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時間:2024-07-28 03:43:4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范文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歌唱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范文集錦五篇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理解歌詞的含義和情感,在學唱中表現進行曲雄壯、有力的曲式風格。

  2、 嘗試用不同的歌唱形式(齊唱、領唱、分組唱)表現歌曲。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圖片導入 出示國旗。

  提問:你在哪里看到過我們的國旗?國旗什么時候升起來?

  小結:國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征,是我們的驕傲。每個晴朗的'周一早晨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太陽把云朵的臉蛋照的紅紅的,于是國旗就升在美麗的朝霞里。

  二、完整欣賞,聽辨歌詞

  1、 播放錄音,欣賞歌曲,說說自己聽到的歌詞。

  2、 教師范唱,呈現ppt圖示。

  3、 聆聽旋律,感受進行曲的曲式特點,再次表現。

  三、表現歌曲

  1、 齊唱

  提問:齊唱怎么唱?

  2、 領唱

  提問:領唱唱哪一句呢?

  3、 分組唱(男孩女孩) 嘗試接唱

  活動延伸:將完整的歌曲放在小舞臺供幼兒選用。

  音樂活動《國旗多美麗》教師觀察記錄表

  一、在表現進行曲曲風的過程中,老師的引導方式有什么?可以有哪些調整?

  二、對于大班幼兒,在歌唱活動指導目標中,老師對于本次活動中運用到哪些,哪些適合? 1、愉快唱歌。

  2、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3、有一定的情感投入。 4、口齒清晰。 5、正確唱出節(jié)奏。

  6、小組或全班合作愉快。 7、嘗試領唱、分組唱。

  8、樂意表現進行曲的曲風。 9、能根據圖譜提示唱歌。

  三、記錄幼兒學唱歌曲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在愉快的表演活動中引導幼兒熟悉理解歌詞,喜歡演唱歌曲。

  2、愿意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準備

  釣魚竿一根,帽子一頂。

  過程

  1、觀看表演,進入歌曲所描述的情境。

  教師頭戴帽子,手持釣魚竿,裝做釣魚的樣子,等待幼兒因好奇而交頭接耳或發(fā)出笑聲時,教師故做神秘地對幼兒發(fā)出“噓噓”聲。等幼兒安靜下來后,再重復上述動作,等待幼兒再次作出反應。教師再次釣魚,收魚線,作沮喪或興奮狀。

  2、討論,理解歌詞。

  師:剛才你們看到我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我釣到了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夸張地做出沮喪和興奮的神態(tài)。

  3、師生表演,熟悉歌詞及旋律。

 。1)配樂曲,教師完整表演一遍。

  (2)幼兒跟教師表演,邊聽教師念白。

  4、學唱歌曲,創(chuàng)編最后兩小節(jié)的歌詞及動作。

 。1)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2)幼兒邊表演邊演唱歌曲。

  師:你們釣到了什么?

  (3)請個別幼兒上來釣魚,其他

  幼兒跟著一起唱歌。

  讓幼兒在開始前先想好自己想釣到什么東西,然后在表演過程中用動作表示出來,然后讓大家猜猜:我釣到了什么?猜出來后大家一起把新歌詞填到歌曲中去演唱一遍。

  5、師生一起討論釣魚心得以及魚的各種烹飪方法,然后請幼兒將釣到的魚送到廚房給炊事員叔叔阿姨。

  活動結束。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圖譜的提示學唱歌曲,并唱準弱起的句子。

  2通過去點子游戲,學會運用拍手代替部分歌詞進行唱歌的方法。

  3在默唱部分歌詞的活動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圖譜、小狗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出示圖片(小狗):“看,這是誰呀?你知道它是誰家的小狗呢?”

  2 出示圖譜,提問:

  看圖譜你能說出小花狗的名字嗎?

