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學習,調(diào)動學生情感參與,與主人公在情感方面產(chǎn)生共鳴,深刻體會課文內(nèi)容。
3、通過朗讀,體會課文內(nèi)容,用讀啟發(fā)學生的理解,從而加強自讀自悟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調(diào)動學生情感參與,引導學生角色互換。
2、讀中質(zhì)疑,讀中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感情,了解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初讀課文,借助認字表、字典,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繭”的正確讀音。
。2)學習會寫的字:
先給生字注音。讀一讀。確定容易記住的字,將難字標畫出來。用你喜歡的方法記字。
找出形近字,寫在練習本上,并練習組詞:
均()程()獎()張()
鈞()逞()槳()章()
。3)重點學習易錯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課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出標記。
自學:“語文天地”中“金鑰匙”的內(nèi)容。試著做學習筆記。
3、查找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放入資料袋。
二、預習匯報、提高:
1、同桌互讀課文,認真聽生字詞語是否讀得正確,并根據(jù)情況給予評價。
2、同學范讀,同學評議。
3、擴詞練習。評判組詞。
4、書寫指導:把難字寫正確。
5、交流資料。
三、鞏固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內(nèi)容:
課文內(nèi)容介紹:這篇文章寫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迎善的真實的事情。
1、用你喜歡的形式朗讀課文。
2、你是怎樣做摘錄筆記的?匯報給大家聽。(以強帶弱。)
。1)不懂的詞語方面:禮節(jié)性、鎬、次生林
。2)積累喜歡的詞語。
(3)喜歡的句子:對大手的描寫及帶有數(shù)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嗎?分明是半截老松木!薄拔业氖只鹆橇堑赝矗纯,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滿老繭、看到一山翠綠的森林、植樹26萬多棵
3、自我小結(jié):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在文中課題下做簡單筆記。
4、小組討論并匯報:
(1)課文中多次描寫了老張的手,找出相應的句子畫出來,談談你的理解。
。ǹ蹨收n題思考問題)
。2)你觀察過別人的手嗎?說說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點問題:
(1)老張的手是一雙怎樣的手?(讀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為什么會這樣?
(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3)自讀課文(4――19)自然段,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手的?你見過這樣的手嗎?
。4)課文中多次運用數(shù)字描寫,而哪些數(shù)字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說說為什么?
6、本文要告訴我們:
因為長年累月的辛苦,老張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這雙手,創(chuàng)造了無法估量的財富,創(chuàng)造了翠綠的森林。贊美老張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獻的質(zhì)樸心靈。
修改自己的筆記。
7、本文有什么特點?說出文中我最喜歡的地方,為什么?(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良好習慣)
。1)比喻的恰當運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樣硬。
。2)巧妙的數(shù)字描寫:讓人從空間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雙手,說說你最了解的手的樣子及作用。
。ㄗ詈谜f說爸爸、媽媽、老師、阿姨等比較親近的人,從而加強了解和溝通)
二、大家一起長本領:(結(jié)合書后“日積月累”進行學習)
1、積累手的動詞。
2、做翻繩和打手影游戲,觀察手的動作,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出來。
三、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一雙手
。ù植凇杂、與眾不同、勤勞、造福人類)的手
課后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努力倡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在閱讀中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同大家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理解人物。還有“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盡量引導學生充分朗讀,以讀代講,以讀代教。學生積極探究,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這節(jié)課中能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課前布置預習,在預習中學生通過自學掃除障礙,了解課文內(nèi)容,初讀課文后,針對文章內(nèi)容進一步質(zhì)疑,并幫助學生梳理質(zhì)疑,以此開放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質(zhì)疑中明確學習的方向。
語文教案 篇2
第1課時
一、 教學目標 :
1、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 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認字17個。
3、 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孫、私”。
4、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習慣,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認字17個。
難點:1、引導學生運用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寫字“孫、私”。
三、 教學準備:
孫中山的資料、生字卡片、掛圖。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四、教學過程 :
。ㄒ唬⿲ 。
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先生小時候的故事,課文的題目是:“不懂就問”。
指名讀課題(2人)。
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初步學習課文。
1、誰預習這篇課文了?你是怎么預習的?(3人說)
2、這篇課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xiàn)在請大家放開聲音讀一遍課文,讀完之后,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3、 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板書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孫中山是個名人嗎?
。3)“先生”是誰?
。4)“戒尺”是什么?
。5)什么是“私塾”?
。6)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要壯著膽子?
。7)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其他同學都嚇呆了?)
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爭取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
4、 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7個自然段)
5、這個小故事說的是孫中山小時候的事,誰在課前查找資料了,能給大家講一講孫中山。
(學生自由介紹資料,以小組形式介紹、自己向全班介紹。)
老師補充介紹資料。
附:資料
孫中山生平簡介
孫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后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10歲入村塾讀書,12歲到檀香山讀書,17歲時回國。1894年創(chuàng)立興中會。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創(chuàng)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體。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孫中山圖片
在孫中山小的時候是沒有學校的,想上學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個時候由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用個別教學,沒有教材,也沒有學習的年限。那個時候稱呼老師為“先生”。先生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一切都得聽老師的,學生不許多問。
6、了解了這些事情,同學們小組合作再來讀一遍課文,看看是不是能讀懂一些了。
小組合作讀課文。
7、同學們課前提的問題小組一起討論一下,爭取在小組里解決。
各小組開始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解決小組內(nèi)沒有解決的問題。
8、請同學們拿好書,認真讀一遍課文。
(三)學生字。
1、 大家課文學的`真好,老師獎勵同學們玩?zhèn)小游戲:生字對對碰。要想做好這個游戲我們先來認認生字,這些生字,如果你認識就大聲讀出來。
2、 請你一邊擺生字卡片一邊讀。
3、 下面我們開始做游戲吧!老師說字,學生找,老師說:“對對碰”,學生同桌對卡片。“誦”“思”(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這個字)“糊涂”“嚇”(組詞)“鴉雀無聲”“拿”(說記字方法)
4、 一邊讀一邊收生字卡片。
5、 有幾個字娃娃特別淘氣,剛才跑出去玩,現(xiàn)在又回來了,誰愿意當小老師教一教大家。(“私、段、晃、既、養(yǎng)”)
小組內(nèi)商量怎樣記字。全班交流。
。ㄋ模⿲懽帧
1、課文中有一些字是要求同學們會寫的。老師一邊擺生字卡片大家一邊讀。
2、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孫、私”這兩個字。
讓學生分析字的結(jié)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3、 練習寫字。
4、反饋寫的情況,再寫一個。
5、小結(jié)。
學完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作業(yè) :1、朗讀課文3遍,思考: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怎樣做?
