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螞蟻》大班教案

《小螞蟻》大班教案

時間:2022-05-30 08:55:21 教案

《小螞蟻》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螞蟻》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螞蟻》大班教案

《小螞蟻》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生興趣、敢于探索。

  3、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記錄所觀察的昆蟲特征。

  重點難點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生興趣、敢于探索。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放大鏡

  3、文件夾、白紙、筆

  4、蝴蝶、蜻蜓、蜈蚣、蜜蜂、瓢蟲、蠶寶寶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活動引入: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出示小螞蟻和蛋糕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噓,孩子們,我們一起往這兒看,你們看到了什么。浚ㄐ∥浵伜蜕盏案猓┪覀冊谑裁磿r候才吃生日蛋糕呢?(過生日的時候)

  師:老師告訴你們,今天就是小螞蟻的生日了,它想請其它的'昆蟲朋友來參加它的生日會,那小朋友來猜一猜,到底誰會來參加呢?(幼兒猜測)到底誰會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ǘ┲虚g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

  (1)回顧故事名字

  (2)回顧故事內容

  (3)昆蟲分類

  師:來了這么多的朋友,可是呢,有的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有的呀,卻被請了回去。那么,有哪些朋友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呢?(幼兒回答,師利用圖片將昆蟲逐一分類)

  師:誰又被小螞蟻給請了回去呢?(蜘蛛和蜈蚣)為什么?(因為它們的腿太多了)。

  師:蠶寶寶能參加小螞蟻的生日會嗎?為什么?(出示蠶蛾的圖片)

  2.組織幼兒討論,豐富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師:小朋友仔細看看,小螞蟻請來的這些客人和它自己有哪些地方長的一樣?(出示小螞蟻的圖片)

  (1)都有頭,胸,腹。

  (2)都長著六條腿。

  師:它們有這么多一樣的地方,那小朋友來找一找,它們和小螞蟻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

  師:對了,它們中間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長著翅膀的昆蟲,它們能夠在天空中飛翔,它們大多數就生活在空中。像蜜蜂、蝴蝶、蜻蜓、瓢蟲。有的沒有翅膀,或者它們的翅膀已經退化了,不能夠在天空中飛了,它們就在地上或者是土壤中生活了。比方說螞蟻、螳螂、蟑螂、蟋蟀。不管它們有沒有翅膀,但是,它們都有頭、胸、腹,最主要的是,它們都有六條腿,所以,它們都叫昆蟲。你們都記住了嗎?

  4.尋找昆蟲

  師:在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很多很多的昆蟲,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去找一找,并觀察看看,它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征,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樣東西,叫放大鏡,它可以把昆蟲的樣子放的大大的,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了,可不要把放大鏡掉到地上了。在聽到音樂的時候就可以去觀察了,在音樂結束時,小朋友就要回來找到老師了。

  5.音樂響幼兒自由去探索

 。ㄈ⒔Y束部分

  1.音樂結束,幼兒回到原位做好

  2.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觀察到了些什么昆蟲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畫紙,現在請你把畫下來吧!

  3.把畫好的昆蟲和客人老師分享一下吧!

  活動總結

  幼兒對觀察活動感興趣,樂于探索、積極性高。

《小螞蟻》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感受小動物動腦克服困難進行飛翔的樂趣。

  2、大膽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故事背景圖一幅小螞蟻、青蛙、小兔、小豬、河馬等貼絨圖片

  班內增添玩具飛機,飛船,風箏等,讓幼兒熟悉,了解。

  活動過程

  一:想象,啟發(fā)思維

  師:一群小動物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很羨慕,他們也想飛,那么他們能飛到天上去嗎?他們會用什么方法?小朋友討論一下。

 。ㄓ變喊l(fā)揮想象,允許異想天開)

  二:傾聽故事,感受小動物克服困難自由飛翔的樂趣

  1.師:小動物到底有沒有飛到天上去呢?請聽故事《飛呀飛》

  2.提問:小動物飛起來了嗎?他們用的什么方法?

 。◣煾鶕⒆拥幕卮,相應出示圖片)

  3、小動物的方法好嗎?

  4、你覺得故事里的小動物怎樣?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4.小朋友想不想也飛到天上去玩玩?

  (幼兒聽音樂自由作出飛翔的動作,進行情感的體驗)

  三:遷移,想象

  1.師:小螞蟻飛到了天上,他們多開心呀,這時樹林里的'小動物看見了,也想飛到天上去玩玩,那么,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呢?他們會用什么方法飛到天上呢?

  四:延伸活動

  1、一組幼兒用收集到的廢舊材料如竹篾,布,紙板等幼制作可以飛的制品。

  2、一組幼兒用提供的小動物圖片說說。

  3、一組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4、一組幼兒畫畫說說。

《小螞蟻》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2、 大膽想象,并能用較清晰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小螞蟻不怕困難,積極動腦的精神。

  3、 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4、 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5、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情境講述,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積極開動腦筋,體驗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大膽想象,并能用較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 手繪圖本《小螞蟻的故事》。

  2、裝滿水的盆子若干個,裝有相同重量物品(蠶豆、小石塊、豌豆小塑料球)的一次性塑料碗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副圖(小螞蟻、背景),聽故事第一段。

 。1)引出主題,提問: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要求幼兒講述完整的一句話:一只小螞蟻來了。)小螞蟻望著天空在想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引出故事)

 。2)切入主題

 。1)師:早上,小螞蟻鉆出洞口:“哇!天氣真好,我好久沒去看我的好朋友小瓢蟲了,真想它!”于是,小螞蟻決定去看它的朋友小瓢蟲,順便出去旅行,它會怎么去呢?大家一起來猜一猜看。ㄕ堄變鹤杂杀硎觯ù藛栴}為開放式問題,一問多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想象力方面可以讓幼兒創(chuàng)造如小椅子裝上翅膀等,觀察力是結合平時自己看見的自行車、汽車等帶著蘿卜兔去旅行。)

