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藝術教案

小班藝術教案

時間:2024-07-12 14:51:1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藝術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藝術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藝術教案(匯編15篇)

小班藝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xiàn)聲音的大、小。學習用力搖和輕搖沙筒的方法,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節(jié)奏和音色。

  2.根據(jù)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節(jié)奏,探索沙筒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師的眼神和動作的幫助下,不演奏時能控制住沙筒,使其不發(fā)出聲音。

  活動準備:

  1.每人兩個自制沙筒。

  2.節(jié)奏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有關下雨的經(jīng)驗。

  1.教師:你們見過下雨嗎?大雨的聲音聽起來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下大雨的聲音是大大的,并用動作來表現(xiàn)。)(嘩啦)2.教師:小雨又是怎樣的呢?它和大雨的聲音一樣嗎?(引導幼兒用聲音和手部動作來表現(xiàn)。)(滴嗒滴滴嗒嗒)

(二)幼兒欣賞教師演唱《大雨小雨》。

  1.教師用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兒對歌曲的興趣。

  2.教師:大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呢?小雨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呢?

  3.教師帶領幼兒練習演唱大雨、小雨的聲音,并請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

  4.教師再次清唱歌曲,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下大雨、小雨的節(jié)奏。

 。ㄈ┙處煶鍪旧惩,讓幼兒回憶并模仿其音色。

  1.教師:這是什么?

  教師出示沙筒,全體幼兒講述名稱。

  2.教師:怎樣演奏它?發(fā)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呢?怎樣演奏它?發(fā)出的聲音像小雨呢?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空手練習搖動沙筒。

  3.教師交代要求:開始四個小節(jié)和最后兩小節(jié)是不演奏的,只有在“嘩啦嘩啦”時才演奏。

  4.教師演唱帶領幼兒練習在“嘩啦嘩啦”處演奏沙筒。

  5.同樣方法學習小雨的演奏。

  教師交代要求:開始四個小節(jié)和最后兩個小節(jié)不演奏,只有在滴滴嗒嗒,滴滴嗒嗒處輕搖沙筒。

 。ㄋ模┙處熀陀變阂黄疬叧枨呌脴菲餮葑。

 。ㄎ澹┓纸M演奏。

  將幼兒分成大雨組和小雨組。在教師動作的暗示下,幼兒學習準確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活動延伸:

  1.將沙筒等放在音樂角里,并提供音樂磁帶,滿足幼兒聽音樂演奏的需要。

  2.開展語言活動或戲劇表演,講述《大雨小雨》的故事,并用動作表演這個故事。

小班藝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

  2、使幼兒知道雪遇熱融化、蒸發(fā)、形成白云的自然常識;

  3、通過反復欣賞,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住重要情節(jié)。

  重點是:

  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

  難點是:

  知道由雪到云的自然常識,理解詞語“舍己救人”

  活動準備:

  雪景圖片、貼絨兔子、雪人

  活動方式:

  室內(nèi)集體進行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展示雪景圖片,讓幼兒感受雪的美。

  二、展開:

  1、講故事《雪孩子》

  師:“美麗的雪景,今天老師講一個關于雪的故事,請小朋友仔細聽。”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雪孩子是怎樣救小白兔的?

 。2)雪孩子不見了,他到哪里去了?(了解自然常識)

 。3)你喜歡雪孩子嗎?為什么?(通過提問:雪孩子知道不知道進去屋里的'結(jié)果?明知道對自己危險,但是卻沒有顧及這些去救別人,這樣的行為就是“舍己救人”。)

  3、激發(fā)幼兒情感,結(jié)合貼絨教具再次欣賞故事。

  讓幼兒帶著敬重、體會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感去欣賞故事。

  4、請幼兒跟教師一起講故事

  三、結(jié)束:

  教育幼兒向雪孩子學習,學習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小班藝術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進行曲雄壯有力的旋律與均勻的節(jié)奏,激發(fā)幼兒對解放軍叔叔的崇敬之情。

  2、能專心傾聽音樂,伴隨音樂有力的行走或表現(xiàn)簡單的動作。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學會隨音樂踏步。

  2、物質(zhì)準備:一頂解放軍軍帽,音樂《解放軍軍帽》

  三、活動過程:

  1、播放《解放軍進行曲》音樂,幼兒隨樂踏步進入活動室。

  討論:剛才,小朋友聽音樂進入活動室的時候,都在模仿誰走路?

