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會根據(jù)部分情節(jié)預期故事的發(fā)展。
2、會按照一定的順序閱讀并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大書一本
2、學具:人手一本讀本
活動過程:
1、閱讀封面。
a、展示遮蔽書名的封面:書的封面上有什么?和我們平時看到讀本有什么不一樣?
b、展示書名——《錢鼠來了》。
c、討論:為什么把老鼠叫成錢鼠了?
2、師幼共同閱讀讀本p1—p9。
a、師朗讀故事p1—p9。
b、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老公公、老婆婆看到他們家的老鼠阿灰被摔倒了表情是怎么樣的?
c、引導幼兒猜測故事的發(fā)展:你們覺得老公公、老婆婆會怎么辦呢?
3、幼兒自由閱讀讀本p10—p33,
a、幼兒閱讀,教師進行指導,提醒幼兒按照一定的順序閱讀并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
b、共同交流討論,了解幼兒的閱讀情況: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說說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
4、師生共同閱讀p10-p33。
a、共同閱讀讀本。
b、討論:為什么老公公把阿灰阿強叫做錢鼠呢?
5、展開討論:你喜歡讀本里的誰?為什么?自由結(jié)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豐富的想象
2、通過欣賞詩歌,圖文匹配,制作詩集,理解記憶歌詞。
3、學習用優(yōu)美好聽的聲音朗誦詩,認識字詞葉子、象、筆記、棉被。
準備:
1、圖片(四季的葉子)
2、幼兒了解葉子四季的變化。
過程:
1、關(guān)于葉子的交流活動:
你們見過葉子嗎?你見過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見過的葉子象什么?
2、看圖片欣賞詩歌:
你們看這是一片什么季節(jié)的葉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們看看這是些什么季節(jié)的?圖片上有些什么?你覺得象什么?
教師朗誦詩歌(清聲一次、配樂一次)出示字寶寶。出示(像、筆記、歌譜、卡片、棉被)
3、幼兒看字寶寶提示講述詩歌:
你們聽到了什么?春天的葉子象什么?夏天、秋天、冬天呢?
毛毛蟲怎么樣?蟬兒呢?卡片送給誰?睡在冬天睡?
4、根據(jù)圖片提示匹配詩句:
毛毛蟲用嘴吧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
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象棉被;
5、把詩歌圖片制成書:
現(xiàn)在我把這圖片制成一本書,誰來幫我把它們排列好?
這本書還少了什么?還有什么?封面上還該有什么?封底呢?
6、模仿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優(yōu)美:
你們聽了這首詩歌感覺怎么樣?為什么這樣好聽呢?
好現(xiàn)在請你們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的好聽?
我們表揚他們一下吧,不會的你們?nèi)椭幌掳伞?/p>
兒歌:
春天的葉子象筆記,毛毛蟲用嘴吧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蟬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象卡片: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象棉被;小草在棉被里乖乖睡。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通過語言與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方式,以散文詩為切入,利用優(yōu)美的配樂朗誦形式,使幼兒感受到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同時萌發(fā)創(chuàng)作的愿望,培養(yǎng)幼兒以多種形式表現(xiàn)文學作品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繪畫方式表現(xiàn)散文詩“七彩的風”。
2、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交流經(jīng)驗,使幼兒了解單色版畫創(chuàng)作技巧。
3、通過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萌發(fā)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的愿望。
活動準備:
學具:音樂《春野》;線描畫;圖畫紙、彩色筆;單色版畫工具材料;
知識經(jīng)驗:幼兒對成語詞匯有一定掌握;部分幼兒有單色版畫創(chuàng)作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討論,導入活動
猜謎:“水皺眉,樹搖頭,草彎腰,云逃走!蛞蛔匀滑F(xiàn)象”(風)
“風有顏色嗎?”“為什么?”
“現(xiàn)在,請你們輕輕閉上眼睛,聽聽兒歌中的風有沒有顏色?都有哪些顏色?”
教師配樂“春野”,朗誦散文詩,同時出示詩歌掛圖。
提問:“這幅圖畫漂亮嗎?為什么?”
“看著這幅圖畫,回想一下,這首散文詩中都有哪些顏色的風?”
“為什么說他們有顏色?”
