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文以圖片為主,將沙包的縫制過程:裁減布料——穿針引線——對折布面——縫牢三邊——翻面裝沙——封口完成,清除明白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從自己眼,手,腦協作勞動中體會手縫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學習并初步掌握縫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養(yǎng)興趣,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縫制不同形狀的沙包。
3.發(fā)揚合作探究精神,運用縫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
教學難點:
設計不同形狀的沙包以及縫制的技能,技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不同形狀的沙包若干個,方塊布,棉線,縫衣針,剪刀,黃沙。
學生準備:長16厘米,寬8厘米的較結實,耐用的'不快,棉線,縫衣針,剪刀。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時間:
。 )月( )日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 請兩位學生上臺作丟沙包游戲。其余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兩位學生在做什么游戲?猜一猜這種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過嗎?揭題:縫沙包
2. 出示范作
教師逐一出示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沙包。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做沙包的興趣。
二、指導縫制
1. 用實物投影儀逐步演示縫制沙包的過程,并講清操作要領。
2. 請學生回憶沙包的縫制過程。
板書:裁剪布料——穿針引線——對折布面——縫合留口——翻面裝沙——封口完成。
3. 在縫制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1) 剪——大小一致;
。2) 折——對疊成形;
。3) 縫——又密又勻;
。4) 封——完全縫嚴。
4. 操作練習
手縫的幾種基本針法,教師演示
。1) 攻針(平針)
(2) 回針(倒扎針)
。3) 繰針。
三、探究學習
運用基本針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顏色縫制一致沙包。你覺得縫合時用哪種針法比較好?用攻針行不行?為什么?封口用哪種針法比較好?為什么?
四、評優(yōu)鼓勵
1. 將縫制過程以及注意點與同桌說一說。
2. 自評,互評相結合,比比誰的沙包外形美觀,嚴實耐用,在書上空格處打上鉤。
3. 將評出的最佳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向同學們展示。
五、課外延伸
1. 到室外去,用自制的沙包開展游戲活動。
2. 自己動手設計,縫制一個筆袋。
3. 想一想,我們能不能用學到的縫沙包技法縫制其它的日常用品?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復習,使學生明確每個圖形的概念,弄清圖形間的聯系與區(qū)別,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畫垂線和平行線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畫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合作精神。
重點:會畫垂線和平行線
難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教具: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本節(jié)課對空間與圖形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復習空間與圖形。
2、打開數學書看第二單元和第四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問:你認為這兩個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你最容易出錯?
二、復習知識點
1、復習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線、直線、線段,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任意畫直線、射線和線段,出題進行判斷。
。保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與什么沒關系?
。玻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舉例匯報量角方法。
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常 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鈍角、直角和銳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矗 畫指定度數的角。65度、100度、155度。畫角的方法是什么?
2、復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說一說。
2)畫垂線和平行線的方法是什么?學生畫垂線。
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3)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三、練習內容:
1、出示角:學生量出角的度數。
2、出示圖,計算角的度數。
3、出示圖,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4、出示圖,看看哪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哪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5、完成總復習12題和13題。
3)總復習9、10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910題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刻理解李時珍所宿古寺環(huán)境之破敗、察訪藥材過程之艱辛,體會李時珍為了修訂《本草》而不怕吃苦、為民造福、嚴謹認真、不怕冒險的偉大精神,激發(fā)學生產生對由衷地李時珍的敬佩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李時珍的吃住行的苦,從而體會李時珍不怕苦的精神。
2.抓住記載尋訪收獲的典型事例,感悟李時珍的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三、教學過程:
A激情導課:
導入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李時珍夜宿古寺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了哪三件事?
生:夜宿古寺 師徒談苦 記載收獲
明確目標:學習夜宿古寺中我們明白了李時珍住的苦,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這一課,看看李時珍和他的徒弟還吃了哪些苦?
效果預期:相信每位同學都是最棒的,都能學有所獲。
民主導學:
出示任務: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勾畫出描寫李時珍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詞句,標注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體會。
2.小組討論學習所得
3.展示交流:(預設)
生:我找到的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币粋啃字我體會到干糧很硬,放了很長時間,很不好吃,這說明師徒二人吃的也很苦。關于這點誰有不同看法。
生:我找到的描寫李時珍神態(tài)的詞是“笑”,說明他是一個以苦為樂的人。
師:大家很會抓關鍵的字詞,那么,在師徒的對話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詞呢?
生:“先生是快50歲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歲的人還能叫苦嗎?”一個“挺”字可以看出李時珍很苦。
師:挺字是什么意思?支撐
想想,是怎樣的苦需要李時珍 “挺”?
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訪的苦等等。一個挺字,上面壓著的是許多的苦,如果給這些苦再加一個時間,是多長?(一夜、好幾個月、長年累月、27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長的時間,加負在一個近50歲的人身上,靠什么才能挺下來。(堅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恒心)
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時珍是如何看待的呢?
齊讀: “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生:抓住“家里”和“破廟”,“吃苦”和“造!眱商帉Ρ龋怀隼顣r珍的樂于奉獻,不怕吃苦的品質。
生:對于萬民得福,你怎么看?使億萬老百姓受到益處。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本草綱目》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后有日、朝、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其有關資料曾被達爾文所引。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yī)學方面影響最大。是我國醫(y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師:讀完這段資料,你會發(fā)現,《本草綱目》自它問世至今乃至以后,全世界人都受到它的益處,可以說造福了全人類。這又是怎樣的品質?
“辛苦一個人,造福全人類”的崇高品質。
師(小結本段):畫面二,主要是李時珍與弟子的語言描寫,如何品味人物語言,同學們通過勾畫,準確地抓住“啃、笑、挺、值”這些重點詞句,來理解體會,讓我們看到一個甘于吃苦、卻造福億萬人的偉大的李時珍形象。
過渡:第二件事大家勾畫準確,體會也很深刻,第三件事大家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習,相信大家會做得更好。
展示交流:(預設)
生:“忍冬花初開時銀白色,兩三天后變成金黃色,所以又叫金銀花,可以解暑消熱!
