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教學反思7篇(精選)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月亮灣》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月亮灣》教學反思1
本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讀著讀著美麗的村子仿佛就在眼前,農村的生活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遙遠,因為我們都是農村的。還能感受到作者生活在這里的那種自豪的情感。
本文中許多的修飾詞,在第一課時就列出來,讓學生進行了數次的朗讀,讀出詞的'韻味,讀出眼前的景象。然后再學課文,那一幅美麗的圖畫就躍然于學生的眼前,再進行地點轉換的梳理,便對此村子的大概面貌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一、抓住關鍵詞,展開教學
俗話說提綱捷領,百毛皆順。于是本課的教學就抓住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美麗”一詞,進行教學,讓學生找一找月亮灣美在哪里?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其美麗。然后把“(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村后)山——茶園”這樣的順序作為暗線,進行教學,指導朗讀中理解并體會相關詞語。最后的背誦,只要看著板書就能很快的背出來了。
二、利用簡筆畫,理清課文順序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沒有利用課件展示小村的美麗風景,而是在教學時用簡筆畫在黑板上,把小村風景的地理位置一一展示出來,讓學生一下明白了本文的寫景順序,簡明扼要,簡筆畫在本課的運用,真可謂是恰到好處。
三、利用插圖訓練學生說話
在還沒有開始學習之前,我先展示了本課的插圖,讓學生根據插圖進行說話訓練,在注意讓其用好一些詞語的運用的同時,也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說,真可謂一舉多得!
《月亮灣》教學反思2
在了解課文《月亮灣》的結構和內容后,我設計了一個比較開放式的鞏固性習題:你想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展現月亮灣的美麗?
孩子們有的說可以美美地讀一讀,有的說可以美美地背一背,有的說可以用自己的畫筆畫一畫,有的說可以試著給大家介紹一下月亮灣的美麗景色,也有的說可以寫一首小詩來贊美月亮灣。對于這些提議,我都一一肯定,并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準備,可以走過去和好朋友合作,也可以獨立完成。八分鐘過后,我請孩子們來交流:
首次請的是用朗讀來表達月亮灣美麗的孩子們,孩子們抑揚頓挫的朗讀著實讓人舒心,尤其是“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以及“茶園里不時飄來采茶姑娘歡快的笑聲”這兩句更是讀得如詩般美麗,充滿情趣。接著我請了選擇背誦的小朋友,人雖然不多,也沒有朗讀者那般充滿感情,但也能很準確地背誦,受到了大家的肯定。此時畫畫的孩子也有點躍躍欲試的感覺了。他們舉起了手中的畫紙,呵呵,來瞧瞧這幅:滿山的綠色,大片的紅花,一條如帶的小河圍繞在村子周圍,只是村子里只有兩座房子,未免可惜了點。再看那幅:河里的魚兒好大哦,鱗片還五顏六色的,更有趣的是那座小小的石橋也躲到了大樹底下!小作者還振振有辭:河岸上長著許多桃樹嘛。再瞧瞧這幅:紅花綠樹、青山流水,有模有樣的,還有那滿紙的音符到處飄,只是這農田有點怪,完全一個正方形。孩子們的作品,贏來了孩子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小作者臉上的興奮和驕傲早已不言而喻。掌聲還沒息,中間一只小手早已高高舉起,那是咱們的小詩人在向我“抗議”,連忙隆重請出徐江成為大家賦詩一首:青青的瓦,白白的.墻,村旁河水流,水中魚兒游。山前桃花開,山后樹成行,什么地方最美麗,要數家鄉(xiāng)月亮灣。呵!還真有點詩的味道,難怪大伙兒又一次掌聲響起。
課后反思:加德納指出:“對于一個孩子的發(fā)展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到一個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地方!倍嘣悄芾碚撘哺嬖V我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如語言智能較強的孩子喜歡說話寫話,善于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空間智能較強的孩子喜愛涂涂畫畫,進行想象設計;交際智能較強的孩子愛與人交往,與別人合作的意圖比較明顯……
基于這些理念,我在本課中嘗試用開放式的鞏固性習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反饋及情感的交流。因為所交流的內容是孩子們自己選擇的,且完成的方式也有很大的自主性,孩子們可以找同伴合作完成,也可以獨立完成,這在無形中喚起了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學習愿望,使教育的外因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形式,發(fā)展了每個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挖掘了每個學生的智能潛力,使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在不同的方面表現自己的才能。因此,孩子們學習興趣濃厚,效果也很令人滿意。
《月亮灣》教學反思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要使預習有效,首先要讓學生喜歡預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為學生持續(xù)預習和提高自學能力提供內因條件。在一年級一開始,我就挪出部分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預習,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我根據不同的課文類型,提出不同預習要求。學生一般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讀課文、劃出生字這些最基本的預習要求。但這樣做,他們的思維是不活躍的。因此,我覺得在預習前給學生一點目標、一點探索空間,會激起他們認真讀的欲望。我一般會引導學生聯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進行遷移,對新課文感興趣。如:預習識字韻文,就讓學生想想這篇要學習的韻文和以前學過的韻文有沒有聯系,告訴學生,仔細讀讀會有新的發(fā)現。有些都是寫景物,只是季節(jié)不同,腦中有了上述問題,學生就不覺得枯燥了。指導預習課文中的生字時提醒學生,新課中的生字和以前學過的字有相似之處嗎?看看偏旁再想想它的意思,這個字就更容易記住了。在預習不同的課文我會針對課文的重難點來設計不同的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跳一跳”,享受“摘桃”的樂趣。
