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高一數學教案

高一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1 12:08:26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數學教案

  高一數學教案1

  第一節(jié)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學時:1學時

  [學習引導]

  一、自主學習

  1.閱讀課本 .

  2.回答問題:

  ⑴本節(jié)內容有哪些概念和知識點?

 、茋L試說出相關概念的含義?

  3完成 練習

  4小結

  二、方法指導

  1、要結合例子理解集合的概念,能說出常用的數集的名稱和符號。

  2、理解集合元素的特性,并會判斷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運用它們表示一些簡單集合。

  4、在學習中要特別注意理解空集的意義和記法

  [思考引導]

  一、提問題

  1.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點?

  2、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哪些?

  3、集合如何分類?

  4.元素與集合具有什么關系?如何用數學語言表述?

  5集合 和 是否相同?

  二、變題目

  1.下列各組對象不能構成集合的是( )

  A.北京大學2008級新生

  B.26個英文字母

  C.著名的藝術家

  D.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所設定的比賽項目

  2.下列語句:①0與 表示同一個集合;

 、谟1,2,3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 或 ;

  ③方程 的.解集可表示為 ;

 、芗 可以用列舉法表示。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 D.以上語句都不對

  [總結引導]

  1.集合中元素的三特性:

  2.集合、元素、及其相互關系的數學符號語言的表示和理解:

  3.空集的含義:

  [拓展引導]

  1.課外作業(yè): 習題11第 題;

  2.若集合 ,求實數 的值;

  3.若集合 只有一個元素,則實數 的值為 ;若 為空集,則 的取值范圍是 .

  撰稿:程曉杰 審稿:宋慶

  高一數學教案2

  教材:邏輯聯結詞

  目的:要求學生了解復合命題的意義,并能指出一個復合命題是有哪些簡單命題與邏輯聯結詞,并能由簡單命題構成含有邏輯聯結詞的復合命題。

  過程

  一、提出課題:簡單邏輯、邏輯聯結詞

  二、命題的概念:

  例:125 ① 3是12的約數 ② 0.5是整數 ③

  定義:可以判斷真假的語句叫命題。正確的叫真命題,錯誤的叫假命題。

  如:①②是真命題,③是假命題

  反例:3是12的約數嗎? x5 都不是命題

  不涉及真假(問題) 無法判斷真假

  上述①②③是簡單命題。 這種含有變量的語句叫開語句(條件命題)。

  三、復合命題:

  1.定義:由簡單命題再加上一些邏輯聯結詞構成的`命題叫復合命題。

  2.例:

  (1)10可以被2或5整除④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且菱形的

  垂直且平分⑤ 對角線互相平分

  (3)0.5非整數⑥ 非0.5是整數

  觀察:形成概念:簡單命題在加上或且非這些邏輯聯結詞成復合命題。

  3.其實,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過

  如:或: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23 } 即 { x | x2且x3 }

  四、復合命題的構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題,則復合命題的形式接觸過的有以下三種:

  即: p或q (如 ④) 記作 pq

  p且q (如 ⑤) 記作 pq

  非p (命題的否定) (如 ⑥) 記作 p

  小結:1.命題 2.復合命題 3.復合命題的構成形式

  高一數學教案3

  一、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是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2第三章3.1.2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的推導及其應用,學生對于直線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已經十分熟悉,并且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學情

  教材是我們教學的工具,是載體。但我們的教學是要面向學生的,高中學生本身身心已經趨于成熟,管理與教學難度較大,那么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高中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已經非常成熟,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所以應該積極發(fā)揮這種優(yōu)勢,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能夠根據其判定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過程中,提升邏輯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猜想論證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嚴謹性。

  四、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jié)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jié)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的推導。

  五、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jié)課我采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那么我采用復習導入,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的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并順勢提問:能否通過直線的斜率,來判斷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呢?

  利用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導入,很好的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講解法、小組合作、啟發(fā)法等。

  高一數學教案4

  本文題目:高一數學教案:對數函數及其性質

  2.2.2 對數函數及其性質(二)

  內容與解析

  (一) 內容:對數函數及其性質(二)。

  (二) 解析: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主要考查對數函數的性質,一般綜合在對數函數中考查.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和填空題,命題靈活.學習本部分時,要重點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和技巧,并熟練應用.

  一、 目標及其解析: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對數函數在生產實際中的簡單應用.進一步理解對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2) 學習反函數的概念,理解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互為反函數,能夠在同一坐標上看出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的圖象性質..

  (二) 解析

  (1)在對數函數 中,底數 且 ,自變量 ,函數值 .作為對數函數的三個要點,要做到道理明白、記憶牢固、運用準確.

  (2)反函數求法:①確定原函數的值域即新函數的定義域.②把原函數y=f(x)視為方程,用y表示出x.③把x、y互換,同時標明反函數的定義域.

  二、 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不易理解反函數,熟練掌握其轉化關系是學好對數函數與反函數的基礎。

  三、 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在本節(jié)課一次遞推的教學中,準備使用PowerPoint 20xx。因為使用PowerPoint 20xx,有利于提供準確、最核心的文字信息,有利于幫助學生順利抓住老師上課思路,節(jié)省老師板書時間,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對問題的分析當中。

  四、 教學過程

  問題一. 對數函數模型思想及應用:

 、 出示例題:溶液酸堿度的測量問題:溶液酸堿度pH的計算公式 ,其中 表示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單位是摩爾/升.

  (Ⅰ)分析溶液酸堿讀與溶液中氫離子濃度之間的`關系?

  (Ⅱ)純凈水 摩爾/升,計算純凈水的酸堿度.

 、谟懻摚撼橄蟪龅暮瘮的P? 如何應用函數模型解決問題? 強調數學應用思想

  問題二.反函數:

  ① 引言:當一個函數是一一映射時, 可以把這個函數的因變量作為一個新函數的自變量, 而把這個函數的自變量新的函數的因變量. 我們稱這兩個函數為反函數(inverse function)

 、 探究:如何由 求出x?

 、 分析:函數 由 解出,是把指數函數 中的自變量與因變量對調位置而得出的. 習慣上我們通常用x表示自變量,y表示函數,即寫為 .

  那么我們就說指數函數 與對數函數 互為反函數

 、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指數函數 及其反函數 圖象,發(fā)現什么性質?

  ⑤ 分析:取 圖象上的幾個點,說出它們關于直線 的對稱點的坐標,并判斷它們是否在 的圖象上,為什么?

  ⑥ 探究:如果 在函數 的圖象上,那么P0關于直線 的對稱點在函數 的圖象上嗎,為什么?

  由上述過程可以得到什么結論?(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的圖象關于直線 對稱)

 、呔毩暎呵笙铝泻瘮档姆春瘮担 ;

  (師生共練 小結步驟:解x ;習慣表示;定義域)

  (二)小結:函數模型應用思想;反函數概念;閱讀P84材料

  五、 目標檢測

  1.(20xx全國卷Ⅱ文)函數y= (x 0)的反函數是

  A. (x 0) B. (x 0) C. (x 0) D. (x 0)

  1.B 解析:本題考查反函數概念及求法,由原函數x 0可知A、C錯,原函數y 0可知D錯,選B.

  2. (20xx廣東卷理)若函數 是函數 的反函數,其圖像經過點 ,則 ( )

  A. B. C. D.

  2. B 解析: ,代入 ,解得 ,所以 ,選B.

  3. 求函數 的反函數

  3.解析:顯然y0,反解 可得, ,將x,y互換可得 .可得原函數的反函數為 .

