折,變出一個尖耳朵。把它插在泡沫寶寶頭頂的角上,輕輕往上提一提,像小兔耳朵豎起來,輕輕往下拉一拉,就像小狗耳朵搭下來。如果打扮成小狗的摸樣,還可以給它裝上胡子哦!
四、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討論: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種長長的`變形棒,一種短短的變形棒,你認為用什么當泡沫寶寶的耳朵,用什么當手腳呢?
要求:請你也來試一試,看看你能變出什么動物的耳朵,然后添上泡沫寶寶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最后用變形棒變出手和腳。記得要打扮出小動物的特征,讓人一看就明白。
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制作情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意見建議。
五、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請幼兒將制作完成的作品送到雪景圖中,觀察欣賞。
師:“你最哪個動物,為什么?”“哪個小動物看起來很像?”“哪只動物最神氣?”“哪個動物最有趣?”引導幼兒從動物的特征以及裝飾的特色,進行評價。
師:小朋友真能干,幫泡沫寶寶戴上了小動物面具,它們要感謝你們。雪過天晴,化裝舞會馬上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跳起來,玩起來吧。播放《堆雪人》音樂,師幼一同快樂地舞蹈。
活動反思:
活動開展前,我們便利用收集到的形形色色的珠子,在區(qū)域中和孩子一起串在細鉛絲上,由于鉛絲具有柔韌性,可以隨意扭曲變形,我們便美其名曰“扭扭棒”;顒又,教師巧妙地利用泡沫塊和扭扭棒易于插接組合、變形塑造的特點,經過獨具匠心地引領,要求幼兒表現各種動物的特征。雖說中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表現經驗,但在活動中如何引導已有感官經驗的重現,是一大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讓幼兒抓住特征進行塑造,教師通過簡筆圖像再現動物特征,并以問答游戲加深印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制作前,教師對新材料——扭扭棒的變形方法進行了示范,并以朗朗上口的兒歌形式告知幼兒,如果能讓幼兒跟隨教師,一起扭扭、變變、插插,則更利于解決制作中的困難。因為我們發(fā)現很多孩子制作時,將扭扭棒插接到泡沫上時有一定難度。如果事先教師能介紹清晰:食指拇指扭住扭扭棒尖尖的頭,然后用力插接到泡沫上。也許這樣能節(jié)省不少制作時間,也更利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化裝舞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聆聽《化裝舞會》,能夠領會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jié)奏特點。
2、情感目標:樂于以積極的態(tài)度體驗美洲、拉丁美洲音樂的民族風格,喜愛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樂,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世界多元音樂文化。
3、能力發(fā)展目標:能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應的動作,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
鼓勵學生勇于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之間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能正確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以表演的方式體現出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jié)奏特點。
教學內容:
欣賞樂曲《化裝舞會》
教學準備:
多媒體、本課曲目的音響資料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這是一首典型的探戈舞曲,所以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探戈的節(jié)奏,通過聆聽熟悉探戈的節(jié)奏,再加上欣賞和表演,以及對探戈的來歷的了解,加深對探戈舞蹈的認識和理解。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欣賞樂曲《化裝舞會》
1、導入: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品《媽媽的今天》。(播放小品)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小品,笑過之后我們是否注意到在小品中他提到了一種舞蹈,有沒有誰能說出來呢?(學生回答),看來大家都很用心去看了,對,就是探戈這種舞蹈。
2、早期的探戈曲多由吉他、小提琴、曼多林等演奏。20世紀后逐漸確立了鋼琴、六角手風琴和小提琴、低音提琴等幾種樂器的組合。六角手風琴的低啞音色與探戈的懷鄉(xiāng)、傷感情調相吻合,故至今是演奏探戈主旋律的重要樂器。
3、究竟探戈舞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同時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曲子的風格、速度、節(jié)拍。
4、學生回答問題:探戈舞的風格、速度、節(jié)拍。
教師進行引導并總結。
師生共同拍奏,感受探戈的節(jié)奏。(板書節(jié)奏)
5、請你說一說這段音樂使你想象了什么樣的場景?(學生回答)
剛才大家聽到的那段音樂就是一首很有名的探戈舞曲——《化裝舞會》,作者為作曲家馬托斯61羅德里格斯,他生于烏拉圭,后到阿根廷定居。這首舞曲描寫的是一家醫(yī)院的大夫和病人,為慶?駳g節(jié)而舉行化裝舞會的情景。在流行中有兩種不同的唱詞,現在流行的多是器樂曲。
6、師生共同分析作品,A+B+A講解復三部曲式a+b+A。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你們這堂課高興嗎?是的,正象音樂家冼星海說的那樣: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墒怯行┩瑢W卻不喜歡學習音樂,我們來聽一聽亞里斯多德是怎樣說的:音樂應該學習,并不只是為著某一目的,而是同時為著幾個目的,那就是①教育,②凈化,③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后的安靜和休息。為了你能夠更快樂,請學習音樂吧!
