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手指教案

手指教案

時間:2022-03-19 13:18:47 教案

實用的手指教案九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手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手指教案九篇

手指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熟悉紅、黃、綠、藍四色。

  2、復習點數(shù)1——5。

  3、知道一些重要節(jié)日,如國慶節(jié)、元旦節(jié)、春節(jié)、兒童節(jié)等。

  4、發(fā)展幼兒十指協(xié)調(diào)能力。

  5、讓幼兒區(qū)分“1”和“許多”。

  教學重點、難點

  1、講好游戲規(guī)則

  2、 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3、保證孩子在游戲中的安全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小朋友,你們好,把你們的頭抬起來,讓我看到你們漂亮的臉蛋!知道我是誰嗎?真乖!今天老師來和你們一起玩游戲,小朋友們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戲?那好,告訴我,哪個小朋友可以來拍拍我的手?我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好玩的東西,看。┏鍪惊剟钇,激起幼兒愛好。(這些東西呀,老師全要送給你們,就看你們誰最棒。

  二、 基本部分

  1、 師拿各色彩條抖動,(拿在三分之一處),問幼兒,象什么?積極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師可作適當提示,如花,什么花,漂亮的花,幼兒學習“漂亮”一詞;本季節(jié)菊花開了,可引導幼兒說出菊花。

  2、 幼兒熟悉顏色(小朋友們看,這都是些什么顏色呀?)逐個拿出彩條讓兒說出什么顏色

 。2)、紅色:好,讓幼兒找找自己身上和四周還有什么東西是紅色的?鼓勵幼兒大膽找,在聽課的老師身上也可以找,(呀,小朋友好棒,找了這么多紅色,想想看,還有什么是紅色的)引導幼兒說出“火”,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教幼兒了解火警電話“119”。

 。2)、黃色,同上。了解安全標記,如小黃帽等。

  (3)、藍色,同上。

 。4)、綠色,同上。可出示環(huán)保標記,讓幼兒了解。

  3、 師小結(jié):(呀,這么多顏色放在一起就是五顏六色,真漂亮)

  4、 引導幼兒點數(shù)1——5,數(shù)出五根彩條,幼兒點數(shù)一次

  5、 教師說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將彩條撕起碎片裝在小藍里),并抓起來給幼兒看,彩條變成小彩片羅,引導幼兒想:你們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種彩片,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撒這種彩片?如結(jié)婚、過節(jié),過生日,興奮時等等。

  6、 問幼兒自己想不想變魔術?將幼兒分組去撕彩條,裝在籃子里。

  7、 (小朋友,你們變得很多了嗎?到老師這里來,給我看看,競賽看誰快?)讓幼兒拿著籃子到自己身邊來。

  8、 (好,小朋友,我們剛才說了那么多可以撒彩片的時候,那現(xiàn)在我們也來撒,好不好?)師喊結(jié)婚了,和小朋友們一起撒,又喊過節(jié)了,過生日了等,說一個就撒一次,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心情地玩,撒!

  9、 (唉,好累,好累,某老師累了,你們呢)師作很累的樣子,動作盡量夸張,目的是讓幼兒從興奮的狀態(tài)中停下來,(我們讓小彩片也休息一下,它們也累了)

  10、 待幼兒安靜下來之后,師從地上撿起一張彩片,大聲問(咦!看老師撿到什么顏色的彩片了?)讓幼兒找相同顏色的。目的是復習顏色。

  三、 結(jié)束部分

  (小朋友,你們今天玩得興奮嗎?,我也是,跟你們在一起,老師覺得好快樂,那現(xiàn)在你們和我一起跳個舞,好不好?)放音樂,師生同樂,自然結(jié)束。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活動課對幼兒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孩子們在玩耍中學到知識,從知識中獲得快樂。我在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一方面忽視了反應較慢的學生,剛開始這部分學生還能跟著我的思路進行游戲,可是到了后面他們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了,所以有的孩子看著其他小朋友做,有的孩子在教室隨意走動講話等。另一方面就是游戲時間過于急促,很多小朋友還沒有玩盡興。下一次我還會重新和孩子們開展這個活動,我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要做到平和,冷靜,隨便,讓幼兒感到放松,自然。2、在找顏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在聽課的老師中找找,我們教師可說:“呀,你真聰慧,那么我們請這位老師舉起你的手,讓全部小朋友都看見你漂亮的衣服)等。3、每個過程自然過渡,不必太強調(diào)幼兒遵守紀律,教師要把好度,能放得開,也能收得回。4、對幼兒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師要給予積極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導。

