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

時間:2024-08-27 11:45:55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1

  一、抓對話,理線索,切入文本。

  在精讀環(huán)節(jié),我首先提出“這條快活的小河,唱著歌兒流呀流,他都遇到了誰?發(fā)生什么事呢?”這一問題,是想抓住人物的對話,來使同學們在故事的發(fā)展中了解人物性格的變化過程,體會小河的虛心、快活,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對話中感受到:大山對小河的鼓勵,泉水、瀑布的勇敢無畏,以及他們對小河的真誠幫助,還有小河正是從朋友身上學到了可貴的生存品質,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這是一條快活的小河”為情感線索貫穿始終。在讀小河和大山的對話時,使學生體會到小河在大山的幫助,他是快活的;在讀小河和泉水、瀑布的對話時,使學生感受到小河能和堅強的泉水、勇敢的瀑布成為好朋友,在他們身上學到堅強和勇敢,小河是快活的;小河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他更是快活的。

  二、抓朗讀,激情感,走進文本。

  對突出泉水、瀑布優(yōu)點的兩個語段,我重點抓住朗讀指導,使學生體會泉水、瀑布,堅強、勇敢的優(yōu)點,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走進文本。

  讀大山說的話時,我采取讓學生先自由讀,然后指名讀,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同桌對讀等方式體會泉水的堅強。讀第六自然段時,學生一時之間還讀不出瀑布的勇敢,于是我在這里適時地出示了一段關于瀑布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瀑布的壯麗和勇敢。學生看過之后,瀑布的這種勇敢的優(yōu)點自然而然地就彰顯出來了。這時,再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自然是水到渠成。

  在本課的教學即將結束時,師生共同配合進行分角色朗讀,使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并在合作中體驗快樂。

  三、抓詞語,悟品格,理解文本。

  在學習小河和大山的對話時,教師抓住“抱怨”一詞,體會小河的情感變化,也就是小河由快活到不快活的原因,從而抓住朗讀的訓練點,使學生充分體驗小河的情感變化,為大山的寬容和慈祥做了鋪墊。接著,教師引到:面對小河的責備和抱怨,大山寬容地笑了,他是怎樣說的呢?引出大山說的話,這里重點抓住“多少”和“從來”兩個詞語來體會泉水堅強的品格,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真切地體會泉水的堅強和大山的慈祥。

  在處理第六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能深切的體會瀑布的品格,我引導學生通過抓住“更”、“一點兒”、“高聲”幾個重點詞語的理解來體會瀑布的勇敢。使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總之,整節(jié)課緊緊圍繞“這是一條快活的小河”這一情感線索,通過對話的有感情朗讀,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使學生逐漸走進文本,體會人物的品格。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2

  《快樂的小河》這篇童話展示了人物性格的變化過程,重點讓學生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情,同時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體會合作的快樂。通過這節(jié)教學,我體會到:

  一是抓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本文內容并不深奧,詞語也較容易理解,要想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就要抓住重點詞句,這樣既抓住了文章的主線,也使學生在理解小河的'對話過程中,抓住作者要表達的意圖,懂得了快樂的含義。

  二是抓朗讀,在讀中感悟。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我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安排了齊讀、自由讀、指名讀、小組合作讀文,比賽讀、默讀、有表情地讀、著重在讀通、讀懂上下功夫,注重了語言的感悟,淡化了內容的分析,在讀中感悟,真正做到了課標提出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使學生受到了快樂的感染。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3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科版2年級下冊第7單元。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優(yōu)點,鼓勵學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質。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體會小河、泉水、瀑布3個好朋友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優(yōu)點。

  2、體會小河、泉水、瀑布這3個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時的愉快心情,從中感受合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詞卡、頭飾。

  教學流程:

  一、板畫兒歌,入情入境

  1、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朋友,大家想認識嗎?簡筆畫并配兒歌:細細長長像帶子,彎彎曲曲向遠方。嘩嘩啦啦歌兒響,小魚小蝦喜洋洋。

  師:同學們猜出來了嗎?我們的這位新朋友是誰呀?

  2、啟發(fā)式談話: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希望這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

  3、從學生的回答中自然引出課題:快活的小河。

  二、初讀課文,理解感悟

  1、出示“慈祥”這個詞語,理解詞義。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抱怨”的含義,并結合自己的理解說一句抱怨的話。

  3、師釋義“勇敢”,并讓學生說一說你眼中勇敢的人是什么樣的。

  三、設疑激思,品賞感悟

  1、研讀第1自然段。

  (1)啟發(fā)質疑:這條無憂無慮的小河流呀流,多快活啊?墒怯幸惶焖麄牧,他委屈了,這是為什么呢?

