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

時間:2024-10-01 13:01:3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1

  音樂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的知識、技能的訓練、掌握過程,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相對單純的知識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體現(xiàn)的是對藝術的美的意識教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教育。這種審美的教育貫穿著整個音樂教學過程,對增強音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從心靈深處理解音樂、表達情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并非說教。組織好良好的藝術教學過程,其實也就是美育的過程,是美的欣賞和熏陶的過程!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使美育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則需要春風化雨般的藝術性教學。如精辟生動的理論講授,優(yōu)美規(guī)范的表演,精湛藝術的課堂布局等。都能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

  一、結構美

  結構完美,布局合理的課堂教學,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求知的樂趣和享受,而且對教學本身有著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講究開頭和結尾。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根據(jù)所授的內容,設計出有特色的開頭。如我在欣賞《春天在哪里》一課中,先演唱一首《春天到》,直接的和聽覺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引入一個美的境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結尾也很重要,切忌虎頭蛇尾,要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是注意運用感情。教學是一門藝術,始終貫穿著感情的線索,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主要是對人的心靈和情感發(fā)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上課時必須進入角色。前蘇聯(lián)藝術大師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說:“當演員來到劇院的時候,他應當把自己個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劇院外,在這里,劇院里的他,整個屬于藝術!彼,教師在走進教室之前要實現(xiàn)“心靈凈化”,除去一切與教學無關的情感和思緒,保持高度旺盛的“臨教”心態(tài)。音樂教學過程也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學生聽課時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師的心理和情緒制約的,因此,教師要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不能板著面孔。例如:在學生唱不好視唱時,不能火冒三丈,把學生批評一通,這樣會給學生心理上罩上陰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循循善誘,對癥下藥,或請唱得好的同學表演,再表揚鼓勵一番,這樣的效果就明顯不同與前一種了。另外,課堂內容結構還要注意雅與俗、疏與密、斷與續(xù)、理論講授與示范表演等方面的關系,使課堂教學展現(xiàn)出一種搖曳多姿的曲線美,讓學生在美的結構中接受藝術的熏陶,獲得知識的營養(yǎng)。

  二、氛圍美

  氛圍是指籠罩著某個特定場合的特殊氣氛或情調。教師和學生,作為知識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達到教學的理想效果,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有效的教學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美,還能使教與學主體雙方產(chǎn)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鳴。

  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美應該是:活躍而不失之零亂,安靜而不失之呆板,緊張而不失之抑悶,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良好的氛圍,師生雙邊關系和諧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緒熱烈,學者反應積極。但同時還要注意扎實穩(wěn)重,因為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目的是為了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倘若無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那就嘩眾取寵、本末倒置了。課堂氛圍美是傳遞藝術的無聲媒介,啟迪智慧的無形鑰匙,陶冶品德的潛在力量,在無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美與教師的自身藝術修養(yǎng)、教育理論水平、知識結構能力直至言談舉止有一定的關系。首先,教師要想主動地駕馭課堂,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維和討論,就必須認真?zhèn)湔n。在教學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猝然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這時如果教師知識面廣,備課充分,就能圓滿回答學生的問題,那么學生就會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課堂氣氛就會變得熱烈。我在上“半音與全音”時講到十二平均律,有學生提問是誰發(fā)現(xiàn)的?我就給他們介紹了朱載,并向他們介紹國外相同律學的發(fā)現(xiàn)比我國要晚好幾百年。這樣一來,同學們都覺得很自豪,而且對律學發(fā)生了興趣。其次,重視學生個性,啟發(fā)學生智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也是課堂氛圍美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一旦對所學科目產(chǎn)生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烈的興趣往往成為學生樂于刻苦鉆研,勇于攻克難關的動力。再則,創(chuàng)設情緒場,制造一種能夠使學生情緒受感染、心理有體驗的環(huán)境氛圍,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學習角色。如:在講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時,先在黑板的右端寫上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左端掛上一幅《江月圖》水墨畫,然后錄音機里放出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運用表情、眼神、姿態(tài)等非語言表達方式,將音樂信息一下子傳遞給學生,使他們迅速地在綜合的環(huán)境氛圍中進入他們自己的藝術想象中。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吸取藝術的營養(yǎng)。

