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集錦6篇
總結(jié)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jīng)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jié)構(gòu),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jié)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ji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篇1
本學期我擔任了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已有18年沒有教小學一年級了,因今年我校教師減員,這屆入學兒童中有幾個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因為難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等諸多原因,教師們都不敢理解這個班,我自這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承擔下來,作為我的“試驗田”進行細心耕耘,下頭做一個總結(jié):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jù)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經(jīng)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了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于理性,對于外界事物,側(cè)重于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向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理解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伙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關懷,明白教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yǎng)成重于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所以,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里,養(yǎng)成有備無患,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習慣。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fā)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能夠補充自我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fā)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我沒有關系似的。5.教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教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我的不一樣見解,但要舉手,獲得教師的同意后,才能發(fā)言。6.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書寫要認真規(guī)范,不敷衍教師。7.課前要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教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復習,有疑必問,要到達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頭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于嚴肅,筆者認為: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我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明白教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教師和藹可親,易于接近。我經(jīng)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zhèn)痛快!”。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此刻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量和認識問題、理解問題的本事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忙學生提高識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忙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么n想什么在識時,運用古代的造法幫忙學生識。提前教會學生查典,運用典學習拼音、詞。
學完拼音后,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么寫什么拼音、漢都能夠。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yǎng)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后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fā)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jiān)督、幫忙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經(jīng)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到達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xù)探索、實驗,總結(jié)出適合自我特點的教學方法來。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篇2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間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作為一年級語文教師,我覺得很忙碌,很辛苦,但也很快樂. 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大量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chǎn)生厭倦心理,但一年級新課程的內(nèi)容多、知識面廣,又是打基礎和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候。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精心考慮教法,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仡欉^去的日子,有收獲、有困惑,F(xiàn)將本期教學工作總結(jié)如下,以期對今后的工作有所啟示。
一、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
1、積極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參加學校、組內(nèi)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把新課標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教學注重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注重尊重學生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虛心請教。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向同組老師學習。以便盡快掌握一年級的新的教育教學的方法,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重難點。自己遇到不夠明白的地方虛心向組內(nèi)老師請教。
3、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上好每一節(jié)課。充分利用資源,為自己上課作好準備。同時,我經(jīng)常上網(wǎng)尋找有關的教學資源,如課件、教案、教學實錄、教學經(jīng)驗論文等,與年級老師共享,從而不斷為自己的教學水平“充電”。
二、 具體教學工作
。ㄒ唬┐蚝脻h語拼音知識的基礎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教過的老師經(jīng)常交流,并向她們學習教學經(jīng)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并經(jīng)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孩子學習拼音的興趣。
