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橋教案

橋教案

時間:2024-10-16 08:41:1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橋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橋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橋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橋教案 篇1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在學習課文之前,教師先介紹題跋、題畫等文體常識,使學生有個初步的了解;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情景導入切如正題,使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繪畫成就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疏通字詞,注意句子的斷句,整體感知文意;最后,讓學生誦讀兩則題畫,并分別為兩則題畫劃分層次,概括其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朗兩則題畫(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朗誦能力);讓學生討論、分析重點語句和字詞的含義,教師適當提示、糾正、明確,讓學生理解、把握重點語句和字詞的含義及用法。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識記“倏、變相、化機、自爾、藐茲、胸有成竹”等字詞的讀音和含義。

  2.了解題跋、題畫等文體常識,以及作者的繪畫技法及其創(chuàng)作理論。

  (二)過程與方法

  1.疏通字詞,能夠準確斷句。

  2.感知文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悟能力,及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疏通字詞、 準確斷句。

  2.整體把握文意。

 。ǘ┙虒W難點

  1.把握文章主旨。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朗誦能力。

  教學方法

  1.情景導入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作者的代表作品,簡介作者的生平、繪畫成就、題跋、題畫等文體常識,使學生對此有所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誦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告奮勇或者派出代表朗誦課文,教師及時糾正字詞的讀音和斷句,然后師生齊讀課文,在誦讀過程中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朗誦能力。

  3.討論分析法。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的精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課文中不易理解的問題,先讓學生討論,各抒己見,然后教師提示、糾正、明確。

  教學媒體

  投影儀、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投影顯示:

  鄭板橋的生平、圖片及其代表作品(見文本素材文件夾中鄭板橋簡介和圖片集錦文件夾)、題跋、題畫等文體常識

 。ㄖv授新課)

  投影顯示:

  一、作者簡介與解釋文體

  1.作者簡介

  鄭板橋(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出身貧寒,性情落拓,不拘小節(jié),人多目為狂士,“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詩、書、畫皆有成就,號稱 “三絕”。其畫秀麗蒼勁,隨意揮灑,筆趣橫生,尤善蘭、竹、石;詩文講究真情,傲放慷慨,惻惻動人;書法則揉楷、行、草、隸而為一,圓潤古秀,自號“六分半書”。著有《板橋文集》、《板橋家書》、《板橋詩鈔》等。

  2.解釋文體

  跋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文體,指的是寫在書籍、字畫、碑帖等前后的文字。寫在畫幅上的叫題畫。題畫或文或詩,一般比較簡短。從內容上看,有的敘寫作畫緣由,有的點撥墨情畫意,有的借題寄意寫志,涉筆相當寬泛自由;然而都是為了追求畫面與題詞相互補充之用和相映成趣之妙。

  二、疏通字詞

  1.注音:

  倏(shù) 變相(xiàng) 化機(huà)(jī) 藐茲(miǎo)(zī)

  2.釋義:

  倏:迅速。

  自爾:自然。

  化機:變化機巧。

  后學:晚輩,學生。

  藐茲:輕視這一點。

  變相:變化了的形態(tài)。

  三、整體感知

  讓學生自告奮勇或者派出代表朗誦課文,教師及時糾正字詞的讀音和斷句,然后師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讓學生自告奮勇大聲朗誦課文的第一則,教師提醒該聲注意“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和“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等句中的字詞讀音和斷句,其他同學思考下列兩個問題(板書):

  (1)課文的第一則主要分幾層?

  (2)各層分別講了哪些主要內容?

  學生朗讀完課文的第一則,先讓學生討論第一個小問題,然后教師適當提示、明確。

 。1)課文的第一則主要分幾層?

  教師明確:

  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從開頭“江館清秋”到“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第二層:從“總之”到“獨化云乎哉!”。

 。2)各層分別講了哪些主要內容?(先讓學生討論,然后教師適當提示、明確)

  教師明確:

  第一層:主要講作者一次作畫過程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清秋,晨起看竹時由“眼前竹”有了作畫的沖動--到“胸中竹”構思--再到“筆下竹”完成之竹。

  第二層:主要寫作者作畫過程的感受及心得:“意在筆先”,“趣在法外”,從而形象地揭示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關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獲得創(chuàng)作沖動,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2.讓學生自告奮勇或者學生推薦代表大聲朗誦課文的第二則,教師提醒該聲注意“自爾成局,其神理具足也”、“何敢妄擬前賢”、“然有成竹無成竹,其實只是一個道理”等句的中的字詞讀音和斷句,其他同學思考下列兩個問題(板書):

  (1)課文的第二則主要分幾層?

