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什么東西不見了》,選自幼兒園主題課程幼兒用書大班下冊主題二《科學放大鏡》中的次主題二《超級變變變》。本次活動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新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索的欲望。""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溶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科學現(xiàn)象,糖融化了、雪融化了……在成人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卻深深吸引著我們的孩子,我們應抓住教育的契機,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從而培養(yǎng)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tài)度、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選擇了《什么東西不見了》這一科學活動,作為科學探索的內(nèi)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兒內(nèi)在生命本質(zhì)的展現(xiàn),正是好奇心驅(qū)使著幼兒去探索求知。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我們從培養(yǎng)幼兒愛科學,學科學、記錄、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為此,我引導幼兒通過實驗來感知、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
二、說活動目標
重難點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多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能力、態(tài)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我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
1、知道有些物體能溶于水。
2、初步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讓幼兒初步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三、說活動準備
1、玻璃杯多個、碟子2、食鹽、面糖、冰糖、糖塊、木塊、玻璃珠等3、記錄表、熱水、涼水、筆若干
四、說教學法教法:
在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正如新綱要中所說的:"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參與活動,用激情感染幼兒,對幼兒起示范帶動作用,引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2、啟發(fā)提問法: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引起幼兒的思考
3、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建構過程,采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的觀察,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學法:
1、操作比較法:操作法是幼兒運用最多也是最感興趣的一種方法讓幼兒實際操作,幫助幼兒比較,自己找出答案。
2、嘗試實驗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物品做實驗,從實際實驗中得出形象準確的答案。
3、談論交流法:通過師幼、同伴互相交流,更好的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溫、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
五、說活動流程
(一)、出示實驗材料,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進行第一次探究活動。
投放的材料有食鹽、面糖、玻璃珠、木塊)我會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實驗,你們走到實驗桌前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樣的實驗材料(幼兒活動,老師指導)讓幼兒輕輕回到座位,問幼兒誰愿意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師小結:食鹽、面糖能溶于水,玻璃珠、木塊不能
(二)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操作,什么樣的物體溶化的快,什么物體溶化的慢,進行第二次探究。投放的材料有食鹽、面糖、冰糖、糖塊、攪拌棒。。我會現(xiàn)引導幼兒觀察出示的材料,說出他們的不同,引導幼兒猜測:如果把這四種物體放入水中,那種化的最快,為什么?(幼兒活動,教師指導)再請小朋友輕輕回到座位上,大膽說出自己操作的結果。
教師小結:物體溶化的快慢與物體的形狀、大小有關。
(三)進行第三次探究活動,引導幼兒體驗物體溶化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教師準備同樣大小的冰糖,涼水、熱水、攪拌棒,讓幼兒大膽進行操做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并進行交流記錄(記錄時畫的快的用笑臉,慢的用哭臉)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xù)探索關于溶化的知識并實驗。
教學反思:本次活動,我們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從孩子的經(jīng)驗和水平出發(fā),不強調(diào)用書上的原話,不強調(diào)科學知識和概念,而改為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語言來提問,并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他所發(fā)現(xiàn)的科學現(xiàn)象。通過提出問題,讓幼兒先猜測、再操作、最后驗證的辦法,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qū)動下,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并且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出來與同伴分享。
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極大地調(diào)動,大膽地去做、去說。真正實現(xiàn)了幼兒與材料、與同伴、與老師的有效互動。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為幼兒園設計標志,培養(yǎng)幼兒的小主人翁意識。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設計制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標志。
3、引導幼兒講述所設計標志的作用和意義,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油畫棒、水彩筆、各種形狀的硬卡紙。
知識:認識過一些標志。
活動重點:
讓幼兒關注周圍環(huán)境中的危險隱患。
難點:
能將自己觀察到的隱患設計出安全提醒標志。
活動方式:
集體個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幼兒談論,你見過哪些標志?什么樣子的?有什么作用?
