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7-06 22:41:15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水的浮力是我們身邊的科學,也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課題之一。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次活動。在活動中,我將有關浮力的知識巧妙地貫穿于幼兒的活動之中,以幫助小朋友取皮球這一的形式,啟發(fā)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科技意識。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身邊的科學--水有浮力。

  2、增強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動腦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知難而進、勇于嘗試、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動重點:了解水中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知道為什么。

  活動難點: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水來取皮球。

  解決重點、難點的方法:

  1、運用嘗試教學的理念:幼兒在前、教師在后;活動在前、指導在后;操作在前、結論在后。每提出一個問題,都是靠幼兒自己動手去操作、去嘗試,自己得出結論。

  2、制作了形象、直觀的演示教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3、提供了豐富的,適宜幼兒發(fā)展的活動材料,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氣氛,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幼兒在充分自由的教案過程中獲得豐富的經(jīng)驗。

  4、以幫助別人這一的形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自信地參與活動,并且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之后,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案準備:

  1、皮球落洞演示教具。

  2、桌子5張,標本瓶5個,乒乓球6個,大盆5個,抹布10條。

  3、每組1只大筐(內裝鐵絲、鐵片、繩子、木棍、水杯),2只小筐(內裝積木、泡沫、小石頭、空塑料瓶、玻璃球、木塊、鐵球、塑料球等若干,其中空塑料瓶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4、魚缸1個,潛水艇演示教具一套。

  5、教師事先在兩只手上畫出小虹和小明的形象(用兩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做兩個小朋友的腿)。

教案過程:

  一、幫忙想辦法:

  1、這是什么?出示樹洞演示教具,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公園里,操場上)。出示手指畫的`兩個小朋友--小虹和小明。一邊講,一邊演示皮球掉進樹洞的過程。提問:皮球掉進樹洞,這可怎么辦?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快幫幫他們。啟發(fā)幼兒動腦筋。

  2、幼兒思考、討論、回答(用各種方法)。

  3、現(xiàn)在,我讓每個小朋友都試一試。那邊每組桌上都有一個高的標本瓶,里面有一個乒乓球,就像樹洞一樣,小朋友們不能用手,但可以用桌上的各種材料:繩子、鐵絲、木棍、水杯等。比一比哪組幼兒先把球取上來。

  二、試一試,說一說。

  1、幼兒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使用鐵絲、鐵片時注意安全。

  2、實驗完畢,提問:你們都用的什么方法?結果怎么樣?用哪種方法可以把球取上來?(倒水)。可以叫幼兒上前面來演示。

  3、同樣用這個辦法可以幫助小虹和小明嗎?請一名幼兒上前面往樹洞里倒水,幼兒觀察現(xiàn)象。倒水之后怎么樣了?(球飄起來了)。繼續(xù)倒水,取出乒乓球。小朋友們可真聰明,想到用水來取皮球,這個辦法真好,小虹和小明真高興。(激發(fā)幼兒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三、想一想。

  1、剛才你們用了很多的方法,為什么用水可以取出球呢?(球輕,能飄起來等)。小朋友說的很對,水不僅可以用來洗手、做飯、用來喝,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那就是可以使很多東西飄起來,這是因為水有一個把物體向上托起的力量,叫做水的浮力。

  2、提問: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浮在水面上?幼兒自由回答后,請幼兒動手操作。

  指導幼兒將小筐中的小物體(積木、泡沫、小石頭、空塑料瓶、玻璃球、木塊、鐵球、塑料球等)放入有水的大盆中,觀察現(xiàn)象。

  3、討論。

  請幼兒說一說,放了什么在水中?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小結:水除了能使乒乓球、皮球浮起來外,還可以使木塊、泡沫等物體浮起來。

  四、探索、發(fā)現(xiàn)。

  水能使木塊、塑料瓶等物體浮起來,玻璃球、鐵塊、石頭等物體比較沉,所以它們不能浮起來。但我們可以想一些辦法,讓石頭也能浮起來,讓塑料瓶也能沉下去。比如這個塑料瓶,老師就可以讓它沉下去,你們可以嗎?

