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掌握了圓柱的特征及圓柱的體積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體積的推導,必須讓學生經(jīng)歷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弄清來龍去脈。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給學生提供兩組不同的學具:一組是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另一組是等底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讓學生通過倒水,發(fā)現(xiàn)在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中,用圓錐容器裝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圓柱容器中,剛好倒三次,即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而在等底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中,則不存在這樣的關系,圓錐的體積就不是與它等底不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由此通過公式可以得出:
V圓錐=1/3圓柱=1/3Sh(知道底面積和高)
=1/3πr2h(知道半徑和高)
=1/3π(d÷2)2h(知道直徑和高)
=1/3π(C÷2÷π)2h(知道周長和高)
加強學生的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我提供的是兩組不同的學具,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親自動手,親身體會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這樣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與同學之間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此項活動中,不僅收獲了知識的來龍去脈,還體會到了與同學合作,共享成果的幸福喜悅。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2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掌握了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本課的設計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大膽猜測,培養(yǎng)猜測意識。假設和猜想是科學的天梯,是科學探究的重要一環(huán)。任何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離不開假設和猜想的。基于這樣的認識,結合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中借助教具和學具,讓學生充分觀察“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后,讓學生大膽猜想它們的體積可能會有什么樣的關系,這樣設計不僅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意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充分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大家的探究愿望。
2.操作驗證,培養(yǎng)科學的實驗觀。數(shù)學不僅是思維科學,也是實驗科學,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操作得到數(shù)學結論,這種形式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學設計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得出結論,讓學生明確圓錐的體積是與這個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Sh的三分之一,從而總結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三分之一Sh。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3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錐的特征,會算圓的面積,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的基礎上安排教學的。因此,我有針對性地設計、制作了本節(jié)課的輔助教學課件,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1、復習遷移,做好鋪墊
由于圓錐體的體積是在學生學過圓柱體的體積的基礎上安排教學的,為了讓學生回憶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以便為知識的遷移和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我制作了一張圖文并茂的圖文片向?qū)W生展示了一個圓柱體圖形,并在圖形下面用醒目的文字向?qū)W生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形體?它的體積應怎樣計算?這樣一張集文字、圖形、聲音于一體的圖文片,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營造學習氣氛。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我取材于生活以創(chuàng)設情境,使教學過程與生活實際密聯(lián)系起來,我制作了一張圖文并茂的圖文片向?qū)W生展示了曬谷場上一堆圓錐形的谷子,并在顯眼的位置向?qū)W生巧設問題:這堆谷成什么形體?你們能求出這堆谷的體積嗎?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把學生引入到新課探索的活動中。
3、實驗操作,推導公式
圓錐體積的推導,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了讓學生直觀感知圓錐的體積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關系。首先讓學生用工具做實驗,初步感知,再呈現(xiàn)我制作的`圖文片向?qū)W生演示:用圓錐裝滿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里的過程。并在動畫下面巧設問題:用圓錐裝滿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空圓柱里,倒幾次正好倒?jié)M?每次水的高度是圓柱高度的幾分之幾?有層次的教學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通過認真操作實驗,觀察思考,都明白了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4、自學嘗試,解惑答疑
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把課本上的例1制成一張圖文片,配上悠閑的樂曲,讓學生嘗試解答。試做時,我則進行巡視,如有問題,個別輔導,接著指名回答。這樣,能夠把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功的樂趣。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圓錐的體積》以談話法、實驗法為主,討論法、練習法為輔,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中,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小學階段學習的幾何知識是直觀幾何。小學生學習幾何知識不是靠嚴格的論證,而主要是通過觀察、操作。根據(jù)課題的特點,主要采取讓學生做實驗的方法主動獲取知識,而且在教學中我注重如何有效的引導學生探究。
例如,在上課開始,我是讓學生回憶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讓學生猜測圓錐的體積也可以借助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來驗證,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到學生猜測出用圓柱的體積來幫助研究圓錐時,再進一步讓學生猜測圓柱與圓錐之間的關系,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馬上讓學生自己以小組為單位去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讓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一次探究學習的過程。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了“猜想估計---設計實驗驗證---發(fā)現(xiàn)算法”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按自己的設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體積之間的關系,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在探究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再是實驗演示的被動的觀看者,而是參與操作的主動探索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新活的數(shù)學知識,獲得更多的是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思考、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而且在探究出圓錐體積公式的基礎上,再讓他們想辦法計算出他們小組實驗用的圓錐的體積,又一次給了學生探究的空間,使他們對不光能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而且知道怎么應用它。