  三、語言美

  教學語言是傳遞知識,交流信息的媒介,起著直接溝通教與學兩方面的作用。講究教學的語言美是音樂課堂教學美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語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揚頓挫的語調和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學們的喜愛和積極的情緒反應,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課堂教學語言美有著控制、引導學生學習的“魔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的語言會使對方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效應,美好的語言使人高興,心情舒暢。單調、呆板甚至粗劣的語言使人心情沉重、煩惱、急躁。高爾基說:“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語言的真正的美,產(chǎn)生于言辭的準確、明蝗和動聽!币虼,音樂教育要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就要講究語言美。

  音樂課堂教學語言美首先要求教師語言的準確、簡潔、精煉,并且還要易懂,在此基礎上力求生動形象,我在上分析音樂要素時,把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音色分別稱為骨架、線條和色彩,這些都是同學們所熟悉的,他們很快就明白了音樂的各個要素。另外,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的演講技巧,注意講述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在語言美的融融春水中使學生聚精會神,樂此不疲。

  教學的語文美不僅僅指口頭語言,它還包括副語言和身勢語言。所謂副語言是指笑、哭、呻吟、嘆息、嗯啊之類的聲音;身勢語言是指面部表情、點頭、搖頭、聳肩、手勢等動作,這兩部分統(tǒng)稱伴隨語言。馬卡連柯說:“凡是不善于摹仿,不能運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都不會成為良好的教師!痹诮陶n時,動用伴隨語言一定要緊密結合課堂內容和口頭語言,做到自然貼切。這也是教學語言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音樂課堂教學與審美教育不僅僅包括以上所講的三個方面,作為審美教育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應當一切都按照美的規(guī)律,符合美的特性來進行。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接受美感的熏陶,培養(yǎng)美的創(chuàng)造力。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2

  這個學期接到任務要全面實行自主高效課堂,課改的實施讓我這位年輕老師不知所措,因剛開始工作兩年多,教學模式是師講生聽的老舊模式,所以課改對我來說要求很多,對現(xiàn)教的二年級學生自主能力表達能力不強的情況來說難度也大。

  開學第一個星期,每晚都在備課,研究。自主課堂是讓孩子預習,用導學案在課堂小組討論、展示、評價。所以我開學第一天就下發(fā)了導學案,也指導孩子晚上怎么去用導學案預習。第二天檢查預習情況不是很好,班里49位孩子,有十多位孩子是沒有按要求的,而其余三十多位孩子雖然做了課文的筆記,但詢問他們怎么預習,自己的預習步驟也是不清楚,或不是按要求,而是隨便預習。所以我第二天又上了一堂預習課。下午進行自主課堂,四人為一組的討論,但導學案的步驟他們難以一步一步做,小組組員之間也有些不會討論或各做各的。秩序有點亂,整堂課一組一組去教他們討論,完全沒有展示評價的步奏。所以又留到了第三天。第三天的兩堂課也是上的不好的'。晚上布置的預習第四天檢查時也還是有些孩子為按要求完成。

  作為這個星期這樣子上課的教學模式,深刻感到高效課堂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所以停下腳步深刻反思怎么能讓二年級的孩子去好好上這堂課。

  1、導學案開始要做的簡單,預習步驟、上課討論的問題要寫的簡單明了,不隨意上網(wǎng)下載,根據(jù)班里孩子情況來制定。

  2、不急于求成,一下子完全放手上高效課堂,對孩子接受能力是種挑戰(zhàn),接下來要一步一步地教,這個月先教怎么討論和組里的角色分配,下個月再教怎么展示、提出疑問和評價,先用PPT引導討論,后期步驟明了再下發(fā)導學案課堂上自主學。

  3、老師的備課充分,自主課堂上孩子提的問題老師必須能夠解答,并能想到孩子能提什么問題。

  4、讓每個孩子理解高效課堂的操作。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3

  【編者按】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里,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

  前段時間,我們對部分小學生進行了一次“音樂傾向”的抽樣調查,得到了一系列有價值的信息。在他們的答卷反饋里,我們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樂課是學生最喜歡上的課”、“音樂老師是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的那種感動,相反的卻是冷漠與排斥;他們熱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shù)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復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這里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恁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里,這種情況不在少數(shù),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fā)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shù)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fā)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yōu)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里(課的后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念經(jīng),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里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里,并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fā)、情感抒發(fā)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于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小學生當作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里,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里,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系,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發(fā)現(xiàn)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jīng)常在考慮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干什么、此時學生會出現(xiàn)什么”。他們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復雜多樣的變體,神經(jīng)質的信息輸入不是單一的,應該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袄蠋煹募苍拰Φ摹、“我是老師,學生應該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tài)和所說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里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說:“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盡管老師自己都覺得多余,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三、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材”定位過高過死

