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伯牙絕弦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
《伯牙絕弦》是小學六年級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
本文是文言文,是學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先把課文的字詞理解了,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再進行對“知音”的解讀。
學習本課時,我先是以詞語導入,并讓學生當場積累,目的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古文教學,本人覺得朗讀是一大特點,因此,教學中,注重了朗讀。理解課文我首先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是對難讀的:“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進行了指導,目的是為了學生在朗讀古文時能注意停頓恰當,讀出古文的韻未。在理解課文時我把理解與朗讀相結(jié)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也注重了指導朗讀。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幸福;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
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寡由欤骸凹热徊郎乒那,那么他的琴聲中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聲里還會有哪些場景?能照樣子說上幾個動人的場景嗎?”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泰山!”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一堂課下來,首先一點,覺得在對古文的朗讀指導中,還欠缺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是把古文給讀正確了,讀順了,但古文的韻味還沒讀到位,應該在教學中慢慢滲透;其二,在理解課文時,對課堂中生成的關(guān)注度還不到位,有時,忙于趕時間,就匆匆過場,這可能跟自身的素養(yǎng)有很大的關(guān)系?傊虒W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今后,要在自己的課堂中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同時也希望同行們能多提寶貴意見。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2
《伯牙絕弦》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盡管這是學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這篇文章而言,字詞的理解不算很難,文章比較淺顯,而讓學生體會到伯牙與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為突破這個難點,自我感覺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一、課前鋪墊,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學習這一課的前一天下午,我就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查找一下關(guān)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通過交流,大家知道了俞伯牙傳說是晉國的外交官,而鐘子期只是一個砍柴的樵夫,倆人地位懸殊,身份不同;知道了俞伯牙拜師求學、東渡蓬萊的的執(zhí)著和艱辛;知道了俞伯牙十年沒人能真正聽懂他的琴聲時心中的那份孤單和苦悶;同時也知道了漢陽江口,中秋佳節(jié)月圓夜,倆人因琴聲相遇,相知,相約時心中的那份驚喜和感動,知道了一年后的中秋,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明月,俞伯牙得知鐘子期染病去世后的那份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的心情。這些都為后面的誦讀理解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激發(fā)了同學們閱讀的興趣,還未讀文,但心弦已被撥動。
二、反復朗讀,心有靈犀一點通
崔巒老師在學術(shù)會上提到:小學階段文言文教學,旨在體現(xiàn)小學與初中的銜接,主要是讓學生見一見,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結(jié)合到文言文簡潔、典雅,朗誦時具有音韻美的特點,本課首先注重學生的誦讀:讀通課文,讀順節(jié)奏為理解課文大意做好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多種形式朗讀。從剛開始時要求讀通順,讀流利,到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讀出感情。每次的朗讀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提升,相機指導。如剛開始男女生比賽讀時,女生把:“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弊x成了“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蔽覇柲猩牫雠x的有什么問題嗎?他們都搖搖頭。我不動聲色趁機在黑板上板書了兩個字:兮和哉。并讓他們猜猜“若”的意思。因為“峨峨”“洋洋”書中有注釋,學生很容易猜到若的意思就是“好像”,那“兮”有什么實際意思嗎?當他們明白這個字只是個語氣詞,相當于漢字的感嘆詞“啊”時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兮”應連在前面的詞語后,再讀時不僅斷句正確,而且自然的`把“兮”拖長,讀得有滋有味。
在朗讀的指導過程中,我注意把朗讀與想象及理解進行有機地結(jié)合。比如,指導學生抓住一個“善”字讀出高興、激動、稱贊的語氣,抓住兩個語氣詞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抓住一個“絕”字,讀出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由于朗讀的多層次、多元化,詞語的理解一點就通,通過朗讀不斷加深對伯牙與鐘子期知音情懷的體會,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
三、拓展練習,高山流水悟真情。
教學中,我圍繞“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一句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句式練習,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結(jié)構(gòu)之美,又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既豐富了文本的內(nèi)容,又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鐘子期從俞伯牙的琴聲里不僅能聽出高山流水,還能聽出他的胸懷,他的志向,他的喜怒哀樂,所謂的知音,就是世上那個最懂你知你的人。