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個性潛能。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按自己的觀察進行猜測估計,按自己的設想操作學習,對自己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在全體學生思維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出現(xiàn)了驗證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體積的方法。涌現(xiàn)出了對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中“1/3”的不同理解,實現(xiàn)了學習策略的多樣化,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4
《圓錐的體積》評課稿涇川城關馬紅霞有幸觀摩了水泉寺小學段老師的《圓錐的體積》一課?傮w感覺這是一位正在成長中的年輕有為、活力四射的新時代教師。這堂課以闖關賽的形式設計的新穎、科學、合理。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實驗為核心,引導學生探究圓錐的體積公式,充分鍛煉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邊做邊思考、歸納、總結的習慣。
教學中,教者思路清晰,語言準確。可以說這是一堂較成功的`課例。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堂課遺憾的是時間分配把握不好,導致有點前松后緊,而對于公式的簡單套用應用放在本節(jié),對于公式的拓展應用應著力放到下節(jié)課,教者課件中安排的題型多而沒完成預設。另外,既然是闖關賽,教師的鼓動性還不夠,體現(xiàn)不出熱烈的闖關氣氛。建議:充分把微笑帶進課堂,把鼓勵帶進課堂。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5
一、教材說明:
《圓錐的體積》一課的教學,是在掌握了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的基礎上進行的。多年的教學,讓我學習和累計了很多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時我先生活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圓錐的體積公式,然后通過實驗操作來發(fā)現(xiàn)圓錐與等底等高的圓柱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能運用這個關系計算圓錐的體積,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二、三維目標解析:
教學目標是:
1、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進行計算。2、通過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與小組協(xié)作的能力。
目標解析:
1、情感的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情感發(fā)展主要包括學生對數(shù)學、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興趣;自信心和意志力,學習數(shù)學的態(tài)度與學習習慣。本節(jié)課的教學,擺脫了傳統(tǒng)“灌”的教學,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激起興趣,從探索中尋找快樂,然后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探索性的學習過程,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知識,發(fā)展了能力,增進了對數(shù)學的情感。學習變成了一個賞心悅目的活動。
2、思想的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師在教學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要注意發(fā)揮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活動是兒童認識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新課改提倡學生的自主活動,把數(shù)學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讓學生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3、通過練習,形成技能。
三、教法設計:
1、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提問、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復習有關圓柱體積知識后,教師出示一堆煤:將這堆煤倒在地上,會變成什么形狀情境導入。教師再演示削鉛筆:把一支圓柱形鉛筆的筆頭刨成圓錐形,讓學生觀察,猜測圓錐的體積和什么有關,由于課件很形象直觀,學生很快聯(lián)系到了圓柱的體積,而且很容易想到應該是幾分之幾的關系。教師從展示實物圖形到空間圖形,采用對比的方法,不斷加深學生對形體的認識。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讓孩子親歷教學的驗證過程,從實驗中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出圓錐的體積公式。這樣,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對圓錐的體積建立了鮮明的印象之后,就應用公式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起到鞏固深化知識點的作用。
2、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shù)學
在實驗前讓學生先猜想,再通過小組合作演示實驗、交流得出結論,親自去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6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掌握了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本課的設計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大膽猜測,培養(yǎng)猜測意識。假設和猜想是科學的天梯,是科學探究的重要一環(huán)。任何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離不開假設和猜想的。基于這樣的認識,結合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中借助教具和學具,讓學生充分觀察“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后,讓學生大膽猜想它們的體積可能會有什么樣的關系,這樣設計不僅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意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充分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大家的探究愿望。
2。操作驗證,培養(yǎng)科學的實驗觀。數(shù)學不僅是思維科學,也是實驗科學,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操作得到數(shù)學結論,這種形式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學設計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得出結論,讓學生明確圓錐的體積是與這個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Sh的三分之一,從而總結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三分之一Sh。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7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錐的特征,會算圓的面積,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的基礎上安排教學的。以往幾次,都是按老方法進行,一開始教師就準備了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先比較它們的底面積相等,再分別量出它們的高也相等。進而由老師做實驗,把圓錐裝滿水(或沙)往圓柱里倒,學生觀察倒了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接著推導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重點強調(diào)求圓錐的體積一定要乘三分之一。一節(jié)課上下來非常輕松,非常順利,時間也充足,作業(yè)效果也還不錯?墒堑搅司C合運用問題就出來了:忘記乘三分之一的,計算出錯的,已知圓錐的體積和底面積,求高時,直接用體積除以底面積的,出的錯誤五花八門。
再上這節(jié)課時,我加強了以下幾個點的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教學新課時,我出示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讓學生觀察并猜測圓錐的體積和什么有關,學生聯(lián)系到了圓柱的體積,通過師生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就興趣盎然;
2、實驗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親自動手實驗,以實驗要求為主線,即動手操作,又動腦思考,努力探索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并獲得了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新活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思考、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
3、學生做圖形應用題時,引導學生審題,先確定是什么圖形,再想相應的計算公式,最后根據(jù)公式列出算式。這樣對于后面的綜合運用題,學生有了這種固定思維模式,就不會亂列式,
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從左算到右,先觀察算式的特點,尋求簡單的計算方法,把口算和計算有機結合。如:3.14×(4÷2)2×8時,先口算(4÷2)2=4,再口算4×8=32,最后再計算3.14×32。又如:×3.14×(4÷2)2×9時,先口算×9=3,(4÷2)2=4,3×4=12,再計算3.14×12。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學生計算難度,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8
