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4-10-04 12:36:5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大班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大班教案范文集合9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設計說明:

  “我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孩子和家長。敏感的話題常常讓年輕的父母因為尷尬而回避,甚至拿“街上撿來的”“河里撈上來的”等答案來搪塞幼兒。而幼兒好奇的天性并不因為家長的回避而消失。因此,為了正面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從小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心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我設計了大班綜合活動《我從哪里來》。

  (二)活動教育依據(jù):

  在活動中,我牢記兒童性教育的主旨:允許孩子發(fā)問,鼓勵孩子發(fā)問,保證溝通溝通渠道的暢通。在“講講看看”的環(huán)節(jié)里,首先讓幼兒直觀的通過孕婦來感受小寶寶的誕生,然后以多媒體形式展示胎兒如何形成的`過程。故事中涉及到的所有名詞均使用學名,以保證其科學性。并為幼兒提供了嬰兒在1—10個月中,不同發(fā)育時期的圖片和錄象帶。引導幼兒主動觀察,自由討論。打破了以往“老師提問,幼兒回答”的課堂模式。讓幼兒自主提問,教師解答。對于一些較淺顯的問題,還鼓勵幼兒幫助回答。大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究意識。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通過統(tǒng)計創(chuàng)編動作中,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動作表現(xiàn)出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并慢慢過渡到長大。通過請準媽媽來現(xiàn)場講述懷孕的感受,以及游戲-我來作媽媽〉〉,讓幼兒充分體會作媽媽的辛苦。進而激發(fā)幼兒愛父母,愛家庭的情感。將情感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活動中,幼兒注意力十分集中,在討論和表演的環(huán)節(jié)中,也都積極發(fā)言。游戲的環(huán)節(jié)更是一個個活潑大膽。整個活動孩子們動靜有序,課堂氣氛溫馨和諧!

  (三)活動內容

  活動名稱:我從哪里來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用動作表現(xiàn)出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重點:了解自己的生長過程

  難點:跟隨音樂表現(xiàn)寶寶在肚子里的動作活動準備:關于小寶寶孕育生長過程的影碟,課件,電腦,提線娃娃4個,靠墊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我今天請來一位客人看看是誰?(孕婦出場)

  她是以為即將成為媽媽的孕婦,她的肚子怎么這么大呀!我們來聽聽她講講肚子里的寶寶。

  2.原來寶寶在肚子里這么不聽話呀,那你們在媽媽肚子里肯定一樣是個小搗蛋,想不想知道你們在媽媽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幼兒進一步以科學的方法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2、提問:碟片里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小寶寶在肚子里象什么?

  3、我們剛看到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會動哪些地方呢?我這有四個提線娃娃每個組一個你們認為小寶寶哪里會動就給這個部位做個標記,然后我們一起來動一動。(幼兒操作)

  4、將娃娃掛在黑板上和幼兒一起統(tǒng)計到底哪些地方會動,并請幼兒動一動。

  5、我要揮動魔法棒所有人回到肚子里,我們都來當一個肚子里的小寶寶跟著音樂一起動一動。

  聲勢:肚子里的寶寶象個小蠶豆,緊緊的抱成一團,一動也不能動。慢慢慢慢長大了些,我要當個拳擊手,左邊兩下嘿嘿,右邊兩下嘿嘿。我還要學習踢皮球,左邊兩下,右邊兩下,騎上我的小三輪真神氣。我還會生氣皺皺眉撅起我的小嘴巴,媽媽媽媽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呀好精彩,出來出來終于出來了,啊啊啊。

  6、小寶寶終于出生了,哇真可愛,小寶寶出生了以后就會慢慢長大可以坐起來了。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寶寶是怎樣如何長大的。(看電腦圖片)寶寶---坐---爬---走---跑。

  7、小寶寶長大了會坐了、爬了、走了還會跑了,真能干。我們一起來跳一跳感受小寶寶逐漸長大的過程。(幼兒跟隨音樂一起表演)

  〈三〉結束部分

  1、你們從小寶寶長到這么大最想感謝的人是誰?(媽媽)

