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選]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1
在市教研室、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有幸參加了今年于5月13日14日在市中區(qū)鑫昌路小學舉行的我市第三界小學科學教學年會。來自全市的優(yōu)秀小學科學教師代表嶧城區(qū)底閣鎮(zhèn)甘溝小學參加這一盛會。會議共安排了三項內容:
1、進行小學科學優(yōu)良課展現(xiàn),研討課堂教學。
2、進行優(yōu)秀課堂評課。
3、科學優(yōu)秀教案經(jīng)驗交換?茖W,一個崇高的詞語,經(jīng)常敲擊著我們的心靈。神七的問天更是我國科技氣力的最好見證,這是讓每個中華兒女非常自豪的盛事?茖W教育,一個沉重的話題時時敦促著我們的腳步;乜次覀兊慕虒W現(xiàn)狀常令我們嘆息,只重結果、輕進程的教學方式還經(jīng)常存在,枯燥無味的接受式學習,取代了自主式探究。學生的科學愛好何來?這是我們急需解決的題目,急待改變的現(xiàn)狀。所以,怎樣用好新教材,更好的使三維目標在每節(jié)課上得到落實,切實進步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活動的實效性,增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成為此次研究活動的主題。作為從事科學教學的我來講,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進步的機會。我倍加珍惜,認真聽取了每堂課,并做了詳實的記錄,感受深入,收獲很大。這勢必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側重要的指導意義,增進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綜合兩天來的聽課和學習情況,現(xiàn)總結以下:
一、教學進程精致。
從每位教師的教學進程來看,教師都做了精心的`預備。從導入到拓展,每句話都很精煉,每個題目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教師能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知識的深度、難度的掌控上處理的好,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二、重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科學教學的核心。科學探究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自主解決題目,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善于獨立思考的思惟習慣和思惟能力。在所展現(xiàn)的課堂教學中都遵守了這一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在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研究。教師課前也做了充足的預備,為學生提供了所需的實驗材料,可見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視。
三、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
薛城區(qū)臨山小學的陳文老師執(zhí)教的《地球上有甚么》為例:他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探究基本方法為支持,采用生活情形提出題目實驗探究解釋題目的教學模式。透過與生活息息相干的教學情形,驅動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現(xiàn)象的觀察和生活的經(jīng)驗的反思中發(fā)現(xiàn)題目,培養(yǎng)學生解決題目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最后再利用所取得的知識和方法,解決類似的生活題目。在這一進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發(fā)展學生的思惟品質。其他的科學學習的方法,如:整理處理資料的方法、討論與交換的方法等在課堂教學中都有所體現(xiàn)。
四、進程扎實有效。
這是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如此重大的課堂比賽中能做到扎扎實實,不走過場,足見教師的課堂教學素質和教學意識在進步?吹綄W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認真細致、反復地觀察、分析、記錄信息數(shù)據(jù),將探究活動進行到底,真是難能可市北關小學張英老師執(zhí)教的《斜面》。課開始放映怎樣搬運物體。再比如山亭區(qū)北莊中心校的陳靜老師執(zhí)教的《蘋果為甚么回落地》,在上課開始時播放了一段關于牛頓思考蘋果落地的視頻,讓生調動各種感官初步知道地球引力的發(fā)現(xiàn)情形,引發(fā)起探究蘋果落地是怎樣回事的欲望,F(xiàn)在多媒體已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倍受師生的青睞。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2
經(jīng)過了這次培訓活動,我在各個方面收獲甚大,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蠡縣教研室提出:讓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通過液體,空氣的特點對比,同學們逐步的發(fā)現(xiàn)空氣的流動和液體的流動式不同的。這樣就得到氣體的概念,對于同學們理解困難。但是做課老師給與我們一個很好的體會。讓在座的科學教師觀察、體驗空氣的特點。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chuàng)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多從身邊的事物尋找。在學生驗證空氣占據(jù)的空間實驗中,學生都較好的進行了實驗操作。
三、科學課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yǎng)科學課的`課堂常規(guī),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四、科學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經(jīng)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3
本學期,學期已經(jīng)過去近半,我們科學小組開始了教研組活動。每一次的活動對新教師而言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顒又笫芤娣藴\,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勵自己。
第一,研討了一節(jié)課,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空氣的熱脹冷縮》
科學小組進行了三輪磨課:盲備、共備、上課;顒又校總人都積極發(fā)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見解,通過自己備課再共同整合每個人的思想到最后付諸于實踐。索然過程比較漫長而繁瑣,但是從課堂的反響來說還是顯而易見的。一堂好的科學課,有的時候需要反反復復的備課,試教,并且需要集合多數(shù)人的力量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自己去探究發(fā)下科學的奧秘。
