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
活動目的:
1、能計劃差別格局的鐘表,并能裝潢鐘表的外表。
2、知道鐘面上要稀有字、指導針。
3、涂色時,留意堅持畫面的'整齊。
活動預備:圖片
活動歷程:一、觀賞鐘表,相識差別的格局
1、本日,先生帶來了一些鐘表,我們一路來看一看。
2、幼兒觀賞
3、交換:你喜好哪個鐘表?為什么?
4、這么多的鐘表,它們各有各的格局,各有各的造型,但它們有一個配合的處所,知道是什么嗎?
5、交換:鐘面上都稀有字,指導針。
二、計劃本身喜好的鐘表
1、要是你想計劃一個,會計劃奈何的鐘面呢?
2、幼兒評論辯論
3、范畫:先生也計劃一個汽車的鐘面,車廂上有一個方方的鐘面,鐘面上稀有字和指導針。汽車鐘報時的時間,汽車前面的兩個車輪就能發(fā)光。
4、幼兒創(chuàng)作
請求:堅持畫面的整齊。
三、評價活動
請幼兒先容本身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2
設計思路
在主題《我是人》中,我們班的幼兒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一些有關(guān)的文化,他們知道了京劇臉譜是的國粹,藍印花布是我們的民間特色等知識,當然,的代表性建筑——天安門,也成為了孩子們資料一部分,孩子們能夠嘗試在區(qū)角中畫畫天安門。但是,從幼兒的畫面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表現(xiàn)的天安門特征并不明顯,缺乏仔細觀察,因此,為了幫助能更好的表現(xiàn)天安門,并我預設了本次活動;顒拥膬(nèi)容主要圍繞“天安門前照張相”貫穿整個活動,在引導幼兒表達表現(xiàn)自己和天安門的同時,激發(fā)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幼兒欣賞、感知天安門的`主要特征,并通過做一做、擺一擺的形式幫助幼兒直觀感知人物拍照時不同的動態(tài);第二環(huán)節(jié)幼兒繪畫表現(xiàn)不同人物動態(tài)和天安門的主要特征,表達自己和祖國的象征建筑一起拍照留念的快樂情感。第三環(huán)節(jié)欣賞、交流中,提升幼兒有關(guān)人物動態(tài)的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大膽表現(xiàn)人物在天安門前照相的活動情景。
2、通過繪畫,表現(xiàn)表達自己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紙、記號筆、蠟筆、天安門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知——通過欣賞天安門的照片,引導幼兒重點了解天安門
1、出示幼兒在天安門前照的照片這是誰?他在哪里拍的照片?和誰一起拍的照片?
2、天安門是什么樣子的,有幾層,每層有什么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3、請幼兒上來擺不同的姿勢:
。1)去過天安門的孩子:說說在天安門前拍照的感受,并擺不同在天安門前拍照時的姿勢。
(2)沒有去過天安門的孩子:假如你去天安門你會拍一些怎樣的照片。
4、重點示范手和腳的動作,如:拍手、叉腰、抬腿等。
天安門是我們很有名的建筑,代表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很多人到了北京,都要去親眼看看,并會在天安門前拍照留念,代表喜歡和愛自己的祖國。
二、觀察示范——通過觀察,引導幼兒了解天安門和人物的畫法
1、創(chuàng)作要求:那今天我們到天安門前拍張照片留念吧!
2、幼兒作畫,師指導:
。1)你想在天安門前哪個地方拍照呢?中間?還是兩邊?你和誰一起拍了照片?他是什么動作的?
。2)引導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動態(tài),表現(xiàn)你最喜歡的手和腳的動作。
。3)天安門是什么樣子的呢,你畫清楚了嗎?
圖畫中,我們?nèi)宋镌谇懊,所以畫的大一點,然后再畫后面的天安門。
三、欣賞交流——通過欣賞大家的作品,互相學習大家的優(yōu)點。
誰拍照的時候動作最神氣,他是什么動作的?誰和他不一樣?誰跟很多人一起拍了照片?天安門拍清楚了嗎?
原來通過不同的曲線,可以表達手、腳和身體的不同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
2、讓幼兒用已學過的不同物體形象,自由地表現(xiàn)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畫出有趣的臉譜。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學習美術(shù)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好娃娃頭的輪廓并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
2、范樣兩個、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種拼貼物體、粉筆。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想象。組織幼兒圍坐在老師周圍。
1、提問:“小朋友都轉(zhuǎn)過身來,互相看看,仔細瞧瞧,你們的小伙伴長的什么樣?臉上有什么?”
2、 “小朋友看看、說說你們的小伙伴,眼睛、眉毛、嘴、鼻子、頭發(fā)都像什么?”(讓幼兒充分說)
3、 “你們互相逗一逗,看看你的小伙伴笑起來是什么樣子?”
4、請小伙伴學一學哭、著急等表情,他們又像什么?老師把幼兒說的部分內(nèi)容畫下來,如:眼睛像毛毛蟲,嘴像香蕉。
二、啟發(fā)引導幼兒構(gòu)思出有趣的娃娃。
1、出示范樣提問:“這個有趣的娃娃多可愛呀!它的頭發(fā)、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是什么?”
