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8-26 16:06:3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guān)小班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guān)小班教案集合7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問候時光

  活動目的:

  1、體驗與人交往的樂趣。

  2、學會說“我叫××”“老師好”。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靠墊

  師:寶寶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認識靠墊,學說靠墊

  師:靠墊寶寶今天見到你們可高興了,它和你們打招呼呢:寶寶們好!寶寶們,你們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姓名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寶寶主動的與別人打招呼。

  二、快樂時光:《靠墊變變變》

  活動目的:

  1、喜歡與家長一起念兒歌。

  2、能跟著老師做簡單動作。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兒歌:《靠墊變變變》。

  師:寶寶們真棒,剛才都能大膽的和靠墊寶寶們打招呼了,現(xiàn)在靠墊寶寶也要和寶寶們一起玩?zhèn)變變變的游戲。

  2、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靠墊做動作

  ——在活動中,家長協(xié)助幼兒某些動作,如將靠墊背在背上

  3、家長鼓勵寶寶到前面來自己表演。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寶寶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讓寶寶感受念兒歌帶來的快樂。

  三、音樂時光:傳靠墊

  活動目的:

  1、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

  2、能夠用傳遞動作的快慢來表現(xiàn)音樂的快慢

  活動過程:

  1、寶寶試著圍圈傳遞靠墊

  2、第一次聽音樂傳遞靠墊,在快慢處教師做提醒,并請家長協(xié)助在傳遞中加快速度和放慢速度。

  3、幼兒第二次試著游戲,讓寶寶自己聽音樂來改變動作

  家庭延伸:家長可在家玩類似的游戲

  四、蒙氏生活教育活動:撕紙花

  活動目的:

  1、體驗撕的樂趣

  2、訓練寶寶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3、發(fā)展寶寶的小手肌肉。

  活動過程:

  1、出示操作材料進行示范。

  師:看,老師這有也有一個靠墊,可是沒有花紋,現(xiàn)在老師這有許多的漂亮的花朵,讓我們把這些飄亮的花朵給撕下來,呆會給靠墊粘上。

  ——教師示范撕的技巧

  2、寶寶自己取材料進行操作。

  3、家長指導和幫助,并及時鼓勵寶寶。

  家庭延伸:家長盡量讓寶寶自己動手操作,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

  五、藝術(shù)時光:貼畫:《美麗的靠墊》

  活動目的:

  1、體驗貼畫的樂趣。

  2、學習粘貼的技能

  活動過程:出示空白靠墊

  師:看,現(xiàn)在讓我們把小花給靠墊給粘上,然后給它圖上漂亮的顏色

  2、向?qū)殞氀菔菊迟N和涂色的過程,提出要求。

  3、寶寶操作,家長指導。

  4、將完成的作品貼在展示板上,供大家欣賞。

  家庭延伸:家長在家可以指導寶寶正確的姿勢。

  六、健康時光:體能游戲:《走小路》

  活動目的:

  1、喜歡參加集體游戲。

  2、能大膽參與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靠墊圍成1圈

  師:寶寶們,靠墊現(xiàn)在要來開火車了,快讓我們把靠墊一個跟一個圍成一個圓圈吧!

  ——幼兒操作

  2、幼兒挨個從靠墊上走過去

  師:烏,開火車了,寶寶們跟著老師的火車頭走吧

  ——引導幼兒從靠墊上一個個踩過去

  3、引導幼兒從靠墊上跳過去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學小白兔從靠墊上跳過去

  ——幼兒游戲

  4、 游戲:夾靠墊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夾著靠墊行走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說出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內(nèi)容

  2、嘗試用完整的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故事中與朋友分享的快樂活動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重難點:

  模仿故事中的短句。

  活動準備:

  棉花、PPT課件、自制教具、棉花糖

  活動過程:

  一、切入主題,講述故事。

  師:"今天老師有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故事的名字叫做《云朵棉花糖》。"教師講故事前半部分,提問:故事里有誰?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教師續(xù)講故事。提問幼兒:三只小老鼠把棉花糖帶到草地上,接著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只小老鼠是怎么做棉花糖的。引出分享。