  【總結】20xx年已經到來,新的一年數學網會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數學教案:對數函數及其性質能給您帶來幫助!

  高一數學教案5

  一:【課前預習】

  (一):【知識梳理】

  1.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如圖)

  (1)邊的關系(勾股定理):AC2+BC2=AB2;

  (2)角的關系:B=

  (3)邊角關系:

 、伲

  ②:銳角三角函數:

  A的正弦= ;

  A的余弦= ,

  A的正切=

  注:三角函數值是一個比值.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

  3.三角函數的關系

  (1) 互為余角的三角函數關系.

  sin(90○-A)=cosA, cos(90○-A)=sin A tan(90○-A)= cotA

  (2) 同角的三角函數關系.

  平方關系:sin2 A+cos2A=l

  4.三角函數的'大小比較

  ①正弦、正切是增函數.三角函數值隨角的增大而增大,隨角的減小而減小.

 、谟嘞沂菧p函數.三角函數值隨角的增大而減小,隨角的減小而增大。

  (二):【課前練習】

  1.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個銳角的余弦為( )

  A. D.l

  2.點M(tan60,-cos60)關于x軸的對稱點M的坐標是( )

  3.在 △ABC中,已知C=90,sinB=0.6,則cosA的值是( )

  4.已知A為銳角,且cosA0.5,那么( )

  A.060 B.6090 C.030 D.3090

  二:【經典考題剖析】

  1.如圖,在Rt△ABC中,C=90,A=45,點D在AC上,BDC=60,AD=l,求BD、DC的長.

  2.先化簡,再求其值, 其中x=tan45-cos30

  3. 計算:①sin248○+ sin242○-tan44○tan45○tan 46○ ②cos 255○+ cos235○

  4.比較大小(在空格處填寫或或=)

  若=45○,則sin________cos

  若45○,則sin cos

  若45,則 sin cos.

  5.⑴如圖①、②銳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都隨著銳角的確定而確定,變化而變化,試探索隨著銳角度數的增大,它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變化的規(guī)律;

 、聘鶕闾剿鞯降囊(guī)律,試比較18○、34○、50○、61○、88○這些銳角的正弦值的大小和余弦值的大小.

  三:【課后訓練】

  1. 2sin60-cos30tan45的結果為( )

  A. D.0

  2.在△ABC中,A為銳角,已知 cos(90-A)= ,sin(90-B)= ,則△ABC一定是( )

  A.銳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鈍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3.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A(3,0)點B(0,-4),則cosOAB等于__________

  4.cos2+sin242○ =1,則銳角=______.

  5.在下列不等式中,錯誤的是( )

  A.sin45○sin30○;B.cos60○tan30○;D.cot30○

  6.如圖,在△ABC中,AC=3,BC=4,AB=5,則tanB的值是()

  7.如圖所示,在菱形ABCD中,AEBC于 E點,EC=1,B=30,求菱形ABCD的周長.

  8.如圖所示,在△ABC中,ACB=90,BC=6,AC=8 ,CDAB,求:①sinACD 的值;②tanBCD的值

  9.如圖 ,某風景區(qū)的湖心島有一涼亭A,其正東方向有一棵大樹B,小明想測量A/B之間的距離,他從湖邊的C處測得A在北偏西45方向上,測得B在北偏東32方向上,且量得B、C之間的距離為100米,根據上述測量結果,請你幫小明計算A山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結果精確至1米.參考數據:sin32○0.5299,cos32○0.8480)

  10.某住宅小區(qū)修了一個塔形建筑物AB,如圖所示,在與建筑物底部同一水平線的C處,測得點A的仰角為45,然后向塔方向前進8米到達D處,在D處測得點A的仰角為60,求建筑物的高度.(精確0.1米)

  高一數學教案6

  教材分析:函數是描述客觀世界變化規(guī)律的重要數學模型.高中階段不僅把函數看成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同時還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刻畫函數,高中階段更注重函數模型化的思想.

  教學目的:

 。1)通過豐富實例,進一步體會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此基礎上學習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體會對應關系在刻畫函數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構成函數的要素;

  (3)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4)能夠正確使用“區(qū)間”的符號表示某些函數的定義域;

  教學重點:理解函數的模型化思想,用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

  教學難點:符號“y=f(x)”的含義,函數定義域和值域的區(qū)間表示;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復習初中所學函數的概念,強調函數的模型化思想;

  2.閱讀課本引例,體會函數是描述客觀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數學模型的思想:

 。1)炮彈的射高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問題;

 。2)南極臭氧空洞面積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問題;

 。3)“八五”計劃以來我國城鎮(zhèn)居民的恩格爾系數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問題

  備用實例:

  我國xxxx年4月份非典疫情統計:

  日期222324252627282930

  新增確診病例數1061058910311312698152101

  3.引導學生應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描述各個實例中兩個變量間的依賴關系;

  4.根據初中所學函數的概念,判斷各個實例中的兩個變量間的關系是否是函數關系.

  二、新課教學

 。ㄒ唬┖瘮档挠嘘P概念

  1.函數的概念:

  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么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function).

  記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domain);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數的值域(range).

  注意:

  ○1“y=f(x)”是函數符號,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數符號“y=f(x)”中的f(x)表示與x對應的函數值,一個數,而不是f乘x.

  2.構成函數的三要素:

  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

  3.區(qū)間的概念

 。1)區(qū)間的分類:開區(qū)間、閉區(qū)間、半開半閉區(qū)間;

 。2)無窮區(qū)間;

 。3)區(qū)間的數軸表示.

  4.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討論

 。ㄓ蓪W生完成,師生共同分析講評)

 。ǘ┑湫屠}

  1.求函數定義域

  課本P20例1

  解:(略)

  說明:

  ○1函數的定義域通常由問題的實際背景確定,如果課前三個實例;

  ○2如果只給出解析式y=f(x),而沒有指明它的定義域,則函數的定義域即是指能使這個式子有意義的實數的集合;

  ○3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要寫成集合或區(qū)間的形式.

  鞏固練習:課本P22第1題

  2.判斷兩個函數是否為同一函數

  課本P21例2

  解:(略)

  說明:

  ○1構成函數三個要素是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義域和對應關系決定的,所以,如果兩個函數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一致,即稱這兩個函數相等(或為同一函數)

  ○2兩個函數相等當且僅當它們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一致,而與表示自變量和函數值的字母無關。

  鞏固練習:

  ○1課本P22第2題

  ○2判斷下列函數f(x)與g(x)是否表示同一個函數,說明理由?

