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8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1
1、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學校教育要成為“活的教育”,成為真正培養(yǎng)人的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對人的發(fā)展起促進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對新課改、面對新教材,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是當務之急。如果還是一味地認為學習歷史就是為了考試,那就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如今,歷史新教材的教學要求已不僅僅停留在考試的層次上,更多地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歷史,分析當今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發(fā)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不再是培養(yǎng)只會考試的“書呆子”了。
2、更新備課方式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歷史新教材的特點,我們在備課時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進行備課,這些素材已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教參和輔導資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網(wǎng)絡資源,因為網(wǎng)絡上的素材非常豐富。同時,教師的備課還可以備一些學生的活動,某些課中,可以調動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來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高一歷史集備組曾用過如下方法進行備課,(一)課前調查學生在本節(jié)課上希望學到什么知識,他們對本節(jié)課的哪些內(nèi)容特別感興趣。(二)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絡,查找一些和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三)改變以往手抄式備課為電子備課,這樣不但提高了備課效率,也提高了備課質量。(四)加強集體備課,優(yōu)化個人備課。備課組全體成員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對將要教的內(nèi)容進行集體討論,如:教學目標該如何制定,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本課重點是什么,如何突破;難點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課怎樣導入效果較好,一開始就能激起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教學內(nèi)容該怎樣教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課后檢測應怎樣編寫,編寫哪些類型的題;在本課中,該給學生制定怎樣的活動方案,等等。通過集體備課,得出本節(jié)課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個人和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二次備課。這樣,備出來的.一節(jié)課,既充分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體現(xiàn)了新課標要求的“活”字。
3、更新課堂教學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和新教材對課堂教學方法極為重視,明確提出要教師轉變角色,教師已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播者了,教師更多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的合作者、探究者。學生的學習也要充分體現(xiàn)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理念。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填鴨式”的課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當今的教師應該多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更新課堂教學的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和在課堂教學中假設活動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也是我們目前使用過的兩種較好的方法。
①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集圖像和聲音于一體,模擬展示當時的歷史情景。這樣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由感而發(fā),認識歷史、感受歷史和分析歷史,從而記住歷史。這就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使課堂變得更加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谡n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常用的課堂活動形式,如:分組討論、分組辯論、小組搜集資料競賽、課堂表演及其它課堂活動形式。有時,還可以把幾種活動形式結合起來使用,那樣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專題一的第二課“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時,就設計了一個活動內(nèi)容。一場對是采用郡縣制還是分封制的朝議的模擬表演。通過活動,不但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資料并作出分析、判斷的能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加強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改變了學生對歷史課枯燥無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4、更新教學評價機制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正在更新教學評價機制,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我們更加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在評價標準上,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學業(yè)成績,更多的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評價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評價,又注重質的評價。通過全方位、深層次地評價,使得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fā),從而使得新教材的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2