化裝舞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步舞曲明快的風格,能用不同身體動作表現三拍子節(jié)奏,學習三拍子舞步。
2、能根據意愿,嘗試扮演一個有趣的角色,感受與朋友一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每人自制一個玩具。
2、《G大調小步舞曲》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邀請卡,請幼兒參加化裝舞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請幼兒觀看化妝舞會的圖片或視頻,知道化裝舞會時應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樣子。
。2)請幼兒說說自己想怎么打扮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
2、欣賞感受樂曲,了解樂曲的結構與風格特點。
。1)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一遍,感知樂曲ABA的結構。
。2)引導幼兒感知音樂中三拍子的節(jié)奏型,感受強弱弱的規(guī)律。
。3)請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節(jié)奏型,如用手拍腿、用腳踏地、叉腰點頭等。
3、學習兩個朋友的邀請舞。
。1)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A段音樂,學習三拍子的基本舞步。
。2)幼兒邀請一個舞伴,站成一排,跟著A段音樂學一學跳一跳。
。3)請幼兒感受B段音樂。想一想,在這段音樂里,兩個舞伴可以做什么動作,要求也要符合三拍子節(jié)奏。
。4)兩個朋友跟隨音樂跳邀請舞。
4、請幼兒戴上面具繼續(xù)舞蹈,結交“神秘朋友”,感受化裝舞會的快樂。
(1)幼兒戴上自制的面具,扮演一個不一樣的我,和舞伴跟隨意和紐約自由地在場地上轉圈跳舞。
。2)幼兒可以交換面具,繼續(xù)舞蹈,感受與朋友一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延伸:
自制一個自己喜歡的面具,繼續(xù)開展化裝舞會。
動作建議:
A段音樂:幼兒一男一女自由結伴,由男孩邀請女孩,兩人并排拉手向前跳三拍子舞步。
B段音樂:兩名幼兒面對面站立,根據三拍子節(jié)奏自由做身體動作?筛鶕變涸O想的化裝舞會角色設計有趣的動作。如“我扮演小兔來參加舞會,我的長耳朵也會隨音樂節(jié)奏擺動”等等。
再現A段音樂:就近交換舞伴,重復A段動作。
化裝舞會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感知唐代“三彩雙魚瓶”和宋代“青白瓷堆塑瓶”的藝術價值。
2.過程與方法:參與欣賞活動,體驗古代藝術家的審美情趣:在聯(lián)想中、利用瓶子原形、色彩、大膽地進行想象設計和表現。在個人或創(chuàng)作中、嘗試運用粘貼、堆塑、淺浮雕、高浮雕等放裝飾瓶子。
3.情感:了解古代陶瓶的價值、喜歡陶瓶藝術、體驗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培養(yǎng)“變廢為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選擇廢棄瓶子和材料裝飾瓶子、體驗“變廢為美”的樂趣。
教學難點:能保留瓶子的基本形狀,運用像皮泥進行“彩塑浮雕”創(chuàng)作。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從多媒體課件中欣賞國內藝術的不同風格的彩瓶。導入新課。
2.讓學生能用語言說出色彩單純明快的'美、體會夸張、變形的手法彩瓶。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設問提出要求:(1)嘗試使用學過的、剪貼、泥塑等多種技能。(2)可以選擇對稱或均衡等美感形式:(3)圖案內容可以選擇“動物、植物、人物、抽象”等形象。。
4.板書課題:
一邊板書一邊讓學生打開課本,并認真閱讀課文內容。
(二)教授新課:
1.觀看課件,欣賞課件中的各種圖片。
2.問:在欣賞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
知道的哪些和這些不同的藝術彩瓶的藝術作品?
3.小組活動:討論你所知道的不同藝術品的彩瓶。你準備用什么形狀的瓶子設計作品。
(三)作業(yè)布置:
能運用“均齊式、或平衡式的美感形式,明快的色彩,簡練、夸張等像皮泥的藝術手法設計彩瓶。
。四)巡視輔導: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進行講評。
(五)結果:
9. 作業(yè)評述:展示全班作品,讓學生自評優(yōu)秀作品。
1.教師小結:能憑記憶想象、大膽嘗試表現的作品進行表揚。
2.課后拓展:設問:你今天學會了什么?特別美的地方在哪里?