“散文詩中都用哪些成語描述了風帶給大自然的色彩?(引導幼兒重點理解:鮮艷奪目、一片金黃、清脆欲滴、碧波蕩漾等詞匯)
“你喜歡這些有顏色的風嗎?為什么?”
二、討論繪畫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
“想一想,在我們生活周圍,在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彩色的風?它給哪些事物帶去了美麗的色彩?”教師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
“想象一下,冬季的風會是什么顏色的?它把北方的大地和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怎樣的顏色?”“秋天呢?夏天呢?”
三、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配樂),教師指導
“今天,小朋友可以通過版畫、線描畫、蠟筆畫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請你們先想好,自己所要表現(xiàn)的畫面,選擇哪種繪畫方式效果最好!
教師引導幼兒用鮮艷的色彩表現(xiàn)不同季節(jié)中“七彩的風”。對繪畫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引導,并對有創(chuàng)造性作品的幼兒及時給予鼓勵。
(部分有單色版畫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幼兒,可主動教授沒有經(jīng)驗的幼兒,增強相互之間的交流。)
四、評價活動
教師請幼兒分別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畫面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隨機的引入恰當?shù)某烧Z,幫助幼兒作品增加美感。
延伸活動:
安排一節(jié)語言活動,展示幼兒作品,幫助幼兒以散文詩創(chuàng)編的形式,記錄畫面主題內(nèi)容。
附:七彩的風
假如風有顏色,我認為它是七彩的。
春天到了,風姐姐來到了田野,用手一揮,田野上嫩綠的秧苗就翻起了波浪。風姐姐飛過花園,五顏六色的花便紛紛張開了笑臉,而小樹也冒出了新芽。當風姐姐在小河邊上散步,撫摸著凍成冰的小河,小河不一會兒就有了生機,嘩嘩地流向海洋。
夏天漸漸地走來,風姐姐換上了碧綠的舞裙來到農(nóng)田里,農(nóng)民伯伯們的滿身大汗就舒爽多了。秋天,風姐姐帶著金黃金黃的顏料,把田野變成一個金色的海洋。冬天悄悄地來了,風姐姐便捎來潔白潔白的雪花,為怕冷的大地媽媽做了一床厚厚的棉被蓋上。
下雨了,雨水輕輕地打在窗戶上,發(fā)出“滴!滴!滴!”的響聲,風姐姐又趕來了,這時她穿上了一件七彩的公主裙,她嘩——嘩——地吹著,給小雨伴奏,雨過天晴,風姐姐又飛過天空,留下一道美麗的七色橋!那就是彩虹呀!
誰說風沒有顏色?我覺得風就是七彩的!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簡單了解京劇這種傳統(tǒng)戲曲藝術(shù),萌發(fā)幼兒對我國傳統(tǒng)曲藝的好奇心和喜愛之情。
2、使幼兒初步了解有關(guān)京劇人物,知道京劇是我國特有的戲曲種類,是我國國粹。
3、引導幼兒認識京劇特有的臉譜,了解典型、簡單的京劇唱腔及臺步。
4、大膽說出自己對的理解。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搜集有關(guān)京劇演員劇照、臉譜。
2、準備京劇小戲裝,錄音磁帶,橢圓形紙及彩筆若干。
3、準備生、旦、凈、丑角色的京劇唱腔錄象。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相互交流對京劇的感受與認識。如:你聽過京劇嗎?你喜歡京劇嗎?