  2、游戲:我來做媽媽請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個靠墊,跟著老師的臺詞表演一位懷孕的媽媽。”〈教師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彎腰打掃衛(wèi)生---扶著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

  3、媽媽從懷你們到生出你們一直到把你們撫養(yǎng)這么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們要如何報答媽媽呢?(幼兒自由討論)

  4、我們小朋友確實長大了、懂事了真的很不錯喲!讓我們一起跳起來〈我真的很不錯〉。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合作的愉快

  2、通過多次嘗試玩大口袋,結合袋子可打開、收攏、折疊等特征, 積極探索各種不同的玩法,并大膽設想合作著玩。

  重點:結合大口袋的特征探索玩法

  難點:合作探索玩法

  活動準備:1、提供盡量多供幼兒探索的米袋,若干較大的口袋供幼兒鉆,音樂磁帶,錄音機,

  2、游戲事先布置好場地,用米袋罩住椅子作為“碉堡”,米袋與鉆的圈相連作為地道。

  活動流程:

  和大口袋快樂地跳舞——自由探索各種玩法——合作、組合探索這種玩法——游戲“炸碉堡”,綜合大口袋的各種玩法——結束游戲,快樂地跟著音樂放松身體

  活動過程:

  一、和大口袋快樂地跳舞,活動身體,激發(fā)幼兒對大口袋的探索興趣

  1、教師啟發(fā):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粯訌膩頉]有玩過的寶貝,(出示大口袋)這是什么呀?你們想不想和大口袋一起來跳舞?

  2、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大口袋,跟著大家一起快樂地跳舞,引導幼兒自己想出各種跳舞的`樣子。

  二、幼兒自由探索大口袋的玩法

  1、教師啟發(fā):袋子除了跳舞,還可以怎么玩?你們趕快找一個地方去試試看。

  體育活動:小小飛行員(大班)

  上海市嘉定區(qū)桃園幼兒園孫琴

  設計思路:為了不受“教師教什么,幼兒學什么”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我采用“先練投擲,再講要領”的理念來組織活動過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親自嘗試,不斷摸索投擲的最佳方法,再由老師引導領悟“要領”,逐漸掌握技巧,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為了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野趣和挑戰(zhàn)性,我又利用自然環(huán)境“休閑區(qū)”,并運用“低強度、高密度”的原則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又結合幼兒園的辦園目標,將品德教育滲透其中,盡量體現(xiàn)教育的整和性。

  要求:1、幼兒在探索和實踐活動中,逐漸掌握投擲的基本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準備:紙飛機、塑料圈若干等。

  重點:投擲的方法------手臂彎曲在肩上,兩腳前后分開放,身體后仰,用力蹬地投向前方。

  流程:活動身體------分散探索------集體游戲------放松活動

  一、活動身體:

  1、隊列訓練

  2、準備操練習:運動模仿操

  二、分散探索:

  1、自由嘗試

  帶領幼兒到“飛機場”,告訴大家:今天老師做指揮官,你們做飛行員,請大家拿起飛機練習一下,看看誰的飛機飛得遠。

  2、介紹方法:

  根據(jù)觀察,請幼兒說說“你的飛機為什么遠”。教師示范,邊用兒歌的形式總結。(手拿飛機放肩上,身體往后靠一靠,預備開始向上飛。)

  再次分散練習。

  3、飛行員特技表演:

  前面出現(xiàn)了“三個山洞”,讓我們想想辦法穿過它。(想到要射得高、對準目標)

  4、競賽活動:

  小飛行員們的本領真大,現(xiàn)在我們分兩隊進行比賽。

  介紹規(guī)則:前面有三條不同顏色的繩子,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分數(shù),等會兒我們比賽時要記分的。如果你的飛機飛在了紅繩內,就是一分------(分兩組進行)并請6分、5分------的幼兒出列,教師給予鼓勵。

  根據(jù)幼兒投擲情況,再次鞏固方法,請投得遠的幼兒示范,并幫助分數(shù)低的幼兒。

  第二次比賽。

  5、集體游戲:打怪獸

  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司令員知道了就派我們去火星執(zhí)行重要任務,打敗怪獸。這里旅程很遠,要經(jīng)過太空隧道、銀河、火山,有一定的危險,你們要注意。走,跟著指揮官行動吧。ɡ眯蓍e區(qū)進行)

  火星到了,瞄準目標,準備射擊,打!