  2、幼兒欣賞音樂《學做解放軍》,感受雄壯有力的旋律與均勻的節(jié)奏。

 。1)播放音樂《學做解放軍》,引導幼兒進行曲的雄壯有力的旋律。

 。2)討論:你怎么聽出來是解放軍叔叔在走路?

 。3)引導幼兒聽音樂有節(jié)奏的拍手、踏腳。

 。1)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學做解放軍》內(nèi)容并初步隨樂表演。

  1、討論: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學誰?大家在學解放軍的'那些動作?你們想用什么姿態(tài)來表演解放軍?怎么走比較神氣、威武。

  2、教師戴上軍帽,隨樂表演,幼兒欣賞。

  提問:你覺得哪些動作很神氣、威武?

  四、播放歌曲,創(chuàng)設游戲的意境,激發(fā)幼兒想當解放軍的愿望,在歌曲中的列隊、表演。

  五、簡要評價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音樂區(qū)投放音樂以及解放軍軍帽,引導幼兒自由表演。

  六、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來來往往見領域活動指導P24。

  2、分組活動:(略)

小班藝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嘗試將粘土揉團成圓,按一個緊接著一個連成蠶寶寶,表現(xiàn)出蠶寶寶在桑葉上的不同形態(tài)。

  2.發(fā)展手指的小肌肉群動作,提高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3.利用油性勾線筆添畫出蠶寶寶的眼睛和腳。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了解蠶寶寶的生長過程。

  2.材料準備:白色超輕粘土、已完成的印有葉子的黑色卡紙、油性勾線筆、ppt。

  活動重難點:

  重點:揉搓粘土,按一個接著一個輕輕按壓連成蠶寶寶。

  難點:利用材料表現(xiàn)蠶寶寶吃桑葉的不同造型,感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過程:

  1.調(diào)動對蠶寶寶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

  (1)教師出示蠶寶寶圖片,提問:今天老師帶來可愛的蠶寶寶來班級做客,誰來說說蠶寶寶長什么樣?

  小結(jié):蠶寶寶白白的、長長的、身體有環(huán)節(jié)像小火車,有許多小腳。

  (2)通過圖片重點觀察蠶寶寶。

  欣賞蠶寶寶吃桑葉的圖片,提問:蠶寶寶在桑葉上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你們猜猜它們都在干嘛?

  小結(jié):有的蠶寶寶抬起頭來尋找哪里的桑葉更好吃,有的在睡覺,有的埋著頭吃桑葉,還有的和好朋友在玩!。

  2.學習揉搓的技能,表現(xiàn)蠶寶寶的不同造型

  (1)激發(fā)幼兒主動創(chuàng)作的興趣。引導語:蠶寶寶們可真可愛!上一節(jié)課我們用葉子印畫的方法給蠶寶寶準備了好多桑葉,你們想不想請這些蠶寶寶客人過來玩?

  (2)出示作畫材料:白色超輕粘土、油性黑色勾線筆。

  (3)利用輕泥學習揉團成圓。教師以兒歌(輕粘土,揉一揉,揉成圓,一個接著一個,像開小火車)的形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創(chuàng)作。(注意:提醒幼兒將揉成圓的.輕粘土一個挨著一個連成蠶寶寶。)

  (4)用勾線筆裝飾蠶寶寶的眼睛和腿。(注意:每個圓上點兩個黑點)

  小結(jié):蠶寶寶們在桑葉上發(fā)生好多有趣的事!有的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有的把頭埋在桑葉底下,有的躺著休息……)

  3.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4.作品欣賞

  (1)誰來分享一下,你的蠶寶寶們在桑葉上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2)今天每位小朋友表現(xiàn)都很棒,蠶寶寶們玩得非常開心!讓我們也來學學蠶寶寶的爬行動作,一起到外面吃樹葉吧!