2、讀認字表,組詞。
3、寫生字。
五、板書設計 :略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 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 鞏固識字17個。積累詞語。
3、 指導學生書寫“誦、思”等7個生字。
4、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寫字7個。
難點:1、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
2、積累詞語。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書、本、詞典。
四、教學過程 :
。ㄒ唬⿲ 。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不懂就問”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
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
1、 誰愿意讀這篇課文?(請7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的怎么樣?一會兒來評一評。
2、讀完之后評議。
先說一說誰讀的好,什么地方讀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3、出示:“先生講得很仔細,大家聽得很認真。從此,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誰來說說你從這段話中讀懂了什么?孫中山養(yǎng)成了什么好習慣?你在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是怎樣做的?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4、你對這篇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比較喜歡或者有感想就讀這幾個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讀課文。
5、課文中有一個詞“一字不錯”照這個樣子也寫幾個“一( )不( )”的詞。
允許學生查詞典。
。ㄈ╈柟躺、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字組詞。
2、這節(jié)課要求同學們會寫的生字有……,老師一邊擺生字卡片大家一邊讀。
3、讓學生分析字的結(jié)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4、 練習寫字。
5、反饋寫的情況,再寫一個。
6、小結(jié)。
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讀認字表,組詞。
3、寫生字。
五、板書設計 :略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內(nèi)容
課文《小小的書櫥》是一首兒童詩歌,它用生動、美妙的語句,描繪了小小的書櫥就像“廣闊的世界,浩瀚的海洋”,“俺”在那里度過了最愉悅的時光,挖掘到無窮的寶藏,從中得到許多益處。抒發(fā)了作者對小書櫥的喜愛,表達了讀書給作者帶來的快樂。
二、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題是“讀書”。三篇主體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讀書的樂趣,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學習之后,可激發(fā)同學讀書的興趣,同時發(fā)生愛讀書、讀好書的思想感情。本詩語言生動,比喻形象。全詩共6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作者把小書櫥比作“廣闊的世界,浩瀚的海洋”,點明書櫥對作者的人生意義,表達了對小書櫥的喜愛,引起讀者的興趣。第二~五小節(jié),緊扣第一小節(jié),生動、具體的描述了小書櫥中豐富多彩的各類書籍,及俺在讀書中感受到的樂趣,表達了“俺”對小書櫥的喜愛之情。其中第二三小節(jié)寫“俺”讀了許多書,增加了許多知識。第四五小節(jié),偏重描寫了讀書使俺陶醉,坐在書櫥旁是俺最愉悅的時光,點明了讀書的樂趣。第六小節(jié)寫了小書櫥伴俺生長,俺將從中繼續(xù)挖掘無窮的寶藏,表達了作者對小書櫥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目標
雙基目標:
1、通過學習,同學能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能理解詩歌意思,體會讀書的樂趣,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能力目標:
1、在學習生字過程中培養(yǎng)同學對字形、結(jié)構等的分析能力。
2、朗讀詩歌過程中培養(yǎng)同學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體會作者思想時,培養(yǎng)同學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激發(fā)對書的熱愛,知道書是人類的朋友,進步的源泉。要多書、體會書帶給人們的樂趣。(重點)
教學重點:有語氣地朗讀全詩。體會作者對小書櫥的.喜愛之情,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教學難點:引導同學根據(jù)上下文理解相關詞語,積累詞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
四、教學具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生:查閱有關魯迅、冰心、孫悟空、海的孩子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で橐、情境導入:
師:播放一組同學們熟悉的書中人物和形象圖片如“白雪公主、孫悟空、青蛙王子等。
生:同學一邊欣賞、一邊回憶。
師:課前俺們一起回憶了一下俺們曾經(jīng)看過的一些好看的書目。那么你們的這些書都擺放在哪里呀?
生:談各自擺書和藏書的情況。
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ǘ┳灾魈骄俊⒎謱又笇
師:請大家自由讀詩歌,注意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假如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解決。(巡視指導)
生:依照要求初讀課文。
師:生字朋友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見面了,俺們一起來認吧,誰來試試?(屏幕出示生字)
生:開火車認讀生字。
師:這篇詩歌一共有幾小節(jié)?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詩歌。其他同學看看不認識的字,這些同學是怎樣讀的?
