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1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方法手段
教學程序
板書設計
本節(jié)數學活動課要講授的是滬科版七年級數學課 本 第73-74頁的內容 ,它包括兩個方面問題:(1)課本中的數學活動Ⅱ,一個兩位數,將它的個位與十位上的數字對調,得到的新兩位數與原兩位數的和、差分別是11的倍數和9的倍數。(2)是閱讀與思考,它通過歸納,猜想把數學模型中蘊涵的數學規(guī)律進行總結,概括出來。這些數學規(guī)律也是相關的用代數式表示一個量,整式的加減運算等內容。
本節(jié)數學活動課是在學生學習完整式的加減之后學習的,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代數式的相關知識很有用處。它的入點低,學生具有整式及小學數學的基本知識就可以解決本節(jié)課的問題,不論成績好壞,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可以參與進來,后面的歸納推理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有利,它能促進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
教學內容
地位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 1、發(fā)現兩位數互換位置后得到新的兩位數與原兩位數的和、差的整除性質及理由。
2、對歸納推理的理解和簡單的運用。
難點:1、怎樣用整式的加減及整除方面知識證明兩位數互換后得到的新兩位數與原兩位數的
和、差、可被 11、9整除;
2、對正方形拼圖的理解
我現在教授的七年級11班是我校的藝術班,學生基本素質不錯,學生的運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較強,大部分同學的求知欲強,思考積極,前面的一節(jié)活動課學生反映較好。
數學活動課是希望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的運算能力較低,學生基本都具有。后面的歸納、推理部分,正方形的拼圖問題題目較長,要求學生們具備相當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這一點上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細致認真閱讀題目,分析題意,相信同學也是沒有問題的。
本節(jié)課的前面學生已學習用代數式表示一個整數、整式的加減、小學中的整數的某些整除性質,這對學習第一個問題的知識儲備是充分的。從小學階段到初一,學生對拼圖、填數問題已具有相當的經驗,也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但對第二個問題中的理解由正方形拼圖而得的規(guī)律以及完成后面的練習還是有點難度的,需要在教師的鋪墊、引導下完成。
知識準備
能力儲備
學生情況
努力創(chuàng)設課堂中的愉悅情境,使學生處在積極思考、大膽猜想的氛圍之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通過拼圖來體會、理解歸納推理的原理。
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皆有數學,數學學習不是枯燥乏味的。深入之中,就發(fā)現它有無窮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嚴謹治學的精神。
(1)通過用代數式表示兩位數,掌握兩位數與交換其位置后的兩位數它們的和能被11整
除,差能被9整除的規(guī)律及其理由。
。2)利用正方形的拼圖,讓學生理解其中蘊涵的數學原理,逐步認識數學中的歸納推 理。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第一問題由幻燈片展示兩位數的和、差及得到的整除性質,第二個問題要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正方形疊加及其中蘊涵的數學原理。得出的結論及相關練習用幻燈片展示,練習中有幾條直線的交點數問題可在黑板上通過逐步加直線得到交點數的變化規(guī)律來解決。
本節(jié)課第一個問題通過啟發(fā)引導來解決,第二個問題要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類比推理的基礎上,教師加以點撥、引導來完成。
教學時對第一個問題,可把課本的例子再類似的舉幾個,通過計算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然后引導學生通過用代數式的表達、整式的加減,取得理論上的證明。對第二個問題,可以通過動畫讓學生體會到正方體的疊加,實際上就是一組從1開始的連續(xù)奇數的和,進而得到從1開始連續(xù)奇數和就等于奇數個數的平方這一規(guī)律,要先從直觀拼圖再到抽象概括。
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
教學手段
教學程序
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初中數學活動課說課稿
。1)首先通過上次數學活動課中研究過的六位數419419的整除性質,讓學生回憶它的理由
設計意圖:學生對這樣特殊的六位數特點本來就覺得好玩,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學生,同時也復習到用代數式怎樣表示它們,被7、11、13整除有什么要求等,對本節(jié)課第一個問題的引入,教學都有利。
。2)用幻燈片展示一組算式, 比課本中多2
個算式,讓學生去觀察、計算,并請同學歸納出它們的規(guī)律。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
設計意圖:逐步撥高,讓學生既夠得著又需費點力,學生在這樣的提問中會興趣盎然地積極思考下去,同時也能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得到理性上的論證。
。4)幻燈展示:兩位數10a+b,交換位置后10b+a,它們的和是11a+11b=11(a+b),差是9 a-9b=9(a-b),分別是11的.倍數和9的倍數。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結論,嚴密的證明,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的治學精神。
。5)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再給學生帶兩個問題回去研究。
、僖粋整數如果各位數上的數字和是3的倍數,則這個數是3倍數,數字和是9倍數,這個數是9倍數。
、谝粋整數,如果它的后兩位數是4倍數,則這個數是4的倍數
。3)提出問題:上述規(guī)律是否任意兩位數都有用,理由是什么,若它們不是和而是差,還具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理由又是什么?
教學程序
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初中數學活動課說課稿
第二個問題
。1)用幻燈展示問題2,并作細致的講解,由問題1過渡到問題2時注意用語言自然過渡過來。
2、同學們仔細觀察圖形,討論一下填寫上面表格。
。1)
。2)
。3)
。4)
。5)
。2)演示動畫,讓學生分析動畫中蘊涵的數學原理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理正方形拼圖中的數學原理有一定難度,學生不太好理解,通過動畫讓學生感受到正方形的層層疊加,先把1、2、3個圖形疊加,用算式表示陰影正方形個數及結果,再類比地讓學生得到4、5兩個圖形的陰影正方形個數及結果,再得到第K個圖形疊加的陰影正方形個數及結果。
3、我們把S1表示第一個圖中的陰影正方形個數,S2表示第1、2兩個圖中陰影正方形的個數和,S3表示第1、2、3三個圖中陰影正方形的個數和S4、S5、……Sk類推,請同學們想一想,填寫下表:
S1= S4=
S2= S5=
S3= ……
Sk=
設計意圖:用恰當、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語言把學生自然過渡到問題2上來,讓學生在懸疑中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同時問題2的題意比較繞口,容易混,要引導學生讀題,并填寫表格,在填寫第4、5兩個圖時就要讓學生分析它們陰影正方形的個數是多少,你是怎樣算出來的,你有幾種方法,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最后再由特殊一般,得到第K個圖形的情形。
。3)把得到的算式及結果用幻燈展示,讓學生思考總結得到一般性規(guī)律,同時讓學生理解這樣把數學規(guī)律進行推理概括就叫歸納推理。
。4)出示幻燈片:找出規(guī)律,填數①1,2,4,8,16,32, , ;
、20,18,16,14, 12, , ;
、1,1,2,3,5,8, , ;
設計意圖:作簡單的鞏固練習
。5)出示幻燈片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仍是鞏固練習,因有難度,需通過在黑板上演示兩條直線最多有一個交點,每次加一條直線逐步變成三、四條直線相交,找出交點的規(guī)律,歸納出n條直線相交時最多的交點個數,總結出一般性結論。
平面上2條直線最多有幾個交點?當直線是3條、4條、n條時最多有多少個交點?
。6)出示幻燈片:
如圖是用五角星擺成的三角形圖案,每條邊上有n(n>1)個五角星,每個
圖案上的五角星個數用s表示.