 。1)f(x)=(x-1)0;g(x)=1

 。2)f(x)=x;g(x)=

 。3)f(x)=x2;f(x)=(x+1)2

 。4)f(x)=|x|;g(x)=

 。ㄈ┱n堂練習

  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1)

  (2)

 。3)

  (4)

 。5)

 。6)

  三、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從具體實例引入了函數的的概念,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描述了函數的定義及其相關概念,介紹了求函數定義域和判斷同一函數的典型題目,引入了區(qū)間的概念來表示集合。

  四、作業(yè)布置

  課本P28習題1.2(A組)第1—7題(B組)第1題

  高一數學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畫三視圖的基本技能,豐富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實踐,動手作圖,體會三視圖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體會三視圖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畫出簡單幾何體、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難點: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三、學法指導:

  觀察、動手實踐、討論、類比。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開課題

  展示廬山的`風景圖——“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說明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體視覺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較真實反映出物體,我們可從多角度觀看物體。

  (二)講授新課

  1、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點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線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線正對著投影面。

  2、三視圖:

  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

  側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

  俯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

  三視圖:幾何體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統稱為幾何體的三視圖。

  三視圖的畫法規(guī)則: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長對正:正視圖與俯視圖的長相等,且相互對正;

  高平齊:正視圖與側視圖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對齊;

  寬相等:俯視圖與側視圖的寬度相等。

  3、畫長方體的三視圖:

  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分別是從幾何體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觀察到有幾何體的正投影圖,它們都是平面圖形。

  長方體的三視圖都是長方形,正視圖和側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俯視圖和正視圖都各有一條邊長相等。

  4、畫圓柱、圓錐的三視圖:

  5、探究:畫出底面是正方形,側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錐的三視圖。

  (三)鞏固練習

  課本P15練習1、2;P20習題1.2[A組]2。

  (四)歸納整理

  請學生回顧發(fā)表如何作好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20習題1.2[A組]1。

  高一數學教案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數集的概念及記法

 。2)使學生初步了解“屬于”關系的意義

 。3)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限集、無限集、空集的意義

  教學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集合的兩種常用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授課類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內容分析:

  集合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學數學中,就滲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進一步應用集合的語言表述一些問題 例如,在代數中用到的有數集、解集等;在幾何中用到的有點集 至于邏輯,可以說,從開始學習數學就離不開對邏輯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邏輯知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也是認識問題、研究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 這些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也是本章學習的基礎把集合的初步知識與簡易邏輯知識安排在高中數學的最開始,是因為在高中數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它們是學習、掌握和使用數學語言的基礎 例如,下一章講函數的概念與性質,就離不開集合與邏輯。

  本節(jié)首先從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實例入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 然后,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還給出了畫圖表示集合的例子。

  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學習引言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論中的.原始的、不定義的概念 在開始接觸集合的概念時,主要還是通過實例,對概念有一個初步認識 教科書給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 ”這句話,只是對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說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簡介數集的發(fā)展,復習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質數與和數;

  2、教材中的章頭引言;

  3、集合論的創(chuàng)始人——康托爾(德國數學家)(見附錄);

  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講解新課:

  閱讀教材第一部分,問題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義的?

 。2)有那些符號?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ㄒ唬┘系挠嘘P概念:

  由一些數、一些點、一些圖形、一些整式、一些物體、一些人組成的。我們說,每一組對象的全體形成一個集合,或者說,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定義: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個集合(簡稱集)

 。2)元素:集合中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數集及記法

 。1)非負整數集(自然數集):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 記作N,

 。2)正整數集: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 記作N*或N+

  (3)整數集:全體整數的集合 記作Z ,

  (4)有理數集:全體有理數的集合 記作Q ,

 。5)實數集:全體實數的集合 記作R

  注:(1)自然數集與非負整數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說,自然數集包括數0

  (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 記作N*或N+ Q、Z、R等其它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是這樣表示,例如,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對于集合的隸屬關系

 。1)屬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A,記作a∈A

  (2)不屬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A,記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確定性:按照明確的判斷標準給定一個元素或者在這個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兩可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重復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一定的順序(通常用正常的順序寫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開口方向,不能把a∈A顛倒過來寫

  三、練習題:

  1、教材P5練習1、2

  2、下列各組對象能確定一個集合嗎?

 。1)所有很大的實數 (不確定)

  (2)好心的人 (不確定)

 。3)1,2,2,3,4,5.(有重復)

  3、設a,b是非零實數,那么 可能取的值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實數x,-x,|x|, 所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個元素 (B)3個元素 (C)4個元素 (D)5個元素

  5、設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數,求證:

 。1) 當x∈N時, x∈G;

  (2) 若x∈G,y∈G,則x+y∈G,而 不一定屬于集合G

  證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則x= x+0* = a+b ∈G,即x∈G

  證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數,

  ∴ = 不一定屬于集合G

  四、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了以下內容:

  1、集合的有關概念:(集合、元素、屬于、不屬于)

  2、集合元素的性質: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3、常用數集的定義及記法

  高一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并能理解推導這些法則的依據和過程;

  2、能較熟練地運用法則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對數的運算性質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指數冪的運算性質;

  2、問題:對數運算也有相應的運算性質嗎?

  二、學生活動:

  1、觀察教材P59的.表2—3—1,驗證對數運算性質、

  2、理解對數的運算性質、

  3、證明對數性質、

  三、建構數學:

  1)引導學生驗證對數的運算性質、

  2)推導和證明對數運算性質、

  3)運用對數運算性質解題、

  探究:

 、俸喴渍Z言表達:“積的對數=對數的和”……

  ②有時逆向運用公式運算:如

 、壅鏀档娜≈捣秶仨毷牵翰怀闪;不成立、

 、茏⒁猓,

  四、數學運用:

  1、例題:

  例1、(教材P60例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125;(3)(補充)lg、

  例2、(教材P60例4)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結果保留4位小數)

 。1);(2)、

  例3、用,,表示下列各式:

  例4、計算:

  (1);(2);(3)

  2、練習:

  P60(練習)1,2,4,5、

  五、回顧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了以下內容:對數的運算法則,公式的逆向使用、

  六、課外作業(yè):

  P63習題5

  補充: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6—3;(2)lg5+lg2;(3)3+、

  2、用lgx,lgy,lgz表示下列各式:

 。1)lg(xyz);(2)lg;(3);(4)、

  3、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下列各對數的值(精確到小數點后第四位)

 。1)lg6;(2)lg;(3)lg;(4)lg32、

  高一數學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數是數學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數概念貫穿在中學數學的始終,概念是數學的基礎,概念性強是函數理論的一個顯著特點,只有對概念作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確靈活地加以應用。本課中對函數概念理解的程度會直接影響其它知識的學習,所以函數的第一課時非常的重要。

  2、 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

  教學目標:

  (1) 教學知識目標:了解對應和映射概念、理解函數的近代定義、函數三要素,以及對函數抽象符號的理解。

  (2) 能力訓練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的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 德育滲透目標:使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目標確立的依據:

  函數是數學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數概念貫穿整個中學數學,如:數、式、方程、函數、排列組合、數列極限等都是以函數為中心的代數。加強函數教學可幫助學好其他的內容。而掌握好函數的概念是學好函數的基石。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教學重點:映射的概念,函數的近代概念、函數的三要素及函數符號的理解。

  教學難點:映射的概念,函數近代概念,及函數符號的理解。

  重點難點確立的依據:

  映射的概念和函數的近代定義抽象性都比較強,要求學生的理性認識的能力也比較高,對于剛剛升入高中不久的來說不易理解。而且由于函數在高考中可以以低、中、高擋題出現,所以近年來有一種“函數熱”的趨勢,所以本節(jié)的重點難點必然落在映射的概念和函數的近代定義及函數符號的理解與運用上。

  二、教材的處理:

  將映射的定義及類比手法的運用作為本課突破難點的關鍵。 函數的定義,是以集合、映射的觀點給出,這與初中教材變量值與對應觀點給出不一樣了,從而給本身就很抽象的函數概念的理解帶來更大的困難。為解決這難點,主要是從實際出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參與意識,運用引導對比的手法,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反復比較幾個概念的異同,使真正對函數的概念有很準確的認識。

  三、教學方法和學法

  教學方法:講授為主,自主預習為輔。

  依據是:因為以新的觀點認識函數概念及函數符號與運用時,更重要的是必須給學生講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項,并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這樣才能使函數的概念及符號的運用在學生的思想和知識結構中打上深刻的烙印,為能學好后面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法:四、教學程序

  一、課程導入

  通過舉以下一個通俗的例子引出通過某個對應法則可以將兩個非空集合聯系在一起。

  例1:把高一(12)班和高一(11)全體同學分別看成是兩個集合,問,通過“找好朋友”這個對應法則是否能將這兩個集合的某些元素聯系在一起?