 。ǘ┬率诟枨

  1老師根據圖譜朗誦歌詞。

  2邊看圖譜邊朗誦歌詞2~3遍(師幼共同)。

  3傾聽老師范唱。

  4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看圖譜學唱歌曲。注意唱準弱起小節(jié)。

 。ㄈ⿲W習控制性的`演唱

  1用去點子的方法,提示幼兒將劃去點子對應的歌詞,用拍手表示默唱。

  2請個別幼兒依次去點子,大家一起練習控制性歌唱。

  3幼兒任意去點子,練習控制性歌唱。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觀察圖譜,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曲調。

  2、會根據歌曲節(jié)奏,利用身體和生活樂器,創(chuàng)編不同的敲鼓動作。

  3、積極參與并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能大膽自信地表演。

  活動準備:

  大鼓一個;歌詞圖譜;筷子、牛奶罐、盒子等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與節(jié)奏

 。ㄒ唬┞蓜,感受歌曲旋律。

  1、幼兒當神氣的小鼓手,合著歌曲旋律入場。

  2、提問:剛才,我們合著《小鼓手》的'音樂走進來,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呢?

  (二)利用圖譜,練習歌曲節(jié)奏。

  1、出示圖譜,講解節(jié)奏。

  2、練習:集體學大鼓唱歌,用“咚”聲來表示。

  3、利用身體部位練習節(jié)奏。

  二、學唱歌曲

 。ㄒ唬┩暾匦蕾p歌曲。

  1、教師第一次范唱(清唱),鼓聲用敲鼓的方式表達。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2、第二次完整地范唱。提問:大鼓是怎么樣唱歌的?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ǘ└鶕䦂D譜,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1、教師指圖譜,幼兒跟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2、重點練習:漸強(利用圖譜法——鼓的從小到大來表現音的從弱到強)和休止符節(jié)奏(利用圖譜法——沒有畫鼓棒的鼓表示)。

  (三)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輕聲跟唱一遍。

  2、幼兒用好聽的聲音跟唱一遍,放開唱。

  3、幼兒獨立演唱歌曲一遍。

  4、提升要求,幼兒背唱三遍:

 。1)拿掉兩張圖片,幼兒演唱歌曲。

  (2)拿掉所有圖片,幼兒演唱歌曲。

 。3)拿掉節(jié)奏圖譜,幼兒演唱歌曲。

  5、幼兒邊唱邊表演歌曲一遍。

  6、分男女幼兒合作演唱歌曲:女孩當小鼓手,男孩當鼓,第二遍交換。

  三、利用身體和生活樂器,激發(fā)幼兒對歌唱活動的興趣

  1、請一名幼兒當小鼓手,邊唱邊敲大鼓;其余幼兒把肚子、膝蓋、肩膀等當作大鼓邊唱邊敲打。

  2、提問:我們可以生活中的什么東西當作大鼓呢?(可把牛奶罐、盆子、盒子等當作大鼓)

  3、幼兒表演:

  第一次表演,請幼兒邊唱邊敲;

  第二次表演進行提升,敲鼓的地方不能發(fā)出聲音,直接用“鼓聲”表示。

  四、結束:幼兒再次當小鼓手,在邊敲邊唱中出活動室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演唱歌曲,增加對中國傳統(tǒng)兒歌的了解。

  2、體驗想象的樂趣,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大頭在雨中的快樂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風趣,體驗歌曲主人公的樂觀生活態(tài)度。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人:

  幼兒圍坐成半圓,老師以節(jié)奏游戲導人,分別用廣東話、普通話交替問候,讓幼兒在相互問候的游戲中感受歌曲三拍子節(jié)奏。

 。ń處熭p聲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簡單有趣的手指游戲,其價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進入聆聽和專注的狀態(tài),為建立清晰的聽覺表象做好準備;二是通過有節(jié)奏的互動問好,拉近師幼情感距離,為練習三拍子節(jié)奏做好鋪墊,這是一個互動積累,節(jié)奏前置的環(huán)節(jié)。)

  二、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在音樂的伴奏下,邊講述故事“下雨的時候”邊繪畫,引起幼兒對“大頭”的興趣。

