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

時間:2022-04-10 03:08:1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精選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風胡楊》教學反思(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精選3篇)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1

  今天有節(jié)公開課,上的是初三的《西風胡楊》。上完課,便聽評課。

  評完課,聽取了許多老師的意見,我對我的教學作出如下的教學反思:

  1、沒能在規(guī)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2、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質疑;

  3、重難點不突出。

  所以,針對這三點,我必須解決三個問題:

  1、增強時間意識;

  2、尋找引導學生質疑的方法;

  3、如何突出重難點,很好地解決問題。

  反觀第一點不足,有兩點原因造成:

  1、復習引入部分過長;

  2、學生質疑時間過長。可以在這兩方面改進。

  另外,有個老師給了我有趣的提議:不斷看手表。

  在質疑的過程,有個問題也很急切地擺在面前:給多少自由度學生?教師在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行質疑的過程中,應統(tǒng)多少?放多少?

  縱觀我自己剛上完的這節(jié)課看來,讓學生質疑的部分明顯缺乏指導,效果欠佳。所以,我對上述問題的態(tài)度是:在理解《西》的時候,學生質疑部分教師導的要多一點。對像《西》這樣的文章,比較深,比較難,一般都適宜采取這樣的'辦法。

  解決重難點的關鍵詞眼是:圍繞重難點反復?圩≈仉y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研員給我的好建議:

  1、讓學生用書本里的語言回答問題,把課本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例如我有個問題是:面對這樣的胡楊,你想對它們說什么?學生一般答得籠統(tǒng),這個時候如果引導他們用課本的語言回答會很好:“胡楊,你是秋天最美的樹”、“胡楊,你是最堅韌的樹”、“胡楊,你是最無私的樹”、“胡楊,你是最悲壯的樹”、“胡楊,你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

  2、引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提有價值的問題。

  這次教學大大有別與以往:

  1、以往上課,借鑒名家的多。例如07年上《清平樂村居》,獲市優(yōu)秀課例一等獎,借鑒竇扣梅。這一次,自己來。

  2、以往的公開課,都交底給學生,有無數(shù)遍的演練,這次,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3、結果是不如以往好。一些多次聽過我的課的老師,都有一致的看法。

  只有我知道,這是自己的一次大突破。把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充分地暴露出來,還原我上課的本色,有點不顧顏面,也有點掃顏面,但是,收獲很大。這樣的轉變源于國慶前夕到茂名參加的教研活動。會上,一省教研員說:名家的東西,我們欣賞即可,我們應該更關注我們原生態(tài)的本質的課堂教學。所以這番話給我的啟示是:走一條切合自己實際的、真真正正屬于自己的教學教改之路。齊白石說:似我者生,學我者死。不想日后的教學之路是死路一條,就要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路子。

  引用一個沒聽我這節(jié)課,但聽到周圍老師對我這節(jié)課的議論和評價后說的一句話:或許你這節(jié)課上得不算成功,但肯定很有價值。

  現(xiàn)在,我想對自己說:我豁出去了,就為尋找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是可以讓我一直在教學這條路上,不斷走深、走遠的最寶貴的東西!

  這條路,我剛開始走……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2

  什么是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即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尋求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技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畣栴}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探索、發(fā)展的平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感受語文的價值和魅力,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線索,基于問題情境發(fā)現(xiàn)探索知識,掌握技能,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保ㄕ跃W(wǎng)絡)看了很多對“問題教學”定義的闡述,比較認同這種表述。

  《西風胡楊》是一篇借物言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滿激情和哲理的語言描述了胡楊的堅韌、無私、悲壯的可貴品質,抒發(fā)了對胡楊的熱愛、同情和贊美之情。在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時,對于“能力目標”我這樣定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質疑能力。這里重點強調“質疑能力”,質疑能力是不僅是本課學習的“指南針”也是基于中心學校提出的研究專題: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提法雖早,但對于我,本課也只是初探,所以我側重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即能“提出問題”。

  因此本課教學設計的理念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的探索活動,讓學生提出學習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在尋求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技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悟情的能力。

  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嘗試如下途徑:

  一是充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深入對話,關注胡楊”的環(huán)節(jié)中,借助第一節(jié)課的鋪墊(理解胡楊的堅韌、無私、悲壯),我說“是啊,胡楊,是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的樹?墒牵骸鷹钜灿锌薜臅r候??’面對這一幅圖片,聽到胡楊的哭泣,又會引發(fā)你怎樣的疑問呢?請你對胡楊發(fā)問!贬槍Υ饲榫,學生提出的'問題有:誰在祈盼?祈盼什么?胡楊怎么會流淚呢?胡楊怎么會流淚,為誰流淚?