  二、體驗故事情節(jié),感受分享快樂。

  小老鼠把棉花糖分享給小動物,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今天我們也一起和小老鼠來做棉花糖吧。出示三只老鼠圖片,棉花做的云朵。

  三只小老鼠把云朵帶到了草地上,它們往云朵里加了一些糖果,又加了一些水果,有獼猴桃、菠蘿,小朋友們,你想給棉花糖里放什么?(引導幼兒說:我想給棉花糖里加xx)棉花糖做好了,嗯,好香啊,聞到香味,小動物們都來了。我們看看誰來了。小動物們都來了,三只小老鼠決定把棉花糖分給它們吃,鼠老大說:"我給小狗分享棉花糖"鼠老二說"我給小兔分享棉花糖"小朋友們,你們也來幫助小老鼠分享棉花糖吧。

  三、教師小結(jié),結(jié)束活動。

  三只小老鼠愿意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與所有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希望小四班的寶貝們也能做一個喜歡分享的好孩子。今天老師也帶來了2個棉花糖,我們回教室一起分享吧。

  活動延伸

  與幼兒用橡皮泥學做云朵棉花糖

  活動反思:

  糖果是幼兒非常喜歡的食品,對小班幼兒的吸引力、誘惑力是無窮的。而今天這個活動里面的糖果,講的是軟軟的棉花糖,這更讓小朋友覺得與眾不同,因為很多小朋友都沒有吃過,有些小朋友都沒有怎么去接觸過,所以我發(fā)現(xiàn)這個活動在一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小朋友們的興趣,還有好奇心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高潮,所以,為整個活動的開展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這個活動主要是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豐富的想象,體驗小動物們分享云朵棉花糖的.快樂。在活動的開始我通過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感受棉花的特性,直接引出活動的主題。在第一遍講述以后,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很濃厚,已經(jīng)將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了解,并對三只小老鼠是怎么做出棉花糖這個部分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在理解了故事的內(nèi)容之后,我請幼兒也來做一做你喜歡的糖果。幼兒喜歡用橡皮泥來表現(xiàn)自己做出來的糖,并且能很好的跟同伴交流。這個活動,我感覺我在講述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不夠充分,導致有時幼兒不能夠回答出我想要的答案。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通過故事初步感受音樂《玩具兵進行曲》ABA的結(jié)構(gòu),體驗樂曲詼諧、輕松的情緒。

  2、 會根據(jù)A段音樂表現(xiàn)有趣的玩具形象,能聽準B段音樂找自己的好朋友相互配合跳舞。

  3、 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樂意與同伴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玩具、各種各樣的玩具頭飾、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1、 隨樂曲的旋律和好朋友跳舞進場。

  師:“小朋友們,你知道嗎?冬冬的房間可大了,你們想不想去參觀呀?(想)那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去參觀吧!”

  2、 欣賞樂曲。

  師:“嘩!我知道你們來到了冬冬的房間一定很高興?!你們剛剛都已經(jīng)跳起舞來了。我也和你們一樣高興,喜歡剛剛那段音樂嗎?我們再來欣賞吧!

  3、 欣賞《冬冬與玩具》故事。

  師:“小朋友喜歡冬冬的房間嗎?我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冬冬的房間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4、 再一次欣賞樂曲,初步了解樂曲ABA的結(jié)構(gòu)。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我再來欣賞一次吧!”

  欣賞故事后提問:A、神奇的音樂在什么的指揮下響了起來?

  B、小玩具們聽到神奇的音樂怎樣了?

  C|、來到了冬冬的大房間小玩具們干什么了?

  D、最后冬凍就快醒了在小喇叭的提示下小玩具怎樣了?

  5、 做小玩具進行分段欣賞。

  師:“小朋友你們想變成小玩具那樣去冬冬的大房間里玩嗎?我來變!”

  A、 欣賞A段。知道要按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行走。

  師:“當神奇的音樂沒有起的時候小玩具們會動嗎?”

