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素描教學反思

素描教學反思

時間:2024-06-03 06:07:4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素描教學反思12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素描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素描教學反思12篇

素描教學反思1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同時又是一種獨立的繪畫形式,它是形象地認知和反映世界的主要手法之一。素描教學是美術基礎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所有美術專業(yè)發(fā)展的基礎。

  我國傳統素描教學,主要是針對基礎造型因素的訓練,它通過由淺入深、由易入難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程序,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造型基本功,能夠正確地觀察和表現周圍世界。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傳統的素描教學側重于對事物客觀的記錄與描繪,易使學生過多地專注于形體、比例、透視、解剖、結構,而忽視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和培養(yǎng),這實際上更多的是將素描作為一種“再現技能”的訓練,其結果是使學生形成一種思維定勢,所畫出來的東西也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個性,更沒有自主的創(chuàng)造,因此造成了傳統素描在表現技術和形式語言上的單一和匱乏。這種教學方法顯然已不能適應當今藝術教育的新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高校紛紛試驗、改革,探索新的素描教學模式。這種新的素描教學模式,就是試圖將新的素描形式與傳統素描形式結合起來,擺脫傳統素描的程式,注重對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達到訓練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能力的目的,這其中既包括對素描造型語言的提煉、概括和純化,也包括對素描表現中材料和技術語言的拓寬,同時也有對畫面結構的重新組合等,從而使素描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打破單調的一元化的傳統模式,而開辟以多元思維為主要特征的發(fā)展面貌。

  一、對造型語言的提煉、概括和純化

  我國傳統素描教學主要是沿襲20世紀50年代奉行的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學體系。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學體系實際上是歐洲古典主義的俄羅斯化。這一素描教學體系在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占據我國素描藝術教學的主導地位,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在西方現代藝術的沖擊下,這種傳統的一元化藝術模式受到了挑戰(zhàn),一些藝術家從各種形式美中借鑒了線描造型的語言,使素描造型的語言得到了提煉、概括和純化,極大地豐富了素描教學。

  線條作為視覺形象的'基本語言,具有多種類型和特征,有著豐富的表現潛力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現力,它不僅是藝術家對于物質世界的一種高度概括的形式,也是藝術家最簡潔的表達自我感情的一種手法,是畫家個性特征的標志。

  新的素描教學體系,就是借鑒線條的概括和提煉,以物象的抽象訓練為主要內容。面對真實的描繪對象,讓學生從中提煉、分解、壓縮,轉換成有構成效果、抽象形式和寫意手法的畫面,從而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使學生認識線條的生命力所在,并通過學習運用線條來表達他們心靈的感受和呼聲,使他們在心靈感悟中錘煉出自己的個性,在素描中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出各自的藝術天地。同時,通過鑒賞大師們的優(yōu)秀素描作品,加深對流露在畫家筆觸間的蘊涵著藝術家的氣質、性格、情緒的線條的韻味和節(jié)奏的體味和感悟,進而提升學生對素描造型語言的表現和運用。

  二、對材料技術語富的拓寬

  一件好的作品是表現內容與表現(媒介)材料的完美結合,材料是構成素描的形式要素。我國傳統素描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鉛筆、鋼筆、碳筆、炭精條和素描紙,學生借助這些比較單一的材料只是忠實地描繪實際環(huán)境中所見到的物象,這樣常會誤導學生熱衷于記錄對象,形成照相式的“還原”的習慣,從而限制了表現力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新的素描形式打破了這種傳統素描概念,將材料引入素描教學,通過使用一些新的材料和工具來拓寬材料語言的表達能力,進而最大限度地表現工具與材料自身的美感,達到素描訓練的目的。這里,注重引導學生去感知大自然姿態(tài)各異的生態(tài)美,并利用各種自然媒介的特質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視覺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中構思,使他們在“做”(制作)之中深化對各種材料、肌理的認識與表現,從中獲取靈感、開拓思維,將其發(fā)展為一種傳達的語言,運用這些語言來表達心中意象,并且圍繞材料的視覺性質,培養(yǎng)對于形體與空間、情感的意象反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想象力,將材料變成為一種表現空間深度、情感韻律美的視覺要素。

