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心得體會(熱)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jīng)驗和想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識字教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是語文課程發(fā)展過程中的一貫要求,又是閱讀的基礎,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順利地閱讀,拓展知識面。因此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漢字的教學規(guī)律,我采用多種形式,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一、激趣引導,自主識字
1、運用多種形式導入新課,激發(fā)識字興趣
學生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充分調動自己的潛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日常的識字教學中我采用了諸如“講故事”、“留懸念”、“猜謎語”、“觀圖畫”、“看演示”等多種生動的形式導入新課,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每節(jié)課都有良好的開端。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保持學生的興趣,我盡可能教得生動有趣。例如:學習“口、月、木、日、竹”等字時,我先寫出它們的象形文,讓學生說說像什么事物,再一一配上相應的字,以此引導學生了解漢字最早是畫出來的,然后簡單地向學生介紹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被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學得饒有興趣。這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還讓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學產(chǎn)生了由衷的熱愛。
2、探索識字方法,培養(yǎng)自主識字能力
從第一冊的識字教學開始,我就注重對學生進行識字方法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漢字,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一些識字的方法:
⑴偏旁歸類,如:“辶”有“遠、近、還”等字,“扌”有“打、拍、報”等字。
、票容^歸類,如:清——晴、飄—―漂、很―—跟。
⑶換一換,就是用熟字換筆畫、換部件、換偏旁。如:天―—無、爺―—爸、棵―—課。
、燃右患樱褪怯檬熳旨悠。如:禾+火=秋、人+門=閃、月+土=肚、氵+青=清、艸+田=苗。
、蓽p一減,就是用熟字減偏旁。如:驚—忄=京、把—扌=巴、松—木=公。
、示幾种i,如:“春”字,“三人日下去春游”;“來”字,“米上加橫豎出頭”;“生”字,“一頭牛站在獨木橋上”。
、苏曳戳x詞,如:彎――直、坐――立、多――少、冷――熱。
⑻看圖猜字,如:“棵”字左邊畫棵樹,右邊畫果子;“從”字畫兩個人。
、晚樋诹,如:用“有腳真開心,無腳直犯愁”,區(qū)別“真――直”。
、螘庾R記,如“坐”兩人背靠背坐在地上;“苗”田間長草,植物幼苗。
⑾用組詞的方法來比較識記同音字,如:“再――在、生――升”。
識字教學必須與閱讀同步,在閱讀教學中把識字與學詞、學句、口語表達等加以有機整合,讓識字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加深和鞏固,尤其是低年級閱讀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鞏固識字效果,在教學中避免過細講解,煩瑣分析,把主要精力用在通過閱讀進行識字,通過閱讀鞏固識字效果上。在整合性閱讀中,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用一定符號找生字,畫生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初步感知字形,了解字義;再引導學生根據(jù)字形特點及個人習慣,選擇自己熟悉的方法識記生字。新課程教材的識字量大,自主識字、獨立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很重要,閱讀中要引導學生由“學會”到“會學”。例如在第一冊《我多想去看看》課中的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有的編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記住了“告”字,有的用“去偏旁法”記住了“京”,有的通過比較記住了“北”、“走”和“升”字……接著,我用字卡強化較難讀生字“城、升、廣、想、能、京”的讀音。這樣,既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扎實有效地進行識字教學。閱讀中,還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義,鞏固識字。如在《雨點兒》一課中,我在教學第一段“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時,我先指導朗讀,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理解“數(shù)不清”說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shù)不清”。借助實物雞毛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飄落”,最后用“從”說句子。這樣,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理解課文”、“口語訓練”有機整合,既鞏固識字,又培養(yǎng)了語感。
在實踐中,我嘗試把“識字”和“漢語拼音”、“閱讀”進行有機整合,提高識字的“量”與“質”,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和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
三、讓學生在識字中感受樂趣
1、在游戲中識字,感受活動樂趣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把游戲引入識字教學中,有利于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增強識字的趣味性,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應適時選用不同的游戲。
識字前利用課件和導入語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可以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識字開火車”、“今天我當家”、“字娃娃”等游戲,我們把學習漢字的過程想象為乘坐“識字火車”到“我家”去和“字娃娃”交朋友,做游戲。具體的內3 / 33
容可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如教授第一冊《小小的船》一課,在領略了夜空的美景后,我結合課文內容說:“天上的星星藏著好多‘字娃娃’,誰能找到它們,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下來和你們一起做游戲”!這樣一引導,學生把學習生字當成與“字娃娃”捉迷藏,都興致勃勃地到課文中尋找并認讀起來。
認讀生字的過程往往枯燥乏味,這個過程配上有趣的名字,如“當小老師”、“把生字寶寶請回家”等使其成為有趣的游戲過程。此外可以讓學生互讀、搶讀、分角色讀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認讀生字的趣味性。
在鞏固漢字階段,可以設計多種具有一定競爭性的游戲。如“摘蘋果”游戲,在“開火車”讀生字卡片的過程中,聽讀的學生當“蘋果”。讀對了,大家說:“對,對,‘蘋果’你真棒”。讀錯的同學可以向其他同學請教并改正。這個游戲能有效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熱情,真實準確地反饋出識字情況,便于及時糾正錯誤。還有“猜一猜”、“生字和音節(jié)找朋友”、“芝麻開花的口頭擴詞”等活動,也使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鞏固識字成果。
2、在創(chuàng)新中識字,感受創(chuàng)造樂趣
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在識字教學中創(chuàng)新識字方法,有利于激發(fā)他們大膽求異的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師生共同實踐探索,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有趣的識字方法。如:在“猜猜看”、“變魔術”、“畫一畫”等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根據(jù)每個漢字的特點,自由選擇喜歡的方法記漢字,自主的氛圍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如:學習“葉”字,學生編出謎語:“一字真奇怪,它有十張口”;學習“沙”字,學生能聯(lián)想到“沙漠里水少”;學習“明”時,學生用“日”加“月”的辦法記……
3、在開放中識字,感受自主樂趣
在識字教學中,應該開放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廣泛識字,讓他們體會到生活處處有語文,從而主動地尋找更多的識字渠道。
校園中有各種宣傳櫥窗,上面有“小學生守則和行為道德規(guī)范”、“名人名言”、“法制之窗”等欄目。鼓勵學生到校園里走走、看看、讀讀、認認。這樣,很多學生下課后都會主動跑到櫥窗、板報等設施旁認字,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向老師或者高年級的同學請教。
家庭生活也是識字的廣闊天地。吃、穿、住、行中會遇到各種包裝、廣告、雜志、標牌等,上面有很多漢字。引導學生主動收集學習這些字,通過剪剪貼貼、寫寫畫畫,把所認的字集合編成“課外識字剪貼本”。這一“課外識字剪貼本”記錄了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點滴進步,使學生擁有自主識字的成就感。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06-18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2-27
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06-28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01-27
學習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11-09
識字教學培訓心得體會11-09
關于識字教學心得體會03-11
【熱】識字教學心得體會03-11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薦】03-11
識字寫字教學心得體會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