生:分自然段朗讀詩歌。
師:你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
生:從“正確、流利、有感情”三方面評論。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哈爾威船長》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文章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爸Z曼底”號輪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混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船員營救旅客。船上所有的人都獲救了,而他自己卻忠于職守,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危難時刻從容鎮(zhèn)定、指揮有方、舍己救人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人們的心里。哈爾威船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課文中蘊涵著的“舍己為人”的思想內(nèi)涵就是本單元的主題。如何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受到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的熏陶感染,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體會哈爾威船長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人格魅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3個自然段。
3.認識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3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
1.通過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體會哈爾威船長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引導學生與文本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并得到升華。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鋪墊情感(有條件的配上圖片和音樂)。
師講述:在157年前的一個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迷漫。一艘在當時看來既漂亮又安全的大船——“諾曼底”號在海上緩緩行駛著。大約凌晨4點鐘,突然,沉沉夜霧中出現(xiàn)一個小黑點,它似一個幽靈,又仿佛一座山峰。它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向“諾曼底”號飛駛而來。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我們到課文中去看一看。
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內(nèi)讀書并交流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感受文章表現(xiàn)了哈爾威船長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三、細讀理解,激發(fā)情感
(一)自由讀課文前6個自然段。
1?邊讀邊想:發(fā)生撞船事件的原因,為何后果如此嚴重。
2.匯報交流,師生共同梳理。
(1)第3自然段:“霧愈來愈濃,……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
因為當時霧大,又是凌晨最黑暗的時候,周圍一片漆黑。在這樣的天氣里,在這個時間段,最容易發(fā)生撞船;凌晨又是人們睡得最熟的時候,意外發(fā)生,沒有任何準備,所以是驚恐萬分,一片混亂。
(2)第5自然段:“只見一個陰森森的往前翹起的船頭……它筆直地朝著‘諾曼底’號逼了過來。”
“瑪麗”號是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它速度快,負載又特別大,所以撞上“諾曼底”號,發(fā)生了嚴重后果。
(二)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xiàn)哈爾威船長優(yōu)秀品質(zhì)的相關語句。
1.抓住描寫人物語言的重點語句(投影出示),體會當時的情景和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1)“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最后,必須把60個人都救出去!
、倜鞔_這是人物的語言描寫,引導學生讀一讀。
、趩l(fā)學生理解“吼道”一詞。
(預設:聯(lián)系前文兩船相撞以后極其混亂的情景,只有用船長的威嚴才能讓大家不再混亂,從而聽命令有秩序地逃生。)
③理解以后感情朗讀,讀出“吼道”的味道。
(2)“哪個男人膽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儆忠惶幷Z言描寫,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文一系列對話,讀一讀,說說哈爾威船長為什么要了解這樣情況?
②再讀出示的句子,啟發(fā)學生思考哈爾威船長為什么這樣說?
感受當時環(huán)境的混亂與危急,體會人物的果斷與堅決,從中也能看出哈爾威船長關心弱小。
、垡x:“正因為哈爾威船長的果斷與威嚴,所以……”學生接讀(投影出示):“大家立刻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xiàn)在他們上空。”
(3)“把克萊芒救出去!”
人物語言,表現(xiàn)他關心弱小。(“克萊芒是見習水手,還不過是個孩子”)
2.抓住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與品質(zhì)。
(1)齊讀“20分鐘到了……海水把船尾浸沒了!彼腥硕嫉镁攘,那哈爾威船長怎樣了?
(2)(投影出示)“哈爾威船長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
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讀好這句,讀出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3)讀句子,說一說自己對語句中重點詞語的理解,如:“屹立、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鼓勵學生結(jié)合詞語含義進行個性朗讀,從中深入體會人物品質(zhì),使師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產(chǎn)生共鳴。)
四、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學生再有感情朗讀全文,進一步感受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質(zhì)。
第2課時
一、朗讀課文,回顧內(nèi)容
指名朗讀課文,回顧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感悟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的崇高精神和舍己為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二、默讀課文,展開想象
默讀課文,想象假如你就是哈爾威船長,此時正在隨著輪船下沉的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引導學生感受哈爾威船長的人格魅力)
假如你是被救旅客當中的一員,你想對哈爾威船長說些什么?
投影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三、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1.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
3.指名朗讀重點段落。
四、識字、寫字
1.檢查字詞讀音情況,注意“彌(mí)、嗆(qiàng)”的讀音。
2.指導寫字。
“彌”的左半部是拉弓射箭的“弓”;“嗆”的右半部不要與“論”的右半部相混淆;
“德”字左窄右寬,左側(cè)是雙立人旁,右半部要寫得緊湊,強調(diào)右半部心字底的上面有一橫。
“志”字的上半部是“士”,上橫長下橫短,不要寫成“土”。
五、積累內(nèi)化
1.分類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
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鎮(zhèn)定自若……屹立在艦橋上……
描寫景物的:薄霧彌漫……霧愈來愈濃了……
運用修辭方法的:它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一座山峰……
2.背誦課文最后3個自然段。
六、擴展練習(靈活安排)
仿照課文的寫人方法,寫一寫身邊的同學,表現(xiàn)同學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反思:
斷尺
教材簡析
《斷尺》是由一名學生的習作改寫的。作者回憶了一把斷尺的來歷,以及由這把斷尺引出的故事,表達了少年兒童之間純真的友誼和作者對這種友誼的珍惜。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人物的對話、動作,體會同學之間的純真友誼。
3.了解并學習倒敘的寫作方法。
4.認識6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通過人物的對話體會同學之間的純真友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自主質(zhì)疑
師出示一把斷尺,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圍繞這把斷尺,有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要認識的字。
2.再讀課文,初步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同桌交流。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主要圍繞以下3點引導學生讀書。
1.斷尺的來歷。
(1)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斷尺對“我”的重要性?
(“完了!”我心里急得發(fā)慌,“沒帶尺子怎么做題呀!”我緊張地望了望周圍的同學……我簡直急得不知所措,頭上滲出了汗珠,嘴里不住地念叨……)
(2)這時的“我”還像剛開始答卷時那么胸有成竹、毫不在乎嗎?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我”的心情?
(緊張、慌亂、不知所措……)
(3)“不知所措”是什么意思?
