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橋教案

橋教案

時間:2024-07-22 06:44:29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橋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橋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橋教案范文集錦6篇

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學會運用。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順序、脈絡,理解趙州橋的特點。

  3.了解石拱橋的特點,激發(fā)對橋梁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2。

  教學難點:

  本文的說明順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辨清字形,讀準字音

  洨( )河 勻稱( ) 張鷟( ) 橋墩( )惟妙惟肖( )

  2、釋詞:

  (1)巧妙絕倫

  (2)和諧

  (3)惟妙惟肖

  (4)勻稱

  (5)推崇

  (6)古樸

  二、指導學習研討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橋是經(jīng)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的解釋“橋”。橋是這么簡單,但橋又是充滿魅力的,它集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于一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橋的這些特點。

  (2)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3)檢查預習

  2.初讀感知,整體把握文意

  請生閱讀課文,師指導理清思路:

  (1)石拱橋的特點(第1—2段)(2)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第3—9段)

  (3)中國石拱橋的發(fā)展(第10段)

  《中國石拱橋》是篇科技說明文。在本文中,作者從石拱橋說到中國石拱橋,又說到中國石拱橋中的杰作:趙州橋和盧溝橋。末了,說到中國石拱橋的發(fā)展。這是運用從一般引向個別的寫法。這樣寫的好處是章法清楚,結構嚴密,F(xiàn)在,我們按這個順序逐步研究,作者是怎樣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3.請思考下列問題:

  (1)石拱橋有些什么特點?找出有關石拱橋特點的詞語。

  (2)我國石拱橋有些什么特點?試概括。

  4、細讀課文第五節(jié),研究趙州橋的特點。

  作者在說明趙州橋的特點時,先總述,然后從四個方面進行分述。在整個說明過程中,既說明了趙州橋有一般石拱橋所共有的特點,又說明了它獨有的特點。從課文里找出有關語句,哪些是屬于共有的`,哪些是屬于獨有的?

  5.指導生理清順序

  (1)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介紹中國石拱橋的?

  (2)文章抓住哪些特點說明,又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

  三、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偻瞥( ) ②和諧( ) ③惟妙惟肖( )

  2.按注音填字組詞。

 、贅騞ūn( ) ②xiáo( )河 ③飲jiàn( ) ④ɡǒnɡ( )橋

  3.下面四個句子,說明不嚴密,不準確的一句是( )

  A.大拱的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B.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C.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xiàn)得比較早。

  D.全橋結構勻稱,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三、布置作業(yè)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數(shù)據(jù)。

  2.閱讀課后練習三兩篇短文,比較其文體特點。

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動的語言。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總的特征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總的特征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那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明性的小品文——《橋之美》。拿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這篇文章說明對象是什么?橋之美體現(xiàn)在何處?作者是如何說明橋之美的?

  二、討論學習:

  1、自讀課文,討論。要求:邊讀邊思考剛才總結的問題。

  2、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是橋之美。

  在作者眼里,橋的美并不著眼于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作者舉了烏鎮(zhèn)的石橋、石橋與細柳合作創(chuàng)造的動人景致、長橋之美、山區(qū)的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人造索橋,以及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厚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狹窄擁擠,令人憋悶;而石橋輪廓鮮明簡單,能使空間陡然疏朗開闊,令人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著堅硬的石塊,強弱、輕重、動靜不同,顏色對比,陽剛與陰柔兩種美的不同,和諧而統(tǒng)一。

  ●長橋打破了背景的單調(diào),富有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形成鮮明的對照。

  3、小結:

  吳冠中老先生以其畫家獨有的眼光給我們品評了橋之美,先總的說了美在哪里——橋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圍景色的融和、映襯,注意到塊、線、面的.搭配;和周圍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然后舉了一些實例,說明了什么樣的橋梁才是美麗的。條理清楚,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引導我們對這些人類的智慧結晶進行了欣賞。

  4、再疑:你是否贊同吳冠中先生的看法?為什么?

  三、拓展學習:

  那么,我們也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一些橋梁,試著品評一下這些橋美在哪里。

  (出示橋梁圖片)

  ——可以從構造奇特、用料特別、特定意義、外觀造型等不同方面進行說明。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橋之美》這篇文章,作者先從總的方面說了作為一個畫家,對橋梁的欣賞的著重點,然后分別舉例說明了橋與周圍景色之間的關系。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欣賞橋之美的又一種角度;而且,我們還知道,說明一個事物時,應先抓住該事物總的特征來說明,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注意。

  五、作業(yè)。

  請給將要修建的南京長江三橋設計一個方案,說明一下你的設計思路。

橋教案 篇3

  1.教學目的和要求Teachingaimsanddemands: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幾種打招呼的不同說法

  復習和學習一些外國小朋友的英文名

  掌握有關學習用品的.英文名稱和句子

  2.交際用語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

  Hello,yourname,please?