近年來,我省全面展開了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就歷史學科而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歷史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教學理念,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了學生學習不主動、教學資源匱乏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極大地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積極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教學新問題
20xx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最后階段,隨即我省開始全面實施新課程。我作為一名高一的歷史課教師,經(jīng)過近一個學期的探索,結合自身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現(xiàn)就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及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的新對策談一些膚淺的看法。
1。歷史專業(yè)知識基礎薄弱。在我們x地區(qū),初中社會課按照國家標準開設,但由于中考時開卷考試,而且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式,認為歷史是副科,所占分數(shù)又沒有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科目那么多,這就造成大多數(shù)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平時從未重視過歷史課,從而忽視了歷史課的正常教學,歷史只作為副科而存在。所以,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給新課程的教學進度帶來影響,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2。專題學習帶來的困惑。在課程結構上,新課改采取了“模塊+專題”的形式。應該說在初中有了較為系統(tǒng)的學習的基礎上,高中再以歷史專題的`方式,把歷史內(nèi)容加以整合,探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線索性和規(guī)律性,這樣既可以避免歷史基礎的重復學習,還能轉換認識問題的角度,適當?shù)靥岣邭v史學習的難度,培養(yǎng)學生史實結合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但是,這種假設嚴重地脫離了初中學生不重視歷史甚至不學歷史的現(xiàn)實情況,使初高中歷史銜接出現(xiàn)斷層,給高中歷史教學帶來很大問題,也帶來很多的困惑。
3。在思想上,學生對歷史學習極不重視。長期以來,歷史作為副科沒有得到學生的重視,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學習歷史毫無用處,歷史講述的是已經(jīng)過去的、無法精確驗證的歷史現(xiàn)象,它既不能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也不能帶來社會價值,忽視了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這些習慣和看法影響到學生,就使學生在思想上對歷史學習極不重視。
4。學生無法獲得有效的信息。現(xiàn)在,在高考指揮棒下,我省多數(shù)學校都實行封閉式教學。學生缺乏獲得信息的途徑,網(wǎng)吧不能進,學校圖書館的資料有限;物理、化學、生物、數(shù)學、語文、英語又擠占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學生課余根本沒有時間去預習、復習乃至收集資料等等,從而導致教學時間嚴重不足,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經(jīng)過近半年的不斷學習,不斷嘗試,注重改進新課改、新特點下的教學方式,摸索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新對策。
1。改變授課方式,以互動方式為主,營造和諧融洽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因此,要實施素質教育,確保課程教材改革順利進行,就必須改變廣大教師習以為常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等途徑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實踐機會,使學生逐漸形成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和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2。靈活運用課程資源和多樣化、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探索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探索多種課堂學習方式。如情景教學法,以多媒體展示情景資料、圖片或播放視頻讓學生融入到歷史情景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教學目的。上課時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教師選擇適當?shù)慕虒W材料,創(chuàng)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質疑探究的欲望,鼓勵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自主質疑,對歷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尋求新的發(fā)現(xiàn),獲得新的認識。通過不斷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自主質疑的思維品質,最終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提高學生的素質。
3。要善于運用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陣地和途徑,鉆研教材、優(yōu)化教學方案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及其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科學的有層次的符合教學要求的歷史知識網(wǎng)絡,揭示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客觀規(guī)律,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4。改變教師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課改下教學不再是教師對學生單項的“培養(yǎng)”,教師也由以前課堂上的“主演”轉變?yōu)椤皩а荨,組織引導學生的課堂活動。這就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必須優(yōu)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教師應為學生獲取、分析、信息和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也是搞好課改的關鍵。
總之,高中歷史課改已如火如荼展開,歷史課改對每一位高中歷史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新課改成功與否與每一位教師關系密切。我們唯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在教學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勇于面對新課改的潮流,才能使歷史課煥發(fā)新活力,更好地為社會發(fā)展服務。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3