“胭脂草搗爛了,可以治蟲咬傷!
“刀豆子燒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從李時珍記錄的內容來看,他記得非常詳細,不同的草藥,形態(tài)不同,用法不同,主治也不一樣,這都需要費很大精力來仔細記錄,對于一個近50歲的人來說,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生:“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崩顣r珍拿過藥包,從里面翻出兩種草。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怎樣區(qū)別它們呢?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著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我勾畫住一系列動詞:端詳、扯下一點、嚼
端詳是仔細地看;扯下一點說明扯的很少,這兩個動詞連在一起,可以看出李時珍在嘗之前是非常小心的,他不清楚這兩種草藥的藥性,但他知道這樣做是很危險的。他明知危險,卻依然嚼,可以看出他為科學不惜冒險,這就是一種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生: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山風呼嘯,李時珍寫本草的環(huán)境很惡劣;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說明時間已經很晚了。通過寺外環(huán)境描寫,反襯出李時珍不怕吃苦,潛心研究的精神。
生:(小結)通過第三個畫面的學習,我們又體會到李時珍嚴謹、認真、為科學不惜冒險的品質。
總結全文: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了李時珍夜宿古寺的三件事,三件事,作者運用不同的描寫方法,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不怕吃苦、為民造福、嚴謹認真的可親可敬的李時珍。大家在今后的寫作中也運用這樣的寫法,通過記事來表現人物品質。
檢測導結:
根據你的理解來補充句子。
1.這天忙著趕路,又一次錯過了客店,師徒兩人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過夜了。李時珍想 為了能造福萬民,住的差一點沒關系 。
2.滿眼寒霜,冷月還在天上。李時珍這時候又起早趕路了。李時珍想
我還是早些趕路吧!那樣就能多尋訪一些草藥 。
3.已經在外好幾個月了,中秋月明,李時珍不禁思念起深愛的母親、妻子和兒女來。
李時珍想 我還是忍耐一下吧!等我修訂好《本草綱目》,好好陪陪我的親人 。
四、板書設計
李時珍夜宿古寺
夜宿古寺——行的苦 住的苦
師徒談苦——吃的苦
記載收獲——嚴謹踏實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4
1、給動物分類
【教學目標】
1、懂得生物學家根據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并引導學生根據是否有脊椎這一標準給動物分類。
2、引導學生通過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動,探究脊椎的特點,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夠根據脊椎動物的特點,找出一些動物的脊椎。
4、知道我國自然環(huán)境多樣,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脊椎動物,通過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動研究脊椎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
了解脊椎動物的特點,能夠學會給動物分類,畫出脊椎動物的脊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些動物的圖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本第1頁上的小詩。
遙遠的天空中,
舉行著一場飛行賽,
猜猜,誰的耐力最強?
茂密的雨林里,
舉行著一場音樂會,
猜猜,誰的歌喉最美?
廣闊的草原上,
舉行著一場運動會,
猜猜,誰的速度最大?
……
2、自己讀一讀這首小詩,猜一猜,飛行賽中誰的耐力最強?音樂會中誰的歌喉最美?草原的運動會上,誰的速度最大?
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描述的是動物王國中的情景,三個小節(jié)分別描述了飛行的動物、昆蟲、草原上的動物三大類。對于動物,我們有哪些了解呢?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探究動物大家族的秘密。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會給動物分類。
4、板書課題:
1、給動物分類。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認識動物園中的動物。
1、出示課本第2頁的上面一幅插圖,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動物園中的動物有哪些?它們分別住在哪個區(qū)?
預設:
食肉動物區(qū)——老虎、獅子、熊、狼。
靈長類區(qū)一一猩猩、猴子等。
食草動物區(qū)一一斑馬、長頸鹿、大象等。
海洋動物區(qū)——企鵝、海豹等。
珍禽區(qū)——鸚鵡、孔雀、老鷹等。
2、動物園將這些動物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區(qū)域,其實是按一定的標準將這些動物分成了各種類別,很明顯,動物園是按照動物的類型給動物分類的。同學們,你們能夠按照不同的標準給動物分類嗎?
3、出示課本第2頁下面9種動物的圖片,學生仔細看一看,了解這九幅圖片中分別是什么動物?這些動物有哪些特點?們可以按照什么標準進行分類?