《圓錐的體積》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的基礎上進行的。多年的教學,讓我學習和累計了很多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時我先生活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圓錐的體積公式,然后通過實驗操作來發(fā)現(xiàn)圓錐與等底等高的圓柱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能運用這個關系計算圓錐的體積,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一、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提問、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新課一開始,我就利用教師出示一堆煤,師:將這堆煤倒在地上,會變成什么形狀情境導入,教師再演示削鉛筆:把一支圓柱形鉛筆的筆頭刨成圓錐形,讓學生觀察,猜測圓錐的體積和什么有關,由于課件很形象直觀,學生很快聯(lián)系到了圓柱的體積,而且很容易想到應該是幾分之幾的'關系。在猜想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更明確了學習的目標。教師從展示實物圖形到空間圖形,采用對比的方法,不斷加深學生對形體的認識。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讓孩子親歷教學的驗證過程,從實驗中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出圓錐的體積公式。這樣,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對圓錐的體積建立了鮮明的印象之后,就應用公式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起到鞏固深化知識點的作用。
二、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shù)學
在實驗前讓學生先猜想,再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演示、交流得出結論,親自去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通過他們的實際操作自己得到結論促進了小組的合作意識。符合數(shù)學來源于實踐的認知。充分發(fā)揮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并完成實驗結論。推導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并懂得圓錐體和圓柱體之間的關系。在感知事物,獲取感性知識中,操作與思維緊密結合,加深對圓錐及體積的認識
1、情感的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情感發(fā)展主要包括學生對數(shù)學、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興趣;自信心和意志力,學習數(shù)學的態(tài)度與學習習慣。本節(jié)課的教學,擺脫了傳統(tǒng)“灌”的教學,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激起興趣,從探索中尋找快樂,然后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探索性的學習過程,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知識,發(fā)展了能力,增進了對數(shù)學的情感。學習變成了一個賞心悅目的活動。
2、思想的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師在教學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要注意發(fā)揮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活動是兒童認識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新課改提倡學生的自主活動,把數(shù)學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讓學生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三、多層次設計練習題
練習設計從基本題入手,過渡到情境題,發(fā)展到綜合解決實際問題,這個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yǎng)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后感覺到遺憾的是,由于教具準備不足的關系,學生參與以小組合作學習的面小,小組合作分工不太合理,使每個學生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實驗中去。這樣少部份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不高,有點被動、遺憾進行學習,沒有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學習雖然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但合作意識還需加強,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試驗的默契還需加強。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9
該學習“圓錐的認識和體積”這部分知識了,想到在學生的生活中,純圓錐的物體并不多見,所以這樣安排本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
第一節(jié)課帶領學生做圓錐,畫圓——剪圓——再剪出圓心角不同的`扇形——把兩條半徑無縫隙的粘住,放在桌上,一個圓錐成型了,如果你想粘上底面也可以,可是得知道底面的半徑。。ㄍ卣乖鯓又郎刃蔚陌霃胶蛨A心角的度數(shù),求出圓錐底面半徑的大小)
學生自己做出來的圓錐,對它的認識肯定是比較深刻的——圓錐由一個底面和一個曲面圍城,底面是圓,側(cè)面展開是一個扇形,還有強調(diào)對圓錐的高的理解。直角三角形沿一條直角邊所在的直線旋轉(zhuǎn)可以得到一個圓錐,讓學生試一試,想象一下。
第一節(jié)課圓錐的認識,因為加上了讓學生動手制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效果出奇的好,也為下一節(jié)課做好的鋪墊。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0
一、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11~13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和推導過程;
◆使學生會應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思維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使學生在經(jīng)歷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難點:探索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和推導過程。
四、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圓錐和圓柱共六套,沙、米,實驗報告單;帶有刻度的直尺,繩子等。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故事情景引發(fā)猜想
電腦呈現(xiàn)出動畫情境(伴圖配音)。
炎熱的夏天,小明和小強去“廣場超市”的 冷飲專柜買冰淇淋,圓錐形的冰淇淋標價是0.8元,圓柱形的標價2元。于是,他們兩個為買哪一種形狀的冰淇淋爭執(zhí)起來。同學們,你們能幫他們解決到底買哪種形狀的冰淇淋更合算嗎?(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學生回答自己的猜想,有說買圓錐形的,有說買圓柱形的)
教師:學完今天的內(nèi)容后,同學們就能正確解決了!
2、圓錐實物揭示課題
、俳處煶鍪疽煌 沙,師:將這筒沙倒在桌上,會變成什么形狀?
。▽W生猜想后教師演示)
、趲煟涸谶@堂課上,你希望學到哪些知識呢?
(生自主回答,確立學習目標)
③揭題:圓錐的體積
師:好,我們一起努力吧!
。ǘ┳灾魈剿,合作交流
1、直觀引入直覺猜想
(1)教師演示刨鉛筆:把一支圓柱形鉛筆的筆頭刨成圓錐形。
(2)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你覺得圓錐的體積與相應的圓柱體積之間有聯(lián)系嗎?你認為有什么聯(lián)系?
、俳處煿膭顚W生大膽猜想。(生說可能的情況)
②師:你們是怎樣理解“相應的”一詞的?說說你的看法。
生說后,師總結:“相應的”,即圓錐與圓柱是等底等高的。(用實物演示給生看)
2、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小組討論填寫材料單,有順序地領取材料
學生分6組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其中4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米、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另外2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米等,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
。2)小組合作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單。
實驗方法
發(fā)現(xiàn)結果
第一次實驗
第二次實驗
第三次實驗
結論:
(3)匯報結果,實物投影展示實驗報告單。
。4)組際交流,得出結論:
結論1:圓錐的體積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結論2:等底不等高的圓錐體與圓柱體,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二分之一。
結論3:等高不等底的圓錐體與圓柱體,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四分之一。
結論4:圓柱的體積正好是圓錐體積的3倍。
結論5:圓柱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
……
師:同學們實驗的結論各不相同,到底哪組的結論對呢?