  教材是教學之本,依教材上課“沒商量”。我們國家的教材建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國一綱一本的格局而出現(xiàn)了一綱多本、多綱多本,這對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環(huán)境、不同教育水平和與社會發(fā)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間,形成新的教學格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畢竟人們的國家太大了,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經(jīng)濟發(fā)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幾套教材來作“教學之本”,實在是勉為其難。。就從我們浙江省新編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來說,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開始編,九一年開始在部分地區(qū)實驗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廣使用。編寫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較發(fā)達的農(nóng)村地區(qū)”使用,這從九十年代初全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勢態(tài)看浙江省的經(jīng)濟發(fā)展地位,無疑是準確的?蓡栴}是,僅從一個面積不大、人文背景相對單純、經(jīng)濟結構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經(jīng)濟水平的差異也是顯面易見的。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必定還來教育文化的差異?晌覀兪褂媒y(tǒng)一教材,就是對這種事實上存在的差異視而不見,這與教育學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從編寫到使用的周期很長,對教材重新作出修訂則所需的時間更長。在現(xiàn)今知識爆炸、社會發(fā)展和經(jīng)濟增長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道德面、人生觀、美學觀無不時時處處都在變化著,而唯有我們的教材不變,要學生唱的歌曲不變。這怎么可能讓學生對我們的音樂感興趣,對我們所唱的歌感興趣?

  再有,我們對“教科書”那種根深蒂固的虔誠,執(zhí)行起來從不打折扣的那種嚴肅認真態(tài)度,一些教師對教材的依戀及所有管理層面上的考核、評估、督查都是以此為據(jù),更加劇了這種不例題。因此,我們什么時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學之本”而以“教學以人為本”,讓每個教師都能根據(jù)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來接待教學內容(這里暫且不論我們音樂教師是否都具備這種水平與能力),才能出現(xiàn)我國自己的真正意義的教學法,才會有中國自己的“奧爾夫”、“柯達伊”。

  教材內容并非經(jīng)典,沒勁!我們一些教學內容不受學生歡迎,也無法得到音樂老師的認同。在許多人的頭腦里,一提到審美教育,便自覺不自覺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編寫中什么時候該唱什么歌,那段時間是什么節(jié)日該 安排什么內容,這兩年在號召學生什么教材就該有所體現(xiàn)德育都成為必須考慮的第一因素。這就使得我們的教材始終離不開正當附庸的臼巢,在強調音樂教化功能的同時,削弱了音樂本身,音樂的本體失落了。另外,從音樂學習、情感體驗的角度說,經(jīng)典音樂亦并非靠別人去持牌指認就成了,大家去聽了、去唱了,覺得好聽,好美,好感動,就牢記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調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歡的樂曲”。在三成以上都寫的是《梁!,那無疑這《梁!肪统闪宋覀兇蠹夜餐拿。如果我們的教材歌(樂)曲,學生不喜歡去唱、去聽,再有偉大教育意義的音樂作品又通過什么去教他們呢?用什么來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學生學習音樂有勁?

  四、課堂教學的觀念落后,方法陳舊、手段及模式單一,教學設施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

  一邊是“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法鋪天蓋地而來,令我們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誰的忙碌驚呼四起之勢;而另一邊卻為音樂與素質教育有什么聯(lián)系、音樂教育如何滲透德育、中小學音樂教學到底該用什么譜等“重大問題”爭論休。這令第一線的音樂們無所適從,還大有望不到窮盡之態(tài)。

  一邊是高保真立體聲音響、鋼琴、家庭音樂教育;而另一邊是簡易的手提錄音機加劣質的教學磁帶,還有一個領不到獎金(甚至工資)的音樂老師。

  一邊是歌廳、音樂會、MTV盡情享受;而另一邊還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認譜再唱歌,剩余時間聽錄音。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4

  音樂課應如何做到既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又要圍繞音樂而展開,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同時做到讓學生從音樂活動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在情感上得音樂美的陶冶,知識和技能得到提高,在精神上得到升華呢?在這實踐過程中,筆者的確有過一段漫長的反思與磨練的經(jīng)歷,現(xiàn)結合課堂教學現(xiàn)象加以闡述。