  三、對畫面結構的重新組合

  素描中的結構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物象的結構,即形體結構、物質結構、空間結構;二是作品自身的空間構成,即畫面結構,也就是所謂的構圖。構圖是一種復雜的抽象藝術活動,其作用就是運用線、形、色合理布局和組織畫面,達到傳遞思想的目的。畫面的空間結構不完全要以對象的真實存在為依據,而是從美的感覺出發(fā),以造型的形式美為準則,去調配關系、組織美好的構圖。

  構圖上的空間位置包括不同的時間、空間和方位。畫面有了不同時空方位的強烈變化,才能產生新穎而不同凡響的視覺感染力。在新的素描教學模式中,為使畫面獲得最好的構圖效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

  1、注意塑造單個形體所擁有的空間。

  2、注意塑造各個形體之間的空間。

  3、注意塑造各形體間的方位變化。

  4、注意塑造不同時間的不同狀態(tài)的形體,卻同時出現不同視點所觀看到的形體。

  5、注意塑造畫面焦點的位置,力求新奇、具有現代感,并根據內容需要靈活安排畫面焦點位置。

  以上是從多元化的角度對傳統素描教學進行的反思,其目的是使素描教學在完成其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造型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和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藝術審美上的獨特見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將學生的個性、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良好的素質挖掘出來,加以最大程度的激活并使其在學生今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作用。

素描教學反思2

  從事高中特長生的基礎素描教學工作已有許多年,多年來,我遵循傳統的素描教學方法,按部就班地對學生進行訓練,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完整嚴密、系統科學,在這一點上,無疑是讓人信服的。然而,人類的文化是在不斷地演變和發(fā)展的,在今天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中,基礎素描教學體系已滿足不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需要了。

  數年來,素描基礎教學中,我們一直關心的.中心課題是如何通過研究造型的基本規(guī)律來達到對客觀形體的真實再現,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表現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束縛,盡管在形體表現真實性方面或者在某些細節(jié)處理上積累了許多經驗,然而那種把對客觀形體的認識和表現的簡單化、概念化,甚至按套路去進行操作的方式,卻導致了畫面平庸、呆板、令人乏味的弊病,畫面缺少神似特征與藝術靈感。所以,素描基礎教學的含義,也并非是達到解決形體表現中所要求的比例、結構、透視、明暗之準確為最終目的,更不應該滿足于客觀形體的單純模仿,而應該在對客觀形體特征感知的同時,伴隨著豐富的聯想以及諸多潛在心理因素來實現素描造型中諸種因素的要求,以此改變以往習慣了的觀察方式,最終逾越形體酷似單純模仿的圈子。

  但是,傳統素描并非過時,其價值目前為止是誰也否定不了的,只是我們應該在基礎教學階段給學生補上“素質課”,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素描教學中合理因素,例如通過觀察客觀對象培養(yǎng)空間意識,學習造型規(guī)律,提高繪畫技巧,以及由潛入深、由簡到繁的科學系統的訓練程序,同時,應加入我們今天對造型的新理解,新認識,例如濃縮、提煉造型有關知識,重新組合訓練課題,遵循繪畫自身規(guī)律,強調基本功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致性,加強對繪畫語言的認識及掌握,尋求新的表現形式等等。在基礎訓練階段有意識地加強諸如結構意識、組合意識、抽象意識、新空間意識、符號意識和設計意識等方面的訓練,有助于讓學生拓寬視野,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習積極性,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思維方法的同時,充分發(fā)現和運用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能,為今后在藝術上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我們要走出傳統素描教學的某些誤區(qū),改變觀念,以適應今天美術教學發(fā)展的需要。

素描教學反思3

  摘 要:在高中美術課程中的素描教學中,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素描技巧,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增加學生的鑒賞機會,提高學生的品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促進個性發(fā)展,拓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空間,從而推進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升級。關鍵詞:高中美術;素描;質量

  美術是一門藝術性極強的學科,其與美學、建筑學甚至醫(yī)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系。高中階段的美術學習,主要以素描為主,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素描技巧,是高中美術教師關注的重點。尤其是一些藝術方面的學生,其為了順利地考取藝術院校更是要在素描方面下功夫,以促進自己美術成績的提升。鑒于此,本文主要就高中美術課程中的素描講解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通過筆者的努力找出適宜高中美術課程中素描講解的技巧,推進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升級。

