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畫面讓幼兒講出飛機的外形特征,并能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能用語言描述小熊坐飛機的心情的。
2、督促幼兒能輕聲的閱讀,會連著畫面理解故事。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圖書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引題
1、出示圖書,看看封面上有什么?小熊怎么樣?
2、找一找故事的名稱?(飛機像大鳥)
3、從封面上看出小熊為什么這樣開心?(請幼兒看書)
二、幼兒閱讀
1、小熊為什么開心?你從哪里看出?
2、爸爸帶小熊去干什么?(幼兒議論)
三、師生共同閱讀
1、爸爸帶小熊去坐飛機,小熊感覺怎樣,為什么很開心?
2、小熊看到飛機時會怎樣表現(xiàn),為什么?
3、上飛機時小熊是怎樣感覺的,乘上飛機后又有什么感覺?
4、小熊坐上飛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飛機上為什么會看到云?
5、他們找到座位后為什么要系上安全帶,飛機起飛時小熊在飛機上看到了什么?
6、小熊在飛機上有什么感覺,好像感覺在那里?
7、想一想小熊這次坐飛機后會有什么感覺?你做過飛機嗎?
8、讓坐過飛機的幼兒談談體會?
四、完整的`閱讀
老師與幼兒一起邊看書邊閱讀。
活動反思:
5-6歲,是幼兒個性形成,語言發(fā)展的好時機。通過故事有趣的情節(jié)、畫面、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利于幼兒擴展思維、經驗,發(fā)展幼兒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對幼兒進行良好教育,讓幼兒自信、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與他人的優(yōu)點的契機。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目的:
1.觀察主要角色的動作、神態(tài)變化,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能用語言講述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本,大圖書一本。
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
1.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看故事《怪貓》。我們一起翻到49頁,看看這個故事到底講了些什么。
2.引導幼兒安靜地看書,提問:剛才你們在書里看到些什么?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我剛才聽到××講……(略),你們知道他講的是故事中的哪幾頁嗎?你們在小圖書上找,我在大圖書上找。找到后,我們看看這幅圖片講了些什么。
、俜綀D二,引導幼兒觀察鼠娃娃的神態(tài)、動作,說說從哪里看出鼠娃娃是又哭又喊逃回家的,它是怎么喊的。
、谑髬寢屄犃耸笸尥薜脑捄笫窃趺醋龅?從哪幅圖片中可以看出?(圖三。)
、塾泄重垎?鼠娃娃怎么會把皮帽當成怪貓呢?
2.我剛才還聽到××說……(略),他說的是哪幾幅圖呢?我們來找一找。
、俜綀D四,提問:這是怎么回事?四只腳是誰的'?你怎么知道的?鼠娃娃知道嗎?
、诜綀D五,提問:你從哪里看出這是搖籃?
、鄯綀D六,提問:瞧,兔寶寶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哄它睡覺好嗎?
三、引導幼兒講述圖畫故事
1.現(xiàn)在咱們做個游戲,我講故事中的一小段,請你們在圖書上找一找我講的是哪幾幅圖。
2.用同樣的方法,請個別幼兒講故事中的某一小段,其余幼兒找一找是哪幅或哪幾幅圖的內容。
3.師生共同講故事。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完整地進行講述,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能大膽地想象和創(chuàng)編故事,體驗故事帶來的樂趣。
3、知道關心幫助別人,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課件活動過程:
一、依次看圖講述1、出示第一幅圖,幼兒自由講述:你看到了什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出示圖二,幼兒想辦法幫助小螞蟻。
你們看,小螞蟻怎么樣啦?(都摔下來了),那怎么辦呢?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聽著音樂把想的.辦法表演出來。
3、出示圖三,幼兒根據(jù)生活經驗充分想象猜測。
那黑黑的東西會是什么呢?請你們猜猜看。
二、兩兩結對進行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請你們兩個兩個一起看一看、說一說、講一講。
三、揭示結果,感受故事帶來的樂趣。
那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只大蜘蛛的屁股)四、演示課件,完整講述故事。讓我們一起看著講一講。
活動延伸:
1、將故事書投放到語言區(qū),幼兒將方法繪畫出來。
2、為故事書設計封面等。
附故事:《三只螞蟻》
有一天,三只螞蟻出來玩,他們來到了一個花園里,玩起了捉謎藏的游戲。忽然,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根線,咦,這是什么呀?一只小螞蟻說:“一定是花的藤!绷硪恢徽f:“上面一定有什么東西!庇谑牵麄兙蜎Q定爬上去看一看。爬呀爬呀,可剛爬了一半就掉下來了,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你拉我、我推你,互相幫助終于爬到了最頂上。呀,這黑黑的是什么呢?他們一起抬頭一看,都驚訝地叫了起來:“一只大蜘蛛的屁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戶外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很喜歡模仿別人說話,還有一些孩子還能在同伴面前大方表演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角色,我就想到了何不開展一節(jié)活動,讓孩子們做一回演員,還可以借此鍛煉他們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于是我就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看、演、講來學習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一句話或一件事。
2.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話和表演的習慣,激發(fā)他們講話和表演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話和表演。
教學難點:用完整的語言講述一句話或一件事
活動準備
1.小兔、大象、蝴蝶、青蛙的頭飾,裝飾場地的小花等,圖片3張。
2.幼兒對小兔、大象、蝴蝶、青蛙四種動物的本領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招演員
1.教師:今天,我們班要表演一個有趣的故事,誰想來做小演員呢?