  ---磨練

  一、預設中的高潮

  這是校內音樂研討課《春節(jié)序曲》,記得那天當我和學生順利地完成導入,展開欣賞完《春節(jié)序曲》到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表現(xiàn)春節(jié)熱鬧歡慶的情景時,我問:“同學們,如果用這些道具和一些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這兩段音樂,你該怎樣再現(xiàn)”?安靜了很久的學生一聽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我要鼓,我要鑼,我要扇子,沒聽清要求就蜂擁而至,教室里“鑼鼓齊鳴”,綢扇飛舞,好不熱鬧。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學生并沒再現(xiàn)出春節(jié)歡慶熱鬧的氣氛,我的心真快要急死了,一個勁地想:完了,完了,這一下完了,眼看來收不了場了,我只好大聲說:“好,停下來”。就這樣本來應是課的高潮,最后在我的恕吼中,低潮收場。課后老師們進行評課,一位音樂同行的話使我幡然猛悟:“你的想法是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得照顧到,既要考慮學生參與,又要考慮感受體驗,創(chuàng)作等一系列教學環(huán)節(jié)。但這節(jié)課你讓學生有多少時間在投入地聽音樂,有多少時間在討論春節(jié)的相關知識,表現(xiàn)春節(jié)情景和創(chuàng)作歌詞?多少學生真正感悟到音樂是如何表現(xiàn)春節(jié)喜慶的情景?

  這一次評價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再次拿起《新課標解讀》,《新基礎教學報告集》,我漸漸明白自己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天平向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和情景的創(chuàng)設上傾斜,而沒有真正關注通過揭示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來激起學生對音樂的想像和感悟。

  二、防不勝防

  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反思后又迎來年級組的研討課,這次主題是《春之聲》。當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欣賞《春之聲》時,提問:“你聽了這首樂曲有什么感受”?突然有位男同學發(fā)言:“我聽過這首曲子后,好聽是蠻好聽的,但是晚上聽了會睡不覺,影響睡眠。”教室里一陣大笑。(這是個意外,這突如其來的答案使我有點不知所措,一陣心慌后我說了聲:“啊,你真幽默”一帶而過,繼續(xù)在提問其他同學尋找我想要的答案。(這時我感覺學生明顯有一種挑戰(zhàn)心理回答全部是好聽,再沒有別的了)我頗感尷尬,整節(jié)課死板地拉到下課。

  課后我反思這節(jié)課失敗的原因,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按照老師的意圖來上課,教師沒有在課前充分設想各種各樣的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做好應變準備,而只會在預設的“樊籠”里掙扎。”如果我能針對這位學生講話聲中傳遞出的兩種信息:1.音樂用在何時何處最為妥當。2.他還不懂如何采用音為已所用。作出巧妙引導,改變預設的程序,指出人在睡眠的時候,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內外環(huán)境,而圓舞曲由于其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始終給人一種動蕩、旋轉的動感,特別《春之聲》力度強,音樂起伏較大,對人的情緒影響較大,如在清晨起床聽就能煥然一新,然后再接者下面的教學。迅速將毫無聯(lián)系的兩者聯(lián)系起來,在生成時即時變奏,獲得啟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契機,這課一定會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三、漸入佳境

  在一次一次的失敗和反思后,我漸漸清晰了音樂課堂的本質及現(xiàn)代課堂應是開放式無限空間的概念。滿懷地信心開始了《故鄉(xiāng)情》一課,這節(jié)課教學內容為欣賞《思鄉(xiāng)曲》學唱《鼓浪嶼波》,我想通過聆聽、演唱、討論朗誦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分析這兩首作品的旋律特點,體會濃濃的思鄉(xiāng)情,能夠用柔美真摯的聲音演唱《鼓浪嶼波》。

  片段(一)引入--引情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著名畫家徐悲鴻的作品《簫聲》請同學根據(jù)畫中的意境為他背景音樂。(A姑蘇行、B喜洋洋、C思鄉(xiāng)曲)

  生:A,我選擇C,我覺得畫中的小女孩眼神中有種憂愁的感覺,好像他在思念什么人?

  B,我也選擇C,我覺得她的簫聲是沉思和悠遠的,跟這段音樂的感覺一樣?