  Thisismynewbook.

  Hi!I’mPat.

  HisnameisBill.

  Billismyfriend.

  Nicetomeetyou.

  Showmeyoupen.

  3.重點朗讀詞匯Keywordsandexpressions:

  apen,apencil,apencil-case,aruler,abook,abag,aneraser,my,you,his.男孩名字;Sam,Bill,Alex,Tom,Ben,Fan,Dan.

  女孩名字;Pat,Lucy,Ann,Sue,May,Jill,Lan,Kim

橋教案 篇4

  1. 給下列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

  Pū pù 當鋪( ) 鋪墊( ) 鋪家( ) ...

  鋪面( ) 鋪設( ) 鋪張( ) ...

  dǎi dài 逮住( ) 逮老鼠( )逮捕( ) ...

  Chù chǔ 處理( ) 處( )罰 處所( ) ...

  處置( ) 處方( ) 處得來( ) ...

  2. 縮句。

 。1) 都江堰便是兩千兩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修筑的一條大

  堤。

 。2)“何公何母”的心給每一個走過索橋的人添一些溫暖。

  3.背誦課文倒數(shù)第二段中的重要句子,對桌檢查,并完成填空。 拓展練習:

 。1) 認真完成練習冊“含英咀華”。

 。2) 閱讀巴金的優(yōu)秀作品,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長篇小說《寒夜》。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岷江()

  都江堰()

  雪冤()

  挽成()

  頭暈眼花()

  逮捕()

  二、辨字組詞。

  瀾()

  砂()

  堤()

  拆()

  斕()

  沙()

  提()

  坼()

  三、分別指出與下列各組詞不同類的一項,將字母序號填入括號內(nèi)。

 。1)A.

  答應

  B.

  答謝

  C.

  答案

  D.

  答復

 。ǎ

  (2)A.

  明確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ǎ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愿望

 。ǎ

 。4)A.

  紅旗

  B.

  紅布

  C.

  紅透

  D.

  紅星

 。ǎ

  四、請找出下面句中的錯別字,并將正確的寫在括號內(nèi)。

  A.

  四川灌縣二王廟山腳有一坐索橋,叫做安瀾橋。()

  B.

  幸好橋兩旁有竹索編的欄干。()

  C.

  過了頂蓋下面,橋身又往下邪。()

  D.

  木板鋪得不整齊,中間有漏縫。()

  五、填空

  1.

  《索橋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寫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國現(xiàn)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橋,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凡是到都江堰參觀的人都要來看看索橋。那天我從山上二王廟下來,在索橋上來回走了兩次。橋身微微擺動,我往前走,橋也好象在往前走。一個鄉(xiāng)下人挑著擔子迎面走來,橋一下子動的厲害了。我走過他身邊,加快腳步往高處去。忽然起了一陣笑聲,兩個小孩子從高處跑下來,橋接著大大動了一會兒。我連忙走上高處,又繼續(xù)往下走。

  我剛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來,站在欄桿前埋頭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魚嘴上。我起初看不出來這個光滑的、魚嘴般的石頭是什么東西,后來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為內(nèi)外兩條江的工程。這個魚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兩千兩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條大堤。二王廟就是為了紀念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魚嘴,看看魚嘴兩旁數(shù)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來的時候,我把魚嘴再看了一陣。魚嘴依舊擺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變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個石頭是會說話的。那許多用手建造了這個魚嘴的人,雖然沒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們的`心。就在離這里九公里的紫坪鋪,在將近一公里長的河谷的兩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輕人,他們的心不是跟兩千兩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樣么?大的水電站就要在那里動工修建了。

  1.

  說說魚嘴的作用是什么?

  2.

  說說我好象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3.

  課文說這個石頭會說話的,猜猜石頭說了些什么?

  4.

  本文寫索橋,為什么要寫都江堰工程?

  【試題答案】

  一、二、三、四、五題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為內(nèi)外兩條江

  2.

  含義: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是他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此偉大的工程,作者更聯(lián)想到了這些人們?yōu)槊裨旄,無私奉獻的精神。

  3.

  開放題大意對即可(說當年人們建造此工程的艱辛,)

  4.