2、這兩個娃娃是老師按照小朋友想的,再加上老師自己想的畫成的。小朋友你們想畫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商量,請幼兒把商量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
三、提出繪畫要求:
。1)想好了再畫物體的形象,一定要像、有趣。
。2)要求幼兒大膽作畫并畫的與別人畫的不一樣。
(3)畫好后順著輪廓剪下來。
四、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放音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作畫。
1、老師請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作畫。
2、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在另一桌上,可自己拼畫。
3、提醒幼兒在畫時注意搭配顏色、涂色仔細。
4、提醒幼兒畫的時候注意五官的位置。
5、提醒幼兒把剪下來的碎紙放在筐子中。
五、展示幼兒作品。
1、老師將畫完、剪好的作品釘在泡沫板上,并讓已完成作品的幼兒去看正在畫、剪的幼兒。
2、老師引導幼兒評價作品。請幼兒說一說哪幅作品最好,為什么?
活動延伸
1、“小朋友看到這些娃娃覺得怎么樣?”(奇怪、有趣、可愛、好玩等)
2、帶領幼兒根據(jù)畫好的作品說兒歌。
奇怪奇怪真奇怪,
我的娃娃真可愛。
頭發(fā)是x x,
眉毛是x x,
嘴巴是x x,
你說奇怪不奇怪,
你說可愛不可愛。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4
幼兒對人物組成部分的畫法已有一定認識,但是通過在折過的紙上畫出人物,還從未嘗試,所以開展了這次活動《滑稽的小人》。讓幼兒在折疊過的紙上畫人物,并連接,使小人的某個部位變長,創(chuàng)造出一個滑稽的小人,培養(yǎng)幼兒在學習活動中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意識。感受畫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探究小人變長與紙的折疊關(guān)系。
2、在繪畫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記號筆、范例、未折疊的紙片、折疊的紙片。
活動過程:
一、畫一畫
理解頂天立地的意思,在未折疊的紙上學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1、你們會畫畫嗎?會畫些什么?
2、畫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想一想,什么是頂天立地?
3、用什么頂?shù)教?那用什么踩地?/p>
4、你覺得它是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為什么?
5、頂天立地在紙上是要大大的頭畫在紙的最上面,腳要穩(wěn)穩(wěn)的踩在最下面。
6、拿一張紅色的紙,畫一個豎的小人。
7、上面的小人都頂天立地嗎?他們的頭有沒有頂天,腳有沒有在地上。
二、變一變
嘗試在折疊的紙上畫“頂天立地”的小人,感受小人結(jié)構(gòu)部位的變化。
1、不能打開折疊的地方;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2、畫好后打開,你的小人怎么了?什么地方被分開了?
3、為什么他們斷的地方不一樣?折起來的地方有什么?(折痕)
4、你的折痕在哪里?折痕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5、有折痕的地方就是小人斷掉的地方。
6、將斷開的小人連起來,提問:小人怎么樣了?用什么方法讓它長高了?(把分開的地方連起來)
7、幼兒操作并展示。
三、玩一玩
再次嘗試畫滑稽小人,感受學習的.樂趣。
1、你想讓滑稽的小人哪個部位分開來,變得更長?想把變長處畫在折痕線上。
2、幼兒操作,感知不同作品。
活動延伸:
如果把紙橫過來畫、斜著畫、多折幾次畫,小人會怎樣變化?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一畫,觀察觀察。
活動反思:
一個教學活動的好壞,其目標的設定是活動的關(guān)鍵。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頂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結(jié)構(gòu)部位的變長與紙的折疊方法的關(guān)系。教師與幼兒的交流方式應該多樣化,不能簡單的一問一答的方式。這樣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5
目標:
1、通過欣賞,探索金魚多樣的組合排列,體會畫面安排和構(gòu)圖美。
2、嘗試使用擦色的方法,表現(xiàn)色彩問的漸變接色。
準備:
關(guān)于金魚的多媒體、炫彩棒、餐巾紙、鉛畫紙、3B鉛筆、有水景的畫面上有一條白輪廓的金魚。
過程:
一、欣賞交流
1、教師:聽說最近美美班的小朋友都找到我們中國的寶貝——金魚啦。能不能告訴我,你找到的是什么品種的金魚?它美不美?哪個地方最美?
(幼兒說魚鱗時)對呀,金魚說:“就是我的.魚鱗像金子一樣閃閃發(fā)光,所以人們給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金魚。”
(幼兒說尾鰭時)“你們也發(fā)現(xiàn)我的尾鰭了嗎?這是我最美麗的地方,只要我不停地擺動,它就像一條美麗裙子舞動起來。為了扭動舞裙,我練了三天三夜呢,想不想再看看我拍的錄像?”
2、定格欣賞畫面
兩條魚:第一個出場的節(jié)目是我們的雙人舞,看那輕輕擺動的長裙,像彩帶一般飄起來。
三條魚:這是我和兩個好朋友一起表演的三人舞。
六條魚:現(xiàn)在我們的群舞開始了。
一條魚:最后出場的是我的獨舞,這就是我練了三天三夜的舞蹈。
3、看了這么多的舞蹈,你們最喜歡的是幾人舞呢?
