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狐假虎威》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說板書這幾個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狐假虎威》是九年義務教育,部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它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共九個自然段,講的是一只狐貍,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的故事。本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對狐貍,老虎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特點——狐貍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
二、說學情
二年級是屬于低年級,學生課堂注意的時間不會太長,他們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對課文內容的感悟主要是通過“讀”來獲得,二年級的學生對寓言故事非常感興趣,所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不難,難的是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文的特點、新課標的要求及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制定了3個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認識“假、威”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轉”會寫“眼、爪”等四個生字。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文故事性強,理解重點詞句,對了解事情經過,從而明白狐貍成功的原因十分必要。教學中,余老師把了解事情經過,分析人物神態(tài)和對話,體會動物內心世界作為教學重點,把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定為教學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上余老師致力于建構簡單而富有時效,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
。ㄒ唬 切入課文,突顯一個“趣”字
余老師由手指游戲導入課文,“一個手指頭啊,就像毛毛蟲”,兩個手指頭啊,好像什么?三個手指頭啊,又好像什么?一直玩到五個手指頭。這個游戲,就像是一團線。余老師呢,牽起了那根線頭。孩子們呢,手、眼、心齊用,一路抽絲剝繭。有意思地找到了五個手指頭表演的——有著鋒利的爪子,有著百獸之王之稱的老虎。自然而然地引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ǘ╇S文識字,凸顯一個“活”字
1是學生在自讀中,余老師充分從學生的識字經驗著手,調動學生的生字積累,引導學生隨文主動識字。如“嗓”“轉”。這個嗓字這么復雜,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問題拋出來,孩子們動起腦筋來。加一加,編字謎,如此識字,有趣更有效!稗D”字是個多音字,一個讀音是第三聲,一個讀音是第四聲。怎么很好地把它讀準確呢?余老師從兩種讀音的不同意思入手,交給孩子辨析的方法。當“轉”字表示改變方向或位置時,讀第三聲;圍繞一個中心運動,讀第四聲。余老師的這種,先借助語境讀準多音字,再聯系舊知識進行拓展補充的教學方式,既符合兒童特點,又結合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識用結合。
2是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相互提醒難點字,在相互提醒中互補識字。由此,讓學生獲得隨文主動識字的成功體驗。并把這種體驗轉化為新的學習內動力。以達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愿望和興趣。從而主動養(yǎng)成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ㄈ┓謱永首x,突顯一個“實”字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本課,余老師以讀為主,多讀組合,以求實效。比如:在初讀時,余老師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品讀,賞讀時,余老師要求孩子們讀得有滋有味兒;導讀時,余老師滲透方法;自讀時,學生便可以循法練讀。期間,余老師相機啟發(fā)、誘導、點撥、指導運用,真正讓學生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會讀到會讀。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不僅起著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更好地體現教學重點和教學內容余老師設計了以上板書。狐貍和老虎的卡通畫,代替了原本冷冰冰的兩個詞語,讓整個板書生動起來。狐貍、獅子和嚇跑百獸這三者之間的線條設計也頗耐人尋味。狐貍借了老虎的威風是實線,狐貍嚇跑百獸用的是虛線。事實上真正嚇跑百獸的是老虎,所以老虎嚇跑百獸余老師又設計成了實線。實線虛線之間,讓孩子對課文的內容理解又有了提升。
老師們,這節(jié)課上完了,但留給余老師與我的思考卻有很多很多,在此,我真心的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行給予我們最真誠的幫助。謝謝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風娃娃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并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4、教具準備
1、識字小魔方 2、多媒體課件 3、圖片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二至八自然段并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程序:
。ㄒ唬┘と耄沂菊n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年紀小,愛猜謎語,因而我用猜謎為切入點,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ǘ┏踝x感知,檢測生字、新詞
1、提出自讀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求助于帶拼音的小樹葉。明確了讀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使他們有事可做。這樣可認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認讀課文中12個生字,先通過指名認讀、全班齊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在此基礎上,我適時采用了玩“識字小魔方”的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認讀,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老師的獎勵。然后老師也參與其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ㄈ┖献魈骄,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fā)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我首先就提出了2個主要問題:①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哪幾件事情?②這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壞事呢?這里我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圖片,這樣很快就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好了。