 。2)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想了這么的多好辦法,這些辦法真棒。(鼓勵幼兒,激發(fā)幼兒以后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小螞蟻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來看看它想的是什么辦法?它想的辦法和你們的一樣嗎?小螞蟻在自己的儲藏室找了一顆最大的豆豆做了一輛豆豆車,開著載滿禮物的豆豆車出發(fā)了。(在以上回答問題中,如果幼兒說做豆子車,在下面的教師小結中,就可以講小螞蟻決定用xxx小朋友想的好辦法,用最大的一顆豆豆做一輛豆豆車,開著豆豆車去看朋友。同時盡量肯定幼兒的回答。)

  2、出示第二、三幅圖(小螞蟻、裝滿禮物的豆豆車、背景),聽故事第二、三段

  (1)師:小螞蟻在儲藏室找了一顆最大的豆豆做了一輛豆豆車,開著載滿禮物的豆豆車出發(fā)了。小螞蟻開著豆豆車快樂的`一路前行,呀,一條小河擋住了豆豆車的去路,什么時候多了條小河的?我該怎么過去呢?

  (2)師:聰明的孩子,請開動你們的小腦筋,趕快幫小螞蟻想個好辦法吧!怎樣讓豆豆車過河呢?(肯定幼兒的聰明,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個聰明的孩子,增加幼兒的自信心,同時激發(fā)幼兒動腦筋,想辦法幫助豆豆車過溝。)

 。3)幼兒討論好后提問:

  師:你為小螞蟻想了什么辦法呢?你準備怎么幫助小螞蟻讓豆豆車過河呢?你想好了嗎?說說你的辦法......(雖然所有提問都是繞一個主題,但這樣提問使幼兒不感到單調,同時注意幼兒講述語句的完整。)

  師:在河上建一座小橋嗎?這個主意不錯!那用什么材料來建橋呢?小螞蟻該怎樣來建這座橋呢?

  師:你覺得建橋不好,為什么?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師:用船把小螞蟻送過去嗎?到哪里去找船呢?

  小結:有的小朋友說造一座小橋,有的小朋友說用船把小螞蟻送過去,有的小朋友說開大吊車來把豆豆車調過去......這些辦法都很不錯,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這樣吧,大家再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幫助豆豆車過河?(提出商量要求,幼兒可以跟旁邊、前后的小朋友討論更好的辦法;既是對前面幼兒回答的肯定,又對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幼兒一起商量幫小螞蟻想辦法怎樣過河。

  師:用小樹葉當小船,為什么?這個辦法真棒!

  師:你說用小樹葉當小船不行,為什么?那你有什么主意?

  師:其實小螞蟻也想了個辦法,我們來看看小螞蟻想的什么辦法吧?它和你們想的辦法一樣嗎?

  3、出示第四幅圖(小螞蟻、裝滿禮物的豆豆車、背景),聽故事第四段。

 。1)師:小螞蟻左看右看,忽然它發(fā)現路邊的草叢里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樹葉,它找了一片最大的樹葉,想用小樹葉當小船,把它和豆豆車送過小河去……

 。2)師:小螞蟻過了河嗎?它是怎么過去的呢?這樣可以嗎?

 。3)幼兒分組操作實驗:(裝滿水的盆子、裝有相同重量物品的一次性塑料碗)

  師:現在請大家來試試,把裝有這些東西的碗放到水里會出現什么情況?

  師:小碗為什么會沉下去?

  師:你有什么辦法讓它浮著不沉下去嗎?(幼兒自由操作實驗)

  師:你用的什么辦法讓小碗浮著不沉下去呢?

  教師小結:

  師:小樹葉會把裝滿禮物的豆豆車和小螞蟻送過河嗎?為什么?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你們覺得小螞蟻該怎樣過河呢?

  師:我們來看看小螞蟻想的又是什么辦法?它和你們的想法一樣嗎?

  4、出示第五幅圖(小螞蟻運送東西過河、背景),講故事第五段。

  師:小螞蟻看看裝滿禮物的豆豆車,再看看小樹葉,搖搖頭,又點點頭,終于把車上的禮物搬下來了,它先把豆豆車放到小樹葉上送過小河,再回來把其他的禮物一件件分開送過去,F在,小螞蟻又把禮物裝上車,快樂的哼著歌,開著豆豆車向朋友家駛去。

  師:小螞蟻想的什么辦法?你們覺得它的辦法怎么樣?

  師:小螞蟻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師:你喜歡小螞蟻嗎?為什么?

  二、幼兒完整的聽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得真棒,給小螞蟻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小螞蟻很感謝你們,它想讓你們再聽一遍故事。(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聽一遍故事并不能掌握故事情節(jié),聽兩遍以后效果會有很大改善。)

  三、活動延伸

  小螞蟻在以后的旅行中又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呢?我們下次接著聽《小螞蟻的故事》吧!( 拋出這樣的提問,給幼兒留下了期待,幼兒有了行動的愿望,為延伸活動做鋪墊,也促進幼兒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

  故事:《小螞蟻的故事》

  早上,小螞蟻鉆出洞口:“哇!今天的天氣真好,想想好久沒去看好朋友小瓢蟲了,真想它!”于是小螞蟻決定去看它的好朋友小瓢蟲,順便也出去旅行。

  小螞蟻在儲藏室找了一個最大的豆豆做了一輛豆豆車,開著豆豆車出發(fā)了,車上還裝滿了送給朋友的禮物。小螞蟻開著豆豆車快樂的一路前行,呀,一條小河擋住了豆豆車的去路,什么時候多出了一條河呢?我該怎么過去呢?小螞蟻左看右看,忽然它發(fā)現路邊的草叢里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樹葉,它找了一片最大的樹葉,想用小樹葉當小船,把它和豆豆車送過小河去……小螞蟻看看裝滿禮物的豆豆車,再看看小樹葉,搖搖頭,又點點頭,終于把車上的禮物搬下來了,它先把豆豆車放到小樹葉上送過小河,再回來把其他的禮物一件件分開送過去,F在,小螞蟻又把禮物裝上車,快樂的哼著歌,開著豆豆車向朋友家駛去。