  1、每個幼兒一個空的塑料瓶,進行操作、探索活動。

  2、誰的塑料瓶沉下去了?用了什么方法?

  五、發(fā)散、聯(lián)想。

  小朋友們真是聰明極了,想到在塑料瓶里裝些沉的東西,這樣塑料瓶就沉下去了。解放軍叔叔海上作戰(zhàn)用的潛水艇就是用的這個道路制造的。

  教師演示潛水艇模型,(用針管將潛水艇模型中吸滿水,潛水艇就沉下去,再將潛水艇模型中的水排出,潛水艇就浮上來)。

  提問:潛水艇如果不浮在水面上,也不沉在水底,想在水的中間停住,那應該怎么辦?(幼兒思考、回答)

  六、延伸活動:布置沉浮實驗區(qū),將幼兒操作的所有用具放在里面,供幼兒操作、探索、實驗。

  活動的組織效果和評析:

  本次活動是我在**年11月我園進行嘗試教學教育活動評比時設計并組織的,被 評為優(yōu)秀活動一等獎,12月又被全市幼兒教師觀摩,收到較好的效果。

  我園是首次接觸嘗試教學,承擔實驗課題以來,我們全體教師經(jīng)常在一起研究探討有關話題,并且在這次活動評比中都力爭運用嘗試教學的理念和方法。

  這節(jié)活動我在11月份第一次組織的時候,是用的我自己本班的幼兒(中一班),老師和幼兒之間比較熟悉,活動的節(jié)奏也較好把握。在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一說幫小朋友想辦法,小朋友們都七嘴八舌,想了很多方法,尤其在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的去實驗,雖然幼兒的思路一直跟著老師走,但我在活動中給了幼兒很大的自由,使小朋友們不覺得拘束,當時有全園的老師觀摩活動,但小朋友們在活動中敢說敢做,在幫助小朋友把皮球取出來的時候,全班幼兒情不自禁的鼓掌歡呼,氣氛很熱烈,達到了非常好的互動效果。整個活動進行了35分鐘,在結束時,小朋友們還意尤未盡,對于水的浮力以及一些現(xiàn)象還有很濃厚的興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孩子們對泡泡充滿了興趣,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幼兒有興趣的活動生成有價值的教育活動,由此設計了本活動《有趣的泡泡》。培養(yǎng)他們探索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用小肌肉動作做細微事情。

  2.識別不同材料的不同作用。

  3.游戲中體驗探索的快樂。

  4.會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做好標記的糖、鹽、洗衣粉、面粉、奶粉、面堿、洗滌劑、味精、醋、水等。

  2.小盤子、小碗、小勺、吸管等若干個。

  3.記錄表(每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識別猜測

  互動問題:

  ①一共有多少種材料?你認識嗎?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②它們能做些什么?

  二、選擇清水和泡泡水進行對比的演示

  互動問題:

 、俳處熡梦苷辞逅狄幌伦屝∨笥延^察有什么現(xiàn)象;再用另一根吸管沾有洗滌劑或洗衣粉的水吹一下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谕瑯邮撬疄槭裁从械目梢源党雠菖,有的吹不出泡泡呢?

 、勰阒览锩嬗惺裁床牧蠁幔恳黄鹪囈辉。

  三、練習并做記錄(記錄表見附件1)

  互動問題:

 、倌姆N材料可以做出吹泡泡的材料呢?試一試?刹豢梢源党雠菖荩

 、谶可以用什么材料?試一試!