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我在學生體會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種痛苦與絕望的心情,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伯牙說什么,在學生安慰、鼓勵伯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然后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知音,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
俞伯牙用爐火純青的琴技,還有高山流水的智慧、情操,撥動了鐘子期的心弦;而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嘗試著用生動傳情的語言,還有符合學生心智的方法,去撥動學生的心弦。但愿,學生能得意,得言,得法,他們的情感受到熏陶,心靈得到洗禮,語言逐漸豐富,思維更加清晰……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3
一直對上《伯牙絕弦》這課充滿了期待。聽過兩位教師執(zhí)教這課,特別是去年聽的這堂課仍讓人回味無窮,記憶猶深。兩位教師共同的特點就是指導了學生把文言文讀好,讀出韻味;同時注重了對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導;還有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以情去感動學生,讓學生沉下心去感受伯牙在知道鐘子期死后斷琴絕弦的哀痛中,從而領(lǐng)悟到了知音所包含的深遠含義。
借鑒成功者的教學方法,我也決定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先指導學生把文言文朗讀正確,生字讀準,斷句正確,然后引導學生去理解文言文,在理解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學,分組學習,讓他們自己掌握學習的方法;最后解讀知音的深刻內(nèi)涵。
教學流程還算流暢,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特別是朗讀文言文的興趣很高,讀得搖頭晃腦,有滋有味的。
但是我覺得遺憾的是有的學生從入課到最后都沒有讀出那種味道,讀的時候感覺斷句的地方是一個字一個字數(shù)過去的;其次是有個句子的斷句“伯牙謂世再無知音”學生掌握的情況不太好,他們也知道該在什么地方斷句,但是讀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把“謂世”兩個字連在一起了,讓我不理解的是一個成績很好的女孩子,你給她糾正多少遍都沒用。課后我想,造成這樣朗讀的原因大概有兩個,學生的朗讀習慣和學生的語感的欠缺所導致的吧。
另外在教學中顯得不足的是學生在領(lǐng)悟知音內(nèi)涵的時候沒有深刻的內(nèi)心感受。“知音難得”,“知音難求”,由于學生沒有生活經(jīng)驗做基礎,他們難以理解這種“難”的程度,更難以理解求得知音后內(nèi)心的滿足,欣喜,特別是在得到知音又失去知音后的那種絕望與凄涼更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課件輔助教學,將學生帶入到那種情境中,使學生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
我記得我看過一位教師的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后我曾產(chǎn)生了這樣的恍惚“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老師非老師,而是伯牙子期的又一個知音。他在給人們再現(xiàn)高山流水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他是導演是主角,但是他不是獨角戲,而是在引導一班孩子一起為大家深情演繹。”這樣的教學意境的確是讓人嘆為觀止!
教學之路漫漫,探索之途更是漫漫!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4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初次見識文言文,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這篇文章我把重點放在文言文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
這篇課文說它不難吧,的確不難,只有77個字。說它難吧,它又很難。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77個字里邊講述了這樣一個千古流傳,這樣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這77個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呀!本文雖是文言,但相對淺顯,在教學中可借助注釋進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本課難點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舉及其此舉背后隱喻的涵義──子期一死,伯牙為何摔琴?因為知音難覓,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無知音,因此也不必再來鼓琴。閱讀這個文本,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理解課文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就課題的“絕弦”展開討論,理解其含義,告訴學生翻譯文言文要學會變通,用熟悉的表達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時,我以“說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為什么在事業(yè)最頂峰的時候不再彈琴了呢?老師相信繼續(xù)學習課文大家就會對”絕弦“這個詞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一個問題激疑,設置懸念,之后在理解完課文后再向?qū)W生問:“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這‘終身不復鼓’的僅僅是琴嗎?”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
教學中,我也注重了朗讀,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
教學中,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俗話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shù)。我不敢說這節(jié)課我有什么閃光點,讓我感到很遺憾的就是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有些內(nèi)容會給人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有些語句處理的有點淺顯。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5
《伯牙絕弦》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一課,它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這次學校教學能手評選,我第一次在這樣的比賽中指教文言文,對我來說既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又是一次自我的挑戰(zhàn)。