獨舞:是最高難度的動作,轉(zhuǎn)圈的動作,多美呀!
雙人舞:你看我,我看你,擺上一個漂亮的造型。
三人舞:也是難度很高的舞蹈,一不小心就變成三角形了。
群舞:很多人跳舞,既要動作整齊,又要造型美。
我想無論人數(shù)多少只要有優(yōu)美的舞姿,一定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二、操作嘗試
1、嗚……嗚……是誰在哭呀?原來是金魚妹妹的衣服不見了,沒法參加舞蹈表演。
2、“金魚妹妹,你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呢?”
3、金魚妹妹說:“我的名字叫黑金魚,我的衣服是黑色的!
4、我們大家來幫黑金魚妹妹到炫彩棒里找出她的衣服(幼兒選擇顏色,教師演示方法):
(1)黑色——我不是黑魚,是黑金魚,我的衣服會黑得發(fā)亮。
(2)找一找淡些的黑色是什么顏色——(加上灰色)有點亮了,,就是很像橫條。
(3)用餐巾紙搓一搓——啊!這就是我發(fā)亮的黑衣服,謝謝!謝謝!
5、很多金魚朋友都想請我們?yōu)樗鼈冋壹乱路耗銈兡茏尲t金魚的衣服紅得更亮,能讓黃金魚的衣服閃金光嗎?看來變色的辦法真不少,就看本領大不大。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今天,新的節(jié)目表演就要開始了,小金魚們快上場吧!
2、教師擔當記者來采訪:
(1)你的長裙怎么飄動得像仙女一樣,請問你練習了多少時間?
(2)請問你穿的是什么顏色的金衣?
“記者”及時把好消息在第一時間向大家報告:“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四、分享交流
請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演員”上臺謝幕。
延伸:
適當增添水生植物和銀色水珠作舞臺布景,增添畫面的豐富色彩。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6
活動目標
1、根據(jù)背景中的故事情節(jié),嘗試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貓。
2、通過欣賞圖片、動作表演等形式,感受與體驗不同形態(tài)的貓的表現(xiàn)方式。
3、愿意與同伴共享作畫空間,知道互相協(xié)調(diào)、謙讓。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關(guān)于“貓”的圖書,如《11只貓做苦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小貓釣魚》等,在圖書中重點欣賞貓的五官特點;幼兒已經(jīng)會畫貓的頭部;有條件的班級可以組織幼兒觀看《貓》的科學片,進一步了解貓的生活習性;組織幼兒將廢舊圖書中自己喜歡的小玩具、房子、花、草、樹剪下備用。2、教師自編一段故事(內(nèi)容包含小貓的不同動作)。3、不同形態(tài)的貓圖片若干(參考幾米作品《你們、我們、他們》)。4、長條狀的畫紙(上貼有一些幼兒剪下的小玩具、房子、花、草、樹等圖片作為背景),記號筆,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不同形態(tài)的貓的圖片。(1)教師:在喵喵王國里住著許多可愛的貓,有的'在睡覺,有的在伸大懶腰,有的爬到墻上磨磨爪子,有的在地上打滾,有的往前走,有的回頭看,有的在找心愛的毛線球……(2)教師:你看到了哪只小貓?它在干什么?
2、鼓勵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表演相應的動作。
(1)個別幼兒表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頭部及四肢的位置。
教師:誰愿意來做這只最可愛的貓,學一學它睡覺、伸懶腰、打滾的樣子?
(2)集體表演,重點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動作、不同的受力點。
教師:趴著時,你有什么感覺? (頭要壓得低低的)伸懶腰時,你有什么感覺呢? (身體被拉得長長的)
3、以合作的方式,根據(jù)背景中隱藏的故事情節(jié),繪畫不同形態(tài)的貓。(1)教師:在喵喵王國里住著許多的貓咪,它們有的很勤勞,有的很懶惰,有的很頑皮,有的很安靜……你畫的小貓咪正在干什么呢?(2)教師:我們和朋友共同用一張紙,自己找空地方畫。喵喵王國里已經(jīng)有了一些玩具和花草,你的小貓咪會在哪里呢?4、幼兒繪畫,教師指導。5、展覽幼兒作品。教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小貓的故事呢?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 ①水粉區(qū):在報紙上繪畫貓。
②語言區(qū):表演關(guān)于貓的故事《11只貓做苦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小貓釣魚》等。
③紙藝區(qū):制作不同形態(tài)貓的頭飾(或胸飾)供表演使用。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學會講述自己家房子的樣子及周圍的景物,并能運用簡筆畫的形式描繪出來。
2、欣賞優(yōu)秀的兒童畫,能用較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畫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新房子及周圍的景物。
二、活動準備:
兩張優(yōu)秀的兒童畫 范畫一張 白紙、鉛筆及蠟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課堂引入:
師:小朋友們每天被爸爸媽媽從幼兒園接走后都去哪。ㄒ龑∨笥褌冋f"回家")家在小朋友們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導小朋友們說"是一幢大房子")那小朋友們的家的房子都長什么樣子。浚ㄅe手發(fā)言講述)老師現(xiàn)在給每位小朋友發(fā)一張紙和一支鉛筆,小朋友們把自己腦海中家里房子的樣子簡單的畫出來,五分鐘后老師看看誰畫的最好哦
2、欣賞優(yōu)秀兒童畫作
老師手上有兩張畫也是關(guān)于新房子的,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提問:這是一幢長的什么樣子的房子。渴怯檬裁唇ㄔ斓陌?有什么顏色?里面都住了誰呀?房子周圍都有什么。
。ㄗⅲ哼@是一幢蘑菇式樣的房子 用蘑菇造的 有一扇木門 屋頂點綴著五顏六色的蘑菇點 房子周圍有小草和木柵欄)(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提問:圖畫中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啊?是什么季節(jié)。糠宽斏细采w著什么。糠孔优赃叺男、小草是怎么了。糠孔忧斑叺穆肥鞘裁礃幼拥陌?