高中是一個對于我們的基礎知識體系進一步細化的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jīng)有了自己獨立的、深刻的意識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激發(fā)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高中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將素質教育和高考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作為一名高中的歷史老師,我將自己的一些教學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改變教育理念,學習教學創(chuàng)新
過去的教學大都是沒有工具,也沒有教學的方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每一節(jié)課都是完成教學的進度為主,照著課本進行填鴨式教學,對學生的問題不予理睬,堅持自己是對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漸漸禁錮了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讓學生覺得課堂是枯燥無味的,也使學生對歷史失去興趣,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需求。
因此我們作為教師要主動改變我們的'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將其運用到教學當中。比如講多媒體的教學應用在課堂上,播放一些歷史記錄片,當文字變成生動的畫面時,學生的記憶就會更加的深刻,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的快速,同時不再是將書本上的內(nèi)容一股腦的灌輸?shù)綄W生的腦子里,而是引導學生去思考,老師去提點和進行補充,讓課堂變得有趣。
二、向課堂要質量,備課有方法
如何在短短的45分鐘內(nèi)將教學變得更加有質量,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更加的快。課本使我們必須要熟知的,利用每一個素材制作好資料,使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吸收進,而不是在課后就還給老師了。
寫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記錄下來,怎么將刻板的文字講的生動有趣,就要在準備工作上多下功夫。
三、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角,學生提問題,老師進行解答。這樣使學生自己去思考,鼓勵他們自主的學習,提高他們對于學習的主動性。
“唯物史觀”又被大眾稱為“歷史唯物主義”,在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由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唯物史觀點明了真正的歷史是物質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過程,并指出了人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4
一、新教材的優(yōu)勢。
緊扣時代脈搏,增加經(jīng)濟文化比重,介紹了不同的學術觀點,設置了“學習探究課程”,“課前提示”,“學習思考”,“資料卡片”,“知識鏈接”,圖片資料增多;內(nèi)容豐富多彩,引導方式多樣。既可使學生緊跟時代步伐,又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還能夠讓他們適當接觸不同的史學觀點,多角度地認識問題。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不少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1.新教材沒有體系,史實不清,學生很難把握。目前高一歷史課本分必修一.二.三,分別講授政治史經(jīng)濟史文化史。但是由于分專題展開,且不少內(nèi)容沒有講清基本的`歷史史實,使學生無從掌握。教師如果加以補充說明,時間不允許;如果不補充,學生疑問多,很難真正理解教材,提升能力就更難了。
2.課文中的標題企圖體現(xiàn)文學色彩,淡化甚至消除了歷史學科特色。如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一課“古代中國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中“從‘刀耕火種’到以‘以牛耕’”,不如直接改為“古代中國農(nóng)耕技術的演進”;再如“大禹和他的繼承人”改為“中國古代水利事業(yè)”等等。這樣既簡單明了,使學生能很快抓住中心,無需教師再重新“翻譯”,又具有鮮明的歷史學科特色。
3.有些課容量太大,無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仍以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一課“古代中國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為例,該課正文含5目,此外還有“課前
提示”1則,“學習思考”3題,“資料卡片”2則,“知識鏈接”1則。這樣,一堂課不可能完成基本任務;至于“自我測評”.“材料閱讀與思考”以及“常規(guī)訓練”根本無法在課堂上涉及,而目前高一學生又沒有能力獨立完成。為了給學生講解一些必需講解的知識和試題,不得不多用課時,而學校只能按教學大綱給我們分配課時,最終就實現(xiàn)不了教學計劃。
三、相應對策
雖然新教材存在一定問題,但我們無法回避,更不可能開“歷史倒車”。為此必須有相應對策,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1.緊扣“會考標準”。教師應熟悉會考標準中的“知識條目.考試要求”,在授課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2.依據(jù)大綱精心備課,對教材進行重組,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
3.動員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比如,“常規(guī)訓練”“知識整理”欄中的填空題就可以要求學生提前完成,教師正式上課前進行檢查督促。這一過程可使學生了解課文梗概,有助于提升教學進度。
4.在預習基礎上,一些簡單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敢于“下放權力”,指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樣既可節(jié)約時間,又可培養(yǎng)學生能力,還可養(yǎng)成不依賴老師的良好習慣。
雖然采取一些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請各位同仁不吝賜教。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5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今天學習歷史,不僅為了了解過去,更多的是為了現(xiàn)在和未來,為了減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走彎路,為了更好地預測未來。而如火如荼進展的高中的新課程改革也恰恰賦予了歷史這門學科新的生命力。作為一名高一歷史教師,在我半年的歷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鉆研教育方法,以及與同學生的親密接觸中,逐漸的了解到相關知識。下面,我就高一歷史教學談幾點粗淺認識:
1、充分利用教材,以黨史為線索,進展愛國主義教育。
2、宏觀掌握、理清線索,構建教材的總體框架。劃分歷史分期,在每個階段弄清重大歷史事件,講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3、對教材進展適度的拓展。我們常說,老師和學一是一捅水和一滴水的關系。為了使學生學到一點知識,老師必須把與此相關聯(lián)的其他學科知識相聯(lián)系,進展綜合、歸納、分析比較,知其來龍去脈。
