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綠色小班拓展個性發(fā)展
一年來,我們秉持著“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師生互動,共同成長,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夢想;鼓勵自主活動,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幸福與成功;與社區(qū)合作,拓展學生的視野和能力”的小班化教育理念。我們致力于研究小班化教育的廣度和深度,通過以小班化教學為基礎,形成學校獨特的德育和校本課程特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實踐嘗試,力求在小班化教育方面取得突破,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
曾幾何時,東亭學校的老師們開始察覺到學生人數(shù)的減少,但并沒有深入思考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改變他們的教學方式。他們仍然按照過去大班教學的模式進行授課。然而,這樣做導致教學效果越來越差,教育質量逐漸下降。為了突破這一現(xiàn)狀,發(fā)揮小班教學的優(yōu)勢,我們有意識地引導老師們開始反思和改變觀念。我們收集了一些相關資料和他人的實踐經(jīng)驗,并將其推薦或印發(fā)給老師們。同時,積極宣傳小班教學的優(yōu)越性,幫助老師們意識到小班化教學需要改變教學管理模式。我們從過去的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犹剿鳎ㄟ^學習、觀摩、切磋和反思,老師們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觀念,F(xiàn)在,老師們普遍認識到30多人的小班更好地貫徹落實了新課改的要求。在課堂上,他們能夠更多地開展各種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并且與更多的學生進行互動。同時,作業(yè)和試卷的反饋也能夠及時進行。特別是推行導學案和小組合作學習,小班教學的優(yōu)勢變得更加明顯。這些改變讓我們看到了小班教學帶來的益處,老師們逐漸適應并發(fā)現(xiàn)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我們相信,通過持續(xù)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小班教學的效果將會進一步提升。
二、加強培訓研討,提升教師素養(yǎng)。
小班化教學實驗的核心是關注學生,重點在于提升教師的能力。東亭學校一直致力于推行小班化教學理念,并為起始年級的教師提供了通識培訓,明確了開展這一實驗的意義。我們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專題學習、課題研究、教學展示和經(jīng)驗交流等常規(guī)教研活動,以研究和實踐情況為依據(jù),定期進行小班化教育教學工作研討。此外,我們還堅持每周舉行一次小班化教育教學主題教研活動,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不斷加強小班化教學理念的傳播。我們要求教師在學習的同時實踐和探索,從而提高小班化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
我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豐富多樣的培訓形式,開拓教師們的視野,強化教師們的實踐認知,反思改進小班化教學的實踐行為。
選派數(shù)學青年骨干教師田甜到上海參加武漢市小班化骨干教師培訓;選派各學科骨干教師到山東即墨二十八中學習;20xx年5月,組織骨干班主任到武昌實驗中學參加全國德育年會活動。回校后。
我們積極開展小班化教學讀書研討活動,同時建立了研究網(wǎng)絡,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小班化教學的研究探索。我們圍繞著小班化教學的主題,不斷解決問題,并致力于推廣那些具備新思維、高素質和強能力的小班教育教學理念,并樹立起小班教學的先進榜樣。我們推崇并傳播著那些成功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全力培養(yǎng)出一批小班教育教學方面的優(yōu)秀教師。
另外,還以小課題研究為抓手,激發(fā)老師積極思考,努力實踐,形成小班化教育教學成果。
三、創(chuàng)新教學,形成自主合作課堂
小班化課堂教學是對每位學生實行等距離教學。我們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給予每位學生平等參與、平等共享資源的教學,追求每一位學生在現(xiàn)有起點上的進步與提升。要求教師應充分利用小班人數(shù)少的優(yōu)勢,開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的豐富多樣的課堂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交互,給予學生提問、質疑、討論的機會,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教學和個別輔導,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開展,提高學生學習的效度。以上要求和建議,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表、課堂教學與作業(yè)批改評語等教學評價手段、評教評學、學科質量分析等手段強化貫徹落實。
我們充分利用業(yè)務主管部門下校調研、教學質量主題年活動、技能競賽等契機,開展說課、上課、評課、研課等豐富多彩的小班化教學比武活動。以比賽促教學進步,以研討促反思改進。
四、改變常規(guī),拓寬教學渠道
小班化,意味著學生偏少,老師偏多,完全具備打破班級界限,實施走班制的條件。我們在這個方面進行了兩項大膽的嘗試:一是針對有的年級兩級分化嚴重,班內分層效果不理想的狀態(tài),我們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在年級組內打破班級界限,進行走班分層教學,取得良好效果。我們還進行了另外一項大膽嘗試,即開發(fā)老師和社區(qū)資源,打破全校年級、班級界限,以學生興趣為標準,組建了音樂、美術、籃球、足球、乒乓球、閱讀、棋類等興趣活動小組。經(jīng)過興趣小組的鍛煉,學生的自信心有了更大的提高。學校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校園里也有了更多的歡笑。我們還依托社區(qū),借力社會資源,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改變常規(guī),拓寬教學的渠道是我們落實武昌區(qū)綠色教育理念和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項重要舉措,它也將成為我校堅持小班特色辦學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走班制的大膽嘗試和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實現(xiàn)了我校讓學生“學有所成,玩有所得”的教育理念。
五、勇于探索,引入多元評價體系
一張試卷、一場考試、一個分數(shù)就決定了學生的一切,舊有教育評價體系也體現(xiàn)了這種評價的僵化和無奈。我們評價是為了不斷提供、構建個人發(fā)展平臺,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興趣,引入活動評價、體驗評價,注重評價的引導性、發(fā)展性和綜合性全面性。
(1)小組評價法。
以小組為主體的評價。
。2)活動評價法。
通過組織活動來評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能力、習慣等。
(3)鼓勵評價法。
從評價形式上分口頭與書面;從評價媒體上分語言與體態(tài);從評價指向分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學生對老師、個人對個人;從評價時效分即時與長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4)形象評價法。教師用語言描述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
(5)參與評價法。把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間的評價以及家長評價納入對學生的綜合評定的范疇。
(6)無級評價法。取消分數(shù)等第評價學生的做法,提供多次評價機會。
。7)反饋評價法。學生在課堂中有機會反饋自己的學習情況,當然,教學評價改革是一個涉及教育思想和教育全過程的復雜工程。我們目前的嘗試還非常初級,對于今后小班教學活動的改進,我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實踐中探索更公平、科學的評價方法。
小班化實驗研究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教學改革策略,體現(xiàn)了對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對師生個體、個性發(fā)展的重視。通過一年的小班化工作實踐,學校出現(xiàn)了令人欣喜的變化:研討氛圍更加濃厚,課堂更加活躍,效率也有所提升,師生臉上洋溢著更多的笑容,整個學校煥發(fā)出更加美好的氛圍!
【踐行綠色小班拓展個性發(fā)展】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綠色的世界教案03-19
小班語言發(fā)展能力教案03-17
小班社會教案親親綠色04-19
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03-15
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03-30
小班社會教案親親綠色03-31
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03-29
小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綠色的世界》10-26
小班繪本走開綠色大怪物教案03-16
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10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