。ǎ保┯^察圖案當n=5時,s= ;
。ǎ玻┊攏=100時,猜想s= ;
。ǎ常┠隳艿贸鲈鯓拥囊(guī)律?(用n表示s)
n=5
先讓學生計算n=5時,圖形中的五角星個數,分析計算的方法,計算方法有多種,要讓學生充分地展示。
再進一步類比得到n=100時的五角星個數,并用n表示一般性規(guī)律。
設計意圖:本題也是鞏固練習,學生計算n=5的五角星個數時,會得到很多不同的計算方法,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思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7)出示幻燈片,小結本節(jié)課內容
(8)出示幻燈片布置課外作業(yè)
1、說明一個四位數,如果各數位上的數字和是3的倍數則這個數是3的倍數,數字和是9的倍數,這個數是9的倍數。
2、在線段AB之間加上一個點,則原線段成3條線段,加入2個點則原線段就有6條線段,試寫出線段AB之間分別加3個點、4個點、n個點時原線段中所有的全部線段數各是多少?
設計意圖:前面也有讓學生課下思考3和9的倍數問題,但學生對n位的整數用代數式表示有困難,對它同學們容易理解意義,但不好表達,為了讓學生方便表示,就降低了難度,選一個四位數加以證明。四位數能完整地證明,則本節(jié)課中學習的用代數式表示數,整式的加減及整除性質就基本掌握了,在線段中加點數線段的個數與直線的交點問題同屬一類,有點難度,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本節(jié)課堂中的歸納推理。
直線相交的交點個數
正方形問題中的第4、 5圖
疊加的計算算式。
K時的情形。
逐步展示正方形中的陰影正方形
陰影正方形個數以及在
及用n表示的一般性規(guī)律
n=5時的個數計算
方法
n=100計算公式
五角星問題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2
一、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整式乘法、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基礎上,由圖形的面積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前面一節(jié)學生已學過"平方差公式" ,而這一節(jié)課繼續(xù)探索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不僅在整式乘法運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分解因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二次函數等有關內容的基礎知識。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符號感和推理能力。
2. 會推導完全平方公式,并能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 了解(a+b)2 = a2+2ab+b2 的幾何背景,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4. 培養(yǎng)學生能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并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成功感。
三、 教學重難點確定
推導公式(a±b)2 = a2±2ab+b2 和對公式的正確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對完全平方公式的運用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
四、 學情分析
1.在知識掌握上,前面,學生已學過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運算,特別是已有推導平方差公式的基礎,再推導完全平方公式不是很困難。但是對于幾何圖形如何用代數來表示,從而表示圖形的面積,學生會有一定困難,另外,在運用公式時,對公式中a、b的理解,對"和""差"符號的區(qū)別也會有些障礙。
2.我所教的班級的學生,對數學課有一定的興趣,愛發(fā)表見解,但是學生好動,注意力有時不集中,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圖形的直觀形象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發(fā)表見解,培養(yǎng)他們有條理的思考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五、教學策略
1.學生已經有多項式乘法的基礎,前面又有了推導平方差公式的經驗,所以,本節(jié)課主要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教給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的學習方法,教學中利用板書和例題向學生提供較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中,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程序設計
㈠ 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教師首先復習提問:
1.前面我們學過了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運算,請計算:
、伲2x+3)( x-2)=
、冢2x+3)(2x-3)=
找學生口述,老師板演。
2.剛才的第②小題,同學直接得出正確結果。運用了什么公式?正確表達公式的內容(讓學生回答)。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平方差公式,符合這種類型的多項式乘法運算很簡便,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新的公式。
引出今天的課題。
、 教師引導,推導公式。
1.教師用幻燈片演示教科書第33頁第引例,讓學生觀察圖片,并提出問題:圖片中的圖形面積可分為幾部分?它們都是什么圖形?每部分面積是多少?整個圖形面積如何表示?有幾種表示方法?它們的關系是什么?讓學生四人一小組進行討論、研究,最后在班級交流,由各組推舉代表,回答上面的問題,教師統(tǒng)一同學們的意見,確定正確的答案。
2.教師再用幻燈片演示教課書中的"想一想" ,分別讓三個學生到黑板板書,用乘法法則計算。
① (a+b)2 =(a+b)(a+b)=
、 (a-b)2 =(a-b)(a-b)=
、 2 = =
其余同學在下面練習本上計算。
同學們計算出正確結果后教師總結,今天所學的公式叫做"完全平方公式" ,教師板書公式后,再讓學生練習用語言敘述公式。
、 熟記公式,簡單運用。
1.教師根據黑板書寫的公式,請同學們觀察兩個式子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觀察項數、次數、符號、兩個公式的異同點,學生先互相討論,然后再回答。
2.師生共同完成例1.
教師先板演第⑴小題,教師板演時先講清哪一項是公式中的a、b,正確按公式書寫,最后再化簡,教師演示過后,找二個同學板書第⑵、第⑶小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教師巡回檢查,糾正錯誤。
、 歸納總結,練習反饋。
1.師生共同完成例1后。師生共同總結今天所學的內容,教師提出問題,可以讓學生回答,回答不準確、不完整,教師給予補充。
、 今天學習了什么公式?如何表述?
如何用圖形表示(a+b)2 ,如何用乘法法則計算(a+b)2 、(a-b)2
、 完全平方公式有什么特點?
、 運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公式中的a、b可代表單個數字、單個字母或代數式,要分清"兩數和""兩數差"的公式中中間一項符號的區(qū)別。
2.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34頁隨堂練習,(補充兩小題),完成后,同桌兩人交換檢查,教師抽查,把主要錯誤寫在黑板上,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 布置作業(yè),課后思考。
要求全體學生必做教材第36頁習題1.13 1.2.3.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思考題。
、 能否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a+b+c)2 ,并得出結果。
、 能否用乘法法則計算(a+b)3 ,并得出結果。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安排,有不足或錯誤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3
老師們:您們好!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來交流說課活動,謹此向在座的老師們學習。
我說課的內容是華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教科書代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數軸"的第一課時內容。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標有刻度的溫度計表示溫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fā),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借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后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 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 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確定: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胖R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tǒng)的去講述。
、茖W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怯捎谄吣昙墝W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征和生理特征,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fā)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fā)表見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刃睦砩,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學好數學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五:教學策略:
由于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征,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jié)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并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鉆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溫故知新,激發(fā)情趣
。ǘ、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ㄈ、手腦并用,深入理解
。ㄋ模、啟發(fā)誘導,初步運用
。ㄎ澹、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ㄆ撸、布置作業(yè),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序設計:
(一)、溫故知新,激發(fā)情趣:
首先復習提問:有理數包括那些數?學生回答后讓大家討論: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實例嗎?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溫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于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溫度計,并提問: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溫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入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實踐,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ǘ、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么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里說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里說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guī)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于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并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里說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畫數軸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范。
畫完數軸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通過教師的親切的語言啟發(fā)學生,以培養(yǎng)師生間的默契)
通過討論由師生共同得到數軸的定義: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溫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ㄈ、手腦并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么?