(4)你能體會“我”的緊張、慌亂、不知所措的心理嗎?讀一讀這幾句話。
2.王瑤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
(1)在第2自然段中有幾句對話描寫,讀一讀,你認為王瑤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大方、助人為樂、樂于助人、會關心人等)
(2)同桌配合朗讀對話。
3.“我”對這段友誼是如何珍惜的?
(1)從“我”的哪些動作中能看出作者特別珍惜這把斷尺?動筆畫一畫。
(“不!媽媽!”我沖媽媽大聲說完,馬上跑到廚房,從簸箕中的垃圾里翻出那把斷尺,像寶貝似的'捧著、看著。)
(2)為什么非要把斷尺撿回來呢?
(斷尺象征著友誼,“我”特別珍惜這段友誼。)
4.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了解倒敘的寫法
1.交代倒敘的寫作方法。
這篇文章先寫了事情的結(jié)果———鉛筆盒里的一把斷尺,再寫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斷尺的來歷。這種寫法就是倒敘的寫作方法。
2.齊讀第1段。讀了這個開頭你最想知道什么?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倒敘的寫法能引起讀者的注意,激發(fā)閱讀的興趣,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方法。
3.你還讀過這樣的文章嗎?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倒敘的寫法。
五、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2.提示學生“簸箕”的“箕”在這個詞中讀輕聲,它的本音是第2聲。
六、擴展閱讀
學生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中的第35課《梨花老師》,并回答課后問題。
七、拓展練筆
你們知道嗎,《斷尺》這篇課文是一位學生的作文。那么你的人生中有值得紀念的事情嗎?請你學習本文倒敘的方法,寫一寫。
給予的故事
一壺水
“給”永遠比“拿”愉快
教材簡析
《給予的故事》包括《一壺水》和《“給”永遠比“拿”愉快》兩篇文章!兑粔厮分v述了一個人在沙漠中迷了路,在饑渴至極、幾近死亡的時候,面對一壺能救命的水所做出的選擇:照紙條上說的去做,將水倒進吸水器里,結(jié)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還給別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課文《一壺水》說明了一個道理———真誠地相信別人,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也考慮怎樣幫助別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快樂。故事贊美了高尚無私、真誠奉獻的品質(zhì)。
《“給”永遠比“拿”愉快》一文記敘了發(fā)生在高爾基與其兒子之間的小故事。高爾基在一座小島上休養(yǎng),看到他10歲的兒子在院子里栽種的花開放了,感到無比喜悅,就給兒子寫信,鼓勵他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要給人們“留下美好的東西”。課文表現(xiàn)了父子間美好的親情和高爾基時時注意對兒子進行人格培養(yǎng)的拳拳愛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感悟真誠是人的美德,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也考慮怎樣幫助別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快樂。
3.懂得“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高尚無私、勇于奉獻的品格。
4.認識4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理解“瀕臨、抉擇”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感悟文章中講述的道理,學習無私奉獻的好品質(zhì)。
2.理解“瀕臨、抉擇”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
高爾基畫像。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自主質(zhì)疑
1?揭示課題,指導讀準字音:給jǐ予
2?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預設:
(1)這壺水是從哪里來的?這壺水與家里的水有什么不同嗎?
(2)為什么要以“一壺水”為題目呢?
(3)“給”和“拿”為什么加引號?
(4)“給”是什么意思?“拿”是什么意思?
(5)為什么說“給”永遠比“拿”愉快呢?
二、先學習《一壺水》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要認識的字。
2.再讀課文,圍繞課題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抓住主線,交流感悟
課文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板書:道理)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找一找文章是圍繞著什么來說明這個道理的?(板書:抉擇)
1.理解“抉擇”。
(1)這個人面臨的艱難抉擇是什么?
(是按紙條上所說的,把這壺水倒進吸水器里,還是把這壺水直接喝下去保住自己的生命。)
(2)為什么說這個抉擇是艱難的?在書中標畫出有關語句。
、購那坝袀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饑渴難忍,瀕臨死亡。
、谌绻惯M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豈不白白浪費了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是,后來的人呢?
(3)結(jié)合上面的句子談談理解。
(4)在重要的(本文是生與死)關口的選擇,叫做“抉擇”。
是什么給了他力量使他在生與死面前做出了正確的抉擇,照紙條上說的去做了呢?
2.理解“道理”。
(1)“一種樸素的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再讀紙條上的話。
(“你要先把這壺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上水來。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裝滿!)
(2)從紙條上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俑嬖V人們喝到水的方法:不能直接喝水,而是要先把水倒入吸水器,才能有水喝,并且在走時還要再裝一壺水,為以后的人著想。
②上面的話說得很中肯,相信紙條上的話,也就是相信寫這張紙條的人對人的真誠和無私。
、垡环N樸素的做人的道理給了課文中那個迷路的人一種力量,使他下決心照紙條上說的做。如果不這樣做,他的良心會得不到安慰。
(3)讀了紙條上的話,本文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先把水壺裝滿,再自己喝個痛快?為什么又在紙條上加了幾句話?
(4)從他一系列的動作中你能看出他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
(真誠、無私,相信別人且勇于奉獻。)
(5)文中還有誰也具有這種品質(zhì)呢?談談你的感受。
(他只不過是重復了在他之前的那些人的同樣做法,他們是一群真誠、無私的人。)
三、學習《“給”永遠比“拿”愉快》
(一)回讀課題,回顧提問。
1.回顧先前提出的問題。
“給”指的是什么,“拿”指的是什么?為什么“給”永遠比“拿”愉快?