這篇課文說它不難吧,的確不難,只有短短的5句話,77個字。說它難吧,它又很難。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77個字里邊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
為了講好這篇課文,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我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關(guān)于這課的資料并不多,大概別人也都在嘗試吧。我在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后,自己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制作了一個課件。在其中我插入了“高山流水”和“伯牙悼子期”的音樂,在實際的教學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文言文的教學,我覺得朗讀是一大特點,因此,教學中,注重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時,我首先要求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是對難讀的三句話:“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進行了指導,目的是為了學生在朗讀文言文時能注意停頓恰當,讀出文言文的韻味來。在理解課文時我把理解與朗讀相結(jié)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也注重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課堂上學生們聽得仔細,學得認真,讀得有感情。同時被故事的內(nèi)容所打動,激發(fā)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如:借助課文中的注釋和自己手中的工具書等學習方法,我覺得這對同學們學習文言文已經(jīng)足夠了。
課前我和同學們一起做了一個“文字游戲”,我先說出一個詞語:楊柳依依,隨后讓同學們先說出這事描寫什么的詞語,然后自己嘗試著說出一些類似的詞語,同時說出自己會想象到什么樣的畫面,這為我后面想象的環(huán)節(jié)埋下了伏筆。結(jié)合同學們說的詞語,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詞語:明月皎皎,芳草萋萋,春雨綿綿,清風徐徐,炊煙裊裊……
教學過程中,教師即是一位高明的指揮,又是一名出色的導演,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的演繹著文本豐富的信息。
師:伯牙作為楚國一個著名的樂師,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
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還會表現(xiàn)什么?
生:鳥語花香
師:此時,子期必得什么?
生:鳥語花香
出示填空:伯牙所念( ),子期必得( )。
生:伯牙所念夕陽西下,鳥兒歸巢的場景,子期必得夕陽西下,鳥兒歸巢的場景。
生:伯牙所念潺潺流水,子期必得潺潺流水……
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師生在各自感受著,又互相感染著。不知不覺進入了知音的精神境界。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空白點,營造傾訴的情懷,讓課堂充滿想象的張力:
師:當伯牙的琴聲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心情會怎樣?
生:寂寞無奈傷心
師:此時他渴望什么?
生:理解他的人 懂他的人知音……
師:現(xiàn)在,這個人出現(xiàn)了,他就是鐘子期。請你想象俞伯牙會緊緊地握住子期的手說什么?
有同學很自然地說出:“知我者,子期也!”
讓學生在思考中積蓄情感,在交流中傾吐情感。伯牙此時恰逢知音那激動不已的心境與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感染力,它將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激動深深地烙在每個孩子的心頭,沁入了每個孩子的肺腑,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沉浸其中,課堂,因為這樣的留白與補白,充滿了情感的張力。
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隨后我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贝藭r《伯牙悼子期》的音樂響起,屏幕上出現(xiàn)了鐘子期的墓碑。
此時伯牙心情沮喪,在子期墓前,伯牙吟誦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同學們也一同隨老師一起讀出: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pōu)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吟誦完這首短歌,伯牙起身把瑤琴摔碎。
同來的老者驚問:“先生為何摔此琴?”
伯牙道:“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伯牙失去知己的無邊孤寂和懷念之情,在《伯牙悼子期》的音樂聲中,學生為伯牙痛苦絕望的悲涼之情發(fā)出了深深感嘆,理解千古知音最難覓,如果遇到了知音,我們應該珍惜,也許一無所獲,但是事情不在于結(jié)果,而在于追求。
在《伯牙悼子期》的音樂聲中,我再次讓學生誦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睆耐瑢W們悲傷的語音中,我知道同學們理解了世上知音難覓。
人們根據(jù)這個動人的故事,編寫了一首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隨后我播放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試著背誦課文,會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xiàn)力,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田。
俗話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shù)。我不敢說這節(jié)課我有什么閃光點,讓我感到很遺憾的就是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有些內(nèi)容會給人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有些語句處理的有點淺顯。
不過沒關(guān)系,這節(jié)課雖然結(jié)束了,可是我教學文言文的路卻剛剛開始,我會繼續(xù)努力的,盡力使我的課堂變得完美些。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6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這篇文章,我把重點放在文言文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
