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2023-08-04 08:15:40 教學總結 我要投稿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常用2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jīng)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fā)揚成績,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常用2篇)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1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閱讀的基礎,是寫作的基礎,這種基礎性主要表現(xiàn)在“會認”這個識字教學的基本要求上。在傳統(tǒng)意義上,對識字教學方面要求“四會”,即“會讀、會寫、會義、會用”。這種單向度的努力和多維度的要求,導致的教學后果就是識字教學越來越呆板,越來越模式化,機械化,繁瑣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復朗讀,重復的機械抄寫和魔術般的卡片認讀,讓學生死讀硬記的傳統(tǒng)教學顯然已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學中,我以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為主導,拓寬學生的識字途徑,從而提高識字效率。具體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激發(fā)識字興趣。

  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是激發(fā)識字興趣的有效方法。在識字教學中,采用“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把識記字形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讓學生自己識字。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fā)現(xiàn)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們總結出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如漢字加減法、想象法、整體記憶法、兒歌法、謎語法對比法等等。在教學時先要求學生自讀課文,遇到生字畫出來,拼拼字音,看看字形,猜猜字義,然后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既快又準地記住字形,然后在全班交流。還有的用漢字加減法來識記“木+木=林 玩-王=元 ”, 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他們自己想出許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創(chuàng)造性的識記方法,讓學生在興趣昂然中不知不覺的記住生字。

  2、充分利用教材優(yōu)勢,提高學生識字興趣。

  教材的各個部分也體現(xiàn)了主動學、有情趣地學的編排意圖。例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涂、畫、拼、擺等活動中,鞏固漢字,在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植識字的信心。教學中,我從教材實際出發(fā),依據(jù)兒童年齡特征,精心設計教法,激發(fā)兒童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例如,漢語拼音第11課中編排了一首兒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豐富的圖畫。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圖文并茂的課文來提高學生對文字符號的敏感性,激發(fā)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我先范讀激趣:讓學生邊看圖邊聽我讀兒歌:月兒彎彎掛藍天,小溪彎彎出青山,大河彎彎流入海,街道彎彎到校園。學生聽后,對這首淺顯易懂的兒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要讀的愿望。接著,指導朗讀:讓學生用小手指著字跟我讀,一遍、兩遍、三遍,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能熟讀成誦。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圈一圈:拿出鉛筆,在兒歌中找一找“彎”字圈出來,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幾個“彎”字。然后連一連:請同學們找一找圖中什么是彎彎的,用線把兒歌中的幾個“彎”字分別與圖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連起來。借助聯(lián)想加深對字形的記憶,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從整體上認記了“彎”字。這樣,字形輪廓和特征就與其意義自然聯(lián)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識記:讓學生再跟著我把兒歌讀幾遍,邊讀邊注意圈出來的“彎”字,“彎”字在多次反復中被認記。

  3、以舊引新,自主識字。

  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個不錯的識字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常常利用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筆畫、部首、熟字,采取加加、減減、換換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比如,在教學識字(一)第1課──《一去二三里》時,讓學生用鉛筆圈出“去”字,讓學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去”字。有的說“土”字加兩筆,有的`說“云”上加一筆豎就變成了“去”。“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生字!闭f著,我們在黑板上板書了一個大大的“去”字,隨后又從講桌上拿起一支鉛筆問大家:這是誰丟的鉛筆?同學們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這支鉛筆上來。我隨機用紅粉筆在剛寫的“去”字上邊加一筆“撇”,告訴學生這一撇就是你丟的東西,你想想,你的東西去了,不就是“丟”了嗎?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想教我們認識‘丟’字啊!苯淌依镯懫鹨黄β,學生們愉快地記住了“丟”字。實驗證明,在有意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即意義識記),由于有思維活動的參與,其識記效果遠勝于無意識記和機械識記

  4、課堂上利用多種活動,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在識字教學中,我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設了“識字列車”“漢字王國”“漢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個生字就成了“字寶寶” 的角色。我們把學習漢字的過程想象為乘坐“識字列車” 到“漢字王國” 去和“字寶寶” 交朋友、做游戲。有時候,我也會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內容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當教學《四季》一課時,在欣賞了四季的美景后,我結合課文內容說:“一年四季里藏著好多‘字寶寶’,誰能找到它們,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出來和你們一起做游戲了!” 這樣一引導,學生把學習生字當成了“字寶寶” 捉迷藏,都興致勃勃地到課文中尋找生字并