  此刻,學生已被畫中和音樂感染,沉浸在一種濃郁的思鄉(xiāng)氛圍中,有進一步聆聽音樂的渴望。

  片段(二)欣賞與感受—激情

  師:同學們剛才選擇的是馬思聰創(chuàng)作的《思鄉(xiāng)曲》,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思鄉(xiāng)情。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用不同色彩的線條表現(xiàn)出每個段落的不同節(jié)奏特點和情緒。(初步感受,并且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不僅對音樂有感性認識,而且能夠理解地進行分析和判斷)。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5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里,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

  前段時間,我們對部分小學生進行了一次“音樂傾向”的抽樣調查,得到了一系列有價值的信息。在他們的答卷反饋里,我們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樂課是學生最喜歡上的課”、“音樂老師是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的那種感動,相反的卻是冷漠與排斥;他們熱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shù)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復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這里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恁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里,這種情況不在少數(shù),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fā)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shù)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fā)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yōu)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里(課的后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念經(jīng),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里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里,并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fā)、情感抒發(fā)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于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小學生當作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里,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里,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系,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發(fā)現(xiàn)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jīng)常在考慮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干什么、此時學生會出現(xiàn)什么”。他們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復雜多樣的變體,神經(jīng)質的信息輸入不是單一的,應該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袄蠋煹募苍拰Φ摹薄ⅰ拔沂抢蠋,學生應該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tài)和所說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里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說:“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盡管老師自己都覺得多余,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一邊是“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法鋪天蓋地而來,令我們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誰的忙碌驚呼四起之勢;而另一邊卻為音樂與素質教育有什么聯(lián)系、音樂教育如何滲透德育、中小學音樂教學到底該用什么譜等“重大問題”爭論休。這令第一線的音樂們無所適從,還大有望不到窮盡之態(tài)。

  一邊是高保真立體聲音響、鋼琴、家庭音樂教育;而另一邊是簡易的手提錄音機加劣質的教學磁帶,還有一個領不到獎金(甚至工資)的音樂老師。

  一邊是歌廳、音樂會、MTV盡情享受;而另一邊還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認譜再唱歌,剩余時間聽錄音。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6

  支教音樂課堂教學反思

  在這次支教實習中,我擔任了一、三、四、五年的音樂教學工作,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拿出不同的教學本領,針對性教學,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此我對不同年級的教學課例作出了一些教學反思:

  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聯(lián)想和模仿力較強,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在課堂上能夠在律動、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和諧相處與合作。只要善于誘導,啟發(fā)他們潛在的能力,營造濃厚的情感氛圍,就能讓孩子們融入到歌曲的學習和表演中。因此,在第5課《雁群飛》的教學中,我以一個“情”字貫穿整個歌曲,以“優(yōu)美、抒情、投入、神情、舒展”等感情將整節(jié)課串起來,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采用聽唱教學法使學生首先學會歌曲,再用糾正法改正學生在歌唱中的音準問題。在學生掌握歌曲之后,我用舞蹈加深學生對于歌曲的理解,設計大雁飛的動作,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欲。不足的地方是由于學生自控能力差,對于新鮮事物好奇,出現(xiàn)了課堂紀律混亂的現(xiàn)象,以后應在課堂管理方面多加訓練。

  到了三年級的課堂,學生好奇心強,但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針對這一點,在教學中,注重營造預約、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自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大海啊,故鄉(xiāng)》這一課,整堂課同學們表現(xiàn)積極,能按要求來演唱歌曲,得到我的教學目標。通過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讓學生隨著音樂劃拍哼唱旋律,運用了體態(tài)律動法,讓學生隨伴奏身體律動,通過不同的形式,使學生更加熟悉歌曲。在同學熟悉歌曲、韻律的情況下,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但是學生能力欠缺。

  四年級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積極,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較強,對于新事物有很強的興趣。在面對一種新的樂器時會非常興奮,會迫不及待地想去嘗試。正因為這樣,會出現(xiàn)一個紀律問題,一個人教幾十個學生,如果大家都隨心所欲亂吹一通,那就是噪音四起、嘈雜刺耳。

  因此在豎笛教學的第一課要和學生交代清楚吹奏學習的紀律,將這一紀律要求貫徹到底。才能保證豎笛學習正常、高效地進行。豎笛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聆聽的習慣培養(yǎng),追求輕柔的`音色,這樣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吹奏習慣和聽辨能力,進而培養(yǎng)音樂審美的能力。教學時盡量設計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環(huán)節(jié),避免機械化的教學。