  教學反思

  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我班幼兒的思維很活躍,但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而且傾聽習慣較差,怎樣改變這種現狀呢?偶然聽到《螞蟻搬豆》這首兒歌,想到孩子們對小動物特別感興趣,他們對弱小的動物懷有同情之心,也樂于幫助它們。于是就根據這首歌創(chuàng)編了《小螞蟻的故事》,它的內容既貼近幼兒生活,又有讓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有助于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也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在活動中我采用了不同的提問法來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鼓勵他們大膽的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要求他們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在提問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回答問題成功的喜悅之感!孩子們在活動中注意力較集中,積極動腦,大膽表述,幫助小螞蟻尋找解問題的辦法。整個活動師幼互動性較強,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相互幫助的快樂,感受到了小螞蟻不怕困難得精神!

《小螞蟻》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觀察、熟悉、理解和記憶歌曲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分析,口語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2、學習2/4拍歌曲的優(yōu)美,舒緩的特點,學習切分音的唱法。在老師的提示和幫助下,知道歌曲中的間奏不唱的。

  3、培養(yǎng)幼兒喜歡歌唱活動的興趣,陶冶幼兒情操。

  4、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樂于助人的好品德,知道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準備:

  1、熟悉彈唱歌曲《小螞蟻避雨》

  2、歌曲圖譜:6張。

  3、幼兒學前知識準備:知道蘑菇、小螞蟻的主要特征和習性。

  重點難點:

  學習掌握歌曲,分唱切分音,知道歌曲間奏中不唱。

  活動過程:

  1、師幼問好,玩《山谷回音》游戲,進行練聲。

  2、導入新課: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圖片,看看圖上都說了些什么,然后舉手告訴我。

  3、幼兒用自己的話來幫述圖片內容,師進行點評和進一步引導。

  4、師總結,將歌詞按節(jié)奏(配旋律)完整展現給幼兒,引導幼兒對照學習 2~3遍。

  5、學唱歌曲《小螞蟻避雨》,完整教唱歌曲。

  6、理解歌詞中有困難的地方:小朋友覺得歌曲中哪一句最難唱,有困難的句子提出來學唱,解決大部分幼兒的因難,重點學唱歌曲中的間奏前一句,讓幼兒知道這首歌曲中間奏部分是不用唱的,知道只用動作、表情或哼唱的方式來表達。

  7、提高難度,將歌曲中的部分圖譜抽去,讓幼兒試著唱出歌曲,可以從1張逐步抽掉全部圖譜,或是從1張直接跳過抽去全部圖譜(根據幼兒掌握情況而定),從而檢驗幼兒的'歌詞記憶和歌曲掌握程度。

  活動小結:

  時間真快啊,我們學習的時間一下子就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把這首好聽的《小螞蟻避雨》唱給大家聽哦。歌曲里說了什么呢?小螞蟻在搬東西,天空突然下雨了,兩個可愛的小蘑菇幫助了它們,非常感激小蘑菇。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螞蟻對小蘑菇說聲謝謝吧,在生活中,小朋友有遇到過困難嗎,是誰幫助了你呢,你身邊的同伴有沒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舉個例子說一說)你有幫助他們嗎?引導教育幼兒在生活中要樂于幫肋別人,特別是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

《小螞蟻》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用簡單的形象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tài)。

  2.體驗用不同的繪畫方式作畫以及創(chuàng)意繪畫帶來的愉悅感。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螞蟻的多樣性及特征。

  4.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重難點目標:

  重點目標:大膽想象,用簡單的形象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tài)。

  難點目標:能夠結合畫面的需要畫出螞蟻的各種動作姿態(tài)。

  活動準備:

  螞蟻搬西瓜幻燈片、畫紙、膠水、水彩筆若干、西瓜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幻燈片

  1.師:一群忙碌的螞蟻在干什么?

  2.集體欣賞: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小螞蟻們又熱又渴,出門找水喝,他們驚喜地發(fā)現了一塊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嘗了起來。"真好吃啊,咱們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螞蟻跳下來,伸開了胳膊,蹬開了兩腿,咬著牙使出了渾身力氣推西瓜,瞧,連小觸角也來幫忙了,可還是推不動。于是,他們只好跑回家,請來更多的螞蟻兄弟幫忙,你們瞧,大家忙開了,有的用鏟子鏟,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繩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兩人抬……經過大家的齊心努力,大西瓜終于被順利的搬回了家。

  3.學一學螞蟻搬西瓜的動作

  二、動態(tài)形象,添畫示范。

  這么有趣的故事,我都忍不住想畫下來了!我呀,最喜歡那幾只發(fā)現了大西瓜的小螞蟻,讓我們來仔細看看小螞蟻發(fā)現西瓜時多開心啊!