化裝舞會教案5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參加化裝舞會的經驗;事先閱讀繪本1-13頁;了解蔬菜的基本結構。
物質準備:猜測圖表一張、繪本人手一本、PPT。
活動目標
對蔬菜的種類和特征有進一步的認識。
專注閱讀圖書,能根據畫面線索猜想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喚醒經驗,引出繪本內容
前幾天,我們一起看了這本書,書的名字叫什么?蔬菜們收到了參加化裝舞會的邀請信,它們把自己都裝扮成什么?
二、集體閱讀PPT圖書6至13頁,回憶故事情節(jié)
1.6-7頁,提問:你看到了哪些蔬菜?它們在做什么?
2.8-9頁,提問:青蔥先生和黃瓜小姐在干什么?它們在聊什么?
3.10-13頁,提問:黃瓜小姐怎么了?青蔥先生撿到什么?
4.提問:什么是小果萼?哪些蔬菜有果萼?
三、嘗試通過畫面中所提供的蔬菜特征及匯總圖表初步判斷小黃瓜的`裝扮者
提問:
。1)小黃瓜小姐到底是誰呢?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來猜測?
有果萼、喜歡豆類、細細長長的,你覺得有可能是誰呢?
。2)黃瓜小姐到底是誰?你猜得對不對?我們接著把書看完就知道答案了。
四、自主閱讀14頁至結束,引導幼兒發(fā)現與情節(jié)相關的圖畫線索
1.提出閱讀要求:
。1)翻開一頁看明白了,再翻下一頁。 (2)邊看邊想,青蔥先生是怎么找到小黃瓜小姐,誰幫助了它?
2.指導幼兒進行自主閱讀
3.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的看法
4.集中交流:青蔥先生是怎么找到黃瓜小姐?誰幫助了它?是怎么幫助它的?你從第幾頁看到的?
小結:青蔥先生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小黃瓜小姐!原來是四季豆和豌豆裝扮的!它們真是很般配!
五、教師完整講述繪本,鼓勵幼兒跟隨講述
六、活動延伸
蔬菜舉行的化妝舞會真是太有趣了!我們也回去準備準備,扮成各種蔬菜,來舉行一個化妝舞會吧!
化裝舞會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化妝舞會》對阿根廷的音樂表出能力和音樂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通過為旋律畫小節(jié)線和為歌詞配旋律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及興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為歌詞配旋律時,應注意小樂句與大樂句的關系。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分析:
《化妝舞會》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是阿根廷家喻戶曉的樂曲,被人們稱為愛根廷的第二國歌,也是最早傳到我國的探戈舞曲之一。這首舞曲描寫一家醫(yī)院的大夫和病人,為慶?駳g節(jié)巍峨舉行化裝舞會的場景。其曲為g調,樂曲結構為復三步式。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這是一首描述慶?駳g節(jié)而舉行的化裝舞會時情景的樂曲。
方法:引導學生回憶和描述六一兒童節(jié)聯(lián)歡會時的情景,由此體會樂曲描繪的現場。
二、主要部分:
1、完整聆聽全曲。(要求聽出各種樂器種類)
2、介紹音樂背景。
3、復聽全曲,要求學生體會音樂情緒并為旋律劃小結線。
三、創(chuàng)編活動
1、如果我請你去參加化裝舞會,你會需要準備些什么呢?(學生回答、出示幻燈片7)
2、舉行化裝舞會。
。1)化裝晚會將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學生開始分組討論,確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節(jié)。
。2)怎樣打扮自己呢?我為大家?guī)砹藘蓚面具,你們也來感受一下探戈舞的`魅力吧。
3、學生隨音樂表演、師生評價(出示幻燈片8)
4、接下來我們來觀看一段真正的探戈舞表演,去領略一下探戈舞的魅力。(播放《探戈舞片段》)
四、感受音樂的意境:
1、要求學生充分的展示想象,分組討論音樂表現的情緒特點。
2、分段復聽,要求學生體會音樂上鮮明的民族風格。
五、感受、理解、創(chuàng)造
1、聽辨判斷,1—2種節(jié)奏感。
2、節(jié)奏模仿,由學生擊拍模仿。
六、由學生編創(chuàng)節(jié)奏
方法:根據音樂上的節(jié)奏類型,進行節(jié)奏的的自由組合創(chuàng)編。
七、結束
教師引導學生們回憶本科所學的內容,以加深印象。
【化裝舞會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大自然教案教案01-23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