手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玩玩手指,變化出各種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說出其意義。

  2.愿意參與手指講故事的活動,并能完整地說出故事情節(jié)。

  活動過程

1、手指謠,進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毛毛蟲,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兩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一把小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三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叉子,上叉叉,下叉叉,左叉叉,右叉叉;四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鏟子,上鏟鏟,下鏟鏟,左鏟鏟,右鏟鏟;五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爪子,上抓抓,下抓抓,左抓抓,右抓抓。

  2、手指變魔術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小動物,請小朋友認真看。(觀看褪色的手)

  剛剛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幼:斑馬、長頸鹿、天鵝、大象等。

  那這些小動物都是用什么變成的?幼:手。

  那你們想學這個魔術么?幼:想。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磮D片,并帶領幼兒模仿。邊模仿邊說:“我的手指可以變成口口口”長頸鹿、孔雀、兔子、大象、蛇。

  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請個別幼兒上前,并流利、完整地說出其意義。我的手指可以變成口口口。

  3、手指講故事

  (1)我的手除了變魔術,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毛毛蟲慢慢的爬過來了,看見一塊大石頭,從石頭上爬了過去。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著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請小朋友伸出小手,我們一起把這個故事講一講。

  講完后問一下幼兒,這個故事沒有名字,大家一起幫忙想一個好聽的名字。(路上的大石頭)

  (3)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誰愿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說。)

  (4)有沒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請兩名幼兒一起表演。)

  4.創(chuàng)編手指故事。

  (1)還有哪些小動物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

  (2)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請小朋友去后面的老師那把你的故事講給老師聽。

  5、結(jié)尾

  我們把故事講給蒙四班的小朋友聽吧?邊說邊出門。

手指教案 篇3

  我的手指印畫教案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用手指印作畫,并能夠在指印上做出各種創(chuàng)意的聯(lián)想。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手指印畫的樂趣。

  三、通過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利用手指創(chuàng)造出各種形象,添加組合成有趣的圖形。

  2.教學難點:

  設計圖形以及物象整體效果的.處理。

  教學準備:

  生:每人一盒手指印泥、記號筆、水彩筆、圖畫紙每人一張、紙巾、抹布

  師:課件、范畫、手指印泥、水彩筆、記號筆、圖畫紙3張以上、紙巾、抹布等。 課時安排: 共兩課時本課: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手指操導入:

  1、師: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做個小游戲好不好?(《手指變變變》)一個手指頭呀, 一個手指頭,變呀變成毛毛蟲;

  兩個手指頭呀,兩個手指頭,變呀變成小白兔;

  三個手指頭呀,三個手指頭,變呀變成小花貓;

  四個手指頭呀,四個手指頭,變呀變成螃蟹走;

  五個手指頭呀,五個手指頭,變成大雁飛走了。

  2、師:剛才我們做得很好,我們的小手很靈活,能做很多事情,小朋友們,還可以用手來做什么呢?( 勞動、做手工、吃飯、學習、寫字、畫畫??) 師:哦!我們可以用手來畫畫,平時,我們都是用手抓住筆來畫畫,今天,我們 要用我們的小手來作畫!《手指印畫》。”(出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1.試一試(師生互動):

  師:“同學們,這是我們的手,現(xiàn)在老師用手沾點兒顏料!蔽易鍪痉叮檬种富蚴值钠渌课徽搭伾,然后在紙上按紋,“大家看,這是老師印出來的指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第一次嘗試印指紋。學生在紙上練習)點評學生印的手指紋。(告訴學生,不要太用力,把指紋按清楚一點。)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讓學生在毫無技法的情況下試印指紋,探索把指紋印得清晰的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嘗試失敗,而失敗可以激發(fā)學生去積極探索如何才能成功。)

  2.猜一猜:

  師:有了指紋印,如何把它變成手指畫呢?教師示范多個添畫,看這是小魚,這是小鳥??,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學生試添畫,師巡視輔導,學生作品點評。

  3.講一講:

  師出示一幅《毛毛蟲》,“大家看,這幅畫跟剛才的有什么不同?” 生:顏色不一樣,多個手印??