  一、增加鑒賞機會,提高學生品位

  素描作品帶有一定的寫實性,進行素描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描述的物體有一個細致全面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完成素描作品。一幅合格的素描作品,不僅要求學生的筆法到位,同時構圖的合理以及光影的搭配等也十分的重要,而這些都是要經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掌握的。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增加作品鑒賞的機會,通過帶領學生對素描作品進行賞析,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并且讓學生吸取更多的素描經驗。

  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展示的作品較少,并且圖片過小也不能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作品的實際魅力。而帶領學生去美術館又受到了教學條件的限制,因此鑒賞課程很難展開。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現代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使得美術鑒賞課程得以良性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世界知名的美術作品,通過細節(jié)上的講解,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素描知識。例如,在觀賞達·芬奇的畫作《最后的晚餐》時,高中美術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學習達·芬奇的構圖,鼓勵學生探尋畫作背后的故事,對當時的歷史文化有一個概念性的了解。通過這樣的賞析,可以充分地讓學生意識到素描不僅是對事物的呈現,同時其還包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感情等多個方面的要素,為學生今后的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習習慣,提升觀察能力

  素描重在觀察,只有對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付諸筆端,畫出理想的作品。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素描技巧教學的過程中,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納入其中。通過向學生傳授觀察方法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對素描對象進行觀察與分析,找出最優(yōu)的繪畫角度,并通過紙筆給予合理的呈現。

素描教學反思4

  在少年宮培訓學生的素描,經過兩期的培訓,我得出一些經驗,現在總結一下,希望能對自己的以后的培訓有所幫助,首先是要認識到學生的畫畫是要教會他們寫生,觀察,,學會用手上的畫筆來表達觀察到的東西,最好是不要太難的,我并不贊同,一開始就讓學生去臨摹明暗素描,因為明暗是建立在結構基礎上的,所以先要讓學生畫結構,把結構畫好了,自然上明暗就像是“肉有所依”其次是教學生畫畫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畫,要學生多個角度來認識所畫的對象,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學生對方體的理解比較熟悉,可以在畫好立方體的.基礎上畫長方體的正面透視,側面透視,豎起來的,打橫來的,都可以嘗試著學生認真觀察,這樣學生就比較深入地理解了。再次是對學生要有因材施教的觀念,每個學生的進度不一樣的,要在班級里分批進行,這樣可以建立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精神,自信滿滿,不至于太難學生沒興趣,太容易而沒有挑戰(zhàn)性。

  最后講透視的時間,應該是掌握在學生寫生完以后吧,比如講方體的透視,應該讓學生畫了以后,講完再讓學生畫,一期一共15天的時間,要讓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分半,不要只學一樣,學生會沒有興趣的呢。

素描教學反思5

  高中美術教學以欣賞為主線,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說采用的方法有別于其他學科。高中的學生已經形成較獨立的個性,有自己的主張,而藝術課也不是高考項目,學生對藝術課的學習態(tài)度大部分取決于教師!坝H其師,信其道”所以作為教師,上課要先抓住學生的心,學生接受我了,自然也就接受了我的課。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十分重要。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主動發(fā)展,同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不論是繪畫還是工藝,不論是具體還是抽象都是美術家精心的構思并結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感受,按照自己和時代審美理想創(chuàng)造出來的;同時,美術家創(chuàng)作一件美術作品除了通過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題之外,往往還有更深層的內涵和更隱敝的意蘊是一種文化精神層面要求和體現美術作品的最高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的寫照。如:青銅器和秦俑所體現中華民族精神;古希臘藝術所體現崇高理想與科學的精神;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中的人文主義理想;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識等,使學生對作品產生深刻理解,達到審美情感的升華。

  藝術課是最讓人心動的一門學科,它讓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也輕松地接收一些本學科外的知識。可是藝術課尤其是美術,單一的欣賞內容,過分的知識化、理性化,學生的熱情不會堅持很久,部分學生或者浮躁,或者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藝術課就成了尷尬的自習課或休閑課。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那單一的,枯燥的美術教學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學生。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根據學生自己的需要來設計美術課堂的教學,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在良好的情緒中通過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方法等不斷獲取新知識。比如說《新的實驗》這一課,關于電子科技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美術作品,對于我們現在的90后學生來說早已不稀奇了,為了調動學生的上課胃口,我把這部分的內容改為另一種對于學生來說很稀奇的藝術——行為藝術,達到了我預期中的.效果,學生都很感興趣,聽的也特別認真。