  二. 新課講授:

  (1) 接著再通過幻燈片給出六組學生熟悉的數集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歸納它們的共同性質(一對一,多對一),進而給出映射的概念,表示符號f:a→b,及原像和像的定義。強調指出非空集合a到非空集合b的映射包括三部分即非空集合a、b和a到b的對應法則 f。進一步引導判斷一個從a到b的'對應是否為映射的關鍵是看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通過對應法則f在b中是否有唯一確定的元素與之對應。

  (2)鞏固練習課本52頁第八題。

  此練習能讓更深刻的認識到映射可以“一對多,多對一”但不能是“一對多”。

  例1. 給出學生初中學過的函數的傳統定義和幾個簡單的一次、二次函數,通過畫圖表示這些函數的對應關系,引導發(fā)現它們是特殊的映射進而給出函數的近代定義(設a、b是兩個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種對應法則f,使得a中的任何一個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與之對應則這樣的對應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它包括非空集合a和b以及從a到b的對應法則f),并說明把函f:a→b記為y=f(x),其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與x的值相對應的y(或f(x))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 f(x):x∈a}叫做函數的值域。

  并把函數的近代定義與映射定義比較使認識到函數與映射的區(qū)別與聯系。(函數是非空數集到非空數集的映射)。

  再以讓判斷的方式給出以下關于函數近代定義的注意事項:2. 函數是非空數集到非空數集的映射。

  3. f表示對應關系,在不同的函數中f的具體含義不一樣。

  4. f(x)是一個符號,不表示f與x的乘積,而表示x經過f作用后的結果。

  5. 集合a中的數的任意性,集合b中數的唯一性。

  66. “f:a→b”表示一個函數有三要素:法則f(是核心),定義域a(要優(yōu)先),值域c(上函數值的集合且c∈b)。

  三.講解例題

  例1.問y=1(x∈a)是不是函數?

  解:y=1可以化為y=0*x+1

  畫圖可以知道從x的取值范圍到y的取值范圍的對應是“多對一”是從非空數集到非空數集的映射,所以它是函數。

  [注]:引導從集合,映射的觀點認識函數的定義。

  四.課時小結:

  1. 映射的定義。

  2. 函數的近代定義。

  3. 函數的三要素及符號的正確理解和應用。

  4. 函數近代定義的五大注意點。

  五.課后作業(yè)及板書設計

  書本p51 習題2.1的1、2寫在書上3、4、5上交。

  預習函數三要素的定義域,并能求簡單函數的定義域。

  函數(一)

  一、映射:

  2.函數近代定義: 例題練習

  二、函數的定義 [注]1—5

  1.函數傳統定義

  三、作業(yè):

  高一數學教案11

  一、本課數學內容的本質、地位、作用分析

  普通高中課標教材必修1共安排了三章內容,第一章是《集合與函數的概念》,第二章是《基本初等函數(Ⅰ)》,第三章是《函數的應用》。第三章編排了兩塊內容,第一部分是函數與方程,第二部分是函數模型及其應用。本節(jié)課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正是在這種建立和運用函數模型的大背景下展開的。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函數零點的定義和函數零點存在的判定依據,這兩者顯然是為下節(ji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這一“函數的應用”服務的,同時也為后續(xù)學習的算法埋下伏筆。由此可見,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與整章、整冊綜合成一個整體,學好本節(jié)意義重大。

  函數在數學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數與其他知識具有廣泛的聯系,而函數的零點就是其中的一個鏈結點,它從不同的角度,將數與形,函數與方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方程本身就是函數的一部分,用函數的觀點來研究方程,就是將局部放入整體中研究,進而對整體和局部都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并學會用聯系的觀點解決問題,為后面函數與不等式和數列等其他知識的聯系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分析

  本節(jié)內容包含三大知識點:

  一、函數零點的定義;

  二、方程的根與函數零點的等價關系;

  三、零點存在性定理。

  結合本節(jié)課引入三大知識點的方法,設定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如下:

  1.結合方程根的幾何意義,理解函數零點的定義;

  2.結合零點定義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實根與其相應函數零點之間的等價關系;

  3.結合幾類基本初等函數的圖象特征,掌握判斷函數的零點個數和所在區(qū)間的方法.

  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學習了函數的性質,具備了初步的數形結合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特殊函數圖象的分析進行展開的,是培養(yǎng)學生“化歸與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的優(yōu)質載體。

  結合本節(jié)課教學主線的`設計,設定本節(jié)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如下:

  1.通過化歸與轉化思想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從已有認知結構出發(fā),尋求解決棘手問題方法的習慣;

  2.通過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主動應用數學思想的意識;

  3.通過習題與探究知識的相關性設置,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斷函數的零點個數和所在區(qū)間的方法;

  4.通過對函數與方程思想的不斷剖析,促進學生對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

  由于本節(jié)課將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為主體形式,故設定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如下:

  1.讓學生體驗化歸與轉化、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這三大數學思想在解決數學問題時的意義與價值;

  2.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嚴密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3.使學生感受學習、探索發(fā)現的樂趣與成功感。

  三、教學問題診斷

  學生具備的認知基礎:

  1.基本初等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相應函數圖象與x軸的聯系;

  3.將數與形相結合轉化的意識。

  學生欠缺的實際能力:

  1.主動應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的意識還不強;

  2.將未知問題已知化,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化歸意識淡薄;

  3.從直觀到抽象的概括總結能力還不夠;

  4.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探究意識有待提高。

  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材是利用一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數的關系來引入函數零點的。這樣處理,主要是想讓學生在原有二次函數的認知基礎上,使其知識得到自然的發(fā)生發(fā)展。理解了像二次函數這樣簡單的函數零點,再來理解其他復雜的函數零點就會容易一些。但學生對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數的圖象早就熟練了,這樣的引入過程使學生感到平淡,激發(fā)不起他們的興趣,他們對零點的理解也只會浮于表面,也無法使其體會引入函數零點的必要性,理解不了方程根存在的本質原因是零點的存在。

  教材是通過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才得到判斷函數y=f(x)在(a,b)內有零點的一種條件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對該過程進行引導,容易出現學生被動接受,盲目記憶的結果,而喪失了對學生應用數學思想方法的意識進行培養(yǎng)的機會。

  教材中零點存在性定理只表述了存在零點的條件,但對存在零點的個數并未多做說明,這就要求教師對該定理的內涵和外延要有清晰的把握,引導學生探究出只存在一個零點的條件,否則學生對定理的內容很容易心存疑慮。

  四、本節(jié)課的教法特點以及預期效果分析

  本節(jié)課教法的幾大特點總結如下:

  1.以問題為主線貫穿始終;

  2.精心設置引導性的語言放手讓學生探究;

  3.注重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法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

  4.在探究過程中引入新知識點,在引入新知識點后適時歸納總結,進行探究階段性成果的應用。

  由于所設置的主線問題具有很高的探究價值,所以預期學生熱情會很高,積極性調動起來,那整節(jié)課才能活起來;

  由于為了更好地組織學生探究所設置的引導性語言,重在去挖掘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和他們最真實體會到的困難,所以通過學生活動會更多地暴露他們在基礎知識掌握方面的缺憾,免不了要隨時糾正對過往知識的錯誤理解;

  因為在探究過程中不斷滲透數學思想,學生對親身經歷的解題方法就會有更深的體會,主動應用數學思想的意識在上升,對于主線問題也應該可以迎刃而解;

  因為在探究過程中引入新知識點,學生對新知識產生的必要性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同時在新知識產生后,又適時地加以應用,學生對新知識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

  高一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對數函數的性質,能運用對數函數的相關性質解決對數型函數的常見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對數函數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

  對數函數的性質向對數型函數的演變延伸.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復習對數函數的性質.