2、觀賞京劇劇照、臉譜、服飾等,了解劇照和圖片中有關(guān)京劇人物(生、旦、凈、丑)。
3、比一比、找一找。(1)比較幾種京劇臉譜的差異。(2)找出臉譜上的`額頭、眉毛、鼻、嘴等處花紋對稱的特點。
4、觀看京劇錄象片段,并鼓勵幼兒學習和模仿典型易學的唱腔及臺步(生、旦、丑……)。
5、大膽嘗試在橢圓形紙上為臉譜五官化妝,并涂上自己喜歡的人物的顏色。
6、帶上自制臉譜,相互欣賞,并穿戴小戲裝,在京劇唱腔的伴奏下,進行模仿和表現(xiàn)。
延伸活動:
1、可展示一些京劇劇照、名家、臉譜等,以豐富幼兒對京劇的認識。
2、表演區(qū)可播放京劇經(jīng)典唱段,讓幼兒模仿其中易學的唱段。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的設計中,我考慮到了不同層次的幼兒,但在活動過程中還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較弱的幼兒。同時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也稍顯急促,沒有給幼兒充分表達表現(xiàn)的時間,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更好地把握每個環(huán)節(jié)。
小百科: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diào)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孩子對動物很感興趣,特別是大班幼兒開始對自己的屬相(十二生肖)感興趣了,有的孩子問我:老師十二生肖是怎么來的呀?十二生肖是怎么排列的?------為了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望,讓孩子對屬相有更深的了解,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
活動一:自己的屬相
活動二:我家的屬相
活動三:屬相與謎語
活動四:屬相擂臺賽
活動五:制作生肖頭飾
以上前三個活動的完成均由家長協(xié)助幼兒在家中完成,教師根據(jù)幼兒活動情況在班級布置了專欄“屬相大觀”。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十二生肖的認識,并知道它們的順序。
2、能在集體中積極地、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十二生肖的動物圖片(一面是圖,另一面是它的漢字)各一只,獎品若干。
2、幼兒向家長了解過自己的屬相,收集相關(guān)的資料(玩具、圖片、歌曲、謎語等)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參加擂臺賽的興趣
(1)講述故事“十二生肖的由來”,引起幼兒對屬相的興趣。
(出示圖片)提問:誰來啦?
(2)師幼分別介紹自己的屬相
評析:
活動一開始,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興奮點,對故事里的老鼠的'狡猾、聰明以及牛的憨厚老實,還有貓對老鼠的痛恨,孩子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老鼠得了第一名,師自然的出示鼠的圖片,接著師幼互相介紹自己的屬相(師屬蛇排在第六位,孩子們的屬相分別是屬牛和虎,牛排在第二位,虎排在第三位。)師趁勢講解了其它的屬相排列順序,為下面的“擂臺賽”作了很好的鋪墊。
2、開展“屬相擂臺賽”,進一步了解“十二生肖”
幼兒按屬相分成兩組,即牛隊和虎隊。
第一輪比賽,(必答題)規(guī)則是每組輪流回答問題,答對一道即得一面小紅旗;
第二輪比賽,(搶答題)哪隊先舉手就先請哪隊,回答正確即得一面小紅旗;
第三輪比賽,兩隊隊員輪流用唱歌、謎語、詩歌等形式來表達屬相的內(nèi)容,說出一個即得一面小紅旗。
評析:第一輪必答題和第二輪搶答題比賽中,兩組幼兒都回答得非常精彩。在必答題中,師先問牛隊的隊員“牛排在第幾位?”,他們用響亮的聲音自豪的回答:“在第二位”,同時虎隊的不朋友也不甘示弱,回答對了自己的屬相是排在第三位。每當自己的一組隊員答對一道題目時他們就用熱烈的掌聲鼓勵自己的隊員,競爭相當激烈。同時比賽中的問題還鞏固了數(shù)的序數(shù),相鄰數(shù)及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等知識點,也加深了十二生肖的順序;而第三輪比賽中幼兒更是發(fā)揮超長,講了笑話、兒歌、謎語等生動有趣的生肖內(nèi)容。兩組隊員不分上下。比賽結(jié)束時虎隊小朋友僅以一分(一面小紅旗)之差而輸給了牛隊小朋友。
3、頒發(fā)獎品,感受競賽的快樂
評析:我們一般都考慮到幼兒的自尊,一般是不管有沒有成功都一一給他們發(fā)獎品,而此次我只給獲勝的一組幼兒發(fā)獎品,讓幼兒感受到了獲勝的快樂,而沒有獲勝的一組也在互相鼓勵。
4、:
今天的“屬相擂臺賽”到此結(jié)束,小朋友們回去后可以繼續(xù)查找有關(guān)屬相的資料,以便再次開展擂臺賽,好嗎?