  此外,我的課力求在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完成,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課堂情況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應變了,比如說:我所帶的高一年有七個班級,每個班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對他們所用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一班的學生屬于過分活躍類型,所以課堂上及時抑制他們過于興奮的情緒是主要任務,否則會嚴重跑題;三班的學生又屬于過分淡定型,所以三班的課要時不時的幽默一下,調動他們的上課情緒。讓學生以開心輕松的上課情緒跟著我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走,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這對于我自己來說也有一些成就感,對以后的教學也更加有信心了。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會再接再厲,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興趣為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美術”,讓學生因為有“美術”而快樂。

素描教學反思6

  素描是一切美術造型的基矗在素描訓練中,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能達到逐步提高的目的。中學素描訓練雖然受時間、場所等眾多因素的限制,但如果安排合理,即把課堂教學、課外寫生、速寫和臨摹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樣能達到綜合訓練的目的。

  素描訓練是從簡到繁、由淺入深融思維和創(chuàng)造為一體的造型過程。初學素描時,學生由于缺乏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和理解,盡管他們有正確的視覺感受,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不能正確地分析形象的特征、結構和內部聯系,缺乏整體觀念,喜歡鉆入局部,結果是費力不討好。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肯定優(yōu)點,指出存在的問題。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整體觀念,正確地了解物體的內部結構,教師可通過石膏幾何模型分層次講解物體的基本組合。如:用圓柱體的構成分析杯子的結構,用球體和錐體組合梨的結構等。

  利用學校第二課堂進行素描訓練時間比較充足,作業(yè)以寫生練習為主,參加者基本上是各班的美術骨干和美術愛好者,因而寫生內容和作業(yè)要求應嚴格一些,畫幅的大小盡量按標準尺寸。初期訓練先從燈光作業(yè)入手,因燈光光線相對集中,有利于學生對物體的理解和塑造。畫明暗不是一種累贅,而是一種表現因素,不同光線的作用,使物體呈現出不同的狀態(tài),通過局部或整體的練習,增強學生對明暗對比的認識。對繪畫水平較高的同學,要增加作業(yè)的難度,用自然光或散光進行訓練,也可用結構畫法,這樣有利于學生更準確、更深入地分析和表現物體的結構,以達到分層次訓練、整體提高的目的。

  課外速寫是指學生在課余時間畫的小速寫。這種速寫時間短,要求只畫出基本形體、動勢、比例和結構,不要求畫得十分完整,可以直接對物寫生,亦可根椐記憶進行默寫。無論室內室外,人物還是景物,主要是一個“勤”字。

  臨摹在課堂教學中最為普遍。通過臨摹,學習前人的技法,使學生能夠掌握較規(guī)范的方法步驟和處理畫面效果的手段。在臨摹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簡單的描摹,嚴格按照繪畫的步驟逐步深入。有位大師說過:“作畫要有信心和毅力,在你的意識中應明確地培植那種熾熱的欲望,你必須懂得大多數的想法來自于鉛筆的另一端,而不是筆尖!

  一切自然的東西不經過藝術的加工和處理,不能成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每一張學生的`素描作業(yè),都反映著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師在評畫時多啟發(fā),多誘導,盡量保留學生的繪畫個性,不要一刀切。畫面的主觀處理是藝術創(chuàng)造不可缺少的,大膽地取舍和夸張有利于表現畫面的主題。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XX技巧的熟練外,還要XX藝術的思維,關鍵是用腦分析。素描訓練的目的,不是要讓每一個同學都成為畫家,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整體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素描教學反思7

  在欣賞教學中,學生對于較為“具象”的畫面基本能講出自己的感受,也能將感受轉化成自己的畫。而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畫,學生是不能理解的。教師要讓學生接觸除書本以外的更多畫家的作品,在多看、多讀、多交流的氛圍中,有利于學生審美力的提高。例如:在上課前,我先讓學生在課外查找關于“素描”的.知識?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加深對本課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多選擇各類素描作品加以分析比較,在對比中讓學生掌握素描的一些繪畫技法。