  2.回答下列問題.

  (1)函數y=log2x的.值域是 ;

  (2)函數y=log2x(x≥1)的值域是 ;

  (3)函數y=log2x(0

  3.情境問題.

  函數y=log2(x2+2x+2)的定義域和值域分別如何求呢?

  二、學生活動

  探究完成情境問題.

  三、數學運用

  例1 求函數y=log2(x2+2x+2)的定義域和值域.

  練習:

  (1)已知函數y=log2x的值域是[-2,3],則x的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

  (2)函數 ,x(0,8]的值域是 .

  (3)函數y=log (x2-6x+17)的值域 .

  (4)函數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例2 判斷下列函數的奇偶性:

  (1)f (x)=lg (2)f (x)=ln( -x)

  例3 已知loga 0.75>1,試求實數a 取值范圍.

  例4 已知函數y=loga(1-ax)(a>0,a≠1).

  (1)求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

  (2)求函數的單調區(qū)間.

  練習:

  1.下列函數(1) y=x-1;(2) y=log2(x-1);(3) y= ;(4)y=lnx,其中值域為R的有 (請寫出所有正確結論的序號).

  2.函數y=lg( -1)的圖象關于 對稱.

  3.已知函數 (a>0,a≠1)的圖象關于原點對稱,那么實數m= .

  4.求函數 ,其中x [ ,9]的值域.

  四、要點歸納與方法小結

  (1)借助于對數函數的性質研究對數型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

  (2)換元法;

  (3)能畫出較復雜函數的圖象,根據圖象研究函數的性質(數形結合).

  五、作業(yè)

  課本P70~71-4,5,10,11.

  高一數學教案13

  【摘要】鑒于大家對數學網十分關注,小編在此為大家整理了此文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高一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

  本文題目: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高一數學教案

  第一課時 1.2.1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1.2.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教學要求:能畫出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能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教學重點:畫出三視圖、識別三視圖.

  教學難點: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 討論:能否熟練畫出上節(jié)所學習的幾何體?工程師如何制作工程設計圖紙?

  2. 引入:從不同角度看廬山,有古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于我們所學幾何體,常用三視圖和直觀圖來畫在紙上.

  三視圖:觀察者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體,畫出的空間幾何體的圖形;

  直觀圖:觀察者站在某一點觀察幾何體,畫出的空間幾何體的圖形.

  用途:工程建設、機械制造、日常生活.

  二、講授新課:

  1. 教學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 投影法的提出: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就會在地面或墻壁上產生影子。人們將這種自然現象加以科學的抽象,總結其中的規(guī)律,提出了投影的方法。

 、 中心投影:光由一點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隨物體與投影中心間距離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其投影不能反映物體的實形.

 、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線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分正投影、斜投影.

  討論:點、線、三角形在平行投影后的結果.

  2. 教學柱、錐、臺、球的三視圖:

  定義三視圖: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俯視圖

  討論:三視圖與平面圖形的關系? 畫出長方體的三視圖,并討論所反應的長、寬、高

  結合球、圓柱、圓錐的模型,從正面(自前而后)、側面(自左而右)、上面(自上而下)三個角度,分別觀察,畫出觀察得出的各種結果. 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

  ③ 試畫出:棱柱、棱錐、棱臺、圓臺的三視圖. (

 、 討論:三視圖,分別反應物體的哪些關系(上下、左右、前后)?哪些數量(長、寬、高)

  正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

  俯視圖反映了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側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 討論:根據以上的三視圖,如何逆向得到幾何體的形狀.

  (試變化以上的三視圖,說出相應幾何體的擺放)

  3. 教學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① 畫出教材P16 圖(2)、(3)、(4)的三視圖.

  ② 從教材P16思考中三視圖,說出幾何體.

  4. 練習:

 、 畫出正四棱錐的三視圖.

  畫出右圖所示幾何體的三視圖.

  ③ 右圖是一個物體的正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試描述該物體的形狀.

  5. 小結:投影法;三視圖;順與逆

  三、鞏固練習: 練習:教材P17 1、2、3、4

  第二課時 1.2.3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

  教學要求:掌握斜二測畫法;能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

  教學重點:畫出直觀圖.

  高一數學教案14

  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fā)的過程。編輯老師編輯了高一數學教案:數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數列的概念,了解數列通項公式的意義,了解遞推公式是給出數列的一種方法,并能根據遞推公式寫出數列的前幾項.

  (1)理解數列是按一定順序排成的一列數,其每一項是由其項數唯一確定的.

  (2)了解數列的各種表示方法,理解通項公式是數列第項與項數的關系式,能根據通項公式寫出數列的前幾項,并能根據給出的一個數列的前幾項寫出該數列的一個通項公式.

  (3)已知一個數列的遞推公式及前若干項,便確定了數列,能用代入法寫出數列的前幾項.

  2.通過對一列數的觀察、歸納,寫出符合條件的一個通項公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由求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建議

  (1)為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列的興趣,體會數列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實際問題引入,從中抽象出數列要研究的問題,使學生對所要研究的內容心中有數,如書中所給的例子,還有物品堆放個數的計算等.

  (2)數列中蘊含的函數思想是研究數列的指導思想,應及早引導學生發(fā)現數列與函數的關系.在教學中強調數列的項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次序”便是函數的自變量,相同的數組成的數列,次序不同則就是不同的數列.函數表示法有列表法、圖象法、解析式法,類似地,數列就有列舉法、圖示法、通項公式法.由于數列的自變量為正整數,于是就有可能相鄰的兩項(或幾項)有關系,從而數列就有其特殊的表示法——遞推公式法.

  (3)由數列的通項公式寫出數列的前幾項是簡單的代入法,教師應精心設計例題,使這一例題為寫通項公式作一些準備,尤其是對程度差的學生,應多舉幾個例子,讓學生觀察歸納通項公式與各項的結構關系,盡量為寫通項公式提供幫助.

  (4)由數列的前幾項寫出數列的一個通項公式使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要幫助學生分析各項中的結構特征(整式,分式,遞增,遞減,擺動等),由學生歸納一些規(guī)律性的結論,如正負相間用來調整等.如果學生一時不能寫出通項公式,可讓學生依據前幾項的規(guī)律,猜想該數列的下一項或下幾項的值,以便尋求項與項數的關系.

  (5)對每個數列都有求和問題,所以在本節(jié)課應補充數列前項和的概念,用表示的問題是重點問題,可先提出一個具體問題讓學生分析與的關系,再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其一般規(guī)律,并給出嚴格的推理證明(強調的表達式是分段的);之后再到特殊問題的解決,舉例時要兼顧結果可合并及不可合并的情況.

  (6)給出一些簡單數列的通項公式,可以求其最大項或最小項,又是函數思想與方法的體現,對程度好的學生應提出這一問題,學生運用函數知識是可以解決的.

  上述提供的高一數學教案:數列希望能夠符合大家的實際需要!

