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時間:2022-04-07 08:24:5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導語:教無定法,學無止境,在反思中,我在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和不足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1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后,一位父親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不顧別人的勸阻歷盡艱辛,在廢虛中救出兒子及兒子的十四個同學的故事,贊揚了這對父子以堅定的信念支撐自己,戰(zhàn)勝困難獲取幸福,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但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生離死別的痛苦學生很少有體驗。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變化較復雜。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我力求抓住文眼,聚焦形象。這篇文章中,堅定的父親和勇敢的兒子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細細分析,決定抓住“一個中心線索,兩個突破點”整體規(guī)劃全文教學。這個中心線索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毫不動搖的信念:“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眱蓚突破點就是“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

  這是文章的精華所在!把這兩個點拿出來,以點帶面,在這兩個點上把朗讀、感受、體驗、想象、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反復誦讀、反復叩問、反復感悟,使其發(fā)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效。課前,對于這個教案,我覺得內容有點多,如果學生上課配合不好,很可能我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會耽誤時間而導致課上不完。通過半學期的努力,根據我對我班同學的了解,大部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好。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配合也很默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感覺很順暢,包括中間的指導朗讀環(huán)節(jié),我覺得能讓孩子充分地讀從而理解課文內容,最后不僅把課文學完了,還讓學生感受到了深沉的父愛。

  但作為經驗不足的我,在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亟待改進之處:當引導學生從“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敝刑岢鰡栴},是什么力量支撐父親挖掘36小時,連叫了三名學生沒有提出我預設的這個問題。我一時找不到恰當的點撥方法,又怕延誤時間,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對于語文教學我感受調動學生的情感尤為重要。

  在分角色朗讀階段,我設計了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人物心里,讀出相應的語氣。然而在朗讀父親堅持在廢墟中尋找兒子這部分課文,學生沒有讀出父親的悲傷,發(fā)現(xiàn)兒子還活著時,父子的對話沒有讀出興奮的語氣,沒有表現(xiàn)出喜悅與幸福。經我朗讀指導,學生已能動情朗讀,但學生并未走進文中,走進現(xiàn)場,同時也浪費了時間。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畫出使你深受感動句子,反復研讀,出示大地震的資料圖片,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描述地震的場景喚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再通過朗讀,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現(xiàn)場,入情入境,親身經歷事件感受父愛的偉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這樣會更好?偠灾,這節(jié)課的教學給我?guī)砹撕芏嗨伎迹诮窈舐L的教學中需要我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鉆研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2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從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的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通過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

  執(zhí)教《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我把“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受到父與子的了不起”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邦I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弊鳛楸菊n的教學難點。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重點抓住了文章的一個中心點,以點引面,引領學生潛心會文,透視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人物堅定信念,提升人物飽滿形象。

  一、抓住中心,感悟文本

  教學時,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重點是課文的3、5、12自然段,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薄八麧M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薄安徽摪l(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抓住空白,想象說話

  說兒子了不起,讓學生找出體現(xiàn)兒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課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讀,然后讓學生談體會,在老師的講述下,引導學生體會年僅七歲的阿曼達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恐懼與危險的情況下,苦苦等待父親的救助,但他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在出去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的子不起。

  三、讀中體驗感受父子情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采用自由讀、個別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述的情景中,讓朗讀使學生與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從而實現(xiàn)文本的教學目標,感受父子情至深。如學習“36小時”是怎樣的挖掘?在這里,我采用聯(lián)系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想象父親在不斷地挖掘中,又有遇到怎樣的困難與危險!或是余震不斷,或是塌方連連……每一次危險都可能是致命的!最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將這段文字讀懂、讀活、讀厚、讀出情味,這是感受偉大父愛的關鍵所在。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最后通過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平凡而偉大的父愛、母愛,再讓學生結合6月19日的父親節(jié),表達對父親的愛。把課堂學習內容拓展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進一步體會父母的偉大而無私的愛。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過于注重教學流程而忽略了學生情感的生成。

  2、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真正融入到文本中。

  3、借班上課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教學機智欠缺。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10-27

《地震中的父與子》語文教學反思04-07

父與子教學反思02-26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八篇06-30

【精選】《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4篇08-02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4篇07-29

【精選】《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四篇07-30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精選7篇)09-23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六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