A、
B、
C、
D、
E、
F、
A、B、C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fā),D和F是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后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并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畫完后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guī)范""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并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ㄋ模l(fā)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后,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么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后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里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23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 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說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并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ㄎ澹、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23頁練習1、2
2、課本23頁3題的(給全體學生以示范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3、數軸上的點P與表示有理數3的點A距離是2,
(1)試確定點P表示的有理數;
。2)將A向右移動2個單位到B點,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3)再由B點向左移動9個單位到C點,則C點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果,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師生共同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提問:你知道什么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用什么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并能說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ㄆ撸、布置作業(yè),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必做課本25頁1、2、3
2、最后布置一個思考題:
與溫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系如何?
。▉硪龑W生養(yǎng)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七:板書設計:(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fā)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設想,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初中數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可以對已學過實數、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識加以鞏固,同時又是今后學習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等知識的基礎。此外,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對其它學科有重要意義。本節(jié)課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過觀察歸納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本節(jié)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識經驗,本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主要體現在:
知識與能力目標: 要求學生會根據具體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體會方程的模型思想,培養(yǎng)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數學建模的分析、思考過程,激發(fā)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體會做數學的快樂,培養(yǎng)用數學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要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首先必須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學又要從大量的實例出發(fā)。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由實際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鑒于學生比較缺乏社會生活經歷,處理信息的`能力也較弱,因此把由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方程確定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教法、學法
因為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關概念,所以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啟發(fā)式、類比法教學。教學中力求體現“問題情景---數學模型-----概念歸納”的模式。但是由于學生將實踐問題轉化為數學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節(jié)課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指導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與演示,從具體的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方程,從而突破難點。同時學生在現實的生活情景中,經歷數學建模,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有效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因為數學來源與生活,所以以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為素材創(chuàng)設情景,易于被學生接受、感知。通過微機演示課本中的實例,并應用微機對其進行分析,充分顯示微機演示中的生動性、靈活性,把圖形的靜變成動,增強直觀性;同時幫助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學生自然會想到用方程來解決問題,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學過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順利地進入新課。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5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是 號說課者,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所選用的教材為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法和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教材是初中數學 年級第 章第 節(jié)的內容,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方面,這是在學習了 的基礎上,對 的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為學習 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是進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內容。鑒于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jié)課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征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fā)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fā)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fā)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fā)表見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 ,對 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于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較高,)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三、 教學目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是緊密聯系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學生在學會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同時也是成為學會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所以,我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 (了解、理解、熟記、初步掌握、會運用 等);
2. 通過 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 觀察分析、類比歸納的探究 能力,加深對 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類比與轉化、分類討論 等數學思想的認識。
3. 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體會數學的合理性和嚴謹性,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思考,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并且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情和教學目標的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我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確定為: 難點確定為: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jié)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教法和學法分析
1. 教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言道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采用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或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置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本節(jié)課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直觀的感受。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列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相關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認識更清晰、更深刻。
2. 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知道,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這節(jié)課我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下面我具體來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分析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jié)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 復習舊知,溫故知新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主張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出發(fā), 是本節(jié)課深入研究 的認知基礎,這樣設計有利于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
(2)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對舊知識產生設疑,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已激發(fā)了強烈的求知欲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3) 發(fā)現問題,探求新知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 的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在這里,通過 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論指出, 數學概念(定理等) 要明確其 內涵和外延(條件、結論、應用范圍等) ,通過對 定義 的幾個重要方面的闡述,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yōu)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于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于是我把學生導入第 環(huán)節(jié)。
(5) 強化訓練,鞏固雙基
設計意圖:幾道例題及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其中例1??例2??,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fā)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內化知識。
(6) 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yōu)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三個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么三個問題:
①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②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么;
、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7) 布置作業(yè),提高升華
以作業(yè)的鞏固性和發(fā)展性為出發(fā)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一個反饋,
選做題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一個延伸?偟脑O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并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率達到最佳狀態(tài)。
六、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這有利于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我的板書設計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復習舊知,引入新課;第二部分,定義,法則和定理的說明;第三部分,通過例題鞏固應用。
七、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根據 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完成教學。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在教學中要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地學習,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并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十章《統(tǒng)計初步認識》中,第三節(jié)的內容。主要讓學生認識數據統(tǒng)計中三個基本統(tǒng)計量,是一堂概念課,也是學生學會分析數據,作出決策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直接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
