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案集合十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征。
2、會用簡單表格統(tǒng)計、整理蝸牛的食性等情況。
3、能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和建議。
知識與技能:知道蝸牛的生活習性和運動方式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照顧小蝸牛、觀察它的生活和成長是十分有趣的。
2、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學重難點:能對蝸牛的各個方面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并進行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
(1) 學生課前捉到的蝸牛,盛放蝸牛的容器、放大鏡等。
。2) 供蝸牛選擇的食物,如切成小塊的菜葉、面包、雞蛋、蘋果皮等。
。3) 供學生實驗用的啤酒、醋、干布、濕布(或干紙、濕紙)、特制的紙盒(里邊涂黑,蓋子上開個長條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平時大家都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讓大家猜猜這是一種什么動物: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板書:蝸牛)
2、檢查學生捉到的蝸牛。說說你在哪里捉到的蝸牛?
二、觀察蝸牛
1、 發(fā)給學生放大鏡,談話:同學們,這是什么?(放大鏡)你能用它來干什么?(觀察蝸牛)(板書:觀察)
2、現(xiàn)在就請大家仔細觀察蝸牛,并把它畫下來,你可以給你的蝸牛起個名字。
3、誰來說說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并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畫的蝸牛。
三、研究蝸牛
1、你還想了解蝸牛的哪些方面?
2、找到和你研究同樣問題的.伙伴,與他們組成一個小組,制定研究計劃。討論:你們準備設計什么樣的實驗來研究你們想了解的問題?需要哪些實驗用品?
3、根據(jù)各小組所研究的問題,分別給學生提供切成小塊的菜葉、面包、雞蛋、蘋果皮、啤酒、醋、干布、濕布(或干紙、濕紙)等實驗用品。
4、提出實驗要求: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實驗前能不能給你們的實驗結果先做一個預測?各小組的記錄員要做好實驗研究記錄。
5、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研究。(教師巡視,根據(jù)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點撥)
6、匯報交流研究成果: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論?與你們預測的結果一致嗎?
四、拓展
今天我們通過對蝸牛的研究,對蝸牛的各個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家能不能根據(jù)你對蝸牛的了解,給你捉到的蝸牛設計一個家,飼養(yǎng)它,讓它成為你的好朋友呢?
五、回家觀察(雨天、晴天)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師談話引入,揭示研究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每天都是怎樣來到學校的?你們都會騎自行車嗎?同學們可真厲害,這么小就都學會騎自行車了,那你對自行車了解多少?你想知道最早的自行車是什么樣子的嗎?同學們請看(課件:自行車發(fā)展史)
這是有年代記載的比較早的自行車的照片,那時候自行車還很稀有,擁有一輛自行車就跟現(xiàn)在擁有一輛奔馳差不多。人很聰明,有的能工巧匠買不起自行車,就自己做,你看,(課件)這輛自行車做得很不錯吧?
師:自行車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歷程,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許多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不但實用性強,而且越來越美觀。同學們請看,這些自行車的設計是不是很獨特?(課件:各式各樣設計新穎的自行車)
師:看到這里,你對自行車是不是更加感興趣了?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自行車王國,去探尋自行車的秘密吧。(板書課題)
二、小組確定研究問題
1、確定本課研究問題:
師:誰能介紹介紹自己的自行車?
師:你們說的可真詳細,那你們知道自行車上的這些部件都有什么用嗎?為什么要如此設計呢?
師:關于自行車,你都有哪些疑問?請各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ㄐ〗M討論,師板畫自行車)
師: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有哪些疑問?