本文雖是文言,但相對淺顯,在教學中可借助注釋進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本課難點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舉及其此舉背后隱喻的涵義——子期一死,伯牙為何摔琴?因為知音難覓,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無知音,因此也不必再來鼓琴。閱讀這個文本,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理解課文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就課題的“絕弦”展開討論,理解其含義,告訴學生翻譯文言文要學會變通,用熟悉的表達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時,我以“說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為什么在事業(yè)最頂峰的時候不再彈琴了呢?老師相信繼續(xù)學習課文大家就會對“絕弦”這個詞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一個問題激疑,設置懸念,之后在理解完課文后再向?qū)W生問:“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這‘終身不復鼓’的僅僅是琴嗎?”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
教學中,我也注重了朗讀,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
在教學中,我還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俗話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shù)。我不敢說這節(jié)課我有什么閃光點,讓我感到很遺憾的就是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有些內(nèi)容會給人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有些語句處理得有點淺顯。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7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言文,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感人肺腑。在教學中,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等,走進這場悲劇,引領(lǐng)學生體會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從而珍惜現(xiàn)實生活中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讀”在文言文教學中尤為重要,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練習朗讀,透過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節(jié)奏,可以感受文言的音韻之美。教學過程中,基本抓住“初讀——理解——朗讀——再理解——再朗讀”的基本方法,多種形式反復朗讀。一是讀準音。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抓課題易讀錯的“弦”的正音,抓初次出現(xiàn)的兩個語氣詞“哉”“兮”的正音。二是停頓,這是文言文朗讀的難點,正確停頓,要結(jié)合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生再讀課文,根據(jù)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這篇課文的停頓難點有兩處!霸铡薄百狻笔潜硎靖袊@的文言虛詞,讀這樣的語氣詞,延長、停頓一下,頗有音樂美。三是節(jié)奏和輕重。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jié)奏。師范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8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選自《列子湯問》,敘述的是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鐘子期一段千古流傳的故事。講述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鐘子期善于聽琴,伯牙以子期為知音,后來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絕,將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本文行文簡潔、流暢,只有短短77個字,共5句話。
教學中,我把課文的朗誦作為重點。朗誦,只有在體會到了人物思想感情后才能準確地表達。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去有感情朗讀。文言文的朗誦,確切地說,應該叫吟誦。它與白話文的朗誦是有區(qū)別的。白話文的朗誦講究自然、流暢。文言文則注重抑揚、舒緩。為了能讀出“古文味兒”,我找到了幾篇《論語》的'吟詠視頻和音頻,學習他們的吟誦技巧,自己反復練習,讀出古文的韻味。
早讀時,我用這種方法在班里領(lǐng)讀,剛開始,大家都感到很好奇,忍不住竊笑。領(lǐng)著大家讀了幾遍,孩子們就不感到新奇了。在正式講時,都能抓住停頓、延長這兩個關(guān)鍵技巧,并且搖頭晃腦、漸入佳境,不知不覺吟出了古文的“味兒”。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9
伯牙在楚國是著名的彈琴高手,他能通過樂曲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當他一次次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琴聲中,彈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時,他渴望有一個懂自己音樂的人。在這一感悟的基礎上,再深化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教學過程中,我計設這樣的一個問題“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你有最懂你心的人嗎?有這樣的知音在你身邊,你覺得快樂嗎?”有些孩子很自豪地談到了自己的好伙伴,有些卻顯得很沉默?梢,不同的學生,他們的`交往能力不同,他們的圈子顯然不同,何謂“知己”?其實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還沒有用心去感受朋友。用你心度他心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要珍惜現(xiàn)實生活中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知音”之美是《伯牙絕弦》的文本意義,領(lǐng)悟“知音”境界之美,就是破譯《伯牙絕弦》的情感密碼。這種美,就看你從哪一個角度。“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边@個故事是一場悲劇,所以這種美也許是一種凄美。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對伯牙又作如何的評價?我想了解一下學生的看法,也是為學生造就一個小論壇,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于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這個問題“善鼓的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有的學生說:“伯牙,你別難過了!”,有的學生又說:“伯牙,我認為你這樣做不好,琴很貴的,別把它摔破。”,有的學生說:“伯牙,你別傷心,你沒有了子期這個知音不要緊,可以再找一個呀。我也可以當你的知音,我非常喜歡聽音樂的。”從孩子們的回答中,可看到他們發(fā)射出了智慧的光芒,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0