小班藝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三種熱帶水果的顏色。

  2、大膽想象并嘗試畫記號。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一臺及課件,每人一張畫有小豬圖案的紙和蠟筆。

  活動過程:

  一、以“找腳印”活動激起學生的興趣,導入主題。

  咦,你們看!這是什么呀?我們跟著腳印找找看它是誰?去哪呢?(學生進入活動室)

  二、 播放多媒體,初步感知三種熱帶水果的顏色。

  1、出現(xiàn)小豬,你們猜一猜小豬要到哪里去呢?我們跟著小豬去看一看。

  2、果園里有哪些水果?

  3、提出疑問:小豬嚕嚕逛果園會吃到什么水果?(芒果、荔枝、香蕉)一邊觀看多媒體一邊提問:芒果是什么顏色的?荔枝是什么顏色的?香蕉是什么顏色的?

  三、討論各種簡單的.畫記號的方法。

  1、問:小豬嚕嚕逛果園吃了什么水果,嚕嚕記不住,小朋友能不能幫嚕嚕想個辦法記住自己吃過的水果?

  2、學生討論。

  我們可以在嚕嚕的身上做個記號,吃了芒果就在嚕嚕身上做個記號,吃了香蕉也做個記號,這樣嚕嚕就不會忘記了,可是怎樣做記號呢?

  3、學生討論簡單的畫記號的方法。(如:圓圈、箭頭……)

  四、大膽想象并嘗試畫記號。

  小朋友快去幫嚕嚕畫記號吧,果園里還有許多水果嚕嚕還沒有吃過,小朋友可以喂它吃,我們一起行動吧!學生繪畫。

  活動結(jié)束:

  學生拿自己的作品向同伴或老師解說嚕嚕吃了什么水果,活動在愉快自然的氣氛中結(jié)束。

小班藝術教案6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對裝飾畫的興趣。

  2、培養(yǎng)用各種材料認真仔細的進行粘貼活動的能力。

  3、學習用粘貼的方法裝飾小花帽。活動重難點分析:重點:培養(yǎng)用各種材料認真仔細的進行粘貼活動的能力。

  難點:裝飾圖案要粘貼的'均勻.好看.大膽發(fā)揮。

  活動準備:

  1、教師范例一個;收集各種冬天戴的帽子。

  2、各色顏色的小花和小粘貼.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到教室里尋找秘密。

  指導語:“今天呀,老師告訴小朋友們一個秘密,昨天晚上圣誕老爺爺給咱班的小朋友們帶來了神秘的禮物,這些禮物就藏在教室,現(xiàn)在老師就請小朋友們睜大你們的小眼睛,到教室里去尋找秘密去咯~”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尋找秘密,大膽講述。

  指導語:“現(xiàn)在呀老師請找到禮物的小朋友到老師這里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吧!

  2、播放PPT,認識多種多樣的帽子。

  指導語:“看到了圣誕老爺爺給小朋友送來的帽子,老師這里也有許多漂亮的帽子,小朋友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好不好啊?”

  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師出示范畫,教授粘貼方法。

  4、請幼兒裝飾自己的小帽子,教師巡視指導。

  (三)結(jié)束

  1、點評幼兒作品。

  2、和小帽子跳舞吧。(讓小朋友帶上自己設計的帽子一去出去跳舞吧。)

小班藝術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圓形,引導幼兒學習畫圓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1盒油畫棒,1張畫有1只口袋的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糖果,初步感知圓形

  提問:請小朋友說說看,你吃多什么圓糖果,它們是什么顏色的?