第二,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注重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剛開始教科學,對科學這門課程知之甚少,從這學期剛開始我就亦步亦趨的跟著師傅學習教科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之后,我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想教好科學,首先要學好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睂W習科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及內容標準。在學好課標的基礎上再學習教材,研究教材,專研教法,才能目標明確,不偏離正確航道。在學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象董老師指導的那樣繼續(xù)深入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學習,還要積極參加各級論文、案例等評比活動。更重要的要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研促學。
第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另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我們學校兩個科學老師開了兩個第二課堂,科學實驗課堂和探究試驗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作為年輕的老師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繼續(xù)努力吧。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4
本學期,我參加了鄉(xiāng)飲教辦組織的的科學教研活動,觀摩了多位科學前輩的示范課,接著又聽了多位老師的反思和多位老師的評課。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顒又笫芤娣藴\,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勵自己。
第一,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注重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剛開始教科學,對科學這門課程知之甚少,從這學期剛開始我就亦步亦趨的跟著劉靜老師學習教科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之后,我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想教好科學,首先要學好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睂W習科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及內容標準。在學好課標的基礎上再學習教材,研究教材,專研教法,才能目標明確,不偏離正確航道。在學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象董老師指導的那樣繼續(xù)深入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學習,還要積極參加各級論文、案例等評比活動。更重要的要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研促學。
第二,觀摩了一節(jié)課例。
林霞老師的三年級課例。我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是教三年級的科學課,而且我在上周也在三年級上了這節(jié)課。整一節(jié)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語言點撥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學生學習評價、探究活動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本節(jié)課讓我感受到:(1)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是尤為重要。林霞老師先用課件展示了幾幅圖片并創(chuàng)設疑問引發(fā)學生探究興趣。有了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都表現(xiàn)得激情洋溢。(2)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林霞老師注重了實驗探究的層次性。他先讓學生觀察,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感覺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么可以自由的。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可以用開關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林霞老師就因勢利導得讓學生們開始了更高層次的實驗——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更復雜的。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分層次實驗,更有利于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探究的興趣,更有利于他們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開發(fā)。(3)本節(jié)課還有一大亮點,在實驗完畢展示匯報的時候,老師不但讓實驗成功的.小組上臺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讓沒成功的小組展示他們的連接方法以發(fā)現(xiàn)問題,在這一點上老師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張麗老師的課非常精致,無論各方面都值得我去學習。老師的導課非常新穎,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她的整節(jié)課都充分貫穿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理念。在這節(jié)課中,我認為尤其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材料的準備和組織上,就像她說得那樣她為學生提供了有結構的材料:觀察材料——實驗材料——拓展材料。
第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另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我們學校兩個科學老師開了兩個第二課堂,科學實驗課堂和探究試驗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見解,現(xiàn)在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后我會在科學學習的道路上繼續(xù)學習,努力耕耘,在張麗老師和各位前輩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5
實驗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做出科學表述總結的能力。從教小學科學課程的第一天起,實驗培養(yǎng)的目的就時時記心里。便開始從教科學(以前叫自然)的我,或者領悟能力太差,或者教學技巧不足,直到最近兩年才真正領悟了實驗教學的魅力,才明白實驗的課堂同樣是以學生為主體。
自從教以來,對待工作絕對是勤奮負責,我所教的科學可以說年年在鎮(zhèn)里名列前茅?墒俏抑溃鞘亲约焊冻隽颂嘈难,太多時間的結晶。同時我心里也明白,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學生的表現(xiàn)并不成正比,問題出在哪里呢?