2.出示高爾基的畫像,介紹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二)自讀課文,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
在讀懂的地方畫上記號,在不懂的地方,畫上問號。
2.合作交流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三)朗讀課文,感悟道理。
1.理解文中“給”指的是什么,“拿”指的是什么。
(“給”指的是兒子在島上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是付出、是奉獻;“拿”指的是高爾基欣賞兒子栽種的鮮花,是接受、是索取。)
2.為什么“‘給’永遠比‘拿’愉快”?結(jié)合文中的相關語句理解。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像鮮花啦,好的思想啦,還有對你的非常好的回憶啦,那你的生活該是多么愉快啊!”)
(1)自己的付出和奉獻能給別人帶來好處時,就會感到快樂和幸福。
(“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2)當你給予別人好的東西時,也就是無私奉獻時,不僅能使別人得到益處,而且會因為別人的需要而感到自己對他人是有用的,自己是有存在的價值的,那么你就會感到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3)“拿”是索取,是接受別人帶來的美好的東西,沒有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沒有給別人帶來快樂,所以說“給”永遠比“拿”要愉快。
3.在你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沒有經(jīng)歷過、感受過“給”比“拿”愉快的事情?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談對“樂于奉獻”的理解。
四、回歸整體,加深感悟
再次朗讀這兩個故事,加深對文中哲理的感悟。
五、鞏固識字
以卡片形式檢查鞏固4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
六、綜合實踐活動
學了《一壺水》《“給”永遠比“拿”愉快》兩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在自己的班級里,或到你居住的社區(qū),找一找“無私、樂于奉獻”的人進行一次采訪,了解他們的境界,然后辦一期手抄報,歌頌我們身邊這些樂于奉獻的人。
板書設計
給予的故事
一壺水“給”永遠比“拿”愉快
灌水——打水——裝滿水“給”是奉獻
“拿”是索取
教學反思:
能說會寫
值得贊頌的事
教材簡析
《值得贊頌的事》是本單元“能說會寫”中的習作訓練,主題是“舍己為人”。本次習作的內(nèi)容是該單元閱讀和口語交際訓練的延續(xù)。教材由兩部分組成:第1部分提示了本次習作的內(nèi)容范圍和要求;第2部分為一幅插圖,表現(xiàn)了一個救落水兒童的場面。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本設計力求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fā),鼓勵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與贊頌。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習作,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和從各種媒體收集的值得贊頌的事,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舍己為人、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好品質(zhì)。
2.進行寫事的訓練,要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寫清楚,寫具體,并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
能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寫清楚,重點部分寫具體。
教學準備
教師了解發(fā)生在本班或本校學生、老師中的值得贊頌的事;收集最近媒體報道過的值得贊頌的事,啟發(fā)學生的寫作思路。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何為“贊頌”?
2.說一說在你的生活周圍有哪些值得贊頌的事。(指名說)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自讀要求。
如何才能把你知道的這些“值得贊頌的事”寫具體?
師逐條整理并板書習作要求:
1.寫最受感動,最值得贊頌的事。
2.要寫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要把經(jīng)過寫具體。
4.要表達真情實感。
三、指導看圖,啟迪思路
1.仔細看圖。
請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插圖,說一說這幅插圖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
2.看圖想象。
根據(jù)這幅圖想象一下這件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是怎樣的?
3.把原因、經(jīng)過、結(jié)果3部分串聯(lián)起來,說這件事情的經(jīng)過。
四、指導選材,先說后寫。
1.想想自己見過、聽過的值得贊頌的事。
提示:可以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情,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要它感動了你,你就可以去贊頌它,自由地抒發(fā)你內(nèi)心強烈的思想感情。
要求:選取你印象最深的畫面、你認為最值得詳細描寫的情節(jié)。重點在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下功夫。
2.組織好語言,同桌互相練習說一說。
3.選取典型當眾說,大家評一評,重點是細節(jié)描寫。
4.根據(jù)評議,充實構思,動筆寫作。
師巡視指導,重點幫助構思有問題的學生選材、構思。
五、品讀賞析,體驗成功樂趣
1.指名朗讀習作,集體評議。
引導學生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
2.根據(jù)評議,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3.指名讀修改后的習作,共同分享習作的樂趣。
六、激勵總結(jié),提升情感
同學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每一件“值得贊頌的事”,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深處最真摯的感動,完成了本次習作,你們真棒!只要大家平時多觀察、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精彩就在你們面前,你們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更多的感動。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淘氣可愛。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的。
主線:貓的性格特點
訓練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貓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整體感知。
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貓》這一課。
板書:大貓古怪、
小貓?zhí)詺?/p>
二、深入理解課文。
。ㄒ唬⿲W習第一部分
1.講讀第1自然段
(1)“古怪”是什么意思?(指跟一般情況不同,讓人難以琢磨。)
。2)都哪幾自然段寫的是大貓的性格古怪?
。3)現(xiàn)在先請你有感情的朗讀一下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大貓的古怪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兒?(板書:老實——貪玩——盡職)
。4)為什么它老實、貪玩、盡職就說它的性格古怪?
。5)那課文是怎樣抓住重點詞句,把貓老實、貪玩、盡職的特點寫具體的呢?我們先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貓老實的,讀一讀,想一想,從哪可以看出貓老實?
。◤某商焖笥X、什么事也不過問可以看出貓老實)
a.為什么從那里就能體現(xiàn)貓很老實呢?
b.請你讀一下這句話,邊讀邊想像貓老實的樣子。
c.我們都來讀一讀,讀出你剛才的感受。
用上剛才的方法,現(xiàn)在再請你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一想貓的貪玩與盡職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ㄗプ 叭螒{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讓學生邊想象邊體會貓的貪玩)
a.問:都有誰呼喚?他們是怎么呼喚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b.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告訴我們。
c.同學們也來讀一讀,邊讀邊想像貓貪玩時的樣子。
貓的“盡職”又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哪位同學愿意讀一讀?