預設:
分類標準一:按照活動區(qū)域分為三大類。
天上飛的一一大雁。
水里游的一一小丑魚、海豚。
地上跑的——孔雀、螞蟻、蝸牛、長頸鹿、貓、大象。
分類標準二:按照鳥類、昆蟲類、魚類、獸類分為四大類。
鳥類——大雁、孔雀。
昆蟲類一一螞蟻、蝸牛。
魚類一一小丑魚。
獸類一一長頸鹿、海豚、貓、大象。
4、教師引導:如果是生物學家來給這些動物劃分的話,他會根據這些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劃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請大家學著生物學家的分類標準,按照這些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劃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脊椎動物一一大雁、孔雀、小丑魚、長頸鹿、海豚、貓、大象。
無脊椎動物——螞蟻、蝸牛。
活動二:摸脊椎,了解脊椎的特點。
1、教師引導:脊椎動物都有脊椎,我們人類也屬于脊椎動物。那么脊椎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就來相互摸一摸我們的脊椎,初步了解脊椎的特點。
2、同學之間相互摸一摸脊椎,初步了解脊椎的特點。
預設:
脊椎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
脊椎是連起來的,不是分開來的。
脊椎是彎曲的。
3、出示課本第3頁上面的脊椎模型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進一步了解脊椎的特點。
引導:這些一節(jié)一節(jié)的脊椎連起來以后,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進一步探究脊椎的作用。
活動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的作用。
1、教師引導:要想研究脊椎的作用,我們還是通過動手做一個頸椎的模型來研究吧。
2、出示課本第3頁下面的做脊椎模型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看一看,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初步了解做脊椎模型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等。
制作材料:線軸6個、圓紙片5張、棉線、膠布、剪刀等。
制作步驟:
第1步:在圓紙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第2步:在相鄰線軸之間墊一張圓紙片,用棉線把這些線軸和圓紙片穿起來。
第3步:拉直棉線,用膠帶將兩端的.線頭固定住。
3、學生按照操作步驟制作脊椎模型。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模型的制作情況,并相機指導。
4、全班交流,各小組展示本小組制作的脊椎模型。
5、教師引導:同學們,脊椎模型做好了,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脊椎的作用。
操作方法:
第1步:將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讓上面的線軸,向一側傾斜,看看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第2步:讓上面的線軸向不同的方向傾斜,看看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6、學生按照要求操作,并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思考脊椎的作用。
7、全班交流,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發(fā)現,當我們把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用手指將上面的線軸向一側傾斜時,脊椎模型就順著手指的方向向一側傾斜。當我們將上面的線軸向不同方向傾斜的時候,脊椎模型就順著手指的方向,向不同的方向傾斜。
在脊椎運動結束之后,稍一用力,脊椎又可以恢復原狀。這說明,脊椎有前屈后伸、左右側屈及左右旋轉的運動能力。
活動四:找一找動物的脊椎。
1、同學們,剛剛我們了解了脊椎的特點,研究了脊椎的作用,下面讓我們來找一找動物的脊椎。
2、出示課本第4頁上面的五幅插圖,了解這五幅插圖中的動物,然后用筆把這些動物的脊椎描畫出來。
學生動手尋找這些動物的脊椎,并且將脊椎描畫出來,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引導:剛剛,同學們把書本上5種動物的脊椎都描畫了出來,下面,我們再來看幾種動物,請大家也把這些動物的頸椎描畫出來。
出示學生活動手冊上的第一道題目,引導學生找出這些動物的脊椎,并且用彩色筆把它們描畫出來。
4、脊椎動物是有脊椎的,而無脊椎動物是沒有脊椎的,當我們看到一種動物的時候,首先要區(qū)分它是否屬于脊椎動物。
5、出示課本第4頁下面9種動物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這些動物的名稱及特點,再看一看它們是否有脊椎,然后將它們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這9種動物分別是:
蚊子、蝸牛、水母、河蚌、青蛙、小鳥、猴子、鯊魚、蚯蚓。
脊椎動物一一青蛙、小鳥、猴子、鯊魚。
無脊椎動物——蝸牛、蚊子、水母、河蚌、蚯蚓。
活動五:我國的動物資源。
1、教師介紹:我國自然環(huán)境多樣,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擁有哪些野生動物嗎?
2、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我國的野生動物。其實,我們國家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豐富,其中聞名世界的珍稀動物有幾百種,如大家熟悉的大熊貓、東北虎、揚子鱷等。
3、出示課本第5頁下面的七幅插圖,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這幾幅圖中的動物。
4、對于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揚子鱷,同學們都比較熟悉,而其他三種動物,有的同學不太熟悉,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
介紹鸚鵡螺、寬尾鳳蝶、朱鹮三種動物,引導學生初步了解這三種動物的有關知識。
鸚鵡螺基本上屬于底棲動物,平時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層用腕部緩慢地匍匐而行。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通常夜間活躍,日間則在海洋底質上歇息,以觸手握在底質巖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層一直到600米深,適應不同深度的壓力。鸚鵡螺是肉食性動物,食物主要是小魚、軟體動物、底棲的甲殼類,特別以小蟹為多。
寬尾鳳蝶是鳳蝶科,寬尾鳳蝶屬昆蟲。翅展115~130毫米。體、翅黑色,翅面散生黃色鱗片。寬尾鳳蝶一般在林緣及開闊地活動,喜歡滑翔飛行,飛行時后翅不扇動。喜歡訪花與吸水,分布于中國四川、陜西、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
朱鹮,古稱朱鷺、紅朱鷺,朱鹮系東亞特有種。中等體型,體羽白色,后枕部有長的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露,呈鮮紅色。棲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帶,在附近的溪流、沼澤及稻田內涉水,漫步覓食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兼食昆蟲;
在高大的樹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鳥,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圍游蕩;
4~5月開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窩,每窩產卵2~4枚,壽命最長的記錄為37年。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由于環(huán)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后經人工繁殖,種群數量已達到200只。
5、同學們,這些動物都是我國的珍稀動物,它們都是脊椎動物嗎?請同學們根據脊椎動物的特點判斷一下。
脊椎動物——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朱鴨、揚子鱷。
無脊椎動物一一鸚鵡螺、寬尾鳳蝶。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認識了脊椎動物,了解了脊椎的特點和作用,學會了按照是否有脊椎將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并且認識了一些脊椎動物。課后,請大家仔細觀察周圍的動物,想一想它們是脊椎動物還是無脊椎動物。
【板書設計】
1、給動物分類
脊椎動物
給動物分類
無脊椎動物
摸脊椎
做脊椎模型
脊椎的特點及作用
我國的動物資源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從中學到利用擬人化手法來介紹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領會本次習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教學重點:
讀懂例文,從中學到利用擬人化手法來介紹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領會本次習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鬧鐘。
2、學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小鬧鐘在說話。)說的是什么?
3.揭題:自述(自己述說自己的事情)。
二、聽讀
1.聽一聽:朗讀。
2.議一議。聽了,討論:鬧鐘的自述與我們平時介紹鬧鐘的有什么不一樣?
3.說一說:自愿上臺交流。
教師提示:要張開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這一事物,用第一人稱來介紹它的.特點,使讀者感到很有趣。
4.評一評。你覺得《小鬧鐘》這好在哪兒?
5.品讀《小溪流的自述》,用筆畫出寫得好的詞句,說說好在哪兒?
