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防止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校園欺凌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xù)的、并對個人在心理、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且因為欺凌者與受害者之間的權(quán)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而不敢或無法有效的反抗。如下為防止校園欺凌的手抄報,僅供參考!
反校園欺凌手抄報內(nèi)容:
什么是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及敲詐勒索等,校園欺凌多發(fā)生在中小學,由于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tài),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gòu)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fā)展。
發(fā)生在學校校園內(nèi)、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wǎng)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quán)利、財產(chǎn)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暴力)。
校園欺凌主要表現(xiàn):校園欺凌不一定在校園內(nèi)發(fā)生,放學后同學間的欺負行為也算在內(nèi)。其主要表現(xiàn)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fā)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fā)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fā)欺凌者。因此,惡性循環(huán)導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校園欺凌類型 典型欺凌者:1、霸道和沖動,傾向使用暴力欺壓他人。2、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情心。3、得到部分同輩的認同。 4、行為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
被動欺凌者:1、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為得逞,于是協(xié)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2、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后,則嘲笑受害者無用。
被欺凌者:1、性格內(nèi)向、害羞、怕事。2、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3、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4、有身體障礙者、有智力障礙者。5、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6、性格或行為上有異于他人。
校園欺凌對受害者影響: 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gòu)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fā)展。 1、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郁、創(chuàng)傷后遺癥、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為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2、其他影響:常常缺席、對老師不恭敬、訴訟。
校園欺凌欺負行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2、對受害者進行重復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fā);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chǎn)、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fā)生。
5、傳播關(guān)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結(jié)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11、畫侮辱畫。
校園欺凌防范技巧
1.吃穿用度低調(diào)點:日常穿著要保持低調(diào),不要盲目攀比,防止成為校園欺凌的目標。
2.按時回家不貪玩:對校園欺凌的易發(fā)時段(上學、放學,課間休息,室外活動課程時間等),易發(fā)地點(校園內(nèi)的廁所,樹叢后,圍墻邊,校園周邊廢棄房屋等)要有所重視,規(guī)避偏僻路段,按時回家。
3.無謂沖突要避免:平心靜氣,不惹事端。
4.出行帶上小伙伴:出門時,應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行動,不要落單。
校園欺凌應對技巧
1.遇到侵害會說“不”:遇到侵害時,要挺胸抬頭,表情堅定,目視對方,清晰而明確地正告對方,起到震懾作用,令其知難而退。
2.沉著冷靜巧應付:對方人多勢眾,來勢洶洶時,要沉著冷靜,盡可能拖延時間。
3.緩和氣氛少動怒:遭遇眾人包圍時,應從雙方共同認識的人或知道的事情入手尋找話題,防止激怒對方。
4.保證安全多求助:不貪戀隨身財物,以保障人身安全為第一要務,尋機向周邊高年級的同學、老師、警察或路人求助,脫離險境。
【防止校園欺凌的手抄報】相關(guān)文章:
防止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教案10-28
校園欺凌教案07-03
防校園欺凌的教案08-03
防止校園暴力教案(通用)09-25
預防校園欺凌教案06-12
校園欺凌主題教案11-10
校園欺凌教育教案08-09
預防校園欺凌教案通用09-09
預防校園欺凌教育教案08-27
校園欺凌議論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