正確的、合理的、科學的教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對于重大歷史事件、多用講解法,講清重大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內(nèi)容和影響及其地位,對于每章每節(jié),講清前后聯(lián)系,每章一總結,一復習。
2、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景,盡可能地再現(xiàn)當年的歷史畫面。
3、表格式教學法。歷史教學中,重大歷史事件的比較,可以用此方法,一目了然。如《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比較》,1942年與1957年整風運動的比較等。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男同學喜歡學習歷史,認為這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將來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而女同學不喜歡學習歷史,認為過于古板,缺乏人情味,在高一歷史屢次考試中,不及格的同學中,2/3是女生,而在高二文理分科時,這些不及格的女生大多學習文科。所以,我就要求他們熟記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再慢慢認真體會、領悟。因為女生的心細,而歷史又多要求記憶。
2、每月考一次,征求學生意見一次,了解學生的心聲。
3、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消除“木桶效應”。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讓所有差生都變成優(yōu)秀生,是不現(xiàn)實的,但讓他們都有提高,總是可能的。經(jīng)過努力,差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提高。
1、加強課堂管理。
2、按時收交作業(yè)。
3、月考完畢后,催促退步者找出差距,尋找原因。
準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給予學生更廣闊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搞好課前預習,不僅僅是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改變以往教師“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1、激趣指導興趣是學生學習是否成功的致命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前提下,在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中興趣顯得非常重要,這里的合作學習既有師生間的合作學習又有生生互動合作探究學習。那么,要想使一堂課上的生動有趣更有價值,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科學搭配,合理分組科學劃分異質小組既能讓學生感到強烈的個人責任感,又能使他們認識到積極互賴、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它對改善課堂的社會心理氣氛、促進學生良好的認知品質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合作、社交等各種技能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2)、教師參與,適時調控在教學中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共同研討,是實施“合作學習”的一項重要舉措。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探究更為重要,要使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關鍵是教師要轉變觀念,放下架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角色轉換,重心下移,與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和學習的引導者,在詳細分析問題時,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進展討論、分析、交流。
。3)、在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中教師是“主角”,而少數(shù)學習被動的學生只能當“觀眾”,致使部分學生心理承受力小,耐挫折能力差,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往合作,有的同學感覺得不到老師的重視,于是產(chǎn)生思想,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成績越來越差,更有甚者與老師產(chǎn)生敵對情緒,不斷地滋事生非擾亂正常的教學活動。這些現(xiàn)象是學校和社會都不愿看到的,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采取多種形式,有方案的組織他們在課堂上舉行演講、討論等,為他們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huán)境,搭建更為開放的舞臺,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和表現(xiàn)的時機,從而使學生興趣得到極大提高并積極地投入到師生互動合作探究中去。
2、講究聽課技巧,注意聽課方法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是舉疑解難的過程。聽課方法得當,習慣有素,配合默契,能使課堂的每分鐘有效地得到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產(chǎn)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在聽課的方法與習慣養(yǎng)成上,由于每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的特色各異,歷史教師在剛開始承受新班級授課時,都有一個了解、融通、適應到默契的過程。了解與融通。關鍵是感情上要溝通。學生了解老師講課的個性,老師更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古人有言:“親其師,信其道”,其實,這句話再也沒有比歷史教學中表現(xiàn)得更充分更直接了。適應與默契。首先老師要適應學生,適應學生的根底,適應學生的特點,關鍵要適應學生以往歷史養(yǎng)成的一些好習慣;其次老師要放開架子讓學生適應自己。適應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個學生不同的神情,老師能體察出對知識的掌握運用程度;老師的每一種神情、動作,學生都能體會出所傳遞的知識信息。
當然,良好默契的歷史學習氣氛的養(yǎng)成,是歷史教學活動的`難點,也是閃光點,它要求教師:教風民主、知識全面、思維敏捷、駕馭課堂嫻熟自如,調控得心應手。特別表現(xiàn)在學生質疑問難題上教師要堅信:態(tài)度上只有沉下來,學生的問題才能提上去。同時,師生都應明白這樣幾句話:舉疑不在大小,不會那么難;解疑重在點撥,喻那么善教;求知不應待知,自得才樂;知識重在探究,積累乃博。
在課堂教學后的遷移練習,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適宜的消化土壤,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
過去的教學大都是沒有工具,也沒有教學的方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每一節(jié)課都是完成教學的進度為主,照著課本進展填鴨式教學,對學生的問題不予理睬,堅持自己是對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漸漸禁錮了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讓學生覺得課堂是枯燥無味的,也使學生對歷史失去興趣,不符合時代的開展需求。