  B、 欣賞B段。通過找好朋友跳舞來欣賞B段輕松詼諧的情緒,體驗相互逗樂時的愉快情緒。

  師:“小玩具們我們來到冬冬的房間覺得大嗎?漂亮嗎?你們想干什么呀?好,我們就一起來跳舞吧!

  C、 先找朋友再來跳舞。

  D、 請個別做的較好的小玩具進行表演。

  E、 全體小玩具再來跳找朋友舞。

  F、 再欣賞A段。

  師:“冬冬快要醒了,小喇叭提醒我要怎樣了?,神奇的音樂結(jié)束后小玩具們在玩具柜還動嗎?”

  6、 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角色進行游戲。

  提醒幼兒要聽清楚音樂,和注意表情。

  7、游戲結(jié)束,出室。

  師:小玩具真棒,能聽著音樂做游戲。冬冬又睡覺了我們再去玩吧!“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萌發(fā)喜歡小動物、愿意接近小動物的情感。

  2、引導幼兒學習觀察小動物的方法。

  3、引導幼兒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二、活動準備

  小白兔頭飾、小白兔、蘑菇圖卡、小籃子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好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可愛的小白兔)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白兔,并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小白兔的特征。

 。1)它的毛是什么顏色?它的眼睛是什么顏色?它的尾巴是什么樣的?它的耳朵是什么樣的?

 。ㄋ拿前咨,眼睛是紅色的`,尾巴很短,耳朵是豎起來的)

 。2)小白兔喜歡吃什么?(注意告訴幼兒兔子是以苜蓿草為主食,以蘿卜、青菜為輔食,否則會導致兔子腹瀉)

 。3)兔子的叫聲代表什么意思?

  〔1〕咕咕叫代表兔子很不滿意或生氣了。比如兔子不喜歡人家抱它碰它,就會發(fā)出咕咕的聲音。

  〔2〕輕輕磨牙代表兔子很滿足或很高興。如果大聲磨牙代表兔子感到疼痛,最好帶兔子去看獸醫(yī)。

  3、學習兒歌《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兩只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4、游戲

  互動:小白兔采蘑菇

  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戴上小兔頭飾扮演小兔。哨聲響起,小兔們依次拿著小籃子采蘑菇(途中設置簡單障礙,而且每次只采3個蘑菇),活動結(jié)束后看看那一組采的蘑菇最多。

  5、教師評價總結(jié)。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時才需要吃藥。

  2.知道在成人的指導下服藥,不隨便吃藥。

  活動準備: 1.木偶:藥片寶寶、藥瓶寶寶。

  2.水果、蔬菜、米面、糖果、巧克力、牛奶等食物圖片,師幼共同收集的藥盒、藥片如含化片、藥液瓶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收集到的藥盒、藥片、藥瓶,了解它們的`名稱。

  1.教師(出示藥盒、藥片、藥瓶):這些是什么?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2.幼兒分別說說自己收集來的藥的名稱。

  3.教師:這些都是藥,當我們生病時,它們能幫助我們恢復健康。

  二、觀看木偶表演,了解藥片的作用。

  1.教師出示木偶藥片寶寶,并以藥片的口吻與幼兒交談。

  教師:我是藥片寶寶,小朋友們好。

  2.幼兒與藥片寶寶打招呼。

  3.教師繼續(xù)以藥片的口吻與幼兒交談。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哪里見過我?

