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學反思通用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蜜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蜜蜂》教學反思1
上了《可愛的小蜜蜂》后,我聽取了很多老師的意見,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發(fā)現(xiàn)有許多不足之處,我重點說說兩點。
一、課堂調(diào)控能力的不足。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苯虒W過程是師生交替,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參與到學生學習當中,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共同研究、平等交流、互相影響、相互補充的關系。當學生回答精彩時,教師帶頭給學生贊美,學生回答和你所設想的不一樣時,也應該進行適當?shù)囊龑,而不是直接否定,這是對學生一種起碼的尊重,是一種真誠、一種美德、一種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學生從教師的贊美中得到了鼓勵和贊揚,這將又一次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真正體驗到了學習成功的快樂。
而在本次課堂上,我出示段落后,要求學生提問,說說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幾名學生提出問題后,劉殊嘉同學卻要求回答前面同學的問題。我怕打亂我的教學設計,便沒叫她回答,仍舊要求她提問。這便挫傷了她的學習積極性。我應該尊重她,讓她回答后再引回原來的思路中去,但我沒有。這就體現(xiàn)了我課堂調(diào)控能力的'不足,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又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沒有真正發(fā)揮教師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二、課時安排不夠合理
本課是第二課時的教學,但有些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也放了進去,因此顯得時間倉促,重點部分挖得不夠深入。合理地安排課時對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是很重要的,這也是今后教學時要經(jīng)常注意的地方。
由于自己一個學期沒有上課,我發(fā)現(xiàn)對很多理念和方法都有所生疏。人是需要不斷地學習的。教學反思《《可愛的小蜜蜂》教學反思》一文
《蜜蜂》教學反思2
《蜜蜂引路》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列寧通過觀察蜜蜂采蜜和飛行的路線,利用蜜蜂作向?qū),終于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故事。課文篇幅雖短小,情節(jié)簡單,但能給人很深的啟迪。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從學生認知和思維特點入手,把傳授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技能有機融匯在一起。因為本課生字較少,難度不大,在指導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初讀課文時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感知字義。在深讀課文時,要抓住課文內(nèi)容和語言上的特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充分利用插圖,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結合重點句,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初步懂得,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斷,就有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自然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段,在教學時,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蜜蜂是怎樣引路的?
。1)”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想到——。
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2)他想得對不對?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列寧的判斷是正確的?從而理解“果然”。因為只有正確的理解詞義,才能夠正確的去應用。一些抽象的詞語就需要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結合上下文細細的體會。
這樣去引導學生注重從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比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要好的多。同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想如果能經(jīng)常這樣引導,不僅能使學生對詞義有確切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的能力。
同時根據(jù)孩子們對課文描述畫出列寧在尋找的過程中的路線圖。結合孩子們的思考、回答,巧妙地利用板書歸納性展示:列寧發(fā)現(xiàn)蜜蜂——發(fā)現(xiàn)園子——發(fā)現(xiàn)小房子,列寧想到: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列寧判斷:養(yǎng)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里,列寧證明: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然后引到孩子們根據(jù)板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孩子們在完善思維的同時更進一步體會到列寧在解決問題中注意發(fā)現(xiàn)、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科學方法和敏銳的判斷力,明白自己要擁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科學研究意識。
這堂課的教學,使我深切地感到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作為教師,只有緊緊地圍繞學生,以教材為載體,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在讀中訓練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潛能就會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學習的效果也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蜜蜂》教學反思3
《蜜蜂》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jié)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里捉上20只蜜蜂,都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隨后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后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后得出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為什么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為了讓學生了解觀察的方法,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從“聽說”一詞,讓學生體會觀察不僅是知道,還得要親自動手做才能得出結論。作者在試驗準備中,做了好幾個準備工作,分別是做記號,讓小女兒在蜂窩旁等著,走了兩里多路才開始做試驗,問學生,能不能不做這些準備,讓學生體會,觀察前要設計周全。在回家路上,作者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問,為什么會這樣推測,從而讓學生了解在觀察中要思考,要有探索精神。最后,蜜蜂只有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我問學生,能不能為了讓讀者喜歡,而完善數(shù)據(jù),寫成全部飛回。從而得出觀察必須要實事求是的結論。
以這篇文章為基點,教導學生觀察的.要素和方法,讓孩子們運用這種方法去觀察綠豆芽的生長情況,去觀察身邊周圍的事情,并以小練筆的形式來呈現(xiàn),結果還是讓人挺滿意的,這樣的教學嘗試,我還會再繼續(xù)。
《蜜蜂》教學反思4
《蜜蜂》一課敘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為了實驗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的事情,學習課文旨在讓學生了解并學習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以及認真探索的精神。
《蜜蜂》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主要是了解做試驗的過程及試驗得出的結論。
(1)我首先以開火車的游戲方式復習課文詞語。接著提問,“我”為什么要做試驗,引讀第一自然段。通過理解聽說,聽說說明了什么?并板書:聽說!將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框出來!但由于疏忽,遺漏了此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板書沒達到理想的效果。
。2)接著我讓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做試驗的句子,并引導學生用先——然后——接著——最后——概括做實試驗的`步驟,試問能去掉中間一個步驟嗎,以此讓學生體會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很容易理解!