。ㄗⅲ悍孔邮羌t色的 有煙囪 屋頂上覆蓋了雪 是冬季的房子 小樹枯了 小草黃了 屋子前邊有石子路)
3、圖畫創(chuàng)作:
。1)師:如果小朋友們有一幢新房子,你們想它是什么樣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圍有些什么呢?(幼兒進行自由討論)(2)請幼兒發(fā)言說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樣子,教師出示范畫(例如草地上的房子)
4、展示交流:
幼兒分組進行互相欣賞,互相提意見看法。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武術(shù)動作畫出相應的簡筆畫。
2.在欣賞武術(shù)動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出各種不同的武術(shù)簡筆畫。
3.喜歡繪畫活動,感受繪畫樂趣。
【活動準備】
磁帶:男兒當自強。
【教學重點】
初步感受、體驗藝術(shù)作品中線的美感及武術(shù)的動作。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不同線條表現(xiàn)武術(shù)動作。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武術(shù)操
1.今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武術(shù)動作編到我們的音樂里好嗎?
2.要求幼兒聽音樂節(jié)奏有力地做動作。
二、幼兒學習繪畫武術(shù)線條人進行創(chuàng)編不同的武術(shù)簡筆畫。
1.上次我們學習了武術(shù)中的`基本動作“馬步?jīng)_拳”,誰愿意上來做一下,并把動作要領說出來。
2.今天要給你們出個難題,誰愿意上來把這個動作畫出來? 要求只用簡單的線條很快就畫出來。
3.設計我喜歡的武術(shù)動作線條人。
教師:請你來設計,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動作的武術(shù)線條人? 先想好動作,并把它做出來,然后去創(chuàng)編。
4.教師引導提示幼兒繪畫注意事項。
三、展覽幼兒作品,教師講評幼兒的作品。
1.你們覺得誰畫得既簡單又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做的什么動作。
2.請幼兒向同伴介紹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意。說說自己的想法,同時 也聽聽同伴的想法,然后請幼兒看武術(shù)線條人做動作。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收集關(guān)于武術(shù)的一些動作,下次活動課和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9
近期在園內(nèi)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執(zhí)教了一個中班美術(shù)活動《七星瓢蟲》。這個活動來自主題《生活真奇妙》中的一個泥塑活動,我把它延伸為繪畫活動。
活動目標是1:引導幼兒了解七星瓢蟲外形特征,大膽添畫,提高想象力;2:嘗試用漸變色來豐富畫面。
活動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猜謎語直接引出活動主題-七星瓢蟲。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外形特征并在細節(jié)上加以強調(diào),使幼兒對其印象更深些;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邊念兒歌邊范畫的方式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同時,也希望這種游戲的方式可以和孩子有個互動,讓孩子更好地投入到美術(shù)活動中。但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處理的還是略顯倉促,以致效果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活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請幼兒發(fā)揮想象力豐富畫面,請幼兒想辦法讓紅綠這兩種顏色變得多起來,因為幼兒在“毛毛蟲爬呀爬”活動中對漸變色以有所了解,所以沒有給予更多的講解,以致有的.幼兒一時沒明白,從這一點我也認識到這個時候老師問話的明確性、引導性就特別重要,還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與積累。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0
設計思路:
幼兒在日常的各類活動中經(jīng)常會運用到不同的工具,如我班在美工活動中將牙簽、吸管、回形針等等作為輔助材料,這些工具不僅幫助孩子完成了創(chuàng)作,還激發(fā)了他們探究的興趣。為了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探索機會,我結(jié)合刮畫這種常見且具有獨特藝術(shù)魅力的繪畫形式,設計了本次活動。
目標:
1、通過看看、找找、畫畫的活動,引導幼兒探究用不同工具刮畫的方法。
2、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大膽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準備:
活動前請幼兒自發(fā)收集不同的刮畫工具,包括廢舊材料;
范例若干份(布置在繪畫區(qū)域四周);
已涂好的多色刮畫底版若干份(教師示范大底版和幼兒用底版)
活動流程:
欣賞活動——演示與討論——探索與創(chuàng)作——交流與評價
過程:
一、導入:欣賞活動
1、幼兒自由欣賞刮畫作品。
。ㄅc幼兒共同觀察畫面內(nèi)容如故事、物體、線條等,并說說刮畫的方法。)
2、提問:(1)這些美麗的畫你覺得是怎么畫出來的?