  索橋造福于人民,寫索橋是為了歌頌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應,深化主題。

橋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理解作者列舉了對方哪些“新解”,又怎樣逐一加以反駁的。

  2.學會如何欣賞詩歌。

  [教學重難點]

  學習編寫閱讀提綱,梳理文章的結構層次。

  [教學時數(shù)]

  總計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解釋下列詞語。

  考證:研究文獻或歷史問題時,根據(jù)資料來考核、證實和說明。

  望文生義:不懂某一詞句的正確意義,從字面上去附會,做出錯誤的解釋。

  膾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大家都稱贊。炙:烤熟的肉。膾:切得很細的肉。招徠:招攬。

  無懈可擊:沒有可以被人攻擊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嚴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測揣度。

  索然無味: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牽強附會:把關系不大的事物勉強地址在一起。

  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原諒。

  2閱讀全文,思考預習提示中的問題。

  二、研讀課文。

  1.速讀全文,給課文編寫閱讀提綱。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詩歌提出反駁的對象(楓橋夜泊)新解,認為,這首詩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無論如何不在于如考據(jù)家所認為的在兩句詩中羅列了三座橋和一座山,而在于詩人以匠心獨運的杰出才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圖畫。

  第二部分(3~7段):分別對“烏啼”“江楓”“愁眠”的新解進行反駁。

  第三部分(8段):總結,認為這樣的“新解”會使詩的.意境全失,興味索然。希望文學研究者不要這樣做。

  2提問:課文第里段提出反駁的對象后,為什么寫“初聽覺得很新鮮,同時也對自己過去望文生義的理解感到慚愧”然后文筆一轉,又提出自己的疑問?

  [明確]:因為考證的內(nèi)容是前人未說過的所以覺得很新鮮,同時,因為別人能提出新觀點,對古代的詩進行考證而自己卻未能做到感到很慚愧。然后文筆一轉,又提出質(zhì)疑,這樣寫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有致。

  3提問:第1段連用了3個問句,起什么作用?

  [明確]:連用3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深思。

  4.提問: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對詩歌意境的描述嗎?為什么?

橋教案 篇6

  活動名稱:兒歌《走金橋》

  活動目標:1.欣賞兒歌,感受歌謠的連鎖調(diào)特點

  2.學念兒歌,初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

  活動重點:學習并初步理解兒歌

  活動難點:感受連鎖調(diào)的特點

  活動準備:1.配套CD《走金橋》

  2.與兒歌相應的圖片一組、故事圍裙。(教師)

  3.橋的圖片每位幼兒一張(有顏色、數(shù)字提示)

  4.幼兒人手一本小書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觀察兒歌大書,從圖畫中發(fā)現(xiàn)線索。(集體閱讀P1-5)

  2、觀察小書,探索出更多兒歌圖畫中的不同變化。(自主閱讀P6-完)

  二、 基本部分:

  1、請幼兒閉上眼睛,一起玩寂靜游戲。(幼兒閉眼睛,教師出示圖卡,說兒歌中的重點詞語,幼兒聽)

  2、說一說聽到了哪些詞語?(加深幼兒對兒歌的重點理解。幼兒隨說,教師跟隨拿下相應圖片,貼到故事圍裙上。)

  3、播放CD,幼兒完整聽兒歌,播放時教師用手指相應句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著些有趣的詞語可以串成一首好聽的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4、教師提問“你感覺這首兒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那你能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呢?”(個別幼兒)

  5、教師讀兒歌,幼兒聽,請幼兒按順序將教師圍裙上的圖卡排列在字卡條上

  “好!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這首有趣的兒歌《走金橋》,老師念兒歌請小朋友門仔細聽,請你們找出相應的圖卡進行排列好嗎?”

  6、再次聽CD,幼兒根據(jù)完整的'兒歌,對照排列好的圖卡。幼兒可跟讀,同時起到檢查兒歌圖卡的排列順序

  7、 出示游戲圖卡:“今天,老師也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座橋的圖卡,請小朋友找一找這張圖卡在兒歌中的哪一頁?并讀一讀這句兒歌,看看它少了什么?請在小圖卡里找到相應的圖片進行拼插!

  三、結束部分:

  聽CD,CD中說到誰手中的兒歌圖卡,誰就上前按順序站好,邊聽邊念。自然結束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的教案03-10

《橋》教案07-10

《橋》的教案02-24

橋教案模板06-07

家鄉(xiāng)的橋教案03-01

《象鼻橋》教案03-29

大班橋教案03-31

關于的橋教案03-24

有關橋教案11-16

《家鄉(xiāng)的橋》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