。3)當蜜蜂飛回來時,作者和小女兒的心情怎樣?(激動,驚喜,意外等),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讀小女兒說的話。我只是從語言方面讓學生去體會心情激動,其實還可以從動作,神態(tài),去體會,如果換中方式來問:你從哪里看出小女兒很激動?這樣也許學生理解會更深,朗讀的效果會更好一點。
。4)在本文教學中,我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摧測,準確無誤,本能等”通過對詞語的理解,更好去理解課文!近反義詞一直是我們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在讓學生理解詞語的同時,讓他們說出這個詞的近義詞,這個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太多,以后還要加強。
總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多思考,勤總結,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學問勤中得,學無止境,只要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我一定會在教學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蜜蜂》教學反思5
今天給孩子們講了《蜜蜂》這一課,講完之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
優(yōu)點:
1.對課文的分析比較全面。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真研讀了教材,教參,并搜集了資料,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上課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所以內(nèi)容講解的比較全面。
2.課堂進行有序。網(wǎng)絡授課和課堂授課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但是逐漸適應之后,網(wǎng)絡的教學也越來越有序,能夠熟練的和學生互動,運用語音條、留言板以及連麥的功能和學生互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當然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反思。
不足之處:
1.對實驗過程的總結應該多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睹鄯洹愤@一課主要講的是作者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能辨認方向,做了一項實驗。從實驗中體現(xiàn)出了作者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在整篇課文中實驗過程是一個重點,在講課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讓學生現(xiàn)在文章中標清楚序號,然后教師進行評價、總結,最后讓學生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整個過程,學生在課堂上看著課本能夠準確地說出來,但是在課下的時候仍然可能會漏掉其中一個步驟,所以說在課堂上針對這個問題應該讓學生自己來多總結,多回憶。
2.在講解法布爾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時,除了結合課本上的內(nèi)容還可以結合課本后面資料袋里的內(nèi)容來引導學生理解,這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法布爾這句話的理解。
3.本來在課堂上設計了一組形近字“辨”“辯”“辮”“瓣”,但是由于時間原因沒有講解,現(xiàn)在想想應該讓學生自己在可下查一查,寫一寫,第二節(jié)課來時稍加點撥,效果應該也不錯。
今后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我也會不斷改進。
《蜜蜂》教學反思6
在上課前,布置學生廣泛搜集有關蜜蜂和列寧的故事等資料,讓學生從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對列寧有大致了解。搜集有關蜜蜂的知識,在進入文本之前利用故事性,知識性的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本課語言精練,情節(jié)簡單,給人以啟迪。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組織材料,本文中講了列寧把不會講話的蜜蜂當作向?qū)В谀吧牡胤秸业阶约阂业酿B(yǎng)蜂人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只要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
課時和學生交換資料,匯報預習所獲,拓寬學習語文的渠道,提高學習的效率。針對文本的特點本人在教學的思想上,扶著文本,質(zhì)疑問難。利用課題激趣,對于山村孩子,蜜蜂這種動物也不陌生,很多孩子能講出蜂王的特點。借著這種自然資源與優(yōu)勢,讓學生的大腦迅速活動起來,思考與課題相關的問題。這也是課文所要了解的相關內(nèi)容,學生在讀課文時也能更有目的.地讀,結合生活實際所存在的例子,讓學生思維隨之活躍,這樣激趣學習的高漲情緒。