(各小組紛紛敘述自己小組的實驗過程、結論;說明自己小組的準確性,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
。5)參與處理信息。
圍繞三分之一或3倍關系的情況討論:
師:我們先來看得出三分之一或3倍關系的這幾個小組;請小組代表說說他們是怎樣通過實驗得出這一結論的?
。ㄕ埶麄兡贸鰧嶒炗玫钠鞑,自己比劃、驗證這個結論。突出他們小組的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
師:其他小組得出的結論不同,是不是由于實驗過程或結論有錯誤呢?我們也請小組代表說說你們的看法。
。ㄉf明他們的過程和結論都是對的,只是他們的圓錐和圓柱不是即等底又等高的)。
師:總結以上各個小組的看法,我們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生1: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生2:圓柱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
生3:我認為第一種說法較合理,強調(diào)了圓錐體積的求法。
……
師總結并板書:
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3、啟發(fā)引導推導公式
師:對于同學們得出的結論,你能否用數(shù)學公式來表示呢?
生:因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v=sh;所以我們可以用1/3 sh表示圓錐的體積。
師:其他同學呢?你們認為這個同學的方法可以嗎?
生:可以。
師:那我們就用1/3 sh表示圓錐的體積。
計算公式:v= 1/3 sh
>師:(1)這里sh表示什么?為什么要乘1/3?
。2)要求圓錐體積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生回答,師做總結
4、簡單應用嘗試解答
例1:(課件出示教材情景圖)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計算出小麥堆的體積嗎?
(生獨立列式計算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運用拓展
1、試一試
一個圓錐形零件,它的底面直徑是10厘米,高是3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2、練一練
計算下面各圓錐的體積:
3、實踐性練習
師:請你們將做實驗時裝在圓柱容器里的沙(或米)倒出,堆成一個圓錐形沙(米)堆,小組合作測量計算它的體積。
4、開放性練習
一段圓柱形鋼材,底面直徑10厘米,高是15厘米,把它加工成一個圓錐零件。根據(jù)以上條件信息,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能得出哪些數(shù)學結論?(可小組討論)
(四)整理歸納,回顧體驗
1、上了這些課,你有什么收獲?(互說中系統(tǒng)整理)
2、用什么方法獲取的?你認為哪組表現(xiàn)最棒?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想法?還有什么問題?
。ㄎ澹﹩栴}解決。(電腦呈現(xiàn)出動畫情境)
小明和小強到底買哪種形狀的冰淇淋更合算呢?
師:誰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說出買圓柱形的冰淇淋更合算的理由。)
六、板書設計:
圓錐的體積
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七、設計反思: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币虼耍诮虒W圓錐體積計算時,一改以前教師演示或在教師指令下實驗的做法;采取提供學生材料和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表現(xiàn)在:
。1)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富有兒童情趣。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故事引入,為新知識作好鋪墊和準備。又從刨鉛筆直觀引入,引發(fā)學生大膽猜想,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性得到培養(yǎng)。最后的問題解決回歸于生活,實現(xiàn)了叢生活中來,又服務于生活的指導思想。
。2)在經(jīng)歷“錯誤”之中歷煉思維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性的東西,比如:錯誤的認識、錯誤的過程、錯誤的結論等。很多老師不是“遇錯即糾”,就是“遇錯即批”,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錯誤之中也有可以充分利用的寶貴資源!笆谌艘贼~,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習數(shù)學不僅要學會題的解法,更要懂得解法的來龍去脈。我們要利用“錯誤”這一資源讓學生思考問題,經(jīng)歷碰壁,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思考的實際過程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經(jīng)歷思維的碰撞,真正關注學習的過程,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思維和方法。
為了使學生對“等底等高”這一條件能牢固掌握并深刻理解,在分發(fā)學具時,我有意將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三組不同的圓錐形和圓柱形容器分發(fā)給各小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后,得出的結論大不相同,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意見發(fā)生了重大分歧,不同結論的各小組都堅持自己的結論準確無誤,認知出現(xiàn)了激烈的沖突,此時,我并沒有給出評判,而是要求學生認真去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各自小組的圓錐和圓柱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通過觀察、比較,最后終于得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條件下圓錐的體積才等于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樣做既圓滿地推導出了圓錐的體積公式,又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批判意識的發(fā)展。而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完全是利用“錯誤”這一資源產(chǎn)生的效果
(3)學習過程中揭示了一般科學的研究方法:
提出問題——直覺猜想——實驗探索——合作交流——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實踐運用。這為以后的探究學習提供了一個基本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了知識,同時獲得了最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思想和方法,更發(fā)展了學生的反思意識、小組自我評價意識。課堂中,啟發(fā)學生提問,猜想,動手測量,注重了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縱觀本節(jié)課的設計,運用現(xiàn)代教學理論,以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較好的處理了主導和主體、知識和能力、過程和結論的關系,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整節(jié)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結構嚴謹,重點突出。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1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鋪墊孕伏
1、(電腦出示一個透明的圓錐)仔細觀察,圓錐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2、復習高的概念。
(1)什么叫圓錐的高?