  小結(jié):有紅色、黃色和藍色的糖,我們叫它小圓糖。它們都是圓形的。

  二、幼兒學習畫圓的`技能

  1.教師示范畫圓的方法。

  空手練習: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練習從左到右畫小圓圈。

  兒歌:小圓糖,圓又圓,紅黃藍,真漂亮,畫袋圓糖嘗一嘗,放進嘴里甜又香。

  2.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每個小朋友面前的紙上都畫有一只口袋,但里面沒有糖,要請大家添畫上各種顏色的小圓糖。畫的時候要注意,糖不能畫得太大,不然口袋就裝不下了。畫完一粒,再換種顏色畫一粒,要把口袋填滿。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提醒幼兒:

  (1)糖要畫在口袋里并要畫滿;

  (2)糖要畫圓;

  (3)畫好一種顏色的糖,再畫另一種顏色的糖,要多畫幾種顏色的糖。

  三、教師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并請幼兒挑選“我最喜歡的一袋小圓糖”。表揚將糖畫在口袋中、畫得圓、顏色種類多或畫得滿的幼兒。

小班藝術教案8

  目標:

  1.在感知歌曲《捉迷藏》的基礎上改編歌詞。

  2.能簡單說出方位詞:上下、前后、里面等。

  3.能積極參加活動,感知游戲的快樂。

  準備:

  1.橋、大樹、書架、浴盆、桌子、椅子、房子等。

  2.紅、綠老鼠若干,紅綠籮筐各一個。

  3.錄音機、磁帶。

  場地布置:

  浴盆橋

  桌子大樹

  房子書架

  椅子箱子

  過程:

  一.貓媽媽帶小貓玩《捉迷藏》的游戲。

  1.帶幼兒邊唱歌邊走入場地。

  T:今天,貓媽媽帶你們?nèi)ネ婧脝?(邊唱邊走?/p>

  T:你們看這里有些什么?(橋、房子……)

  2.游戲《捉迷藏》

  a.第一次游戲

  T:這里有這么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玩捉迷藏的游戲吧!當媽媽把眼睛捂起來的時候,你們趕快找一個地方躲起來,媽媽要是找到你了,你要告訴媽媽你躲在什么地方?要是還沒有找到你,那你不要出來要躲好。(找到后跟媽媽一起去找下一個小貓咪)

  b.第二次游戲

  T:寶寶們真棒,都能告訴我自己躲在什么地方。(有的說……;有的說……;)你們還想玩嗎?接下來玩的時候,媽媽請你們能夠唱給我聽,你們躲在什么地方,要是有一只小貓咪躲在書架后面,那媽媽唱“有一只貓咪躲在什么地方?”那你們該怎么回答我呢?游戲繼續(xù)進行。

  二.捉老鼠

  1.鍛煉身體

  T:寶寶好能干哦,一下子就能唱出自己躲在什么地方,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鍛煉身體吧!(聽音樂做動作,請配班老師把小老鼠放在各個地方)大家累了吧,那我們休息一下。

  2.捉老鼠

  T:呀!好象有老鼠的聲音,你們仔細聽聽看是不是老鼠的聲音(老鼠的聲音由輕到響)。那我們一起去捉老鼠吧,呆會兒我們輕輕的走過去捉老鼠,每個寶寶抓一只老鼠(老師和幼兒一起去抓,例:我在小橋上捉的一只老鼠,我在箱子里捉的一只老鼠等等)

  T:老鼠都捉到了嗎?那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講講你在什么地方捉到了老鼠。(最好能引導幼兒用歌曲唱出來)

  3.分老鼠

  a.放老鼠

  T:這里有兩個老鼠籠,你覺得應該把你的老鼠放在哪個籠子里?

  b.檢查分類結(jié)果

  T:寶寶們好聰明呀,一下子就把老鼠都放對了,都把紅顏色的'老鼠放在紅顏色的老鼠籠里,那綠顏色的老鼠放在綠顏色的老鼠籠里。

  [page_break]