  (2)各層又分別講了哪些內容?

  先讓學生討論,然后教師適當提示、明確

  (1)課文的第二則主要分幾層?

  教師明確:

  課文的第二則主要分兩層

  第一層:從“文與可畫竹”到“何敢妄擬前賢”。

  第二層:最后一句“然有成竹無成竹,其實只是一個道理”。

 。2)各層又分別講了哪些內容?(先讓學生討論,然后教師適當提示、明確)

  教師明確:

  第一層:通過和文與可畫法的比較,作者旨在指出藝術要師法自然,而不能“妄擬前賢”、“陳陳相因”,這樣才能“自爾成局”、“神理具足”。

  第二層:總結全文- -“有無成竹,道理一也”,雖然作畫的技法不同,然而兩者所追求的境界是一致的:即藝術要師法自然,獨出新意,這樣才能“脫盡時習”、“秀勁絕倫”。

  四、思考

  “胸有成竹”在文中的含義和現(xiàn)在常用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二課時

  五、問題探究

  (新課導入)

  同學們:“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我們都很熟悉。然而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這個成語的意思,和它在本文中的含義是有所不同的。誰知道它們的差異在哪里?(讓學生分析討論,然后教師適當點撥、明確)

  1.“胸有成竹”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在本文中的含義是什么?現(xiàn)在常用的意思又是什么?(投影顯示)

  教師明確:

  “胸有成竹”在本文中的含義是人在畫竹子時,心里已經(jīng)有(構思)了一幅竹子的形象,F(xiàn)在常用“胸有成竹”來形容做事情之前已經(jīng)有了周密的考慮、計劃或者安排,比喻對做某事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有把握。

  2.第一則題畫中,作者通過畫畫兒悟出了怎樣的道理?(投影顯示)(讓學生分析討論,然后教師適當點撥、明確)

  教師明確:

  作者深刻地體悟到藝術離不開生活,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想使藝術創(chuàng)作獨具新意,藝術家就必須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獲取創(chuàng)作沖動和靈感。

  3.在第二則題畫中,作者為什么說“然有成竹無成竹,其實只是一個道理”?(投影顯示)(讓學生分析討論,然后教師適當點撥、明確)

  教師明確:

  因為雖然作畫的技法不同,然而兩者所追求的境界是一致的:即藝術要師法自然,獨出新意,而不能“妄擬前賢”、“陳陳相因”,只有這樣才能“脫盡時習”、“秀勁絕倫”。

  六、總結

  這里所選的兩則畫題,雖非嚴思宏論,卻自有其深徹獨到之處,當細細品味。作者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邊敘事邊點撥,且敘事、點撥皆層層推進;同時,由于事、理已均在夾敘夾議中表達殆盡,故而其結語須再翻進一層,將意理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題畫雖短小,然信手拈來,遂成佳制,卻更見大家之匠心。

  七、作業(yè)

  從下面幾個繪畫的技巧中,你有什么感受,悟出了什么道理?寫下來和同學交流彼此受到的啟發(fā)。(500字左右)

  1.齊白石畫蝦,不畫水,但蝦的形態(tài)卻給以滿紙水氣淋漓之感。

  2.有人畫“深山藏古寺”詩意圖,只畫一只小僧擔水走在小路之上。

  3.宋人畫“踏花歸去馬蹄香” 詩意圖,只畫一只馬飛奔,幾只蝴蝶繞于馬蹄周圍。

  板書設計

  《板橋題畫二則》

  鄭燮

  一、作者簡介與解釋文體

  二、疏通字詞

  三、整體感知

  1.(1)課文的第一則主要分幾層?(2)各層分別講了哪些主要內容?

  2.(1)課文的第二則主要分幾層?(2)各層又分別講了哪些內容?

  四、思考

  五、問題探究

  1.“胸有成竹”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在本文中的含義是什么?現(xiàn)在常用的意思又是什么?

  2.第一則題畫中,作者通過畫畫兒悟出了怎樣的道理?