二、展開:
1、組織幼兒討論,幼兒園有哪些地方也可以設計一些標志貼上(臥室、洗手間、食堂、走廊、室外、游戲區(qū)等地方)。
2、自由選擇材料,獨立或結伴設計制作標志,教師注意知道幼兒選用的顏色、大小等盡量合理。教師提醒幼兒可以參考見過的設計標志的形式,如紅色的外圈白色的底色或者黃色的底色黑色的邊框。
3、請幼兒自己介紹自己設計的'標志名稱、用途及應貼在哪里。
4、請幼兒為設計的標志分類。
如:環(huán)保標志—節(jié)約用水:不要大聲吵鬧;別踩疼了小草;愛護樹木等。
安全標志—小心擠手;小心觸電;小心滑倒等。
交通標志—靠右走;禁止擁擠;禁止奔跑等。
5、請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標志掛到相應的地方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三、結束:
收拾材料結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大班的孩子特別喜歡跨跳、跑等動作,每當他們看到教室里面放著中班做操用過的金箍棒器械時,都想去玩一玩、跳一跳等,看到孩子們興致勃勃的可愛樣,引發(fā)我設計了"小猴玩棒"這一體育游戲,讓孩子在自由、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顒又,引導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不同方法,并隨著情節(jié)的不斷豐富與深入,逐步提高動作難度和運動的負荷程度,使肌體協(xié)調(diào)、靈活。
過程實錄活動目標:
1、探索金箍棒的多種玩法,發(fā)現(xiàn)并分享成功的方法。
2、學習利用器械練習助跑跨跳動作,發(fā)展跨、跳、跑等綜合能力,鍛煉腿部力量,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diào)性。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培養(yǎng)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
4、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用個別、小組合作等形式探索金箍棒的多種玩法。
活動難點:
學習利用器械練習助跑跨跳動作,發(fā)展跳躍、奔跑等綜合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金箍棒、紙球、錄音機、音樂三段。
2、空間準備:活動前檢查場地上是否安全,幼兒的衣著、鞋襪是否合適。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熱身運動教師:天氣真好,今天我們要變成一只小猴子,帶著金箍棒一起出去玩嘍(音樂律動)
2、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金箍棒的玩法教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玩法?
。2)合作玩金箍棒教師:合作玩金箍棒進一步探索玩法,結伴說說合作玩的方法并進行示范。
。3)小猴練習本領"助跑跨跳"小結助跑跨跳:兩手放兩邊,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腳用力蹬地,另一條腿跨跳過小河,單腳落地,保持平衡。
。4)小猴運果子,練習向指定方向助跑跨跳教師:小猴們真能干,都認真地練了助跑跨跳的新本領,現(xiàn)在要帶你們?nèi)ミ\果子,讓我們一起用剛才練的本領出發(fā)吧!
(5)比賽:看誰運得快(交代游戲規(guī)則)
3、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的小猴本領真大,真為你們高興。"聽——,你聽到了什么?(舒緩音樂)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舒緩音樂)
4、活動延伸:
金箍棒不但可以幫助我們鍛煉身體還可以變出很多的數(shù)字呢!我們一起和好朋友合作拼數(shù)字。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跑、跳、轉等基本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2、探索傘的多種玩法,激發(fā)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體驗合作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小花傘若干、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引出課題,師幼持小花傘騎馬進活動室。
2、熱身活動——傘操。
二、基本部分
(一) 嘗試探索收起來的雨傘玩法
1、教師:小傘小傘收起來,變成馬兒跑起來,它還能變成什么,怎么玩?
2、幼兒自由探索玩?zhèn)惴椒,教師用念兒歌的方式隨機指導幼兒活動,并觀察幼兒玩的方法。
3、幼兒用動作和兒歌語言展示交流自己的玩法。
4、重點學習幾種傘的玩法。
例如:跳小溝、轉風車等。
(二)嘗試探索撐開來雨傘玩法
1、教師提出撐開小傘游戲。
師:小傘小傘撐起來它能變成什么,怎么玩?