一、音樂渲染,營造氛圍。
課文伊始,我便以音樂“高山流水”導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古文的意境,在補充介紹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時,也以慘婉動人的音樂加以烘托,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伯牙那種悲痛欲絕的心情,最后,讓學生在音樂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誦讀課文,感受伯牙和鐘子期那種知音情誼。
二、展開思考,理解課題
在理解完課文后再向?qū)W生提問:“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琴弦’嗎?這時學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絕的也是心弦”!”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同時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對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知音情深。
三、反復朗讀,感受文言文之美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我在學生體會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種痛苦與絕望的心情,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伯牙說什么,在學生安慰、鼓勵伯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然后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知音,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
朋友易得,知己難求;伯牙子期,千古佳話。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其知音之情令古往今來多少人唏噓感嘆。兩位主人公成為了交朋結(jié)友的千古楷模,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 帶著對這個美好故事的向往,我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備課《伯牙絕弦》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上完課后,覺得有點心得,于是記錄下來,以備他日之需。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1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奔冋嬗颜x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
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因為這是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而且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古今字義差別不大,所以可讓學生借助注釋自讀自悟,重點字詞教師稍作點撥即可。
在教學中,我注意把握好以下這兩點:
一、緊扣課題和課文結(jié)尾,理解“伯牙”為什么要“絕弦”和怎樣的人才堪稱“知音”。
學生通過讀文就明白了,當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時,子期都能感受出來,總之“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因而伯牙把子期視為知音;子期死了,世間再也找不到能懂得伯牙心意的人了,伯牙便“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學生匯報交流時,相機引導他們理解文中四個“善”字的不同含義、“志”和“念”的意思以及“哉”“兮”兩個語氣詞的用法。
二、適當拓展,深化理解。
伯牙作為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他的技藝一定非常高超,他的琴聲一定不止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因此我引導學生想象他的琴聲還可能會表現(xiàn)出哪些動人的場景?并且仿照課文句式進行語言拓展:“伯牙鼓琴,志在(),鐘子期曰:‘()’;志在(),鐘子期曰:‘()’”這樣,既使學生體會到伯牙的琴技爐火純青,又讓學生感受到子期的“善聽”,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知音,還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在理解伯牙為子期“破琴絕弦”時,我為學生配樂(二胡曲《長相思》)朗誦了相傳伯牙給子期寫的一首短歌,凄涼傷感的音樂襯著那首“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póu)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最后,我讓同學們交流自己收集的古今交友名句,進一步體會友情的珍貴。通過以上做法,我覺得基本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的。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2
《伯牙絕弦》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它語言簡練,有著特殊的魅力。因此在設計這堂課時,我力求堅持以讀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言文的語言美。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誦讀,讀中品、讀中悟。既教給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見證了伯牙與子期的的情深意長,更讓學生體味到了知音難覓,要珍惜友情。課上完后,對于本節(jié)課教學,有這樣幾點深刻的感受:
一、讀中有層次。
本課是六年級的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對它是陌生的,這就促使教師必須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有層次地多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安排了有層次的誦讀:第一讀字正腔圓,讀準字音;第二讀注意停頓,讀出韻味;第三讀感悟文本,讀出情感。每一次讀我都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由易到難,一步一腳印,一步一落實。學生在不同層次的誦讀中,逐漸走進了文本,走進了文言文。由能正確讀文到理解文意到深刻體味到“知音”難覓,水到渠成。
二、讀中有變化。
讀中的變化是指讀的形式要多樣,如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范讀、默讀、配樂讀等,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節(jié)律、讀出情感、讀出韻味,從而使學生達到愛讀的目的。
三、讀中有想象。