  高一數學教案15

  第二十四教時

  教材:倍角公式,推導和差化積及積化和差公式

  目的:繼續(xù)復習鞏固倍角公式,加強對公式靈活運用的訓練;同時,讓學生推導出和差化積和積化和差公式,并對此有所了解。

  過程:

  一、 復習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萬能公式的'推導過程:

  例一、 已知 , ,tan = ,tan = ,求2 +

  (《教學與測試》P115 例三)

  解:

  又∵tan2 0,tan 0 ,

  2 + =

  例二、 已知sin cos = , ,求 和tan的值

  解:∵sin cos =

  化簡得:

  ∵ 即

  二、 積化和差公式的推導

  sin( + ) + sin( ) = 2sincos sincos = [sin( + ) + sin( )]

  sin( + ) sin( ) = 2cossin cossin = [sin( + ) sin( )]

  cos( + ) + cos( ) = 2coscos coscos = [cos( + ) + cos( )]

  cos( + ) cos( ) = 2sinsin sinsin = [cos( + ) cos( )]

  這套公式稱為三角函數積化和差公式,熟悉結構,不要求記憶,它的優(yōu)點在于將積式化為和差,有利于簡化計算。(在告知公式前提下)

  例三、 求證:sin3sin3 + cos3cos3 = cos32

  證:左邊 = (sin3sin)sin2 + (cos3cos)cos2

  = (cos4 cos2)sin2 + (cos4 + cos2)cos2

  = cos4sin2 + cos2sin2 + cos4cos2 + cos2cos2

  = cos4cos2 + cos2 = cos2(cos4 + 1)

  = cos22cos22 = cos32 = 右邊

  原式得證

  三、 和差化積公式的推導

  若令 + = , = ,則 , 代入得:

  這套公式稱為和差化積公式,其特點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與積化和差公式相輔相成,配合使用。

  例四、 已知cos cos = ,sin sin = ,求sin( + )的值

  解:∵cos cos = , ①

  sin sin = , ②

  四、 小結:和差化積,積化和差

  五、 作業(yè):《課課練》P3637 例題推薦 13

  P3839 例題推薦 13

  P40 例題推薦 13

  高一數學教案16

  案例背景:

  對數函數是函數中又一類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數,它是在學生已經學過對數與常用對數,反函數以及指數函數的基礎上引入的.故是對上述知識的應用,也是對函數這一重要數學思想的進一步認識與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的學習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系統,同時又是對數和函數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它是解決有關自然科學領域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是學生今后學習對數方程,對數不等式的基礎.

  案例敘述: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前面的幾種函數都是以形式定義的方式給出的,今天我們將從反函數的角度介紹新的函數.

  反函數的實質是研究兩個函數的關系,所以自然我們應從大家熟悉的函數出發(fā),再研究其反函數.這個熟悉的函數就是指數函數.

  (提問):什么是指數函數?指數函數存在反函數嗎?

  (學生): 是指數函數,它是存在反函數的.

  (師):求反函數的步驟

  (由一個學生口答求反函數的過程):

  由 得 .又 的值域為 ,

  所求反函數為 .

  (師):那么我們今天就是研究指數函數的反函數-----對數函數.

  (二)新課

  1.(板書) 定義:函數 的反函數 叫做對數函數.

  (師):由于定義就是從反函數角度給出的,所以下面我們的研究就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如從定義中你能了解對數函數的什么性質嗎?最初步的認識是什么?

  (教師提示學生從反函數的三定與三反去認識,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生)對數函數的定義域為 ,對數函數的值域為 ,且底數 就是指數函數中的 ,故有著相同的限制條件 .

  (在此基礎上,我們將一起來研究對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2.研究對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提問)用什么方法來畫函數圖像?

  (學生1)利用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圖像之間的關系,利用圖像變換法畫圖.

  (學生2)用列表描點法也是可以的。

  請學生從中上述方法中選出一種,大家最終確定用圖像變換法畫圖.

  (師)由于指數函數的圖像按 和 分成兩種不同的類型,故對數函數的圖像也應以1為分界線分成兩種情況 和 ,并分別以 和 為例畫圖.

  具體操作時,要求學生做到:

  (1) 指數函數 和 的圖像要盡量準確(關鍵點的位置,圖像的變化趨勢等).

  (2) 畫出直線 .

  (3) 的圖像在翻折時先將特殊點 對稱點 找到,變化趨勢由靠近 軸對稱為逐漸靠近 軸,而 的圖像在翻折時可提示學生分兩段翻折,在 左側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右側的部分.

  學生在筆記本完成具體操作,教師在學生完成后將關鍵步驟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畫出

  和 的圖像.(此時同底的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畫在同一坐標系內)如圖:

  教師畫完圖后再利用電腦將 和 的圖像畫在同一坐標系內,如圖:

  然后提出讓學生根據圖像說出對數函數的性質(要求從幾何與代數兩個角度說明)

  3. 性質

  (1) 定義域:

  (2) 值域:

  由以上兩條可說明圖像位于 軸的右側.

  (3)圖像恒過(1,0)

  (4)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數也不是偶函數,即它不關于原點對稱,也不關于 軸對稱.

  (5) 單調性:與 有關.當 時,在 上是增函數.即圖像是上升的

  當 時,在 上是減函數,即圖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問學生有沒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當得到否定答案時,可以再問能否看待何時函數值為正?學生看著圖可以答出應有兩種情況:

  當 時,有 ;當 時,有 .

  學生回答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巧記這個結論的方法:當底數與真數在1的同側時函數值為正,當底數與真數在1的兩側時,函數值為負,并把它當作第(6)條性質板書記下來.

  最后教師在總結時,強調記住性質的關鍵在于要腦中有圖.且應將其性質與指數函數的性質對比記憶.(特別強調它們單調性的一致性)

  對圖像和性質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應用.

  (三).簡單應用

  1. 研究相關函數的性質

  例1. 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1) (2) (3)

  先由學生依次列出相應的不等式,其中特別要注意對數中真數和底數的條件限制.

  2. 利用單調性比較大小

  例2. 比較下列各組數的大小

  (1) 與 ; (2) 與 ;

  (3) 與 ; (4) 與 .

  讓學生先說出各組數的特征即它們的底數相同,故可以構造對數函數利用單調性來比大小.最后讓學生以其中一組為例寫出詳細的比較過程.

 三.拓展練習

  練習:若 ,求 的取值范圍.

四.小結及作業(yè)

  案例反思:

  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對數函數的定義,掌握對數函數的圖象性質.難點是利用指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得到對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由于對數函數的概念是一個抽象的形式,學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數與對數關系和反函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的關系由已知函數研究未知函數的性質,這種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學生不適應,把握不住關鍵,因而在教學上采取教師逐步引導,學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從學生熟悉的指數問題出發(fā),通過對指數函數的認識逐步轉化為對對數函數的認識,而且畫對數函數圖象時,既要考慮到對底數的分類討論而且對每一類問題也可以多選幾個不同的底,畫在同一個坐標系內,便于觀察圖象的特征,找出共性,歸納性質.