生:為什么人騎在自行車上不會倒?自行車為什么能動?自行車的座位下為什么要安裝彈簧?自行車上的齒輪為什么前面的大,后面的?自行車上有那么多部件,它們都有什么用?自行車的車把為什么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彎的,什么樣的更好?自行車反光片里面為什么是凹凸不平的?未來的自行車會是什么樣子的'?我的自行車騎一段時間就覺得很沉,騎起來很費力,怎么才能讓它輕快一點兒呢?……
師:同學們的問題可真不少,根據(jù)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歸納一下,從三個方面來研究。(板書:結構原理、安全維護、發(fā)展趨勢)
2、小組選擇研究問題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研究問題,自由分組。(學生按研究問題調(diào)換座位)
師:請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擔任組長。
各小組組長作。
師:你有信心帶領好你的組員完成本次研究任務嗎?老師相信你們一定完成的很出色。
三、小組確定研究途徑
師:要想解決這么多的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進行研究呢?到校門口修車鋪去問修車的叔叔;到賣自行車的商場去采訪售貨員;到圖書館查資料;問老師、爸爸媽媽;……
師: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有的要到上去沖浪;有的要去實地拍照、采訪,掌握第一手資料;有的要請教老師和家長……你們能夠使用多種方法進行調(diào)查研究,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有了這么多的好辦法,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成功的完成本次活動任務。
四、小組制定研究
師:要想成功完成一項活動任務,首先要有一份好的活動。請各小組組長帶領你的組員認真填寫本次活動的表。
小組合作討論,填寫活動表。師巡視指導。
五、小組匯報研究
師:同學們討論的這么熱烈,那就趕快把你們小組的活動展示吧!讓我們掌聲有請第一小組進行展示。
各小組分別匯報本組活動。
六、:
師:今天在與小組同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與他人合作學習,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充實完善自己,讓我們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愉快。
自行車是我們?nèi)粘I钪凶畛R姷慕煌üぞ咧,我國又素有自行車王國的美稱。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可以了解更多的關于自行車的知識,做一名優(yōu)秀的自行車駕駛員!在這里,老師預祝同學們的活動可以順利實施成功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一、教學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研究,了解讓紙“站”起來的方法,探究影響紙“站”穩(wěn)的因素,了解生活中其他物品的穩(wěn)定性與這些因素的關系。
能力目標:在對比實驗中養(yǎng)成學生觀察與傾聽的習慣。在研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能夠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并在生活中加以應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本次活動通過三次由淺入深的實驗,使學生熟練掌握了實驗的操作步驟,能夠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合理設計對比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準確。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用實驗法、比較法等科學的方法求證問題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拴魚線的紙、大小相同的紙、高度不同的紙、重量不同的紙、底面積不同的紙、風扇。
學生準備:剪刀、格尺
三、教學流程
1、創(chuàng)設情景、確定主題
教師從一個小游戲?qū)氡菊n。由一張拴著魚線的紙“站”在桌面上這一有趣的.現(xiàn)象,引起學生對紙的興趣。然后,用一張普通的紙重復實驗,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結果,由此引入課題——《讓紙“站”起來》。
2、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探究
(1)讓紙“站”起來
揭示課題之后,首先教師提出讓紙“站”起來的要求。學生根據(jù)要求進行活動,想盡一切辦法讓紙“站”在桌面上。教師將比較有特點的作品擺在講臺上,然后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樣一張平面的紙,是怎么站起來的?”從而得到“通過改變紙的形狀,可以讓紙‘站’起來!边@一方法。
。2)讓紙“站”得更穩(wěn)
、偌垺罢尽钡酶(wěn)與形狀有關
教師根據(jù)前一個實驗內(nèi)容提出難度更高的要求——“看誰想到的方法能讓紙‘站’得更穩(wěn)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做?”。學生完成作品之后,先在組內(nèi)進行第一輪選拔,然后每組推薦一個作品在全班展示。
接下來,請同學們猜一猜,“哪一個作品站得更穩(wěn)?為什么?”此時,學生提出的看法都是自己的猜測,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科學的方法加以證明!敝,學生提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并在不斷的致疑和完善中,總結出實驗步驟。各組派一個代表按照實驗步驟,對推薦上來的作品加以驗證,并得到結論——紙“站”得更穩(wěn)與形狀有關。
②紙“站”得更穩(wěn)與高度、重量、底面積有關
學生猜測“紙‘站’得更穩(wěn)還與什么因素有關?”,總結歸納成三個因素,分別是高度、重量、底面積。各組選擇一個研究內(nèi)容,用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方法加以驗證。各組演示驗證過程,并揭示結論——讓紙“站”穩(wěn)的因素有形狀、重量、高度、底面積。
、墼谏钪械膽
結合讓紙“站”穩(wěn)的四個因素,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其它物品。教師首先講述自己遇到一個問題!扒安痪梦覄倓偘峒,為了裝飾房間,買了一個漂亮的花瓶,還有一些富貴竹。誰知,我把竹子插到花瓶里的時候,花瓶總是東倒西歪的站不住!睂W生針對這一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教師出示生活中的其它物品,請學生觀察“這些物品通過改變什么因素達到穩(wěn)定的目的?”學生列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
四、活動延伸