。ɡ蠋熂皶r肯定幼兒:“小朋友剛才看得都很仔細,這些畫都是刮出來的”)
。2)那么猜一猜刮畫的時候使用了哪些工具?
二、演示與討論:
1、出示刮畫工具,鼓勵個別幼兒自選并演示刮畫。
2、繼續(xù)提問:“瞧,朋友們用了哪些不同的工具,都刮出了什么?”
。▎l(fā)幼兒感知工具的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刮畫效果。如線條的粗細
、色彩的變化等。)
3、老師小結(jié):原來這些不同的工具能刮得不一樣,想一想你準備用什么工具刮畫?
三、創(chuàng)作要求:請試試用幾種不同的'工具刮畫出你想到的故事、物體、線條。
四、幼兒創(chuàng)作刮畫,教師觀察指導
。1)激勵幼兒大膽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刮畫,結(jié)合生活、故事、玩具用品、線條等展開想象與創(chuàng)造。
。2)指導個別幼兒運用工具,豐富刮畫內(nèi)容。
(3)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五、交流與評價
1、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畫,說說你(你們)用了哪些工具刮畫的?“
2、評價刮畫的不同效果。如:“這么粗的線條你用了XX工具畫出來的,這么細得線條你用了XX工具來畫的。”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1
可愛的熊貓
活動目標:
。.在觀察熊貓的基礎上,嘗試用各種的形式大膽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不同動態(tài)的熊貓形象。
2.喜歡熊貓,有保護熊貓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熊貓身體各部分的圖片、熊貓各種動態(tài)的課件。
2、油畫棒,水彩筆、彩泥、墊板、卡紙等。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活動為導引,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圓圓的腦蛋,黑黑的眼框,身穿黑白衣,愛吃嫩竹子。2.教師告訴幼兒熊貓是我國的珍稀動物,是國寶,我們?nèi)巳藧圩o大熊貓。
二、出示熊貓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征。
1.提問:
。1)熊貓長得什么樣子的?熊貓哪個部位的毛是黑色的,哪個部位的毛是白色的?
。2)熊貓的頭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3)熊貓的眼睛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4)熊貓的耳朵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5)熊貓的身體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6)熊貓的四肢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教師小結(jié):
1.熊貓的頭圓圓的,耳朵半圓,熊貓的`身體胖胖的,象個氣球,四肢短短的,有點象橢圓形,它的身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2.引導幼兒細致地欣賞熊貓活動的圖片,并大膽聯(lián)想與表達。畫上的熊貓可能會再那里?它們在干什么?這兩只熊貓是什么關(guān)系呢?它們在一起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兩只熊貓會說些什么呢?
三、游戲體驗感知熊貓的動態(tài)。
。保裉煺埨蠋熞舱埩艘恢淮笮茇埡托∨笥岩黄鹜,熊貓的做什么動作,你們就做出這樣的動作,看誰做的最像。
。玻畠扇艘唤M,一人當熊貓,做熊貓的各種動作,一人用圖片擺動作。兩人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四、幼兒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提出要求:
。ǎ保┙裉炖蠋熃o小朋友提供了水彩筆、油畫棒、橡皮泥等這些材料,小朋友們可以畫出熊貓來,也可以用彩泥捏出熊貓來,再添上美麗的背景。在創(chuàng)作過程你要先想想你表現(xiàn)的熊貓在哪里,和誰在一起,它們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ǎ玻├蠋熞魳讽懫鹉憔烷_始,音樂結(jié)束了你就把工具收拾好,將作品貼到展板上
2.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畫出不同動態(tài)的熊貓,并添上背景。
五、請小朋友將自己畫好的作品貼到展板上,向同伴們介紹你的熊貓在干什么?
奇特的房子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各種奇特的房子,了解它們的特征。
2.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未來的幼兒園。
活動準備:
1.收集自己看到過的最喜歡、最特別的房子資料。
2.各種奇特房子的PPT課件。
3.幼兒在兒童樂園里玩充氣房子的錄像,房屋建筑師的采訪錄像。
活動流程:
自由介紹,經(jīng)驗分享——看課件,了解各種奇特的房子——看錄像,了解充氣房子的優(yōu)點——大膽想象,設計房子
活動過程:
一.自由介紹,經(jīng)驗分享
1.展示幼兒帶來的有關(guān)房子的各種資料,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喜歡的房子。
2.小結(jié):你們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中國的房子和外國的房子,這些房子的形狀不一樣,造房子的材料也不同,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二.看課件,了解各種奇特的房子
1.風帆式建筑。
美觀。例,悉尼歌劇院。
提問:它的形狀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滑稽小人
活動目標:
1、觀察跳舞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動態(tài)、服飾和面部表情,感知任務快樂的情緒和夸張的動作。
2、學習用連貫的曲線,表現(xiàn)舞蹈者夸張的面部表情和動態(tài)。
3、合理地將人物安排在畫面的主要為之上,用大膽流暢的線條表現(xiàn)人物的主要特征。
活動準備:
1、小丑表演雜技的視頻片斷
2、人手一盒油畫棒、一支勾線筆。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殺雞宰鴨——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殺雞宰鴨》,感知體驗快樂的情緒。
2、觀察舞蹈動作,感知跳舞者的姿態(tài)和表情。
——教師:剛才你們在干什么?你喜歡唱歌跳舞嗎?跳舞的時候你開心嗎?