通過學習本課,引導孩子進一步認識觀察的重要性。怎樣進行觀察?這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同時也是本課應該突破的語言發(fā)展。提高是思維的關鍵,在學習第3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引路的。讓學生大膽猜測列寧當時是怎樣想象的,一邊仔細觀察 ,最后一步一步的找到養(yǎng)蜂人。讓學生的語言與思維能力同時得到訓練與提高。
《蜜蜂》教學反思7
無數(shù)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卻有清晰的規(guī)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yǎng)蜂人的所在。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qū),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磥,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課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列寧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在教學《蜜蜂引路》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蜜蜂真的`會引路嗎?”并組織學生討論。一部分學生認為從文章的最后一句話中可以知道蜜蜂會引路的,因為列寧說:“我有向?qū),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向?qū)Ь褪穷I路的人,蜜蜂是向?qū),所以蜜蜂會引路。另一部分同學認為因為列寧仔細觀察,又認真地想:蜜蜂的家一定也是養(yǎng)蜂人的家,只要跟著蜜蜂回去的路走,一定能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列寧是這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的,雖然蜜蜂也有功勞,但主要還是列寧自己的功勞。從而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列寧的“功勞”。
《蜜蜂》教學反思8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是怎么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
作者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查閱有關蜜蜂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
設計理念
以讀為主,充分挖掘文本的教育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老師的主導作用。
教時安排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同學們,經(jīng)過觀察以及課外閱讀,你們對有關蜜蜂的知識了解多少?
2、今天,咱們就跟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一起,看看他筆下的蜜蜂具有怎樣的特點。
板書課題蜜蜂提醒二字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2、檢查閱讀情況。
。1)、指名幾人分別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ㄗ髡邽榱俗C實蜜蜂有無辨認方向的能力,親自捉了20只蜜蜂,做了記號,裝在袋里,帶到兩里之外放飛,檢查蜂窩,結果有17只飛了回來。作者由此得出:蜜蜂有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3)、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果
板書:實驗試驗目的過程結果結論
。4)理解:實驗與試驗的'區(qū)別。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細讀第一段。
。1)、找出實驗的目的。板書:辨認方向
。2)、文章怎樣具體寫實驗目的的?板書:無論總
。3)、用無論總說話。
2、作者是如何做這個實驗的呢?細讀課文,看作者做了那些工作?在書中找找畫畫,同位交流交流。
3、學生匯報。(捉蜜蜂做記號裝紙袋找人等帶離窩走兩里打開袋走回來檢查窩)老師相機板書:捉做裝等帶帶打走查。
4、請同學們看板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作者的實驗步驟。
5、實驗的結果是什么?
相機板書;確確實實回來了。
6、理解:用確確實實的好處,感受祖國語言的奧妙。(1)、不用;(2)用確實;(3)用確確實實。
7、得出的結論是什么?(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這種本能是我們?nèi)祟愃鶝]有的)
板書:不是記憶力而是本能。
8、理解:記憶力。(1)學生舉例。(2)老師舉例。狗記千,貓記萬,老鼠還記二里半。
9、理解:本能。(1)學生舉例。(2)老師舉例。做打?qū)W生狀,學生情不自禁的躲閃。
四、回讀課文,悟理學法。
1、從作者的實驗獲得成功的過程看,要想實驗取得成功得做到那些?