2、對于課文內容我是從兩大板塊來教的:
第一板塊:研讀“做好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采用“導學”的方法,風娃娃為什么要幫人們做好事?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在邊教的同時,邊放出有趣的課件動畫,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這樣通過媒體的輔助,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第二板塊:研讀“做壞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采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某個學生說說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現象,并問:當你碰到了風娃娃,你會怎樣責怪風娃娃呢?你會對它說些什么?由另一個同學扮演風娃娃,這樣學生很容易進入到情境中來,與作者產生共鳴。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由該句話引導學生去幫風娃娃找尋答案,學生很自然地就總結出了課文想要說明的道理:幫別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對別人有用。因勢利導,從風娃娃的故事中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指著高興、傷心的兩個風娃娃問:你喜歡哪個風娃娃,說說理由,有的說:喜歡高興的風娃娃是因為它很可愛,樂于助人。而有的說:喜歡傷心的風娃娃是因為它有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2)讓學生說說風對我們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ㄎ澹⿲懽种笇,加強訓練
1、重點指導“吸”和“極”。
2、練習書寫。
3、同桌欣賞、評價。
4、學生再練寫。
。┌鍟O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3
《黃山奇石》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聞名天下的黃山風景區(qū)有無數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課文圍繞著“奇石”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個景點,根據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寫得形象、逼真、有趣。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課文最后一段還簡單列舉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強調黃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語言淺顯優(yōu)美,描述生動形象,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之情的好教材。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贊嘆,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秀麗風光、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描述畫面,發(fā)展獨白語言。
教學難點:創(chuàng)設情境,描述畫面,深入情境,強化感受,發(fā)展書面語言。
教法選擇
1、情境教學法;2、問題教學法;
3、延緩評價法;4、媒體輔助法。
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培養(yǎng)團結協作能力;
2、讀議結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說,訓練觀察能力及口語表達;
4、自由想象,強化感受,發(fā)展書面語言。
教學時間
本課我設定兩課時,課文教學在第二課時。今天說課中的教學過程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鍪旧挚ㄆ,多種方式復習生字
。ǘ┚o扣“奇”字,破題激趣,導入新課。
1、開場白,出示課題:《黃山奇石》
2、找出關鍵字,破題;
3、提出中心問題,導入新課。
。ㄈ┩ㄗx全文,初步感知--“奇”在何處。
。ㄋ模﹦(chuàng)設情景,突破難點--“奇”在何處。
1、朗讀全文;
2、從重點景觀中選出自己喜歡的景點,大膽描述,自由交流,教師延緩評價;
3、 以“金雞叫天都”為例,感受文中的意象美,進行學法指導:
。1)出示圖片,引導想象;
。2)抽讀相關文字,采用多種方式訓練朗讀,進行讀
法指導;
。3)引導想象、體會文中蘊含的意象美;
。4)學法小結。
4、學生再選重點景觀,運用學法自讀自悟,交流感受:
(1) 選出景點,自行自讀自悟;
(2) 質疑釋疑,解決字詞難點;
(3) 匯報交流,訓練獨白語言;
(4) 適時評價,延續(xù)學習熱情。
。ㄎ澹﹫D文結合,積累語言,感受“奇特”
自主選擇景點,背誦相關文字。
。┩卣寡由,訓練表達,突出“奇特”:
(1)、模仿課文,自由練說;
(2)、小組交流,互評互議;
(3)、全班交流,教師點評。
2、自由想象: “獅子搶球”
3、仿寫片段,寫出“奇特’
1、天狗望月
2、仙女彈琴
3、獅子搶球
。ㄆ撸┱n后延伸,激發(fā)興趣,深化感情
板書設計
各種黃山奇石通通圍繞著一個“奇”字,大大的“?”是留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沈括是宋朝著名的科學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少年沈括由兩句詩的內容引發(fā)思考:為什么自家院子里的桃花枯萎了,山里的桃花才剛盛開?通過上山觀察終于明白了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山上的地勢高,溫度低。本課集常識性與人文性為一體,“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課外知識,沈括善于觀察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是值得學生學習的,也是平時學生們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二、 說目標
1、 認知目標:
(1) 學習本課“沈、芳、寺、凋、院、枯、萎、約、襖、原”這十個生字,積累詞語“芳菲、枯萎、盛開、七嘴八舌”。
。2) 通過課文內容學習,知道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地勢高,溫度低。
2、 技能目標:能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并積累這些句子,在此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相關內容。