三、練寫自述
1.啟發(fā)談話,開拓選材思路。
2、獨立選材,分組互議。
出示題目《 的自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印象補充題目,然后分組討論、交流。
3、練習寫稿,教師巡視指導。
4、修改評議。
板書設計:
的自述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6
教材分析
教材要求學生從生活中的例子來探索加法運算特點,通過觀察和思考分析找出它的規(guī)律,要示學生初步了解這些規(guī)律,用字母表示這些規(guī)律,并能夠理解及運用。教材在教學安排上由淺入深,加法運算律的學習是探討乘法運算律的基礎,因此這部分知識占據著重要的篇幅。在此基礎上,教材引出了乘法運算律的知識,這兩部分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在培養(yǎng)分析歸納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和獨立自主、主動探索的學習意識。
學情分析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fā)現并歸納出運算律。
2、重視運算律的發(fā)現過程。引入實際事例,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規(guī)律、發(fā)現規(guī)律。在練習過程中提高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繹推理的能力。
3、在具體的情況下逐步學會合理靈活地應用運算律,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2、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
1、課前談話。
2、情景引入。(出示課件)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1、師:要求“跳繩的有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呢?
生口答列式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那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呢?(=)
。ò鍟28+17=17+28)
2、師:求“女生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
。ㄉ,師板書:17+23=23+17)
3、師:你能照樣子說出幾個這們的等式嗎?
4、師:(1)請你仔細觀察上面的等式,你發(fā)現等號兩邊的算式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像這樣的等式寫得完嗎?那你能不能想辦法用一個等式來表示所有的等式呢?
5、交流:我們以前用過這樣的規(guī)律嗎?想想在哪兒用過?(加法驗算)
三、教學加法結合律
1、師:剛才同學們不僅解決了2個問題,而且還學會了加法交換律。那你會解決第三個問題嗎?請你用一個綜合算式來表示。
。1)學生嘗試練習
。2)交流。師:你是怎樣列式的?(28+17)+23
你先算的是什么?(跳繩的`人)
追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28+(17+23)
你先算的是什么?(女生人數)
師:(28+17)+23算出來的是什么?28+(17+23)呢?你發(fā)現了什么?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板書:28+(17+23)=(28+17)+23
2、師:如果讓你來算,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3、師:請你算一算,下面的O里能填上等號嗎?
4、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個等式,等號的左右兩邊有何共同點和不同點?
5、師:(1)三個數相加,是不是都存在這樣的規(guī)律呢?
。2)你能照樣子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
。3)寫得完嗎?你會像加法交換律一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嗎?
板書:(a+b)+c=a+(b+c)
6小結。(板書:加法結合律)
四、鞏固練習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7
一、教學目的:
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畫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
二、教學難點、
重點:畫一幅登山線路的游戲圖,進行登山游戲比賽活動。
三、教具準備:
范作、彩泥、彩色筆等。
四、學具準備:
彩色橡皮泥、彩筆。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1、組織教學。
2、欣賞老師的.制作的登山圖,請個別同學上臺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3、揭示課題:登山游戲
。ǘ┨剿餍轮。
1、觀察書本的圖例,說說他們做的和老師有什么不同?
2、學生回憶,班級以前組織秋游登山活動,所走過的線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過的山,可以分為幾個?奎c和終點。
3、組織各小組討論,怎樣把登山線路圖繪制成一張登山地圖,制作初稿。
4、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
5、教師結合學生的想法,提出幾點意見和看法。
6、師按照個別學生的想法和學生共同在黑板上繪制一張登山游戲圖,稍做示范。
。ㄈ┚C合實踐。
1、作業(yè):學生分小組進行繪制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同時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
2、要求:路線清晰、構圖完整。
(四)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練習制作。
。ㄎ澹
1、匯報游戲:學生以小組為主進行登山游戲玩一玩。
2、展示作品,交流。
3、師,布置下節(jié)課工具并要求同學好教室,做好保潔工作。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8
教材分析
《九寨溝》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九篇課文。文章以生動的筆觸,飽蘸著對祖國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麗美妙的自然景觀,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折服于靈幻的異獸珍禽。
文章層次清楚,語句清新,辭藻華美,重墨濃情,易于朗讀和背誦。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語言的積累上也變得豐富具有個性了。他們易于打開思維,不拘形式地表達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內容,可以朗讀、可以歌唱、可以繪畫、可以介紹……更可貴的是,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起語文活動,從而達到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背誦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句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作者描寫九寨溝美景所用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以課文為載體,從九寨溝的綺麗風光和有趣動物兩部分來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情感,使學生情動而辭發(fā),使課堂上煥發(fā)出一種如詩如畫的人性的光輝。
教學時間
兩教時
課程實施
一、導入激情
1.教師飽含感情地述說:“同學們,在中國,風景秀美的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溝就如同其中最閃亮的一顆。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和畫一樣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九寨溝的神奇與秀美。相信大家讀了這篇課文,一定會被美妙絕倫的九寨溝所陶醉、所感染!
2.再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九寨溝在哪兒?它名字的來歷?那里有哪些綺麗的.風光?……)
3.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否回答了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1、指名五位學生分自然段讀全文。
2、讀后教師出示課件,糾正學生讀文之問題。
課件一:
湖泊
鑲嵌
溝谷
。1)分別出示三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2)把這三個詞連起來,用書上的內容說一句話。(順序可調換)
如: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
彩帶般的溝谷中,鑲嵌著顆顆寶石般大大小小的湖泊。
大大小小的湖泊,好像鑲嵌在彩色溝谷中的寶石。
……
課件二:
清澈見底
色彩斑斕
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
(1)分別出示二詞,讀準字音。
(2)出示課文中的語句,讀好。
。3)“色彩斑斕”什么樣?
課件三:
憨態(tài)可掬
也許,你的運氣好,會在遠處密密的竹叢中,發(fā)現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正若無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鮮嫩的竹葉。
(1)讀詞:憨態(tài)可掬
。2)能說說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嗎?