(二)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知識目標: 理解平均數、眾數與中位數的含義,掌握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計算方法,明確平均數、中位數肯定有,眾數卻不一定有的事實;
能力目標: 會計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會確定一組較簡單的數據的眾數與中位數,培養(yǎng)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小組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 體驗事物的多面性與學會全面分析問題的必要性,滲透誠實、上進道德觀念,培養(yǎng)吃苦創(chuàng)新精神。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三個基本統(tǒng)計量的概念以及其計算和確定方法;
教學難點: 平均數的計算,中位數眾數的確定。
二、教法與學法
本節(jié)課使用多媒體教學平臺;概念教學中,主要以生活實例為背景,從具體的事實上抽象出三個統(tǒng)計量的概念,通過三個統(tǒng)計量的計算與確定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并鞏固概念;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是以問題的方式啟發(fā)學生,以生動有趣的實例吸引與激勵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法。 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自學協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學生“探究自學”“小組討論”“相互學習”的學習方式而進行。
三、教學過程的分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3分鐘) 引入采用“故事法”引入——《從四十名到第十名》。通過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全面了解并分析數據的必要性。如何能對數據全面了解分析?今天我們將學習從三個不同側面反映一組數據的三個統(tǒng)計量——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通過生動的故事,也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有效方式。
(二)自學輔導,建構新知(11分鐘)
提出概念: (3分鐘) 在學生還沉浸在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的'中時,對故事的情節(jié)設問:主人公的成績在哪一檔次?中等成績約是多少?哪一檔分數的人最多?學生一一作答。在此基礎上,老師把平時生活中的說法(如:中等成績)規(guī)范化并抽象出統(tǒng)計中的基本概念(如:中位數)。 這樣可以使新的概念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便于理解和記憶。 自學
輔導: (8分鐘) 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必須想辦法求出故事中的三個統(tǒng)計量,并找出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計算方法。(小組討論、教師輔導)。 因為新教材的編寫比較適合學生閱讀,這一節(jié)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較多,學生多有體驗,要讓學生理解并沒有太大的困難。這樣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小組協作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資源”,使他們互相幫助, 體驗在集體中的成長與發(fā)展。
鞏固整理: (20分鐘) 本節(jié)課的概念是一種動態(tài)性、操作性校強,所以學生需要在具體的操作演練中去體驗、理解與鞏固概念。
(三)、 探究交流,發(fā)展能力 。 (6分鐘) 作為這節(jié)課的內容,還可以適當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特別是閱讀圖表、分析數據并計算的綜全能力。小組為單位進行,看哪個小組算得又快、方法又巧。 利用表二計算,首先需要學生讀懂這些數據的含義,其次能正確的使用小學里乘法的意義導出“加權平均數”計算方法,第三這樣的數據的中位數的確定有一定的技巧,對學生的思維與分析要求教高。這是對學生的一次挑戰(zhàn),利于對學生“思想方法”與“意志品質”的提升。
(四)結束新課,布置作業(yè)。(5分鐘) 學生交流心得。 老師相應補充:分析數據 切不可盲目片面,學會全面分析;確定中位數 :關鍵是將數據排序;確定眾數 :作好頻數統(tǒng)計。 完成作業(yè)本10.2.1。 學生交流心得。 老師相應補充:分析數據 切不可盲目片面,學會全面分析;確定中位數 :關鍵是將數據排序;確定眾數 :作好頻數統(tǒng)計。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7
各位評委:
早上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有理數》復習課 ,這節(jié)課所選用的教材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七年級上冊教科書。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教材是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的復習內容,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有理數作為中學階段的入門章節(jié),非常重視與前面學段的銜接。一方面,數從自然數擴展到有理數,初步形成有理數的概念后,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運算,是小學算術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另一方面,有理數的學習為學習實數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是進一步研究代數式四則運算工具性內容。準確數和近似數、計算器的使用也是本章的教學內容,它是應用有理數解決實際問題所必需的。因此有理數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第一章有理數,對_有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于有理數的知識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較高,)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由于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征和生理特征,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fā)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fā)表見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情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我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確定為:有理數概念和有理數運算
難點確定為:負數和有理數法則的理解和運用
二、 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我確立了如下的三維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復習整理有理數有關概念和有理數運算法則,運算律以及近似計算等有關知識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在教學中滲透美的教育,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人相處,感受探索與創(chuàng)造,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興趣,感受數學之美。
三、 教學方法分析 方法:分層次教學,講授、練習相結合。
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流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1、師生互動探究式教學,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滲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結合初三學生的求知欲心理和已有的認知水平開展教學,形成學生自動、生生助動、師生互動,教師著眼于引導,學生著眼于探索,側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思維的訓練。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分層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知識,能力得到提高。
2、采用表格形式,將知識點歸納,讓學生通過這個表格很容易看出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聯系,讓學生形成以清晰、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網絡。
3、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既直觀、生動地反映圖形變換,增強教學的條理性和形象性,又豐富了課堂的內容,有利于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學法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學生基本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觀察、主動思考、親自動手、自我發(fā)現等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疑問,學生想辦法解決疑問,通過教師的啟發(fā)與點撥,在積極的雙邊活動中,學生找到了解決疑問的方法,找準解決問題的關鍵。
四、教學過程分析
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jié)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 復習就知,溫故知新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主張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出發(fā),____是本節(jié)課深入研究____的認知基礎,這樣設計有利于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
(2)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對舊知識產生設疑,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已激發(fā)了強烈的求知欲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1、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緊緊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運用類比、聯想、轉化的思想,突破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復習舊知識的目的是對學生新課應具備的“認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進行檢測判斷”,學生自主完成,不僅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為課堂教學掃清障礙。為了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數的基本知識,我設計了五個由淺入深的練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準備。
運用知識,體驗成功: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悅
知識深化,應用提高: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網絡化,對在獲取新知識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策略進行反思,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增強學生分析問題,運用知識的能力。
歸納小結,形成結構:把“反饋——調節(jié)”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結束,應針對教學目標的層次水平,進行測試,對尚未達標的學生進行補救,以消除錯誤的積累,從而有效的控制學生學習上的兩極分化。由學生總結、歸納、反思,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3) 發(fā)現問題,探求新知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在這里,通過 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論指出, 數學概念(定理等) 要明確其 內涵和外延(條件、結論、應用范圍等) ,通過對 定義 的幾個重要方面的闡述,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yōu)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于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于是我把學生導入第____環(huán)節(jié)。
(5) 強化訓練,鞏固雙基
設計意圖:幾道例題及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其中例1??例2??,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fā)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內化知識。
(6) 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yōu)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暢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7) 當堂檢測 對比反饋
(8) 布置作業(yè),提高升華
以作業(yè)的鞏固性和發(fā)展性為出發(fā)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一個延伸?偟脑O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見解,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諒解 !
2、 作業(yè)設計
課外作業(yè)分必做題、選做題,體現分層思想,通過作業(yè),內化知識,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發(fā)現和彌補教與學中遺漏與不足。
3、 板書設計(課件展示)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8
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學習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下面是同底數冪的乘法說課稿,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教材分析
同底數冪的乘法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推導出同底數冪的乘法的運算性質,理解和掌握性質的特點,熟練運用運算性質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改變以往單純的模仿與記憶的模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通過練習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
同底數冪的乘法是在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和整式的加減之后,為了學習整式的乘法而學習的關于冪的一個基本性質,又是冪的三個性質中最基本的一個性質,學好了同底數冪的乘法,對其他兩個性質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學習能形成正遷移。
因此,同底數冪的乘法性質既是有理數冪的乘法的推廣, 又是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學習的重要基礎,在本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理解同知識技能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2。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能力訓練
1。在進一步體會冪的意義時,發(fā)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2。通過"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的推導和應用,使學生領會特殊—————一般—————特殊的認知規(guī)律