。ㄗプ 伴]息凝視”,體會貓的盡職。)
a.問:什么叫“盡職”?(指盡到責任。)
b.“屏息凝視”什么意思?(指控制住呼吸并專注地看。)
c.為什么貓“屏息凝視”就體現(xiàn)了它的盡職?
d.想像貓“屏息凝視”的樣子再來讀讀這句話。
e.帶著你的感受請你再來朗讀一下這句話。
小結(jié):貓的性格就是這么古怪,帶著你的感受,想象著貓的樣子請你再來讀讀第一自然段,讀出貓性格的古怪。
下面,請你自己朗讀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一想:文中是通過哪些詞句寫出貓的溫柔可親與勇猛的,然后用曲線把那些詞句標在文中
你們讀懂了哪句話或哪個詞語?請舉手。
。ㄗプ 安洹,抓住“豐富多腔”,體會貓的溫柔可親;抓住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與上蛇也敢斗一斗,體會貓的勇猛)
讀出你的感受。
貓時而溫柔可親,時而一聲不出,既膽小又勇猛,它的性格是多么古怪呀,但是老舍還是那么的喜愛它,先在請你再來重讀一下這兩段,看看哪里體現(xiàn)了老舍對貓的喜愛?(作者把貓的腳印比作“小梅花”,把貓的叫聲說成“豐富多腔”、“變化多端”,可見作者是多么喜愛貓。)
(二)學習第二部分
1.大貓的性格古怪,而我們的小貓又是多么可愛呀,現(xiàn)在請你挑選第四自然段中最能說明小貓可愛的句子讀一讀
2.為什么你覺得這句最能體現(xiàn)小貓可愛
3.這么淘氣的小貓,老舍先生是怎樣評價它的?(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4.你們現(xiàn)在對小貓有一種怎樣的感情?(喜愛)讀一讀,注意讀出自己的感情。
三、課堂練習,鞏固知識點。
1.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吧,但是它又();說它()吧,但是它又();真是讓人捉摸不定。
2.它要是高興,比誰都(),它要是不高興,就();它(),但是它又()。
四、總結(jié)談話,升華主題。
一篇簡潔的文字,一段充滿感情的描寫,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群活潑可愛的貓兒,字里行間流露的是對貓深深的喜愛。這正說明了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這需要你長期細致的觀察,帶著一顆充滿愛的心,熱愛生活,用心去感受,我們不但能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而且能創(chuàng)造美。
板書設計:
貓
老實貪玩盡職
古怪溫柔可親一聲不出
膽小勇猛
可愛、淘氣喜愛之情
語文教案 篇6
課 時
教學目標
1、 掌握課文結(jié)構
2、 理清作者思路
3、 掌握一些生字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自古至今,愛蓮的人很多,高唱低吟蓮的贊歌的,為數(shù)也不少。這里選錄的三篇散文,選材和寫作的角度不一樣,主題也各不相同。我們可以運用“求同”“辨異”的方法進行比較閱讀。
“求同”既可以從選材的角度,看三篇文章是選取哪幾個方面的材料來寫的;又可以從表達的中心的角度,看它們通過描寫對象贊頌了什么
“辨異”,不僅要研究三篇文章的選材和描述的重點有什么不同,更要揣摩作者托物言志的“志”的側(cè)重點在哪里。
二、 自讀課文
1、 讀準以下生字詞。
堅韌() 泥淖() 甙() 心曠神怡()
矜持() 奇葩() 含辛茹苦()
2、 注意一些生字詞的解釋
委身:把自己的身體、心力投到某一方面(多指不得已的情況下)
泥淖:爛泥;泥坑。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矜持:拘謹;拘束。
奇葩:奇特而美麗的花。葩,花。
無可厚非:沒有可以過分指責、批評的'地方。厚,過分。
一塵不染:一點灰塵也不沾染,這里有清潔純潔的意思。
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辛,辣。茹,吃。
留連忘返
3、 掌握一些常用句子
君愛蓮有花,我愛蓮有實。(《住耶溪南》)
莫嫌一點苦,便擬棄蓮心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唐朝白居易《長恨歌》)
三、 正課
1、 讀《我愛蓮有實》,理清課文結(jié)構
第一部分(1、2段),簡介蓮子,表達對蓮子的衷心愛慕。
第二部分(3段),贊美蓮子無比堅韌的品行和驚人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4段),說明蓮子的“苦心”的功用及對人們的啟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三、四兩節(jié)課文。用實驗演示的方法,使學生懂的烏鴉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學會“旁、許、石”三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和詞語
2、口頭組詞:烏 ( )鳥 ( )喝 ( )渴 ( )
3、指名讀課文。
二、 學習三、四節(jié)。
1、輕聲讀課文,自己想辦法擠住“旁、許、石”三個生字。思考:烏鴉想出辦法來了嗎?它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
2、學生自己說說怎樣擠住“旁、許、石”三個生字。
石:注意讀準翹舌音,并要與“右”比較不同點。
3、 烏鴉想出辦法了嗎?(板書:想辦法)
4、 它是怎么會想到這個辦法的?把課文中有關的這一句齊讀一下。(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
5、 “許多”是什么意思?(很多)烏鴉想出辦法來了,這時它的'心情不知會有多高興,讓我們一起用高興的心情來讀第三節(jié)。
6、烏鴉到底是用什么辦法來喝到水的呢?誰來把第四節(jié)讀一下?
7、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會升嗎?讓我們來做個小實驗。
教師出示用具,做:小實驗:拿出一直裝有半瓶水的透明玻璃瓶,瓶子外面用紅線做好水位得記號,然后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去。要求學生看清老師是怎樣把小石子放進去的,放進以后,石子怎么樣?水怎么樣?