評析: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結(jié)束了活動,整個活動幼兒都顯出了濃厚的興趣,這樣的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又讓幼兒增長了不少的知識。大班幼兒對諸如此類的競賽已經(jīng)開始感興趣,可以多多開展。
大班教案 篇6
一、了解歌曲內(nèi)容。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來了,我們身邊的許多動物、植物還有人都有什么變化?今天羅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春天的歌,下面請大家欣賞歌曲,聽一聽歌里都唱了些什么?(點擊音樂按鈕)
1、歌里都唱了些什么?(花衣裳、百花香、溫暖的太陽、田野和山岡、蝴蝶和蜜蜂等) 2、有的地方?jīng)]聽清,那就再聽一遍,這次可要仔細聽。(幼兒將聽到的說出后,分別將相應的小圖片放在總圖譜的下邊。)(小手形狀向下時點擊相應按鈕出現(xiàn)圖片)
二、學習副歌部分。
1、出示撥浪鼓的圖片,你們看,這副圖應該怎么唱?(點擊第二條橫線)
2、下面請你們再欣賞一遍歌曲,聽一聽這種撥浪鼓的聲音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那一次最長。(幼兒說出后點擊撥浪鼓圖片)
3、請大家仔細看一看,這幾個撥浪鼓一樣嗎?
4、他們長的不一樣,發(fā)出的聲音也不一樣。一種發(fā)出“啷”的聲音,另一種發(fā)出“啷里個”的聲音。你們想一想,到底哪種鼓會發(fā)出“啷里個”的聲音呢?
5、為什么?
6、那我們把第一副圖上的鼓連起來念一遍。
7、還有兩副圖,如果老師不帶你們念,你們自己能念出來嗎?
8、春天到了,你們的心情怎樣?我們用高興的快樂的聲音來再來念一念,好嗎?
9、下面跟著音樂,我們在“撥浪鼓”的地方一起唱,其他地方不唱。
三、初步看圖譜完整學唱歌曲。
1、剛才唱歌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是什么問題嗎?(圖上還有好多空的地方)
2、那表示什么意思呢?
3、每副小圖片應該擺放在什么位置上呢?你們先與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待會再告訴大家。(教師引導幼兒邊商量邊擺放圖) 4、商量好了嗎?誰愿意來擺。
5、有些小朋友的擺放方法和別人不一樣,到底誰正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檢驗呢?(可以再聽一遍歌曲)
引導幼兒說出每副圖片的正確位置,幼兒說出后,(小手形狀向上時點擊相應的按鈕圖片到自己的位置)
6、現(xiàn)在我來考考你們:每副小圖上說的是什么內(nèi)容?
7、下面請你們看著圖片,跟老師一起唱歌。(點擊伴奏按鈕)
8、剛才小朋友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唱的',這次老師不帶,你們自己試一試。(點擊伴奏按鈕)
四、幼兒合作演唱歌曲。
1、下面我們換一種方法來演唱,一半人唱主要歌詞,一半人唱“啷里個啷”。注意唱出我們在春天里快樂高興的心情。(點擊伴奏按鈕)
2、你們除了和小朋友合作演唱以外還可以和誰合作呢?(老師、客人老師)
那我們問一問客人老師,“你們想唱那一部分?”和客人老師合作時如果你不記得歌詞了應該怎么辦?(看圖片)(點擊伴奏按鈕)
五、為歌曲加上樂器
羅老師今天還帶來了許多的樂器寶寶,他們覺得今天小朋友們唱的非常好,他們也想和你們合作一起演唱這首歌,你們愿意和他們合作嗎?