  五年級學生是我覺得這四個年級中沒那么吃力的年級。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接受能力也比較強,有一定的表演欲,音樂基礎也比較扎實,但在歌唱方面,氣息、音準還有待提高,在情感表達方面少有欠缺。他們在面對比較新穎的上課形式時,好奇心會增強,更有求知欲,使他們在其中享受到快樂,陶冶情操。因此我選擇了五年級其中一個班上了一堂《青春舞曲》匯報課。整節(jié)課是比較完整的,能夠達到教學目標,形式豐富新穎,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時間把控準確。但是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在教態(tài)方面,教學表情、語言還有點欠缺;在教學設計方面,設計環(huán)節(jié)要合理,雖然設計豐富是好的,但要適用于整個實際課堂,要把難點解決透,面對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要及時做出調整并處理。

  四個月的任教,得到了不同的教學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教學智慧,也總結出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反思,使我的教學更快地成長。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7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于音響天地中,通過教學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形成一種標準教學程序:1、先介紹作者生平;2、介紹作品時代背景;3介紹主題(可先聆聽一遍);4、介紹作品結構(可聆聽若干片斷);5、完整的欣賞全曲。于是,一切盡在教師的導聽之中。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有了很多的感觸,再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我覺得有幾點要重視與把握的,現(xiàn)將其分述如下,與大家共勉:

  1.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以利于音樂欣賞

  初中學生往往有這樣的觀念:我們來校的目的是為了升學。因此音樂對他們來說無所謂,認為學音樂僅僅是為了娛樂,這就給上音樂課增加了難度,不認真聽講,更不細心欣賞作品。面對這種局面就要給學生講學習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美國的(神經(jīng)學、心理學以及物理學)專家聯(lián)合研究得知:音樂不但可以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歡音樂,一出生就對音樂有反應?臻g推理能力強可提高思考邏輯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能在21世紀找到好工作,因為所有行業(yè)都會需要能夠運用高科技的人。學習音樂可以讓思維更清晰讓人更容易專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處理得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要健康。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強盛,需我們每個人具有相當?shù)奈幕刭|和藝術修養(yǎng),只有較高的素養(yǎng),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人們才有創(chuàng)造力,社會才能更快發(fā)展,由此可見學習音樂有多么重要。

  2.流行音樂與音樂欣賞巧妙結合

  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梁。流行音樂易被人們傳唱,具有鮮明強烈的節(jié)奏,很具體現(xiàn)青春活力,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熱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師無需禁止學生去聽去唱,并且在音樂欣賞時可選用一首與欣賞作品內容相關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如:當欣賞內蒙古民歌《遼闊的草原》時,可事先播放騰格爾的《天堂》MTV。通過欣賞讓學生對草原有初步的認識: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綠綠的草原……再去欣賞《遼闊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體驗其意境。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在“美”的氣氛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審美觀念,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它的這種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發(fā)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藝術來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給欣賞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促其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樂藝術的天空。

  3.要“聽”中“思”

  音樂欣賞特別強調“靜”,這是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靜則思,在聽前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帶啟發(fā)性的問題。如欣賞《光明行》,聽前教師出示在黑板上以寫好的幾個問題如:這個曲子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緒如何?你聽后有什么感受?讓學生有目的的聆聽與思考。結果,聽一遍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獨奏的;速度是:快等等。雖然問題簡單,但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思維想象也因此而積極主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審美功能,獲得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4.是要“聽”中“說”

  有些樂曲學生沒聽過,不熟悉,興趣不大。遇到這種情形,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敘述樂曲形成的過程以及情感特征,盡量縮短學生與樂曲之間的距離,并使他們逐步融入樂曲所表現(xiàn)得意境。也可以讓學生說出聆聽作品后的感受像《百鳥朝鳳》,我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全神貫注的欣賞,之后用一個詞語或一段話把自己的感受描繪出來。于是各種各樣的詞語誕生了“爭執(zhí)”“百鳥爭鳴”“清晨”......

  上面僅是粗淺的談論了音樂欣賞中的教學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教無定法。問題在于隨機創(chuàng)造。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巧妙設計,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就會順利地實現(xiàn)我們的教學目標。音樂欣賞課再也不會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將是一個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春天!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8

  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游戲,一旦讓他們識譜,頓感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也會出現(xiàn)冷場,音樂情感美的熏陶無從談起。

  音樂新《課標》指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guī)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guī)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個“工具”呢,我根據(jù)自己一些教學實踐,反思如下:

  一、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jié)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并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后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后,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xiàn)音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jié)課是輕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

  一位學生這樣講到:“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班上僅有幾位會樂器的同學唱還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難了,我對這一點兒也沒興趣,可是現(xiàn)在我們先唱歌后識譜,才上兩節(jié)課,我就會唱《白楊和小河》這首歌的歌譜,我感到非常高興!