。2)請一位同學上來指出用橡皮泥制作的圓錐體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幫助學生進行操作)
評析:
圓錐特征的復習簡明扼要。圓錐高的復習頗具新意,通過動手操作,從而使抽象的高具體化、形象化。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猜想
1、 電腦呈現(xiàn)出動畫情境(伴圖配音)。
夏天,森林里悶熱極了,小動物們都熱得喘不過氣來。一只小白兔去“動物超市”購物,在冷飲專柜熊伯伯那兒買了一個圓柱形的雪糕。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貍看見了,它也去熊伯伯的專柜里買了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小白兔剛張開嘴,滿頭大汗的狐貍拿著一個圓錐形的雪糕一溜煙跑了過來。(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狐貍貪婪地問:“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換一個,怎么樣?(如果這時小白兔和狐貍換了雪糕,你覺得小白兔有沒有上當?)
問題二:(動畫演示)狐貍手上又多了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錐形雪糕。(小白兔這時和狐貍換雪糕,你覺得公平嗎?)
問題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貍手中的圓錐形雪糕有幾個時,你才肯與它交換?(把你的想法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學匯報)
過渡:小白兔究竟跟狐貍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學習了“圓錐的體積“后,就會弄明白這個問題。
評析:
數(shù)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教師在引入新知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情境,使枯燥的數(shù)學問題變?yōu)榛钌纳瞵F(xiàn)實,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學生在判斷公平與不公平中蘊涵了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關系的猜想,他們在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樂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數(shù)學問題,從而引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欲望。
三、自主探索,操作實驗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分組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屏幕上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解決電腦博士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出示思考題:
。1)通過實驗,你們發(fā)現(xiàn)圓柱的體積和圓錐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2)你們的小組是怎樣進行實驗的?
1、小組實驗。
。1)學生分6組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其中4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水、水槽、量杯、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另外2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等,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體積有8倍關系的,也有5倍關系的。
(2)同組的學生做完實驗后,進行交流,并把實驗結果寫在長條黑板上。
2、大組交流。
(1)組織收集信息。
學生匯報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下面幾種情況,教師把這些信息逐一呈現(xiàn)在插式黑板上:
①圓柱的體積正好是圓錐體積的3倍。
②圓柱的體積不是圓錐體積的3倍。
③圓柱的體積正好是圓錐體積的8倍。
、軋A柱的體積正好是圓錐體積的5倍。
⑤圓柱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
⑥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
(2)引導整理信息。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把黑板上的信息分類整理。(根據(jù)學生反饋的實際情況靈活進行)
(3)參與處理信息。
圍繞3倍關系的情況討論:
、僬堖@幾個小組同學說出他們是怎樣通過實驗得出這一結論的?
②哪個小組得出的結論更加科學合理一些?
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ㄍ怀龅鹊椎雀撸⒄埶麄兡贸鰧嶒炗玫钠鞑,自己比劃、驗證這個結論。)
、垡龑W生自主修正另外兩個結論。
3、誘導反思。
(1)為什么有兩個小組實驗的結果不是3倍關系呢?
。2)把一個空心的`圓錐慢慢按入等底等高且裝滿水的圓柱形容器里,剩下水的體積是多少?這時和圓柱體積有什么關系?
4、推導公式。
嘗試運用信息推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1)這里sh表示什么?為什么要乘1/3?
(2)要求圓錐體積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5、問題解決。
童話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貍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條件?(動畫演示:等底等高)之后播放狐貍拿著圓錐形雪糕離去的畫面。
評析:
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教師敢于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經(jīng)歷“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了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進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特別是數(shù)學交流體現(xiàn)得很充分,有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小組或大組的多向交流,這種交流是立體、交叉型的,它能催化學生的意義建構。在有的小組實驗失敗后,引導學生在反思中不斷進行自我調(diào)控,在調(diào)控中增強了體驗的力度,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四、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教學例1。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萬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2、學生嘗試行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引導小結:不要漏乘1/3;計算時,能約分時要先約分。
五、鞏固練習,拓展深化(略)
六、質(zhì)疑問難,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探索到了什么?怎樣推導出圓錐體積公式的?