  現讓學生課前作好充分準備,好處還很多呢,比如學生通過準備,對課堂知識了解了大概,這樣老師問到相關問題學生就不會一問三不知了,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大大加強。

素描教學反思8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發(fā)現我自己之前的判斷是相對正確的,同學們的`知識面比較窄,缺乏創(chuàng)造性,所以我通過大量的圖片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我和學生們說,在我們的美術課堂上,不需要那么多一板一眼的規(guī)矩,如果想回答問題、有自己想法的同學,可以說自己直接站起來發(fā)言,前提是不要太雜亂就可以了,但是真正有勇氣站起來的同學不是很多。所以,在以后的課堂上,我會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希望可以將美術課上得精彩,能確確實實地幫助到同學們,就像同學們回答美術的意義一樣,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陶冶情操,隨時隨地發(fā)現日常生活中的美,對生活充滿希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素描教學反思9

  素描是一種用單色來感知和把握物象的方式,一個以單色為特點的畫種。

  我們通常將它與“色彩”相區(qū)別,色彩作品中表現的肯定是彩色物象,而素描卻是要將彩色物象“編譯”成一種單色物象——“編碼”就是黑、白、灰。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幅“畫”可能就是素描,但它不是作為一件“繪畫作品”而出現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素描只是一種與人或神溝通的符號、器物上的裝飾圖案、色彩作品的底稿??直到某一天,人們發(fā)現了這種單色圖象的獨特美感,它才有了一個能與其它畫種站到一起的位置。

  我們常說的素描,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基礎科目。

  絕大部分學習美術的人,都是從素描開始的——這個傳統由來已久。

  早期的素描教學,應該是在古代的一些繪畫作坊里,師傅教徒弟們如何把握對象在形態(tài)等方面的特征。這個時期的素描是以線為主的,不太追求厚實的體量感,像是我們今天接觸的“速寫”。隨著透視學、“薄霧法”等造型理論和技法的出現,素描才具備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深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文藝思潮的興起,以及上流社會對美術的熱衷,在西方出現了促進藝術交流的“美術家協會”、展示美術作品的“藝術沙龍”和培養(yǎng)美術人才的“美術學院”,素描的教學體系也日臻成熟,并或多或少地延續(xù)至今。我國的素描教學起步較晚,是由以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為代表的一批“海歸派”引進并發(fā)展起來的,在50年代受到了蘇聯美術教學體系的影響,注重對明暗、空間等因素的有序把握,風格沉穩(wěn)、寫實。

  雖然各個地區(qū)、學校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是就素描教學的體系來說,是大同小異的。在訓練的程序上,基本上都是從結構素描到全因素素描,中間穿插一些專項訓練,以加強學生在某些方面的造型意識;課程的.設置需要循序漸進,一般都是從石膏幾何體→靜物→石膏人像→人像,為了加強學生對造型原則或規(guī)律的理解,許多教師會對這個次序做一些反復性的安排;當學生的素描技能達到一定的層次時,有些教師還會開設設計素描,完成由寫實素描向創(chuàng)意素描的拓展。就訓練的形式而言,主要有教師的講授、示范、提問和討論,學生的臨摹、寫生和默寫等。

  經常聽到學生說:“素描好難學”,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感到很困惑。

  每次進入階段性訓練,我都會先講課,再作示范、講評作業(yè),結束課題時又會作出總結,剛開始還自掏腰包獎勵優(yōu)生——似乎能夠做的我都做了,卻總是看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我也時常反省自己,希望能找到突破口,我認為自己的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課程設置過于呆板,缺乏反復或穿插。

 、 缺乏較為嚴肅的授課態(tài)度,對遲到和違紀的學生沒有嚴厲的處罰措施,造成了對部分學生的長期放任。

 、 過于關注“問題”,忽略了他們的課堂感受。

  學生方面的問題比較復雜,不好談,我覺得個別學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 缺乏學習熱情,帶有功利性的雜念太多,紙面上畫的是某種“夢境”,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客觀對象。