  要求:每加一種材料時都要看清它的圖案標志,在試驗后是否能吹出泡泡在自己的那張表格里畫上對號或叉。

 、圩⒁獠灰婧⒆尤プ,可以用鼓勵的語氣,如:你的眼睛看得很準呀;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再仔細觀察觀察,你一定會有新發(fā)現(xiàn)的……)

  四、游戲“吹泡泡比賽”

  小朋友拿著自己勾兌成功的泡泡水,進行吹泡泡比賽。

  五、書寫實驗報告

  讓爸爸,媽媽幫助完成實驗報告填寫。

  活動建議:

  1.互動中,在提出每一個問題后,給孩子們充分思考和表達的時間,然后再提出下一個問題,這樣有利于引發(fā)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愿望,保證孩子們進行有效的'學習。

  2.實驗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感受物體特征,在家也可以繼續(xù)試驗,加深孩子對課程的理解。

  3.材料可以讓孩子們自己準備,也可以老師和孩子們共同準備。

  活動反思:

  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校處熞闹杏心繕,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開放的理念,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活動中對能力強的孩子給予肯定并鼓勵的同時,要注意到能力較弱的孩子,也應給予鼓勵和肯定。讓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游戲、去獲取知識;顒又杏變汉芊e極。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大船的基本結構。

  2、能畫出輪船的基本結構。

  3、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養(yǎng)成大膽作畫的習慣。

  5、養(yǎng)成專注畫畫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將教室的`一面墻壁布置上一條大河。

  2、彩筆、輪船模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指墻壁:小朋友,這里有一條美麗的大河,河面上還應當有輪船。

  2、引導幼兒觀察欣賞輪船

  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為大河畫上大輪船。教師出示輪船模型,逐一提問:這艘大輪船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它的船身像山脈?輪艙像什么?在什么位置?船艙上還有什么?船上的煙囪、桅桿在船的什么地方?像什么形狀?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大輪船的身體是長長的,側面看上去像個梯形;船身上面有兩層船艙,每一層船艙里都可以坐人,所以都有一排整齊的窗戶;船艙像兩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船艙上面的船頂部還有煙囪;大船首尾都有一根高高的桅桿。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現(xiàn)在請大家畫大輪船,想一想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最后畫什么?用什么顏色打扮大輪船?

  觀察幼兒作業(yè)情況,要求按大小畫出輪船的基本結構,注意比例關系;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大膽想象個聯(lián)想,畫出與輪船有關的圖像。

  活動創(chuàng)意:

  請幼兒將自己重新畫的大船剪下來貼在墻壁上組成的畫面。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看、聽、說、做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美,從而陶冶了幼兒美的情操,發(fā)展了幼兒的社會性情感。

小班教案 篇4

 。墼O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鮮艷的色彩非常敏感,顏色的變化使幼兒興奮、驚奇,產(chǎn)生濃厚的探索欲望。于是我設計了《彩帶飄起來》這一活動,讓幼兒在玩玩做做中認識顏色,在快樂的活動中舞彩帶,感受色彩帶來的美。

 。刍顒幽繕耍

  1、引導幼兒在舞彩帶中感受民間秧歌舞的韻味,體驗扭秧歌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發(fā)展幼兒的動作協(xié)調能力。

  3、在認識顏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區(qū)分長短,并按一定的順序排序。

 。刍顒訙蕚洌莞魃櫦y紙、剪刀若干,音樂磁帶,有關扭秧歌的錄像帶,作業(yè)紙和彩筆人手一份。

 。刍顒舆^程]

  1、教師出示百寶箱變魔術,讓幼兒摸出各種顏色的彩帶,啟發(fā)幼兒說出是什么顏色,并說出彩帶有什么用處?(裝飾活動室、跳舞等)

  2、教師和幼兒用彩帶裝扮活動室。

 。1)教師和幼兒一起制作彩帶(剪皺紋紙)。

  讓幼兒自由組合,分組練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將皺紋紙剪成長短不一的彩帶。教師強調剪得寬度要適中,小心剪刀,注意安全。

  (2)在制作彩帶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認識顏色,區(qū)別長短。

  讓每一組的幼兒分別說出自己剪得彩帶是什么顏色,并比較出誰剪得彩帶長,誰剪得彩帶短。

  (3)引導幼兒分別按長短、顏色排序,裝扮活動室。

  〈1〉、教師示范,按照顏色排序,粘貼在刻體板上。

  〈2〉、讓能力強的幼兒到前面來試著粘貼一下,教師給予糾正。

  〈3〉、讓幼兒自由分組,按照長短排序粘貼在活動室墻壁上(教師幫著粘貼上雙面膠,)裝飾活動室,看哪一組做得既快又正確,并給予鼓勵。

  4、利用談話的形式,讓幼兒說說:彩帶還能做什么用?