  三、放松活動:

  1、怪獸被我們打敗了,說說我們?yōu)槭裁磿⻊倮模?/p>

  2、自由結伴游戲。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從進口走向出口;遇到岔路口選路線;遇到死胡同回岔路口換條路線走等),學會反向檢查(即從出口走向進口)。

  2.喜歡走迷宮,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

  3.學習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4.發(fā)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幼兒觀察、游戲、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學會反向檢查(即從出口走向進口)

  活動準備

  1.幼兒會認讀數(shù)字l~10,知道數(shù)序。

  2.教具:電腦課件或圖片《走迷宮》一套(大魚迷宮(圖1),數(shù)字迷宮(圖2),公園迷宮(圖3)]。

  3.學具:第1組,“菠蘿迷宮”圖(圖4)、盒子、筆;第2組,“灰熊迷宮”圖(圖5)、盒子、筆;第3組,“到海邊去”圖(圖6)、盒子、筆;第4組,“去吃漢堡"圖(圖7)、盒子、筆;第5組,“送花給媽媽”圖(圖8)、盒子、筆。

  4.每個幼兒胸前掛一個夾子。

  5.在數(shù)學角投放多種已塑封的迷宮圖,水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感知了解

  1.揭示課題,引發(fā)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走迷宮的方法。

  (1)出示“大魚迷宮”圖。

 、俑兄條迷宮的結構,了解走迷宮的方法。

 、趥別幼兒嘗試

 、垓炞C路徑是否正確。

  ( 2)出示“數(shù)字迷宮”圖。

 、倭私庾邤(shù)字迷宮的要求

  ②個別幼兒嘗試。

  ③分析遇到岔路口如何選擇路線。

 、苷堃晃挥變荷蟻碓诿詫m圖上畫出路線。

  ⑤驗證路徑是否正確。

  (3)出示“公園迷宮”圖。

 、倭私庾摺肮珗@迷宮”的要求。

  ②個別幼兒嘗試。

 、鄯治鋈绾闻袛嗌蠘蚝豌@洞的路線。

 、苷堃晃挥變荷蟻碓诿詫m圖上畫出路線。

 、蒡炞C路徑是否正確。(幼兒集體用手比劃,進行反向檢查。)

  基本部分: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講解玩法。

  師:迷宮王國里有許多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組—一菠蘿迷宮,第二組——灰熊迷宮,第三組——到海邊去,第四組——去吃漢堡,第五組——送花給媽媽。闖關要求是:每次從盒子里拿出一張迷宮圖,先找出進口和出口,接著空手走一次,再畫出路線,最后進行反向檢查。畫錯了可用抹布擦掉重新畫。玩好后請把迷宮圖夾在自己胸前,可一組一組玩過去。另外,數(shù)學角還有許多好玩的迷宮游戲,勝利闖過五關的小朋友可以到那兒挑戰(zhàn)更難的迷宮游戲。好,迷宮大闖關,等你來挑戰(zhàn)!你準備好了嗎?開始!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第三、四、五小組的活動,觀察哪些幼兒能獨立做到整體觀察、全盤考慮(看三走一)、看清楚上橋鉆洞路線、進行反向檢查,哪些幼兒需要提醒才能做到。鼓勵幼兒邊玩邊說。

  結束部分

  交流歸納:

  1.師:今天,你們在迷宮王國玩得開心嗎?五關都去試過的小朋友請舉手。

  2.展示結果,互相交流、檢查。

  延伸部分:

  1.在數(shù)學角投放各種連線圖、迷宮圖讓幼兒練習。

  2.在建筑游戲中和幼兒一起搭建大型迷宮。

  3.在美工區(qū)讓幼兒自行設計迷宮圖。

  教學反思

  迷宮以其彎彎曲曲的通道、富有挑戰(zhàn)的情景性任務吸引著幼兒,能滿足幼兒好玩好探究的心理需要。本活動根據(jù)幼兒的學習特點,巧妙地將數(shù)學學習融入走迷宮游戲中,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智能。以下幾點是該活動設計的亮點:

  1.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顒右婚_始,教師就把幼兒帶入“迷宮王國”闖關的游戲情境,自然地引導幼兒認識迷宮的進口和出口,學習走線條迷宮、數(shù)字迷宮,并進行自我檢查。在輕松愉快又富有挑戰(zhàn)的游戲情景中,幼兒走迷宮的欲望更強,學習也更加投入。

  2.通過分組操作提高幼兒的活動效率。在分組操作中,幼兒自主選擇,逐一嘗試,走完一個迷宮就夾上操作單,直至闖過五關。如此形式,恰似游園活動,幼兒既能更為自由地活動,又能充分操作,嘗試不同難度的`任務。胸夾上的操作單可清晰地反映出每個幼兒的實際操作水平,便于教師檢查和幼兒互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功感,空間智能扣數(shù)概念也得到了發(fā)展。

  3.利用兒歌提升幼兒走迷宮的經(jīng)驗。教師以一首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走迷宮》,生動簡潔地概括了走迷宮的要領。兒歌瑯瑯上口,易誦易記,幼兒樂于接受。

  4.借助反向檢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反向檢查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檢查的過程,它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逆向思維,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幼兒自身的觀察、糾錯能力,鞏固所學知識。幼兒如能從小養(yǎng)成自我檢查的好習慣,將終身受益。

  小百科:迷宮,一種充滿復雜通道的建筑物,很難找到從其內部到達入口或從入口到達中心的道路。

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助跑跨跳等動作,距離不少于50厘米。

  2、發(fā)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和合作能力。

  準備:

  人手一塊紙板圈若干音樂 小獎品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聽信號走隊形。

  四路縱隊—八路縱隊—兩個大圓—螺旋形—四路縱隊

  2、做紙板操。

  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利用紙板一物多玩,鍛煉身體。

  幼兒分散練習,如:跳、頂、爬,教師發(fā)現(xiàn)好的玩法及時給予介紹。

  2、介紹場地,講解各區(qū)域要求,并請個別幼兒示范。

 。1) 利用紙板折成屋頂狀練習助跑跨跳,要求跨跳過紙板,腳不踩到板上。

 。2) 頂紙板:要求幼兒頭頂紙板,腳踩(圈)自行車,保持身體平衡到終點。

 。3) 過小河:要求幼兒結伴在一定范圍內合作完成。

 。4) 投遠:要求幼兒單手自然地將紙板投向前方。

  3、幼兒自選區(qū)域活動,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4、小結評價,進行表揚和鼓勵,并注意提醒規(guī)則,再次游戲。

  三、結束部分

  放松整理活動,聽音樂《搖小船》。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中國杜鵑之鄉(xiāng)”是古鎮(zhèn)柴橋擁有的一項美譽。一進柴橋鎮(zhèn),山上田里,花木場一片連著一片,村村落落仿佛點綴于大花園中。幼兒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對花花草草也非常的感興趣,為了使幼兒更加了解我們鎮(zhèn)的特色,我們決定以此為切入口,開展活動。

  活動一:美麗的杜鵑花

  【活動目標】

  1、感受杜鵑盛開的美麗景象,初步觀察認識杜鵑花的特點。

  2、大膽與農(nóng)民交流,運用語言表達所見所聞。

  【活動準備】

  1、選擇杜鵑盛開的時候開展活動,與花木場聯(lián)系確定參觀地點。

  2、告知家長本次活動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項。

  3、讓幼兒知道參觀的要求,想好自己要了解的問題。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引導幼兒在花木場里觀察杜鵑,初步認識杜鵑并感受杜鵑花的美。

  二、問一問。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向花木場的員工提問,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三、說一說。