 。ㄒ唬┓治鰟討B(tài),添畫肢體(單圖一)師:我也來變只跳起來的小螞蟻吧,小手彎一彎,小腳抬一抬,觸角翹一翹,我的螞蟻跳起來。(或變跑出來的小螞蟻)(分析:教師邊講解邊畫螞蟻相關動作姿態(tài),這種借助于語言的提示,動作表演,及時繪畫的方法,給了幼兒很新穎的示范,加深了幼兒對螞蟻動態(tài)的印象。

 。ǘ┓治鰟討B(tài),添畫身體(單圖二)師:這只螞蟻還缺少什么?圓圓的胸部,長長的'腹部,小手彎一彎,小腳抬一抬,觸角翹一翹,可愛螞蟻變出來

 。ㄈ┯^察表情,添畫局部(單圖三)

  1.師:我們的小螞蟻:張開大嘴巴,眼睛瞇成線,趴下身子吃得歡。

  2.師:如果我想讓西瓜看起來更加好吃,可添加小汗滴(請幼兒嘗試添加)小結:原來只要小手小腳彎一彎,眼睛嘴巴動一動,可愛的小螞蟻就畫出來了,如果再加上幾滴小汗珠或幾滴西瓜汁,可愛的小螞蟻就更加有趣了。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鍵讓幼兒仔細觀察螞蟻的不同表情,能為幼兒繪畫螞蟻的面部動態(tài)提供很好的幫助,在實際得學習活動中,發(fā)現此環(huán)節(jié)很重要。)

  三、繪畫創(chuàng)作。

  1.師:還有很多西瓜在筐子里,請你幫助螞蟻把西瓜搬回家,看看誰的方法最好。。

  四、評價、欣賞

  教師請個別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

《小螞蟻》大班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習小螞蟻遵守紀律、互相幫助,勤勞勇敢的精神,從小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2、學習歌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和專心聽音樂的習慣。

  3、樂于參與集體舞,培養(yǎng)幼兒的表演能力、與小朋友間的協(xié)作能力。

  【教學準備】

  1、課件、小螞蟻頭飾。

  2、讓幼兒提前搜集的螞蟻資料等。

  3、幼兒已有跳集體邀請舞的經驗。

  【教學過程】

  1、聽音樂,做律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讓幼兒邊聽著《小螞蟻》音樂,邊按節(jié)拍踏步走進教室。

 。2)做一個拍手律動。讓小朋友聽著小螞蟻的音樂跟著教師拍手,每四小節(jié)的前兩小節(jié)分別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節(jié)的后兩小節(jié)分別作邀請動作、招手動作、點頭動作和握手動作(聽著音樂做兩遍)。

  2、導入新課。

 。ㄌ崆白層變核鸭P于螞蟻方面的資料,觀察、了解螞蟻有什么生活習性,幼兒有了這方面的資料準備,教師就可以提問。)

 。1)教師提問:“課下,你們觀察到螞蟻有什么特點?你對螞蟻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小朋友回答:“螞蟻的群體性很強;善于合作;螞蟻見面相互用觸角問好,用觸角傳話,很有禮貌;螞蟻懂得天氣,一到下雨天他們就把家搬到樹上;螞蟻注意積蓄,具有吃苦精神;螞蟻的種類很多;螞蟻的分工不同,有指揮的、有傳信的、有搬運的、組織得很有秩序!

  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及時提示、引導,給予表揚。

 。2)播放音樂課件;(幾幅螞蟻圖)

  第一幅:螞蟻面對面相互用觸角問好(體現螞蟻講文明、懂禮貌)。

  第二幅:螞蟻排隊搬運糧食,同時有指揮的,有傳信的,各有分工(體現螞蟻遵守紀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螞蟻集體搬運一種大的食物(體現人多力量大,齊心協(xié)力、合作精神)。

  邊放畫面,邊放《小螞蟻》伴奏音樂,教師大聲朗誦歌詞,讓小朋友自己來理解、記憶小螞蟻的特點。然后教師總結:螞蟻這樣講文明、懂禮貌,螞蟻能做到的,我們更能做到。接著對幼兒進行這些方面的教育,教師說螞蟻的行為真值得我們歌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螞蟻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螞蟻》。

 。ㄓ眠@種方式導入新課,可以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培養(yǎng)小朋友講文明。懂禮貌,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3、聽錄音唱。

  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小螞蟻》這首歌曲,體會情緒,感受節(jié)奏。教師邊聽音樂,邊加上動作表演一遍。

  聽完后,讓幼兒觀察大歌譜(課件),教師領小朋友數出一共有16小節(jié)旋律,前八小節(jié)是第一大樂句(教師視唱),后八小節(jié)是第二大樂句(再現唱),然后提問:誰觀察出兩個大樂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這時教師拍著手,唱著音高,拍出節(jié)奏,讓幼兒邊觀察邊感受,找出兩大樂句節(jié)奏相同,音高不同的特點。

  4、 做歌詞接龍游戲。

  為了讓小朋友便于記住歌詞,讓幼兒做歌詞接龍的游戲,先是老師和小朋友接龍,然后小朋友間分組接龍,采用出聲接龍和默唱接龍交替進行,直至幼兒掌握記熟歌詞。

  5、跳集體邀請舞。

  讓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頭上帶著小螞蟻的頭飾,再找出幾個幼兒當邀請者組成里圈,教師示范里外圈動作,講明要求,組織小朋友都參與,都分別當幾次邀請者和被邀請者,充分體現小朋友的參與性和主體性。

  6、小結。

  提問小朋友,你們通過上這節(jié)音樂課有什么新的收獲?(學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或體驗到了什么?表演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教育等),幼兒基本上都能說出來,這種總結方式,讓幼兒善于動腦、善于歸納學習內容,也便于記憶、領會。最后教師期望小朋友都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教材分析】

  歌曲《小螞蟻》,是一首生動活潑非常有趣味的兒童歌曲。讓小朋友通過了解小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它的群體性很強,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幫助,遵守紀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也要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小螞蟻》大班教案7

  教學目標:

  1、在傾聽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小螞蟻》。

  2、激發(fā)幼兒的合作意識,愿意邊表演邊歌唱。

  3、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團結力量大;顒訙蕚洌何浵佇仫、西瓜

  教學重點:

  在傾聽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小螞蟻》。

  教學難點:

  能夠邊表演邊進行歌曲的演唱。

  教學過程:

  1、猜謎。師出示謎語,幼兒猜。

  2、學習歌曲第一段。

 。1)第一次傾聽。今天這只小螞蟻也要來和我們做游戲了,他還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教師跟著音樂做動作,讓幼兒猜故事內容。)

 。2)第二次傾聽。原來發(fā)生了一件小螞蟻搬西瓜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還藏著一首好聽的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里和故事里有哪些是一樣的。(師坐在椅子上唱)

 。3)第三、四次傾聽。歌里有一只小螞蟻和一只大西瓜,現在我就是小螞蟻,你們就是大西瓜,現在我要出洞找吃的了,請你仔細聽一聽我在哪里搬的`大西瓜。搬了幾次大西瓜呢?回答不出時進行第四次傾聽。

 。4)第五次傾聽。小螞蟻搬了4次大西瓜,搬得滿頭大汗,它一邊搬還一邊(擦汗),它擦汗的時候唱了什么?