教師分配角色,幼兒拿樂器和客人老師一起一邊演奏一邊演唱這首歌曲(回到封面)
六、創(chuàng)編活動
春天萬物都發(fā)生了變化除了我們今天歌里唱的以外還有許多,下去以后我們在編一編。
結(jié)束語: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歌是一首老歌,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會唱,只是歌詞有些不一樣。回家后,你們可以教他們唱唱我們的歌,還可以和他們合作演唱。
大班教案 篇7
情況分析:
我班是個混合班級,幼兒入園時間長短、年齡大小都有差距。各方面發(fā)展懸殊較大。例如:在體能發(fā)展上。身體較矮小的孩子雖靈活,鉆爬動作發(fā)展較好。但平衡能力較差,活動量小。而個頭高大的孩子卻顯得笨重,平衡能力發(fā)展較好,活動量大,但協(xié)調(diào)性不夠。為了幫助幼兒身體素質(zhì)獲得均衡提高,我設計了以下綜合體能活動:《戰(zhàn)勝灰太狼》。由于幼兒水平不同,我將全班幼兒分成三個級別。分別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水平,在游戲中發(fā)展幼兒跳躍、平衡、鉆爬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品德,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喜羊羊(男)和美羊羊(女)掛飾一人一個,灰太狼掛飾一個,動物玩具若干,音樂及錄音機。
2、場地布置:(矮個組)(中等個組)(高個組)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出示掛飾(喜羊羊和美羊羊)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邀請了兩位動物朋友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出示掛飾)你們喜歡它們嗎?(發(fā)掛飾給幼兒佩戴)
2、讓我們用歡樂的舞蹈來歡迎它們的到來。(放音樂跳健身舞)
二、玩游戲:
。1)、游戲一《去羊村》
1、介紹游戲喜羊羊和美羊羊也想邀請小朋友們?nèi)パ虼逋妫パ虼逵腥龡l路。(向幼兒介紹游戲場地)
2、按幼兒高矮不同分組
3、請個別幼兒示范游戲玩法(跳過小溝,走過小橋,鉆過山洞)
4、玩游戲
。2)游戲二《救小動物》
1、救小動物老師聽說住在羊村附近的小動物們都被灰太狼抓走了,今天,我們大家把它們救出來好不好?
(重復玩游戲,并要求幼兒在指定的'地方每人帶回一個動物玩具,按原路返回。)
2、抓灰太狼(由配班扮演)
三、聽音樂自由動作,做放松活動,慶祝朋友得救。
四、討論:小動物為什么會被灰太狼抓走,怎樣才能避免。
五、回家(再游戲一遍結(jié)束)(說課)綜合體能活動《戰(zhàn)勝灰太狼》,是我為了幫助本班幼兒均衡發(fā)展體能而設計的一節(jié)活動;顒右杂變核煜げ⑾矚g的動畫人物喜羊羊和美羊羊作為載體,以戰(zhàn)勝灰太狼為主題。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并根據(jù)幼兒不同水平的需求,分別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的。(即按身高選擇活動路線)。在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加強活動的趣味性、游戲性。同時又兼顧幼兒在活動上的量及密度。我緊緊圍繞去羊村----救動物朋友----抓狼----回家。這樣一個情景,引導幼兒進行活動的。這一活動既滿足了幼兒體能發(fā)展的需要,又體現(xiàn)了幼兒表現(xiàn)勇敢樂于助人的;顒宇^尾又配有音樂活動,即開頭有熱身活動,結(jié)尾有放松活動,符合人體的生理機能。整節(jié)活動設計考慮到了上升---平穩(wěn)----下降的原則。
大班教案 篇8
孩子們由于受到年齡、生活經(jīng)驗等方面的限制,特別是我們都是縣城周邊農(nóng)村孩子多,缺乏各種必要的感性經(jīng)驗,尚處于直覺形象階段的思維方式的局限,使他們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復雜的音樂材料,以下是“大班音樂《郊游》教案與反思”,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p>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唱會歌曲的基礎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yōu)美的音樂。
2、掌握X X XX X這一走步節(jié)奏,并且用肢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的展現(xiàn)郊游的游戲化情境。
3、在音樂和游戲的情景中,能用歡快、活潑、興奮地情緒,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時的輕松愉快。
4、通過演唱《郊游》使幼兒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錄音機,歌詞圖譜,節(jié)奏型卡:X X XX X。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室律動。組織幼兒做課前手指游戲坐好,
2、復習歌曲《茉莉花》;復習節(jié)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小朋友你們跟家人去郊游過嗎?(幼兒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師出示歌詞圖譜以講故事形式與幼兒一起回憶郊游的快樂,并引導幼兒按照圖譜說唱歌詞。
3、放錄音帶《郊游》,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4、教師邊指圖譜邊范唱一遍,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以分句教唱法并結(jié)合歌詞圖譜帶幼兒唱歌1-2遍。
。2)教師以整體教唱法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jié)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3)教師彈歌曲旋律,幼兒根據(jù)圖譜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錄音,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jié)奏地進行歌表演。
