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幼兒>兒童故事>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時間:2024-07-20 02:10:00 兒童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對某些事或人產(chǎn)生一些觸動,這時,就可以把它們都記錄在文章里。那么,要怎么寫感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1

  有個人一生碌碌無為,窮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實在沒有活下去了勇氣了,就來到一處懸崖邊,準備跳崖自盡。自盡前,他號啕大哭,細數(shù)自己的種種遭遇和挫折。崖邊巖上生有一棵低矮的樹,聽到它的種種經(jīng)歷,也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淚。此人見樹流淚,就問道:“看你流淚,難道你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嗎?”

  樹說:“我怕是這世界上最苦命的.樹了。你看我,生在這巖石的縫隙之間,食無土壤,渴無水源,終年營養(yǎng)不足;環(huán)境惡劣,讓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淺薄,又使我風來欲墜,寒來欲僵。看我似堅強無比,其實我是生不如死呀!”

  此人不禁與樹同病相憐,就對樹說:“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茍活于世,不如隨我一同赴死吧!”

  樹說:“我死倒是極其容易,但這崖邊便再無其他樹了,所以不能死呀!

  此人不解。

  樹接著說:“你看我頭上這個鳥巢沒有?此巢為兩只喜雀所筑,一直以來,它們在這里棲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兩只喜雀可咋辦呀?”

  此人聽罷,忽有所悟,就從了懸崖邊退了回去。

  啟示: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其實,每個人都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活著,一個再渺小、再卑賤的人,對于他人來說都是一棵偉岸的樹。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2

  大多數(shù)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單位里調(diào)來一位新主管,據(jù)說是個大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企業(yè)的;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地走進辦公室,便躲在里面難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分子,現(xiàn)在反而更猖獗了!八睦锸莻能人嘛!根本就是一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個月過去了,就在人們?yōu)樾轮鞴芨械绞麜r,新主管卻發(fā)威了——壞分子一律開除,能人卻獲得晉升。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前四個個月里表現(xiàn)保守的他,簡直就是判若兩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時致詞:“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xiàn),和后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xiàn)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一位朋友,買了一棟帶著大院的房子,他剛一搬進去就把院子進行了徹底的整修,雜草樹林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某日,原來的屋主前來造訪,進院門吃一驚地問:‘那最名貴的牡丹哪里去了?’,我朋友才發(fā)現(xiàn)他把牡丹當草給鏟了。后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里雜草叢生,他卻是按兵不動,果然冬天以為雜樹的植物,春天里開了繁花;春天以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錦簇;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直到暮秋,他才真正地認識到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鏟除,并使所有的珍貴的草本植物、花卉得以保存!

  說到這兒,主管舉起了酒杯:“讓我敬在座各位一杯酒,因為如果這個辦公室是座花園,你們就都是其間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都開花結果,只有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啟示: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它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該主管經(jīng)過四個月的調(diào)查研究,最后做出“壞分子一律開除,能人則獲得晉升”的決策,體現(xiàn)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道理。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3

  有七個人曾經(jīng)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這一大桶粥天天都不夠分。剛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結果一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能吃飽的,那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來,他們決定推選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讓他給大家分粥。開始就有人挖空心思地去討好、賄賂分粥的人,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然后,大家又組成三個分粥委員會及四人評選委員會,還是互相攻擊、扯皮,當粥吃到嘴里時已經(jīng)是涼的了。

  最后又想出了一個辦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端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分粥的人吃到最少的,大家都盡量分得平均些。這樣一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啟示:唯物辯證法認為,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在事物總體數(shù)量不變的情況下,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fā)生了變化也能引起質變。這要求我們要優(yōu)化結構,理順體制。

  “輪流分粥,但分粥人要等到其他人挑完后,自己才能端剩下的一碗”是理順體制,是量變!翱炜鞓窐贰⒑秃蜌鈿,日子越過越好”是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4

  一只老鼠透過墻壁上的洞,看見農(nóng)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擺弄一個捕鼠器,急忙跑到農(nóng)場的院子里發(fā)布警報。但院子里的`雞、豬、牛等動物均一笑置之,認為與自己無關。

  當天晚上,一條毒蛇被捕鼠器夾住了,農(nóng)夫的妻子趕來查看時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了。為給住進醫(yī)院的妻子補身子,農(nóng)夫把雞殺了。鄰居和朋友們聽說了此事,紛紛輪留照顧農(nóng)夫的妻子,為了款待他們,農(nóng)夫又把豬殺了。后來農(nóng)夫的妻子毒發(fā)不治而死,許多人前來參加葬禮,于是農(nóng)夫又殺了?畲。一個小小的捕鼠器竟累得雞、豬、牛等動物失去了生命。

  啟示:唯物辯證法認為,聯(lián)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lián)系著,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但聯(lián)系又是具體的,每一事物與他事物相聯(lián)系又是有條件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到聯(lián)系的條件性。

  從表面上看,一個捕鼠器與老鼠有著聯(lián)系,而與雞、豬、牛等動物關系不大。但由于出現(xiàn)了捕鼠器誤捕到了毒蛇,使得雞被殺掉用來給農(nóng)夫的妻子補身子,豬、牛被殺掉用來待客。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范文5

  一個城里的孩子移居到了鄉(xiāng)下,從一個農(nóng)民那里花了100美元要買一頭驢,這個農(nóng)民接過錢同意第二天把驢牽給他。第二天農(nóng)民來找男孩,說驢子死了,錢也花光沒法退了。男孩就讓農(nóng)民把那頭死驢給了他。

  幾天后,,農(nóng)民遇到了男孩,問他是如何處置死驢的。

  男孩說:“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并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500張彩票,每張2美元!倍嗄旰螅L大男孩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

  啟示:在分析與綜合的思維過程中,如果伴隨著合理想象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人們的認識能力就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揮,認識的成果甚至是驚人的。

  男孩花了100美元買了一頭死驢,應該說十分倒霉,但他沒有簡單處理了事,而是打破常規(guī),從人們急于中獎的.心理出發(fā),將驢作為獎品舉辦幸運抽獎,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處置了死驢,并得到了1000美元。如果這個男孩墨守成規(guī),不積極主動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而且每每遇事如此的話,也許世界上就少了一個當總裁的人才了。

【兒童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的兒童哲理小故事02-21

兒童哲理小故事02-17

兒童哲理小故事02-21

風趣的兒童哲理小故事07-09

幽默的兒童哲理小故事07-09

有趣的兒童哲理小故事07-09

簡短的兒童哲理小故事05-07

兒童風趣的哲理小故事07-10

兒童哲理小故事13篇02-18