8、討論。
。1)“一顆一顆”是不是兩顆?(很多顆)
。2)出示句字:
烏鴉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
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放進瓶子里。
比一比,上面兩句話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沒有把小石子有多少說清楚。第二句用一顆一顆,說明小石子有很多顆,也說明烏鴉不怕辛苦、不怕累。)
。3)“一顆一顆”怎么念?要讀得慢一些,讓人家聽了,也知道烏鴉放進的小石子很多。
(4)石子放進瓶子,瓶里的水怎么樣了?
教師講述:石子放進瓶子里,占了水的位置,所以水就升高了。
。5)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嗎?
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比一比這句話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話把水是怎樣升高的說清楚了。)
(6)烏鴉喝到水了(板書:喝到水)讓我們用高興的語氣,把第四節(jié)齊讀一下。
三、復習鞏固。
認讀詞語:喝水 口渴 到處 可是 里邊 許多 石子 辦法 升高
四、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進一個有趣的學習氛圍中,鼓勵學生想學、愛學、自主的學,在自主的學習中發(fā)現(xiàn)知識,積累語言,培養(yǎng)觀察及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衣”字和“示”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明白偏旁與字義的關系,區(qū)分衣字旁和示字旁,了解漢字的特點,增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初步感知形容詞的特點和作用,訓練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說明事物。
3、仿寫句子訓練學生觀察和語言運用能力。
4、背誦古詩,了解大意,積累語言。
5、閱讀短文,學習如何把一個游戲場面說清楚,進行簡單的習作訓練。
6、課文大課堂中讓學生感受“玩”的樂趣,在玩中學會觀察并訓練說和寫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借助仿寫短語、仿寫句子及寫游戲場面,訓練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說和寫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語海暢游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語文百花園中一起快樂學習,收獲知識,勇闖難關。
一、漢字真有趣
1、出示課件展示“衣”字和“示”字的演變過程。
2、學生觀察比較圖畫及字體,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說說怎樣區(qū)分衣字旁和示字旁。
4、歸納:衣字旁的字大多與衣服有關。例如:襯衫 裙子
示字旁的字大都與祭祀、崇拜、禱祝有關。例如:祝福 神話
5、拓展:你還能列舉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嗎?
寶
6、舉一反三:說說“ ”和“穴”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說幾個帶有這些偏旁的字嗎?
例如:寶貝
窟窿
[通過課件形象地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然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匯報自己知道的漢字變化和發(fā)展情況,激發(fā)學生了解漢字的愿望和喜歡漢字的感情。]
二.讀詞語,說詞語.
1、課件出示兩組詞語:
尾巴長長的 牛角尖尖的 泡泡圓圓的
雪白的浪花 蔚藍的大海 金色的沙灘
2、自由讀兩組詞語,思考:每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兩組之間對比有什么不同?
第一組描寫事物的性質(zhì)、形狀,第二組描寫事物的顏色。
3、啟發(fā)思考:你平時觀察到哪些事物的形狀或顏色呢?你還能仿照兩組不同的詞語說一說嗎?
4、同桌互相說,啟發(fā)積累。教師評價訂正。
總結(jié):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點,觀察時一定要仔細,描繪事物時所選用的詞語一定要搭配得當。
5、練習天空
頭發(fā)( ) 小草( ) 大山( )( )的樹林 ( )的草原 ( )的天空
[讓學生自己讀詞語,自己感悟異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理解和比較總結(jié)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讓學生仿照說詞語,進行拓展學習,積累詞語,并以此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三、讀句子,寫句子
1、課件出示例句。[
2、指名讀,思考這個句子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3、歸納:這個句子展現(xiàn)了泡泡的4個特點,形象地描繪了泡泡的美。
4、出示一張小妹妹的圖畫,請學生觀察,說說小妹妹有什么特點。
5、歸納:可愛、乖巧、聰明、漂亮、聽話、調(diào)皮。
6、仿寫句子,完成練習。
7、評點句子,對兩個并列分句發(fā)生的重復和出現(xiàn)矛盾的毛病,及時指出糾正。
[兩個句子的練習,體現(xiàn)了先扶后放、由易到難的特點。學生練習時,教師在引導的基礎上要讓學生打開思路多說句子。]
四、積少成多
1、介紹詩人:同學們本次“讀讀背背”安排的內(nèi)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的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1127—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水(今屬江西)人。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2、借助拼音把古詩讀通順。
3、教師配樂范讀。
4、學生反復朗讀,熟讀成誦。
5、根據(jù)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情境。
6、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的畫面。
(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彎曲的小路伸向田野的遠方。小樹枝頭上的花已經(jīng)飄落,枝頭的綠葉才長出,沒有形成樹陰。小路旁有幾個孩子正興高采烈地追撲黃蝶,可黃蝶飛入菜花地再也找不到了。)
7、背誦全詩。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背誦古詩,揣摩詩意,感受意境。]
五、閱讀平臺
1、讀短文,掃清生字障礙,了解短文意思。
2、細讀短文,思考課文中所寫的“貼雞毛”游戲是怎樣玩的。
3、學生自己練習用自己的話按順序說說游戲的玩法,再說給同桌聽。
4、指名說,全班評議。
5、齊讀短文,體會作者的快樂。
[此題練習時應以自學、合作學習為主。老師適當適時點撥指導,使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理解短文。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貼雞毛的游戲是怎樣玩的和游戲的有趣,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快樂生活的留戀。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鍛煉。]
六、作業(yè)
1、背誦“積少成多”中的古詩。
2、把“貼雞毛”游戲的玩法告訴你認識的朋友,和他們一起玩玩。
板書:選雞毛——找大門——雞毛發(fā)電、同時唱歌——貼雞毛
第二課時
這次語文大課堂安排了“玩得真開心”這個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把口語交際和習作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并與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整合,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玩”的樂趣,在玩中仔細觀察活動場景和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然后再由說到寫,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 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一定會玩很多游戲吧?都玩過什么呢?能說一說嗎?(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搶板凳……)[
二、 課件展示游戲場面,感受兒童豐富多彩的、愉悅的童年生活。
三、盡情游戲
1、讀題,明確要求。
(1)自由組合成小組。
(2)商量玩什么,怎么玩。
(3)玩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活動場景和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
[尊重學生個性,不強行要求學生統(tǒng)一玩同一種游戲。使學生說時有興趣、有內(nèi)容。]
2、學生盡情游戲,注意觀察。
1.學生討論:我們要觀察哪些內(nèi)容?