  二是反復朗讀,抓住關鍵詞提問,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深情朗讀,喚醒良知”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反復朗讀最后兩段,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充分朗讀后,抓住關鍵詞“祈求”提問:作者連用三個“祈求”到底在祈求什么?

  三是在總結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走出文本,追根溯源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讀完課文,總結過后,我說:“對,書要靠自己讀懂,才有長進!讀完了課文,你還有什么想問的?”學生提出:胡楊生活在沙漠,為什么作者用“西風胡楊”作為題目?作者寫胡楊,有人的特征,他有什么目的嗎?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笨茖W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靶∫蓜t小進,大疑則大進”。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來,即是思維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思維的發(fā)展從問題開始。每發(fā)現(xiàn)一個小問號,這個小問號就像一個小鉤兒勾住學生的好奇心,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問題愈多,好奇心愈強,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維就愈活躍。在老師的調控引導下,學生進入一個個“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情緒高漲,其樂無窮。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3

  《西風胡楊》是我特愛特愛的一篇文章。備課時,我曾讀得心潮澎湃。說實話,學這課之前,我居然不知道沙漠中生長著這樣一種堅韌、倔強而無私的樹(真是孤陋寡聞啊)。我被胡楊不屈不撓的品格深深震撼,我被作者精彩絕妙的文筆深深折服,我被作者深厚豐富的情感深深感染。對胡楊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對胡楊的同情關注之心也自下而上,對胡楊的前途命運也深深憂懷。那如何讓學生來完成與作者、文本之間的對話,體會作者波瀾起伏的情感,理解作者那深奧磅礴的文字,這成了我備課的關鍵。

  首先,教學的基調定為讀。由于這不是一篇單純狀物的文章。作者借胡楊的天然素質和品格,表達自己對人類崇高理想和可貴品格的追懷,從而引發(fā)讀者對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的關注。對小學生來說,深入理解課文,感悟作者的深刻思想是不太容易做到的。所以我首先定為讓教師少講,學生多讀,讓他們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出準確,讀出感情,讀出感動。

  第一課時,簡單談話引入,老師充滿感情的讀。也許是受了老師激情昂揚的朗讀的影響,學生第一遍也讀得有滋有味;然后再讓學生讀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和讓自己最感動的句子,并說說感動的理由。學生興趣盎然,時間轉瞬即過。

  第二課時,讓學生理解胡楊的品格。這是一種典型的總分構段方式。除了讓學生讀,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入理解胡楊的品格以外,還學習了作者的表達方式,進入相關形式的語段練習?捎捎趯W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效果只是一般。

  后面難點段的分析,學生基本能體會,但我覺得學生回答問題的全面和想問題的深遠真是差距很遠。比如同樣一個問題:你覺得上游的`人做得對嗎?為什么?我班學生只能回答:不對,因為他們讓胡楊缺水了,胡楊生存就困難了。而二班學生回答的不僅是這些,還說“這些人們只考慮到他們的眼前利益,根本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子孫后代,就連胡楊都能為人們考慮,甘心為人類、地球做出應有的貢獻,而那些上游的人卻不能做到,真的是太自私了!被卮鹁!我不知是自己啟發(fā)不當,還是學生啟而不發(fā)。

  總的說來,我覺得這篇課文的教學總體還是滿意的,只是完成了任務,但預設和生成還是有一定差距,沒有完全達到“教學微笑,學生激動”的效果。我想如果能摒棄平時上課的隨意性,精心設計過渡語,讓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話,教學效果一定會更好些。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西風胡楊教學反思02-26

西風胡楊教案12-27

《西風的話》教學反思范文04-07

西風的話教案03-08

胡楊小學作文07-20

胡楊贊說課稿11-27

胡楊小學作文10篇07-20

胡楊小學作文6篇08-07

胡楊贊說課稿5篇11-27

《西風的話》教案(通用6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