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時間:2022-04-12 04:19:1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導語:《生命生命》這篇充滿哲理的散文,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小事,傳遞著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的獨特生命體驗和感悟。接下來小編整理了生命生命教學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是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篇對生命的頌歌。

  再教本課時,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本組課文中的《觸摸春天》和《永世的眼睛》兩篇文章,已經(jīng)有了對生命的一些認識。源于對《觸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靜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樂觀面對”和《永生的眼睛》一文“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感悟,因此教學本課采用“聽——尋——悟——背”四個板塊,以達到“在讀中思索,在悟中升華”的效果,從而完成對本課的教學。

  這節(jié)課的'目標擬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其中目標2和目標3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4、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怎樣才能使生命有意義。

  從教學過程看,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點:

  1、貫穿語文教學“讀”的功能。

  俗語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作為一篇具有較強哲理性的文章,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并步步推進。初讀,感知文章三個事例;尋讀,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讀,結合句子談理解、談感受;背讀,積累好詞佳句作儲備。整節(jié)課,書聲朗朗,讀味十足。

  2、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在本節(jié)課上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無論是自讀自悟,還是小組合作,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導演,主要學習任務由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

  3、注重學法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我采用讓學生作“圈點批注法”“小組合作探究”“規(guī)定答題句式”等方式,對學生學習和語言的訓練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盡管本節(jié)課有值得高興之處,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表現(xiàn)為:

  1、教師有些地方的啟發(fā)不到位,導致學生“知而無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學生的思維。

  2、教師因局限于備課時的框架,為完成教學任務而硬把學生往即定的步驟上拉,使得某些問題探討得不夠深入。

  3、教學輔助手段準備不到位,未能給學生以視覺或感官上的刺激,使得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探討有“貼標簽”之嫌。

  雖然教無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盡量避免以上問題,準備從這幾方面入手:

  1、備課時除了備教材,還應備學生,并且盡可能設想課堂上會出現(xiàn)的狀況;

  2、考慮學生的實際,設置一些問題,讓他們可以“跳起來摘桃子”,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思維。

  反思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為教學服務,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我會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盡最大能力彌補“教學這一門有遺憾的藝術”。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從飛蛾求生、瓜苗破土、傾聽心跳幾件小事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這篇課文,除了被杏林子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生命而感動外,更有挑戰(zhàn)自我的意識在里面。教學設計時,我想除了以讀促悟,感知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生命之可貴,挖掘課文的人文因素外,在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圍繞對生命的感悟展開,以整體感知、研讀賞析、拓展升華為基本要點,重點放在研讀賞析上。文中的三件事例非常清楚,并都采用敘事+感受的段式來記敘,因此,找感受的句子對學生來說應該不成問題。重點就要解決怎么悟、悟出層次的問題。但也不能憑空地虛悟,必須憑借語言文字,在悟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處的感受不能上得如出一轍,要有變化。在感悟飛蛾求生時,我讓學生角色轉換,把自己想像成被抓住的極力掙扎的飛蛾,然后由我設問:飛蛾啊,你是那么渺小,外表也不怎么樣,已是別人的指中之物,你又何必苦苦掙扎呢?此外,面對此景,讓學生想像作者由此聯(lián)想到自己的遭遇所產生的感嘆,學生對文本的體驗就非常真切。

  在感悟瓜苗破土時,我既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所見,課堂上,學生很感興趣,各抒己見。這樣教學以錘煉文字促感悟生命,課堂活力。在靜聽心跳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更準確地理解作者的感受,并介紹杏林子的簡介,利用杏林子的坐在輪椅上做報告的照片中產生了靈感,讓學生根據(jù)照片大膽猜測,暢所欲言,無須我替蝶破繭,從學生深情的目光中、動情的話語中我早已感到學生被作者感動了!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4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2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2-23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4

《生命 生命》教學反思04-04

生命教學反思04-04

小學語文《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7

語文教學反思:生命 生命03-21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5篇)06-24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