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唱活動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歌唱活動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1
目標
1、在愉快的表演活動中引導幼兒熟悉理解歌詞,喜歡演唱歌曲。
2、愿意在活動中大膽表現(xiàn)自己,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準備
釣魚竿一根,帽子一頂。
過程
1、觀看表演,進入歌曲所描述的情境。
教師頭戴帽子,手持釣魚竿,裝做釣魚的`樣子,等待幼兒因好奇而交頭接耳或發(fā)出笑聲時,教師故做神秘地對幼兒發(fā)出“噓噓”聲。等幼兒安靜下來后,再重復上述動作,等待幼兒再次作出反應。教師再次釣魚,收魚線,作沮喪或興奮狀。
2、討論,理解歌詞。
師:剛才你們看到我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我釣到了什么?
根據(jù)幼兒回答,教師夸張地做出沮喪和興奮的神態(tài)。
3、師生表演,熟悉歌詞及旋律。
。1)配樂曲,教師完整表演一遍。
。2)幼兒跟教師表演,邊聽教師念白。
4、學唱歌曲,創(chuàng)編最后兩小節(jié)的歌詞及動作。
(1)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2)幼兒邊表演邊演唱歌曲。
師:你們釣到了什么?
。3)請個別幼兒上來釣魚,其他
幼兒跟著一起唱歌。
讓幼兒在開始前先想好自己想釣到什么東西,然后在表演過程中用動作表示出來,然后讓大家猜猜:我釣到了什么?猜出來后大家一起把新歌詞填到歌曲中去演唱一遍。
5、師生一起討論釣魚心得以及魚的各種烹飪方法,然后請幼兒將釣到的魚送到廚房給炊事員叔叔阿姨。
活動結束。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熟練背誦七言詩的基礎上,嘗試用黃梅戲《女駙馬》選段演唱七言詩,進一步豐富幼兒的黃梅戲知識。
2、遷移已有的黃梅戲經(jīng)驗學習新旋律,探索用所學七言詩為樂曲填詞。
3、在用新詩為樂曲填詞中體驗成功與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練背誦七言詩《詠柳》、《朝發(fā)白帝城》。
2、幼兒聽國黃梅戲曲調,對黃梅戲有初步認識。
3、黃梅戲《女駙馬》選段vcd,黃梅戲伴奏帶。
活動過程:
1、演唱黃梅戲《看燈》進場。
2、看vcd畫面,欣賞黃梅戲選段,初步感知旋律。
師:這段音樂是一段——(黃梅戲)。它和我們聽國的黃梅戲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賞vcd卡拉ok版本《女駙馬》選段,進一步熟悉旋律。
師:我們一起跟著這段音樂用“拉拉拉”來哼唱。
4、聽錄有伴奏音樂的磁帶,在教師啟發(fā)下邊哼唱邊做動作,感知黃梅戲曲調拐彎繞的特點。
師:我們還可以一邊哼唱一邊做動作。
5、欣賞教師用七言詩演唱黃梅戲曲調。
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段唱詞每句都是幾個字啊?我們學過的七言詩能不能用這段音樂唱呢?
6、傾聽教師分別用《詠柳》、《朝發(fā)白帝城》等七言詩演唱黃梅戲曲調。并跟隨教師做動作。
7、選取一首詩朗誦后跟隨教師聽伴奏帶演唱。
師:你們最喜歡剛才哪一首詩。我們一起念一遍再跟著音樂唱一唱。
8|、在教師動作暗示下站在場地四周隨伴奏帶邊唱邊做動作。
師:我們一起學黃梅戲演員來表演。每人找個空地方。
9、朗誦新詩并用新詩演唱黃梅戲《女駙馬》選段。
師:你們還會什么七言詩呢?我們一起念一遍再唱一遍。
活動反思:
黃梅戲《女駙馬》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腵曲目,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和馬蘭在不同時代都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勇敢善良、申明大義的女子。本活動選用的樂曲比較工整,唱腔也相對平直,比較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但是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不熟悉也難以理解,因此,我想到了用我國古典文化的精髓——七言詩來替換歌詞。
活動中教師根據(jù)幼兒提出的七言詩反復演唱,目的在于引導幼兒反復傾聽樂曲旋律,在幼兒充分感知樂曲旋律的句出上,再鼓勵幼兒跟隨教師演唱。本次活動當然是借班上課,但是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無論是跟隨教師做動作還是歌唱都比較主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活動結束后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演唱,個別孩子沒有掌握。
從活動結果看,教師始終沒有退出,直到最后仍有個別幼兒需要教師支持才能演唱。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幼兒對七言詩本身不熟練,而教師頻頻更換七言詩內容讓幼兒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另一方面可能幼兒對動作、歌詞、旋律三個認知都陌生的情況下,感到認知挑戰(zhàn)過重。
針對不同班級幼兒的表現(xiàn),我應該在活動中及時調整策略,發(fā)現(xiàn)幼兒對七言詩不是很牢固,應該在每次歌唱前帶領幼兒念連遍,或者跟隨伴奏音樂念。這樣即幫助幼兒回顧七言詩內容又感知樂曲。此外,在教師演唱后,不要求幼兒替換歌詞唱,而應該讓幼兒選取一首七言詩來唱,給幼兒的學習任務就是唱這一首七言詩。這樣動作和歌詞不會造成幼兒負擔,幼兒演唱的氣氛會更好。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曲調,學唱歌曲,并嘗試用常見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2、能分辨歌詞中勤勞與不勤勞的動物。
活動準備:
掛圖3號《小朋友的書。美工》磁帶及錄音機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預設):