 。ㄟ^節(jié)日時,可以用扭秧歌的形式慶祝,彩帶做道具,進行表演。)5、看關于扭秧歌的'錄像帶,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6、學習“扭秧歌”,教師先示范,然后教幼兒基本動作。同時啟發(fā)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在歡快音樂的伴奏下,讓幼兒自由扭動,甩彩帶,感受彩帶的美。

  [活動延伸]畫彩帶飛舞。

  引導幼兒觀看彩帶飛舞的情景,欣賞五彩繽紛的彩帶飄舞時的美麗景象。(教師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畫彩帶飛舞,邊畫邊說:“紅帶子飄起來了,綠帶子飄起來了!保┯變簩W用彩筆涂畫,畫時也可邊畫邊說。

 。刍顒釉u析]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中汲取題材,幼兒在對顏色有了基本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彩帶等過程,更進一步加深了對顏色的認識。同時幼兒自由分組活動,體現(xiàn)了自主選擇性、參與性、合作性,鍛煉了幼兒的集體意識和競爭意識。

小班教案 篇5

  核心導讀:【設計意圖】小班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同時,小班孩子在玩耍中,缺乏生活經(jīng)驗,自理能力較差,因此,在《我自己》這一主體中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同時,小班孩子在玩耍中,缺乏

  生活

  經(jīng)驗,自理能力較差,因此,在《我自己》這一主體中我們開展了《我會穿鞋》活動,重在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學會穿鞋。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讓幼兒嘗試體驗知道,要穿大小合適的鞋子,學會穿鞋。

  【活動準備】

  1、大腳娃娃一個

  2、圖片(爸爸、媽媽、娃娃、腳三只)

  3、音樂磁帶

  4、大鞋若干雙(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今天,我請來了特別可愛的小客人,想認識他嗎?

  (出示大腳娃娃)大腳娃娃最喜歡和我們的小腳丫做游戲了,脫下鞋子露出小腳丫與大腳娃娃一起做游戲。

  2、(放音樂)師同幼兒一起光腳丫跟音樂做游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爸爸、媽媽、娃娃圖片)師問:圖片上都有誰?

 。ǔ鍪灸_丫圖片)師問:他們分別是誰的呢?(在回答問題中,讓幼兒知道爸爸的腳大、寶寶的腳。

  師問:爸爸應該穿什么鞋子?寶寶呢?(讓幼兒知道爸爸穿大鞋,寶寶穿小鞋。)

  2、讓幼兒通過游戲,體驗穿合腳的鞋子才安全、舒服。

  師:如果我們給寶寶穿上一雙大鞋子會是什么樣子?想不想穿上玩玩?讓幼兒穿上大鞋玩。

  師問:小朋友,剛才我看見有的小朋友掉鞋了,有的小朋友摔倒了,為什么呀?(讓幼兒知道穿大鞋子不跟腳,不安全,要穿合腳的.鞋子)

  好,去找自己合腳的鞋子穿上吧。

  3、學習穿鞋

 。1)師邊說兒歌邊示范脫穿鞋子。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教小朋友一邊說兒歌一邊脫、穿鞋子,可好玩了,來,先把小手藏好,看老師做。

  師說兒歌: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鞋兒媽媽往里靠,小腳丫抬抬起,分別鉆進鞋子里,蹬一蹬,提一提,蹬一蹬,提一提,兩邊鞋扣緊緊系。