  3、分角色表演歌曲。

  (1)三人當螞蟻,其余幼兒當大西瓜。剛剛我發(fā)現有幾只小螞蟻還發(fā)現了不同的大西瓜呢!我現在來請一位螞蟻弟弟和一位螞蟻妹妹和我一起搬西瓜好嗎?小螞蟻注意了,要從不同的洞出發(fā)哦!

 。2)女生當小螞蟻,男生當大西瓜,然后交換。我先請小女生當小螞蟻,小男生當大西瓜,玩之前要先說游戲規(guī)則,大西瓜是怎樣在地上的呢?(躺在地上)

  請一名大西瓜在椅子上表演一個大大的圓圓的西瓜躺在地上給孩子們做示范,再請所有男生扮成大西瓜躺在椅子上,做出不一樣的動作,提醒女孩子找不同的男孩子。第二次男女生交換。

  4、幼兒集體演唱。

 。1)剛剛我看到小朋友們玩的很開心,老師想問問小朋友們會唱這首歌了嗎?我要來聽一聽。幼兒第一次集體唱。

 。2)詢問幼兒有沒有覺得唱的比較困難的地方,有的話老師提醒。

 。3)再次演唱,F在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唱一唱歌曲《小螞蟻》。

  5、出示故事結尾。師唱故事結尾“小小螞蟻爬回洞送消息”

  問:“我剛剛干什么的?”“你們收到我的消息了嗎?”再唱“看見一個大西瓜躺在地,用力搬用力搬,嘿呦嘿呦用力搬......”三人合力把西瓜抱回洞里。

  問:“為什么我一個人時沒有搬動大西瓜,幾個人一起搬就能搬動呢?”小結:一個人的力量很小,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力量大。

  6、結束。這個故事結尾告訴我們大西瓜已經搬回家了,大家高不高興?別忘了哦,我待會送消息送到的小螞蟻要跟著我一起去幫忙搬大西瓜哦!(搬著西瓜回教室。)

《小螞蟻》大班教案8

  一、活動內容:歌唱活動《小螞蟻避雨》

  二、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觀察、熟悉、理解和記憶歌曲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分析,口語表達等方面的能力;2、學習2/4拍歌曲的優(yōu)美,舒緩的特點,學習切分音的唱法。在老師的提示和幫助下,知道歌曲中的間奏不唱的;3、培養(yǎng)幼兒喜歡歌唱活動的興趣,陶冶幼兒情操;4、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樂于助人的好品德,知道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三、活動準備:

  1、熟悉彈唱歌曲《小螞蟻避雨》

  2、歌曲圖譜:6張3、幼兒學前知識準備:知道蘑菇、小螞蟻的主要特征和習性四、活動重、難點:學習掌握歌曲,分唱切分音,知道歌曲間奏中不唱四、活動過程:

  1、師幼問好,玩《山谷回音》游戲,進行練聲2、導入新課: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圖片,看看圖上都說了些什么,然后舉手告訴我3、幼兒用自己的`話來幫述圖片內容,師進行點評和進一步引導4、師總結,將歌詞按節(jié)奏(配旋律)完整展現給幼兒,引導幼兒對照學習2~3遍5、學唱歌曲《小螞蟻避雨》,完整教唱歌曲6、理解歌詞中有困難的地方:小朋友覺得歌曲中哪一句最難唱,有困難的句子提出來學唱,解決大部分幼兒的因難,重點學唱歌曲中的間奏前一句,讓幼兒知道這首歌曲中間奏部分是不用唱的,知道只用動作、表情或哼唱的方式來表達7、提高難度,將歌曲中的部分圖譜抽去,讓幼兒試著唱出歌曲,可以從1張逐步抽掉全部圖譜,或是從1張直接跳過抽去全部圖譜(根據幼兒掌握情況而定),從而檢驗幼兒的歌詞記憶和歌曲掌握程度。

  、活動小結、延伸小結、情感教育:

  時間真快啊,我們學習的時間一下子就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把這首好聽的《小螞蟻避雨》唱給大家聽哦。歌曲里說了什么呢?小螞蟻在搬東西,天空突然下雨了,兩個可愛的小蘑菇幫助了它們,非常感激小蘑菇。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螞蟻對小蘑菇說聲謝謝吧,在生活中,小朋友有遇到過困難嗎,是誰幫助了你呢,你身邊的同伴有沒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舉個例子說一說)你有幫助他們嗎?引導教育幼兒在生活中要樂于幫肋別人,特別是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

《小螞蟻》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以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引導幼兒了解歌曲所表現的意境,感受只有互相關愛才能獲得幸福生活。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萌發(fā)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與歌曲相對應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些小客人,大家看看它們是誰?(小螞蟻和小蘑菇)我們向它們問聲好好嗎?

  師:小螞蟻和小蘑菇,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先請你仔細的看看每幅圖,然后再把每一幅圖用一句話來表述。(提醒小朋友要按順序看圖)

  師:誰可以把這幾幅畫連起來講講?(個別幼兒講述)

  師:張老師也來說說這個故事,看看老師說的和你們說的一樣不一樣。(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這個故事)

  師:老師和你們說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哪里一樣?