2、幼兒自由探索玩?zhèn)惴椒ǎ處熗瑯佑媚顑焊璧?方式隨機指導幼兒活動,并觀察幼兒玩的方法。
3、幼兒用動作和兒歌語言展示交流自己的玩法。
4、重點學習幾種傘的玩法。
例如:摘果子、滾車輪等。
三、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松活動《玩雨》
2、結束活動。
"傘兒傘兒收起來,變成起來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詩歌循環(huán)反復的句式美及語言美。
2.嘗試用敲印畫的方式,描述自己眼中春天的秘密。
3.樂意參加集體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中優(yōu)美的意境。
活動難點:
感受詩歌循環(huán)反復的句式及語言美。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觀察過春天,對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舒緩的背景音樂、PPT《春天的秘密》。
3.油畫棒 顏料 畫紙 繪畫工具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直接引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對,春天來了,春天在哪兒呢?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詩歌,名字就叫《春天的秘密》。
(教師完整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二、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欣賞散文詩。
播放ppt鼓勵并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句來表述。
(1)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怎么了?河水是怎么流著的?河水是怎么說的?說了什么?(小聲……)
。2)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垂柳換上了什么樣的新裝?垂柳在微風中會怎么樣呢?聽完這句你有什么感覺?
。3)桃花紅著臉,后面半句是什么?哪個小朋友來補充一下?抿著嘴是什么樣的呢?誰來做一做這個動作?三、 詩歌里還講到了春天有哪些秘密呢?請小朋友再仔細聽老師來朗誦一遍。
(4)燕子怎么了?(飛在天空里),燕子飛在怎么樣的天空里的?燕子是怎么叫的呢?你們聽了段后心里覺得開心嗎?剛才有小朋友說道麥苗了,
。5)是什么樣的`麥苗從什么地方怎樣出來的?你們聽完這句話有什么感覺?
(6)春天來了,農(nóng)民伯伯忙著干什么呢?拖拉機是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拖拉機也是小聲說嗎?散文詩你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說的?
三、完整欣賞
播放故事錄音,鼓勵幼兒跟念。
四、繪畫“眼中的春天”
師:春天還有很多秘密,還會在哪里呢?他們又會怎么告訴大家春天的秘密呢?
1.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2.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作品,小結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說兒歌,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和特點。
2、嘗試口頭仿編兒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二、活動重難點:
1、重點:說兒歌,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和特點。
2、難點:幼兒用“如果獅子……,還是不是獅子?”的句式,創(chuàng)編兒
歌。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學習創(chuàng)編兒歌。
三、活動準備:
《獅子和蛋》幼兒用書、不同形態(tài)的.獅子圖片,圖畫紙、
彩筆。
四、活動過程:
1、教師模仿獅子的吼叫聲,請幼兒猜猜老師扮演的是什么動物。
。ㄍㄟ^互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出示幼兒用書,請幼兒看圖講故事。
3、教師朗誦兒歌《獅子的噩夢》:
獅子的噩夢
如果獅子沒有鬃毛,
還是不是獅子?
如果獅子沒有牙齒,
還是不是獅子?
如果獅子長出斑點,
還是不是獅子?
哎呀呀!一場噩夢,
嚇壞了獅子。
4、提問,理解兒歌內(nèi)容:
1)、獅子的噩夢是什么?(認讀字卡:獅子)
2)、你認為沒有鬃毛的獅子像什么?你喜歡嗎?
3)、你認為沒有牙齒的獅子像什么?你喜歡嗎?
4)、你認為身上有斑點的獅子像什么?你喜歡嗎?
5)、你覺得獅子如果變成那個樣子,心里會怎么想?
6)、你想為獅子設計怎樣的新形象?
5、幼兒學習朗讀兒歌。
6、請幼兒用“如果獅子……,還是不是獅子?”的句式,創(chuàng)編兒歌。
五、延伸活動:
出示不同形態(tài)的獅子圖片,請幼兒觀察,并動手為獅子設計一個新形象。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感知畫面人物的動作和表情,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以及重復的故事結構。
2.借助圖片,感知動物出場的順序以及動物的大小,完整地閱讀圖畫故事。
3.能與同伴好合作。
二、活動準備
1.圖片及頭飾:小老鼠、小猴子、小豬、小馬、小河馬、小象。
2.毛線紅色小背心1件。
3.幼兒用書人手1冊。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感知畫面人物的動作和表情,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以及重復的故事結構。
2.活動難點:自主閱讀理解故事。
3.指導要點:通過觀察、借助圖片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以及重復的故事結構。
四、活動過程
1.觀察封面提問:封面上有誰?老鼠媽媽給小老鼠編織了一件紅色的小背心,好看嗎?
教師:小老鼠穿上小背心真漂亮!很多動物都喜歡它的小背心,它們都想穿小背心!