  (2)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脫穿鞋子。

  師:好了,老師穿好了,我們一起來一遍吧。

 。3)幼兒自己練習穿鞋。

 。4)幼兒一起比賽穿鞋。

  師:小朋友,我們讓大腳娃娃當裁判,比賽誰穿鞋快,穿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大腳娃娃。

  4、師幼穿上合腳的鞋跳舞。

  師:穿合腳的鞋舒服嗎?好。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總結:穿合腳的鞋不會掉鞋,也不會摔倒---

  三、結束部分

  師:小手和小腳做了這么長時間的游戲臟不臟呀?一起出去洗手吧!走出活動室。

  小班健康衛(wèi)生活動:洗洗手

  小班優(yōu)秀教案:身體咕嚕嚕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抹香香的簡單方法,并樂意接受與嘗試。

  2、知道天冷要保護皮膚,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體驗兒歌游戲的樂趣。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活動準備

  1、一個包裝好的禮物盒、各種香味不一的香香。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周圍擺放若干鏡子、磁帶(自編兒歌配音樂)。

  活動過程

 。ㄒ唬┎乱徊拢杭ぐl(fā)抹香香的興趣

  導入:今天真開心,朋友送我禮物,想看看嗎?(想)

  1、教師神秘地拿起盒子,你覺得會是什么東西呢?(自由發(fā)揮)

  2、進一步引導:師夸張地做“聞”的動作“有一股香味,會是什么呢?(鼓勵幼兒隨意猜想)

 。ǘ┱f一說:調動孩子生活經(jīng)驗

  1、打開禮物取出來:“看!是什么禮物呀?”(可以夸夸猜對的孩子)

  “是面油,也叫寶寶霜(可以和幼兒打招呼)。誰來聞一聞,味道怎么樣?

  小結:寶寶霜,香噴噴。

  2、回憶經(jīng)驗

  抹過香香嗎?抹過什么香香?,為什么要抹香香?

  小結:天冷了,皮膚很干燥,香香抹在臉上會很舒服,能保護皮膚。

  (三)抹香香:學學抹香香的.方法

  1、請個別幼兒師范抹香香。

  “香香怎么抹的?誰來試一試?”請個別孩子進行操作。

 。1)先請一位幼兒任意涂,讓幼兒觀察,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

 。2)臉上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不均勻。

 。3)香香取多了,涂不了了(強調取少一點)。

  (4)誰來幫助他?(幼兒自己解決)

 。5)如果不需要幫助,想什么辦法自己解決呢?(出示鏡子)

  小結:抹香香照照鏡子,細細擦,抹均勻。

  2、(幫幫老師)“我也要抹香香,你們一起幫幫我,好嗎?”師邊說邊涂面油:寶寶霜,香噴噴,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點一點,照一照,抹一抹,抹均勻了嗎?“快給我檢查呀,我每個地方都抹到了嗎?哦,每個地方都抹到了,我的臉好舒服。”

  3、徒手練習抹香香。

 。ㄈ┮黄饋砟ㄏ阆

  “你們想抹香香嗎?小鏡子前有你喜歡的香香,去試試吧!

  師巡回指導:“抹香香時照照鏡子,看看香香抹開了嗎?抹完香香,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和老師聞聞、摸摸。香不香?皮膚滑不滑?(配音樂)

  小結:高興嗎?我們真高興,我們會自己保護皮膚了,我們把香香放好,每天都和它做朋友。

  兒歌

  寶寶霜,

  香噴噴,

  我要和你做朋友。

  蘸一蘸,

  點一點,

  照一照,

  抹一抹,

  小臉蛋兒香又滑。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班教案 篇7

  (一)內容簡介

  小猴寶寶出門后,淘氣的小老鼠們就骨碌碌地爬到了桌子上。第一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紅色顏料桶里,第二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黃色顏料桶里,第三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藍色顏料桶里,第四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綠色顏料桶里,最小的一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紫色顏料桶里……過了一會兒,回到房間的小猴寶寶被嚇了一跳,為什么呢?小老鼠們又搗什么亂了?