《月亮灣》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副秀麗宜人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鄉(xiāng)村一派生機的動人景象。課文的二三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其中涉及到了“方位順序”這一難點。為了更好地突破這一重難點,也為了讓學生預習的興趣更濃厚,我在這課的預習目標中添了這么一項:讀懂課文,用筆畫一畫月亮灣的美麗景色。對于畫畫,學生無疑是喜歡的,興致盎然的。但學生要想把課文內容利用繪畫的形式盡可能好地表現出來,必須認真讀課文。弄清句子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要查工具書或者向別人請教。而且文中的景色要躍然于紙上,你也得對這些景物的布置,在哪個方位要做到心中有數。這就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無意中提高了學習效率。在檢查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請學生介紹自己的.畫。學生在介紹時能很自然地結合課文語言,有的還能加入自己的話把畫介紹得生動活潑。在介紹時,學生的理解能力、自學能力就得到了驗證。在介紹時,有一個學生把桃樹畫在了小橋邊,通過評議,知道了“河岸邊”的意思。還有一位學生悄悄把農田改正了位置,因為之前沒有仔細讀書,對“過了橋”理解不清楚……這樣一來,通過預習,孩子自動將課文內容進行了內化,月亮灣各景物的具體位置也不需要老師再多作講解了。于是,在學習2、3自然段時,我把重點放在了孩子有情有趣的讀書上,請孩子們把對月亮灣的喜愛用朗讀來表示,學生們讀得有滋有味。再請孩子們在熟讀的基礎上做一做小導游,拿著自己的畫帶著小朋友們去游一游美麗的月亮灣。學生的勁頭可足了,于是,精彩紛呈的導游詞就出現了。你聽:“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來到我的家鄉(xiāng)月亮灣。你們首先會看到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橋。河水繞著村子緩緩地流著。這里的河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水草和小魚;這里的河水真靜啊,靜得你都感覺不出它在流動。河岸上長著許多的桃花,春天,滿樹的桃花都開了,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走進這片桃花林,仿佛走進了一個粉色的海洋,會讓你忘記所有的煩惱。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边@樣的導游詞不但已經完全讀懂了課文,更融入了以前學過的語言,真正是推陳出新,怎是一個“精彩”可以概括!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從這次的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學生對預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對課文預習透,教學的效率才能提高。這樣的預習才是有效的,高質量的。同樣,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能促進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預習。而有效的語文預習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和能力的理想選擇。
《月亮灣》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破的動人景象。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從村前到村后具體地描述月亮灣的美麗。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字詞方面,識字、寫字,通過觀察畫面并結合上下文了解詞句的意思。二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如何圍繞重點展開教學,如何突破難點呢?我緊扣“月亮灣美在哪里?”,讓學生自讀自悟,找出有關詞句,在看看、讀讀、想想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感受月亮灣的美景。這過程中根據學生交流內容的先后順序隨機教學、隨機板書,并指導朗讀背誦。交流得差不多了,課文的2、3自然段描繪的美景也已深深地映入學生的腦海。這時再請學生按板書順序講述“村前”的景色,然后有條理地試背課文。
《月亮灣》教學反思5
《月亮灣》是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文美、境美、情美。這么好的美文最適合朗讀.因此我主要把精力放在引導學生賞讀,誦讀上。描寫村前景色的自然段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我讓學生緊緊圍繞美麗二字,自己讀一讀,想一想,村前哪里的景色最美,把相關的句子劃一劃,并在小組中說說你覺得美麗的原因。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非常認真,在小組里討論時,也能毫無顧及,把自己想說的都表達出來。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先出示文中的插圖,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一處一處地說一說,拎出表示方位的關鍵詞: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然后再讓他們讀讀書上的句子,再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如此的`處理,村前的地理位置在學生的頭腦中就會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條理清晰。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美化了他們的語言。我在小結課文加以提示,學生很快就能根據這些表示方位的詞將課文背誦出來了。在這個指導背誦的過程中我是滲透了一個抓住關鍵詞來背誦的方法。所以背課文也不是死記硬背,是有方法的,作為老師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這些方法。正所謂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月亮灣》教學反思6
月亮灣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三課。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破的動人景象。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從村前到村后具體地描述月亮灣的美麗。