  幼兒相互交流,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看到的杜鵑花,教師做紀錄。

  四、畫一畫。

  回來后請幼兒將自己看到的杜鵑化畫下來。

  活動二: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觀察、紀錄的方法區(qū)分西鵑和毛鵑的不同之處。

  2、觀看感知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西鵑、毛鵑實物。

  3、幼兒人手一張紀錄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使幼兒感知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教師邊觀看邊介紹杜鵑花的品種,并滲透柴橋是“中國杜鵑之鄉(xiāng)”。

  二、區(qū)分西鵑和毛鵑的不同。

  1、教師介紹西鵑和毛鵑。

  2、出示紀錄紙,明確觀察目的,了解紀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瓣和葉子。

  4、利用紀錄表,大家一起討論、總結西鵑和毛鵑的不同。

  三、教師總結,區(qū)分不同杜鵑花的主要方法。

  活動三:杜鵑花的種植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錄象,初步了解杜鵑花的種植方法。

  2、嘗試種植杜鵑花,提高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向家長了解種植方法。

  2、種植需要材料:花盆、泥土、木棒、繩、小鏟。

  3、種植錄象片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觀看錄象,了解杜鵑花的種植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現(xiàn)在你知道杜鵑花是怎么種出來的嗎?

  2、引導幼兒講述種植的過程。

  三、出示實物,分組進行種植活動。

  1、同組幼兒商量、確定用什么方法進行種植。

  2、選擇適宜材料,共同進行種植活動。

  3、整理、打掃環(huán)境。

  四、總結種植情況,并引導幼兒在日常中的護理。

  1、制定護理輪流表。

  2、引導幼兒進行紀錄。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jié)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

  2、探索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內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jù)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jīng)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并對清明節(jié)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

  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chuàng)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jié)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2、按節(jié)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范朗誦歌詞,并以穩(wěn)定拍的節(jié)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wěn)定拍的節(jié)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wěn)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jié)”,幼

  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jù)理解繪制圖畫

  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大班音樂《放風箏》公開課教案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感受歡快流暢的樂曲風格,結合圖譜了解ABA的曲式結構。

  2、 感受并用肢體感應樂曲A段漸強、漸快的旋律特點。

  3、 借助故事情境加以想象,體驗傾聽、辨識、表現(xiàn)音樂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飄帶、礦泉水瓶、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韻律導入

  二、傾聽感受

  1、初次傾聽,幼兒與教師交流初步的感受。

  師:今天,我?guī)砹艘皇讟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放音樂)

  2、引入故事情境,分享音樂聯(lián)想

  師:這首曲子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師講述故事)這個小精靈真厲害!你們想不想也來變變這個魔法呢?(請幼兒先觀察教師變)

  我在變魔法的`時候做了哪些動作?

  3、了解樂曲結構,描繪圖譜

  師:小精靈告訴我,變這個魔法湯有一個步驟,這個步驟可千萬不能錯,一錯就變不出來了,現(xiàn)在我來把這個步驟畫下來,這樣我們就不會弄錯了。(放音樂,師畫圖譜,帶著幼兒理解圖譜)

  4、跟隨圖譜動作表現(xiàn)

  師:現(xiàn)在,我們也來變一變這個魔法湯吧。ǚ乓魳罚

  三、體驗A段

  師:小精靈在攪拌魔法湯的時候是怎么做的?(放A段,引導幼兒感知樂句的漸強、漸快)(發(fā)放瓶子)

  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感應旋律的變化。(放完整音樂)

  四、游戲《小精靈的魔法湯》

  1、根據(jù)音樂表現(xiàn)故事情境:攪拌——變——攪拌(此次游戲玩兩遍,第一遍沒顏料的瓶子,第二遍有顏料的瓶子)

  2、調整游戲要求,增加情趣再次游戲

  增加皺紋紙飄帶與魔法瓶,增添情趣。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空氣污染的原因及影響。

  2、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救救地球》幼兒用書和電子書第8-9頁

  2、硫酸紙或半透明塑料片

  活動重點: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難點:能說出空氣污染的成因及影響。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把一張半透明塑料片放在眼前,觀察活動室的四周,特別注意觀察連天圖畫的顏色。

  2、向幼兒提問:

 。1)你能清楚地看東西嗎?