  師:對呀,這幅畫的手印比較多,剛才我們做的都是一個手印的,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呢?那我們一起來做好不好?(師生共同合作

  毛毛蟲,并鼓勵學生添畫,可用多種顏色的水彩筆添畫,拓展學生思維,不限定只用黑色勾線筆),毛毛蟲做好了,可是他很傷心,他沒有朋友,同學們,我們幫他找朋友好不好? 生:好!

  師:毛毛蟲喜歡什么呢?

  生:花、蝸牛、蝴蝶??

  師:好,那我們就一起來畫個花(師生合作,以師為主,學生跟做,主要讓學生體驗手指不同方向疊合的效果,生最后添畫點綴),真棒,我們畫的花太美了,再畫些什么呢?

  生:蝴蝶

  師:嗯,好的,這些花太美了,吸引了好多蝴蝶呢(師生合作,生最后點綴添畫,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嘗試多角度的印畫,由簡到難,拓展學生思維。)

  (作品展示并點評)小朋友們真棒,做出了這么美的作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指畫作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PPT展示作品,每幅作品做點評,引導學生欣賞,作品是怎樣做出的)。

  4.練一練

  師:老師今天帶了2幅作品,可是還沒畫完,一幅是小池塘,一幅是花園,池塘里有什么呀?這是什么?

  生:小蝌蚪

  師:那這是什么呢?

  生:蜻蜓

  師:這個呢?

  生:青蛙

  師:還有什么呢?

  生:荷花、荷葉、小魚??

  師:你們能幫老師完成這幅畫嗎?

  生:能

  師:好,你們這一組合作完成

  師:這一幅是花園,有各種各樣的花還有各種小動物,給你們來畫好不好? 生:好

  學生分組完成半成品,作品完成后,學生手拿作品,師生一起點評。

  5.想一想

  師:今天我們一起做了好多手指畫,可是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做的手指畫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到底哪里不一樣?(出示課件,觀看手掌和腳丫作品), 觀看作品時提問:這是怎么做得呢?

  生:手掌、腳丫??

  師:原來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手掌和小腳丫來畫畫,小朋友們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試試用手掌和小腳丫來畫畫,好不好?

  生:好!

  師:那我們下節(jié)課再見,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手指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手的活動,表現(xiàn)和模仿各種不同的動物,增強幼兒手的靈活性。

  2、在進行手指造型的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發(fā)散性思維。

  3、使幼兒身心愉悅地投入到活動中。

  活動準備:

  1、大型積木搭建的動物園造型。

  2、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一則輕松的手指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教學。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游戲,從大拇指到小指按序轉(zhuǎn)動,幅度盡量大些,然后再從小指轉(zhuǎn)到大拇指。伴隨音樂,反復進行。

  2、展開并發(fā)展活動。

 。1)手的用處。讓幼兒自由討論,說出手的各種用處。

 。2)學用手作小動物造型。

 。3)教師用手指動物造型自編一個簡短、生動的小故事。

 。4)請幼兒用剛剛學的'青蛙等手指造型或已經(jīng)掌握的造型來自編小故事練習講述、表演。教師注意傾聽,并在傾聽過程中給予適時、適當?shù)闹笇А?/p>

  3、游戲“送小動物入園”。

  以“送小動物入園”的游戲,來豐富、鞏固幼兒手指動物造型。

手指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學習兒歌,體驗樂趣,感受韻律。

  2、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鞏固認識五個手指的名稱,能手口一致地表演《手指謠》。

  活動準備 ppt課件:有趣的.手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猜謎語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出兒歌主題。教師說出兒歌謎面: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

  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幼兒猜出各種答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一雙手,有很多的用途。