。1)對問題要考慮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2、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根據(jù)理解。
五、請有興趣的同學們找法布而的《昆蟲記》讀一讀。
《蜜蜂》教學反思9
這位用充滿激情的話語介紹,引出勤勞的小蜜蜂,而且出示小蜜蜂的圖片。然后,她問:同學們對蜜蜂還有哪些了解呢?下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事先搜集到的材料,爭先恐后地舉手發(fā)言,當時的氣氛甚是熱烈,看得出,同學們(特別是完成搜集任務的同學)的興趣是高漲的。
不過,令人遺憾,引人深思的現(xiàn)象也隨之出現(xiàn)了:得到機會興高采烈發(fā)言的同學,真的站起來,卻是將材料讀得支離破碎,磕磕巴巴,言不由衷,詞不達意。也難怪,他們手頭的資料,有的是網(wǎng)上下載的,三年級的學生,做家長的肯定是幫了忙的。不知是家長不大明白,還是應付了事,反正那專業(yè)性極強的學術論文似的介紹,別說學生,就連坐在旁邊屏氣凝神,側耳傾聽的我都一頭霧水,何況學生?加上老師是新手,學生站起來,總是讓學生將磕巴、吞吐進行到底,真難為了介紹的同學,更難為了那些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的同學。
我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讓學生搜集資料,錯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搜集到的資料積極組織學生交流,這既是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資料”的機會,也是學生互動、資源共享、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既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擴大了知識面鍛煉了能力,從而更激發(fā)起學生搜集資料的興趣,增添了搜集資料的動力。何錯之有?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fā)展的場所;課堂不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是師生的一段豐富的生命歷程……如果我們經(jīng)常在課前請學生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不僅可以達到新課標所提出的“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還使語文教學走出課堂,注重了學生課內(nèi)外知識的融會貫通。何錯之有?
在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已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經(jīng)常在課前讓學生去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匯報,應該說,這都是有益的.嘗試,但問題在于,我們對孩子的搜集,是否進行了指導,對孩子課上的交流,是否進行了適當?shù)卣{(diào)控?
比如,剛開始搜集資料時,許多同學可能在家長幫助下搜集,但并沒有對所搜集內(nèi)容研讀,有的甚至連資料內(nèi)容都一無所知,這樣,“搜集資料”就失去了意義。這時,應該及時給予學生方法上的指導:資料的內(nèi)容應該讓家長告訴你,不一定要多,關鍵是你要對資料內(nèi)容有所了解。鼓勵學生親自動手,自己去搜集。至于搜集哪些內(nèi)容,老師可以事先點明,比如上面的蜜蜂資料,可以讓學生盡量搜集蜜蜂生活習性、活動特點等方面的資料,而對于它的生理特點等,就要少涉及。因為它對于學生來說,過于艱深,學生也不大感興趣。
搜集資料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我們的課堂不應該成為“資料展示廳”。資料交流要根據(jù)學情適時進行。資料交流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教材,拓寬閱讀視野,升華認識,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簡單處理,不能為交流而交流。在教學中應認真考慮如何把資料和教材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資料的作用,要根據(jù)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有針地性地組織學生進行資料交流。
《蜜蜂》教學反思10
這是一篇通過典型事例說明蜜蜂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先介紹了問題的產(chǎn)生,即‘’聽人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它被拋棄在哪里,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接著用較長的篇幅介紹了法布爾在女兒的配合下進行蜜蜂辨認方向能力的實驗。
一、尋求文章‘’可抓點",確定學習目標
有了去年對課文內(nèi)容的了解,站在我的角度再次讀文,沒覺得有什么不同的`收獲;站在學生的角度讀文,覺得孩子們一定會對蜜蜂神奇的辨認方向的能力感到驚訝,也一定對法布爾實驗過程的認真和執(zhí)著感到佩服……因而我嘗試確定了兩個學習目標:1、從法布爾的實驗中總結收獲;2、學習法布爾對科學執(zhí)著的態(tài)度和用語的準確性。
二、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課伊始,首先帶領孩子們回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文介紹了法布爾通過實驗證明了蜜蜂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知識)
明確目標……
三、自學自研,小組合作交流
‘’法布爾是通過怎樣的實驗證明蜜蜂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得出了怎樣的結論?"