6、音樂游戲:《去郊游》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聽歌曲音樂進行開火車狀等不同動作進行游戲,還引導幼兒去邀請其他老師一起游戲。
三、結(jié)束部分:
1、小結(jié)。
2、出室律動,活動結(jié)束。
教學反思
郊游》這首歌曲的前兩句與最后兩句要求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唱,而中間則適合用優(yōu)美、抒情的聲音來處理。教師可以通過示范講解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辨別區(qū)分不同的聲音。
在活動中我一開始對于兩種不同的歌唱方式進行講解,但很快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種方法:為了讓幼兒理解并準確地把握,我設計這樣一幅圖:用一組小兔子的耳朵形狀表示“輕快、跳躍”,用一組柔和的波浪線表示“優(yōu)美、抒情”,按節(jié)奏的形式出現(xiàn)。根據(jù)這幅畫,幼兒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幾句需要唱得活潑歡快,哪幾句需要唱得優(yōu)美抒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單調(diào)的講解記憶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動中我借助了比較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著圖片演唱,根據(jù)圖孩子們正確的對兩種歌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從而突破了活動的難點。教師的范唱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最后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在活動中及時調(diào)整,對教材的分析應更加透徹;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我還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在活動中我為了讓他們更熟練的唱歌,就請他們再唱一遍,而我的語言組織也不夠精練,所以孩子們就感覺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想辦法,讓自己的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進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讓孩子不知不覺輕松的游戲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家長一起參加游戲活動,增進家園、親子情感。
2、感受與父母、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前頒發(fā)通知,請家長安排好時間,準時參加活動。
2、活動道具 、小禮品、獎狀。
活動安排:
一、親子游戲:
1、送水果
目標:體驗與親人、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準備: 大樹二棵,自制的水果圖片若干
玩法:(1)將大樹上掛滿水果并放在場地的一端(終點),家長和孩子在場地的另一端(起點)面對面的站立,同時幼兒將自己的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用雙手提住幼兒的雙肩準備。
。2)游戲開始后,幼兒與家長一起往前走,到達果樹后家長抱起幼兒摘下一個水果,兩人一起手拉手往回跑,以先回到起點為勝。
規(guī)則:在前進的過程中幼兒的腳必須踩在家長的腳面上。
2、親子游戲“找寶寶”
準備:每位家長自己準備一塊紗巾
玩法:家長蒙上紗巾站在圓圈中間,幼兒坐在圓圈的蘭色點子上。音樂聲起家長就蒙眼尋找自己的寶寶,音樂結(jié)束后家長拿掉紗巾,看看自己是不是找對了寶寶。
規(guī)則:寶寶不能發(fā)出聲音或做任何動作來表露自己在哪里。
3、爬山比賽
規(guī)則:一組家庭為一個單位,最先爬到山頂?shù)臑閯俪觥?/p>
二、放禮品,請幼兒將事先做好的愛心送給自己的媽媽。
活動反思:這次的親子活動家長和孩子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高,普遍反映這樣的親子活動很有意義。整個活動的過程比較緊湊, 活動的準備的還有待與下一次的進一步加強。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雙簧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曲藝,通過欣賞,了解雙簧表演的獨特形式與方法。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雙簧表演,體驗你前我后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雙簧表演錄象片段。
2、雙簧表演所需的道具:屏障、醒木、小辮子等。
3、幼兒已學會多首詩歌、古詩、歌表演、繞口令等。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雙簧表演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第一次表演雙簧,幼兒感知表演的內(nèi)容、動作、語言等。
引導語:小朋友,現(xiàn)在請你們看一段有趣的表演。
(1)剛才我表演了什么?
(2)表演時是我在說話嗎?
(3)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把她請出來吧。
(4)謝老師,我們再來表演一次吧。(好)這次你們可要看清楚了。在表演的`時候,我做了些什么?謝老師做了些什么?
2、教師第二次表演雙簧,幼兒感知表演的形式和方法。
(1)剛才我們是怎么合作表演的?(介紹“醒木”)
(2)除了敲醒木,我們還做了些什么?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0-27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10-28
大班教案12-08
大班教案12-08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2-03
大班教案12-04
大班教案12-04
大班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