1、復習一組學過的關于勞動的歌曲。
復習《勤勞人和懶人》等歌曲。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唱過哪些關于勞動的'歌曲,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可進行集體演唱或請熟悉此歌曲的幼兒單獨表演唱,演唱時,引導幼兒關注歌曲所表達的勞動內容)
2、欣賞歌曲,了解歌詞含意。
提出欣賞要求: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一首關于勞動的新歌曲,聽聽這首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掛圖,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可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反復多聽幾遍歌曲)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幼兒欣賞。并在欣賞中,讓幼兒說說有哪些聽不懂的詞句,如:梳妝、說不盡、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等,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
。ń處熞裾崭枨墓(jié)奏型來念歌詞,可適當加入一些襯詞,如:在雄雞唱三唱后面加上“喔喔喔”在鳥兒忙梳妝后面加上“嘰嘰喳”)幼兒跟著教師學習朗誦歌詞一遍幼兒說說喜歡歌曲中的那些小動物?不喜歡誰?為什么?
3、繼續(xù)欣賞歌曲,嘗試跟唱。
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向幼兒提出欣賞的要求:樂曲聽上去有什么感覺?
再次欣賞,引導幼兒感受樂曲的活潑和有力。
教師示唱,幼兒跟唱。
4、嘗試為歌曲伴奏幼兒跟唱,教師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幼兒分組跟唱,并互相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師緊緊遵循《綱要》所提倡的“既要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和“教師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xiàn)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的傾向”的理念,緊緊抓住幼兒的“心”!奥犚宦牐乙徽摇敝杏衅ヅ涑晒Φ臉啡;“學一學,唱一唱”中有自主學習的快樂;“試一試,合一合”中有同伴合唱的喜悅。
在設計、組織老教材的過程中我認識到,只有通過認真解讀教材、解讀幼兒,以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為導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要。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演唱歌曲,增加對中國傳統(tǒng)兒歌的了解。
2、體驗想象的樂趣,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大頭在雨中的快樂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風趣,體驗歌曲主人公的樂觀生活態(tài)度。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人:
幼兒圍坐成半圓,老師以節(jié)奏游戲導人,分別用廣東話、普通話交替問候,讓幼兒在相互問候的游戲中感受歌曲三拍子節(jié)奏。
。ń處熭p聲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簡單有趣的手指游戲,其價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進入聆聽和專注的狀態(tài),為建立清晰的聽覺表象做好準備;二是通過有節(jié)奏的互動問好,拉近師幼情感距離,為練習三拍子節(jié)奏做好鋪墊,這是一個互動積累,節(jié)奏前置的環(huán)節(jié)。)
二、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在音樂的伴奏下,邊講述故事“下雨的時候”邊繪畫,引起幼兒對“大頭”的興趣。
(在舒緩的鋼琴伴奏下,教師以自然的,像媽媽一樣的口吻帶出了音樂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動人,引人入勝的課堂效果。緊接著,老師用像聲詞“嘟”哼唱旋律,并用簡單的美術線條勾勒出音樂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愛的大頭娃娃,自然而不著痕跡地幫助幼兒進入歌曲,創(chuàng)設了音畫結合的課堂效果。)
三、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講到結尾將歌曲帶入,幼兒聆聽老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這個大頭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拔摇币蚕雭懋敶箢^(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戲(小幅度手指動作)幫助幼兒感受歌曲。
師:剛才大頭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傘!下雨能洗澡!……
。ㄓ變夯卮鸷罄蠋熡酶杪暭皠幼骰貞,引導其他幼兒一同模仿,幫助理解歌詞。)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師幼一邊玩手指游戲一邊傾聽老師歌聲進一步理解歌曲。
師:我的`“大頭”在這,把你的“大頭”也拿出來。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導幼兒跟唱歌曲。
師:你的頭大,我的頭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頭”唱歌過程中,老師用動作引導幼兒:一起來!