師:“憨態(tài)可掬”是個成語,就像同學們體會的那樣,形容天真單純的表情、神態(tài)盡情流露的樣子。
(3)出示書上的句子,讀一讀。
課件四:
雪峰插云
古木參天
平湖飛瀑
異獸珍禽
詩情畫意
人間仙境
課文中還有一些概括九寨溝綺麗風光的詞匯,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出示課件四。指名讀,讀好。
3.齊讀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發(fā)現?
引導學生聯系課文開頭想一想。(總結全文,首尾呼應)
三、精讀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內容。
1.通過剛才讀書,你們知道九寨溝在哪,為什么叫九寨溝了嗎?
2.指名讀一讀書上的原句。
3.教師指導學生讀好。(“一進入景區(qū),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弊x出欣喜、驚奇的感覺。)
4.你們想看一看這被稱作“人間仙境”的童話世界嗎?我們下一堂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學。
2.檢查交流。
3.鋼筆描紅。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搜集九寨溝的有關資料。
3.鞏固詞語。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 正確的、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 整體感知全文,并理解各部分意義,可以自己說出維生素C的發(fā)現經過。
3、 懂得生活中碰到奇怪的事情要善于思考,了解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
4、 體會文中人物在不同階段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各部分,了解維生素C的發(fā)現經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脈絡,體會文中情感,學習遇事細心發(fā)現勇于思考。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
2、 引導讀題并質疑
二、 初讀課文
1、 學生自學課文,自學要求
。1)自由輕聲讀課文,圈劃出文中生字,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聯系上下文理解其意。
。3)讀通順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學生帶著問題,按照要求讀課文。
2、 檢查自讀效果
。1) 出示生字詞
。2) 指名讀,讀準字音并正音
(3) 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詞的意思
。4) 指讀分自然段讀文,讀準字音,通讀課文。師正音,評讀
。5) 指名說說課文的大意,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指導書寫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錯字的正確寫法。
2、 學生練習描紅仿影。
第2課時
一、 復習導入
1、 聽寫生字新詞,個別上黑板寫。
哥倫布 大西洋 海上兇神 維生素
2、 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詞語說一說本課的大概內容。
3、 師述:16世紀的航海生活不僅艱苦,還很危險。因為“海上兇神”隨時都可能降臨到任何一支船隊。那一年,哥倫布的船隊剛出發(fā)不久,就面臨了“海上兇神”的災難。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文。(板書:維生素C的故事。)
二、 閱讀理解
1、 自讀課文2—5自然段,讀后想一想,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2、 討論交流
一份感動 一份悲傷 一份偉大 一份無私
。1)你是從段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畫一畫,再想一想為什么有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饋
。4)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這份感動、悲傷、偉大……
3、小結:無私的船員,為了不拖累船隊舍棄了生命,主動要求棄于荒島。這份偉大、無私深深打動了哥倫布,也令哥倫布倍感愧疚,所以船臨近荒島,他的心情更沉重了?墒瞧孥E出現了,這是個什么奇跡呢?
4、這是怎么回事呢?請自由讀第6自然段。
5、指名反饋
6、船員們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使哥倫布知道他們的病愈和他們天天吃野果子聯系在了一起。
小黑板出示:難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導朗讀。(讀出疑問語氣)。
。2)改為陳述句。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讀課文7、8自然段。
8、讀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野果子和船員病愈存活的秘密
9、小結:是啊,這就是船員們奇跡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員們的生命密切聯系著的原來就是維生素C
三、總結全文
1、讀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W生可以針對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結合實際,勸導大家要均衡飲食。)
2、總結:是啊,《維生素C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不僅有飲食習慣方面的,還有做人工方面的。老師祝福你們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3、 想一想我們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維生素C。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調查生活中還有哪些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板書設計:
維生素C的故事
沉重 噙淚
更沉重 驚喜
探索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10
一、復習引新
206÷54
小結:在試商的時候,有時會遇到初商偏大需要調小的情況,那有時有沒有可能出現商偏小需要調大的'情況呢?我們今天來看一看。
二、教學新知
1.出示掛圖,理解圖中的意思。
學生自己列式,指名說說這一題的試商方法。學生自己試做。
指名板演。
2.講評:做這道題時,發(fā)現了什么問題?
。1)我們把36看成40來試商,沒問題;
。2)試商結果是6,因為6×40=240,7×40=280,也沒問題。
。3)6×36=216,也沒錯,
(4)余數:252-216=36和除數一樣大了!錯了!
看著象是每一步都不錯,為什么到最后余數會和除數一樣大呢?那說明了什么問題?該怎么樣來修正呢?
。ò殉龜滴迦,看大了,所以商偏小了,余數太大了)
改正措施:把商調大一點
學生重新做,并相互檢查做得對了嗎?不對的改正。
3.比較復習題和新授題,同桌討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同:都要調商
不同:一個是把商調大一點,一個是把商調小一點。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NO。1
把1和2兩題做完后作一小結。再次把今天學的重點小結一次。
依次出現后兩題,在請學生說的過程中,再次體會調商的過程和方法。
強化:要根據“余數比除數小”這一點來判斷是否需要調商。
2.完成想想做做NO。2
再次總結今天我們學習的需要調商的除法有什么特點?該怎么樣來判斷是否需要調商?怎么樣來調商?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3.比速度,完成想想做做NO。3的上半部分3小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自備本上,集體訂正。
四、作業(yè)布置
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
五、課堂小結:
小結:今天學習的需要調商的除法有什么特點?