孩子們很快就找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小組交流后一個小組匯報總結:
第一步,先捉來40只蜜蜂;第二步,在它的背上做上白色的記號;第三步,蜜蜂裝在袋子里;第四步,把蜜蜂帶到二里半路外拋棄;
《蜜蜂》教學反思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薄⒄J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經(jīng)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幻燈片出示幾幅昆蟲的圖片)
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蝗毫瞬黄鸬男】腿。(幻燈片出示蜜蜂的圖片)
(預計學生通過預習課文已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可能會情不自禁的喊出課題。)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文
。、通過課前的搜集,你知道了哪些過于蜜蜂的知識?交流一下。
2、初讀,處理生字:
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
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
同位幫忙消滅“攔路虎”。
。础z查生字:
試驗
證實
阻力
幾乎(jī)
幾個(jǐ
推測
沿途
超常
盡管(jǐn)
盡力(jìn)
陌生
準確無誤
悶熱(mēn)
納悶(mèn)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老師用“準確無誤”來形容讀得正確的孩子,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
。础z查句子,
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著讀一讀。(給孩子當堂學習的時間)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生生互動,解疑促讀
。、句子讀得真不錯,連著幾個有難度的多音字也讀得準確無誤。不知道課文讀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讀課文,不讀的孩子,仔細聽,想一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個什么試驗。
指名說(做試驗;測試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適當引導說完整。
。、那么你有沒有興趣和作者一起去做這個實驗呢?畫出能表示作者實驗做法的詞語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讀一讀,請學生說,其他人可以補充。老師相機板書。
。、“幾乎要觸到地面”轉(zhuǎn)換角色,你看到這種情景你會怎樣想?
。础⒌降啄懿荒芑氐郊夷?回來了幾只?用了多長時間。
、拍銈冇X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他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他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
、瓶吹浇(jīng)歷過那么多困難之后歸來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怠W到這兒,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么會有這種能力的?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是怎么說的。
“蜜蜂*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蹦銈兺馑倪@個結論嗎?你怎么認為的。
四、書寫指導
歸類識字
。薄⒆笥医Y構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觀察規(guī)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途、超”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是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找出感興趣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或讀出自己的感受。
。、學習法布爾認真觀察和探索的精神
。、學習用關聯(lián)詞說句子。知道用詞準確有利于表達。
〖教學過程
一、檢查句子
在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同學們讀熟了課文,老師找出幾個有困難的句子,看看你們的能不能把他們讀準確。首先出示帶多音字的三個句子,要求仔細看,用心讀。(鞏固多音字的識別)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二、復習
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說,老師隨機板書。
做試驗:原因
過程
結論
聽說
準備
不是……而是……
無論……總……
放飛、兩只、十七只
三、感悟課文
了解了這么多內(nèi)容,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一段或一句,讀出來,說理由,(其他人可以補充)或者讀出自己的感受來。聽清要求,先自己讀一遍,再找。
學生通讀課文,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在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或段落時,預設了以下幾個討論,希望能夠促進對遣詞造句的感悟,體會用詞準確的妙處。)
1、討論:大家都知道科學是嚴謹?shù)模瑏聿坏冒朦c馬虎。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試驗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否都是必須的?少一個行不行,說出自己的理由。
2、換位思考:有十七只蜜蜂飛回了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在途中你有可能遇到哪些事情?(可以是困難,也可以是巧遇。)
。、通過“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等詞,來學習作者的認真觀察、用心思考的精神,體會用詞準確為課文表達所增添的色彩。
四、通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把自己品味詞語的所得再放回到課文中,朗讀全文,通過第二課的學習,希望能給孩子一些新的啟發(fā)。
五、拓展訓練
其實蜜蜂身上還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識,等著愛思考、細心觀察的孩子去發(fā)現(xiàn)呢,你愿意做這樣的.孩子嗎?課后