3、 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要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
《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中的“三維概念”。一維是知識技能,二維是過程方法,三維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其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最重要的學習目標。所以我這節(jié)課我就是想通過課文內容學習,引導學生懂得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讓學生感悟到要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這里要強調的是本節(jié)課三維目標的定位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考慮到了原有的學習基礎,考慮到了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目標的落實強調整體性,是強調在整體的課文學習過程中去落實三維目標,而非割裂地機械完成。整個內容都是圍繞學生在比較中提出的問題“為什么三里的桃花開得遲?”展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三、 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我這節(jié)課對目標的落實和重點難點的突破。
(一) 導入激趣 破題生疑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又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也就能成功一半了。所以我非常注重“導入”這一重要的開端。開始我先出示圖片,并板書:桃花開 。然后問學生:“桃花幾月開?”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不難回答出桃花是三月開的。我請學生尋找課文中和他們講述的不一樣的地方。學生找到詩句,我出示內容,讓學生讀詩句,讀譯文。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同時感受到了不同,在比較的過程中發(fā)現了矛盾 ,教師揭示課題,學生很自然地在矛盾中產生并提出了問題:“為什么山里的桃花開得遲?”這里問題的產生非老師代替他們提出,而是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到的。這樣的設計做到了“以學生為本”。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根據語言環(huán)境,進行了重點生字的識字教學。如,在讀到古詩的時候,講到沈括這個人物,我出示沈括的圖片介紹,讓學生在了解沈括的同時記住“沈”并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是前鼻音。又如“凋謝”的“凋”字,我讓學生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來記住,并找找“凋謝”在文中的反義詞,在學生字的同時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字詞教學。
。ǘ、帶疑深入 研究學習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突破重點的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通過填空的形式(出示媒體)把整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貫穿在一起。在這里我先讓學生讀讀課文,找找沈括當時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有感情的朗讀之后,再讓學生找到山里桃花開的情景。沈括怎么知道山里的桃花會開得正茂盛呢?完成填空。完成的是填空,訓練的是朗讀,感悟的是觀察、思考、探索的過程。最后,讓學生找找山上山下的不同,沈括正是從這些不同現象的比較中明白了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
二年級的學生還不能連貫地表達完整的意思,這個填空形式是老師給學生一個扶手,讓學生能找到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并且積累這些語言文字,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這里我非常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是對文本的體驗,是語言積累的重點,是復述課文主要內容的扶手和依據。例如,最后一句:沈括一下子明白了的內容,是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是認知目標中的重點,這樣的內容不僅要會讀,還要會背,還要化為自己的語言講出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填空內容的層層深入,我隨即板書。
。ㄈ、積累運用 感悟生情
學生在層層深入的語言訓練之后,我又讓他們進行角色的遷移,讓他們做沈括,看著投影來說說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過。并且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是前面一個環(huán)節(jié)基礎上的升華,是調動學生自身積累的知識對教材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了前面反復朗讀甚至背誦為鋪墊,復述主要內容對學生而言就不是困難的事情了。
下面是對學生進行第二次的角色遷移:如果你是媽媽,你聽了沈括說的話,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媽媽對沈括說的話,就是情感目標中的內容,也是本節(jié)課教師希望學生知道的人生的真諦。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自己感悟,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其效果遠遠超過教師來告訴他。
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牢牢抓住四個字:趣 疑 練 悟。學生在學習的初始,因為興趣而讀古詩,因為興趣而產生疑問,產生了疑問就要解決,通過解疑促進了語言訓練,在語言訓練中悟出了感情。這四步不是孤立的,是緊密相連,步步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口的。
最后的課外拓展,教師布置了這樣的內容:說說對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充滿好奇想知道答案的,課堂內不能解決的,自己想辦法去找到答案。這樣就讓學生將疑問延伸到了課外,同時也將課堂上學生自己感悟的象沈括那樣“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學習習慣延伸到了課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中國有句古話: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因為這才是讓他們授用一生的。所以我立足于課堂,將眼光延伸到了課堂以外更遠的地方。在“授之漁”的教學道路上,不斷探索!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6課《一株紫丁香》的第二課時。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株紫丁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6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反映的是以“愛”為主題的課文。