 、 不能堅持刻苦訓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上課只是“走過堂”。

  ⑶ 存在理解層面的誤區(qū),擺脫不了“前認識”帶來的慣性。

  教學的問題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復雜,往往不只是教師和學生的問題。許多問題涉及到整個教育大環(huán)境,涉及的面太廣,沒辦法談。

  大部分學生關心的是“如何學”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大,我只能概而論之。

素描教學反思10

  針對我校高一美術新課程模塊教學的一些現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的反思如下:

  首先,新課改對高中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是美術教學活動的主體,扮演的是文化傳遞者的角色,其條件是“聞道在先”,“術業(yè)有專攻”。國家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中,為了實現美術課程各模塊的教學要求,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能力提出了相應的更高要求,要求在高中擔任教學任務的教師必須具備能開設3個或3個以上模塊的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因此,作為美術教師就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廣泛的了解和接納來自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藝術流派的美術作品,形成一種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礎上的審美文化態(tài)度。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必須多種渠道接受美術信息。

  其次,新課改對美術課堂的要求。為了激發(fā)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盡快地投入到藝術作品中去,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有所突破,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動、構圖均衡穩(wěn)定、色彩層次豐富 ”之類的老套數,學生們便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樣的講解不但達不到教學目的,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欣賞的意義了,更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鑒賞模塊中,常常要作一些諸如作者介紹、時代背景、作品意義的闡述。這還不夠,還需要進行較深入的藝術分析,包括形式美要素和技藝處理方面的知識,只有學生感受和鑒賞美的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增強,才有可能更深刻的認識作品的內涵,只有使學生真正掌握了分析作品的方法才有可能從中受到啟發(fā)獲得感悟。應該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在參與中從體驗出發(fā),運用比較的方法,積極開展對作品的評論,在活動中增強能力。

  美術欣賞教育是以視覺欣賞為主,欣賞教學所需的.范圖和音像質量要精美,缺少必要的設備設施和輔助材料、資料,勢必使美術欣賞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具體做法是:利用學校的幻燈機、投影儀、等現代化手段,通過對圖像的欣賞,比較(橫向比、豎向比),提示、議論、提問,最后總結歸納。有的內容還可配放音樂。,如抽象畫蒙特里安“百老匯的爵士樂”的欣賞等等。視聽結合,如臨其境,再輔以歷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創(chuàng)作指導思想的介紹,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和作品效果的體驗。

  在雕塑模塊的教學中,我結合具體情況開設了石膏雕塑,將教師講解、示范、啟發(fā)、引導和學生動手實踐、思維拓展結合起來,開課過程中,我和學生之間有了很好的互動,學生之間也獲得了充分的協作交流,模塊結束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藝術教育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但卻是影響人一生的教育。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給學生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素描教學反思11

  素描是一切美術造型的基礎在素描訓練中,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能達到逐步提高的目的。中學素描訓練雖然受時間、場所等眾多因素的限制,但如果安排合理,即把課堂教學、課外寫生、速寫和臨摹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樣能達到綜合訓練的目的在素描教學后我進行了思考,發(fā)現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在寫生中感受素描。

  素描訓練是從簡到繁、由淺入深融思維和創(chuàng)造為一體的造型過程。初學素描時,孩子由于缺乏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和理解,盡管他們有正確的視覺感受,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不能正確地分析形象的特征、結構和內部聯系,缺乏整體觀念,喜歡鉆入局部,結果是費力不討好。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肯定優(yōu)點,指出存在的問題。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整體觀念,正確地了解物體的內部結構,教師可通過石膏幾何模型分層次講解物體的基本組合。如:用圓柱體的構成分析杯子的結構,用球體和錐體組合梨的結構等。經過寫生這一過程,學生對觀察的事物了解得更透徹,也對這寫生、體驗的過程記憶深刻。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畫技能?赡軙小耙慌e兩得”的效果。

  二、在觀察、發(fā)現中學習素描。

  觀察是學習素描的基礎,沒有觀察能力就無法學習素描。而學習素描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教學中我雖然已經意識到了觀察的重要性,也在教學中盡可能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但還是覺得做得不夠好,在以后的教學中更需加強。