  二、利用創(chuàng)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貫穿于音樂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識譜教學也不例外。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節(jié)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想象的空間和機會。

  例如:歌曲《青春舞曲》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歌特點,所以在學唱新歌之前,我將樂曲中的旋律順序打亂,以短小動機為單位排列在一起,先讓同學們聽每組動機的音高,在根據(jù)自己的感覺重新排列成流暢的旋律,并一起彈唱。這樣,以聽為先導,創(chuàng)編為手段,然后再讓大家來聽一聽,唱一唱,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其實,創(chuàng)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chuàng)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學習簡譜,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小學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备鶕(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xiàn)能力、鑒賞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讓每個孩子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9

  小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一: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點滴。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fā)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fā)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jié)次的多少之別,并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xiàn)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jù)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反思《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一: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點滴》。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xiàn)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于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并鼓勵學生要經(jīng)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于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jié)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jù)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qū)別,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于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于是我采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jié)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采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聽力,在反復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10

  現(xiàn)在的學生熱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shù)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復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從此現(xiàn)象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許多問題;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音樂課即唱歌課,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fā)、情感抒發(fā)的少。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少。教師在構思一堂課從開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經(jīng)?紤]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干什么、此時學生會出現(xiàn)什么”。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復雜多樣的變體,,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沒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解決方法:在音樂課起始課上,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2、明確告訴學生通過初中階段有關音樂知識的學習,初四畢業(yè)后,個別音樂基礎好些的學生可報考藝術特長班,為將來深造打基礎,讓我校優(yōu)秀藝術學生代表,給她們表演、做示范,學生反響強烈;3、通過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4、在音樂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較弱、有音樂特長班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jié)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jié)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半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復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于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yōu)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多參與省市藝術節(jié)等活動,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11

  本學期學校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高效課堂教改材料,并將這種高效課堂模式進行實踐,作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僅以我個人的教學實踐實在難以給出一個好的答案。以下是我在音樂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幾點看法:

  一、培養(yǎng)良好的課堂紀律,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由于初中生的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教師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習就會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就可能做起小動作,甚至開始搗亂。所以要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接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深挖熟悉教材,改進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讓教學過程更有吸引力。為了更好的把握本學期的音樂教學方向,了解本冊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在開學初,我就根據(jù)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詳細的課堂教學目標。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都具有科學而明確的指向性,抓住課堂目標的總體走向之后,細化每個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在每堂音樂課中,制定環(huán)節(jié)目標必須注意,環(huán)節(jié)目標要為實現(xiàn)課堂目標而服務。

  二、設計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堂成功的音樂課一定有它吸引學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為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會加入舞蹈動作。例如我在上一課時,小朋友剛開始只是很懶散的坐著聽我范唱。然而當我邊唱邊跳起秧歌時,一下就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孩子們都坐的端端正正小眼睛仔細的注視著我。接著我讓學生跟在我后面,邊模唱邊學著跳秧歌舞步,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在我范唱第二遍時大多數(shù)學生就能跟著哼唱歌詞了。我想任何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應該從學生出

  發(fā),從教學目標入手,這樣才能為實現(xiàn)音樂高效課堂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三、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與課堂評價

  教學的語言技巧是教學活動的靈魂,風趣幽默的語言,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比如我會贊美他們,告訴他們老師非常高興,因為老師覺得所有的女生像美麗的百靈鳥,歌聲非常動聽,女孩子都非常高興。男孩子就有些不服氣了,我接著有贊美男孩子,男孩子的歌聲像一群小將軍,很有氣勢,很神氣。孩子們都非常高興,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再唱第二遍的'時候,孩子們明顯表現(xiàn)得非常好,女孩子唱得很美,男孩子唱得很有氣勢。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我一直都給以鼓勵和表揚,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四、提高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

  在課后,音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對本課進行評價和總結,音樂教師要能將自己的教學疑惑和心得與學生進行交流探討。音樂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藝術教育功能有自身的獨特性,不是其他學科可以代替的,所以重視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與磨練】相關文章: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03-08

在音樂課堂教學反思03-22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06-16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09-22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07-16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15篇)05-04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15篇03-18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10篇08-14

課堂教學反思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