認真審視自己,我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保姆”,孩子們已經(jīng)不小了,他們完全有能力研究完成實驗操作,而我卻一直做著越俎代庖的“傻事”。
我想,許多年輕的老師一定和我一樣犯過同樣的錯誤:生怕學生想不到,生怕學生做不好,生怕學生不會觀察和分析,課堂上一遍又一遍的講,一遍又一遍的強調。累得嗓子都啞了,還是執(zhí)迷不悟!事實上你所操作的只是你的想法,孩子們未必和你想的一樣。而你所強調的',僅僅是你看中的,孩子也未必就接受。于是,你會發(fā)現(xiàn),盡管操作中你強調了好多次,可孩子們操作時仍然會出錯。因為,你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
就拿這節(jié)《怎樣使杠桿尺平衡》的實驗教學來說吧。學生操作前,我把實驗步驟講解,重點部分強調,之后邊演示邊強調。學生開始試驗了,我卻發(fā)現(xiàn)有好多同學還是把螺釘方向裝反了,(我沒有批評而是靜靜在一旁觀看)不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樣杠桿尺轉動不靈活后自己又調了過來。還有我演示的時候只在左右邊的一個掛鉤上掛鉤碼,而學生則給我展示了左右多個掛鉤上掛鉤碼杠桿尺平衡的情況。從而將實驗進一步深入,經(jīng)過反復試驗,學生總結出杠桿平衡的規(guī)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乘以鉤碼數(shù)=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乘以鉤碼數(shù);另一種是支點到一個阻力點的距離乘以鉤碼數(shù)+支點到另一個阻力點的距離乘以鉤碼數(shù)…=支點到一個動力點的距離乘以鉤碼數(shù)+支點到另一個動力點的距離乘以鉤碼數(shù)…這節(jié)實驗過后,好多同學都愛追著問我老師哪天還上實驗課。
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謹記你強調的操作,然后就能熟練地對實驗進行操作。但是,這并不重要,要緊的是他知道怎么做。這節(jié)課他才是主人公,他應該有能力對錯的操作進行判斷與改正,應該有能力對實驗操作進行自主研究,應該有能力對實驗的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實驗課,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力爭做個優(yōu)秀的引導者,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實驗的研究中,相信他們也會感受到實驗操作中研究問題的吸引力。銘記“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樣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強了,對于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實驗課堂,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發(fā)自內心地喜歡上。對于教師來說,課也會上得輕松,所謂“一舉兩得”啊。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新一輪課程改革帶來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也迫使我們要不斷提高充實自己,用新的觀念來武裝自己,把新課程弄懂、吃透,改變已有的教學模式,打破已有的陳舊的、傳統(tǒng)的觀念,使學生在科學課中真的能學到東西,真能親身感感受實驗給自己帶來的喜悅,無論成功與否,真能弄懂哪怕是一個問題,我覺得這也是很大的收獲,我教科學課僅僅一個學期,剛開始真的很茫然,只知道科學是新課程,與自然課有著很大聯(lián)系,但是其它的卻是一無所知,由于一年都沒上班,對一些新方法,新要求更是知之甚少,但是通過幾次備課,參加了幾次研討會后,使我心理開朗了許多,了解了一些新的方法、新思路和新理念,使我真正懂得,想教好這門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通過這半年的教學實踐,我有點點體會,F(xiàn)在做以小結。
第一點體會就是我的教學觀念發(fā)生了變化
雖然說我也曾教過自然課,但是科學和它有著很大不同,過去只是教師講,學生聽,照著教材講;而現(xiàn)在呢?是教師用教材教,真正讓學生去想、去做、自己去探究,教師只是引領者和輔助者而已,使我知道素質教育不是口號,而是確實要培養(yǎng)學生能力,要著重在這點上下功夫,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第二個體會是我逐漸有了明確的方向
通過參加教研員國老師帶領我們的幾次備課和幾位優(yōu)秀教師的上課后,使我逐漸認識到自己上課的方向,不是一味追求課堂要完成任務,達到什么目的,理解多少東西等等,而是落到實處,通過親自觀察現(xiàn)象、探究活動等具體活動來逐步提高學生科學索養(yǎng),而情感目標也都做了具體化的小目標。而且還給我們提供了教學中具體方法并附加了案例,這樣使我這個新手也能在它指導下順利完成教學了。
我的第三體會就是學生興趣更高了
教材中選擇了學生常見的事物,像吹泡泡、玩陀螺這些學生常玩的東西,像熱水變涼,哪種材料傳熱快這些問題;我們穿什么這些學生每天接觸的東西。這樣學生感覺像平時玩游戲一樣,上課極易興奮,學生興趣極高,另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大發(fā)揮空間,像有些內容我可以把它合并一起講,有些學過的可以一帶而過,不必在浪費時間了,這就真正體現(xiàn)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我的第四個體會是科學課的知識強調了系統(tǒng)化
它的每一個單元中的內容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在做科學研究,另外新教材處處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我覺得,每一節(jié)課基本都是以探究為主,教師只是給予協(xié)助,推動他們順利完成探究活動,我感覺通過這半年教學,對我的能力要求更高了,我也存在許多差距,我想這對我是一個推動。
最后一點,我覺得我對學生的估評低了
剛開始上課時,每個實驗我說一步,他們做一步,總不敢放手,怕他們做不好。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完全有能力做好,而且有時超出我的想象,他們收集資料和知道的東西,有時連我都不知道,使我很吃驚,出呼我的意料,這時,我覺得給學生一個正確估計很重要。