  二、展開

  1、教師用手指做動作,如將兩個食指相對做小雞的嘴巴,讓幼兒猜猜教師用手做出的是誰的樣子,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進行嘗試活動。幼兒嘗試用小手做動作模仿各種事物互相猜,并發(fā)出合適的象聲詞。如將兩手掌心朝內(nèi)撐開做小貓的樣子,并模仿小貓的叫聲“喵喵喵”。

  3、學習兒歌《手指謠》。

 。1)游戲形式引出兒歌中的內(nèi)容。

  教師利用課件,依次出現(xiàn)兒歌中實物的圖片,讓幼兒嘗試用手指做成模仿動作,幼兒間互相比比看,誰做得最像,然后再出現(xiàn)課件中手指的模仿動作,并請幼兒說出象生詞。

  (觀看課件)

 。2)通過觀看課件,幫助幼兒記憶兒歌,教師與幼兒將兒歌內(nèi)容進行組合,完整的朗誦。鼓勵幼兒可以邊說兒歌邊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3)熟悉兒歌內(nèi)容后,引導幼兒運用多種形式朗誦兒歌。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朗誦。

  4、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

  (1)剛才我們用五個手指分別變出了毛毛蟲、小白兔、小花貓、老鷹和大灰狼,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手指還可以變成什么?

  (2)課件演示

 。ㄒ龑в變喊l(fā)揮想象,仿編兒歌,并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一同表演手指謠,并請幼兒欣賞手影表演,活動自然結(jié)束。

手指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結(jié)構(gòu)。

  2.能根據(jù)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及樂器表演。

  3.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熟悉樂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結(jié)構(gòu)

  活動難點:

  能根據(jù)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及樂器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音響、圖片(小鳥、蝸牛、蛇),圖譜,樂器(碰鈴,打棒,鈴鼓)。

  活動過程:

  1.播放《草原狂想曲》幼兒自由舞蹈,導入活動。

  2.教師:我們的小動物在忙著準備節(jié)目,我們一起去聽聽小動物們的演奏樂曲。聽一聽樂曲中都出現(xiàn)了那些聲音,分別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教師播放樂曲,幼兒自由打拍子,傾聽樂曲。

  幼兒討論,講述自己聽到的樂器聲音。

  3.教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幼兒匹配動物圖片和樂器,并講述原因。

  4.教師再次播放樂曲,幼兒感受每個小動物出場時分別做了幾次動作。

  5.教師出示圖譜,師幼一起感知樂曲。

  6.放樂曲,幼兒根據(jù)圖譜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

  幼兒根據(jù)樂曲的變化自由創(chuàng)編小動物動作,教師在此過程中分別找出三個動作很優(yōu)美的幼兒。

  7.邀請三位幼兒上前表演,其他幼兒和教師一起打節(jié)拍。

  8.播放音樂,幼兒隨樂器進行表演。(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9.再次播放樂曲,幼兒使用樂器表演。

  教師:小朋友都很棒,可以用這么優(yōu)美的動作進行表演,那么我們的.小朋友也可以使用樂器進行表演。

  幼兒拿樂器進行演奏。(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10.教師總結(jié):我們的小朋友都很棒,圣誕節(jié)就要到了,現(xiàn)在請我們的小朋友一起狂歡吧。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投放樂器在音樂區(qū),讓幼兒大膽去創(chuàng)造、嘗試運用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運用故事貫串整節(jié)活動,引導幼兒大膽參與。幼兒能積極參與音樂游戲,大膽嘗試,能根據(jù)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及樂器表演。能突破重點、難點。

手指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繞口令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在這個時候幼兒的咬字還不是很清晰,而老師往往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反復的讓幼兒的說繞口令,這樣不但幼兒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且還產(chǎn)生了厭學的心理。這樣一來,幼兒就完全失去了主動性。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次活動,通過手指游戲來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用故事的情節(jié)引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繞口令“小良救羊”,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達到熟記的程度。

  2、通過手指的靈活運用,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群。

  教學重點、難點

  會用手指來表示并熟記繞口令“小良救羊”。

  活動準備

  草地掛圖一張,狼、羊、小良的卡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圖上畫了什么?(草地、山坡、一個小朋友還有羊,可以請幼兒模仿羊的動作和聲音)

  2、這個小朋友是干什么的呢,他是誰?(羊倌、小良)他在干什么呢?