。薄⒖梢圆殚嗁Y料,多方面了解蜜蜂的知識。
。病⒗m(xù)編故事。以《失蹤的三只蜜蜂》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注意用詞準確。
【教學反思】
本單元組的主題是仔細觀察,訓練項目是用詞準確。
基于本班學生的特點,本課想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方面著手。想以多讀多說的學習方式來進行。
第一課時的讀有了一定成效后,再寫字上的時間就太倉促了,練習寫字的環(huán)節(jié)只能放到課下來進行。在第二課時里,學生發(fā)散思維后說得多了,但是讀得不夠,本來設計讀是想在了解內(nèi)容的讀上有所提高,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顧此失彼,第二課時的朗讀沒有指導到一定的深度。在設計課時可能還有點明白,一到了課堂上就又犯糊涂了。品味詞語時,從課文里走出來,回不去了,我說自己就像一只迷路的蜜蜂。最后好不容易回去了,(最后的自讀全文)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形式,因為通過再讀,學生的發(fā)現(xiàn)很少。在品評詞語的時候,老師有“牽”的痕跡,在走教案的路子,沒有真切的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情。雖然在設計課的時候努力去做到關注學生,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感受,但在實際操作“找句子”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應該總結出寫作方法,結果又有繞進課文內(nèi)容的嫌疑。自己的語言很匱乏,一問一答的課堂呈現(xiàn)形式單調(diào)無激情。總之,這節(jié)課雖然上完了,但是從中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自己預想得還不夠多,操作層面上仍需不斷努力,使自己有進步。
《蜜蜂》教學反思12
小學語文新課標人教版第四冊《蜜蜂引路》,雖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但能給人很深的啟迪。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從學生認知和思維特點入手,把傳授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技能有機融匯在一齊。
因為本課生字較少,難度不大,在指導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培養(yǎng)獨立識字潛力。初讀課文時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感知字義。在深讀課文時,我抓住第三自然段為學習重點,提出“蜜蜂是怎樣引路的”找一找,讀一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是怎樣想的,同時還讓孩子們根據(jù)課文描述畫出列寧在尋找的過程中的路線圖。根據(jù)孩子們的思考、回答巧妙地利用板書歸納性展示:列寧發(fā)現(xiàn)蜜蜂--發(fā)現(xiàn)園子--發(fā)現(xiàn)小房子,列寧想到: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列寧決定:養(yǎng)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里,列寧證明: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然后引到孩子們根據(jù)板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孩子們在完善思維的同時更進一步體會到列寧在解決問題中注意發(fā)現(xiàn)、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科學方法和敏銳的決定力,明白自己要擁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科學研究意識。
在本節(jié)課里做得較好的就是詞匯教學。詞匯教學的重點是準確的理解詞義,因為只有正確地理解詞義,才能夠正確地去應用。一些抽象的詞語就需要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結合上下文細細地體會。因而我在教授《蜜蜂引路》一課時,對“果然”一詞的教學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師:列寧是怎樣觀察的讀一讀。
生:(讀“他仔細------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師:看到園子旁邊的小房子,列寧會怎樣想呢
生:他會想:那里是不是養(yǎng)蜂人的家呢
生:他會想:這可能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
生:列寧看到園子的小房子會這樣想:這房子必須是養(yǎng)蜂人大家。
師:為什么會是養(yǎng)蜂人的家呢
生:因為蜜蜂都飛到園子里去了。說明那里是蜜蜂的家。養(yǎng)蜂人必須住在附近,所以園子旁邊那座小房子必須是養(yǎng)蜂人的家。
師:列寧走過去敲那所房子的門,這房子是不是養(yǎng)蜂人的家
生:這所房子是養(yǎng)蜂人的家。
師:書上是怎樣說的`呢
生:開門的果然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圣:對了。列寧想,這所小房子可能是養(yǎng)蜂的人的家。結果開門的真是養(yǎng)蜂的人。事實和列寧想的完全一樣。那里用了一個什么詞呢
生:果然。
這樣去引導學生注重從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比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要好的多。同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想如果能經(jīng)常這樣引導,不僅僅能使學生對詞義有確切的理解,而且能夠逐步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的潛力。這堂課的教學,使我深切地感到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作為教師,只有緊緊地圍繞學生,多給他們搭建展示才能的舞臺,他們的潛能就會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學習的效果也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蜜蜂》教學反思13
《蜜蜂引路》是一篇老課文了。現(xiàn)在來學習課文重點是在識字寫字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列寧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為了幫助學生體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1、 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列寧是怎樣找到哪個養(yǎng)蜂人的 。