學生通過本次活動了解形狀、高度、重量、底面積這四個方面不但是影響紙“站”穩(wěn)的因素,而且也影響著其它物品的穩(wěn)定性。通過改變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以達到更穩(wěn)定的目的,從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能夠?qū)W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綜合實踐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學習"講究衛(wèi)生、預防疾病、安全避險、自救自護"的知識和本領。
2. 增強、提高自己應對困難,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從而快快樂樂的健康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胃的作用。
難點:學會保護自己的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芝麻開門
1.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晃缓门笥,它的名字叫胃。它是你肚子里用來盛裝食物,并對食物進行消化的柔軟肌肉"口袋"
2.胃每天都在認真,勤勞地工作著,有時還很累呢。
二,觀察在線
1.食物進入胃后,胃的肌肉開始收縮引起胃蠕動。
2.胃不停地蠕動,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成糊狀。
3.胃經(jīng)過緊張收縮,幽門打開,容易消化地食物依次被送入十二指腸。
4.糊狀食物被不斷地向下推。
5.胃的作用是什么呢?
三,點擊問號
1 ,聽聽胃的對話,想一想 。
2 ,出示對話:
、盼业男≈魅嗣刻熳類鄢粤闶,沒有正常的飲食規(guī)律,讓我從早忙到晚,我好難受啊!
、莆业男≈魅颂刎澇,見到好吃的,就不顧一切地大吃大喝,快把我撐破了。
、俏业男≈魅烁鼌柡,為了玩,他吃飯時總是狼吞虎咽,從不細細咀嚼,讓我負擔很重,都消化不良了。
、任业男≈魅丝珊昧耍怀粤闶,不偏食挑食,吃飯時還細細咀嚼,你們看,我多舒服啊!
3,怎么對待自己的胃的?學生交流。
4,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飯后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食用溫和飲食━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yǎng),不要純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飯后不要躺下休息。
四,攜手共享
1,書上24頁,面對下面幾個小伙伴,你想對他們說什么?評判他們的做法對不對。 狼吞虎咽( ) 零食不斷( ) 細嚼慢咽( ) 暴飲暴食( ) 冷飲過度( ) 挑食偏食( )
2,向他們提出建議嗎?補充養(yǎng)胃食物 一、小米:暖胃,安神 二、南瓜:南瓜性溫,味甘。
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膠還可以保護胃腸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面愈合,適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消除致癌物質(zhì):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幫助肝、腎功能的恢復,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三、菠菜、胡蘿卜、洋蔥、大蒜
五.巧手作坊
、挪殚唸D書或借助網(wǎng)絡,全面了解胃的作用,胃的保養(yǎng)等的知識。
相關介紹:胃病飲食:得了胃病飲食上要注意以下11條原則: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4.規(guī)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guī)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guī)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7.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shù)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后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fā)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C的含量,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⑵.學生實踐創(chuàng)作。
綜合實踐教案 篇5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下冊的內(nèi)容,按“方法與指導”“活動與探究”兩個部分編寫,共安排8個主題。
一、教材分析
“方法與指導”部分,包括“怎樣制訂活動方案”“學會分工與合作”兩個主題,側重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活動與探究”部分包含綜合實踐活動三個指定領域的相關內(nèi)容。
“走進游戲世界”和“生活中的禮儀”這兩個主題側重于研究性學習領域;“快樂剪紙”“飼養(yǎng)小動物”和“衣物的洗滌”側重于勞動與技術教育領域;
“居民生活環(huán)境調(diào)查”側重于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領域。信息技術的內(nèi)容則貫穿于所有的主題之中。
二、學情分析
我任教三年級三班和四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們非常喜歡這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但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學習起來非常有興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學動手能力較差。我將根據(jù)不同班級學生特點調(diào)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孩子進行學習、理解,調(diào)查,實踐。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怎樣制訂活動方案”“學會分工與合作”這兩部分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制訂活動方案和分工與合作的一般方法,體驗制訂活動方案和分工在學習及相關活動中的作用。初步養(yǎng)成活動規(guī)劃的意識和與人合作能力。
2、“走進游戲世界”和“生活中的禮儀”通過組織學生有針對性的調(diào)查研究,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與探究問題的興趣,提高探究問題的積極性,發(fā)展與人交往的能力,初步養(yǎng)成關注社會生活的意識。
3、“快樂剪紙”使學生了解簡易手工制作的一般過程,體驗勞動的可貴和創(chuàng)造的愉悅!帮曫B(yǎng)小動物”通過飼養(yǎng)與調(diào)查等活動,引導學生感受人與養(yǎng)殖動物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獲得積極的勞動與技術的感受!耙挛锏南礈臁眲t通過學生參與一些生活技能的學習,進一步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居民生活環(huán)境調(diào)查”,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調(diào)查活動,讓學生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方法與指導。