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注意?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11
微課題研究小組
抓住關鍵詞培養(yǎng)閱讀思維能力的研究
教學內容
4.秋天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秋天的景色特點,品味秋景的美麗,感受豐收的喜悅。
2.鍛煉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成為課程的開發(fā)者實踐者。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學會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了解秋天的景色特點,品味秋景的美麗,感受豐收的喜悅。
教學難點
鍛煉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成為課程的開發(fā)者實踐者。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十六字教學法”
教學過程
“十六字教學法”
教學過程
“十六字教學法”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策略/方法
第一課時
一、目標導學,導入新課
1.激趣:同學們,一年四季,季節(jié)更替,轉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jié),讓我們跟著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板書課題)
2.(多媒體課件展示秋景)教師范讀全詩。
3.學生自由談:看了秋景,聽了寫秋的詩,你對秋天有什么問題嗎?(此處可讓學生質疑)
二、精講點撥,初讀詩歌,理清詩歌的脈絡。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對照生字表,讀準字音,讀準課文,不錯、不添、不漏。同時,邊讀邊標出詩歌的小節(jié)來。
2.指名讀全詩,相機正音。
3.出示生詞卡片,指名領讀齊讀:
明麗 釀造 煩惱 羊腸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韌 井井有條
4.提問:這些生字中,有哪些容易寫錯的地方?我們怎樣記住它們?
5.嘗試聽寫,并交流反饋。
6.齊讀。
7.再讀全詩,將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了秋天?
8.小結: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
三、有效反饋,布置作業(yè):
1.小結:讀了這一首詩,你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
2.布置作業(yè):
①熟讀詩歌,背誦全詩。
、诼爩懮衷~,描紅習字。
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小節(jié),根據內容畫一幅秋天的畫。
、苷n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代詩都可以。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課后詞語,并反饋。
2.談話: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二、進入新課
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
、龠^渡:跟著詩人我們走進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此處可讓學生質疑)讀讀課文,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大家,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畫畫談談自己的理解。
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
②指導學生重點品讀:其中,你喜歡什么呢?把描寫這一景物的語句勾畫下來圈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批注上你的體會。
組織交流,相機指導: A、秋風:
。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2)、“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
。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小結,師生共同評價。)
B、秋實:
。1)秋天里,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的?(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
(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jié),感受豐收的喜悅。
。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
。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
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組織討論: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寫得美讀起來上口)
。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
。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
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1、談話“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出示分組活動內容:
。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
。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
。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
1-1揭題,生齊讀課題。
1-3生自由談
2-1生自讀全詩
2-4教學易錯字
2-7生思考
3-1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發(fā)言。
3-2引導學生在圖畫中、從身邊景物、人物、事物的變化中找秋天,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現秋天的特點。
1-2學生質疑
2-1讓學生有充分自由、自主的空間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進行品析,產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2-2組織學生討論。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12
用計算器計算
教學目標:
1.增加用計算器計算是近幾年來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的趨勢之一。計算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學生適時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2.使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并通過計算探索與發(fā)現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體驗到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優(yōu)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感受到使用計算器在人類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并通過計算探索與發(fā)現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并通過計算探索與發(fā)現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星期天,李強和爸爸媽媽到商場購物。李強買了4支彩筆,每支2元,買彩筆需付多少錢?(同學們一下就口算出來了)李強的爸爸媽媽還給家里添置了電器,分別是電視機、洗衣機和微波爐;價格如圖(出示圖),你能一下口算出爸爸媽媽應付多少錢嗎?為什么?那這時候該怎么辦?(用計算器計算)可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板課題
二、深入了解計算器
1.認識計算器。
a、同學們手里都有一個計算器,你能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的計算器上有什么?(同桌介紹)誰上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生上臺介紹)
b、各個鍵的作用、開機鍵、關機鍵。
c、這位同學介紹的可真好。其實常用的計算器有顯示屏和鍵盤兩大部分組成。這是顯示屏。鍵盤上又有數字鍵、運算符號鍵、功能鍵(配合多媒體課件介紹)1
2.嘗試用計算器計算。
a、會用計算器計算么?好,現在先把計算器開好,我們嘗試計算一下這題:128×43=?
b、請學生說說是怎么摁的?你是先摁…顯示…再摁…顯示………(注意每摁一次屏幕上顯示的數據)你們算出來也是這么多?看來計算器算對了。
現在屏幕上顯示的是5504,那要進行別的計算,該怎么辦?(a、繼續(xù)摁b、介紹歸零鍵ac)歸零,請同學們繼續(xù)計算下面兩題。
c、繼續(xù)計算37500-267
41600÷128
首先看第一題:結果?第二題呢?
都算對了?剛才三題,數據很大,可是利用計算器我們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你們覺得用計算器計算有什么優(yōu)點?可是趙老師發(fā)現,還有個別同學算錯了,這是怎么回事呢?那以41600÷128為例,怎樣才能算得既對又快呢?誰來介紹自己的經驗之談。出示:看清數據,準確輸入。
3.師示錯,介紹清除鍵。
恩,剛才的同學說的很有道理。趙老師也想用計算器計算一下我們四年級的總人數,請同學們幫我報數,我來計算:40515050515052
哎呀,趙老師把四(7)班的人數給輸錯了,重來吧。▽W生反對)
介紹ce鍵退格鍵
用這兩種方法會不會有錯呢,趙老師請同學們再來算一遍,我說,你們算。恩,這鍵還真管用。希望同學們不要像老師那么馬虎,計算時要看清數據再輸入。
4.靈活使用計算器
下面還有任務等著大家算呢。一定要看清數據再輸入哦!