(二)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要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所謂“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個人。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等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導學生學會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所以在課堂上常常提醒學生“注意做到三個一。一拳、一尺、一寸。”
。ㄈ┡囵B(yǎng)學生的朗讀
首先,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fā)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diào)、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有感情地讀書也是我的樂趣,與孩子們一同感受讀書帶來的快樂,使我的課堂豐富而生動。
。ㄋ模┳龊门鄡(yōu)補差的工作,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個班級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接受能力也有不同,面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性,我努力抓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后進生,都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納他們,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自己適合的知識,讓他們在學習上有所進步。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篇3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zhì)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此文轉(zhuǎn)自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更好的貫徹實施素質(zhì)教育,領會和運用新的課程標準.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也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教育觀。我們學校非常重視一年級這個起步年級,也是率先走進新課程試驗的年級,F(xiàn)將我們學校開展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情況總結(jié)如下:
一、慎重、精心挑選教師
為使一年級走進新課程試驗取得成功,學校領導多次研究、征求意見,挑選了六位責任心強、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且具有一定教育經(jīng)驗的教師擔當一年級任科教師,她們中有業(yè)務領導,有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大多是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年輕人,而且她們都有不斷學習,勇攀高峰的精神。
二、組織、培訓學習
一年級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先行者,為了讓一年級教師學好、用好新課標,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泉山區(qū)進修學校首先對一年級教師進行上崗前的培訓,接著暑假期間,冒著高溫酷暑,一年級教師又參加了市級培訓。均取得了培訓合格證書。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行動上,一年級教師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投入到課改實驗中去。開學后,校領導又利用業(yè)務學習時間組織大家學習、或自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在實踐中學習理論,再用理論去指導實踐。
三、“走進新課程”研討課
通過學習實踐,我們?nèi)i_展了走進新課程語文研討課,全校35歲以下的教師參與了上研討課,同時還對這些課組織了兩次座談討論,教師們用新的課程理念去評析所上課的成功與不足,使上課的教師總結(jié)了經(jīng)驗和不足,同時也是大家在一起磋商、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過程。未上課的教師在座談會上談了以后,再寫出了評課意見?傊,在走進新課程的過程中,師生雙方都得到了提高與發(fā)展。
四、一年級研討課的展示
根據(jù)局教科研室的要求,一年級教師上課率不低于50%,學區(qū)在各校之間開展了一年級研討課的評比活動。我們學校語文張利斌老師、黃長慧老師、數(shù)學顧艷麗三位老師上了課。張利斌老師在上口語交際《借鉛筆》一課時,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觀看小猴向小熊貓借鉛筆時,是如何講禮貌,把話講清楚,借到鉛筆的。同時,她還創(chuàng)設借東西,合作學習制作手工的情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時學會合作,以及怎樣向別人借、還東西的訓練。讓學生在愉快的制作中學習了合作完成一個作品。借東西、還東西時學生也懂得了怎樣使用文明用語。課堂上,張老師始終注意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尤其是張老師發(fā)現(xiàn)兩個孩子從開始就不合作的事時,她沒有因公開課而置之不理,而是讓學生對他們的做法進行評價,使學生認識到不合作是做不好事情的,同學之間應該相互謙讓。從這可以看出,張老師確確實領會了“以人為本”的真諦,教師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孩子,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這也是張老師上課中的閃光點。
黃長慧老師在教《家》一課時,注重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對家有了更溫馨、更親切的感情。在上課的過程中,黃老師運用自己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制作精美的頭飾,當堂畫出美麗的圖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去學習,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學習情緒十分高漲,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她們的課在學區(qū)分別被評為一、二等獎。
五、一年級百字競賽
為了督促、檢查一年級的語文基礎知識,學校組織了一年級的語文基礎知識競賽。通過競賽,學生的知識得到了強化與鞏固,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學習中的不足,為期末復習做好了鋪墊。
在新課標精神的指導下,我們?nèi)w一年級教師將繼續(xù)更新觀念,用新的理念去實踐語文教學,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開發(fā)課程資源,使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篇4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這學期又很快過去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能根據(jù)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以新課程實驗改革為契機,以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為基點,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教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xiàn)將具體工作總結(jié)如下:
(一)抓實生字的認寫,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本學期要求學生認識550個字,會寫250個字。在教學中我把生字教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生字教學是每堂課的教學重點,同時我又遵循認寫分步,多認少寫的原則。對于要求會認的生字,我引導學生找到識字方法,以便能快速地識記。現(xiàn)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許多好的識字方法。有熟字加偏旁法,熟字換偏旁法,熟字加熟字法,猜謎語法等等。學生根據(jù)不同的生字選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學生識記生字后,我會采用不同的形式,讓生字復現(xiàn)在學生眼前。如從課文中摘抄含有生字的句子讓學生誦讀,或把本課生字貫串起來成為一句話讓學生認讀。如《棉鞋里的陽光》一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是:媽、奶、棉、照、曬、蓋、午、收、脫、躺、合、眼、睛、擺,我就把它們串連起來是:“早晨,陽光照到丁丁家陽臺上,媽媽給奶奶曬棉被。中午,媽媽要睡午覺,奶奶脫下棉鞋擺好,躺進被窩,奶奶舒服地合上了眼睛!边@樣連串后便于學生識記了;或者隔斷時間以生字卡片形式讓學生認讀……?傊,想盡一切辦法讓生字重復出現(xiàn),讓學生對生字能牢牢記住。