回到童話情節(jié)。我們發(fā)現(xiàn)三個圓錐形的雪糕換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形雪糕公平合理,如果狐貍只用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和小白兔交換,而不使小白兔吃虧,那么圓錐形的雪糕應該是什么樣的?配合用課件演示、
總評
1、摸得清,考慮周。教師能深入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原有認知水平、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即學習起點能力分析得比較清楚。設計教案時,能充分估計教學過程的復雜性,考慮學生在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情況”,以順應學生的學習過程,力求構建一種非直線型的教學路徑,這樣的教學設計思路值得提倡。
2、理念新,設計巧。教師能利用《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理念處理教材,加工教材。如本節(jié)課結合了現(xiàn)實中的具體情景,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情境——狐貍和小白兔換雪糕,并把這一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終。教學中盡量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節(jié)課的結構渾然一體。教師遵循了“現(xiàn)實題材——數(shù)學問題——數(shù)學模型——數(shù)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探索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重建構,促發(fā)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nèi)部心理表征的過程,不同的學習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產(chǎn)生不同的建構結果,本節(jié)課在實驗探索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fā)現(xiàn)出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有的同學會持反對意見,這樣剛剛建立起來的平衡旋即被打破,當大家發(fā)現(xiàn)他們的實驗器材不等底等高時,又能建立起新的平衡,學生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認知結構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多樣化的數(shù)學活動,如實驗、交流、反思、推理、問題解決使學生的意義建構有了堅實的基礎。學生的情感在認知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和諧的發(fā)展,他們在相互交往中加深了理解、溝通和包容,品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2
《圓錐的體積》是在掌握了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實驗來發(fā)現(xiàn)圓錐與等底等高的圓柱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能運用這個關系計算圓錐的體積,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感到非常簡單易懂,因此學起來并不感到困難。
新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觀察,先猜測圓錐的體積和什么有關,學生聯(lián)系到了圓柱的體積,在猜想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白學習目標。教師從展示實物圖形到空間圖形,采用對比的方法,加深學生對形體的認識。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中去,學生在實驗中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出圓錐的體積公式。這樣,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對圓錐的體積建立了鮮明的印象之后,就應用公式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起到鞏固深化知識點的作用。
由于本節(jié)課活動單設計合理,問題比較精細,學生能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自主設計實驗過程,從而選擇合適的學具來做實驗,在比較、分析中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收獲:
1、探究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學習過程,學生不再是實驗演示的被動的觀看者,而是參與操作的主動探索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新活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思考、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
2、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猜想估計---設計實驗驗證---發(fā)現(xiàn)算法”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教學案的引導下學生能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自主設計實驗過程,從而選擇合適的學具來做實驗,在比較、分析中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才有這樣的關系,從而加深了等低等高的印象,進而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讓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一次探究學習的過程。
3、學生在展示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了探究的樂趣。
自采用“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以來,學生敢說、愿說、樂說,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敘述問題的條理性、層次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學案中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從而大膽展示,能夠把動手實踐和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從而清楚地展示了圓錐的體積探究的全過程。這點值得充分的肯定。
二、不足:
1、。實驗教材具有現(xiàn)成性,學習用具具有一定的實際限制,使學生探索思考的空間較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充分發(fā)展。
2、學生在實驗時要求不高,導致存在著誤差。實驗失敗。
3、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于一些需要靈活判斷的題目還是不能有較好的把握,從而也可以看出,他們對于該體積公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了較簡單的和較低的層面。在與圓柱的體積的聯(lián)系中,思維的靈活度不夠。后來也感覺他們有出現(xiàn)一點點厭學的情緒,這是因為在最后他們把自己當成了傾聽者。缺少了一種主動思維和思考的愿望。
三、 措施:
1、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時認真仔細。
2、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間動手做一些學具,不僅會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用到學習中去。
3、教師要認真的去設計教學案,把每一個問題設計精細,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發(fā)揮優(yōu)勢。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3
【教材解讀】
《圓錐的體積》這部分知識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nèi)容,也是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幾何形體,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有利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我認為《圓錐的體積》這部分內(nèi)容在本單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高年級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逐步增強,這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他們已掌握了一些幾何知識,了解部分幾何圖形之間的轉(zhuǎn)化方法。但學生的立體空間觀念還不是完全成熟,形體之間的轉(zhuǎn)化還有一定的困難。針對學生的實際,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觀察法,猜想、操作等方法,組織學生探索規(guī)律,歸納總結,體驗知識的生成和形成。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發(fā)現(xiàn)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通過生活中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重點難點】
1.圓錐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進一步理解圓錐的體積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
1.加強實踐操作: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要求“在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xiàn)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變換”。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多次實驗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身經(jīng)歷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思維。
2. 整合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數(shù)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引入新知時,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使枯燥的數(shù)學問題變?yōu)榛钌纳瞵F(xiàn)實,讓學生的課堂氣氛充滿了樂趣和活力,在探究圓錐體積公式時,設計了兩次試驗,使學生更加明白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體積才能有3倍的關系。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層層逼近的過程,進行深的信息加工。
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學中,我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過程,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zhì)疑,樂于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猜想
1.播放錄像。
夏天,小朋友們玩得大汗淋漓。小雅去“便利超市”購物,在冷飲專柜那兒買了一個圓柱形的雪糕。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小林看見了,小林的眼珠咕嚕一轉(zhuǎn),計上心來。他去冷飲專柜里買了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小雅剛張開嘴,滿頭大汗的小林拿著一個圓錐形的雪糕一溜煙跑了過來。(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二、自主探索,操作實驗
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分組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注意每個學生要先根據(jù)老師提供的材料思考實驗方法,然后小組討論拿出最優(yōu)方案,組員分好工,然后開始實驗。
1.小組實驗。
。1)學生分5組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每組的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各組間的大小不同。教師提示:用沙子做實驗的小組往容器里裝沙子時注意不要用手使勁壓,裝滿后用尺刮平即可。用水做實驗的小組往容器里裝水時注意把容器裝滿。這樣能保證實驗的科學性。)
。2)同組的學生做完實驗后,進行交流
2. 集體交流。
。ǜ餍〗M匯報,結論是: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三倍,也就是說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3、深入探究“等底等高”
4. 推導公式。
同學們嘗試一下,用V、S、h、表示圓錐的體積公式?(生獨立寫公式)
5. 問題解決。
同學們再回到故事中,你們應該知道小雅和小林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了吧?它需要什么前提條件?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教學例3。
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來近似于一個圓錐。它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這堆沙子大約多少立方米?(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2. 學生嘗試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匯報:(1)沙堆底面積3.14×(4÷2)2
=3.14×4
=12.56(平方米)
。2)沙堆的體積1/3×12.56×1.2
=4.19×1.2
≈5.02(立方米)
答:這堆沙子大約5.02立方米?