  教師:我常常出現(xiàn)在醫(yī)院里,醫(yī)生、小朋友喜歡我,可小病菌不喜歡我,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4.教師總結(jié):藥片、藥液常用來消滅病毒和細菌。

  三、認識藥品的用處

  1.教師:藥片寶寶什么時候才能吃?能不能隨便吃?(藥片寶寶雖然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也有甜味,但是不能隨便吃)

  2.教師:藥片在什么地方能買到?(在藥房里可以買到,在醫(yī)院里也能取到,小朋友生病時才能吃)

小班教案 篇6

  《寶寶和小鞋》

  【活動設計】

  這次活動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小班幼兒生活中不會穿和穿反鞋子的現(xiàn)象,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發(fā)幼兒學習自理能力的意識。此次活動旨在讓幼兒知道鞋子的正確穿法,并能明白錯誤的穿鞋方法會帶來危險并及時糾正。

  【活動目標】

  1、學會猜謎語,并能完整的猜給家長和小伙伴們聽。

  2、懂得鞋子的正確穿法。

  3、知道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要及時的糾正過來。

  【活動準備】

  1、《可愛頌》《我愛洗澡》歌曲音樂。

  2、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3、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guān)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說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說謎語。

  二、教師和幼兒做游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同時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著說“我就跟你這樣做”,模仿老師的樣子去做。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說一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著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覺?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3、教師小結(jié)。

  當出現(xiàn)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xiàn)絆倒、摔倒等危險。

  【活動反思】

  生活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經(jīng)常將鞋子左右穿反。鞋子穿反了,從外觀上看,很別扭,不美觀;從身體方面考慮,幼兒會感覺不舒服,影響幼兒走路及正常的活動。要是經(jīng)常不注意,會影響幼兒小腳的生長,甚至影響健康,因而,對教師來講,及時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對幼兒參加正;顒,以及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讓幼兒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須先分析導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據(jù)我觀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年齡小,觀察能力弱,觀察不夠細致,把大致相同對稱的鞋子誤認為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穿鞋時不再選擇,隨手拿來,套上就算,容易出錯;二是,幼兒對應匹配能力還不夠,不知道,左腳對應左鞋,右腳對應右鞋。清晰原因后我就設計了三大環(huán)節(jié)來“對癥下藥”“據(jù)因糾果”。首先用擬人化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鞋的正反,讓幼兒清楚地知道一雙鞋子兩只是不一樣的,然后用謎語來告訴幼兒,穿錯鞋像兩個好朋友在生氣,噘嘴歪頭,穿對鞋像朋友在微笑、點頭拉手。最后,以游戲“找鞋穿鞋”發(fā)展幼兒的細致分辨、對應、匹配的能力。

  以上活動來自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教育回歸了幼兒的生活,使生活和教育相互交織,相互滲透。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秋天的到來,市場上的水果也越來越多,本班許多幼兒帶水果到幼兒園吃,為了激發(fā)幼兒觀察和認識水果的需要,所以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水果,能大膽的說出水果的名稱和特征。

  2、能以愉快地情緒參與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大膽的說出水果的名稱和特征

  活動準備

  蘋果樹、梨樹、桔子樹各一棵、蘋果、桔子、梨圖片若干個、水果一盤、盒子三個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2、 認一認,說一說,大膽表達。

 。1)認識蘋果

 。2)認識梨

  (3)認識桔子

  3、摘水果,感受豐收的喜悅。

  4、 品嘗這香香的水果吧。

  教學反思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秋天的果園里更是一片美麗的景色,成熟的水果掛滿枝頭,散發(fā)著迷人的香味。由此,“香香的水果”這一活動就產(chǎn)生了。

  我與同行一起討論這節(jié)活動,認為在導入活動—開汽車,我沒照顧到集體、開得快、路程又短,所以使后面的幼兒沒來得及開汽車就急忙坐在位子上了。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于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之中,他們的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顒又形疫\用幼兒喜愛的游戲形式開展,符合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diào)動。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猜梨寶寶,沒等我說完幼兒就已猜出,而我選擇讓幼兒等待我說完,這是一種錯的選擇,同行也認同,還給出建議說那時應直接表揚那位猜出水果的幼兒,這樣就能激發(fā)了他們的參與性。通過摘水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體驗到秋天果園豐收的美好景象。最后,以品嘗水果結(jié)束活動,那時幼兒的情緒更高了,邊吃著香甜的水果邊與同伴交流著,更能體驗到水果的不同口味。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11-30

小班教案11-30

小班教案12-01

小班教案12-01

小班教案11-28

小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