  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大膽猜,要以學生的研究為主,教師只是不斷地以反函數這條主線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教給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獲取知識的途徑,使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得,練有所獲,,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高一數學教案17

  學習目標 1.函數奇偶性的概念

  2.由函數圖象研究函數的奇偶性

  3.函數奇偶性的判斷

  重點:能運用函數奇偶性的定義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難點:理解函數的奇偶性

  知識梳理:

  1.軸對稱圖形:

  2中心對稱圖形:

  【概念探究】

  1、 畫出函數 ,與 的圖像;并觀察兩個函數圖像的對稱性。

  2、 求出 , 時的函數值,寫出 , 。

  結論: 。

  3、 奇函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偶函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深化】

  (1)、強調定義中任意二字,奇偶性是函數在定義域上的整體性質。

  (2)、奇函數偶函數的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

  5、奇函數與偶函數圖像的對稱性:

  如果一個函數是奇函數,則這個函數的圖像是以坐標原點為對稱中心的__________。反之,如果一個函數的圖像是以坐標原點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則這個函數是___________。

  如果一個函數是偶函數,則這個函數的圖像是以 軸為對稱軸的__________。反之,如果一個函數的圖像是關于 軸對稱,則這個函數是___________。

  6. 根據函數的奇偶性,函數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型一:判定函數的奇偶性。

  例1、判斷下列函數的奇偶性:

  (1) (2) (3)

  (4) (5)

  練習:教材第49頁,練習A第1題

  總結:根據例題,你能給出用定義判斷函數奇偶性的步驟?

  題型二:利用奇偶性求函數解析式

  例2:若f(x)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當x0時,f(x)=x(1-x),求當 時f(x)的解析式。

  練習:若f(x)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當x0時,f(x)=x|x-2|,求當x0時f(x)的解析式。

  已知定義在實數集 上的奇函數 滿足:當x0時, ,求 的表達式

  題型三:利用奇偶性作函數圖像

  例3 研究函數 的性質并作出它的圖像

  練習:教材第49練習A第3,4,5題,練習B第1,2題

  當堂檢測

  1 已知 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則( D )

  A. B. C. D.

  2 如果偶函數 在區(qū)間 上是減函數,且最大值為7,那么 在區(qū)間 上是( B )

  A. 增函數且最小值為-7 B. 增函數且最大值為7

  C. 減函數且最小值為-7 D. 減函數且最大值為7

  3 函數 是定義在區(qū)間 上的偶函數,且 ,則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C )

  A. B. C. D.

  4 已知函數 為奇函數,若 ,則 -1

  5 若 是偶函數,則 的單調增區(qū)間是

  6 下列函數中不是偶函數的是(D )

  A B C D

  7 設f(x)是R上的.偶函數,切在 上單調遞減,則f(-2),f(- ),f(3)的大小關系是( A )

  A B f(- )f(-2) f(3) C f(- )

  8 奇函數 的圖像必經過點( C )

  A (a,f(-a)) B (-a,f(a)) C (-a,-f(a)) D (a,f( ))

  9 已知函數 為偶函數,其圖像與x軸有四個交點,則方程f(x)=0的所有實根之和是( A )

  A 0 B 1 C 2 D 4

  10 設f(x)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且x0時,f(x)= ,則f(-2)=_-5__

  11若f(x)在 上是奇函數,且f(3)_f(-1)

  12.解答題

  用定義判斷函數 的奇偶性。

  13定義證明函數的奇偶性

  已知函數 在區(qū)間D上是奇函數,函數 在區(qū)間D上是偶函數,求證: 是奇函數

  14利用函數的奇偶性求函數的解析式:

  已知分段函數 是奇函數,當 時的解析式為 ,求這個函數在區(qū)間 上的解析表達式。

  高一數學教案18

  本文題目:高一數學教案:函數的奇偶性

  課題:1.3.2函數的奇偶性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奇函數、偶函數的概念,學會運用定義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斷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繪制和展示優(yōu)美的函數圖象來陶冶學生的情操. 通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主動交流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學會認識事物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善于探索的思維品質。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函數的奇偶性的概念。

  難點:函數奇偶性的判斷。

  三、學法指導: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對函數奇偶性的全面的體驗和理解。對于奇偶性的應用采取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使學生邊學邊練,及時鞏固。

  四、知識鏈接:

  1.復習在初中學習的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的定義:

  2.分別畫出函數f (x) =x3與g (x) = x2的圖象,并說出圖象的對稱性。

  五、學習過程:

  函數的奇偶性:

  (1)對于函數 ,其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數 為奇函數;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數 為偶函數。

  (2)奇函數的圖象關于__________對稱,偶函數的圖象關于_________對稱。

  (3)奇函數在對稱區(qū)間的增減性 ;偶函數在對稱區(qū)間的增減性 。

  六、達標訓練:

  A1、判斷下列函數的奇偶性。

  (1)f(x)=x4;(2)f(x)=x5;

  (3)f(x)=x+ (4)f(x)=

  A2、二次函數 ( )是偶函數,則b=___________ .

  B3、已知 ,其中 為常數,若 ,則

  _______ .

  B4、若函數 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則函數 的圖象關于 ( )

  (A) 軸對稱 (B) 軸對稱 (C)原點對稱 (D)以上均不對

  B5、如果定義在區(qū)間 上的函數 為奇函數,則 =_____ .

  C6、若函數 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且當 時, ,那么當

  時, =_______ .

  D7、設 是 上的奇函數, ,當 時, ,則 等于 ( )

  (A)0.5 (B) (C)1.5 (D)

  D8、定義在 上的奇函數 ,則常數 ____ , _____ .

  七、學習小結:

  本節(jié)主要學習了函數的奇偶性,判斷函數的奇偶性通常有兩種方法,即定義法和圖象法,用定義法判斷函數的奇偶性時,必須注意首先判斷函數的定義域是否關于原點對稱。單調性與奇偶性的綜合應用是本節(jié)的一個難點,需要學生結合函數的圖象充分理解好單調性和奇偶性這兩個性質。

  八、課后反思:

  高一數學教案19

  一、教材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從知識體系上看,它既是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延續(xù)與提高,又是學習切線的判定定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基礎。從數學思想方法層面上看它運用運動變化的觀點揭示了知識的發(fā)生過程以及相關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滲透了數形結合、分類討論、類比、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學情

  學生初中已經接觸過直線與圓相交、相切、相離的定義和判定;且在上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點的坐標、直線的方程、圓的方程以及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掌握利用方程組的方法來求直線的交點;具有用坐標法研究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基礎;具有一定的數形結合解題思想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準確用圖形表示出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可以利用聯立方程的方法和求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方法簡單判斷出直線與圓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操作、觀察、探索、總結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斷方法,從而鍛煉觀察、比較、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鍛煉積極探索、發(fā)現新知識、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解題時養(yǎng)成歸納總結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用解析法研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二)難點

  體會用解析法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

  五、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jié)課教材內容的特點,為了更直觀、形象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借助信息技術工具,以幾何畫板為平臺,通過圖形的動態(tài)演示,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的數學探究與數學思維提供支持.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這樣可以為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同時有利于發(fā)揮各層次學生的作用,教師始終堅持啟發(fā)式教學原則,設計一系列問題串,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泰坦尼克號的情景,并從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已知冰山的分布是一個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圓心位于輪船正西的l處,問,輪船如何航行能夠避免撞到冰山呢?如何行駛便又會撞到冰山呢?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已經學習的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將所想到的航行路線轉化成數學簡圖,即相交、相切、相離。

  設計意圖: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有利于保持學生知識結構的連續(xù)性,同時開闊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教學——探究新知

  教師提問如何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學生先獨立思考幾分鐘,然后同桌兩人為一組交流,并整理出本組同學所想到的思路。在整個交流討論中,教師既要有對正確認識的贊賞,又要有對錯誤見解的分析及對該學生的鼓勵。

  判斷方法:

  (1)定義法:看直線與圓公共點個數

  即研究方程組解的個數,具體做法是聯立兩個方程,消去x(或y)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判斷△和0的大小關系。

  (2)比較法: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做比較,

  (三)合作探究——深化新知

  教師進一步拋出疑問,對比兩種方法,由學生觀察實踐發(fā)現,兩種方法本質相同,但比較法只適合于直線與圓,而定義法適用范圍更廣。教師展示較為基礎的題目,學生解答,總結思路。

  已知直線3x+4y-5=0與圓x2+y2=1,判斷它們的位置關系?