2.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與探究。
五、教學措施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征,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4.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fā)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六、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
2.要注重學習方式的主動性。
3.要體現(xiàn)教學過程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
內(nèi)容
課時
1
總體了解本學期內(nèi)容。
2
怎么樣制訂活動方案
1
3
學會分工與合作
1
4
游戲小調(diào)查
1
5
游戲小設計、玩陀螺
1
6
生活禮儀小調(diào)查、遵守禮儀
1
7
爭當禮儀小使者
1
8
剪紙:可愛的小動物
1
9
剪紙:美麗的窗花
1
10
養(yǎng)殖情況小調(diào)查
1
11
可愛的金魚,小兔子
1
12
手洗衣物
1
13
機洗衣物
1
14
不同的織物洗滌方法
1
15
居住環(huán)境的小調(diào)查
1
16
環(huán)境與人們的生活
1
17
建設幸福家園
1
18
復習
1
19
復習 考試
綜合實踐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我們在引導學生開展“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時,要注意引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自主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增強學生保護周圍環(huán)境的意識。
2.引導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3.通過交流、展示,提高學生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嗎?比如,空氣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樹木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人們?yōu)楸Wo環(huán)境做了些什么?讓我們開展一次調(diào)查周圍環(huán)境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與周圍環(huán)境有關的資料,然后把搜集到的資料在班上進行一次交流和展示。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二、課前準備,搜集資料
1.成立調(diào)查小組,明確分工。
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和興趣、愛好,自由組合成調(diào)查小組,然后推選出小組長,并明確小組中各人員的分工。
2.制訂計劃,開展活動。
。1)制訂計劃。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要求他們獨立制訂一個活動計劃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可先出示下面的活動計劃、觀察計劃和采訪計劃,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計劃好在哪里,我們還可以作哪些補充。最后由各小組制訂出本小組的活動計劃。
“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活動計劃
活動主題指導老師
參與活動員組長
組員
活動目的
活動的內(nèi)容
及時間安排
預期的成果及其表現(xiàn)形式
“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觀察計劃
觀察對象觀察的時間觀察的地點
觀察方法觀察人
觀察目的`
觀察內(nèi)容
觀察后的感
受和收獲
“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采訪計劃
采訪對象采訪時間采訪人
采訪目的
采訪內(nèi)容
采訪的問題設計
采訪后的感受和收獲
。2)開展活動,搜集整理資料。
、僦笇W生利用課余時間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通過觀察、采訪、查找資料等方式廣泛搜集資料。
、谠谒鸭Y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篩選、梳理所搜集到的資料,使這些資料系統(tǒng)化、條理化。例如,可采用填表的方法將搜集到資料進行歸類整理。
環(huán)境污染情況調(diào)查結果 資料來源
污染狀況
污染源
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帶來的危害
當?shù)卣扇×?/p>
哪些應對措施
綠化情況
在保護環(huán)境
中出現(xiàn)的
好人好事
三、課堂交流,相互啟發(fā)
1.讓學生在活動小組里交流了解到的情況。
2.各活動小組推舉代表在班上匯報?梢詤R報環(huán)境受到了哪些污染;為了改善環(huán)境,人們做了哪些工作……一人匯報后,同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組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由匯報人或匯報人所在的小組討論后認真作答。
3.各活動小組匯報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我們能為保護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做點什么。
四、自主選材,自由表達
1. 在課堂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活動中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寫下來。
2.自主選材,自由表達。從表達的內(nèi)容來看,可以寫調(diào)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展開想象,寫一寫幾年后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變化;也可以寫發(fā)生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有趣的事情。從表達的形式來看,可以寫人記事,可以寫想象作文,可以寫建議書,還可以寫調(diào)查報告?傊,只要圍繞保護環(huán)境這個主題,喜歡寫什么就寫什么,喜歡怎么寫就怎么寫。
五、成果展示
綜合實踐教案 篇7
一、活動主題的確定