。ㄈ,情感價值
體味科學的思想方法,接受數學情感的熏陶,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和應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教學手段:為了使性質的推導過程更形象和清晰,所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
三、教學方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據教學目標,要讓學生經歷探索性質的過程,因此,在性質的推導過程,采用讓學生嘗試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索,再通過交流,討論,發(fā)現性質,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再發(fā)現,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與研究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
對于推導出的性質及其語言敘述,則可以一種較輕松而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方式指導他們理解記憶,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學生討論與教師的講授相結合。而在整個教學中,分層次地滲透了歸納和演繹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學法指導
教學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本節(jié)課主要是教給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多合作,大膽猜,會驗證" 的研討式學習方法。這樣做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以及通過動手實踐,理解記憶和強化訓練的學法掌握本節(jié)課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提出問題
運用多媒體投影引例,引導學生觀察由問題而得到式子特點:105×107=
二。探索交流 發(fā)現新知
。ㄒ唬岢鲂氯蝿眨
思考:an 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其中a,n,an分 別叫做什么
問題:1。25表示什么
2。10×10×10×10×10 可以寫成什么形式
思考:1式子103×102的意義是什么
2這個式子中的兩個因式有何特點
3。a3×a2=
過程中注意了解學生對冪的意義的理解程度,要求學生說明每一步的理由。
思考:請同學們觀察下面各題左右兩邊,底數,指數 有什么關系
103 ×102 = 10( ) 23 ×22 = 2( ) a3× a2 = a( )
。ǘ岣呷蝿针y度:
引導學生觀察計算前后底數和指數的關系,并鼓勵其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
猜想:am · an= (當m,n都是正整數)
。ㄈ,提出挑戰(zhàn):能否用一個比較簡潔的式子概括出你所發(fā)現的規(guī)律
。ㄋ模岢龈咛魬(zhàn):要求學生從冪的意義這個角度加以解釋,說明,驗證它的正確性。
然后要求學生按步驟獨立思考和探索:
1。比一比:識記運算性質
2;叵胍幌履闶怯檬裁崔k法記住的 用這個辦法能否持久 你能否提出一個更有建設性的改進措施
猜想:am · an= (當m,n都是正整數)
對運算性質的剖析 條件:①乘法 ②同底數冪
結果:①底數不變 ②指數相加 (目的是為了化解難點)
3。再識記。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性質的特點和語言 敘述,有目的地提取記憶。
4。提問:"你認為這個性質的應用,應特別注意什么 "
(五),應用練習 促進深化
1。計算:(1)107 ×104 ; (2)(—x)2 · (—x)5 。
2。計算:(1)23×24×25 (2)y · y2 · y3
你能回答開始提出問題嗎 105×107等于多少呢
練習設計:
。鞏固練習:1計算:(搶答) 2計算: 3。下面的計算對不對 如果不對,怎樣改正
。變式訓練:填空:
。思考題 :1。計算: 2。填空:
五、提煉小結 完善結構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在知識上有哪些收獲,你學到了哪些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總結,組織學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獲與體會,成功與失敗。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9
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課題是義務教育人教版初中八年級十七章第一節(jié)“反比例函數”。我將從如下步驟進行。
一、說教材
1. 內容分析:本節(jié)課是“反比例函數”的第一節(jié)課,是繼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之后,二次函數之前的又一類型函數,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豐富的生活事例,讓學生歸納出反比例函數的概念,并進一步體會函數是刻畫變量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從中體會函數的模型思想。因此本節(jié)課重點是理解和領悟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有:類比,轉化,建模。
2.學情分析:對八年級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已經對函數,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概念、圖象、性質以及應用有所掌握,但他們面對新的一次函數時,還可能存在一些思維障礙,如學生不能準確地找出變量之間的自變量和因變量,以及如何從事例中領悟和總結出反比例函數的概念,因此,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理解和領悟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人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理解與分析,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為:
1.從現實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討論兩個變量之間的相依關系,加深對函數概念的理解。
2.經歷抽象反比例函數概念的過程,領會反比例函數的意義,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三、說教法
本節(jié)課從知識結構呈現的角度看,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建立了“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解釋知識→應用知識”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清晰地再現了知識的生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于是,從教學內容的性質出發(fā),我設計了如下的課堂結構:創(chuàng)設出電流、行程等情境問題讓學生發(fā)現新知,把上述問題進行類比,導出概念,獲得新知,最后總結評價、內化新知。
四、說學法
我認為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成函數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指導學生通過類比、轉化、直觀形象的觀察與演示,親身經歷函數模型的轉化過程,為學生攻克難點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考慮到本課的重點是反比例函數概念的教學,也考慮到概念教學要從大量實際出發(fā),通過事例幫助完成定義。因此,我采用了“問題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體設置豐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由問題開始,到問題深化,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并隨著問題的深入而跳躍。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新知
首先提出問題
問題1:小明同學用50元錢買學習用品,單價y(元)與數量x(件)之間的關系式是什么?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在課開頭,我認為以一個簡單的數字問題引入,目的是讓學生在很快的時間里說出顯而易見的答案,便于增強學生學好本課的自信心,使他們能愉快地進行新知的學習。
問題2:我們知道,電流I、電阻R、電壓U之間滿足關系式U=IR,當U=220V,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數式表示I嗎?
(2)利用寫出的關系式完成下表。
R/Ω 20 40 60 80 100
I/A
當R越來越大時,I怎樣變化?當R越來越小呢?
(3)變量I是R的函數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因為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問題2是一個與物理有關的數學問題,這樣設計便于使學生把數學知識和物理知識相聯系,增加學科的相通性,另外通過本題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問題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最后小組討論并匯報,此問題中的(1)(2)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但對于問題(3),老師要給適當的指導。
問題2的深化:舞臺燈光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陽光燦爛的晴日變成濃云密布的陰天,或由黑夜變成白晝,這樣的效果是通過什么來實現的.?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學生可以根據問題2以及學過的物理知識來解釋這個問題,這樣既增強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又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
問題3:京滬高速公路全長約為1262km,汽車沿京滬高速公路從上海駛往北京,汽車行完全程所需時間t(h)與行駛的平均速度v(km/h)之間有怎樣的關系?變量t是v的函數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問題3是一個行程問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討論,最后列出正確的函數關系式,進一步體會函數是刻畫變量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為形成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打基礎。
(二)合作探究,獲得新知
1.出示問題
想一想,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這個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讓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思考、抽象、概括、補充、完善的過程,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他們的新發(fā)現,培養(yǎng)他們的歸納能力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在這期間教師就是他們的合作者、引路人,邊聽、邊問、邊指導,初步形成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2.啟發(fā)學生建構新知
反比例函數的定義:一般地,如果兩個變量x、y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成y=k/x(k為常數,k≠0)的形式,那么稱y是x的反比例函數。
反比例函數自變量不能為0!
反比例函數的一般形式:y= k/x(k為常數,k≠0)
反比例函數的變式形式:k=yx,x=k/y(k為常數,k≠0)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這種從不同的問題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數學模型,再進行抽象得出概念的過程,并非教師所強加,而是學生通過自己分析走向概念,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使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在活動中得以提升,體現類比、轉化、建模等數學思想,把本節(jié)課推向高潮。
(三)反饋練習,應用新知
根據學生認知的差異性,我設計了基礎過關和拓展訓練兩類練習題。
1.基礎過關
(1)下列函數的表達式中,x表示自變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數?每一個反比例函數相應的k的值是多少?
、賧=x/5 ②y=6x-1 ③y=-3x-2 ④xy=2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此題較簡單,以口答的形式進行,設計的目的是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并告誡學生判斷一個函數是否是反比例函數不能單從形式上判斷,一定要嚴謹認真,同時也完成了隨堂練習1。
(2)做一做
、僖粋矩形的面積為20cm2,相鄰的兩條邊長分別是xcm和ycm,那么變量y是變量x的函數嗎?是反比例函數嗎?為什么?
②某村有耕地346.2公頃,人口數量n逐年發(fā)生變化,那么該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積m(公頃/人)是全村人口數n的函數嗎?是反比例函數嗎?為什么?
、踶是x的反比例函數,下表給出了x和y的一些值:
a.寫出這個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b.根據函數表達式完成下表。
表略。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通過三個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拓展
(1)你能舉個反比例函數的實例嗎?與同學進行交流。
(2)y=5xm是反比例函數,求m的值。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
問題(1)是一個開放性的題,既解決了隨堂練習2,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問題(2)能助于學生抓住關鍵點,澄清易錯點(反比例函數中k≠0),并且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系。
(四)歸納總結,反思提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與同伴進行討論。
(如:你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發(fā)現了什么?還有什么困惑?應注意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通過問題式的小結,讓學生再次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彌補教學中的不足。
(五)推薦作業(yè),分層落實
必做題:課本第134頁習題1、2題。
選做題:已知y與2x成反比例,且當x=2時,y=-1,求:
(1)y與x的函數關系式。
(2)當x=4時,y的值。
(3)當y=4時,x的值。
【設計意圖及教法說明】作業(yè)以推薦的形式進行,必做題體現了對新課標下“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要的數學”的落實,選做題體現了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10
下午好。ㄗ晕医榻B略)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分式的乘除法。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等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1、 教材內容:我認為可以理解為探索法則——理解法則——應用法則,進一步體現了新課標中“情境引入——數學建模——解釋、拓展與應用的模式”。分式的乘除法與分數的乘除法類似,所以可通過類比,探索分式的乘除運算法則的過程,會進行簡單的分式的乘除法運算,分式運算的結果要化成最簡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約分,要求學生能解決一些與分式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 教材地位:分式是分數的“代數化”,與分數的約分、分數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聯系,也為后面學習分式的混合運算作準備,為分式方程作鋪墊。
。、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分式的乘除運算法則
(2)、會進行簡單的分式的乘除法運算
能力目標:(1)、類比分數的乘除運算法則,探索分式的乘除運算法則。
。2)、能解決一些與分式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1)、通過師生觀察、歸納、猜想、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應用意識。
。ǎ常、讓學生感悟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又為現實生活服務,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4、教學重點:分式乘除法的法則及應用.