  (二)主題分析

  故事通過講述五只淘氣的小老鼠在小猴家搗亂的事情讓孩子們認識了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以及具有這五種顏色的相關物品。

  (三)情節(jié)分析

  小猴被媽媽叫出門,在洞口窺視的小老鼠們便蠢蠢欲動,昭示著一場好戲即將拉開帷幕。

  淘氣的小老鼠們一個個爬上了桌子,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它們又要搗什么亂呢?好奇心促使孩子們禁不住要將故事閱讀下去。

  隨著小老鼠們一個個跳進不同顏色的顏料桶里,故事漸漸呈現(xiàn)出各種相關顏色的物品,讓孩子們強烈地感受到了各種色彩。

  小老鼠們還不過癮,它們要一起畫畫。于是,在小老鼠“大手筆”的創(chuàng)作中,雪白的繪畫本變成了黑漆漆的一團,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下,故事也推向了高潮。

  意猶未盡的是,當最后小猴子看到自己的繪畫本變成漆黑一團時,哭笑不得、萬分無奈,驚詫的表情與體態(tài),令人忍俊不禁。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小老鼠們,這些天真可愛又調皮的小老鼠始終是快樂的,從它們縱身一跳時繃緊的身體、高舉的雙手、咧嘴的歡笑、雙手抱臂的得意中一覽無余。

  故事中另一個角色——小猴,它的表情在開始和結束時是一組鮮明的對比。開始時

  高興地外出,結束時一臉的驚訝,故事就在小猴的表情中開始與結束,并反襯出了小老鼠們搗亂的程度。

  (五)圖畫分析

  1、畫面構圖、顏色

  故事每個情節(jié)發(fā)生的地點都是在白色的圖畫紙上,不同顏色的顏料,濃墨重彩地涂抹在白色的紙上,大面積鮮亮的色彩以及色彩的反差帶來了極具震撼力的效果。畫面上出現(xiàn)的各種顏色的物品,都帶有孩子涂鴉般的情趣,仿佛自己就變成了那只可愛的小老鼠。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細細品味,會被圖畫書中各色小老鼠們深深吸引。它們的動作各不相同,有的站著,有的趴著,有的高高躍起,有的滑倒在地……此外,小老鼠們的`神態(tài)也是那么可愛,有的驚訝,有的生氣,有的微笑,有的神氣……豐富的表情讓人看了忍俊不禁。這些細節(jié)將故事的主角——小老鼠們的可愛與淘氣刻畫得淋漓盡致。

  (六)語言分析

  《小老鼠學畫畫》所用的句式簡單重復,文中始終貫串的幾句話就是: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顏料桶里。還可以畫什么呢?這樣簡單的句式不斷反復,尤其適合小班的孩子,讓他們能夠不斷地重復并記憶,同時充分激發(fā)了孩子的想象力。

  從詞匯意義的類別來分,故事中有三組詞匯。第一組是表示數(shù)量的詞匯: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第二組是表示顏色的詞匯: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紫色、黑色;第三組是表示物品的詞匯:蘋果、糖;小雞、迎春花;汽車、自行車;樹木、西瓜;茄子、葡萄。

  (一)活動設計

  11、設計思路

  這是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它以老鼠畫畫為主題線索,生動介紹了五種基本顏色的名稱和各種相關物品。另外,還告訴小讀者混合五種顏色后的結果,讓幼兒初步接觸到顏色混合的概念,為幼兒提供了探索顏色的機會。

  小班幼兒正處在對色彩非常敏感的時期,以這樣一個故事引發(fā)幼兒認識顏色、探索色彩的興趣非常符合該年齡特點。預設這樣一個集體活動,希望結合圖畫書,使幼兒在嘗試有趣的混色方法的同時,更好地激發(fā)其想象與表達。

  2、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小老鼠們發(fā)生的事件,能大膽想象與表述。

  (2)愿意嘗試有趣的混色方法,觀察色彩混合后發(fā)生的變化,萌發(fā)探索的興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小老鼠學畫畫》、PPT課件

  小老鼠圖片

  五種顏料

  小勺、小碗、畫筆、一次性杯子等

  4、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引起興趣

  ①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玩“小老鼠上燈臺”的音樂游戲。

  一你扮演的是一只怎樣的老鼠?有哪些本領?