2.教師:我們要表演的這個故事里有四個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出示四個動物的頭飾請幼兒講述。(引導幼兒用完整和準確的語言表述出來)
3.教師介紹場地布置和交代要求。
4.幼兒表演,教師在一旁輔導。表演完要向觀眾介紹,剛才表演的是什么動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看劇本和故事表演
1.教師:今天我們要表演的是什么故事呢?(出示圖片)
圖1:這是在什么地方?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圖2:忽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誰看見了?它怎么做?
圖3:大象聽到喊聲后是怎么做的?蝴蝶是怎么做的?
2.教師在幼兒觀察了圖片后學習小結三幅圖片的'內容。幼兒在學習小結時,教師要做適當?shù)闹笇,及時提示用準確的詞等。
3.教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故事的內容了,誰愿意做小演員來表演呢?
4.交代要求:小演員要按照故事里的內容來做動作,當表演到哪個動物講話的時候,這個動物就應該大聲地把話講出來。
5.幼兒表演,教師輔導。先請能力強的幼兒表演,再請能力中等的幼兒表演,有老師旁白。表演后教師做簡單的評價,評價主要針對講述和表演兩方面進行。
6.幼兒分組表演。把幼兒按能力強、中、弱搭配好,然后再分成組表演。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表演后,教師對幼兒的表演進行評價。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請幼兒回家后表演故事中的內容給爸爸媽媽看。
教學反思
我設計這節(jié)語言活動時,是根據(jù)我班幼兒的學習情況,營造一個富有內涵,有情趣的“語言情景”,讓幼兒在活動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想像力,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目標。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安排的: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勾起他們表演的欲望,設定了四個小動物,讓他們帶著任務去觀察、想象、最后再表演和表達。孩子們天生好動,在他們開心的表演的同時指導他們用完整的語言表述,這樣孩子的學習氣氛就活躍起來。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加上故事情節(jié)進行表演,先讓他們看著圖片里面的情節(jié)主要講什么,每個小動物是怎么說話的,模仿一下,這樣無形間就把幼兒帶入到故事中去,為后面的情景表演打好了基礎。這其中,讓幼兒學習用準確的詞來講述小結三幅圖片的內容,這就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熟悉了故事后,就讓他們再帶著故事去表演。這時,他們的表演就更加嫻熟,到位了,語言表達更加流利,清晰,很多幼兒在上臺表揚時,都能很大膽、高興的在同伴面前表演,能力強的幼兒能自己用完整的語句講述和表演,一些能力弱的幼兒在我指導后也能講述出來。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大部分的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一句話,有些膽小的幼兒在這次表演中也能放開自 己,大膽表演,贏得了同伴的陣陣掌聲。
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是評價幼兒的表演,能力強的我表揚他們繼續(xù)發(fā)揚,能力弱點的我也鼓勵他們不要氣餒,相信下次會表演的更好。
活動后,孩子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討論剛才誰表演的好,誰最像。看著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樣子,我知道這節(jié)活動課他們很喜歡。
反思這次活動,我覺得有幾點不足的地方:
1.在表演過程中,我引導的語句不夠明白,清楚。
2.請一些幼兒上來表演的時候,我沒兼顧到臺下的幼兒,以至于有些幼兒竊竊私語,沒有看表演。
3.最后進行評價的詞語不夠多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內容:語言活動:我唱歌兒騎大馬(兒歌)
二、活動要求:
1.借助圖譜學習兒歌,理解作品。
1.通過朗誦問答歌,發(fā)好“什”“山”“高”“國”等字音。
2.能根據(jù)教師的示范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3.體驗問答歌帶來的愉悅情緒。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平時有接觸一些短小有趣的問答歌。
2.物質準備:圖譜、課件、背景圖及背景音樂。
四、活動指導:
1.兒歌朗誦引入。
教師示范朗誦兒歌,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引起幼兒學習問答歌的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特殊的小禮物要送給你們。請你們認真聽一聽老師的'這個禮物里都有些什么。
引導語:小朋友們聽出來了嗎?兒歌里有什么?(青青的草,紅紅的花……)是的,這個兒歌禮物里藏了這么多寶貝。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學這首兒歌,把寶貝都帶回家送給爸爸媽媽吧。
2.借助圖譜,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再次示范朗誦兒歌。
1) 提問:這首兒歌的題目是什么?