電池是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民生活中使用得最廣泛的商品之一。隨著電池生產(chǎn)量和使用量的與日俱增,廢電池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但現(xiàn)在人們對電池的危害性認識還很不夠。我覺得有必要讓學生了解廢電池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泄漏到環(huán)境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公眾健康危害很大。從而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社會責任心,注意收集周圍的廢電池,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二、活動開展的可行性論證:
首先,電池是學生經(jīng)?梢越佑|到的生活物品,學生很容易了解,認識電池的危害,對學生有很好的實際意義。
其次,學校教學設施完善,擁有網(wǎng)絡信息,學生具有上網(wǎng)查閱資料的能力和水平,學校安裝了多媒體教學平臺,圖書館藏書豐富,使學生查找圖書、實地考察、搜索網(wǎng)絡信息成為可能。
第三、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既有懂得攝影剪輯的信息技術老師,又有實踐知識豐富的科學老師,給予了學生大量幫助。而且學校領導、各位老師都非常支持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為開展實踐活動提供了條件。
第四、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熱情和欲望非常高。積極開展工作、研究,推動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步伐。
三、參加活動的對象:五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目標:
1、總目標。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qū)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xié)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diào)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jīng)驗,塑造完美的人格,初步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2、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電池的種類、用途,對電池有初步的認識。
(2)通過查找,搜集、整理、實驗等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問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3)通過采訪、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和社會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3、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住址由學生自由組合分組并集體討論制出最切實可行的一份計劃書。
(2)利用圖書館、實地考察,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學習,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
(3)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圖表、攝影、語言、文字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4、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獲得親自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jīng)驗,塑造完美人格。
(2)初步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3)鼓勵學生個性表達和創(chuàng)意思考、培養(yǎng)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活動時間:3周
五、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關注電池形成主題(課內(nèi)1個課時)
1.通過對生活中電池的收集觀察,并用表格記錄收集的情況。
2.上網(wǎng)查有關電池污染環(huán)境的資料。
2.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提煉主題。
預設主題
1)電池使用情況的調(diào)查
2)廢舊電池真的有毒嗎?
3)廢舊電池哪里去……
4)我們能做什么
第二階段了解電池危害,分組進行研究活動
具體操作:
分成5個小組進行研究活動。資料組:通過上網(wǎng)搜集電池危害與回收方面的資料,實驗組:通過做種子發(fā)芽實驗,了解電池危害。調(diào)查組:設計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分析,了解人們對電池危害性的認識和處理情況。制作組:用電池進行小制作,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宣傳組:設計宣傳方案,在校內(nèi)進行宣傳活動。
第三階段整理資料,匯報,回收廢舊電池
學生對自己的活動的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匯報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廢舊電池的危害,培養(yǎng)學生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開始回收廢舊電池活動。
(四)、活動總結: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保護地球就是保護自己。讓我們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從回收廢電池開始,為環(huán)境出一份力。
六、活動內(nèi)容成果:
(一)活動內(nèi)容:
活動一:通過上網(wǎng)、查閱書籍、訪談等方式了解電池的種類、構成、主要原料、用途,及其對人體的危害。
活動二:了解電池和人類的關系。
活動三:制作調(diào)查表,了解人們對廢舊電池的認識和處理情況。
活動四:向全校同學宣傳電池危害并倡議回收廢舊電池。
活動五:到社區(qū)、家庭收取廢舊電池。
七、對課題研究的反思
1、學生:
我們班的課題在學校開展得非常好,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我們的收獲不只是這些,綜合實踐活動給予我們很多的啟示,并發(fā)展了我們的多種能力。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也正是這些困難,促使我們努力去尋求答案,鍛煉了我們的社會活動能力,培養(yǎng)了我們的實踐能力,使我們能夠真正的將所學到的知識融于實踐。雖然如此,我們的課題還存在許多的不足,老師也向我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這些意見為我們指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使我們的課題得到了延伸。