如何圍繞重點展開教學,如何突破難點呢?“美麗”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我緊扣“月亮灣美在哪里?”一問,讓學生欣賞動畫,自讀自悟,找出有關詞句,在看看、讀讀、想想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感受月亮灣的美景。這過程中要強調“隨機教學”這一點。應根據學生交流內容的先后順序隨機教學、隨機板書(粘貼詞卡),并指導朗讀背誦。等交流得差不多了,課文的2、3自然段描繪的美景也已深深地映入學生的腦海。這時再請學生將剛剛隨意粘貼的詞卡按順序重新排列“村前”的'景色(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然后看動畫有條理地試背2、3自然段。
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的教學思想。比如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在生字教學中,我對讀準字音這個要求,不提“讀準字音”四個字,而是請學生和生字交朋友,在初讀課文時對照生字表劃出生字,注意別喊錯了它們的名字,這游戲的名稱叫“送生字回家”。對于字形教學,請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鼓勵求異思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會學”。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自讀自悟“月亮灣美在哪里?”這樣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學生的意愿,不僅有利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理解課文,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第二、精心設計一個比較優(yōu)化的教學程序。第一課時安排了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和語文課后實踐(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2、喜歡畫畫的同學,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幅圖。)第二課時抓詞“美麗“而動全文,欣賞動畫,朗讀背誦和理解詞句于一體。第三課時安排了為解決難點而設計的游戲活動。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第三、重讀書,重感悟。設計中體現“大讀書”觀念,初讀、細讀、自由讀、換詞讀、體會讀、領讀、引讀、練習背誦等,現語文教學“讀”之本色。
《月亮灣》教學反思7
《月亮灣》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破的動人景象。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從村前到村后具體地描述月亮灣的美麗。如何圍繞重點展開教學,如何突破難點呢?在教學中緊扣“美麗”這一文眼。
1圖文結合,邊讀邊悟
出示月亮灣的圖片,讓學生說說月亮灣美在哪里,讓學生初步感受月亮灣的美麗。緊接著告訴學生,書本上描寫得比你們說得更美,激發(fā)了學生想要去讀文本的'興趣。出示月牙一樣的小河和真正的月牙做比較,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這條小河的美麗,由衷地想要贊美一番。教學村后景色部分,出示采茶姑娘圖片,從她們的笑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她們幸福和快樂由圖到文,指導學生朗讀,看著她們幸福的樣子,也來幸?鞓返淖x一讀。
2 角色代入,走進文本
師質疑你們在緩緩流淌的小河里想做些什么呢?學生答道:想在里面游泳、釣魚、和小伙伴玩游戲……出示魚兒圖片,是呀,魚兒和你們一樣也在小河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做一條在河里游來游去的魚兒,邊讀邊悟,魚兒們的自由和快樂。
3緊抓字、詞、句訓練
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讓學生認為自己就是月亮灣的小村民,帶領著游客介紹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環(huán)節(jié)一訓練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月亮灣的美景出示“小河——,河上——,河里——,河岸——。月亮灣真美呀!”環(huán)節(jié)二教學“小河”一句時,我拋磚引玉,讓學生知道“因為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所以我們的村子叫做月亮灣”。出示“因為…所以…”的句式讓學生說一句話。環(huán)節(jié)三教學“倒映”這一句時,結合課后習題,讓學生邊看圖,邊讀句子,說說哪一句好,好在哪里?有意識的滲透月亮灣青山碧水的美景和依山傍水的優(yōu)越位置。教學“農田”一句時放手讓學生質疑先出示“過了橋,是一片農田”,學生質疑少了“綠油油”,同樣讓學生練習說話,從“綠油油”一詞中,仿佛看到了些什么?環(huán)節(jié)四引導學生爭做合格小導游,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
4有的放矢,環(huán)環(huán)相扣
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放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疑。引讀“桃樹、桃花”句,讓學生自己說說從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找出關鍵的詞語。想象桃花和朝霞的樣子,邊讀邊悟為什么把桃花比作燦爛的朝霞。
5簡筆畫板書,一目了然
低年級學生好動愛說,富有想象力。順應學生的特點,簡筆畫的板書設計讓小朋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可以實現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不再只局限于文字,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
【《月亮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月亮灣》反思08-21
《月亮灣》教學反思08-06
《月亮灣》教案03-02
月亮灣教案07-13
外婆的澎湖灣教學反思04-22
《月亮灣》教案 15篇03-08
《月亮灣》教案 (15篇)03-09
《月亮灣》教案15篇03-03
《月亮灣》教案(15篇)03-05
《月亮灣》教案14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