2、標一標這一段有幾句話。
3、教師引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心想:( )。
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非進了附近的一個園子,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他想:()。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一見到他,列寧心想:( )。 理解“果然”并聯(lián)系說話。
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讓學生融入到課文情境中去體會列寧仔細觀察并進行的思考,在身臨其境的體會中感悟。實際的課堂學習效果非常好。在這之后我設計了讓學生復述課文,要加上人物的心理、表情及語言,學生說得很有條理,對于同學們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我是很滿意的。
《蜜蜂》教學反思14
《蜜蜂》這篇課文敘述線路清楚,情節(jié)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從給20蜜蜂在背上做上記號,理解到為了要跟其他蜜蜂區(qū)別開來才這么做,體會到他很聰明細心!靶∨畠菏卦诟C旁”,有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知道,他讓女兒這么做可以計算時間,經(jīng)過她的講述,大部分同學能理解這種做法,并稱贊法布爾想得很周到。在“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他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蔽覇枌W生再見到兩只蜜蜂法布爾心情是怎么樣的.?小女兒心情又是怎么樣的?學生通過研讀詞句,從“高聲”“沒等跨進家門”“沖”等處體會到女兒心情的激動,再朗讀課文,情感便自然而然出來了。這讓我了解學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培養(yǎng)朗讀能力,效果會很好。
本課留有遺憾的地方時:下課鈴聲響了,廣播操里音樂已經(jīng)發(fā)出,還有一個問題沒來得及提出:“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蜜蜂飛回來了,那么還有三只哪去了呢?”這個問題很值得讓孩子們探討,雖然可以留到下節(jié)課上再問,但是感覺對于本節(jié)課總是缺少了什么,所以今后一定要掌握好課堂教學的時間。
《蜜蜂》教學反思15
《蜜蜂》一課敘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為了實驗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的事情。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并學習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以及認真探索的精神。
從整體上看,課文是以“試驗的原因 —試驗的經(jīng)過—試驗的結果”為線索來敘述的。我讓學生從文章的整體結構 、重點詞句來一步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滲透寫作知識的。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結構。讀完課文,我問同學們“第1自然段講了什么”,學生只能按原文回答,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法布爾要做實驗的原因”。接著我讓學生自主探究“第2自然段講什么內(nèi)容?可不可以和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合成一部分?”同學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不能,第二自然段寫法布爾開始做實驗了”。我隨即問同學們“第二自然段既然不能和第一自然段合在一起,那么課文的第一部分內(nèi)容應該是那些自然段?”同學們不難回答“是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我又問“哪些自然段在寫“做試驗”?同學們通過思考后說“2—5”自然段,我又問“哪些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呢?同學們不加思索地說“2—5”自然段,接著我再問“第二部分寫了什么?”,學習好的學生很快就能回答說“寫了法布爾做實驗的經(jīng)過”,學習差的學生還在課文中找句子讀呢。這時我就抓住關鍵詞進行指導,幫助大家弄清“經(jīng)過”。這樣,同學們就自然而然把第6自然段歸為第三部分。老師又提一個問題“第三部分講了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總結出“法布爾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朗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把文章的框架裝在了大腦里。
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我問同學們“課文有三部分內(nèi)容,那部分是我們重點要學習的?”大家不難看出是第二部分。那么我們就來研究第二部分是怎樣把事情寫具體的,寫了什么?同學們帶著問題反復讀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通過小組討論后,小組長匯報,學生訂正,教師指導,總結出法布爾做實驗的過程“捉蜜蜂—做記號—帶遠處—放蜜蜂—細觀察—得結論”。接著我又提問從課文中我們能了解到“法布爾是怎樣的一個人?”大家通過探究,全班交流,教師引導,總結出“法布爾具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求實的科學作風。他遇到問題,實驗求證,終于得到科學的結論”。
整節(jié)課,我以問題貫穿始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把語文課堂真正的變成了學生的課堂。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引導,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學生對課文的結構、詞句的用法、具體內(nèi)容的把握,也就是有效的指導了學生對作文的寫法。
【《蜜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蜜蜂教學反思(精選)07-07
《蜜蜂》教學反思05-26
蜜蜂教學反思02-25
《蜜蜂》教學反思03-12
蜜蜂引路教學反思04-15
《蜜蜂引路》教學反思04-15
課文《蜜蜂》的教學反思02-23
《蜜蜂》課后教學反思03-19
【精品】《蜜蜂》教學反思05-30
《蜜蜂》教學反思(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