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美術(shù)教案

小班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4-09-18 17:49:01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班美術(shù)教案集錦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小班美術(shù)教案集錦7篇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學會撕紙片,用膠棒粘貼。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要關(guān)心照顧它們。

  3、幼兒能很好的完成粘貼等精細動作,以促進小肌肉的發(fā)展。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背景圖。

  3、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幫助小鳥的愿望。

  聽音樂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停在大樹圖邊:“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

  “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為什么大樹上面一只小鳥也沒有?”

  “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zhèn)难!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xiàn)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

 。ǘ⒔處熓痉斗椒ú襟E。

  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苯處熢俅问痉兑槐椤

  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

 。ㄈ、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

 。ㄋ模、出示小鳥,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活動延伸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nèi)ジ嬖V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jié)束,教師帶領(lǐng)幼兒出活動室。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兩個圓連接的方法畫小雞。

  2、嘗試用短線添畫小雞的嘴巴、爪子。

  3、鼓勵幼兒應用已有經(jīng)驗添畫小花小草等背景。

  4、使幼兒對探索小雞感興趣。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預備:

  1、小雞圖片

  2、范畫、油畫棒、畫紙。

  活動進程:

  一、引發(fā)愛好。

  1、教師出示小雞圖片學小雞“嘰嘰”地叫,小朋友聽聽是誰來了?、你們見太小雞嗎?小雞是甚么模樣的呢?

  二、講授示范

  1、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嘰嘰嘰嘰,可愛的小雞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雞是甚么模樣。幼兒回答,教師進行總結(jié)。

  2、小雞真可愛,看看老師是怎樣畫的。

  教師:老師邊講授邊示范小雞的繪畫方法:用玄色或橘黃色的蠟筆劃

  一個圓,再畫一個大一點的'圓,兩個圓連接起來,再用橘黃色的蠟筆劃短段的線做小雞的嘴巴和爪子。

  3、請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畫小雞,帶幼兒進行書空練習。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分發(fā)幼兒繪畫材料,幼兒作畫,并啟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小雞的動態(tài)。

  2、老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將小雞畫大一些,留意保持小雞身體的干凈,鼓勵先畫好小雞的幼兒在天空中添畫太陽,在小雞腳下和旁邊添畫小草和五彩繽紛的小花和蟲子等。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學習畫小雞。

  四、評價幼兒作品

  展現(xiàn)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大膽點畫小蝌蚪的腦袋,用棉簽朝不同方向添畫小蝌蚪的尾巴,表現(xiàn)小蝌蚪的不同形態(tài)。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體驗用顏料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黑色顏料每組一份

  2、幼兒用半成品背景圖、棉簽、抹布等。

  3、示范背景大圖、視頻《小蝌蚪》

  一、欣賞小蝌蚪視頻,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春天來了,河里的小蝌蚪都出來活動啦,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師: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它生活在哪里呢?

  3、重點觀察小蝌蚪游的方向。

  二、講解示范小蝌蚪。

  (1)師:這么可愛的小蝌蚪,老師想把它們畫到紙上,你們想看老師畫畫嗎?

 。2)出示操作紙,示范點畫。

  點畫、添畫方法:卷起袖管,用右手的食指輕輕地蘸一下顏料,點在紙上(數(shù)量多個),擦好手再用棉簽畫出尾巴(一個方向)。

  (3)師:老師是怎么畫的呀?

 。4)再次示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蝌蚪的畫法。

 。5)帶領(lǐng)幼兒空手練習。

 。6)師:小蝌蚪在河里游的時候很快樂,它在朝不同的方向游呢!看!(示范)

 。7)師:點畫小蝌蚪的時候不要畫得太擠,可以空一點。

 。8)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畫。

  三、提供操作材料,幼兒練習點畫小蝌蚪。

 。1)交代要求

  師:老師給小朋友也準備了材料,請你們先用顏料在紙上點畫小蝌蚪的腦袋,蘸了顏料的手不可以碰其他的地方,畫好后請你用小毛巾擦擦手,然后用棉簽給所有的小蝌蚪都畫出尾巴來。用好棉簽請把它放到小盒子里。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點畫方法,鼓勵幼兒大膽、細心地作畫。

  四、展示欣賞作品

 。1)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點畫的小蝌蚪吧!

  你的作品在哪里呢?

  (2)表揚畫面整潔,能點畫朝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的小朋友。

  五、活動尾聲。

 。1)師:天色有點晚了,小蝌蚪們要回家了。媽媽正在呼喚它們呢:呱呱呱,呱呱呱,小蝌蚪,快回家!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出示青蛙圖片)

 。2)師:讓我們和小蝌蚪說再見吧!