76560+4695
3201-296
589×76
62500÷25
(過渡:看來同學們已經能很熟練地運用計算器計算了,接下來就要來比一比誰算得快了)
946×57×0(多少?你怎么你們快知道結果?哦!原來這題不用計算器口算更快。
99+199≈(298還是300呢,說說你的理由。哦,這題不能用計算器計算,用了就是精確值了,而這里是約等于,估算)
看來,有了計算器,在計算時也要靈活應用,并不是每個題都需要、都能計算器的。)接下來我就要看看哪些同學能靈活運用計算器計算了?淳毩暭埖谝淮箢},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兩流程圖題)滲透靈活使用計算器
看來同學們用計算器計算掌握得很好,F在你能算出李強的爸爸媽媽要付多少錢了嗎?一起算一算。
三、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
1.剛才讓大家計算的題數據還比較小,還有更大數據的計算等著你們呢!請看練習紙第二大題算一算: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注意:匯報時完整獨題
算了這4題,你有沒有什么發(fā)現?每題的積與前面的乘數是怎么變化的?(同桌說發(fā)現)(好像饒了一圈)是呀,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換種寫法:(一圈寫)只要知道什么就能知道整個結果是多少?那第一個數該怎么定?那142857×5、×6、×7分別等于多少呢?那×8有沒有這個規(guī)律了?(沒)但也請大家用計算器算出它的結果。多少?你覺得142857這個數有趣吧。其實這個數很神秘,請看:神奇數字142857的介紹。其實他的神奇之處還不止這些,課后大家可上網查找相關知識。
2.數學上像這樣充滿規(guī)律的數還有很多,請看下面一個:(先完成在練習紙上)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賹W生說出結果
、诮涣饕(guī)律,由幾個1的`幾位數相乘,就寫到幾再依次減1寫到1
③那7個1與7個1相乘呢?
那10個1與10個1相乘的結果會是多少呢?是么?因為我們用的計算顯示的位數太少,我們用電腦上的計算器來檢驗一下。
看來這個規(guī)律的只能到9個1與9個1相乘,其他的就不成立了。
剛才用計算器不光解決了很煩的計算,而且還讓我們找到了一些數學上的一些規(guī)律。計算器的作用可真大。
四、解決課始問題。
現在你能幫李強算一下他們要付多少錢了嗎?算一算。
五、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不光認識了計算器,還了解了計算器上一些鍵的功能,并且用計算器幫助我們計算,找到了一些數的規(guī)律。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課本第5—6頁例4、例5,課本第6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分析具體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3、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分析具體的實際問題。
難點: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出示下列習題:
12÷4+25400-20×16
213÷(102-99)(120-63)×45
先指名學生口答運算順序,然后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后進行全班訂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4。
出示例4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示內容。
問: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些信息?問題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找出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確所提的問題: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2)自主探索
教師提示學生試著用線段圖來表示圖中的數量關系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
(3)合作交流
①指名板演,并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诮處熞龑Х治觯媹D講解,讓學生明白題中的數量關系。
、厶接懀簽楹伪硎尽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虛線表示?
(4)即時練習。
指導完成課本第5頁“議一議”
全班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實線表示。
2、教學例5
出示例5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示內容。
問:從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2)自主探索,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時重點讓學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什么?
三、鞏固練習。
引導完成第6頁課堂活動中的習題。
四、全課小結。
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練習一第8頁第5題。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課文體會詞義;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脈絡,了解人們發(fā)現維生素C的經過。
教學準備:
小黑板、課前請學生查找有關維生素C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簡介維生素C。
同學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你們一定了解了許多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資料吧。那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2、導入。
關于維生素C的發(fā)現,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回到16世紀,了解維生素被發(fā)現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
1、自瀆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理解新詞,讀懂課文。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齊讀。
(2)指名說說本課的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有什么應該注意的。
。3)理解了哪些新詞,還有什么不理解的。
3、自瀆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哥倫布是16世紀意大利的偉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帶領船隊在大西洋上乘風破浪,遠航探險,為人類開辟了許多新的航線。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幫助人們發(fā)現了維生素C,這是怎么回事?請大家讀課文。
2、學生自讀思考。
3、指名說說維生素C被發(fā)現的經過。
。ā昂I蟽瓷瘛苯蹬R船隊--含淚棄病號于荒島--返航發(fā)現背棄船員還活著--將奇跡告訴醫(yī)生--研究發(fā)現維生素C)
四、學習課文1、2自然段z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反饋。(故事的時、地、人和物)
3、16世紀的航海生活不僅艱苦,還很危險。在哥倫布的航海隊伍中常常有不速之客,人們把它稱為“海上兇神”,人們?yōu)槭裁催@么稱呼這種疾病呢?請大家讀讀第2自然段。
4、讀后討論。
5、指導朗讀。
6、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其實這種怪病就是壞血病,是船員們體內缺乏維生素C而導致的。船員們的體內為什么會缺少維生素C呢?
。ㄒ驗殚L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魚,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這就導致了船員體內嚴重缺少維生素C。)
7、小結:僅僅是因為缺少維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員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人們發(fā)現維生素C的經過說給別人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深入了解維生素C被人們發(fā)現的經過。
2、總結全文,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營養(yǎng)。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維生素C被人們發(fā)現的經過,認識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懂得任何發(fā)現、創(chuàng)造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與實踐。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新詞,個別上黑板寫。
哥倫布 大西洋 海上兇神 維生素
2、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詞語說一說本課的大概內容。
3、師述:16世紀的航海生活不僅艱苦,還很危險。因為“海上兇神”隨時都可能降臨到任何一支船隊。那一年,哥倫布的船隊剛出發(fā)不久,就面臨了“海上兇神”的災難。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文。(板書:維生素C的故事。)
二、閱讀理解
1、自讀課文2-5自然段,讀后想一想,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2、討論交流
一份感動 一份悲傷 一份偉大 一份無私……
。1)你是從段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再想一想為什么有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饋。
。4)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這份感動、悲傷、偉大……
3、小結:無私的船員,為了不拖累船隊舍棄了生命,主動要求棄于荒島。這份偉大、無私深深打動了哥倫布,也令哥倫布倍感愧疚,所以船臨近荒島,他的心情更沉重了?墒瞧孥E出現了,這是個什么奇跡呢?