透過文字,借助插圖進行想象,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如在引導學生理解伯牙與子期是“知音”時,先讓學生想象伯牙的琴聲除了表現(xiàn)“峨峨泰山、洋洋江河”,還有哪些動人的場景。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讓學生當子期,想象伯牙琴聲中的場景,用文中句式來表達。學生興趣大增,能根據(jù)出示的說話提示仿照書上句式來表達,如“依依兮若楊柳”,并能大聲用文言文的語調(diào)朗誦出來。學生在想象、仿寫與誦讀中活躍了思維,為正確理解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進一步的體味文言文了這種文體。
四、讀中有拓展。
77個字的文言文,對學生來說,要讀得透徹,必須拓展。如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子期去世后,伯牙的悲痛欲絕,我補充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的一首短歌,并由學生齊讀,讀出伯牙失去子期后悲痛欲絕的心情,進一步的幫助學生理解了伯牙“破琴絕弦”舉止的內(nèi)涵。通過讀中的拓展,學生讀得更明白,也在不斷的拓展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味道,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古文化。
五、讀中有積累。
讀懂文言文、背誦文言文是對學生的基礎目標進行的落實。本節(jié)課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已對內(nèi)容較了解,我再播放《高山流水》音樂,讓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緩緩地流進學生的心里,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誦讀課文,學生已能背誦了。這樣既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xiàn)力,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又讓學生積累了文言語言,對他們今后學習文言文奠定了基礎。
一堂課下來,學生在誦讀中感受了伯牙與子期的情深意長,感悟到了知音難覓,體味到了文言文的魅力——簡短而不簡單。我也在學生的誦讀中找到了文言文教學的方向,在《伯牙絕弦》的課堂上體味到了文言文教學的美妙。
當然,本課的教學,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一、在文言文的誦讀指導中,自己還欠缺教學方法。
表面看來,學生可能是把古文給讀正確了,讀順了,但古文的`韻味還沒讀到位,應該在教學中慢慢滲透。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彪m在“注意停頓,讀出韻味”中指導學生初略的讀了,但在后面的誦讀中更多的關(guān)注“重音”上,而對節(jié)奏與韻味又丟棄在了一旁。
二、不能把“評價”的節(jié)奏感傳遞給整個課堂。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評價非常重要,發(fā)揮著激勵、引導、點撥、糾錯等多種功能,它就像調(diào)節(jié)器,傳遞給學生學習上的節(jié)奏感。但這節(jié)課上,我的評價不夠到位,反饋缺乏激勵性和指導性。這恐怕和我自己的性格有關(guān),以后在這方面要多多努力。
這次教學文言文《伯牙絕弦》對我來說既是一次嘗試,又是一次自我的挑戰(zhàn)。上完這節(jié)課,我又一次感受到: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shù)!盡管我也努力地追求完美,但總有不如意的地方。我知道還有許許多多細節(jié)需要進一步去探究,去學習,去實踐,去反思。對于一個成長中的教師來說,不僅需要快樂地工作,還需要平靜的思考,以及敢于嘗試失敗的勇氣和毅力。
在以后的教學中,課前備課時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包括每一句評價學生的語言也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課堂上放松、灑脫,要用一份瀟灑勁、一份精神氣去感染每個學生。因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3
《伯牙絕弦》是小學六年級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
本文是文言文,是學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先把課文的字詞理解了,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再進行對“知音”的解讀。
理解課文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就課題的“絕弦”展開思考,理解其含義,告訴學生翻譯文言文要學會變通,用熟悉的表達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然后花了一定時間對課文進行熟讀,了解故事的大概,在這基礎上,引出問題,從而探索課文。
古文教學,本人覺得朗讀是一大特點,因此,教學中,注重了朗讀。理解課文我首先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是對難讀的三句話:“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謂/世/再無知音”進行了指導,目的是為了學生在朗讀古文時能注意停頓恰當,讀出古文的韻味來。在理解課文時我把理解與朗讀相結(jié)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也注重了指導朗讀。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幸福;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在教學尾聲之時通過播放《高山流水》音樂,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試著背誦課文,會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xiàn)力,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
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寡由欤骸凹热徊郎乒那,那么他的琴聲中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聲里還會有哪些場景?能照樣子說上幾個動人的場景嗎?”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鐘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一堂課下來,首先一點,覺得在對古文的朗讀指導中,還欠缺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是把古文給讀正確了,讀順了,但古文的韻味還沒讀到位,應該在教學中慢慢滲透;其二,在理解課文時,對課堂中生成的關(guān)注度還不到位,有時,忙于趕時間,就匆匆過場,這可能跟自身的素養(yǎng)有很大的關(guān)系。總之,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今后,要在自己的課堂中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同時也希望同行們能多提寶貴意見。