  4.再次捉老鼠

  T:哇!又有好多老鼠,我們快點去抓呀。

  T:我捉了3只老鼠,你們捉了幾只老鼠呀(幼兒自由交談)

  三.勝利回家

  T:今天,我們抓了這么多的老鼠,現(xiàn)在我們可以回家飽餐一頓了。(邊唱〈捉迷藏〉的歌曲,邊離開活動室)

小班藝術教案9

  活動目標:

  1.鞏固順著一個方向涂色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業(yè)習慣。

  活動準備:

  1.《畫畫玩玩》第5頁。

  2.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室外看一看樹葉。

  2.到教室請幼兒說一說:

  你剛才看到的樹葉寶寶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幼兒回答,教師總結(jié)。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順著一個方向涂色。

  4.展示評價幼兒作品,將作品放進作業(yè)袋中。

  活動反思:

  美術活動中,教師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幼兒順利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借助美術這一載體大膽地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加深幼兒的'審美感受!皹淙~寶寶的衣服”的活動設計注意幼兒美術活動與生活經(jīng)驗積累、美術活動目標與幼兒年齡特征、美術活動過程與師幼互動等等關系,使美術教學的大綱得以實現(xiàn),并真正地被幼兒接受。

小班藝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交流,自主發(fā)現(xiàn)蛋卷的制作方法。 2.嘗試用團、搓、壓、卷等方法制作常見點心,并能夠借助有關輔助材料。 3.體驗自主完成泥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盤點心》,《餅干歌》音樂,輕音樂。 2.學具:橡皮泥人手一份,各種輔助材料 如印章……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交流,自主發(fā)現(xiàn)蛋卷的制作方法。

  2.嘗試用團、搓、壓、卷等方法制作常見點心,并能夠借助有關輔助材料。

  3.體驗自主完成泥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盤點心》,《餅干歌》音樂,輕音樂。

  2.學具:橡皮泥人手一份,各種輔助材料如印章、吸管、小花片等每組一份。

  3.經(jīng)驗準備:平時吃過各種點心。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智慧樹中的“紅果果”和“綠泡泡”來我們班做客了,還要和我們一起來唱歌、跳舞,來,我們一起來表演《餅干歌》吧!

  (二)幼兒觀察、認識點心。

  1.幼兒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你吃過這些點心嗎?他們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形狀的?

  逐一認一認,請幼兒說說各種點心。

  2.教師小結(jié)。

  教師:這些點心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扁扁的,有的是卷在一起的,有的上面還有一些圖案。

  (三)幼兒嘗試制作蛋卷。

  1.引導幼兒討論蛋卷的制作方法。

  2.幼兒自主嘗試制作蛋卷。

  3.交流(動作示范)制作方法,教師語言歸納。先搓圓、壓扁再卷起來。

  (四)制作其他點心,能夠借助有關輔助材料。

  1.經(jīng)驗回憶。

  問:你還吃過其他的點心嗎?

  2.教師介紹一些輔助材料,如吸管、紐扣、印章等。

  3.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五)展示交流,結(jié)束活動。

  1.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來說說你做的是什么點心?

  2.請個別幼兒講述。 3.教師:這些點心可以用來干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

  活動延伸:

  1.區(qū)角活動:繼續(xù)提供皺紋紙等材料,讓幼兒在游戲時制作各種點心。

小班藝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行走跑跳爬的基本技能。

  2、了解布的不同玩法,遵守游戲規(guī)則。

  3、感受游戲帶來的不同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小布人手一塊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熱身準備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一起去春游,出發(fā)嘍(伴隨《郊游》音樂進入教室。)

  師:我們走了這么長的路好多小朋友都累的不行了,讓我們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

  師:咦,看前邊那么大一片草地,讓我們做下來休息會兒,做個手指操活動活動(把小布鋪在地上坐下,一起做手指操)