四、實踐應用,拓展深化
1、填空。
1)一個圓柱體積是10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 )立方米。
2)一個圓柱鋼材能溶鑄成( )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
2、判斷。
1)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 )
2)圓柱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積大。( )
3)一個圓柱體木料,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圓錐體,削去的部分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比是2 :1( )
4)圓錐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 )
3、圓錐的底面積是7.8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4、神舟五號宇宙飛船的上端是一個圓錐形,它的底面直徑是2米,高2.1米,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
5、哈南雙語幼兒園的屋頂是圓錐形,測量出它的底面周長是12.56米,高是6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五、質(zhì)疑問難,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圓錐的體積
1/3
V=1/3Sh
例3
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來近似于一個圓錐。它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這堆 沙子大約多少立方米?(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1)沙堆底面積 3.14×(4÷2)2
=3.14×4
=12.56(平方米)
(2)沙堆的體積 1/3×12.56×1.2
=4.19×1.2
≈5.02(立方米)
答:這堆沙子大約5.02立方米?
【教學資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
【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圓錐的體積》這節(jié)課,反思整堂課的教學,自我感覺較為滿意的是以下幾點:
1.大膽猜測,培養(yǎng)猜測意識
假設和猜想是科學的天梯,是科學探究的重要一環(huán)。任何發(fā)明創(chuàng)造我想都是離不開假設和猜想的。基于這樣的認識,結合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把生活中的故事引入數(shù)學課堂,讓學生大膽猜想它們的體積可能會有什么樣的關系?使課堂充滿生機、樂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然后讓學生借助學具進行實驗、探究。事實證明這樣教學設計不僅僅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意識,更重要的是充分調(diào)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大家探究的欲望強烈,為本節(jié)課的成功教學奠定了基礎。
2.操作驗證,培養(yǎng)科學的實驗觀。
數(shù)學不僅是思維科學,也是實驗科學。教學中,學生能通過觀察、猜測、實驗、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了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進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1/3Sh。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始終是活動的主體。同時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對待這個實驗,實事求是,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驗結論,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實驗觀。
3.重視課堂資源的生成
教學中“圓柱和圓錐不等底等高,他們的體積還是三倍的關系嗎?”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是預先設計的。它是課堂中隨機生成的,卻飽含著教師和學生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相當活躍。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tài)生成,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明確了:只有等底等高,圓錐的體積才能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總之,這節(jié)課,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了“猜想---實驗---發(fā)現(xiàn)”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獲得的不僅是鮮活的數(shù)學知識,獲得更多的是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孩子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體驗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悅。
【教學評析】
1.教師能深入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原有認知水平、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即學習起點能力分析得比較清楚。力求構建一種非直線型的教學路徑,這樣的教學設計思路值得提倡。
2.教師能利用《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理念處理教材,加工教材。如本節(jié)課結合了現(xiàn)實中的具體情景,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并把這一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終。教學中做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節(jié)課的結構渾然一體。教師遵循了“現(xiàn)實題材——數(shù)學問題——數(shù)學模型——數(shù)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探索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本節(jié)課在實驗探索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fā)現(xiàn)出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有的同學會持反對意見,這樣剛剛建立起來的平衡旋即被打破,當大家發(fā)現(xiàn)他們的實驗器材不等底等高時圓柱體積不是圓錐體積的3倍,又能建立起新的平衡,學生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認知結構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
4.多樣化的數(shù)學活動,如實驗、交流、推理、問題解決使學生的意義建構有了堅實的基礎。學生的情感在認知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和諧的發(fā)展,他們在相互交往中加深了理解、溝通和包容,品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
5.在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不失時機的進行德育教育,體現(xiàn)了在學科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學科中滲了透德育教育,為數(shù)學課堂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6、本節(jié)課教師引領學生積極探究新知,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知識,實現(xiàn)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課堂上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態(tài)度和情感的體驗;貧w常態(tài)教學,教學真實、扎實、樸實,構建了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圓錐的體積》課堂實錄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猜想
1.播放錄像。
師:夏天,小朋友們玩得大汗淋漓。小雅去“便利超市”購物,在冷飲專柜那兒買了一個圓柱形的雪糕。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小林看見了,小林的眼珠咕嚕一轉(zhuǎn),計上心來。他去冷飲專柜里買了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小雅剛張開嘴,滿頭大汗的小林拿著一個圓錐形的雪糕一溜煙跑了過來。(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師:小林對小雅說:“我的雪糕可好吃了,我們來換一換吧!”小雅看了看她的雪糕,又看了看自己的雪糕,小雅陷入了沉思……”同學們,故事先講到這。如果此時小雅和小林換了雪糕,你覺得小雅有沒有上當?