 。2)你有什么感覺?

  (3) 你喜歡住在這樣灰蒙蒙的環(huán)境里嗎?為什么?

  3、出示幼兒電子書,講述故事《小鳥搬家》

  4、與幼兒討論:

 。1)這次鳥群經(jīng)過了什么地方?(大城市)

 。2)為什么這座城市的藍天不見了?(城市的`空氣受到污染,藍天被廢氣遮蓋住)

  (3)仔細觀察第9頁的圖畫,廢氣是從哪里來的?(工廠、汽車和人們吸煙。)

 。4)工廠和汽車為人么帶來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壞處?(幼兒自由回答)

 。5)鳥群會在這座城市里安家嗎?為什么?

  5、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老師是鳥群的首領,決定留在這個城市。幼兒扮演鳥兒,輪流勸說首領離開。

  6、最后,請大家說一說哪些想法比較好,為什么?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嘗試大膽的復述故事。

  2、在情景中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表演的樂趣。

  3、了解中國人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感受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謝意。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一個紅包、一枚消毒后的硬幣,紅包上寫上祝福的話語

  2、“壓歲錢的故事”課件

  3、“祟”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紅包,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不認識對吧,我是朱老師,我們來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好!幼:朱老師好!

  師:我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件禮物,看看是什么啊?(出示紅包)幼:紅包

  2、了解習俗,引出故事名稱,講述故事

 。1)師:對!紅包里面可以裝什么?什么時候你會得到紅包?(過年),對,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習慣,可是為什么每次過年都會得到紅包呢?這里面有個好聽的故事,想不想聽一聽啊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師:故事的名字叫《壓歲錢的故事》,老師開始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這個故事講的是哪里的事情?

  故事里出現(xiàn)了一種什么怪獸?

  它住在哪里?

  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怎么把他趕跑的呢?

  回答對了的及時鼓勵,錯了也不糾正,帶著問題聽第二遍

 。3)看課件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真不錯,剛才耳朵靈的小朋友知道了,但是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還有很多沒聽清楚,我們再來聽一次好不好?這次我們邊看動畫邊聽,看看誰的眼睛亮耳朵靈,知道怪獸是被什么嚇跑的……

  師:嗯這會小朋友聽的可仔細了,但是耳朵是不是都靈了呢,我來考一考小朋友。

 。4)邊提問邊演示邊講述:

  高高的山下呀有座什么?

  黑黑的夜里啊,傳來……(幼兒說)

  什么聲音呢?我們來學一學

  山洞里,……(幼兒說)

  住著一只怪獸,叫做(祟)

  什么時候出來?對除夕夜里來撒野

  嚇得……(幼兒說)

  大怪獸真奇怪,不怕什么?

  就怕什么?還怕什么?

  什么是好法寶?

  嚇得怪獸怎么樣?

  大小孩,小小孩怎么樣?安安心心睡好覺。

  新的一年又來到

 。ㄅe紅包)紅紅的紅包

 。缅X)紅紅的壓歲錢

  祝福每個小孩子

  平安快樂過好年!

 。5)看圖復述故事

  師:呀小朋友真的很不錯,來,我們來試試把這個故事將給客人老師聽好不好?聽清楚,是用你們的小嘴巴講故事哦,讓客人老師看看,我們小朋友講得好不好,來,準備了,開始!

  幼:好

  師:準備好了嗎?(老師準備放課件,指著名稱和孩子一起講)

  壓歲錢的故事,高高的山下啊,有座小小的村子……(邊演示課件邊講述,要求孩子一起說)

  小結:所以啊,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你們的壓歲錢,就是用來對付怪物“祟”的,祝福你們平安快樂過好年!