  二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基本的走跑跳爬技能

  【突然下雨了,雷聲響起,(師:聽什么聲音?幼:打雷下雨聲)雨越下越大,打雷聲再次響起,(快點起來,用小布來遮住頭,快點跑,讓我們來找個避雨的地方躲起來)雨變小了,雨停了。】

  師:咦,這么突然,雨怎么就停了。讓我們把小布上的水擰一擰,抖一抖。(幼兒跟著一起做)可是我們的身上卻被淋到了好多雨點,衣服都濕了,該怎么辦呢?哪個小朋友來想個辦法把我們身上的雨滴給趕走。(跳舞)

  【隨著音樂《洗澡歌》一起跳舞,甩甩頭上的水(頭部運動)手上的,腳上的(四肢運動)還有身上的(全身運動)音樂停止。

  師:摸摸我們身上的衣服干了沒有?(干了)拿起小布我們繼續(xù)前進吧。(伴隨《郊游》音樂繼續(xù)前進)

  師:看前邊,那是什么東西?(毛毛蟲在爬)讓我們也來學學毛毛蟲是怎么爬的(手腿一起動)剛才下雨的時候我們把小布變成了雨傘,為我們擋雨,咱們的小布可神奇了,還可以把它變成一塊地毯(帶領幼兒一起在上邊爬來爬去)

  師:毛毛蟲說它累了要回去休息一會兒,讓我們把它送回去吧(再見)(繼續(xù)前進,伴隨《郊游》音樂,出示圖片)

  師:看前邊,從山上留下來好多水,哥哥姐姐們都過不去,可是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找來木棍子做獨木橋,然后從上邊走過去。我們的.小布也可以變成獨木橋幫我們走過去。(把小布變成獨木橋,講解過獨木橋的走法,在小布變的獨木橋上走來走去)

  師:我們都見過很長的橋那么怎樣可以把我們的獨木橋變成那么長的橋呢?(每個小朋友的橋都組在一起,一節(jié)一節(jié)地連起來,師帶領幼兒一起從上邊走過)

  師:我們從自己搭的橋上走了過來好開心。ㄓ變悍浅8吲d地跳起來)有的小朋友跳得那么高

  師:小朋友們平時都玩過什么可以讓我們跳的很高?(蹦蹦床)我們也可以把小布變成一個蹦蹦床(講小布變成蹦蹦床,當教師喊開始時一起有節(jié)奏地跳,當教師做出停止手勢時所有在進行的動作馬上停止)

  師:小布陪我們玩了一天它已經(jīng)非常累了,需要把它送回去休息一下,順便讓它洗個澡(有序地把小布送回去)

  三結(jié)束游戲并做小結(jié)

  師:小朋友們今天玩的感覺怎么樣。浚ǜ吲d)并且還收獲了許多東西,講給老師聽一聽吧(小布小布真好玩,變成小傘來遮雨,變成地毯爬一爬,變成獨木橋走一走,變成蹦蹦床跳一跳,我的小布真好玩。)

  師:讓我們回去給其他小朋友講一講,讓他們也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伴隨音樂離開)

小班藝術教案12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教育建議指出:“和幼兒一起感受、發(fā)現(xiàn)和欣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谶@樣的理念指導,我嘗試挖掘身邊的資源——自然界中孩子們熟悉的、喜愛的“蒲公英”,讓孩子在欣賞蒲公英的美的同時感受生活的美好。

  活動目標:

  1.在欣賞中關注蒲公英的特征及外形的美。

  2.嘗試運用吸管拓印的方法表現(xiàn)蒲公英的主要特征。

  3.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嘗試運用吸管拓印的方法表現(xiàn)蒲公英的主要特征。

  活動準備:

  畫紙、白色顏料、吸管、蠟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蒲公英嗎?它是長什么樣子的?