《一株紫丁香》講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老師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讓綠葉和花香送去他們對老師的問候,表達他們對老師無限的贊美和感激之情。這是一首情感豐富而又意境優(yōu)美的小詩,全詩語言歡快流暢,讀起來瑯瑯上口;想象豐富,美好,是尊師教育的好題材,也是朗讀指導的好素材。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識字。教學難點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培養(yǎng)他們尊敬、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本課時教學是根據文本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確立三維目標是:
1、知識能力目標: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美觀的書寫,綠線內的只讀不作寫的要求。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在掌握理解每小節(jié)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整首詩的內涵。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品讀課文,體會老師勤勤懇懇地工作,樹立起尊師愛師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1、運用多媒體:優(yōu)美的課件能創(chuàng)設出一個個詩情畫意的情境,縮短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般都沒見過紫丁香,運用課件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課堂充滿美的情境,為美的朗讀營造氛圍。
2、以讀代講法:我采用的是“四讀四入”的教學方法。初讀感知,字字入目;導讀感悟,句句入心;品讀積累,入情入境;以讀促讀,遷移運用。這樣逐層遞進地讀,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詩中蘊含的師生之間美好真摯的情誼。
3、暫延評價法:在教學中我采用暫延評價的方法,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思考,閱讀,耐心等待學生思維的結果。因而我在課堂上盡可能的把發(fā)言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各抒己見,發(fā)散思維,形成一種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 學法具體如下:
1、自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和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這一過程完全體現自主性,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2、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生在學習時分成小組合作學習,一起探討問題,一起創(chuàng)造性地朗讀。
3、質疑理解的方法: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與同學共同探討后加深理解。
4、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如:齊讀,小組讀,師生同讀,表情讀,配樂讀,讓讀成為情感體驗的快樂過程。
三、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已有自主識字及簡單地朗讀能力,因此我設計教學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以及情感美,讓學生享受審美樂趣。
。 、結合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我運用歌曲導入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直觀顯示紫丁香,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紫丁香。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ㄒ唬、聽音賞圖,復習導入
上課開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紫丁香圖片,直觀的圖片營造了一種美的情境,接著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美嗎?紫丁香不僅美而且芳香撲鼻!兑恢曜隙∠恪肥且皇缀苊赖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詩的美,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上節(jié)課所掌握的知識。請看大屏幕。這么可愛的詞語小花我們趕快和它們打個招呼吧。請同學們大聲地讀出來。
。ǘ、細讀課文,感悟詩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可以多讀幾遍,并且在讀文前,課件出示討論題:
A、是誰在老師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板書:我們 老師)
B、同學們?yōu)槭裁匆诶蠋煷扒霸宰隙∠悖?/p>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在學生讀通讀順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深入讀,通過兩個關鍵問題讓學生體驗老師與學生間的深情,體現自主閱讀過程和閱讀的層次性。]
。ㄈ、全心品讀,體會情感
1、(課件,音樂響起《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隨著音樂,老師深情的語言導入:老師,像一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汗水;老師,像一艘航船,載著我們駛向知識的海洋。 看著辛勤工作的老師,孩子們商量好,要送給老師一份特殊的禮物,是件什么樣的禮物呢?(學生觀察察課文插圖:是一株紫丁香)
2、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看到這個情景,你會為老師做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巧妙憑借插圖,訓練學生的觀察和口語表達能力。]
3、學生回答之后,現在就讓紫丁香為我們做這一切吧!請同學們分小節(jié)自由朗讀課文,比一比,誰的讀書姿勢最正確。然后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和理解,使情感內化。這符合課標中提到的“要尊重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新理念。這一部分教學既體現了朗讀訓練的層次性和指導性,又使三維目標融為一體,統一在教學過程中。]
。ㄋ模、精讀課文,讀中悟情
第1小節(jié):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
1、指名讀,通過讀這一節(jié),小朋友們是怎樣走進那安靜的小院的?