  讓學生自主探索,討論交流,并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

  當已知了直線與圓的方程之后,圓心坐標和半徑r易得到,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得到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他的本質是點到直線的距離,便可以直接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求d。類比前面所學利用直線方程求兩直線交點的方法,聯立直線與圓的方程,組成方程組,通過方程組解得個數確定直線與圓的交點個數,進一步確定他們的位置關系。最后明確解題步驟。

  (四)歸納總結——鞏固新知

  為了將結論由特殊推廣到一般引導學生思考:

  可由方程組的解的不同情況來判斷:

  當方程組有兩組實數解時,直線l與圓C相交;

  當方程組有一組實數解時,直線l與圓C相切;

  當方程組沒有實數解時,直線l與圓C相離。

  活動:我將抽取兩位同學在黑板上扮演,并在巡視過程中對部分學生加以指導。最后對黑板上的兩名學生的解題過程加以分析完善。通過對基礎題的練習,鞏固兩種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判斷方法,并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后續(xù)學習的信心。

  (五)小結作業(yè)

  在小結環(huán)節(jié),我會以口頭提問的方式:

  (1)這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在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運用了哪些數學思想?

  設計意圖:啟發(fā)式的課堂小結方式能讓學生主動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也促使學生對知識網絡進行主動建構。

  作業(yè):在學生回顧本堂學習內容明確兩種解題思路后,教師讓學生對比兩種解法,那種更簡捷,明確本節(jié)課主要用比較d與r的關系來解決這類問題,對用方程組解的個數的判斷方法,要求學生課外做進一步的探究,下一節(jié)課匯報。

  七、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高一數學教案20

  學習目標

  1. 根據具體函數圖象,能夠借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

  2. 通過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學生體會函數零點與方程根之間的聯系,初步形成用函數觀點處理問題的意識.

  舊知提示 (預習教材P89~ P91,找出疑惑之處)

  復習1:什么叫零點?零點的等價性?零點存在性定理?

  對于函數 ,我們把使 的實數x叫做函數 的零點.

  方程 有實數根 函數 的圖象與x軸 函數 .

  如果函數 在區(qū)間 上的圖象是連續(xù)不斷的一條曲線,并且有 ,那么,函數 在區(qū)間 內有零點.

  復習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三次方程? 四次方程?

  合作探究

  探究:有12個小球,質量均勻,只有一個是比別的球重的,你用天平稱幾次可以找出這個球的,要求次數越少越好.

  解法:第一次,兩端各放 個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

  第二次,兩端各放 個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

  第三次,兩端各放 個球,如果平衡,剩下的就是重球,否則,低的就是重球.

  思考:以上的方法其實這就是一種二分法的思想,采用類似的方法,如何求 的零點所在區(qū)間?如何找出這個零點?

  新知: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驟

  對于在區(qū)間 上連續(xù)不斷且 0的函數 ,通過不斷的把函數的零點所在的區(qū)間一分為二,使區(qū)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二分法(bisection).

  反思: 給定精度,用二分法求函數 的零點近似值的步驟如何呢?

 、俅_定區(qū)間 ,驗證 ,給定精度

  ②求區(qū)間 的.中點 ;[]

 、塾嬎 : 若 ,則 就是函數的零點; 若 ,則令 (此時零點 ); 若 ,則令 (此時零點 );

  ④判斷是否達到精度即若 ,則得到零點零點值a(或b);否則重復步驟②~④.

  典型例題

  例1 借助計算器或計算機,利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

  練1. 求方程 的解的個數及其大致所在區(qū)間.

  練2.求函數 的一個正數零點(精確到 )

  零點所在區(qū)間 中點函數值符號 區(qū)間長度

  練3. 用二分法求 的近似值.

  課堂小結

 、 二分法的概念;②二分法步驟;③二分法思想.

  知識拓展

  高次多項式方程公式解的探索史料

  在十六世紀,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數的求根公式,但對于高于4次的函數,類似的努力卻一直沒有成功,到了十九世紀,根據阿貝爾(Abel)和伽羅瓦(Galois)的研究,人們認識到高于4次的代數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亦即,不存在用四則運算及根號表示的一般的公式解.同時,即使對于3次和4次的代數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當復雜,一般來講并不適宜作具體計算.因此對于高次多項式函數及其它的一些函數,有必要尋求其零點近似解的方法,這是一個在計算數學中十分重要的課題.

  學習評價

  1. 若函數 在區(qū)間 上為減函數,則 在 上( ).

  A. 至少有一個零點 B. 只有一個零點

  C. 沒有零點 D. 至多有一個零點

  2. 下列函數圖象與 軸均有交點,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數零點近似值的是().

  3. 函數 的零點所在區(qū)間為( ).

  A. B. C. D.

  4. 用二分法求方程 在區(qū)間[2,3]內的實根,由計算器可算得 , , ,那么下一個有根區(qū)間為 .

  課后作業(yè)

  1.若函數f(x)是奇函數,且有三個零點x1、x2、x3,則x1+x2+x3的值為()

  A.-1 B.0 C.3 D.不確定

  2.已知f(x)=-x-x3,x[a,b],且f(a)f(b)0,則f(x)=0在[a,b]內()

  A.至少有一實數根 B.至多有一實數根

  C.沒有實數根 D.有惟一實數根

  3.設函數f(x)=13x-lnx(x0)則y=f(x)()

  A.在區(qū)間1e,1,(1,e)內均有零點 B.在區(qū)間1e,1, (1,e)內均無零點

  C.在區(qū)間1e,1內有零點;在區(qū)間(1,e)內無零點[]

  D.在區(qū)間1e,1內無零點,在區(qū)間(1,e)內有零點

  4.函數f(x)=ex+x-2的零點所在的一個區(qū)間是()

  A.(-2,-1) B.(-1,0) C.(0,1) D.(1,2)

  5.若方程x2-3x+mx+m=0的兩根均在(0,+)內,則m的取值范圍是()

  A.m1 B.01 D.0

  6.函數f(x)=(x-1)ln(x-2)x-3的零點有()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7.函數y=3x-1x2的一個零點是()

  A.-1 B.1 C.(-1,0) D.(1,0)

  8.函數f(x)=ax2+bx+c,若f(1)0,f(2)0,則f(x)在(1,2)上零點的個數為( )

  A.至多有一個 B.有一個或兩個 C.有且僅有一個 D.一個也沒有

  9.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判定方程ex-x-2=0的一個根所在的區(qū)間為()

  x -1 0 1 2 3

  ex 0.37 1 2.72 7.39 20.09

  A.(-1,0) B.(0,1) C.(1,2) D.(2,3)

  10.求函數y=x3-2x2-x+2的零點,并畫出它的簡圖.

  【總結】

  20xx年數學網為小編在此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數學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今后還會發(fā)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您在數學網學習愉快!

【高一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高一數學教案15篇12-08

高一數學教案(15篇)12-13

高一數學教案(匯編15篇)12-21

高一數學教案等比數列12-28

數學教案03-28

《統計》數學教案06-24

《練習》數學教案06-25

小學數學教案04-07

《左右》數學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