2、教師:學生發(fā)揮了超乎尋常的潛力。
經(jīng)歷了對學生課題研究的指導,感觸頗深。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發(fā)揮出超乎尋常的潛力,平時鮮見的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題研究活動中迸發(fā),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他們積極投入的精神使老師為之感動。在"廢舊電池的危害與回收"的主題研究活動中,老師有時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有時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有時甚至是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老師從不告訴他們該怎么做,而是問他們該怎么辦,讓他們各抒己見,在討論中,甚至是爭論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老師總是盡量讓學生明白一點,"你才是研究廢電池的專家。遇到問題,你可以請教別人,但誰也不能代替你。這些活動,他們都是盡力獨立完成。雖然有時走彎路,但是他們興趣盎然,蠢蠢欲動,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廢舊電池的危害與回收》教學反思
開展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通過查找,搜集、整理、實驗等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問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通過采訪、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和社會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獲得親自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jīng)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鼓勵學生個性表達和創(chuàng)意思考、培養(yǎng)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xiàn)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全部課程,它讓學生回歸生活世界;立足實踐,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自參加、主動實踐。學生由于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各方面經(jīng)驗和能力不足,經(jīng)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社會調(diào)查表該寫一些什么樣的題,我沒有直接告訴,而是給他們細致的講解,然后由他們自己去合作討論,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宣傳組設計宣傳方案,也是由他們一起研究制定的,我基本沒參與。寫完倡議書,怎樣才能在全校同學面前宣告呢?我給他們出主意,找校長商量,誰去?去了怎么說,同學們一起出主意,還讓我給他們聽,這樣說行不行,那樣說行不行?在我給他們提完建議后,就高高興興的去找校長說去了,一會回來報告我“一切oK了”。在小組里同學們各自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有的寫倡議書,有的畫宣傳畫,在小組里獻計獻策,非;钴S。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中有兩點感覺十分深刻。
首先,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一開始學生們?nèi)パ芯侩姵氐某煞,發(fā)現(xiàn)電池里的某些成分已被列為危險廢棄物,立刻產(chǎn)生疑問:如果將廢電池扔掉是否對環(huán)境有危害,因而開始研究電池的危害。在研究危害過程中大家又發(fā)現(xiàn)人們對危害沒有認識,因而又開始了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的研究。
其次,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真實的體驗過程。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制作的調(diào)查表、倡議書在我們看來或許過于粗糙,但這些都是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制作出來的,從中我們找到孩子們成長的足跡。他們的措施在我們看來或許有些稚嫩,但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經(jīng)過了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已將環(huán)保意識轉(zhuǎn)變成了自覺的行動。幾乎全班同學都行動起來搜集廢舊電池,有的從家里,有的從親戚朋友家,有的在路上撿,有的在居住的小區(qū),甚至在垃圾堆里撿。這讓我非常感動,這都是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取得的實際效果。
雖然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結束了,但綜合實踐活動還剛剛開始,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事情,發(fā)現(xiàn)身邊的問題,然后研究這些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綜合實踐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讓學生明白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范。
活動過程:
1、給學生講述在家庭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傷害事故,提高學生警覺。
2、讀文,明白自己該怎么做
3、交流:
課文中講述了哪些情況?
、 燒水時;
、 使用高壓鍋時;
、 煤氣、燃氣器具的使用;
④ 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
⑤ 家人觸電時采用的措施;
、 使用電風扇、洗衣機時;
、 不要在居室、和陽臺上追逐打鬧;
⑧ 不要將鈕扣、珠子、圖釘?shù)葨|西含在嘴里,說笑吵鬧;
、 不要拿道具比劃、打鬧;
、 不要拿飛鏢、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們應當時時注意哪些問題?
玩小動物應注意的`問題;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獨自在家時怎么做;發(fā)現(xiàn)屋內(nèi)有效透時:不能按時到家是怎么做;課間活動怎么做;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怎么做?