。谄鹉_尖兒,輕輕地)
2、踮起腳尖的`動作。
這樣走為的是——不影響老師工作。
設計意圖:通過踮起腳尖要輕輕地,來指導本節(jié)的朗讀。
4、指導朗讀。
如果讀得不到位,老師可以進一步點拔:能不能再輕一點,誰來試試。
能不能再輕一點,誰再來試試。我們一起來試試。
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們悄悄地栽在了老師窗前,寄托了同學們許多美好的心愿。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多少話兒想對老師說呀!孩子們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呢?誰愿意來讀第2小節(jié)。
第2小節(jié):老師,老師,就讓它綠色的枝葉,伸進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1、生讀。
2、紫丁香傳遞著你們的心聲,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同學們的深情呢?
一句話,一份情,看誰的朗讀能使老師感動。
3、讀完問題:讀了這小節(jié)你有什么問題?學生說,共同探討。
A:為什么要讓綠色的枝葉伸進老師的窗口?(板書:夜夜作伴)
B:道夜夜是什么意思?(每天晚上)
C:老師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在小組內共同探討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是啊,老師每天晚上都在備課,學習,多辛苦!誰再來讀讀這一節(jié),讀好“夜夜”這個詞,把這個意思讀出來。(指導讀好這一節(jié))
引讀:孩子們想對老師說什么呢?
第3小節(jié):你聽,你聽,綠葉兒在風里沙沙地響,那是我們給你唱歌,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
1、生讀。
2、如果你就是那片沙沙作響的綠葉,你想給老師唱什么歌?(學生暢所預言說說自己會唱什么歌給老師聽。師及時表揚。)
3、你們的歌真是太美了,聽著這一首首動聽的歌曲,老師的頭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老師也不覺得疲倦了。(板書:消除疲倦)
4、讓我們一起來唱響這支動聽的歌吧。R讀第3節(jié))
5、師深情訴說:老師您聽見了嗎?風吹綠葉的聲音代表我們的心,我們用歌聲來消除您一天的疲勞!
引讀:孩子們想對老師說——
第4小節(jié):你看,你看,滿樹盛開的小花,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你時時把我們掛牽。
1、生讀。
2、引說:你們張開笑臉,是想感謝……(板書:感謝掛牽)
多么幸福的孩子們,你們曾經受到老師怎樣的牽掛?
3、那滿樹盛開的花兒是那么美麗,真像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簩χ蠋,仿佛孩子們圍著老師微笑著說話呢!同學們猜一猜,“笑臉們”會說些什么呀?請小組內交流一下,把你想對老師說的話都說出來。
4、張開我們的笑臉,用我們的朗讀把感謝送給敬愛的老師吧。ㄉR讀)
引讀:孩子們還想用紫丁香表達什么愿望呢?
第5小節(jié):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讓花香飄進你的夢里,那夢呀準是又香又甜。
1、生讀。
2、是呀,孩子們還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老師說,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師的房里燈光仍然亮著,我們的老師還在辛勤地工作。此時此刻,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用怎樣的語氣勸老師休息?進一步的指導朗讀。
3、為什么老師的夢準是又香又甜?怎樣讀好這個詞? 讓我們美美地、甜甜地,讓芬芳的花香把老師帶進香甜的夢里,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讀第五節(jié)。
4、感情朗讀全文?偨Y:多美的紫丁香!多么美的詩!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學們在老師窗前栽下僅僅是一株紫丁香嗎?對!同學們栽下的是自己的一個心愿,是自己對老師的一片愛心。(在我們與老師之間板書心型)這是我們對老師的愛,同時老師也愛我們。
。ㄎ澹、配樂朗讀,抒發(fā)情感
《一株紫丁香》這首詩真是太美了,老師也想讀一遍,讓老師加入你們一起讀,可以嗎?(配上音樂,全班包含對老師的深情讀(背)全文)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7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1-12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02-17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1-16
二年級語文上冊北京說課稿06-25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02
二年級上冊語文《清澈的湖水》說課稿03-13
二年級上冊《假如》語文說課稿03-09
關于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26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識字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