  3、這時候誰來了,出示大灰狼,并請幼兒模仿大灰狼。

  4、討論:

  狼來干什么來了,小良應該怎么做呢?

  二、學習繞口令

  1、這個故事真有趣,現(xiàn)在老師教小朋友們用自己的.小小手來講講這個故事。

  2、先分別學習小良、羊、狼等動作。

  3、邊做手指游戲,邊背誦繞口令,反復一到三次。

  4、反應游戲:請小朋友們把小手放到身后,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看哪個小朋友的反應最快。

  5、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真好,現(xiàn)在我們要給我們學過的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叫什么好呢?

  請幼兒回想一下故事情節(jié),討論故事的名字并說說看。

  三、小結(jié)

  今天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學習了“小良救羊”這個繞口令,我們是以手指游戲的形式來學的,請小朋友在以后遇到自己喜歡的故事的時候也用自己的小手來做一做。讓我們最后說一遍,不要忘記了繞口令的名字。

  教學反思

  通過手指游戲引導幼兒學習興趣,幼兒對活動內(nèi)容熱情高,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通過繞口令和手指的有效結(jié)合,幼兒能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反復的手指游戲,完成教學活動內(nèi)容,師幼互動效果顯著。

手指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畫一串串圓圓的葡萄,要求圓與圓之間既有空隙,又相互連接。

  2、學會正確蘸色,手指上以不滴水為宜。

  3、保持桌面干凈,不亂畫。

  活動準備:

  1、每桌兩只內(nèi)盛紫色水粉顏料的調(diào)色盤,一塊擦手濕毛巾。

  2、示范用紙一張,畫上葡萄藤、葉。

  3、葡萄兩串。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

  2、引出課題。

  出示一串葡萄。

  師:小朋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好吃的水果?(葡萄)

  師:一顆顆葡萄都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師:看一看葡萄是怎樣組成串的?

  引導幼兒說出每串葡萄都是由許多顆圓圓的`葡萄組成的,上部、中間多,尖端少。

  3、講解、示范。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手指畫葡萄。先從藤稍開始畫。右手食指蘸上顏料在紙上按一下就成一顆圓圓的葡萄。再稍稍離開畫第二顆……上部和中間畫得多,往下漸漸減少,尖端畫一顆。這就成了一串葡萄。

  (2)請一幼兒示范,適時引導幼兒。

  (3)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蘸色要適量,葡萄之間要留空隙,不要糊成一片。

  (4)幼兒作畫后把手放在濕毛巾上擦干凈。

  4、講評。

  選出畫得較圓,看起來又成串的作品讓幼兒欣賞。教師并給予表揚。

  5、品嘗葡萄

  把葡萄洗干凈分給全班幼兒一起品嘗,結(jié)束活動。

手指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螞蟻的外型特征,激發(fā)幼兒對手指印畫的興趣。

  2、了解螞蟻的身體結(jié)構(gòu)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等顏料,記號筆、紙張、抹布若干。

  2、螞蟻課件。

  3、視頻展示儀。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玩手指游戲。

  2、觀看螞蟻課件,了解螞蟻的身體構(gòu)造。

  知道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一對觸角,身體下面有六條腿,屬于昆蟲的一種。

  3、欣賞螞蟻圖畫,掌握繪畫的方法。

 。1)通過欣賞螞蟻圖畫,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2)個別幼兒嘗試在視頻上進行印畫,找出印畫的.方法。

 。3)教師講解手印畫印小螞蟻的方法,知道印畫的順序。

  4、幼兒繪畫,教師提出注意事項,并進行個別指導。

 。1)印畫時顏料不要蘸太多,印完后要擦干凈。

  (2)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螞蟻身體的各個部分。

  5、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樂趣。

【手指教案】相關文章:

《手指》教案04-16

《手指》教案01-21

手指的教案02-24

手指大班教案11-17

手指歌教案02-07

手指作畫教案03-19

手指游戲教案03-03

關于手指的教案03-25

有關手指的教案03-27

《手指謠》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