——誰愿意上來給大家跳一個快樂開心的舞蹈動作?
——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動作。
3、欣賞范例,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說說: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教師:舞臺上有誰?他在做什么?你覺得有趣嗎?他的服裝與我們的有什么不同?表情時怎樣的?
4、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在《幼兒用書》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滑稽小人,鼓勵幼兒給滑稽小人穿上彩色的花衣服。
5、舉辦《陽光大舞臺》,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介紹作品,互相交流,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滑稽小人。
開始部分我為孩子播放了下載的一段小丑表演雜技的動畫,通過截屏講解,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了小丑夸張的臉部化妝和服飾,讓幼兒知道小丑通過鮮艷的衣服、夸張的動作和表情來逗樂觀眾。然后再簡單示范了繪畫步驟。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兒歌的形式來繪畫母雞。
2、在繪畫過程中能大膽涂色并且能豐富畫面。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油畫棒、記號筆、白紙、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今天,丁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想不想聽?(想)
二、播放課件講解繪畫。
1、播放課件學念兒歌。
。1)、教師操作課件母雞一步步的畫法,同時念兒歌(高高一座山、平平一座山、矮矮一座山,三山靠一起,大山連小山,頭上戴朵花,添上尖嘴巴,畫個圓眼睛,打上三個勾。)師:小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
幼:母雞。
(2)、師:老師的兒歌變成了一只母雞,小朋友想不想念念這個兒歌?幼:想。
師:下面就請小朋友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來畫。(書空畫)
。3)、請一名幼兒到黑板上來畫母雞,其余幼兒來大聲朗讀兒歌。幼兒畫好后,教師提問:"畫得怎么樣?"幼:畫得母雞小、怎么沒有腳?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讓幼兒知道母雞要畫在紙的中間,要畫大一點,告訴幼兒畫腳的方法。
2、播放課件觀察畫面。
。1)、師:母雞好看嗎?
幼:不好看或者好看。
師:那怎么樣讓母雞變得更好看呢?
幼:給它涂上漂亮的顏色,穿上漂亮的衣服。
播放課件,讓幼兒觀看穿上漂亮衣服的母雞。
。2)、出示母雞回頭看的畫面。
師:請小朋友來說說母雞在干什么呢?
幼:母雞向后面看小雞。
師:母雞回頭看小雞,母雞的嘴巴是朝什么地方呀?
幼:朝后面的。
師:說得真好!母雞朝后面干什么呢?
幼:看小雞。
師:咦!小雞是怎么畫出來的'?
幼:用兩個圓圈,一個圓圈是頭、一個圓圈是身體,還有用三條短線來畫小腳。
師:真棒!小雞嘴巴朝上干什么呢?
幼:看藍天、看白云、看小鳥。
師:好棒哦!小雞的嘴巴朝下又在干什么呢?
幼:在看草地、在找蟲子吃。
。3)、師:小朋友說得都很好!看!母雞又在干什么呢?出示母雞散步的畫面。
幼:母雞帶著小雞出去做游戲。
師:對了,帶著小雞出去做游戲。
(4)、出示母雞吃米的畫面。
師:現(xiàn)在母雞在干什么?
幼:母雞在吃蟲子、母雞在吃米。
師:母雞在吃米,吃米的時候頭朝下。
。5)師:我們睜大眼睛看看,母雞又在干什么?出示母雞生蛋的畫面。
幼:母雞在生蛋。
師:真不錯!母雞在什么地方生蛋呀?
幼:在草堆上生蛋。
3、幼兒作畫,教師給予指導。
(1)、提出繪畫要求:師:一定要根據(jù)兒歌來繪畫,繪畫母雞后涂顏色,可以用漸變色來涂。
。2)、豐富畫面:師:動腦筋想一想畫母雞在干什么?可以在上面畫太陽、藍天、白云,地上畫草地、小雞玩耍等。
。3)、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師一開始可以朗讀兒歌來指導幼兒,播放母雞在干什么的課件連續(xù)放映并配上音樂,讓幼兒再一次來感受繪畫的興趣和對母雞的畫法。
4、講評。
把幼兒的繪畫張貼在展示板上,并請幼兒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
三、結(jié)束活動。
小朋友,回去把兒歌教給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來比一比誰的母雞畫得最棒!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會畫面的布局和均勻地涂色。
2、了解紅色和綠色的互補關(guān)系,初步學習留漏洞和缺口的'畫法。
活動準備:
記號筆,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是什么?