 、诮處煂牍适。

  一小猴寶寶家有五只調皮的小老鼠,有一天,它們趁小猴寶寶不在家,骨碌碌地爬上了桌子,它們要搗什么亂啦?一起來聽故事。

  (2)講述故事,幼兒觀察畫面

  一這是誰的家?桌子上有什么?

  一一共有幾只小老鼠?它們跳進了什么顏色的顏料桶里?

  一調皮的小老鼠畫了些什么?

  (分別對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紫色五種顏色展開討論與想象。)

  一五只小老鼠一起開心地畫畫,猜猜這次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3)玩色游戲,感知前后變化

 、儆變翰僮鳌5降仔±鲜笞詈螽嫵隽耸裁搭伾,我們一起試試吧

  玩法一:拿畫筆用各種顏色在紙上自主涂鴉。

  玩法二:將各種顏料任意混合,看看有什么變化?

 、谟變和嫔,教師觀察指導。

  一如果這些顏色全部混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誰來猜一猜?

  一我們來試一試。(幼兒將所有顏色混合在一起。)

  一最后變成了什么顏色?和故事里說的一樣嗎?我們來看看。(繼續(xù)講述故事至結尾。)

  (二)活動設計

  21、設計思路

  故事以鮮明的色彩、詼諧的角色、有趣的情節(jié)吸引住了孩子的視線。

  知道嗎?顏色還會變魔術呢!跟隨著小老鼠一起,孩子們遨游在絢爛的顏色王國里,發(fā)現(xiàn)了顏色混合后會變色的秘密呢!

  顏色還能變出其他的魔術嗎?在好玩的游戲中,孩子們儼然變成了一只只可愛的小老鼠,在顏色王國里玩耍、發(fā)現(xiàn)呢!

  2、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小老鼠身上的不同色彩,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

  (2)大膽嘗試,觀察油水分離的現(xiàn)象,有探索顏色變化的興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小老鼠學畫畫》、小老鼠指偶

  五種顏料(紅、黃、藍、綠、紫色)、畫筆、彩色蠟筆

  用五個大紙箱做成的房子

  4、活動過程

  (1)小老鼠們在小猴家

  一(出示小老鼠指偶。)這些是誰?

  一今天它們要到小猴的房子里去玩,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一共有幾只小老鼠來到了小猴家?小猴家的桌子上有什么?

  一它們跳進了什么顏色的顏料桶里?

  一調皮的小老鼠們畫了些什么?這是什么顏色呢?你還在哪里看見過這種顏色?

  一五只小老鼠一起開心地畫畫,猜猜這次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一小猴家最后變成了什么顏色?

  (2)小老鼠們造房子

  一小老鼠們把小猴家變成了黑色,小猴要生氣的,怎么辦?

  一我們幫助小老鼠們重新為小猴造房子吧!

  一造什么顏色的房子呢?小猴喜歡什么顏色呢?(五種顏色都造一幢,肯定有小猴喜歡的房子。)

  一再在房子上畫些花紋,小猴就更加喜歡啦!(幼兒用彩色蠟筆在紙箱房子上涂鴉。)

  一小猴馬上回來啦,趕快刷上好看的顏色吧。(幼兒用各色水粉顏料涂染。)

  一快看看,顏色在變魔術呢!(觀察蠟筆在水粉涂染下的變化。)

  (3)小猴喜歡的房子

  一如果你是小猴,你喜歡哪幢房子?