2)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3) 引導語:請小朋友找出兒歌里面相應的圖譜。
教師再次朗誦兒歌,幫助幼兒調整圖譜順序。
3.看圖譜朗誦,引導幼兒發(fā)準字音“什”“山”“高”“國”等。
1) 集體朗誦。
2) 分組朗誦。
4.教師示范兒歌第一句的動作,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1)引導語:小朋友都知道這個禮物里有什么了嗎?(青山,紅花……)真棒,看來大家都熟悉了,不過呢,老師覺得這樣念兒歌太沒意思了,我們一起來給它想一些好看的動作吧。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要用積極地語氣鼓勵幼兒參與。
引導語:老師先來想一句,我唱歌兒騎大馬(教師邊說邊示范動作)。
3)教室里面事先準備并布好背景圖,教師播放背景音樂營造氣氛:“青青的草,紅紅的花”可以怎么做動作呢?
4)挑選比較好看的動作組織集體一起學習、表演。
引導語:剛才,老師看見很多小朋友的動作編得很好看,我們請他們來為我們表演一下吧。
引導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表演兒歌。
5)分組表演。
引導語:小朋友們,好玩嗎?我們再來換一換,現(xiàn)在男生問,女生答,一會兒再換過來,比比看誰說得最好聽,誰的動作最好看。
5.結束活動。
小結:今天,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很好,我想大家一定都學會了這首兒歌。你們回到家里也可以把它當作禮物送給爸爸媽媽或者其他小朋友。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獨立性萌發(fā)意識逐步增強,在與他人交往中也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如今幼兒都獨生子女,禮貌教育尤為重要,而且都處于自私自我的階段,因此做客禮儀有待引導。故事《風娃娃做客》,通過非常平凡的一個生日會展開,讓幼兒明白做客的禮儀,遷移到自身的生活經驗,內化禮儀。讓幼兒知道一些基本的'做客禮儀,知道做客時懂禮貌才受歡迎。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做客的基本禮儀。
2、知道做客時懂禮貌才受人歡迎。
活動準備:
1、《風娃娃做客》故事視頻。
2、 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公雞要過生日了,它想邀請好朋友來家里做客,它會邀請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邀請了誰,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二、播放故事視頻,理解大意。
教師分段播放故事視頻,并提問。
。ㄒ唬┙處煵シ殴适聫拈_始至“但雞媽媽的門還是關得緊緊的”。提問:
1、誰來小公雞家里做客?
2、風娃娃是怎么到小公雞家做客的?
3、小公雞讓風娃娃進門了嗎?為什么?
4、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
(二)教師播放故事至“小公雞非常熱情的把小白鵝也請了進去”。提問:
1、小黃鴨是怎么到小公雞家做客的?
2、小公雞讓它進門了嗎?為什么?
3、小白鵝又是怎么到小公雞家做客的?
4、猜測:風娃娃看到了,你覺得風娃娃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ㄈ┙處煵シ殴适伦詈笠徊糠。提問:
1、這一次風娃娃是怎樣做的?
2、最后小公雞為什么讓風娃娃進門呢?
。ㄋ模┛磼靾D學講故事。
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請小朋友一起來回憶并試著講述故事。
三、遷移練習,鞏固行為。
1、你是講禮貌的小朋友嗎?你是怎么到朋友家做客的?你會怎么敲門呢?
2、到朋友家做客,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3、教師總結做客禮儀。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3-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1-07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教案01-12
中班語言活動《樹葉》教案07-15
[優(yōu)]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7-18
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1-0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1-03
中班語言活動《禮物》教案01-03
《家》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0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