  師:下面我們看圖把這個故事完整地念一遍。

  3、教師范唱歌曲。

  師:有一首歌講的就是它們的'故事,想聽嗎?

  師:好聽嗎?聽老師來唱一唱吧。

  師:唱歌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老師幫助了你?(有)那請小朋友來說說老師是怎么幫助你們的?(做了動作、還捂住嘴、還用了口型)

  師:那下面就請小朋友看老師的動作和口型一起再來唱一遍,相信經過老師的幫助,你們一定會唱得很好!

  師:你們覺得哪幅圖唱起來有困難的?我們一起來解決。(幼兒說出后,教師帶領逐句學唱。)

  師:現在困難都解決了,我們再來唱一遍。

  4、游戲“藏圖”

  師:下面我們要來玩捉迷藏的游戲,老師要把一幅圖藏起來,然后請你們把這首歌完整地唱出來,你們行嗎?我們總共要闖三關,我們先來闖第一關。(教師取下任意一幅圖,“趕快看看,這幅圖上說了什么?”)(可根據幼兒掌握的熟練情況,逐個取下圖片,讓我們一邊唱歌一邊表演好嗎?”)

  5、情感教育。師:你最喜歡歌曲里的誰?為什么?

  教師總結: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像小蘑菇學習,懂得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也要向小螞蟻學習,得到了別人的幫助要知道說聲謝謝。

  6、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歌曲

  7、給歌曲取名字。

  師:這首歌還沒有名字呢,誰來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這個名字真好聽)

  8、活動結束 師:小螞蟻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

  師:好,請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我們一起跳個朋友舞,好嗎?

《小螞蟻》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 熟悉故事內容,體驗小螞蟻飛上天的喜悅心情。

  2. 能積極想象小螞蟻飛上天的方法和飛上天后看到的景色,并樂意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

  活動準備:

 。ㄒ唬┲R經驗準備:

  1.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能飛的物體。

  2. 觀察小螞蟻,了解它的生活習性。

  3. 對蒲公英有一定的了解。

 。ǘ┪镔|準備:

  1. 小螞蟻飛上天的FLASH動畫 。

  2. 背景圖及磁鐵教具(小螞蟻、蒲公英、氣球、小鳥等)。

  活動過程:

  一、 以談話的形式,引入活動

  教:1、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物體能飛上天,你們知道哪些呢?(預設代表性的答案,貼在背景圖天空上)

  2、在花叢中,住著一只小螞蟻,它也非常想飛上天去旅行,可是它會飛嗎?那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們幫小螞蟻想想辦法吧。ü膭钣變喊l(fā)揮想象,肯定有創(chuàng)新、想法與眾不同的孩子)

  二、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

  師: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到底小螞蟻是怎樣飛上天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師:這個故事的名稱是什么?小螞蟻是怎么飛上天的?

  2、觀看多媒體,進一步理解故事

  師:小螞蟻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覺?小螞蟻飛到天上時看到地面上的東西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一樣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3、師:現在我們都變成一只可愛的小螞蟻,飛上天看一看,天上有哪些小伙伴呢?再看看地面又有什么呢?

 。ü膭钣變捍竽懹弥w表現小螞蟻飛上天的不同姿態(tài)和高興的心情)

  三、遷移想象

  1、 假如你是一只小螞蟻,你會想出什么好辦法讓自己飛上天?

  2、 小螞蟻飛上天后,還能看到什么美麗的景色呢?

  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活躍地進行想象講述活動。

  四、 幼兒分組討論講述

  師:小青蛙、小白兔、小豬和大象看到小螞蟻飛到天上去玩得這么開心,它們也想去天上玩一玩,請小朋友幫幫它們想個好辦法吧!幼兒分享講述,請個別幼兒將創(chuàng)編好的故事完整講述。(教師與同伴共同欣賞、點評)

  五、結束。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今天彩虹姐姐在天空中開舞會,她想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讓我們一起來個大變身,變成會飛的東西去參加舞會吧!(音樂中幼兒飛出教室)結束活動。

《小螞蟻》大班教案11

  設計意圖:

  螞蟻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小動物,它小小的身體有巨大的能量,我們都非常佩服螞蟻的毅力。為了引導幼兒初步探究和認識螞蟻的特征和生活習性,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對探究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特征感興趣。

  2、通過觀察、自主探索,討論螞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3、在活動中體會螞蟻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螞蟻的外部特征和生活習性。

  難點:體會螞蟻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視頻 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境導入。

  變魔術: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新的朋友,它就藏在這張白紙上,你們想認識它嗎?(幼兒閉上眼睛,快速畫出小螞蟻,激發(fā)興趣)

  二、游戲活動準備.

  1、交流:關于螞蟻,你知道什么?(幼兒根據以往經驗和之前所了解的關于“昆蟲”的知識,相互交流)

  2、師小結。

  3、觀看視頻,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1)幼兒探索螞蟻的實性、觸角的作用、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螞蟻的分工及螞蟻的家。

  (2)幼兒自由表述。

 。3)師小結(可引導幼兒一同進行)

  食性:能吃的都吃,尤其喜歡甜食。

  觸角作用:交流。

  如何回家:釋放“信息素”氣體,從而跟著氣味找到家。

  分工:母蟻、義蟻、工蟻、兵蟻。

  螞蟻的家:群居。

  三、游戲活動過程。

  1、游戲:我是小螞蟻。

  玩法:幼兒和教師頭戴螞蟻頭飾,扮螞蟻!拔浵亱寢尅秉c兵點將,點到哪只小螞蟻,哪只小螞蟻上前自我介紹。

  2、游戲:小小螞蟻我最棒

  將幼兒分成六人一小組,由螞蟻媽媽提出問題,小螞蟻搶答,答對的螞蟻得到“餅干”一塊,最后一起統(tǒng)計,得到“餅干”最多的小組獲勝。

  四、游戲主題延伸:

  跟著“螞蟻媽媽”一起去戶外找找小螞蟻,發(fā)現它們更多有趣的事情吧。

《小螞蟻》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根據歌曲情景設計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角色進行分工合作表演。

  3、讓幼兒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1、請幼兒根據教師范唱歌曲句子找出相應的圖片,并按照歌曲的先后順序貼在黑板上。

  2、請幼兒用動作表示“你幫我、我?guī)湍,世界真美麗!?/p>

  活動準備

  1、圖譜

  2、 小螞蟻和小蘑菇頭飾若干。

  3、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打招呼,引出主題。

  二、 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圖意。

  1、教師向幼兒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2、 教師告訴幼兒老師把這個歌曲變成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

  三、 教師范唱歌曲,請幼兒找到相應的圖片。

  1、 教師范唱第一句:“一群小螞蟻,長在搬東西。”請幼兒說一說唱了圖譜上的哪幅內容。

  2、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后面的七句歌詞。并請幼兒將找出的圖片按照歌詞的先后順序擺放在黑板上。

  四、 幼兒學唱歌曲。

  1、 教師指圖,幼兒跟隨鋼琴的伴奏演唱歌曲二遍。

  2、 教師不指圖,帶領幼兒跟隨音樂CD演唱歌曲一遍。

  3、 教師請幼兒轉過身去演唱歌曲,如果幼兒不記得歌詞才可以轉過身看一看黑板。

  五、 請幼兒設計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1、 教師把幼兒分為8個小組,每組拿一張圖片設計一個動作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圖片指示設計動作,教師巡回指導幼兒。

  3、 教師分別請每組幼兒表演自己設計的`動作。

  4、 教師請其他組的幼兒學習那一組設計的動作,并一起表演。

  5、 教師與幼兒跟隨音樂邊跳邊唱二遍。

  六、 引導幼兒根據情景角色進行合作表演。

  1、 教師告訴幼兒小螞蟻和小蘑菇聽到了你們的歌聲,很高興。想邀請大班的小朋友來表演。

  2、 選擇頭飾,分角色合作表演。

  3、 互換角色,合作表演。

  七、 引導幼兒向小蘑菇學習,激發(fā)幼兒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1、 教師:小朋友們,小蘑菇幫助了小螞蟻避雨,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做個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八、結束部分。

  1、請幼兒回家后把今天學的歌曲表演給家人看。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活動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對活動很感興趣。在教師出示圖譜的時候,因為圖片有點小所以導致坐在后面的幼兒不是看的很清楚。教師在與幼兒討論設計動作的時候應該多問問幼兒的意見,而不是一味的自導自演。我覺得通過這節(jié)活動幼兒在情感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也對這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有所把握。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去理解尊重幼兒的想法,并且多去發(fā)展幼兒的情感、知識技能和積極的個性。

  小百科:蟻科通稱螞蟻,節(jié)肢動物門,多為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小螞蟻》大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說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運用多種方法讓瓜皮越變越小。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想象、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從中體驗創(chuàng)新操作的快樂。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1、有關于小螞蟻和西瓜皮的課件。

  2、課前組織幼兒吃西瓜或與家長聯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讓幼兒帶到幼兒園。(最好是半個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桿若干、木板、米飯、鐵絲、木棍、木漿、臉盆、水、吸管、水龍頭、小水桶、花繩、花、牙簽、積木、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認識半個西瓜皮,并說出西瓜皮像什么。

  1、結合課件(小螞蟻在春游的過程中遇到了半個西瓜皮),讓幼兒從準備的'西瓜皮中間找出哪些是半個西瓜皮。

  2、幼兒發(fā)揮想象盡多的說出西瓜皮像什么?

  過渡:你們想知道小螞蟻遇到西瓜皮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嗎?

  課件展示小螞蟻: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好用的物品,你們也快動手做一做吧!

  二、幼兒分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動手操作發(fā)現西瓜皮的用途。

  1組:利用材料發(fā)現西瓜皮能當翹翹板底座、飯碗、滑梯。

  2組:利用材料發(fā)現西瓜皮能當太陽傘、船、房子。

  3組:利用材料發(fā)現西瓜皮能當大水缸、花籃、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輔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課件展示小螞蟻制作的物品,同時對幼兒作品的肯定。

  五、課件展示小螞蟻: 小朋友,你們能幫我想出讓西瓜皮變小的辦法嗎?

  組織幼兒動手操作,發(fā)現更多讓西瓜皮變小的辦法。(切、掰、摔、壓、踢、踩)

  六、對幼兒進行講衛(wèi)生的教育。(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小百科:蟻科通稱螞蟻,節(jié)肢動物門,多為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小螞蟻》大班教案14

  一、活動內容:

  歌唱活動《小螞蟻避雨》

  二、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觀察、熟悉、理解和記憶歌曲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分析,口語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2、學習2/4拍歌曲的優(yōu)美,舒緩的特點,學習切分音的唱法。在老師的提示和幫助下,知道歌曲中的間奏不唱的;

  3、培養(yǎng)幼兒喜歡歌唱活動的興趣,陶冶幼兒情操;

  4、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樂于助人的好品德,知道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三、活動準備:

  1、熟悉彈唱歌曲《小螞蟻避雨》

  2、歌曲圖譜:6張3、幼兒學前

  知識準備:知道蘑菇、小螞蟻的主要特征和習性

  活動重、難點:

  學習掌握歌曲,分唱切分音,知道歌曲間奏中不唱

  四、活動過程:

  1、師幼問好,玩《山谷回音》游戲,進行練聲

  2、導入新課: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圖片,看看圖上都說了些什么,然后舉手告訴我