  二、幼兒欣賞圖片,感受蒲公英的主要特征,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

  1.欣賞蒲公英,引導幼兒感受蒲公英的特征。

  (1)你看到了什么?(蒲公英)

  (2)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它們長什么樣?(白色、毛絨絨的)

  (3)這是蒲公英的什么部位?(花莖)

  (4)它是什么樣子的?

  (5)這么一大片美麗的蒲公英你們喜歡嗎?

  (6)草地上有許多的蒲公英,這些蒲公英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ji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

  三、用作畫工具表現(xiàn)蒲公英

  1.學習用吸管拓印的繪畫方法表現(xiàn)蒲公英引導語: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特別的工具(吸管),讓我們試試用吸管拓印的方法畫蒲公英,吸管沾上顏料就可以拓印出美麗美麗的蒲公英。

  2、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3、教師:今天我們就要用這些工具來畫蒲公英,首先,我們把吸管在顏料里蘸一下,然后輕輕的紙上按一下,這樣蒲公英就出來了。

  4、師: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條莖,你們剛剛注意到這條莖是什么樣子的嗎?是直直的,還是彎彎的?我們要用蠟筆把它畫下來。

  5、師:蒲公英畫好了,寶寶們,你們看,漂亮嗎?(漂亮)風吹過來,是不是還有飄散出來的蒲公英呢?我們要畫出飄散出來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邊的小朋友進行合作哦!吸管和吸管碰一碰,或者小朋友用一邊輕輕的點一下,就可以碰出來了哦!

  四、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體驗繪畫的樂趣。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五、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1.展出幼兒作品

  2.共同評價幼兒作品。

  延伸活動:

  讓幼兒在生活中尋找蒲公英,觀察它的外形特征和種子的傳播途徑。

小班藝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農(nóng)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集體活動流程: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談話品嘗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知道農(nóng)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三、談話品嘗:

  1、中秋節(jié)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xiàn)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班藝術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自然的聲音唱歌,愉快的邊唱邊做動作。

  2、鼓勵幼兒自己走著上幼兒園,不要大人抱。

  活動重點:

  幼兒用好聽的自然的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

  愉快的邊唱邊做動作。

  活動準備:

  歌曲《不要媽媽抱》、《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發(fā)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

  2、觀察理解畫面,并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依次提問。

  圖片上有誰?他們要去哪里?他們是怎么去的?誰做的'對呢?

  3、激發(fā)幼兒模仿小兔和小鴨的興趣。自己走著去上幼兒園。

  4、引導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熟悉旋律及歌詞。

  ⑴教師彈唱歌曲后,引導幼兒說出歌詞的內(nèi)容。

 、普堄變哼呅蕾p歌曲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菐ьI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5、幼兒學唱歌曲。

  老師引導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

  6、引導小朋友向小兔子、小鴨子學習,自己走著上幼兒園。

  7、活動延伸:

  幼兒集體表演。

  鼓勵幼兒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邊唱邊表演。

小班藝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在指指點點、變換表情的游戲中初步感受表情變化與五官的關系。

  2、嘗試在鏡子上描畫自己的臉,進一步加深對自己五官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幼兒人手一支粗油畫棒、一面鏡子;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通過先前的活動已積累了一些五官的粗淺經(jīng)驗。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根據(jù)教師的指令做與五官有關的游戲動作;

  活動難點——用油畫棒在鏡子上描畫自己的臉。

  活動過程:

  一、五官游戲

  玩法一:按照教師的指令點點鏡子中自己的五官。

  玩法二:做各種表情(笑、哭、生氣、吃驚、害怕等)。

  玩法三:模仿教師的各種動作,如揮手、撓頭、彎腰、點頭、用右手拉左耳朵、用左手遮住右眼睛等。

  二、描描畫畫

  1、鼓勵幼兒用自己手里的'油畫棒在鏡子上描畫自己的臉。

  鼓勵他們邊畫邊說說自己的五官。

  2、大家都畫好后,鼓勵幼兒輪流看看同伴的畫,猜猜是誰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