同時在教學中重點還要抓實250個會寫的字,要求學生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靈活運用。每學完一課的生字,我使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識記并正確書寫。對于要求會寫的字,我要求課課清(即每學完一課,學生就能對本課要求寫的字能準確默寫,不讓生字放在下課書中識記)。采用課課清的方法主要是同桌之間互相聽寫(一人說生字,一人聽寫)。然后小組長抽查,同時在書寫生字時,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在書寫完生字后,同桌之間互相提出寫得不好的.地方,并指出改進的方法,從而使學生之間的學習做到互相監(jiān)督,共同提高。
(二)采用多讀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每一篇課文的教學我強調(diào)學生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讀中悟,然后同學之間互相說說自己讀后的收獲,對課文內(nèi)容認識了多少,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我就在一旁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出答案。之后,再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學生入情入境、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自悟也就出來了,對課廣的理解就不需要教師太多的分析了,學生就能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就能有感情地誦讀課文了,并能根據(jù)課文要求和自己的喜愛,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片段。
通過一個學期的反復練習,學生對這種閱讀教學法非常的喜愛,自己的閱讀能力地得到提高。
(三)閱讀課外書,提高詞語積累能力
一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千多個漢字,能閱讀淺顯易懂的課外書了。我鼓勵學生在課外多看書,多學詞語,和學生一起尋找課外讀物。如《小學生天地》、《連環(huán)畫》和《小星星》等等,都是學生的好朋友,并且向?qū)W校圖書室借書,盡可能地讓學生有書可讀。
又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媽媽》等課文中的插圖。由于連環(huán)圖每一幅圖之間都有較緊密的聯(lián)系且將九幅圖合起來都有一個較完整的故事。除了仔細觀察每一幅圖,還要根據(jù)插圖設置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弄清每一幅圖的意思和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讓學生能用幾句話把圖意說出來,然后引導學生把每幾幅圖順次連起來觀察,結(jié)合學習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能根據(jù)幾幅圖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不斷積累好詞句,慢慢養(yǎng)成了好的閱讀習慣。
然后一個月內(nèi)開展一次詞語展評,比比誰積累的詞語又多又好,以此促進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四)好好利用《語文園地》拓展孩子的思維
語文園地中設置的口語交際,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渠道。我在教學中首先做到認真?zhèn)湔n,選好話題,使學生有話可說,其次采取適合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訓練,如:每周一次的看圖說話表演賽,兩周一次的講故事比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采取多種形式,配以科學的學法引導,可使學生變得樂說、會說?谡Z訓練的形式可采用“看-說-寫”、“聽-說-寫”、“讀-說-寫”、“畫-說-寫”、“做-說-寫”。在句式上,通過提供典型范例,讓學生觀察、理解、模仿,既達到會“說”,又能夠說好。訓練的句式如:“有……有……還有……”、“先……再……最后……”等。
語文課堂教學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我們應充分發(fā)揮低年級語文教科書的作用,利用內(nèi)容簡短、語言精練、故事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反復朗讀品味,必要時“拿來”仿一仿,用一用,說一說,所耗時間短暫,學習頻率快捷。對于解決“怎樣仿、用,如何促說”這一問題,我們不斷在實踐中摸索方法,學習研討。實踐證明,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必須改變語文作業(yè)設置內(nèi)容和形式。
因此,我要求一年級每天寫一句話,先模仿寫,再獨立寫,中間插上優(yōu)美詞句的積累;并讓他們互相交流,以此促進“說”的訓練。學生在交際時,我就在一旁認真傾聽,發(fā)現(xiàn)語病,以適當?shù)姆绞接枰约m正,規(guī)范口頭語言。同時如發(fā)現(xiàn)學生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就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能自由、愉悅地參與口語交際。
(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語文課還強調(diào)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要努力開發(fā)、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新教材中有許多學生進行展示創(chuàng)造作品的機會。如語文園地中的展示臺就是學生展示創(chuàng)造的大舞臺。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經(jīng)常在班級開展一些比賽,如識字比賽、唱歌比賽、講故事比賽……
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能力。這個學期過“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學校組織了全校師生開展“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我就要求學生口語交際,你們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么過“六一”兒童節(jié)的?跟同學交流交流,F(xiàn)在你們是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jié),我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活動,每個學生通過這次活動要寫一到三句話,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節(jié)目的快樂,只要學生養(yǎng)成了愛思考愛想象的好習慣,就會在學習中有所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這樣,不但語文學科能夠?qū)W好,借助想象的翅膀,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能錦上添花。只地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個個都是天才。
(六)注重課內(nèi)外結(jié)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有趣、有力、有效的結(jié)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痹谡n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引入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課外書《童話故事》《昆蟲記》等,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學生積累奠定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踐活動。如:學習《柳樹醒了》后,組織學生去校園找春天;學習《要下雨了》,引導學生觀察、收集有關天氣的自然現(xiàn)象,引導學生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如給話配畫,給畫配話,把詩變成歌曲,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心盡力地去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我將繼續(xù)努力工作,把教育教學視為事業(yè)去做,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奮斗!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篇5