2.幼兒自主閱讀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1)知道觀察一頁多幅圖的方法:你們怎么知道先看哪幅圖呢?
小結:按照每幅圖下面的數(shù)字,按順序的看,看完一幅再看一幅,還要把前后畫面連續(xù)起來才能看懂這個故事。
。2)幼兒自行閱讀圖書,邊看邊輕聲講述。
。3)閱讀后交流畫面上還有誰?誰穿上了紅背心?看上去好看嗎?最后,小背心變成什么樣子了?
。4)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
3.師幼完整地欣賞、閱讀故事。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誰來了?他說什么呢?穿上小背心,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感覺怎樣呢?
(2)教師邊完整地講述故事邊引導幼兒翻閱畫面,講至相同的地方,等待幼兒跟著講述。
。3)這個故事中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4)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看圖講述故事。
4.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動物的大小,感知動物出場的次序。
。1)誰第一個試穿鼠小弟的背心?誰第二個試穿小背心?第三個呢?……(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按照動物出場的先后次序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2)這些動物有什么變化?(動物越來越大)
。3)一共有幾個動物來穿鼠小弟的紅背心?
。4)紅背心經(jīng)過這么多人試穿,最后變得怎樣了?小老鼠的表情是怎樣的?
。5)小象和小老鼠一起玩什么游戲?它們開心嗎?
5.引導幼兒完整地看畫面講述故事。
6.討論交流這么多動物都喜歡鼠小弟的小背心,你有什么好辦法?你喜歡鼠弟弟嗎?為什么?(鼠弟弟有好東西能與大家分享,小背心被穿壞了雖然有點傷心,但他很快的就變得快樂起來了。)
7.表演故事。
(1)學習扮演小動物角色
。2)幼兒自主結對,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3)戴上動物頭飾,在集體面前表演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
五、評價要素幼兒是否能自主有序的閱讀,理解故事內(nèi)容。
六、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結尾,啟發(fā)幼兒想一想:這么多動物都喜歡鼠小弟的小背心,你有什么好辦法?引導幼兒根據(jù)《鼠小弟的小背心》故事內(nèi)容,制作相應的道具,如動物的頭飾,并進一步學習表演故事。
2.在美術活動中,可引導幼兒裝飾''小背心",學習用廢舊報紙等材料制作服裝。
鼠弟弟的小背心鼠弟弟穿上了媽媽打的毛衣小背心,挺漂亮吧?
小猴子說:多漂亮的小背心,給我穿穿吧。"嗯"小豬說:多漂亮的小背心,給我穿穿吧。"嗯"小馬說:多漂亮的小背心,給我穿穿吧。"嗯"小河馬說:多漂亮的小背心,給我穿穿吧。"嗯"小象說:多漂亮的小背心,給我穿穿吧。"嗯"呀,小背心被扯成毛線了。⑹蟮艿軅牧。
小象和鼠弟弟用小背心變成的毛線玩起了蕩秋千,玩得開心極了。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對前閱讀的技能。在這個活動中屠老師能借助多媒體PPT畫面,采用游戲介入、提出適合的問題、鼓勵的評價、角色的互動等方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
從活動的目標上看: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猜測故事情節(jié),并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感受故事中角色表情神態(tài)的'詼諧有趣,體驗鼠小弟的心情變化,懂得自我調(diào)節(jié)。第一個目標為達成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第二條是達成情感目標;顒拥哪繕诉_成度高,但是不適合小班的年齡特點,比較符合中班的年齡。
從老師的整個教學流程上看:她先利用封面上看到的展開主題,讓孩子了解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鼠小弟和他的背心展開的故事,從而引起孩子自主閱讀興趣,再次通過看看、猜猜、說說,讓孩子理解圖畫內(nèi)容,同時設置一些懸念,逐步引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和想象,在活動中間還請孩子學一學,演一演大動物穿上小背心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等。使孩子更加喜愛這個故事。整個流程設計自然清晰。