因此我們作為教師要主動改變我們的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將其運用到教學當中。比方講多媒體的教學應用在課堂上,播放一些歷史記錄片,當文字變成生動的畫面時,學生的記憶就會更加的深刻,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的快速,同時不再是將書本上的內(nèi)容一股腦的灌輸?shù)綄W生的腦子里,而是引導學生去思考,老師去提點和進展補充,讓課堂變得有趣。
如何在短短的45分鐘內(nèi)將教學變得更加有質量,學生承受知識的效率更加的快。課本使我們必須要熟知的,利用每一個素材制作好資料,使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吸收進,而不是在課后就還給老師了。
寫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記錄下來,怎么將刻板的文字講的生動有趣,就要在準備工作上多下功夫。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角,學生提問題,老師進展解答。這樣使學生自己去思考,鼓勵他們自主的學習,提高他們對于學習的主動性。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6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今天學習歷史,不僅為了了解過去,更多的是為了現(xiàn)在和未來,為了減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走彎路,為了更好地預測未來。而如火如荼進行的高中的新課程改革也恰恰賦予了歷史這門學科新的生命力。作為一名高一歷史教師,在我半年的歷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鉆研教育方法,以及與同學生的親密接觸中,逐漸的了解到相關知識。下面,我就高一歷史教學談幾點粗淺認識:
下面,我就高一歷史教學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數(shù)。
1、充分利用教材,以黨史為線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宏觀掌握、理清線索,構建教材的總體框架。劃分歷史分期,在每個階段弄清重大歷史事件,講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3、對教材進行適度的拓展。我們常說,老師和學一是一捅水和一滴水的關系。為了使學生學到一點知識,老師必須把與此相關聯(lián)的其他學科知識相聯(lián)系,進行綜合、歸納、分析比較,知其來龍去脈。
二、研究教法,做到得心應手。
正確的、合理的、科學的教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對于重大歷史事件、多用講解法,講清重大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內(nèi)容和影響及其地位,對于每章每節(jié),講清前后聯(lián)系,每章一總結,一復習。
2、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景,盡可能地再現(xiàn)當年的歷史畫面。
3、表格式教學法。歷史教學中,重大歷史事件的比較,可以用此方法,一目了然。如《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比較》,1942年與1957年整風運動的比較等。
三、研究學生,做到知彼知己。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男同學喜歡學習歷史,認為這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將來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而女同學不喜歡學習歷史,認為過于古板,缺乏人情味,在高一歷史多次考試中,不及格的同學中,2/3是女生,而在高二文理分科時,這些不及格的女生大多學習文科。所以,我就要求他們熟記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再慢慢認真體會、領悟。因為女生的心細,而歷史又多要求記憶。
2、每月考一次,征求學生意見一次,了解學生的心聲。
3、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消除“木桶效應”。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讓所有差生都變成優(yōu)秀生,是不現(xiàn)實的,但讓他們都有提高,總是可能的。經(jīng)過努力,差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提高。
四、加大管理力度,從嚴要求學生,是我們永恒的主題。
1、加強課堂管理。
2、按時收交作業(yè)。
3、月考結束后,督促退步者找出差距,尋找原因。
4、重視每次考試,考前認真地復習。
5、設立會考倒計時牌,警示學生。
6、各班建立歷史學習互幫互助小組,由每次考試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每次考試過后,重新總結一次。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7
歷史課程的專題式教學確實是我們感覺到新課改小新教材的難度,如何降低這種難度,體會如下:
第一,每一節(ji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跨度比較大,原有的歷史教學時序性和整體性較強,新課程則打破了原有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雖然其體系上表現(xiàn)比較貫通,立體感比較強,但接受能力可能要降低,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做適當?shù)囊龑В瑤椭鷮W生整合、構建某歷史階段的框架體系。
第二,新教材內(nèi)容更簡練,材料更豐富,能力培養(yǎng)更明顯、更具體,如何通過高中的歷史教學,增強學生的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評價等能力,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而要完成這一任務,就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歷史知識和較深的理論素質。首先,打鐵先需自身硬。我們也要首先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模式。我們教師只有練好了自己的.內(nèi)功,才能在教學中運用自如,滿足學生的需要。其次,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凸出一個核心,圍繞這一核心主題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恼,以增強專題教學的有效性。其三,不能割裂各專題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打通中外歷史的關節(jié),幫助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的點---線――面。同時,教師還要把歷史知識和現(xiàn)實中的社會熱點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課堂的教學引發(fā)現(xiàn)實的思考,促成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其四,引領學生對相關歷史進行規(guī)律性的總結,讓學生學會主動地去探究他們內(nèi)在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8
近年來,我省全面展開了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就歷史學科而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歷史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教學理念,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了學生學習不主動、教學資源匱乏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極大地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積極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教學新問題