以上是我通過這半年教學總結出的一點體會,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我有信心把這項工作做好。我相信我們的未來會逐漸變好,科學教育也會越來越好!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6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及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在使用兩年的時間里,我的感觸很深,我覺得這一教材真正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社會的需要出發(fā),充分依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統(tǒng)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下面,我想談一下自己在使用這一教材中的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科學》教材所安排的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小學《科學》真正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兒童的童心、童趣,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親身經(jīng)歷的機會,促使他們去自主地參與、主動地探索,在參與和探索中有所收獲。同時有機地把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同時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尊重事實、勇于探索和質疑的科學精神。
二、小學《科學》教材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在使用這一教材中,我感覺這一教材在編排中充分考慮了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驗背景、個性特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學習內容、教學活動、設計制作、綜合評價等多方面都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創(chuàng)新空間。它并不象小學自然教材那樣內容非常的固定,實驗過程、方法非常的單調、一陳不變,而是相當?shù)撵`活,教師可依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調節(jié),而學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創(chuàng)新的空間,因此,我覺得這一教材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進行猜想活動和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由此可見猜想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活動,一方面、正確的猜想會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會激勵他在以后的活動中更加大膽地去猜想,去實踐;再者即使是學生猜想不夠正確或不夠全面時,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也會從中有所感悟,去不斷地實踐和探究,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光靠猜想還不行,要勇于去實踐,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覺得教材設計的猜想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好,它對學生進行好探究活動、學習好科學有很大的'幫助。逐漸地猜想會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一種探索的動力。我覺得讓學生無目的的去實踐在學生頭腦中不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帶著猜想去實踐,學生的活動會更豐富、更充實、更有意義。另外小學《科學》非常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這也會對學生的發(fā)展是一種促進,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可以有新的發(fā)現(xiàn),另外通過交流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別人發(fā)言的良好習慣,同時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學生的許多的閃光的思想火花也是在交流中迸發(fā)出來的。所以,從起點三年級《科學》上冊起就開始注重這樣培養(yǎng)學生,我想幾年下來,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會有所改變,有更大的發(fā)展。
四、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科學的人文精神
在這一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我們深有感觸的是科學教材在編排上很好地將科學活動與社會生活、學生個人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科學知識并不是單一呈現(xiàn)出來的,而是多層次多角度呈現(xiàn)給學生,另外教材在編排中還非常注重了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五、注重培養(yǎng)學生長期進行觀察活動的能力
《科學》這一教材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長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培養(yǎng)他們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深有體會,學生進行一時地觀察對他們來說很容易,但要長期堅持,很多孩子會中途放棄,最后會一無所獲,我們的孩子確實需要在耐力與毅力的方面進行培養(yǎng),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科學》在這一方面就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地鍛煉機會。課外活動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地鍛煉機會,我覺得非常好,符合社會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06-12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06-10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03-01
關于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01-01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熱門】12-29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薦】12-29
【推薦】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12-29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1-18
【精】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01-19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推薦】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