  觀察和發(fā)現是一對密不可分的伙伴,觀察后沒有發(fā)現那樣的觀察是徒勞。不觀察而發(fā)現那就是想象。在教學中,我是帶領著學生去探究和發(fā)現,學生在我的問題指引下觀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我后來發(fā)覺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剝奪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機會,教學中未能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我忘記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將自己的主導地位給擴大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自主去觀察去發(fā)現,老師只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可能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來說會更好些。更何況素描知識只有經過觀察和發(fā)現才能學得更好、更牢固。

  三、在欣賞中感受素描的美。

  生活中的'事物和幾何體都有著或近或遠的聯系?梢愿_切的說,我們的生活和幾何體密不可分。學生的桌子、鉛筆盒是長方體的,學生的鋼筆、教師用的粉筆是圓柱體的;我們住的房子由幾何體組成的若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時能感受到美,那一定會對學習起到促進作用,也一定能學好素描知識。在我的教學中或許是太強調素描的嚴謹了,沒能讓學生去很好地感受它的美。所以從學生的反應中我覺得在教學中忽略了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欣賞、實物欣賞以及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幾何體的美,這樣可能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素描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生活是精彩的、美麗的。生活里有我們想認識和了解的一切。我們走進生活就走進了“百科全書”,從生活中我們能找尋到想要的一切。

素描教學反思12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在素描教學中,我只是單一強調基礎知識,認為將知識系統而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學生便能聽懂,也能畫好,這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從學生的一次次畫面效果中,從教學中一路走來,我感觸頗深,學生怎樣來學,教師怎樣去教,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許許多多的問題也“變”成了我在素描教學上進步的階梯。所以在素描教學中,關于素描的“教”、“學”及相關的經驗想法,教師與學生都完全有必要進行探究性的思考。

  一、引導學生理解概念,把握特點

  素描是運用單色的線條、體面來塑造物像的形體結構、明暗及空間關系的一種繪畫形式。每一個剛剛步入造型藝術大門的學子,總是先從素描學習入手。因為單色的素描繪畫,是研究造型的`方法與規(guī)律的最直接有效的形式。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同時,素描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優(yōu)秀的素描作品并不遜色于任何一種繪畫藝術品,古今中外大師們的素描藝術成就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上,這在寫生素描靜物中,很多學生機械的照抄光影這一錯誤的認識,表現得非常的明顯。從這一點來說,學生根本沒有理解概念其本質性的東西。

  二、教學中注重自主性與靈活性

  素描教學上,認為將鉛筆削得尖尖,從6B一直畫到6H,最后將畫紙畫得起毛,這才是主張素描的整體性。這樣的學生培養(yǎng)出來將缺乏自然的理解力與想像力。試想歷代大師的素描作品有哪張是面面俱到畫出來的呢?又有哪一件不是非常優(yōu)秀呢?每一幅杰作都滲透出大師的智慧與靈感。審視我們的素描教學不應該過于單一、機械,一張好的素描習作應具有以下的品質:較好的構圖,流暢的線條,準確并較深入的形體結構,使人產生較強的直觀感覺而非細節(jié)吸引,既準確生動地描繪出物象,同時又不千篇一律,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表現力、想象力。關于材料的應用我們不須死板地讓學生先怎樣,再怎樣,一定要怎樣,只須告訴學生“B”與“H”標志軟硬鉛的區(qū)別,及繪制產生的效果,由學生自己根據個人繪畫的內容及習慣去選擇,放開手腳大膽捕捉和追求。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感受美、發(fā)現美的能力;當選擇臨摹的范畫時可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己來決定,石膏頭像的難易程度差不多就行,無論哪個角度,“萬變不離其宗”,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繪畫中發(fā)揮自主性,這也是適度培養(yǎng)其“個性”的一個良好出發(fā)點。

  在高中素描教學進度上,由于該階段要達到專業(yè)高考的要求,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學完該內容,對于學生們來說,人頭像相對來說時間短一些,似乎不易上手,但歷年高考素描頻率較高就屬人頭像,面對現實,試探在石膏頭像開設中穿叉人頭像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有所接觸,一來緩解畫石膏頭像的枯燥情緒,二來可以

【素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素描教學反思02-27

素描教學反思06-15

(通用)素描教學反思06-15

高中美術素描教學反思10-09

素描教學總結12-05

素描教學心得12-13

素描教學總結[實用]05-27

美術素描教學總結08-28

素描教學計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