游戲前有什么準備?各自什么心情?
游戲過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動作?
說了什么?
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
游戲結(jié)果怎樣?
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戲說好還得把哪些內(nèi)容說清楚?
游戲名稱是什么?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
[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嫌诎褧r間給學生去玩、去觀察。加強實踐,在真實的游戲中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去表達。]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已經(jīng)”說話。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讀好小鷹的.話。
2.展開討論,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難點:
1. 通過學文,了解老鷹說的話的真正含義,從中懂得道理。
2. 體悟小鷹越飛越高付出的努力。
教學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引導看圖,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或投影。
(1)出示圖一: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小鷹跟著老鷹飛到什么地方?
(2)出示圖二:小鷹跟著老鷹又飛到什么地方?
2.設計懸念,引出新課。
小鷹為什么會越飛越高?它飛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8課。
3. 出示課題。
(1)板書:8 小鷹學飛
(2)認讀生字:鷹
二、 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小鷹 跟著 搖搖頭 不算 拼命 指了指
急促 總算 鼓起勁 頭頂 盤旋 吧
①借助拼音認讀
、谌サ羝匆粽J讀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指導讀好長句、難句。
三、了解故事大意。
出示填空:小鷹跟著老鷹學( ),飛到了( ),( )和( )。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觀察分析字形。
2.教師范寫,講解難點。
3.學生描紅練寫。
五、作業(yè)。
《習字冊》上相應部分的描紅、仿影、臨寫。
語文教案 篇10
一、交待閱讀方法。
1.指名學生朗讀課后練習題1。
2.啟發(fā)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練習題1中的三個問題,看圖讀課文,一段一段地把課文讀懂。
二、圍繞課后練習題1中的第(1)個問題,閱讀1—2自然段。
1.圍繞問題(1),看第一幅圖,讀課文,大致找出寫這一問題的段落(1—2自然段)。
2.分段閱讀。
。1)閱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然后討論。①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凇芭婧娴摹笔鞘裁匆馑!你有過“太陽暖烘烘的”這樣的感覺嗎?“太陽暖烘烘的”這種感覺一般產(chǎn)生在什么時候?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這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事?
、邸傍唻寢屌P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庇梦覀兤匠5脑捳f,這句話應該怎么說?
④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春天,鴨媽媽在孵小鴨。)
。2)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然后討論。①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凇疤貏e”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
、圻呑x邊看圖,找一找從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鴨很特別。(討論后歸納)
a.蛋大。
b.出世時間長。(都……最后……過了好幾天……才……慢慢……)
c.又大又丑。(毛……嘴巴……身子……)
、苡米约旱脑捄唵蔚卣f一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別”來說)。
3.連段閱讀,回答問題(1)。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如下幾個要點來回答:(1)時間;(2)事件(鴨媽媽孵小鴨);(3)丑小鴨顯得很特別。
三、圍繞課后練習題1中的第(2)個問題閱讀3—6自然段。
1.圍繞問題(2),看第二、三幅圖,讀課文,大致劃出寫這一問題(其中有兩個小問題)的段落(3—6自然段,其中寫第一個小問題的是第三自然段,寫第二個小問題的是第四至六自然段)。
2.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看圖、邊思考,然后討論。
。1)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除了鴨媽媽疼愛他,誰都欺負他”!疤蹛邸笔鞘裁匆馑迹俊捌圬摗蹦?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觀察,同小鴨在一起的可能有誰?他們誰欺負丑小鴨?是怎么欺負的?(咬、啄、討厭)還可能怎么欺負?誰疼愛丑小鴨?從哪里看出來?(除了鴨媽媽疼愛他)試著用“除了……都……”說一句話。
(3)“孤單”是什么意思?丑小鴨為什么感到孤單?
。4)試著用“因為…所以……”說話。
、侔选耙驗椤浴奔尤搿俺笮▲喐械椒浅9聠尉豌@出籬笆,離開了家”一句中說話。
、诎选耙驗椤浴奔尤搿俺笮▲唩淼绞澜缟,除了鴨媽媽疼愛他,誰都欺負他”、“丑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鉆出籬笆,離開了家”二個句子中說話。
。5)朗讀這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2)中的第一個小問題。
3.分段閱讀4—6自然段。
。1)回顧學法——怎樣圍繞問題來分段閱讀課文: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讀,結(jié)合圖畫一句句地弄清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再把幾個自然段連起來讀,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2)試著運用這一方法閱讀4—6自然段,邊讀邊填寫下表,展開討論。季節(jié)丑小鴨遇到的困難
。3)檢查自學、討論情況,重點檢查學生對第五自然段第二、三句話的理解情況:從這二句話中可看出些什么?(丑小鴨非常孤單;丑小鴨羨慕美麗的天鵝,希望像天鵝那樣過上歡樂的日子。)
。4)連段閱讀,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2)中的第二個小問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精選]語文教案09-26
語文教案(精選)09-26
(精選)語文教案09-17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2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0-06
語文教案[精選]10-12
語文教案10-14
語文教案11-04
語文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