  結(jié)束活動,整理材料。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訓練涂抹、粘貼等小肌肉動作。

  3、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性,初步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綠顏色的卡紙做的楓葉。

  2、與幼兒小組相等的畫紙。(畫紙上是一棵沒有楓葉的楓樹)

  3、托盤、漿糊小碟子、濕毛巾。

  4、秋天的楓葉圖片一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教師做吹風狀)“聽出來了嗎?是什么聲音?哦,是風婆婆來了她來到一片樹林里,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嗚、、、、、、是誰在哭啊?”(幻燈機在電視屏幕上出示一棵沒有樹葉的小樹)風婆婆問:“小樹,你為什么哭?”小樹指著另外一些枝葉茂盛,色彩多麗的樹(視頻出示一些秋天楓葉的圖片,讓幼兒欣賞,討論樹葉的顏色,滿足幼兒的視覺美)說:“它們身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可我的身上光禿禿的,我好羨慕。嗚、、、、、”小樹說完又哭了。風婆婆說:“別哭,我來幫你穿上漂亮的衣服”風婆婆吹了一口氣,小樹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出示教師的范畫)還有好多小樹也想穿花衣服,可風婆婆太忙了,她想了想,對了,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小手可能干了,要請你們幫忙呢。今天老師把小樹請到幼兒園來了,一會請小朋友幫小樹穿衣服。

  二、基本部分

  1、觀看視頻,知道在這個季節(jié),楓葉有的黃了,有的紅了,還有的半紅半黃,還有的'還是綠的,就好像楓樹穿上了花衣。

  2、指導幼兒認識顏色!澳俏覀冇檬裁唇o小樹做新衣呢?”教師出示綠、黃、紅三種顏色的楓葉,指導孩子認識顏色,隨意拿幾張讓幼兒說說顏色,可重復幾次。

  3、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斑@么多的樹葉,我們要一張一張貼上去,小樹就穿上花衣服了。先左手拿起樹葉,右手的食指蘸上一點點漿糊,均勻地涂在葉子上,再輕輕地貼在樹枝上,用手壓一壓。”

  4、請個別幼兒上來試試貼樹葉。重點指導涂抹漿糊,粘貼的過程。

  5、幼兒操作,四人一組合作,教師巡回指導。

  操作要求:葉子上涂漿糊的時候要均勻。

  貼的時候要輕輕的,別忘了用手壓一壓。

  貼好了,用毛巾擦手。

  三、作品,結(jié)束活動。

  1、作品:現(xiàn)在小樹都穿上了衣服,看看哪棵最漂亮。

  2、展示作品:現(xiàn)在我們把小樹送到樹林里,讓它們和朋友們在一起吧。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在吹泡泡的游戲情境中嘗試用炫彩棒畫封閉圓,并用手指蘸水暈染,感受涂鴉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嘗試用炫彩棒畫封閉圓

  環(huán)境與材料:

  經(jīng)驗準備:玩過吹泡泡的游戲,對泡泡的外形特征有了解;認識常見的顏色。

  物質(zhì)準備:課件PPT,紅、黃、綠、藍各色炫彩棒若干,繪畫紙若干,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入:今天韋韋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玩具,你們認識嗎?你們吹過沒有?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

  吹泡泡:觀察泡泡的`形狀及大小,感知泡泡的外形特征。(結(jié)合PPT課件)

  :吹出來的泡泡是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泡泡飛得高高的,有的泡泡飛得低低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泡泡們在一起玩游戲。

  二、繪畫操作:吹泡泡

  1、教師示范講解

  過渡語:吹泡泡的游戲真好玩,炫彩棒筆寶寶也要來吹泡泡。(放音樂)

  教師示范畫。(兒歌指導)

  2、幼兒繪畫操作

  過渡語:還有很多炫彩棒筆寶寶也想來吹泡泡,你們來和它們一起吹泡泡好嗎?

  重點指導:

  封閉圓、換色、蘸水暈染

  四、欣賞交流:

  在音樂中互相欣賞,說說誰吹的泡泡圓圓的、五顏六色的,有大又有小,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選擇多種圖案來裝飾爸爸的領(lǐng)帶。

  2.了解爸爸的服飾特點,喜歡爸爸,會主動地關(guān)心爸爸。

  3.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shù)美,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色彩、圖案各異的領(lǐng)帶若干。

  2.以剪好的領(lǐng)帶形狀的紙人手一份。

  3.蠟筆、剪好的不同顏色、各種圖案的碎紙。

  活動過程:

  一、爸爸喜歡什么樣的`領(lǐng)帶。

  1.出示色彩、圖案各異的領(lǐng)帶,提問:“小朋友知道這是干什么用的嗎?”“家里誰最喜歡用領(lǐng)帶?”

  2.請幼兒自由觀賞領(lǐng)帶,說說領(lǐng)帶的顏色及花紋。

  3. “你的爸爸喜歡什么樣的顏色和花紋呢?”