5、教學難點:分子、分母是多項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運算。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我們實現教學目標的催化劑,好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我們事半功倍。新課程改革中,老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性原則是永恒的,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讓學生成為課堂上行為的主體。
2、合作式教學,在師生平等的交流中評價學習。
三、說學法
學生在小學就已經會很熟練的進行分數的乘除法運算,上一章又學習的因式分解,本章學習的分式的意義,分式的基本性質等,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了知識上的.鋪墊。
。、類比學習的方法。通過與分數的乘除法運算類比。
。、合作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1、類比學習,探索法則。(約3分鐘)
讓學生認真思考教材上提供的4個分數的乘除法的例子(2個乘法,2個除法)
復習:分數的乘除法法則(抽一學生口答)
猜一猜:
(a、b、c、d表示整數且在第一個式子中a、c不等于零,在第二個式子中a、c、d不等于零)
類比: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則(a、b、c、d表示整式且在第一個式子中a、c不等于零,在第二個式子中a、c、d不等于零,a、c中含有字母)
活動目的:
讓學生觀察、計算、小組討論交流,并與分數的乘除法的法則類比,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則。
教學效果:
通過類比分數的乘除法的法則,學生明白字母代表數、代表式,這樣很順利的得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則。
2、理解法則:(約2分鐘)
文字敘述:兩個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兩個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顛倒位置后再與被除式相乘.
活動目的:
兩種形式鞏固對法則的理解。
教學效果:
理解法則,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符號感。
3、應用:(約20分鐘)
。1)牛刀小試
教材74頁到76頁的例1、做一做、例2.我準備把例1和例2先學習了。再學習做一做。
活動目的:
抓住學生剛學習了法則,躍躍欲試的學習激情,抽2名同學上黑板演算,其他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演算。老師巡查,予以輔導,反復提醒學生像分數乘法一樣來學習分式乘法(即類比)。
教學效果:
有的學生可能沒有注意把結果化為最簡分式,要提醒注意,有的學生可能一邊計算一邊就分解因式進行約分(化簡)了的,說明已經很好地與分數的乘法進行類比學習了(分數是分解因數),應該予以表揚,讓全班學生認真學習、領會。講評時還應該讓學生理解一步的算理。
(2)“西瓜問題”
活動目的:
能解決一些與分式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有條理的進行表達。
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例題幫助學生總結出分式乘除法的運算步驟(當分式的分子與分母都是單項式時和當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項式兩種情況)
4、隨堂練習。(約5分鐘)
76頁第一題,共3個小題。
教學效果:
在總結出分式乘除法的運算步驟后,大部分學生能很好的掌握,但是還有些學生忘記運算結果要化成最簡形式,老師要及時提醒學生。分解因式的知識沒掌握好,將會影響到分式的運算,所以有的學生有必要復習和鞏固一下分解因式的知識。
5、數學理解(約5分鐘)
教材77頁的數學理解,學生很容易出現像小明那樣的錯誤。但是也很容易找出錯誤的原因。
補充例3 計算(xy-x2)÷
教學效果:鞏固分式乘除法法則,掌握分式乘除法混合運算的方法。提醒學生,負號要提到分式前面去。
6、課堂小結(約3分鐘)
先學生分組小結,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總結。
7、作業(yè)布置,凝固新知。(約2分鐘)
教材77頁到78頁,習題3.1,1、2、4.并補充一題(分式乘除法混合運算的)
五.說板書設計
主板書采用綱要式,一目了然。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11
一、教材分析 :
(一)、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節(jié),是在上節(jié)“勾股定理”之后,繼續(xù)學習的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判斷定理,它是前面知識的繼續(xù)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幾何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今后判斷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題中,將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同時在應用中滲透了利用代數計算的方法證明幾何問題的思想,為將來學習解析幾何埋下了伏筆,所以本節(jié)也是本章的重要內容之一。課標要求學生必須掌握。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證明方法并能證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個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形成的過程
2、通過用三角形三邊的數量關系來判斷三角形的形狀,體驗數與形結合方法的應用
3、通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證明,體會數與形結合方法在問題解決中的作用,并能運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決相關問題。
情感態(tài)度:
1、通過用三角形三邊的數量關系來判斷三角形的形狀,體驗數與形的內在聯系,感受定理與逆定理之間的和諧及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活動中,通過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問題,滲透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探究精神
(三)、學情分析:
盡管已到初二下學期學生知識增多,能力增強,但思維的局限性還很大,能力也有差距,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證明方法學生第一次見到,它要求根據已知條件構造一個直角三角形,根據學生的智能狀況,學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證明又是本節(jié)的難點,這樣如何添輔助線就是解決它的關鍵,這樣就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重點: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應用 難點: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證明 關鍵:輔助線的添法探索
二、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設計原則是: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圍中,通過巧妙而自然地在學生的認識結構與幾何知識結構之間筑了一個信息流通渠道,進而達到完善學生的數學認識結構的目的。
(一)、復習回顧: 復習回顧與勾股定理有關的內容,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一開課我就提出了與本節(jié)課關系密切、學生用現有的知識可探索卻又解決不好的問題,去提示本節(jié)課的探究宗旨。(演示)古代埃及人把一根長繩打上等距離的13個結,然后用樁釘如圖那樣的三角形,便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這是為什么?……。這個問題一出現馬上激起學生已有知識與待研究知識的認識沖突,引起了學生的重視,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創(chuàng)造了我要學的氣氛,同時也說明了幾何知識來源于實踐,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
(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解決問題,總結規(guī)律(包括難點突破):因為幾何來源于現實生活,對初二學生來說選擇適當的時機,讓他們從個體實踐經驗中開始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所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由教師直接給出的,而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折紙在具體的實踐中觀察滿足條件的三角形直觀感覺上是什么三角形,再用直角三角形插入去驗證猜想。這樣設計是因為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證明方法是學生第一次見到,它要求按照已知條件作一個直角三角形,根據學生的智能狀況學生是不容易想到的,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讓學生動手裁出了一個兩直角邊與所折三角形兩條較小邊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通過操作驗證兩三角形全等,從而不僅顯示了符合條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還孕育了輔助線的添法,為后面進行邏輯推理論證提供了直觀的數學模型。接下來就是利用這個數學模型,從理論上證明這個定理。從動手操作到證明,學生自然地聯想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證明它與一個直角三角形全等,順利作出了輔助直角三角形,整個證明過程自然、無神秘感,實現了從生動直觀向抽象思維的轉化,同時學生親身體會了動手操作——觀察——猜測——探索——論證的全過程,這樣學生不是被動接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而使學生感到自然、親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使學生確實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自我創(chuàng)造的快樂。在同學們完成證明之后,可讓他們對照課本把證明過程嚴格的閱讀一遍,充分發(fā)揮教課書的作用,養(yǎng)成學生看書的習慣,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組織變式訓練: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安排了三個題目。(演示)第一題比較簡單,讓學生口答,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第二題則進了一層,字母代替了數字,繞了一個彎,既可以檢查本課知識,又可以提高靈活運用以往知識的能力。第三題則要求更高,要求學生能夠推出可能的結論,這些作法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轉換、舉一反三的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利用率。在變式訓練中我還采用講、說、練結合的方法,教師通過觀察、提問、巡視、談話等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隨時反饋,調節(jié)教法,同時注意加強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把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隨時把握學生的學習效果結合起來。
(五)、歸納小結,納入知識體系:本節(jié)課小結先讓學生歸納本節(jié)知識和技能,然后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尤其是注意總結思想方法,培養(yǎng)能力方面,比如輔助線的添法,數形結合的思想,并告訴同學今天的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同學們通過自己親手實踐發(fā)現并證明的,這種討論問題的方法是培養(yǎng)我們發(fā)現問題認識問題的好方法,希望同學在課外練習時注意用這種方法,這都是教給學習方法。
(六)、作業(yè)布置:由于學生的思維素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學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為此我安排了兩組作業(yè)。A組是基本的思維訓練項目,全體都要做,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提高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B組題適當加大難度,拓寬知識,供有能力又有興趣的學生做,日積月累,對訓練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素質,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有積極作用。