從時間上看:本次活動上的時間有30多分鐘,對于小班孩子而言時間過于長了,雖說時間長但是在活動中孩子的注意力還是不錯的,能跟隨教師。在設置到第3個環(huán)節(jié)時,獅子大象來了,請幼兒上來模仿大象、獅子穿上小背心后的動作,表情等,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省下一個動物,在集體表演中的次數(shù)也可以降低幾次。
從教學上看:老師與孩子之間的師幼互動很好,教師的教態(tài)情切、自然。課堂氣氛很輕松、活躍。出示的PPT也能跟隨著動物一個個得變大最后到覆蓋真?zhèn)畫面,使孩子從畫面上也能看清動物一個個變大的過程。增加了他們對著個故事的興趣。最后環(huán)節(jié)的交流進一步提升了故事的意義。把鼠小弟借給朋友的小背心弄壞了,最后鼠小弟原諒他們,引申到生活中你的好朋友把你的東西弄壞了你會怎么辦展開討論,給孩子一種人生的態(tài)度和思維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披薩外形,學做“紙盤匹披薩”。
2、嘗試用三角形的彩紙進行底盤拼貼,并用各種紙團、碎紙對紙盤裝飾。
3、積極參加制作活動,保持作品整潔。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一次性紙盤、與紙盤同等大小的彩色紙(對折2~3次后裁開,拼貼紙盤用)、彩色紙團、各種顏色的碎紙、漿糊、抹布。
活動重難點:
了解匹披薩外形,學做“紙盤匹披薩”
嘗試用三角形的彩紙進行底盤拼貼,并用各種紙團、碎紙對紙盤裝飾
活動過程:
一、出示美羊羊圖片,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這是誰?(出示美羊羊)美羊羊開了一個披薩店,可是她一個人忙不過來,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吧,好嗎?
二、呈現(xiàn)需要的各種操作材料,探索制作的方法,嘗試制作 。
1、出示披薩圖片,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師:你們吃過披薩嗎?喜歡吃披薩嗎?我們來看看披薩上有什么?(幼:紅辣椒、青椒、紅紅的肉)
2、師:美羊羊她已經(jīng)幫我們把材料都準備好啦!你們看。◣煶鍪静牧希┛墒且趺醋瞿兀课覀円黄饋韺W一學吧!
3、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做披薩的方法。
。1)師:美羊羊說,我們要把披薩做在這個圓形的小盤子上,她已經(jīng)幫我們做好一個了。(出示做好的一塊)
師出示一塊扇形披薩:你們覺得這個做好的一小塊披薩像什么?(西瓜、扇子)這個形狀叫做扇形。
。2)學習紙盤拼接:這一小塊扇形的披薩餅是怎么放上去的?尖尖的頭是朝里面的還是外面的?(引導幼兒觀察尖頭朝里)接下來的披薩餅怎么放呢?它們要去找朋友啦!頭碰頭、肩并肩、腳碰腳。
。ㄗ詈笠粔K貼的時候問幼兒怎么貼?反復強調(diào)頭碰頭、肩并肩、腳碰腳。)
(3)引導貼上紅、綠辣椒和肉。
師:這樣的'披薩好吃嗎?讓我們?yōu)樗由虾贸缘娜夂屠苯钒桑〉且膊荒芊诺奶,會不好吃的。做好啦!我們放進烤箱來烤一烤,真香啊!
三、幼兒制作披薩,教師巡回指導。
1、師:請你們也來做一做披薩,做好以后也放進烤箱烤一烤,請客人老師吃好嗎?但是,在拿材料的時候不要爭搶,每個小朋友都有的,在制作的時候糨糊不要涂很多,做好后把手在抹布上擦一擦。好嗎?
2、幼兒制作披薩,教師指導
3、師:做好的披薩我們來放進烤箱再送給客人老師吧!
活動反思:
活動的重點可放在引導幼兒用彩色紙、紙團來裝飾上,而難點就是紙盤的拼貼方法上來考慮。用兒歌式的教授讓幼兒清楚地學習拼接底盤的方法。教師的語言不夠有感染力,可以用一些“這個披薩看上去真好吃啊!真香啊!”等語言來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讓活動氛圍更活躍;顒又薪處焼枴斑@樣的披薩好不好吃?”時馬上否定了幼兒的說法!斑@個披薩不好吃”可以再換種說法:如果加上一些辣椒和肉就更好吃了!备茏層變航邮。最后評價結束時需要與導入的情境相對應,將情境貫穿下去。如把做好的披薩送到美羊羊的披薩店去。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11-29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1-27
大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