。á俸唵窝b備,化繁為簡。簡單的“大拇指”,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成了大頭娃娃:老師的手掌和大拇指連接變成了雨傘……跟隨歌曲旋律進行的手指游戲吸引著孩子的眼球,激蕩和點燃了孩子無窮的想象,簡單的裝備創(chuàng)造了快樂歌唱的價值。②逐層遞進,練習積累。從大拇指大頭轉換到桔子大頭,從個體手的動作過渡到操作桔子教具,從徒手練習過渡到配樂操作,從慢節(jié)奏到快節(jié)奏……是一個逐層遞進,練習積累的過程。)
四、學唱歌曲。
1、師幼操作“大頭”指偶學唱歌曲,進一步體驗歌曲韻律和內容。
師:剛才小朋友說“老師你有‘大頭’,我們也想有個‘大頭’,別著急,看看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師:我們用橡皮泥做個大頭吧!師幼用團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頭”,注意跟隨韻律節(jié)奏進行。
2、教師借助橡皮泥“大頭”與幼兒一起游戲歌唱。
師:我們都有了“大頭”,看看誰的“大頭”最會唱歌。
。á俨シN“想象”的種子。橡皮泥大頭的引入,滿足了孩子探求、想動的期望,并進一步啟迪了孩子的遷移能力:原來橡皮泥也可以當大頭呀!②變化帶來熱情。變則通,不停變換的游戲情境無疑能夠保持孩子學習參與的熱情,并有效促進歌曲聽覺表象的形成。)
五、表現(xiàn)歌曲。
情境:雷聲響起,雨點從天上落下來,大頭娃娃們,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1-2次。(教師帶領)
2、幼兒熟悉動作和韻律后,空間位置可以比較自由和開放,可以跟隨琴聲自由表達。
。ń處熃o予動作提示)
尾聲:天晴了,大頭玩累了,跟著媽媽回家了……
。á僮杂杀磉_,釋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體表達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從小的手指游戲過渡到大的身體韻律,是一個節(jié)奏積累到韻律和諧的過程。孩子可以輕松跟隨歌曲表達情感,既釋放了學習過程中的疲倦,又體驗了收獲的快樂。②榜樣示范,秩序學習。帶頭人教學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迷茫和混亂,有效將孩子的想象內容整合和再現(xiàn),保障了學習的秩序。
從實錄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節(jié)質樸、自然的課例,相信每位老師看完后都能夠效仿和嘗試;顒又胁恍枰赖慕叹邷蕚,不需要華麗的語言,一個桔子,一根粉筆,一塊橡皮泥。一種媽媽的心態(tài),就能把孩子帶入想象和愉悅的音樂境界,我想,回到“簡單”,應該是童謠傳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歌唱、游戲等形式來感受歌曲歡快、活潑、詼諧的情緒。
2、初步學唱歌曲《五只小青蛙》,唱準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襯詞0x|xxx0|的節(jié)奏。
3、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5個青蛙手指偶2、音樂《五只小青蛙》3、鋼琴4、5個大呼啦圈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模仿小青蛙跳進場:感受歌曲前奏、間奏的活潑情緒。
2、發(fā)聲練習:感受歌曲xxx|x—|和0x|xxx0|的節(jié)奏。
3、學唱歌曲:
。1)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學念歌詞,初步掌握歌曲的基本節(jié)奏。
——指導語:池塘里來了一群小青蛙,你們猜猜有幾只?它們在池塘邊干什么呢?(教師出示5個青蛙手指偶,念唱歌詞)
。2)欣賞歌曲,提取歌曲中的襯詞,引導幼兒模仿小青蛙吃蟲的聲音,掌握襯詞0x|xxx0|的節(jié)奏。
——指導語:小青蛙是怎樣吃蟲子的?它吃蟲子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3)幼兒學唱歌曲。
——指導語:小青蛙吃蟲子的本領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現(xiàn)在我們也跟著五只小青蛙來唱唱歌吧!
4、教師與幼兒對唱歌曲
——指導語:我們換一種唱法,我來唱歌,請小朋友來學小青蛙吃蟲子的`聲音和呱呱的叫聲。
5、分組對唱,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帶來的樂趣。
——指導語:我們請左邊的小朋友來唱歌,右邊的小朋友來學小青蛙吃蟲子的聲音和呱呱的叫聲
6、集體歌表演《五只小青蛙》
——我們跟著音樂里面的小朋友一起來唱這首歌吧!
7、小組歌唱游戲《五只小青蛙》
——指導語:老師也想請你們五個人一組來扮演小青蛙,大家找到伙伴之后,共同商量好誰做第一只青蛙跳進池塘(大呼啦圈),誰做
第二只、第三、四、五只小青蛙?