三、說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為貫徹實施素質教育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主動發(fā)展的精神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活動的要求,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以及初二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以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發(fā)現、操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即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觀察、分析、猜想、驗證、推理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難點和突出重點。此外,本節(jié)課我還采用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聯系學生現有的經驗和感性認識,由最鄰近的知識去向本節(jié)課遷移,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獨立探討、主動獲取知識?傊,本節(jié)課遵循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guī)律,力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力爭把教師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親自探索、發(fā)現知識的過程;力爭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12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一節(jié)《矩形》第一課時。下面我分設計理念與思路、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設計、板書設計等六個方面說一下這節(jié)課。
一、設計理念與思路:
新課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目標,積極倡導他們親身經歷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在教育方式上,也要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喚起學生成長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發(fā)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實際意義,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故此本課從生活中的數學(做窗框)入手,充分展示“觀察、操作-猜想、探索-說理”的認識過程,使學生能在直觀的基礎上學習說理,體現直觀與簡單推理的融合基礎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平行四邊形與特殊平行作業(y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間第一課時,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章內容的一個重點。同時,矩形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幾何圖形,使學生體會到幾何知識來源于實際又作用于實際的辨證關系。在研究幾個圖形之間的從屬關系時也涉及了辨證思維和認識論的一些觀點,這對于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都有一定的作用。
三、學生分析:
學生在小學學習過長方形的簡單知識,有了這樣的基礎,再加上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獲取信息渠道多,對新事物的追求與敏感,他們完全有能力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借助老師恰當的`點撥,來學好矩形的性質。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做,去表達,去自我評價,去體會成功的喜悅。面對問題,讓學生大膽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真知,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加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人生觀。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質,理解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qū)別與聯系.
2、會初步運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質來解決有關問題.
3、滲透運動聯系、從量變到質變的觀點.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應用矩形定義、性質等知識,解決有關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引入,使學生加深對矩形概念的理解,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
教學難點:矩形的性質的靈活運用、學生的書寫。
五、教學過程設計:
1、情境創(chuàng)設:
讓學生從生活中的數學引入(做窗框)入手,引導學生注重觀察生活,從而進一步研究矩形的性質進入學習情境。
2、探索活動:
活動一操作-觀察-探索
活動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讓學生了解做窗框的過程,即從中包含的數學知識,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第二層次:引導學生探索四邊形ABCD的特點。
學生通過進一步探究可以發(fā)現平行四邊形ABCD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這樣就為引入矩形的概念做好鋪墊。
第三層次:概括得出矩形概念。
在第二層次的基礎上概括得出矩形概念,同時,要啟發(fā)學生注意:矩形的概念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矩形的一條性質,又是矩形的一種判定方法。
活動二探索矩形的性質
活動分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的矩形,使學生直觀初步認識矩形,及矩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二層次:讓學生通過量課堂課本封面來了解矩形的性質,復習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使學生理解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特殊與一般的辨證關系,矩形具備一般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從而讓學生敘述矩形具備的一般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第三層次: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理解,由于矩形比一般平行四邊形多一個特殊條件:有一個角是直角,因此矩形具有一些特殊性質,探索它的特殊性質要從它的特殊處有一個角是直角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改變平行四邊形形狀,它的邊、角、對角線有怎樣的變化?當一個角為直角時,它的四個角有什么特點?兩條對角線有怎樣的特殊關系?這一層次旨在利用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借助直觀,引導學生通過合情推理去探索、發(fā)現結論。同時在演示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知識發(fā)生的過程,滲透了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第四層次:在第三層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矩形的角、對角線的性質進行說理,同時發(fā)展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3、例題講解:
本例設計的目的直接應用矩形的有關性質;同時為總結矩形中具有的一些特殊圖形(四個等腰三角形)做鋪墊。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
4、課堂練習:
例題講解完畢后,通過問題鏈來歸納總結矩形的相關特點:由OA=OB=OC=OD可知圖中有幾個等腰三角形?這些三角形全等嗎?面積相等嗎?幾個直角三角形?研究矩形的軸對稱性。有關矩形的問題往往轉化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問題解決。
5、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教師補充升華:
矩形的性質
6、知識拓展
1、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和積極思考的習慣,同時為下一節(jié)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課中問題中另一種解決辦法)
2、通過生活知識引導學生探究數學,應用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門框窗框為什么要做成矩形的?)
7、布置作業(yè):課本P134T1、2、3、4;作業(yè)本(2)P33
六、板書設計:
矩形的性質
。ㄒ唬、定義:
。ǘ⒕匦蔚男再|
。ㄈ⒗}
七、反思:
本節(jié)課的容量決定學生板書時間太少。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13
一、說教材
本課時是華師大版八年級(上)數學第14章第二節(jié)內容,是在掌握勾股定理的基礎上對勾股定理的應用之一。 勾股定理是我國古數學的一項偉大成就。勾股定理為我們提供了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間的數量關系,它的逆定理為我們提供了判斷三角形是否屬于直角三角形的依據,也是判定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的一個重要方法,這些成果被廣泛應用于數學和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教材在編寫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際分析,使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印象,通過聯系和比較,了解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據此,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方法目標:通過對一些典型題目的思考,練習,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勾股定理有關計算,深入對勾股定理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一些題目的探討,以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定理的美。
教學重點:勾股定理的應用。
教學難點:勾股定理的正確使用。
教學關鍵:在現實情境中捕抓直角三角形,確定好直角三角形之后,再應用勾股定理。
二、說教法和學法
1、以自學輔導為主,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習欲望和興趣,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
2、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操作,歸納理解定理,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演示實物,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分析,證明,使學生獲得新知的成功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鉆研新知的欲望。
三、教學程序
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動手,動腦方面,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心理,教學程序設置如下:
一、回顧問:
勾股定理的內容是什么?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今天我們來學習這個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二、新授課例
1、如圖所示,有一個圓柱,它的高AB等于4厘米,底面周長等于20厘米,在圓柱下底面的A點有一只螞蟻,它想吃到上底面與A點相對的C點處的食物,沿圓柱側面爬行的最短路線是多少?(課本P57圖14.2.1)
①學生取出自制圓柱,,嘗試從A點到C點沿圓柱側面畫出幾條路線。思考:那條路線最短?
②如圖,將圓柱側面剪開展成一個長方形,從A點到C點的最短路線是什么?你畫得對嗎?
、畚浵亸腁點出發(fā),想吃到C點處的.食物,它沿圓柱側面爬行的最短路線是什么?