4、這是怎么回事呢?請打家自讀第6自然段。
5、指名反饋。
6、船員們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使哥倫布知道他們的病愈和他們天天吃野果子聯系在了一起。
小黑板出示:難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導朗讀。(讀出疑問語氣)
。2)改為陳述句。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讀課文7、8自然段。
8、讀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野果子和船員病愈存活的秘密。
9、 小結:是啊,這就是船員們奇跡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員們的'生命密切聯系著的原來就是維生素C。
三、總結全文。
1、讀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W生可以針對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結合實際,勸導大家要均衡飲食。)
2、總結:是啊,《維生素C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不僅有飲食習慣方面的,還有做人工方面的。老師祝福你們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調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本課內容。
教學目標:
1、總結全文,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營養(yǎng)。
2、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礎上,指導學生完成本課作業(yè)。
教學重點:
認識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了解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教學準備:
有關維生素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結尾
1、朗讀課文七八自然段。
2、讀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野果子和船員存活的秘密。
3、小結:是啊,這就是船員們奇跡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員們的生命密切聯系著的原來就是維生素C。
二、總結全文,練習說話。
1、讀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ㄗ寣W生各抒己見,可以針對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結合實際,勸導大家要均衡飲食。)
2、總結:是啊,《維生素C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老師真誠希望大家以后注意飲食習慣,不偏食,好好做人,老師祝福大家都健康、快樂、有意義地度過每一天。
3、交流學生找到的有關維生素的資料。
出示:各種維生素的作用和來源
維生素 A
作用: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形態(tài)與功能。維持正常的骨骼發(fā)育。
來源:魚肝油,肝臟, 深綠色, 深黃色蔬菜及水果。
維生素 D
作用:活化的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進而使骨質鈣化, 維持正常的骨骼。
來源:魚肝油 ,肝臟,蛋黃,牛奶。
維生素 E
作用:在身體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即降低細胞老化。
來源:麥,米胚中的油脂,蛋,肝臟,肉類。
維生素 K
作用:與血液凝固有密切關系。
來源:綠色蔬菜。
維生素 C
作用:促進“膠原”的形成。膠原乃是填充在細胞之間, 使其排列更為緊密,尤其血管細胞, 因膠原的填塞, 更能確保其嚴密性, 彈性而不易出血。
來源:綠色蔬菜,枸櫞類水果。
維生素 B1
作用:在醣類的代謝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其攝取量應隨熱量的增加而增加。
來源:糙米,瘦肉,牛奶,肝臟,腰子酵母,豆類,牛肉。
維生素 B2
作用:在體內氧化,還原及作用中擔任重要角色, 其需要量亦隨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來源:牛奶,肝臟,腰子,心臟,蛋,豬肝,瘦肉,麥胚,黃豆,花生。
維生素 B6
作用:與新陳代謝有關,故其需要量隨蛋白質攝取量的多少來決定。
來源:麥胚,牛奶,酵母,莢豆類,肉類,尤以肝臟,與腰子為佳。
泛酸類脂酸
作用:與生理代謝機能有關。
來源:肝臟,腰子,酵母 ,豆類,麥胚廣存於自然食物中。
三、指導學生完成《補充習題》。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第64—6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體驗等可能性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能辨別游戲規(guī)則是否公平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索的意識和與他人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制定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教學準備:
布袋、各色彩球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學習新課:
1、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要來玩摸球的游戲。板書:游戲
老師取一口袋,里面裝了一些球。規(guī)則:每次任意摸一個,然后放回。一共摸30次。摸到紅球的次數多,算女生贏;摸到黃球的次數多,算男生贏。
把摸球的結果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老師請一個學生上前摸,其他同學做好記錄。
摸球結束,統計兩種球分別摸的次數。(紅的多)
看了數據,你有什么問題?(紅球摸的次數比較多,有可能紅球的`個數比黃球的個數多,很想知道究竟有幾個紅球和幾個黃球。)
老師打開布袋,一一請出各球,發(fā)現:4個紅球、2個黃球
你想說什么?(不公平)
為什么?(紅球個數多,取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所以是不公平。)
那你覺得怎樣放球就公平了呢?(比如……一句話:要紅球和黃球一樣多。)
2、各組按照本組的商定,摸球并做好記錄
交流:出示一張表格,分別填入各組的數據
組數 紅球個數 黃球個數 摸到紅球的次數 摸到黃球的次數 哪方贏
1
2
3
4
5
6
合計
觀察這份表,你發(fā)現了什么?
3、再來說一說:你認為怎樣放的球,做這游戲是公平的?
舉例說明。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繼續(xù)添上1個藍球
討論:公平嗎?為什么?
指出:在這個游戲中,關鍵是要考慮摸到紅球的次數和摸到黃球的次數是否一樣多,所以在放球的時候,紅球和黃取要
放得一樣多。由于摸到藍球等于沒摸,所以并不影響游戲的結果,所以還是公平的。
繼續(xù)添上2個藍球、1個綠球……
小結:決定勝負求數的個數相同,那這個游戲就是公平的。
二、練習鞏固:
1、很多游戲都需要考慮公平性,比如:(第1題出示)
看圖后回答:用左邊的轉盤,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有右邊的轉盤呢?
用哪個轉盤做游戲是公平的?為什么?
2、(第2題)……你認為在哪幾個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同桌互相說說理由,再全班交流
3、(第3題)撲克牌游戲。你認為這個游戲公平嗎?為什么?
怎樣修改游戲規(guī)則,才能使游戲公平?
交流,老師一一板書。比較多種方法,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三、你知道嗎?
在足球比賽的時候,常用拋硬幣來決定開場。你認為公平嗎?為什么?
師生共拋10次硬幣,并做好記錄。你發(fā)現了什么?
。m然說是公平的,但在10次里,并不是出現了5次正面、5次反面。有的組甚至出現了正面次數遠多與反面的情況。)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06-26
語文四年級上冊的教案02-17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案08-17
四年級上冊品德教案05-17
四年級上冊《長城》教案08-27
四年級上冊角的教案10-27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09-11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案01-04
四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