  (引導幼兒在房子前做游戲,最好兼顧有方位練習的。)

  (三)活動拓展

  1.設計一個背景,觀察幼兒是否能在眾多物品中找出具有相同顏色的。

  2.繼續(xù)讓幼兒嘗試顏色混合、油水分離的游戲,萌發(fā)探索的興趣。

  (四)閱讀區(qū)的活動

  “我和小老鼠比畫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將自己想到的具有相同顏色的物品畫下來,由教師裝訂成冊,并配上相關文字,鼓勵幼兒和同伴相互閱讀。

  (王紅裕)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熊對巴掌樹的喜愛。

  2、學說故事中優(yōu)美好聽的句子:快樂地搖晃起來;金黃金黃的樹葉慢慢落下來……

  3、萌發(fā)尋找巴掌樹的好奇心。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到有像巴掌樹葉的樹下圍坐在一起聽故事。

  2、木偶:熊奶奶,小熊。

  【活動過程】

  1、以木偶小熊,引出故事。

  木偶小熊向小朋友問好,請幼兒猜猜小熊最喜歡什么樹?

  2、欣賞故事《巴掌樹》。

  ·提問:小熊為什么喜歡巴掌樹?

  風兒吹動了樹葉,巴掌樹會怎樣?小熊為什么會想起遠方的媽媽?(請幼兒在大樹下聆聽大樹的沙沙聲,體會小熊的感受)

  3、再次欣賞故事,理解小熊對巴掌樹的.喜愛。

  ·提問:小熊是怎樣喜歡巴掌樹的?它想和巴掌樹做什么?

  為什么和巴掌樹握手要等到天涼的時候?

  秋天到了,小樹葉來找小熊了嗎?小熊怎么做的?

  4、在園內尋找葉子像巴掌的大樹,并觀察其樹葉特征,說說樹的名字:梧桐樹、楓樹等,拾樹葉,和小樹葉握手,說悄悄話,表現(xiàn)對大自然的喜愛情感。

  建議:

  1、可在聽故事前,在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梧桐樹等,豐富經(jīng)驗。

  2、餐前多次播放故事《巴掌樹》的磁帶。讓幼兒邊看圖片邊學習講述故事。

  評價:

  1、能理解故事,會用故事中的語言回答問題,了解小熊對巴掌樹的喜愛。

  2、會尋找巴掌樹,拾落葉,學小熊的樣子和小樹葉握手,說悄悄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附故事:巴掌樹

  有一棵大樹,是小胖熊最喜歡的大樹。綠色的樹葉像扇子,又像胖乎乎的小手。小胖熊問奶奶:“奶奶,這是什么樹呀?”奶奶說:“巴掌樹!鼻,多好聽的名字啊!

  一天,白云飄過,風兒吹動了樹葉,胖胖的小手快樂地搖晃起來,“沙啦沙啦”,大樹唱起了好聽的歌兒。小胖熊想起遠方的媽媽,真像媽媽在唱動聽的歌兒!

  一會兒,白云飄遠了,風兒停了,樹葉沒了聲響,好像在等著掌聲。小熊拍起了手,感激地說:“巴掌樹,巴掌樹,我想和你握握手,謝謝你唱了好聽的歌!毙⌒芎孟牒桶驼茦淙~握握手,說說悄悄話啊!它踮起腳,想摸摸巴掌樹葉,可是樹太高了,它拼命往上跳,可還是夠不著。

  小胖熊去搬高高的梯子,奶奶說:“別弄疼了大樹的小手,他想和你握手,就會自己來找你的!”小胖熊睜圓眼睛問:“真有那么神奇嗎?”奶奶笑著說:“等等吧,天涼的時候……”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巴掌樹的歌聲還是那么好聽。這一天,小胖熊聽到“沙啦沙啦”的歌聲越來越輕了,他來到巴掌樹下。哇!有一片金黃金黃的樹葉搖呀搖呀,慢慢地落了下來,第二片,第三片……好多葉子都落下來了,小胖熊把它們全放在一個盒子里,他和每一片樹葉都握過手了,還和他們說了好多好多的悄悄話……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10-03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8-24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8-29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6-12

小班教案12-11

小班教案12-08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