  3、幼兒用自己的話來幫述圖片內容,師進行點評和進一步引導

  4、師總結,將歌詞按節(jié)奏(配旋律)完整展現給幼兒,引導幼兒對照學習2~3遍

  5、學唱歌曲《小螞蟻避雨》,完整教唱歌曲

  6、理解歌詞中有困難的地方:小朋友覺得歌曲中哪一句最難唱,有困難的句子提出來學唱,解決大部分幼兒的因難,重點學唱歌曲中的間奏前一句,讓幼兒知道這首歌曲中間奏部分是不用唱的,知道只用動作、表情或哼唱的方式來表達

  7、提高難度,將歌曲中的部分圖譜抽去,讓幼兒試著唱出歌曲,可以從1張逐步抽掉全部圖譜,或是從1張直接跳過抽去全部圖譜(根據幼兒掌握情況而定),從而檢驗幼兒的歌詞記憶和歌曲掌握程度。

  五、活動小結、延伸小結、情感教育:

  時間真快啊,我們學習的時間一下子就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把這首好聽的《小螞蟻避雨》唱給大家聽哦。歌曲里說了什么呢?小螞蟻在搬東西,天空突然下雨了,兩個可愛的小蘑菇幫助了它們,非常感激小蘑菇。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螞蟻對小蘑菇說聲謝謝吧,在生活中,小朋友有遇到過困難嗎,是誰幫助了你呢,你身邊的同伴有沒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舉個例子說一說)你有幫助他們嗎?引導教育幼兒在生活中要樂于幫肋別人,特別是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反思:

  《小螞蟻避雨》是一首敘事性的歌曲,它以故事的形式展開,講述了小螞蟻在搬東西時遇到下雨,兩個小蘑菇叫小螞蟻到它傘下避雨,后來雨停了,小螞蟻感謝小蘑菇,小蘑菇說不客氣。歌詞內容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是符合她們的年齡特點的。在活動中我也特意找了一個FLASH動畫,讓幼兒在邊聽邊看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再通過啟發(fā)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先讓孩子大體了解主要情節(jié),再隨音樂伴奏按節(jié)奏說歌詞,讓孩子初步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我在說唱的時候都用動作給幼兒做出了提示,孩子們能夠較正確的唱準休止符。一、沒有用歌詞里的話來提煉內容活動中明顯感覺幼兒對歌詞沒有掌握,問題出在分圖欣賞時我沒有及時用歌詞里的話來提煉故事內容,沒有給幼兒一種聽覺節(jié)奏的

  刺激。因此,過渡到唱的環(huán)節(jié)時,幼兒歌詞都不成清楚的情況下,無法順利演唱。因該在每幅圖出示時,幼兒自由表達圖片內容后,教師用歌詞里的話對內容進行提煉。這樣,幼兒有了聽覺上對歌詞內容與節(jié)奏的刺激,面的活動就會進行的很順利。每幅圖出示后都進行一個提煉,這樣幼兒對歌詞的把握就會更快更準確。這是一個歌唱活動,重點在于幼兒唱得過程,唱得輕松、唱得開心。但是我在活

  動的最后,我注重了幼兒的創(chuàng)編動作,幼兒表演的成分較多,導致忽略了歌詞的.深入和曲調的把握。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是我班孩子的優(yōu)點,

  每次歌唱活動,我總是讓她們自編歌曲動作,此今天的活動我也讓孩子,創(chuàng)編動作,但是從效果來看,孩子還沒有基本上會唱歌曲,因此

  在編的過程中雖然孩子已經能把每一句的歌詞轉變成動作語言,但是她們不能完整的連貫的邊唱邊做。但是由于今天是第一次活動,對于這樣的標準對中班孩子來說,經是不簡單了,已經是不容易的了。相信他們在第二次音樂活動中,她們會表現的更加棒的!

  總之,通過這次音樂活動,從準備到實施都使我收獲頗多。對音樂活動的熱愛會促使我不斷學習與探索,我敢于嘗試、敢于歷練,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與不斷反思,爭取快速成長!

《小螞蟻》大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能感受音樂的基本節(jié)奏,配合音樂做律動。

  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創(chuàng)編動作,能根據音樂節(jié)奏進行完整情景表演。

  激發(fā)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

  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情景圖片

  活動過程:

  初步感知音樂做律動(第一遍聽音樂)

  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律動。

  根據圖譜,理解樂曲節(jié)奏

  引出小故事教師講故事情節(jié)一遍。

  出示圖譜

  提問:圖上哪些哪些是小螞蟻們在刷牙洗臉?哪些地方是小螞蟻在找蛋糕呢?

  哪些地方是小螞蟻在大口吃蛋糕?。幫助幼兒理解圖譜。

  教師跟著音樂邊看圖譜,邊做動作(第二遍聽音樂)

  再次聽音樂,請能力強的幼兒指圖譜(第三遍音樂)

  創(chuàng)編動作

  引導幼兒看圖譜波浪線部分,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小螞蟻開心準備出發(fā),開心等動作。

  教師哼唱節(jié)奏表演創(chuàng)編的動作。

  完整聽音樂表演

  全體幼兒根據情景,跟著音樂節(jié)奏一起完整表演樂曲。

  五、結束:將蛋糕送給其他小螞蟻分享。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興趣,教授的過程中采用動作不斷累加,逐漸豐富的形式進行,讓孩子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既能感到成功的快樂也能獲得新的體驗,孩子們非常喜歡參與活動,他們在活動中能非常專注。讓幼兒通過圍著椅子“S”形轉,輕松地了解了“S”型的隊形方案。雙人從不同方向圍著椅子轉,幼兒在玩玩鬧鬧中輕松地掌握了雙“S”行進的隊形及自己的空間方位,整個活動也變得快樂而有趣。成功來自找到好的方法解決問題。

  不足之處:

  幼兒對于左右方向的辨別,幼兒經常會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