  3、表演故事,在情境中復述故事

 。▎栂旅娴睦蠋煟┬∨笥阎v的故事好聽嗎?耶!我們來表揚一下自己吧!(問一下老師平時是怎么樣鼓勵自己的)

  師:今天朱老師還請來了客人老師——劉老師,她要和我們小朋友一起表演這個故事,小朋友說好不好???(語氣要有煽動性),那我來分配一下:我和這邊的小朋友當村民子里的小朋友,和劉老師一邊的小朋友就當怪獸“祟”,一會我們再換過來,當村子里的小朋站過來,你們有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法寶——紅包(拿出紅包),(發(fā)紅包)把里面的錢拿出來,一會我們要邊講故事邊表演,還要用錢和紅包對付怪獸!當怪獸的小朋友就和劉老師一起做動作,聽懂了嗎?OK!

  老師帶幼兒邊做動作邊一起講述故事(過程中老師盡量不出聲音講,在幼兒不會講的時候再大聲引導)

  交換來一次。

  4、讀紅包祝福語,感受爸爸媽媽的愛意,學說祝福話表達對長輩的謝意

  師:好玩嗎?壓歲錢真的是個好法寶,有了它,我們就再也不怕怪獸了,我的紅包都寫上了對小朋友祝福語了(隨意拿取3-4個紅包讀一讀),每個紅包都有呢,一會再讓你們老師一個一個讀給你們聽好嗎?你們覺得老師愛不愛你們?那你們覺得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不愛你們呢?除了爸爸媽媽給你們紅包還有誰會給你們紅包啊?他們也很愛你們,那么當你們收到紅包的時候,一定要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好聽的祝福話好嗎?說什么好呢?我聽聽。〔诲e不錯,現(xiàn)在我們先回教室,回家以后一定要說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哦!

  《壓歲錢的故事》課后反思

  語言活動是幼兒園中重要的活動形式,它引導著我們的孩子學習傾聽,學會表達,學習交流,在實踐《綱要》的過程中,語言活動游戲化、生活化成為了我們開展活動的共識,培養(yǎng)想說、敢說、會說、能說的孩子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讓語言活動更生動,讓孩子學習更快樂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探討,《壓歲錢的故事》語言活動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設計的。

  過年是孩子們盼望的事情,過年時,收紅包是我們生活中孩子們向往并且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孩子們坦然地享受著成人對自己的付出,卻沒有思考“為什么他們要給我們發(fā)紅包?”,孩子們忽視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更忽略了在紅包中蘊藏著的家長對自己的愛和祝愿。

  語言活動最大的目的是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如說表達能力、傾聽能力、理解能力,故事中蘊含的情感是需要孩子在情景中根據(jù)自己生活經(jīng)驗去體會的,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將目標設計為引導孩子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嘗試大膽地復述故事;在情景中體驗故事表演的樂趣;了解中國人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感受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謝意。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孩子自身的學習與交流,我認為:語言是在使用中習得的,語言能力也不是老師說,孩子聽就能得到發(fā)展的,必須真正讓孩子參與進來,真正給孩子表達的空間。

  在活動開始以出示紅包引發(fā)興趣,以探討“為什么發(fā)紅包”引出故事,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以孩子傾聽故事、看課件學說、完整復述、分組表演等形式逐層深入展開。

  在整個過程中,讓孩子傾聽故事是讓孩子在老師富有情感的語言中獲得關于故事的整體初印象;看課件學說故事則是將故事內容直接以畫面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以老師語言“留白”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看圖復述故事是孩子對故事內容的再次吸收;隨后的故事表演是孩子們對故事情節(jié)的再現(xiàn),同時,也是孩子對掌握的故事內容的沉淀和再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在最后的探討中,引導孩子感受老師對自己的愛,延伸回憶周圍人對自己的愛,并教育孩子在得到別人愛的時候要懂得感謝和回報。

  語言活動游戲化、語言活動情景化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我們教師真正蹲下身子,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尊重孩子好奇、好問、好動的天性,給孩子表演和展示的空間,讓語言活動更加生動,讓孩子的學習更快樂。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1

[精選]大班教案08-1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05

大班教案11-27

大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