思路點撥:引導學生在自制的圓柱側面上尋找最短路線;提醒學生將圓柱側面展開成長方形,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fā)現“兩點之間的所有線中,線段最短”。 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興趣高漲,氣氛異常的活躍,他們發(fā)現螞蟻從A點往上爬到B點后順著直徑爬向C點爬行的路線是最短的!我也意外的發(fā)現了這種爬法是正確的,但是課本上是順著側面往上爬的,我就告訴學生:“課本中的圓柱體是沒有上蓋的”。只有這樣課本上的解答才算是完全正確的。例2.(課本P58圖14.2.3)
思路點撥:廠門的寬度是足夠的,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觀察當卡車位于廠門正中間時其高度是否小于CH,點D在離廠門中線0.8米處,且CD⊥AB, 與地面交于H,尋找出Rt△OCD,運用勾股定理求出2.3m,CD= = =0.6,CH=0.6+2.3=2.9>2.5可見卡車能順利通過 。詳細解題過程看課本 引導學生完成P58做一做。
三、課堂小練
1、課本P58練習第1,2題。
2、探究: 一門框的尺寸如圖所示,一塊長3米,寬2.2米的薄木板是否能從門框內通過?為什么?
四、小結
直角三角形在實際生活中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希望同學們能緊緊抓住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學透勾股定理的具體應用,那樣就能很輕松的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60習題14.2第1,2,3題。
初中數學說課稿范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有理數的加法。本節(jié)課選自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數學七年級(上)第一章第四節(jié)第一課時的內容。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和教學反思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我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與設計。
教材分析
。ㄒ唬┑匚缓妥饔
有理數的加法是小學算術加法運算的拓展,是初中數學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數學運算最重要,最基礎的內容。熟練掌握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是學習有理數其它運算的前提,同時,也為后面學習實數、代數式運算、方程、不等式、函數等知識奠定基礎。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是建構在生產、生活實例上,有較強的生活價值,體現了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
就本章而言,有理數的加法是本章的重點。學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數范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的思考方式(確定結果的符號和絕對值),關鍵在于這一節(jié)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
。2)理解并掌握的有理數加法的法則,并會運用法則進行準確運算,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法則探索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2)體驗初步的算法思想。(轉化)
。3)在探索過程中感受數形結合和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4)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2)培養(yǎng)學生協作意識,體驗成功,樹立學習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和運用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難點: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教法與學法
我在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引導——發(fā)現教學法”,并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展開教學。學生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學習法”來學習本節(jié)內容。
教學程序:
我采用的教學模式分為“引——探——結——用”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引出課題(2分鐘)
例如,足球比賽中,可以把進球數記為正數,失球數記為負數,它們的和叫做凈勝球數。
如果,紅隊進4個球,失2個球;藍隊進1個球,失1個球。則紅隊的凈勝球數為4+(-2),藍隊的凈勝球數為1+(-1)。
這里用到正數和負數的加法。
那么,怎樣計算4+(-2)呢?
此環(huán)節(jié)大約2分鐘。
(二)、探索規(guī)律、得出法則。(15分鐘)
現規(guī)定正能量為正,負能量為負。
。1)若兩個好人攜帶正能量分別為+20、+30,則相加的結果是()。
寫成算式:(+20)+(+30)=()
。2)若兩個壞人攜帶負能量分別為—20、—30,則相加的結果是()。
寫成算式:(—20)+(—30)=()
這兩個算式,運算有什么特點呢?
同號兩數相加,好比作同伙人:正數+正數,正能量增大;
負數+負數,負能量增大。
最后概括為①定符號;②把絕對值相加。
。3)若一個好人攜帶正能量+30一個壞人攜帶負能量—10。
則兩人較量的結果是()贏,還剩()能量。
寫成算式:(+30)+(—10)=()。
。4)若一個好人攜帶正能量+20一個壞人攜帶負能量—40。
則兩人較量的結果是()贏,還剩()能量。
寫成算式:(+20)+(—40)=()。
這組算式,運算有什么特點呢?
異號兩數相加,好比兩人在打仗,誰的力量強大,誰就贏。如果正能量大,符號就定為正;如果負能量大,符號就定為負,又讓學生理解兩人打仗,彼此力量會彼此抵消,彼此消損。那么贏的一方還剩多少能量呢?故而把絕對值做減法。強調用大的絕對值減去小的絕對值。
最后概括為①定符號;②把絕對值相減。
再看兩種特殊情形:
(5)若一個好人攜帶正能量+30,一個壞人攜帶負能量—30。則兩人較量的結果是(),還剩()能量。
寫成算式:(—30)+(+30)=()。
(6)20+0=() 0+(—15)=()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會學”轉變,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于教材上利用數軸和絕對值來探究法則過于抽象,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借鑒之下,我選用了學生感興趣的卡通動畫人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我讓學生來當裁判,學生必須把6次的情況都完成后,才能得到結果,這樣每個學生的注意力一直會很集中。若學生有困難,則小組內探討交流、補充,讓學生能逐步引導概括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上述過程,大約20分鐘的時間,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小結(3分鐘)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
取加數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
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4、一個數同零相加:仍得這個數
(四)、
1、加深理解,鞏固法則。(5分鐘)
(1)填表
。2)思考:在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時,應分幾步完成?
此題的設計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同時,讓學生知道,凡是有理數運算都要首先確定結果的符號。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后,我將解題步驟,分步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對解題格式引起重視。
2、變式訓練,應用法則。(15分鐘)
例1。計算
。+20)+(+12)(—8)+(—12)
。ā3。75)+(—0。25)(—1/2)+(—2/3)
。ā7)+0
例2。計算
(—5)+9 7+(—10)
。ā3/4)+1/2 3/5+(—3/5)
數學家皮亞杰認為:“不斷的訓練才能夠逐漸的發(fā)展出一個合理的數學模型”。練習和科學的重復練習始終是數學學習的有效辦法。為了讓學生熟練應用法則準確計算,我設計了2個例題。例1是同號兩數相加;例2是異號兩數相加。這兩種最典型的類型,以起到鞏固法則和規(guī)范格式的作用。我讓學生嘗試獨立完成,讓基礎組的學生板演后,并讓別的'學生找錯誤,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通過學生糾錯的過程,讓學生對錯誤加深記憶,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3、小組闖關,檢測目標。(5分鐘)
在新課程下,教學的本質是學習活動,學生是否有效的學習,教學目標是否落實到位,檢測目標成為一節(jié)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我設計了兩個闖關小游戲。一個是學生口答搶答,另一個是男生出題女生搶答,反之女生出題男生搶答,通過男女同學競爭中鞏固、應用法則。
三點教學反思
1、情境探究問題的設置
我用卡通動畫人物來引入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形象的理解有理數加法法則。在思考問題時,首先應讓學生對好人、壞人在一起有幾種情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考慮問題的完整性。然后再逐一的進行探索,通過學生談論交流,最后得到有理數的四條加法法則。
2、例題安排的設置
我安排了同號兩數相加和異號兩數相加兩種最典型的類型,以起到鞏固法則和規(guī)范格式的作用。
3、數學語言表達的訓練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在課堂中我盡可能的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樣可以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引導學生規(guī)范的表達。
【初中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的說課稿02-16
初中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06-27
初中數學說課稿03-19
初中數學說課稿07-07
初中數學《相交線》說課稿02-15
初中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07-21
初中數學《勾股定理》說課稿06-03
初中的數學分式說課稿03-01
初中數學說課稿優(yōu)秀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