8、活動結束——指導語:小青蛙們,來,跟著我一起,我們到外面捉蟲去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中,念唱歌詞的道具(手指偶)還可以更加夸張化,可用一只只紙做的青蛙,直接放在高處跳下來,更能直接體現(xiàn)小青蛙跳進池塘,從而更加激起幼兒的興趣。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積極嘗試將沙溪美景在茉莉花的旋律中唱一唱、夸一夸。
2、能用連貫優(yōu)美的歌聲唱出沙溪的美。
活動準備:節(jié)奏卡、照片、會唱歌曲《茉莉花》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茉莉花》
1、師:在我們江南,有一種花叫茉莉花,它芬芳美麗惹人愛,現(xiàn)在,我們一起看著圖譜,用好聽的歌聲來夸一夸吧。
2、師:茉莉花美,我們可以用歌聲來贊美它,那我們的沙溪美嗎?能不能也用歌聲來夸一夸沙溪的美呢?、
二、創(chuàng)編歌曲《夸沙溪》
1、師:贊美茉莉花會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那贊美美麗的沙溪鎮(zhèn)我們可以怎么唱呢?(根據(jù)回答出示照片)
幼:好一個美麗的沙溪鎮(zhèn)。
師:我們一起來贊美一下吧。ǔ欢洌
2、師:那么,沙溪到底美在哪呢?上星期我們已經(jīng)游玩過沙溪了,現(xiàn)在你們能告訴我嗎?(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照片)
幼1:雕花廳很美。
幼2:小白樓很好看。
幼3:還有一線天。
……
3、師:這么多沙溪的美景,都離不開一條河,這條河的名字叫什么?
幼:七浦河。
師:(出示照片)那我們先來夸夸七浦河吧!可以怎么來夸“七浦河”呢?誰能把它的特點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
幼1:七浦河很干凈。
幼2:七浦河很長。
4、師:你們能用這個節(jié)奏來夸嗎?(××××︱×××)我們先來拍拍這個節(jié)奏,然后根據(jù)這個節(jié)奏,把這句話說出來,拍一下手說一個字。(幼兒自己嘗試)
師:誰想來夸夸七浦河?
幼:七浦河水清又清。
師:大家覺得這樣夸怎樣?
幼1:我覺得合適。
幼2:很好聽。
5、師總結:所以我們編歌詞的時候,要根據(jù)節(jié)奏,拍一下手說一個字,拍完節(jié)奏正好說完,這樣就最恰當了。我們像他那樣來夸夸七浦河吧。
6、師:夸了七浦河,再來夸夸雕花廳吧,想一想,雕花廳里什么最有名?請你們自己拍著手編編看,拍一下手說一個字,怎樣能拍完節(jié)奏正好說完?
7、師:誰有好辦法了,可以怎么來夸雕花廳?
幼1:雕花廳雕花真美。
師:請你唱出來吧。
幼兒唱不下去了。
師:這樣說好像不方便我們唱,怎樣改可以很容易唱呢?
幼2:雕花廳里雕花美。
師:我們來試試看。這句話聽起來真好聽。
8、師唱:“小白樓里故事多,橄欖島上綠蔭翠”。聽一聽,我又夸了哪兩個景點?
幼:小白樓,橄欖島。(根據(jù)回答出示照片)
師:我是怎么夸他們的?誰也能像我那樣來夸一夸這兩處美景?(個別,集體)
9、師:沙溪真美啊,我們來夸一夸沙溪吧。◤拈_始唱——第六句。旋律繼續(xù))
10、師:(教師在旋律中提問)沙溪美嗎?
幼:美。
師:那可以怎么贊嘆呢?
幼:沙溪美沙溪美沙溪美。
11、師:在我們的努力下,《茉莉花》終于改成了《夸沙溪》(出示歌名),我們來唱唱《夸沙溪》吧。
12、師:夸我們的家鄉(xiāng)沙溪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高興、自豪)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再來用最好聽最優(yōu)美的聲音唱一唱《夸沙溪》吧。
三、歌表演
1、師:剛才,我們用好聽的歌聲來夸了美麗的沙溪,這次,你們能用好看的動作也來夸一夸沙溪嗎?
2、師:跟著音樂,唱著來表演吧?(幼兒自由表演)
3、師:剛才我看到有個小朋友做了一個動作真好看,我們也來學一下。
4、師:把這個動作放進去再來表演一遍吧。
5、今天,我們夸了沙溪的一些美景,這里還有很多景點,下次,你還可以試著把這些景點也編進去,唱一唱。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04-06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03-19
精選大班歌唱活動教案四篇02-14
【精選】大班歌唱活動教案三篇02-18
【精選】大班歌唱活動教案四篇02-07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15篇)03-23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六篇01-24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15篇04-06
《歌唱春天》大班音樂活動教案03-20
精選大班歌唱活動教案三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