 。2)生交流匯報。

 。3)找出小河在與大山相撞的過程中表示小河動作的語言。(撞、流、揚。)

  (4)試著用抱怨的語氣讀一讀小河的話,并思考從小河抱怨的話語中你覺得此時的小河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

 。5)學生說出“軟弱”,教師完成板書。

  2、研讀第2自然段。

  (1)面對小河的責備與抱怨,大山又是怎樣告慰小河的呢?(生默讀第2自然段。)

 。2)交流匯報大山的話。

 。3)課件出示大山的話:“可愛的小河,跌幾個跟頭怕什么?這可以使你身上長勁呢?你看這山上的泉水,從山峰上跳下來,一路上摔了多少個跟頭啊,可他們從來不叫苦!

  (4)質疑。

  A、從大山的話中你知道他在贊美誰?

  B、多少是幾個?

  C、從大山的話中你能看出泉水怎樣?

 。ㄉ鷧R報之后,師簡筆畫泉水,并板書“勇敢”。)

 。5)快樂讀書法:

  師:是啊,泉水從山上流下來,可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會兒遇到山石,一會兒遇到樹根,可他們都是這樣堅強地流著,F(xiàn)在,讓我們齊讀大山的話,要讀出大山的慈愛和對泉水的贊美。

  3、小組研讀3~8自然段,結合提示內容思考。

 。1)小河又和誰交朋友了?

 。2)瀑布的優(yōu)點是什么?畫出相關語句。

 。3)學生小組匯報,師簡筆畫瀑布,完成板書“樂觀”。

  四、回歸整體,升華主題

  1、總結板書:這條快活的小河,在奔向大海的途中結識了慈愛的大山,從大山的身上學到了寬容,他是快活的;又結識了勇敢的泉水,從泉水的身上學到了勇敢,他是快活的;又和樂觀的瀑布成為好朋友,從瀑布的身上學到了樂觀,他是快活的。這才是小河真正想要的快樂,F(xiàn)在,3個小朋友快快樂樂要去哪呢?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升華主題,完成板書“手拉手,奔大海”。

  五、拓展延伸,體驗情感

  1、師:課文我們就學到這兒,老師想問問大家,如果你是這條小河,你想對你的好朋友說點什么?

  2、生說出自己的心靈感受。

  六、讀演結合,寓教于樂

  1、分角色朗讀。

  2、用自己的話將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反思:

  本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2年級下冊第7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本單元以“與人合作”為主題,而本課正是這一單元的主體課文之一。課文寫了小河從一開始無憂無慮的快樂,到遇到困難的不快樂,最終通過大山、泉水、瀑布的幫助得到了真正快樂的事。文章采用了多種描寫手法,語言、神態(tài)、行動描寫使人物的形象非常的生動。

  一、猜謎語,觀板畫,切入文本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學設計的開始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入情入境,在積極的探索中培養(yǎng)主動參與的意識。在本課的開始,從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入題,巧設板畫,讓學生在看中想,在想中猜,在猜中引出課題,從而將學生真正帶到有山有水的語境之中。學生真正地感受到語文課所帶來的快樂與歡愉。進而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教師質疑: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希望這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學生發(fā)揮想象,暢所欲言,運用“自由自在的小河、靜靜流淌的'小河、可愛的小河、美麗的小河、快活的小河……”,真正調動學生全體參與的意識,從而積累詞語、靈活運用詞語,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二、抓詞語,釋詞義,走進文本

  在沒有研讀文本之前,教師抓住“抱怨”“慈祥”“勇敢”幾個詞,通過理解詞義和用詞說話體會小河的情感變化,也就是小河由快活到不快活的原因。抓住朗讀的訓練點,使學生充分體驗小河的情感變化,為理解大山的寬容和慈祥,瀑布和泉水的勇敢、樂觀做了鋪墊。接著,抓住“多少、從來”來體會泉水堅強的品格,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真切地體會泉水的堅強和大山的慈愛。

  三、巧設疑,重感悟,深入文本

  對突出泉水、瀑布優(yōu)點的兩個語段,教師重點抓住朗讀指導,使學生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堅強、勇敢的優(yōu)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體會不同人物的內心變化,從而深入文本。

  讀大山說的話時,教師采取讓學生先自由讀,然后指名讀、模仿讀,把大山當成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媽媽,小河就是一個愛哭鼻子的小孩。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體會人物內心的感受。

  四、突主題,悟品格,體驗文本

  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大山、泉水、瀑布的特點后,教師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結合板書進行總結:這條快活的小河,在奔向大海的途中,遇到了慈愛的大山,從大山的身上學到了寬容,他是快活的;又結識了勇敢的泉水,從泉水的身上學到了堅強,他是快活的;又和樂觀的瀑布成為好朋友,從瀑布的身上學到了樂觀,他更是快活的。這才是小河真正想要的快樂。接著,讓學生說一說你認為現(xiàn)在的小河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呢?學生進而說出“勇敢,樂觀,堅強,不怕苦的小河……”從而開拓學生思維,升華主題,完成板書。通過角色朗讀和表演故事,真正將學生內在的潛能發(fā)揮出來,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快活的小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0-16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0-15

《小河與青草》的教學反思08-31

中班教案《小河馬和刷牙精靈》反思12-26

教學反思 課程教學反思06-22

教學教學反思05-23

精選教學反思10-07

經典教學反思08-26

教學反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