審視自己的這堂課,有著點滴收獲,也有些許不足,總結(jié)自我以待提高,反思自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每次面對新的文本,我首先考慮的不是設計,而是反反復復地對文本進行透視: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選自《列子·湯問》,敘述了發(fā)生在春秋時代的一段千古流傳的故事。俞伯牙善于鼓琴,鐘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為知音。后來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絕,將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長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樂曲高妙或知心朋友。
本文是文言文,學生初次見識文言文,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這篇文章提出了兩個學習方向:一是學會借助注釋和字典等工具書進行自主學習,理解文意,同時指導學生感悟文言文朗讀的`節(jié)奏和韻味;二是引導學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舉及其此舉背后隱喻的涵義——子期一死,伯牙為何摔琴?因為知音難覓,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無知音,因此也不必再來鼓琴。
閱讀這個文本,“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是一場人生的悲劇,是一個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嘆息,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
對于文言文的朗讀問題,我考慮到學生只是通過教師范讀的聆聽是無法準確感受文言文朗讀的音韻與節(jié)奏,為此通過課件把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展示出來。同時課件的主體內(nèi)容力求恰到好處地點撥學生、啟發(fā)學生,不求花哨而求簡潔明了,在課件中我把每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的語句、字詞通過動畫出示和顏色的變換達到提高學生認知的情緒。在教學尾聲之時通過播放《高山流水》音樂,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朗讀課文,會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xiàn)力,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可以說課件的運用為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這篇課文本來的教學思路我從閆學老師的課堂實錄上有所借鑒,但是畢竟東西不是自己的,用著也不順手,總是不能把那話說利索。但我有個習慣,備課的時候多寫幾次教案,哪怕是重新抄一份也好,因為每次都能有新的靈感加進來,幾易其稿,索性徹底改為自己的東西了,這樣才舒服。經(jīng)過于老師的反復斟酌,在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使得在教學中顯得整堂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扣中心而又層次分明。充分的準備使自己能對課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爛熟于胸,所以便于在課上隨機地改變?nèi)∩岬姆较,保證了課堂質(zhì)量的完整和流暢。
理解課文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就課題的“絕弦”展開討論,理解其含義,告訴學生翻譯文言文要學會變通,用熟悉的表達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時,我以“說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為什么在事業(yè)最頂峰的時候不再彈琴了呢?老師相信繼續(xù)學習課文大家就會對“絕弦”這個詞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一個問題激疑,設置懸念,之后在理解完課文后再向?qū)W生提問:“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這‘終身不復鼓’的僅僅是琴嗎?”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
教學中,把理解與朗讀相結(jié)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我也注重了朗讀的結(jié)合體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
教學中,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學生既各自感受著,又互相感染著,美好的情愫在課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覺進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
教學中,追求本色語文,扎實、有效地體現(xiàn)語文課所承載的內(nèi)涵。不走過場,不耍花架子,滲透對文本閱讀和理解的能力方法的指導,不僅僅說清楚,也要能準確地翻譯過來。為此,在課前我為每桌都準備了字典等工具書,真正讓學生在自學文章的句子時能沉下心來,進入文本閱讀,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效果。
與學生配合交流愈發(fā)成熟自然,是我在這堂課中的一個收獲。我能真正走進學生當中,課前與學生親切、隨意地交流,和學生共同進行古詩背誦競賽,完全打消了學生因為臨時抽班級而產(chǎn)生的陌生感,使得課上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新”語文老師給他們上的課中。學生們的素質(zhì)也是很高的,課堂上他們都能積極參與到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中,恰倒好處地配合著我,也給了我極大的信心。
但是認真總結(jié)這堂課的教學,還有著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我進一步努力提高:
學生初識文言文,朗讀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讀起到了引領(lǐng)的作用,但是在范讀之后,沒有引導學生把朗讀的節(jié)奏在書上劃出來,在學生朗讀的時候,個別不到位的斷句也沒有及時指出。種種原因,使得在后面的學習中仍出現(xiàn)了有朗讀不準確的現(xiàn)象,如果做到了以上這些,就能很好地避免學生斷句讀錯的現(xiàn)象了。
課堂調(diào)控的能力有待于加強。當學生發(fā)言不是很充分的時候,我的過渡語言沒有很好地激發(fā)起學生回答的欲望,隨機應變能力不夠,沒有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使得課堂上學生發(fā)言略顯集中,關(guān)注了一部分學生,但也忽視了一些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語言的精練需要進一步提高。個別的時候,我的語言還有些碎,沒有達到最凝練的效果,影響了課的精彩。