5、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意外發(fā)生時應該怎樣做:比如,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課間活動怎么做……
分組練習。
6.總結:
要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綜合實踐教案 篇9
一、活動目的:
1、知道船、車、飛機等交通工具變化的概況;了解與交通工具有關的一些因素。
2、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探究交通工具的興趣和對交通工具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
2、調(diào)查一種交通工具的變化情況
三、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賻熤v述:星期天,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到外婆家去做客。走到半路上,一條大河把它倆給擋住了。小白兔和小灰兔東瞧瞧西望望,就是找不到過河的橋,這可急壞了它們。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幫它們嗎?
、诮沂菊n題:交通工具的變化
2、交通工具的巨大變化
、俪鍪窘煌üぞ甙l(fā)展變化圖,引導學生交通工具是怎樣變化的?
、谟^察比較:獨木船和牛車各有什么特點?
、坌〗M討論:人們?yōu)槭裁匆门砝?以后又想到用什么來推動車子行駛?/p>
、芴釂枺寒斈憧吹娇罩行▲B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3、交通工具變化的因素和發(fā)展方向
、僬f一說:你見到過的交通工具大多數(shù)是用什么作動力的?
、诩w討論:用油作動力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缺點?你認為用什么作動力是最理想的?
、巯胍幌耄耗愠俗^的交通工具中哪一種最令你滿意,為什么?
、苄〗M討論:交通工具還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
、菁w交流,小結: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更堅固、安全、舒適,而且具有保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能源的特點。
4、設計未來的自行車
①提問:在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趯懸粚懀嬕划嫞鹤孕熊嚳赡茉鯓痈倪M?小組討論一下,把設計的方法寫下來,也可以簡單地用圖畫表示出來。
5、活動評價
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綜合實踐教案 篇10
教學重點:氣墊船的原理及組成,培養(yǎng)學生識圖讀圖能力,學會識圖并能按圖紙施工。懂得對不同材料選擇不同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教學難點:電動機與支架的固定,在不增加材料的基礎上怎樣加大強度?如何提高制作質(zhì)量。
教學課時安排:共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分析氣墊船運行原理(可以結合視頻,讓學生更加清楚)
、倮么着c地面間形成高壓氣墊,使模型與地面的摩擦力減少。
用力學規(guī)律解釋:在其運行時,是由專門的螺旋槳使氣船內(nèi)形成高速氣流并噴向地面,當氣流接觸地面或水面后,同時會受到水面或地面的向上推力,此推力通過氣流柱作用到運載器上,將其托起,托起的高度取決于運載器的結構、重量和氣船的壓力。
、谇斑M依靠尾部的推進螺旋槳產(chǎn)生推力。
氣墊船航行是根據(jù)什么原理?
二、討論探究:材料及結構分析:塑料制成,輕巧美觀
設計一個氣墊船模型,互相交流。
①氣墊袋:(塑料袋,只開一面口),袋口的密封是關鍵。鼓起后減小了摩擦力。
、趦(nèi)芯:(氣墊袋內(nèi)裝入吹塑紙,薄、輕。)并密封氣墊袋
、鄞祝狠p,砂紙打毛,船底周邊與氣墊粘牢
、艽恚焊钕碌牟牧隙家,因此劃線、下料時要準確無誤。
⑤進氣艙:進氣艙上蓋:要密封。
⑥電動機支架:加工得與電動機吻合,粘得穩(wěn)固,否則易搖晃松動,最好用大塊泡塑割成。雙面膠的強度不夠,溶劑型的膠水(百得膠、萬能膠)不能用,熱熔膠也不能用,可用白膠。
、叽妫阂惭b得平直。為使氣墊船能筆直運行,而不至于團團轉(zhuǎn),形狀類似于飛機的尾翼,用來控制氣墊船的航向。
⑧電動機:131直流微型電機。
、釋Ь:漆包線的注意事項同前。
、怆姵睾校埻玻喝了墓(jié),用鉛畫紙卷起來。
找一找選擇怎樣的制作材料較好?
想一想怎樣才能提高船體的強度?需要哪些工具?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飛起來?輕、牢固。在不增加質(zhì)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船體的強度?如何做得整潔、美觀,造型好?