  認讀起來。認讀生字的過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這個過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寶寶打招呼”“把字寶寶請回家”等,使認讀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戲過程。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模仿動物讀,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讀、搶讀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認讀生字的趣味性。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jīng)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全體師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老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F(xiàn)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常規(guī)教學

  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后面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聲母、韻母、聲調,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準確地讀出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1、教念兒歌助發(fā)音

  發(fā)音是他們所面臨的最大難題。而發(fā)音教學恰恰是漢語拼音教學的重點內容,按拼音發(fā)音的要求,讓學生一方面體會阻礙部位、氣流強弱、聲帶動靜、舌面高低,另一方面在同一課和課與課之間的發(fā)音比較中掌握發(fā)音方法、技巧。這是拼音教學的基本方法。但是,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發(fā)音方法總是不對。經(jīng)調查得知,除地域方言的原因外,其中多數(shù)人入學前曾在幼兒園上過學前班,那里的教師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的教學訓練,養(yǎng)成了他們很不準確的拼音發(fā)音習慣,以致很難適應學前班拼音教學。如一些學生不能區(qū)分聲母“n”和“l(fā)”的發(fā)音,“k”和“h”的發(fā)音,“b”和“p”的發(fā)音,以及“zh、ch、sh”和“z、c、s”發(fā)音。

  為此,我在有針對性地糾正他們不正確發(fā)音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教會他們念拼音字母兒歌發(fā)音。在教聲母發(fā)音時,教會他們念一首《聲母發(fā)音歌》,即:“聲母發(fā)音不一樣,用心練來仔細想。雙唇用力bpm,唇齒用力fff;舌尖用力d和t,鼻音邊音n和l;舌根用力gkh,舌面發(fā)音jqx;舌尖平放zcs,舌尖翅起zhchshr;嘴角向后yyy,嘴巴小圓www”。在教鼻韻母發(fā)音時,則教會他們念一首《鼻韻母發(fā)音歌》,即:“單韻母,連鼻音,前后鼻音要區(qū)分:前鼻韻母舌前伸,后鼻韻母抬舌根”。這些兒歌瑯瑯上口,小朋友們讀得津津有味,很快從中記住了發(fā)音要領,從根本上糾正了不良的發(fā)音習慣,順利地闖過了字母發(fā)音難關。

  2、評比作業(yè)促書寫

  規(guī)范漢語拼音字母書寫是拼音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包括規(guī)范學生漢語拼音的書寫姿勢、筆畫筆順書寫格式及字跡?墒,就學生而言,能否按教師所規(guī)范的去書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學生自身學習態(tài)度的制約。在批改漢語拼音作業(yè)時,我發(fā)現(xiàn)部分同學作業(yè)比較馬虎,書寫很不規(guī)范。

  針對以上情況,我將每天作業(yè)進行評比后,把優(yōu)勝者的作業(yè)蓋上小紅花。通過評比,全班同學的規(guī)范書寫熱情高漲,作業(yè)認真了,字跡清楚了。拼音字母的規(guī)范書寫還影響了漢字的書寫。

  3、提倡多閱讀

  閱讀是漢語拼音教學的目標和歸宿。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指導學生把音節(jié)和漢字對照,以音節(jié)詞語為單位進行閱讀。通過快速直呼,不斷增識漢字,學好普通話。為了讓書本切實發(fā)揮作用,規(guī)定每天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輪流帶讀,并適當?shù)慕o予鼓勵。經(jīng)過強化訓練,學生不僅能快速直呼,大大提高了閱讀水平,而且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不少知識。

  二、德育工作

  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生情緒激昂、忘情投入的時候,難免會有“吵鬧”的問題,可能會出現(xiàn)“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我都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于是學生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的'基礎上的答案。同時在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相互鑒別,把發(fā)散的思維再回擾起來,這樣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系統(tǒng)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fā)展思維和語言的養(yǎng)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xiàn)象。當然,今后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工作總結05-07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工作總結04-15

一年級線上教學語文工作總結01-12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4-18

語文一年級教學工作總結04-15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工作總結04-27

語文一年級教學工作總結11-30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總結1-語文教學總結04-30

一年級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2-02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