2、介紹瓢蟲:
瓢蟲外面有硬殼,翅膀藏在硬殼里面,瓢蟲會飛,瓢蟲身上有黑點,稱為“星”,有幾個小黑點就叫做幾星瓢蟲。它們有好的,有壞的之分,七星瓢蟲和十三星瓢蟲是益蟲,吃危害農(nóng)作物的蚜蟲。
3、引導幼兒觀察瓢蟲的形狀,顏色,和身體的各個部分。
4、引導幼兒觀察葉子的特征:有漏洞,有咬碎的缺口部分。
5、勾畫出一只小瓢蟲。
6、瓢蟲的顏色主要是大紅和黑色,葉子用綠色系的顏色。
7、用平涂法薄薄地涂一層顏色,大體色調(diào)定下來。
8、開始深入刻畫,葉子要有深淺變化。瓢蟲要有體積感。
9、加上重一點的黑色做花紋,增加畫面的力度。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4
活動內(nèi)容:《秋游》(繪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幾何圖形上聯(lián)想出簡單的花朵。(難點)
2.學習表現(xiàn)物體的主要特征,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重點)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家長帶幼兒出游,觀察秋天萬物的變化和人們的活動。
2.課件、范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ㄒ唬┏鍪痉独盒∨笥褌兛纯催@幅畫上畫的是什么?(花朵)再想想這幅畫是怎么畫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幾何圖形?
。ǘ┯變河懻摵螅瑤熆偨Y(jié):這幅畫是用幾何圖形拼畫上去的,看看幾何圖形象什么,再添畫而成的。
。ㄈ┮龑в變焊鶕(jù)幾何圖形聯(lián)想
1.出示貼有幾何圖形的圖畫紙: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圖形象什么?
2.幼兒回答后師總結(jié)。
。ㄋ模┏鍪菊n件幼兒觀察花朵的形狀、顏色與幾何圖形對比進行聯(lián)想。
二、幼兒作畫,師指導
。ㄒ唬┻x擇一種幾何圖形進行繪畫,想想它象什么,畫于適當位置,根據(jù)想象添畫。
。ǘ┩可珪r注意顏色的搭配,添畫時主次分明。
。ㄈ⿴煄椭芰θ醯挠變哼M行想象添畫。
三、評價作品,結(jié)束活動
展示作品,請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對畫面顏色鮮艷、聯(lián)想豐富、創(chuàng)作新穎的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5
設計思路
1.《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本次活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資源,以用貝殼、螺殼、樹葉等輔助材料給石頭化化妝為主線,將自然資源引入幼兒園課程當中,體現(xiàn)了課程的生活化、發(fā)展性。
2.在藝術(shù)活動中,常常會出現(xiàn)“教與不教”兩個極端。一是害怕傳授技能就抹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舉步不前,也就流失了很多教育契機,使孩子得不到發(fā)展;一是傳統(tǒng)的你教我學,依葫蘆畫瓢,把“技巧”當做衡量孩子的標準,孩子沒有發(fā)揮想象的空間。本活動考慮到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借助石頭特有的外形,利用材料進行裝飾,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積累表達技能,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jù)石頭的外形發(fā)揮想象。
2.嘗試運用輔助材料裝飾石頭,發(fā)展個性化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
3.體驗在石頭上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形狀的石頭。
2.水粉顏料,皺紋紙、泡沫膠、吸管、棉簽、樹枝、樹葉、毛線、布料、橡皮泥、貝殼、螺殼等輔助材料。
3.人手一張墊板,一個紙盒。
4.有關(guān)石頭彩塑、塑造的圖書、圖片資料以及教師制作的欣賞范例。
5.課件:鵝尾神石園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啟發(fā)孩子回憶參觀鵝尾神石園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nèi)ミ^鵝尾神石園嗎?(利用演示文稿激起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昨天,老師也去了神石園,看到了很多神奇的石頭,還用照相機拍了下來,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這些石頭到底有什么神奇。
師:(逐一出示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烏龜、大象、拇指、犀牛、河馬……
師:你看到的景象都是什么組成的?
幼:石頭。
師:這是什么?(把幻燈定格在五指山景象)
幼:手。
師:對,今天也請小朋友用靈巧的手為我們大班建個神石園。
(反思:美術(shù)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作品表現(xiàn)的是生活的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孩子熟悉的鵝尾神石園.更容易引發(fā)孩子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欲望。)
二、引導討論,啟發(fā)想象
1.交流、想象
師:(隨意出示一塊石頭)這是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頭,你們看它像什么?
幼:臉蛋兒、烏龜、蝴蝶、頭、大象、金魚、蝸牛、青蛙、魚……
師:小朋友的想象真豐富,你能告訴大家,你想用哪些材料把它裝扮成人的臉蛋兒、烏龜、蝴蝶、金魚呢?
幼:用橡皮泥做成眼睛,用毛線做尾巴,粘在石頭上就成了金魚。
幼:用牙簽做須就可做成蝴蝶。
幼:用小海螺做眼睛就成了烏龜。
反思: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發(fā)現(xiàn),原來利用石頭的形狀和一些材料,可以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作品,他們暢所欲言,躍躍欲試。)
2.教師適時給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
師:(出示兩塊石頭)小朋友能用兩塊石頭變成什么呢?
幼:變成人,一塊當臉蛋,一塊當身體。
幼:長頸鹿、老虎、船、小山、小樹、草地……
師:你用什么材料把兩塊石頭粘起來?