三、制作方法及步驟(發(fā)材料,邊教邊做)
制作過程
1、氣墊袋:按圖2—21將250×180塑料袋的一面中間切去一塊,大小為100×70,氣墊袋一面中間開口時,不要損壞另一面。
2、氣墊袋內(nèi)裝入吹塑紙:將原材料為230×160的吹塑紙按圖的尺寸,把中間部分用刀片切去,裝入氣墊袋內(nèi),并將塑料袋口用膠帶紙密封,使其不漏氣。密封方法:把袋口下面一層塑料膜粘在膠帶紙上,再將膠帶紙對折,粘住袋口上面一層塑料膜,并剪去膠帶紙兩端比袋長出的部分。
3、船底:取190×120吹塑紙一張,按圖尺寸切去畫有斜線部分。在虛線內(nèi)(圖中虛線到邊的距離是10毫米)粘上船身4,吹塑紙與泡塑板粘合的表面,要在上膠水前用砂紙打毛,提高粘接牢度。船底周邊全部用膠帶紙粘在氣墊中央,要求不漏氣。
第二課時
4、船身:取220×100×6泡塑板一塊。按圖所示,切下170×100×6做船身4,它的中間部分切下做電動機支架,余下部分做進氣艙側壁6,按圖中尺寸一分為二,由于切下各塊泡塑板都要利用,切割時要格外細心。
5、進氣艙:由側壁、上蓋、電動機支架粘合而成。
6、電動機支架:取115×66×6泡塑板,將它加工成三塊;a.65×22×6,b.55×22×6,c.35×22×6,其中b再一切為二,每塊的一端面砂成一個斜面,c也切成兩段,每塊的一端面也砂成一個斜面,b、c的'斜面與電動機粘合,如圖所示。
各片泡塑板在粘合前要用砂紙磨平,粘合后不能有縫隙。由于膠水干化時間較長,可分步粘合;先將電動機支加a、b、c粘好,再粘上兩片側壁6和上蓋7,等膠水干后,再將它粘在船身和船底上。
7、船舵:取130×70×4吹塑紙。按圖所示制成船舵兩塊,將它們垂直粘在船身和船底上(見總裝圖)。
8、電動機:待進氣艙與船身粘牢后,在電動機支架上裝上電動機,并在支架上方用膠帶紙將電動機與支架粘牢固定,再在軸上安裝螺旋槳9。在接通電源時,從正面觀察螺旋獎的旋轉(zhuǎn)方向必須是順時針方向,氣流向右,否則需將導線與電動機的兩個接頭位置調(diào)換。
9、導線:取兩根長400毫米、直徑0.2毫米的漆包線繞合在一起,導線一端的兩個頭與電動機接線片分別接牢,另一端兩個頭分別與電池盒上的電極接觸片連接。注意:漆包線和電動機、接觸片的連接部分要用砂紙將表面漆層砂去。
10、電池盒:用鉛畫紙(或其他較厚的紙)卷成一圓筒,內(nèi)徑比5號電池略大,用膠水粘好,一頭封口,用刀片切一條狹縫,將電極接觸片B插入其中,從另一頭裝入5號電池三節(jié)。接觸片A彎成如下圖所示,作電源開頭,在與導線連接后再用膠帶紙將接觸片固定在紙筒上。
四、試航
將氣墊船模型放在干燥、光潔的地面上,接通電源,你的船模向前快速行駛了嗎?
想一想制作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奧秘?
比一比將你制作的氣墊船模型與同學比一比,看誰跑得更快!
由學生講述制作要領,交流體會,作品評價。注意知識與技能的遷移。
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技術含量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初步的技術學習形成包括材料認識、工具使用、簡單設計、簡易制作、簡單評價等在內(nèi)的基礎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處理能力。
在課堂里要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基本技能的自主操作和探索。要結合具體的作品制作對學生進行設計學習和評價指導。在具體的作品制作中要有意識地安排讓學生根據(jù)材料的性質(zhì)選擇工具。
采用探索式學習,使學生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積極態(tài)度,通過研究探索得出結論,并由此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表揚有創(chuàng)見的、制作有特色的,制作精細的,表揚注意衛(wèi)生、注意安全的,表揚節(jié)約、
【綜合實踐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教案02-27
[精選]綜合實踐教案07-25
綜合實踐教案05-15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案04-13
綜合實踐教案范文03-27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1-13
綜合實踐教案模板01-08
綜合實踐課教案02-17
小學綜合實踐教案02-18
綜合實踐教案必備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