  3.在第二則題畫中,作者為什么說“然有成竹無成竹,其實只是一個道理”?

  六、總結

  七、作業(yè)

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欣賞彩虹七種色彩搭配。

  2.了解彩虹的色彩,嘗試按照彩虹的色彩畫出彩虹橋,并添加相關的背景。

  3.能大膽通過想象力表現(xiàn)絢麗的彩虹橋。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欣賞過彩虹

  物質準備

  PPT 彩虹圖片 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你們喜歡彩虹嗎?它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欣賞圖片(彩虹)師:你們在哪里見過美麗的彩虹?你覺得彩虹美在什么地方?圖片中的彩虹橋有幾種顏色?

  二、探索發(fā)現(xiàn)1.引導幼兒欣賞PPT"彩虹"。

  師:引導幼兒認識組成彩虹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師: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顏色?

  師:今天我們就來畫彩虹橋,把彩虹畫成橋,在橋上面,橋下面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把它裝飾成一幅完整的畫。

  2.出示水彩筆,引導幼兒交流討論彩虹橋的`繪畫方法。

  師: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順序涂畫,先畫一種顏色接著畫另一種顏色。注意每種顏色之間要靠近一些。

  師:每一種顏色都要相連,一種顏色跟著一個顏色后面。

  3.引導幼兒欣賞彩虹的圖片。

  師:你知道彩虹都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你還能想象彩虹橋上有什么?

  三、幼兒創(chuàng)作1.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創(chuàng)意進行創(chuàng)作。

  師:我們來一起來畫一畫彩虹橋,并添畫上你喜歡的人物,裝飾和背景。

  2.提醒幼兒換顏色的時候要將水彩筆放回原位,使用時保持桌面和畫面的整潔。

  3.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提供幫助。

  四、欣賞評價1.請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彩虹橋"。

  2.教師從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及完成的作品兩方面作出評價,同時鼓勵和表揚繪畫常規(guī)好的幼兒。

  五、結束活動師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吟誦《楓橋夜泊》,體會古詩描寫的景,體會作者的心情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感悟品味詩中所表達的意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簡介時代背景和作者

  張繼是唐代大詩人。

  二、釋題:

 。ㄒ雇恚┌汛2丛跅鳂蜻。

  三、范讀詩歌(聽錄音帶)

  四、讀詩歌,提出疑問。

  讀詩歌,借助注釋想象詩意,提出疑問。

 。槭裁丛娙艘灰刮此兀浚

  五、試講詩歌描寫的景色

  1.同座對講。2.指名試講。

 。ㄔ铝翝u漸落下,聽到烏鴉哇哇地啼叫聲,天空中布滿了寒霜,詩人面對江邊的楓樹,漁船上的燈火,滿腹憂愁而難以入睡。這時,姑蘇城外寒山寺里夜半敲鐘的聲音傳到客船上來了。)

  六、指導朗讀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七、讀詩,體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朗讀時要想象詩中景象,體會詩的意境。

  八、總結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

  由于這首詩情景描寫真切,畫面清新,因而歷來為人傳誦,甚至使得楓橋和寒山寺也因而名揚天下。

  板書設計: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所見 月落 霜滿天

  江楓 漁火

  所聞 烏啼 鐘聲

  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選擇雄飾大膽表演。

  2、能用相應的動作表示三只羊及大灰狼。

  活動準備:

  1、材料提供:

  (1)布置成草地,用雪花片當成草地。

  (2)雄飾有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3)一張小椅子裝飾椅背當作大山。

  2、材料使用:

  (1)將大灰狼雄飾掛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餓都帶好雄飾,先小羊上去與大灰狼對話,小羊把走路聲音說出來,中羊大羊也相同。

 。2)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與大灰狼拼命。

  3、教育功能:

 。1)情景式的教育便于幼兒大膽自由講述

 。2)能模仿出三只羊走路的不同聲音,小――中――大

  (3)使幼兒明白有團結起來才能打敗大灰狼的道理。

  活動反思:

  《三只羊過橋》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對話生動,重復句多,三只羊和大灰狼的角色形象很適合中班幼兒表演。在兩遍童話劇欣賞后幼兒了解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基本能復述出小山羊、中山羊、大山羊以及大灰狼的對話;顒拥暮蟀氩糠种攸c引導幼兒學習角色對話,讓幼兒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三只羊和狼的對話,個別幼兒角色模仿得很像,尤其是能用顫抖的聲音來說小山羊的對話,用兇狠的語氣來學說大灰狼的對話,表現(xiàn)很棒。個別平時比較膽小的幼兒也能觀察到同伴表演時語氣,積極舉手來參與表演活動,但由于活動時間緊迫,很多幼兒沒有被請到表演故事,。后期可以把《三只羊過橋》的表演安排到班級的“超級夢工廠”,為幼兒自制些簡單的道具,增進幼兒的表演欲望,除了讓幼兒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特點,還可以讓幼兒用典型的動作表現(xiàn)三只羊和狼的特征,尤其可以讓平時害怕上臺表演,不敢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的幼兒,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機會,通過表演幫助他們體驗成功表演的快樂,克服害怕表演的心理。

橋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中“泊”的意思。

  3、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中“泊”的意思。

  教學難點:

  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請學生背誦學過的描繪秋天的古詩,看誰記得多。

  2、導入: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關于秋天的古詩。揭題:楓橋夜泊。

  3、簡介作者:張繼,唐朝詩人,湖北安陽人,早年沒做過什么官,就南下吳越,寫下了許多詩篇,《楓橋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學生自學課文。提出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字詞,想想每句詩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霜、泊、啼、愁、蘇、城、寺、鐘;指名認讀。

  (2)出示課文,指名朗讀,引導評議。

 。3)通過自學,你知道了哪些字詞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楓橋:姑蘇城外的一座拱形橋;……)你是怎么弄懂這些意思的?

 。4)小結:查閱工具書是學古詩的好方法。不過,僅僅靠查閱工具書還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把字詞放在詩里去讀懂它。

  三、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理解課題。教師:楓橋在哪里?(教師板畫“楓橋”)“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師板畫“客船”)為什么說是“客船”呢?這個“夜”點明了什么?(貼卡片“泊”)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學習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教師相機板畫“月”“霜”“烏”,貼出卡片“霜”和“啼”)“霜滿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樣?(寒冷、孤獨)把這句詩的意思講一講。

  4、朗讀訓練。

  5、學習第二句:你還看見了什么?(教師板畫“江楓”“漁火”)江邊的楓樹怎么樣?茫茫的.江面上點點的漁火給你什么感覺?(孤單、寂寞)詩人想起了故鄉(xiāng)想起了親人,他憂愁得怎么樣?(難以入眠)誰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6、朗讀訓練

  7、學習第三、四句:你還看見了什么?(教師板畫“寒山寺”,貼“寺”“鐘”)寺里還傳來了什么?聽,鐘聲怎樣?(傳得很遠,傳到了客船上詩人的耳朵里)這就是第四句詩——夜半鐘聲到客船。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8、朗讀訓練

  9、齊讀全詩

  四、.總結全詩,體會感悟

  1、這幅畫在你眼里是這樣的美麗,但是,它在詩人的眼里卻不是這樣的,這和詩人當時的心情有關。詩人是怎樣的心情呢?詩中的哪個字寫出了這種心情?(貼出“愁”)

  2、讓我們成為詩人,坐上小船,回到那個秋夜吧。

  3、教師描述:在一個月色朦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吭跅鳂蜻叄鞖夂,你把外衣裹得緊緊的,江邊的片片楓葉和江面上的點點漁火使你感到孤獨,使你難以入眠。此時,寒山寺的鐘聲傳到了你的客船上……

  4、請學生交流:張繼,你看到了什么?你聽到了什么?孤身在外,你想到了什么?

  5、讓我們用滿腔的情,來吟誦這首名傳千古的詩吧。

  五、指導寫字

  1、請學生說說記住這些生字的方法。

  2、指導“愁”、“霜”的結構。

  3、鋼筆描紅。

  六、作業(yè)

  1、填空:這首詩描寫的景物有( )、( )、( )、( )、( )、( ),聽到的有( )和( ),抒發(fā)了詩人( )的感情。

  2、背誦課文。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教案07-10

橋的教案03-10

《橋》的教案02-24

《家鄉(xiāng)的橋》教案03-06

橋教案模板06-07

紙橋的教案08-02

友誼橋教案04-12

大班橋教案03-31

家鄉(xiāng)的橋教案03-01

奇怪的橋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