今年我第四次教一年級語文了,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新的學校,新的學生,在剛開始的時候還真不太適應。不過后來慢慢適應了;叵肫疬@段時間的教學工作,有過歡樂,也有過苦惱、煩悶。總的來說還是蠻充實的。
同學們都是本小區(qū)里的學生,這對于我們的工作很有利。便于我們能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一年級的同學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在學習和習慣方面還不太適應,需要老師的協(xié)調(diào)。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中,除了進行常規(gu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課外輔導以外,還開展了多種活動,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鞏固同學們所學的知識。
拼音教學時,雖然同學們在幼兒園時學過了,但是有的同學仍然只是順口背下來,單獨抽出來不認識,針對這種情況,上課時采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的學習了拼音,還利用網(wǎng)絡搜集了一些關于拼音的兒歌、順口溜。加深同學們的識記,抽讀拼音,小組內(nèi)搶答,適時的加以獎勵,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識字寫字仍然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本學期要求認識400個漢字,會寫100個生字。識字量大,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大部分同學都是通過看拼音,或者家長教。要鼓勵學生用加一加,減一減,熟字換偏旁,反義詞等多種方法識記生字。而且在游戲中識字效果也很好。同學們的書寫也很重要,班里有幾個同學握筆姿勢不正確,可能是因為在幼兒園時形成的習慣,家長也不在意,沒有及時予以糾正。在學期剛開始,幫這幾個同學糾正握筆姿勢,與家長進行溝通,在家由家長監(jiān)督,而且還通過大屏幕展示正確的寫字姿勢,對其他同學也進一步做了具體的要求,F(xiàn)在同學們的書寫姿勢正確。但是,寫字的筆順還是不正確,有的同學明明知道這個字的筆順,但是在書寫過程中,仍然不能做到正確地書寫,在教學時,板書正確筆順,同學之間互相監(jiān)督,現(xiàn)在,同學們的書寫筆順問題也很快改正過來了。
我們班每周舉行一次評比展示,有同學們的課外識字,也有同學們的寫字展示,還有收集的一些詞語、成語等。通過展示,評出我們班的識字大王、小小書法家、成語大王、故事大王等等。讓同學們形成一種競爭意識,自覺學習、快樂學習。我們每天早晨的早讀時間讀《晨讀暮吟》,而且這學期我們我們還進行了古詩文誦讀活動展示,同學們學習了古詩文改編的歌曲《長歌行》,進行了詩配畫展示,古詩接背我能行等環(huán)節(jié),讓同學們在活動中體會古詩文的博大精深。
另外,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班的同學紀律不太好,特別是剛開始,我真的是很苦惱,以前的時候,只要是老師說我們要遵守紀律,做個遵守紀律的.好同學,看看誰的表現(xiàn)好之類的話,孩子們很快就會做好,但是他們卻不這樣,在上課時,表揚做的好的同學,師生一起做一二三快快快的游戲,但仍然效果不太好。見面就是圍著老師說哪個同學怎么樣怎么樣,布置作業(yè)時還沒等老師說完,就開始老師是這樣嗎是那樣嗎的亂猜,更讓人受不了的事就是有一次領導來聽課,他們竟然主動與領導攀談起來,忘了老師布置的讀任務,還和家長說那個是校長,他來了我也不怕他。當時我的頭都大了,可是一想想他們還是孩子,不能發(fā)火,要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后來通過與其他任課教師的交流,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教。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我們班的紀律有了明顯改善。通過開家長會,建立家長聯(lián)系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這也很利于我的教學。
針對這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所想到的就這些。自己還存在一些不足,還需要向其他老師學習。對于學生,我們應該學會欣賞,找出它們的閃光點。他們在一天天的長大,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不能以一個成人的眼光去要求他們。我們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他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他們。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他們?nèi)松牡览。捧著良心做一個好老師,只求做到無愧于心。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篇6
一年級新課程的內(nèi)容多、知識面廣,但又是打基礎和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候,而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大量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chǎn)生厭倦心理,教學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顯得很零碎,不扎實,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jié)。所以我總是想方設法帶領學生輕松學習,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種快樂,現(xiàn)將具體工作總結(jié)如下: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捎弥v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fā)興趣、設計懸念…引發(fā)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nèi)容。而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nèi)涵,意義內(nèi)涵,情感內(nèi)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工作總結(jié)《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jié)》。
三、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
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xiàn)其文化素養(yǎng)。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zhì)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wèi)生和骨胳發(fā)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注重課內(nèi)外結(jié)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qū)W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jié)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小學生古詩詞必背70首》《十萬個為什么》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
四、存在的不足
1、沒重視發(fā)揮他們的主體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多加以引導。
2、教學方法不夠新穎,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這還需要我不斷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實踐,多向其他老師學習。
3、培養(yǎng)學生語言條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但我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方面還不夠重視,沒有安排一定的課時去完成,下學期一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