  4.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能用什么圖案來做領(lǐng)帶爸爸會喜歡呢?

  5.觀察教師用碎紙圖案貼畫的方法裝飾領(lǐng)帶,貼畫時,注意不要把碎紙粘到一起。

  二、我給爸爸做領(lǐng)帶。

  1.鼓勵幼兒先挑選好圖案或色彩,擺放在要裝飾的領(lǐng)帶上,然后再用漿糊粘貼。

  2.把設計好的領(lǐng)帶掛在墻壁上進行展覽,引導幼兒相互欣賞。

  3.離園時,把領(lǐng)帶帶回家,給爸爸親手戴好。

  活動反思:

  “爸爸的領(lǐng)帶”是一節(jié)繪畫活動,小班的幼兒剛?cè)雽W,因此對他們繪畫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通過繪畫活動,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感受力,認知能力,想象力等。這些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顒忧埃疫M行了充分的準備,包括輪廓和構(gòu)線,在本次美術(shù)涂色活動中,由于領(lǐng)帶小朋友不是特別熟悉,所以在活動一開始,我進行了欣賞活動,自備幾條花色不同的領(lǐng)帶讓小朋友有充分的視覺享受。另外在觀察中,能進行結(jié)構(gòu)性的分析,通過多面性的認識來進行涂色。通過本次活動一方面認識了領(lǐng)帶,另一方面學習了構(gòu)圖涂色,同時積累了孩子對色彩感知欲。

  小百科:領(lǐng)帶是上裝領(lǐng)部的服飾件,系在襯衫領(lǐng)子上并在胸前打結(jié),廣義上包括領(lǐng)結(jié)。它通常與西服搭配使用,是人們(特別是男士們)結(jié)婚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服飾品。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美術(shù)活動“歡樂的曲線”是一個任何年齡階段都可以嘗試的教學活動,然而針對小班幼兒的身心特點,結(jié)合《綱要》“通過藝術(shù)活動激活興趣,發(fā)揮藝術(shù)活動的愉悅功能”,我把活動重點落在“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各種不同的材料變出歡樂的曲線”,在“變”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充分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活動以層層遞進的方式使幼兒逐漸認識“紅、黃、藍”三原色,幫助幼兒積累必要的色彩知識。

  一、活動重難點:

  1、幫助幼兒自主、有序的操作各類材料

  2、我將注重材料種類與量的把握,并根據(jù)操作的難易程度考慮環(huán)節(jié)的先后順序、材料的合理擺放等。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主、有序的活動氛圍,愉悅幼兒的情感、豐富幼兒的知識。

  二、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不同的材料“變”出歡樂的`曲線。

  2、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的操作興趣。

  3、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三、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原色顏料、筐子、珠子、勺子、畫紙、棉簽、毛巾等各類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空白盒子:我有個白白的空盒子,今天就用它和小珠子給大家變個好玩的魔術(shù)!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怎么變的?變出了什么?

  2、教師變魔術(shù):

 。1)教師將珠子放入空白盒子中,來回滾動。

 。2)教師展示盒子:請小朋友看看變出了什么?

 。ǔ醪礁兄條與紅、黃、藍三原色)

  (3)幼兒觀察后自由說說

  (4)幫助幼兒明確操作要點

 。5)幼兒嘗試操作

  3、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變出“歡樂的曲線”

 。1)教師啟發(fā):剛才我們用盒子和珠子變出了“歡樂的曲線”,還能用其它方法變嗎?

  (2)幼兒想想、說說……

 。3)教師引導:我們準備了好多東西,請你試一試,能不能用它們變出美麗的線條。等會兒把你的好辦法告訴大家……

  (4)幼兒自主選擇操作材料,教師巡回輔導提供適度的幫助。

 。5)引導幼兒嘗試不同的操作材料,積累豐富的活動體驗。

 。ㄒ詡別交流的方式幫助幼兒區(qū)分紅、黃、藍三原色)

  (6)展示幼兒的操作成果

  4、欣賞作品,引導幼兒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1)師生觀看操作成果,教師針對具體情況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并引導幼兒交流內(nèi)心的感受,幫助幼兒肯定自己、欣賞同伴……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顏色,幫助幼兒明確紅、黃、藍三原色。

  六、活動總結(jié):

  教師總結(jié)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七、活動延伸:

  (1)鼓勵來不及嘗試各種材料的幼兒、仍有操作興趣的幼兒到區(qū)域活動時繼續(xù)嘗試。

  (2)鼓勵幼兒和爸爸媽媽交流活動情況、分享活動成果。

【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12

【經(jīng)典】小班美術(shù)教案07-23

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22

(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07-09

【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07-09

(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09-16

小班美術(shù)教案07-12

美術(shù)教案小班03-16

煙花小班美術(shù)教案 小班美術(shù) 煙花11-27

小班美術(shù)教案柳樹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