20xx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最后階段,隨即我省開始全面實施新課程。我作為一名高一的歷史課教師,經(jīng)過近一個學期的探索,結合自身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現(xiàn)就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及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的新對策談一些膚淺的看法。
1、歷史專業(yè)知識基礎薄弱。在我們滄州地區(qū),初中社會課按照國家標準開設,但由于中考時開卷考試,而且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式,認為歷史是副科,所占分數(shù)又沒有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科目那么多,這就造成大多數(shù)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平時從未重視過歷史課,從而忽視了歷史課的正常教學,歷史只作為副科而存在。所以,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給新課程的教學進度帶來影響,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2、專題學習帶來的困惑。在課程結構上,新課改采取了“模塊+專題”的形式。應該說在初中有了較為系統(tǒng)的學習的基礎上,高中再以歷史專題的方式,把歷史內(nèi)容加以整合,探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線索性和規(guī)律性,這樣既可以避免歷史基礎的重復學習,還能轉換認識問題的角度,適當?shù)靥岣邭v史學習的難度,培養(yǎng)學生史實結合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但是,這種假設嚴重地脫離了初中學生不重視歷史甚至不學歷史的現(xiàn)實情況,使初高中歷史銜接出現(xiàn)斷層,給高中歷史教學帶來很大問題,也帶來很多的困惑。
3、在思想上,學生對歷史學習極不重視。長期以來,歷史作為副科沒有得到學生的重視,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學習歷史毫無用處,歷史講述的是已經(jīng)過去的、無法精確驗證的歷史現(xiàn)象,它既不能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也不能帶來社會價值,忽視了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這些習慣和看法影響到學生,就使學生在思想上對歷史學習極不重視。
4、學生無法獲得有效的信息。現(xiàn)在,在高考指揮棒下,我省多數(shù)學校都實行封閉式教學。學生缺乏獲得信息的途徑,網(wǎng)吧不能進,學校圖書館的資料有限;物理、化學、生物、數(shù)學、語文、英語又擠占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學生課余根本沒有時間去預習、復習乃至收集資料等等,從而導致教學時間嚴重不足,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經(jīng)過近半年的不斷學習,不斷嘗試,注重改進新課改、新特點下的教學方式,摸索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新對策。
1、改變授課方式,以互動方式為主,營造和諧融洽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因此,要實施素質教育,確保課程教材改革順利進行,就必須改變廣大教師習以為常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等途徑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實踐機會,使學生逐漸形成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和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2、靈活運用課程資源和多樣化、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探索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探索多種課堂學習方式。如情景教學法,以多媒體展示情景資料、圖片或播放視頻讓學生融入到歷史情景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教學目的。上課時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教師選擇適當?shù)慕虒W材料,創(chuàng)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質疑探究的欲望,鼓勵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自主質疑,對歷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尋求新的發(fā)現(xiàn),獲得新的認識。通過不斷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自主質疑的思維品質,最終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提高學生的素質。
3、要善于運用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陣地和途徑,鉆研教材、優(yōu)化教學方案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及其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科學的有層次的符合教學要求的歷史知識網(wǎng)絡,揭示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客觀規(guī)律,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4、改變教師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課改下教學不再是教師對學生單項的“培養(yǎng)”,教師也由以前課堂上的“主演”轉變?yōu)椤皩а荨保M織引導學生的課堂活動。這就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必須優(yōu)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教師應為學生獲取、分析、信息和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也是搞好課改的關鍵。
總之,高中歷史課改已如火如荼展開,歷史課改對每一位高中歷史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新課改成功與否與每一位教師關系密切。我們唯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在教學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勇于面對新課改的潮流,才能使歷史課煥發(fā)新活力,更好地為社會發(fā)展服務。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01-24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體會05-20
高一歷史教學心得11-24
高一歷史教學反思03-23
高一歷史教學總結06-26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03-06
高一歷史教學反思范文04-05
【精選】高一歷史教學總結三篇06-26
高一歷史教學總結4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