因為是新的授課形式,無法提前布置學生準備,所以學生對伯牙子期的相關(guān)閱讀鏈接無法通過自主預習做到,我在教學設計中曾加進了延伸閱讀一方面內(nèi)容,由我給學生講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決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時給學生深情朗讀博牙所做短歌,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絕弦”。但可惜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在授課結(jié)束之際,我不得不忍痛割舍。沒有讓學生由文本了解更多的知識,這也是我本節(jié)課的一個遺憾。
課堂上我比以往表現(xiàn)放松了許多、灑脫了許多,懷念李玉學老師,是他的多次指點讓我懂得了男老師上課就要有一份瀟灑勁、一份精神氣。課堂上我比以往講話自如了許多、清楚了許多,感謝以前曾經(jīng)為我指導課的盛華、崔繼明等老師,是她們讓我記住了備課不要放過每個細節(jié),包括一句評價學生的語言也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堂上我比以往自信了許多,感謝于曉冬老師,是她的精彩設計、耐心指導、持久鼓勵,讓我在教學中有了更好的表現(xiàn)。
“好上課——上好課——課上好”,是我教學的追求,我會繼續(xù)努力。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4
首先我要感謝學校為我們年輕教師提供了這樣一次展示的機會。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這回教學對我來說既是一回嘗試,又是一次自我的挑戰(zhàn)。
這篇課文說它不難吧,的確不難,只有77個字。說它難吧,它又很難。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77個字里邊講述了這樣一個千古流傳,這樣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這77個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呀!
為了講好這篇課文,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我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關(guān)于這課的資料并不多,大概別人也都在嘗試吧。課后我準備把我的資料整理一下上傳到相關(guān)的網(wǎng)站,供大家參考。
大家看到了我在課上用的課件很粗糙,但是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一個自己獨立做的課件。我想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在課堂上學生們聽得仔細,學的認真,讀得有感情。同時被故事的內(nèi)容所打動,激發(fā)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古文學習的方法,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
俗話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shù)。我不敢說這節(jié)課我有什么閃光點,讓我感到很遺憾的'就是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有些內(nèi)容會給人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有些語句處理的有點淺顯。
不過沒關(guān)系,這節(jié)課雖然結(jié)束了,可是我教學文言文的路卻剛剛開始,我會繼續(xù)努力的,盡力使我的課堂變得完美些。
最后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在有生之年都找到自己的人生知己。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5
《伯牙絕弦》是小學六年級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
本文是文言文,是學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獨特魅力上。課中,我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先把課文的字詞理解了,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再進行對“知音”的解讀。
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從觀察美景入手,說一說你看到的和你想到的,由帶疊詞的短語到詩句,慢慢引導學生進入文言文的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接著,引導學生讀文言文,讀出節(jié)奏,讀出文言文的韻味。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獨特的魅力。就課題的“絕弦”展開思考,理解其含義,告訴學生翻譯文言文要學會變通,用熟悉的表達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然后花了一定時間對課文進行熟讀,了解故事的大概,在這基礎上,引出問題,從而探索課文。
古文教學,本人覺得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有情有趣是一大特點,因此,教學中,注重了朗讀。理解課文前我首先指導學生把詞語讀正確、流利,然后引入文言文的朗讀指導,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我特別選擇了相對難讀的兩句話入手:“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進行了指導,目的是為了學生在朗讀古文時能注意停頓恰當,讀出古文的韻味來,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本文理解上的難點。在自由通讀課文后,我特意選擇班中的后進生來朗讀,一方面可借機輔導,教學不是表演,本來就應該教那些最需要你幫助的人,公開課也一樣。作為教師不應該害怕教學的失敗。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后,我又要求學生讀懂文言文的`內(nèi)涵:借助課文的注釋來理解文言文,為讓學生更好理解伯牙和子期的友情,體會“知音”,我特意利用課前預熱的短語,幫助學生說說“伯牙志在——,鐘子期曰:善哉,——”既訓練了句式,又理解了知音,理解讓學生更好地朗讀: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幸福;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
文言文并不難,這應該是我們教師在學生接觸文言文之初就應該灌輸給學生的理念,學習本來就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我慶幸,我的學生依然學得快樂!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5-27
伯牙絕弦的教學反思07-13
課文《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1-25
(精)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7-10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熱門)07-11
語文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9-08
【精】《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7-06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精品]07-10
(薦)《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