生:我覺得小雅上當了,小林的雪糕小。
師:好,你的眼力真不錯。如果這時小林手上又多了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錐形雪糕。小雅這時和小林換雪糕,你們覺得公平嗎?
生:公平。
生:我覺得還是不公平,小雅還是吃虧。
師:同學們有不同的看法了,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小雅,小林手中的圓錐形雪糕有幾個時,你才認為公平合理,才肯與他交換?
生:四個。
生:五個。
生:三個。
師:小雅究竟用幾個跟小林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學生沉默,幾秒后有學生舉手) 生:老師如果知道他們的體積就好辦了,可是我們只會求圓柱的體積,不會求圓錐的體積。(學生均點頭)
師:你的想法非常好。那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呢?大家想知道嗎?
生合:想。
師: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圓錐的體積這部分知識。(板書)
二、自主探索,操作實驗
師: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分組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注意每個學生要先根據(jù)老師提供的材料思考實驗方法,然后小組討論拿出最優(yōu)方案,組員分好工,然后開始實驗。
1.小組實驗。
。1)學生分5組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每組的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各組間的大小不同。教師提示:用沙子做實驗的小組往容器里裝沙子時注意不要用手使勁壓,裝滿后用尺刮平即可。用水做實驗的小組往容器里裝水時注意把容器裝滿。這樣能保證實驗的科學性。)
(2)同組的學生做完實驗后,進行交流
2. 集體交流。
師:下面請各個小組同學匯報你們是怎樣實驗得出結論的。
。ǜ餍〗M匯報,結論是: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三倍,也就是說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3、深入探究“等底等高”
師:各小組的結論都是一樣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三倍,也就是說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那老師就奇怪了,你們各小組間的圓柱和圓錐的大小不一樣啊,結論怎么會一樣呢?難道你們手中的圓柱和圓錐之間有什么奧妙嗎?想知道嗎?快探究一下吧。ㄉ献魈骄浚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們發(fā)現(xiàn)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師:這用四個字概括就是“等底等高”。
生: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
師:也就是說只有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時候,圓錐體積才是圓柱的體積的1/3。 生:(舉手提問)老師,圓柱和圓錐不等底等高,他們的體積還是三倍的關系嗎?
師:這名同學提得問題非常有價值,他問:“圓柱和圓錐不等底等高,他們的體積還是三倍的關系嗎?”大家說是嗎?
生:我認為圓柱和圓錐不等底等高,他們的體積不會是3倍的關系了。(大多數(shù)同學點頭,同意他的觀點。)
生:我和他的意見不同,我認為圓柱和圓錐不等底等高,他們的體積還是三倍的關系。(有幾名學生表示同意)
師:有的同學認為是,有的同學認為不是。那么這樣,小組間調(diào)換一下圓錐,使你手中的圓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4
課前我安排學生收集、整理生活中應用圓錐的實例和信息資料。教學時我首先列舉生活中大量的圓錐實物,在學生觀察思考這些物體形狀的共同特點,并從實物中抽象出幾何形體的基礎上引入。再引導學生對照模型和圖形,互說圓錐的特征,加深對圓錐的認識。感受幾何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為生活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在本課中,我無論從問題的引入,圓錐概念的定義,高的.尋找及測量方法的探索,我都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嘗試、研究和討論,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交流,這樣的過程,不僅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和信心,大家積極發(fā)言,爭先操作,參與率很高。
我積極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或者去探究問題.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說一說”,“猜一猜”等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數(shù)學,在“找”中學,在
“測”中學,在“思”中學,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直觀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使數(shù)學課堂教學“動”起來、 “活”起來,讓學生在
“做”中學,使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5
實踐出真知,我覺得這句話講得非常的好。對于學生的學習,我覺得也是這樣。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動者,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特別是在圖形的教學中,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特點,注重操作,注重實踐,可以讓教學達到最高效。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感悟特深刻。
以前教學圓錐的體積后,學生在實際運用公式時容易出錯誤的地方還是和往屆一樣,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個三分之一,在計算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遺漏。
怎樣讓學生自己探究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并且時時記住那個容易被人遺忘的.三分之一呢?我這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提出猜測--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我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學具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走出課堂,深入實踐,到操場上去裝沙子,到水池邊去裝水,看幾個圓錐的體積才能把圓柱裝滿。在我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體積之間的關系,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讓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一次探究學習的過程。教學中我感到學生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我沒有牽著學生走,只是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猜想圓錐體積方法的情境,讓學生在猜測中找到驗證的方法,并且通過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最后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激發(fā)了他們主動探究的欲望。
推導公式時,我沒有代替學生的操作,始終只以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起來,在這種形式下,學生運用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進行了探索。另外,為了突出等底、等高這個條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還特意安排了一組等底不等高,一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結果學生的實驗結論和其他組的不一致,這時候就出現(xiàn)了爭論,這時,我時機引導學生與上次演示比較,1比3的關系是在什么基礎上建立的?學生恍然大悟,明白圓錐體和圓柱體等底、等高,圓錐體體積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過同學們自己的動手體驗,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經(jīng)歷了才會牢牢記。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5-16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2-20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3-23
[實用]《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6-12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優(yōu)秀11-20
《圓錐的體積》數(shù)學教學反思02-28
關于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3-09
《圓錐體積》教學反思04-02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8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