幼:透明膠、雙面膠、白乳膠、橡皮泥……
師:這些方法待會兒請小朋友都去試一試,看行不行。
師:我今天還帶來一種材料(泡沫膠),也可以把兩塊石頭粘在一起。(演示方法)
(反思:在一種面向全體幼兒的藝術(shù)教育中,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應該不是最主要目的,它們應作為幫助幼兒保持活動興趣、進行創(chuàng)造的手段。)
師:小朋友想一想,你在給石頭化妝時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嗎?
幼:怎樣才能把蝴蝶的須粘在石頭上。
師:哪個小朋友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幼:先用橡皮泥粘在石頭上,把牙簽插在橡皮泥上就行了。
(反思:創(chuàng)作過程中凸顯出的技能技巧問題不容忽視,當孩子思索怎樣把兩塊石頭粘在一起時,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師:請小朋友看看區(qū)角架上有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你準備用哪些材料。
(反思:作為藝術(shù)領域中的美術(shù)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
要求:(1)先想好要用哪些材料,再拿一個盒子去取材料,在墊板上操作。
(反思:材料的投放給了孩子直接進入創(chuàng)作角色的機會,孩子在選擇時就非常明確自己要做什么,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做。)
(2)先觀察石頭的形狀像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然后再進行裝扮。
(反思:引導幼兒根據(jù)石頭特有的外形,選擇合適的輔助材料裝飾石頭,表現(xiàn)真實物體的主要特征,提高作品的美感。)
(3)安靜操作,注意衛(wèi)生,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
師:我在區(qū)角架上放了一些老,師創(chuàng)作的作品,每個小組的桌上還有一本畫冊,待會兒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看看(為想象、創(chuàng)作有困難的孩子提供幫助)。
(反思:投放有關(guān)石頭的圖片、畫冊,使幼兒獲得技能技巧與表現(xiàn)形式的間接經(jīng)驗;投放制作的石頭作品,引導幼兒觀察,如何根據(jù)石頭本身的形狀變出有趣的造型,并在欣賞中明確:要想將石頭變得更形象,就要將動物和其他東西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出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孩子自由選擇材料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給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引導幼兒個性化地表達。
師關(guān)注一:俞超小朋友要將兩塊石頭粘在一起時,先在石頭上刷顏料,再嘗試用橡皮泥、白乳膠、萬能膠、透明膠等來粘,都不成功;最后改成先用泡沫膠將兩塊石頭粘上,再給石頭刷顏料,終于成功了。
師關(guān)注二:心如小朋友在區(qū)角架旁來回走了幾次,都是空手而歸。我在她的墊板上看到,她用石頭做成了金魚的身子,用小海螺做成了金魚的眼睛,顯然她是在尋找用什么材料做金魚的尾巴。我便牽著她的小手來到區(qū)角架旁取出樹葉、皺紋紙、卡紙等,請她試試。她遲疑了一會兒,高興地揀起一片樹葉,用小剪刀認真地剪起來……
師關(guān)注三:張濤小朋友手拿一塊石頭,反復翻看著,眼神一片茫然!皬垵阆氤鰜硪鍪裁戳藛?”張濤搖搖頭,“你可以看看這些石頭作品畫冊,也可以到區(qū)域里去看老師做過的一些作品,好嗎?”“好的。”張濤高興地拿起作品畫冊,開始了他的創(chuàng)作。
(反思: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創(chuàng)作情況,關(guān)注個別差異,當幼兒遇到麻煩,受到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干擾時,應該適時提供可靠的支架,讓幼兒獲得恰當?shù)膸椭_@樣有助于幼兒獲得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fā)展,提升美術(shù)創(chuàng)造力。)
五、交流、分享
1.制作好的作品陳列在展臺上,引導孩子與客人老師共同欣賞
師:請小朋友把做完的作品放到我們班的“神石園”里,沒有做完的作品插上一面黃旗也放到里面,我們一起看看小朋友把石頭裝扮成什么了。
幼:這是蝴蝶;這是螃蟹;這是帆船、鯊魚、昌魚、金魚……(孩子有的興奮地分享著,有的難免有些失落……)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棒,盈盈用石頭做蝸牛身體,將海螺固定在石頭上做蝸牛的殼;吳宇用樹葉剪成兔子的耳朵,用小螺和卡紙分別做出了眼睛和嘴巴;雨婷用吸管做螃蟹的腳;怡穎雖然還沒完全做完,想法也很好,用兩塊石頭粘成了小人兒……
2.未制作好的作品待區(qū)域活動時繼續(xù)完成
(反思:評價幼兒美術(shù)活動時,不應過分強調(diào)最終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點放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現(xiàn)上的差異,以積極評價為主,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讓每個孩子都把作品放在展臺上,讓人人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fā)孩子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個性化的注重主體參與的評價方式有利于孩子學會自尊和尊重別人。)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繪畫教案大班08-18
大班繪畫教案03-13
幼兒園大班繪畫活動教案07-13
大班教案:美術(shù)繪畫02-14
大班美術(shù)繪畫教案02-13
大班幼兒繪畫教案03-03
大班藝術(shù)繪畫教案02-15
大班繪畫主題教案02-10
大班美術(shù)繪畫的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