  (在舒緩的鋼琴伴奏下,教師以自然的,像媽媽一樣的口吻帶出了音樂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動人,引人入勝的課堂效果。緊接著,老師用像聲詞“嘟”哼唱旋律,并用簡單的美術線條勾勒出音樂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愛的大頭娃娃,自然而不著痕跡地幫助幼兒進入歌曲,創(chuàng)設了音畫結合的課堂效果。)

  三、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講到結尾將歌曲帶入,幼兒聆聽老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這個大頭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來當大頭(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戲(小幅度手指動作)幫助幼兒感受歌曲。

  師:剛才大頭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傘!下雨能洗澡!……

 。ㄓ變夯卮鸷罄蠋熡酶杪暭皠幼骰貞,引導其他幼兒一同模仿,幫助理解歌詞。)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師幼一邊玩手指游戲一邊傾聽老師歌聲進一步理解歌曲。

  師:我的“大頭”在這,把你的“大頭”也拿出來。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導幼兒跟唱歌曲。

  師:你的頭大,我的頭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頭”唱歌過程中,老師用動作引導幼兒:一起來!

  (①簡單裝備,化繁為簡。簡單的“大拇指”,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成了大頭娃娃:老師的手掌和大拇指連接變成了雨傘……跟隨歌曲旋律進行的手指游戲吸引著孩子的眼球,激蕩和點燃了孩子無窮的想象,簡單的裝備創(chuàng)造了快樂歌唱的價值。②逐層遞進,練習積累。從大拇指大頭轉換到桔子大頭,從個體手的動作過渡到操作桔子教具,從徒手練習過渡到配樂操作,從慢節(jié)奏到快節(jié)奏……是一個逐層遞進,練習積累的過程。)

  四、學唱歌曲。

  1、師幼操作“大頭”指偶學唱歌曲,進一步體驗歌曲韻律和內容。

  師:剛才小朋友說“老師你有‘大頭’,我們也想有個‘大頭’,別著急,看看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師:我們用橡皮泥做個大頭吧!師幼用團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頭”,注意跟隨韻律節(jié)奏進行。

  2、教師借助橡皮泥“大頭”與幼兒一起游戲歌唱。

  師:我們都有了“大頭”,看看誰的“大頭”最會唱歌。

 。á俨シN“想象”的種子。橡皮泥大頭的引入,滿足了孩子探求、想動的期望,并進一步啟迪了孩子的遷移能力:原來橡皮泥也可以當大頭呀!②變化帶來熱情。變則通,不停變換的游戲情境無疑能夠保持孩子學習參與的熱情,并有效促進歌曲聽覺表象的形成。)

  五、表現歌曲。

  情境:雷聲響起,雨點從天上落下來,大頭娃娃們,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1-2次。(教師帶領)

  2、幼兒熟悉動作和韻律后,空間位置可以比較自由和開放,可以跟隨琴聲自由表達。

  (教師給予動作提示)

  尾聲:天晴了,大頭玩累了,跟著媽媽回家了……

  (①自由表達,釋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體表達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從小的手指游戲過渡到大的'身體韻律,是一個節(jié)奏積累到韻律和諧的過程。孩子可以輕松跟隨歌曲表達情感,既釋放了學習過程中的疲倦,又體驗了收獲的快樂。②榜樣示范,秩序學習。帶頭人教學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迷茫和混亂,有效將孩子的想象內容整合和再現,保障了學習的秩序。

  從實錄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節(jié)質樸、自然的課例,相信每位老師看完后都能夠效仿和嘗試。活動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準備,不需要華麗的語言,一個桔子,一根粉筆,一塊橡皮泥。一種媽媽的心態(tài),就能把孩子帶入想象和愉悅的音樂境界,我想,回到“簡單”,應該是童謠傳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03-19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15篇03-22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15篇)03-23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合集15篇03-23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老鼠畫貓03-25

歌唱活動教案02-24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集錦7篇04-06

大班歌唱教案燙火鍋03-31

小班歌唱活動教案03-17

歌唱活動教案模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